📖今年的編輯作品📖
《讀而自由:安頓身心的12堂公民行動課》幼獅文化
一本理想的公民讀本,應該長甚麼樣子?
對我而言,公民課是從認識身體開始,一路往外發展認識世界的旅程。於是,從很久以前,我就下定決心,如果有機會可以編一本公民課本,我一定要從身體探索開始啊啊啊。
很感謝幼獅文化提供我這樣的機會,讓我擔任公民讀本他們的選文與主編角色,為我所在意的公民教育議題發聲。
書中收錄的文章,都有我的解析與提示,裡面有幾篇文章稍難,中學生可能需要一點時間參透,但不至於卡關。當然,還有更多文章沒有入選,我也將文章資訊留在書末作為補充,期待讀者可以繼續閱讀。作為公民讀本的主編,我有很多話想說,但或許最簡單的,是閱讀這本書的目次。當你看完這一本書所收錄的文章,大概也就知道我們是不是同路人了:
目次
編序 公民行動的起點,是言論自由/陳夏民
▶️PART 1看見個體
01逃難下的婚姻,一位新住民女孩的落地生根
單程機票/陳又津
02從顏色的選擇來思考「刻板印象」帶來的限制
顏色的性別意義,是人類社會賦予的詮釋/苗博雅
03每個人的身體,都值得被自己喜歡、被自己善待
胸部的安放法則/李屏瑤
04誰規定這樣才是MAN?
猛男與宅男的世界盃——男性氣概是什麼?/陳子軒
▶️PART 2看見周遭
05數位的便利,考驗著我們與惡的距離
「線上仇恨」的起源:為何我們在網路上失控?/黃哲斌
06工作需要什麼?自由還是保障?
零工經濟是好經濟?——工作自主與勞動保障的拉扯/張烽益
07用最溫柔的方式,陪摯愛的人走最後一哩路
死亡不是儀器上的一條線,而是生活裡的一幅畫/余尚儒醫師專訪
08腳下土地的另一番風景與想像
石虎保育誰的事——你願意放棄「過得更好」的權利嗎?/陳美汀
▶️PART 3看見世界
09塑膠變形記
無所不在的海洋微塑膠入侵記/鄭涵文
10沒有任何語言可以代表「國際觀」
在歐洲,英文不等於「國際共通的語言」/陳思宏
11便利貼下的公民運動
沉默之聲:無處不在的連儂牆/畢恆達、劉家儀
12誠實的力量,希望「黑歷史」終能被陽光照亮
打開傷口是為了復元:專訪德國史塔西檔案局局長/林育立
▶️尾聲 為什麼無知的人往往愛說教?說教者的三個特色/朱家安
▶️附錄 延伸選文
如果你是學校老師,歡迎使用這本書與學生互動。如果你想要閱讀自己較少閱讀的綜合性議題文章,這一本書集結許多大作,應該不會讓你失望。
謝謝每位答應授權的作家,也感謝這本書所有的夥伴,期待我們繼續關心議題,繼續參與改變,讓世界越來越好。
拉扯傷口英文 在 3Q 陳柏惟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有路,咱沿路唱歌 ; 無路,咱蹽溪過嶺】
今天蔡英文總統在國慶演說的結尾,引用了謝銘祐老師「路」這首歌的歌詞。謝老師寫的這首歌,是公視台語台「自由的向望」劇集的主題曲,我有幸在劇集裡客串了一個小角色。自由的向望,串連三個不同世代、三種不同視角,以三部短片,展演台灣民主化的過程。而事實上,在這座島嶼上,曾經或現在的每一個你我,我們都是台灣民主化過程的一個角色。
有人說,痛苦是創作的催化劑,這首歌的背景,則是台灣很痛的歷史,有在這座島嶼上,被殖民與抗拒殖民的拉扯,也有台灣人無法自主命運的無奈,還參雜了台灣人向專權統治抗爭的鮮血,以及台灣人爭取言論自由的勇氣。這一路上,好多披荊斬棘的前輩,為了理想壯烈犧牲,我們後輩有幸踩踏民主的道路前行,都是他們倒下的身軀鋪建而成,每踩一步我都感激而心疼。
從228到漫長的白色恐怖,從戒嚴到解嚴,從萬年國代到建立今天的選舉制度,我們一直都在努力朝向正常國家的路上,這條路很漫長,但前面有光。有人說,為什麼要在國家理念上努力?這些好意識形態、跟我沒關係!但事實上,我們看看過去的歷史、現在發生的事,從疫情國籍混淆到國際抗中問題,其實我們的日常生活與台灣下一代的未來,都跟主體認同環環相扣。
台灣最終的命運,還需要大家團結前行,目前仍然「茫霧坱埃」,周遭豺狼橫行,鼠輩不懷好意。可是先烈前輩們,前仆後繼以命一路送我們到這裡,不是要我們在這裡喪氣,只要我們持續挺身而出,攜手前行,一定會有光、一定會有路!謝老師這首歌,高明的地方在於,用溫柔大度的歌詞,包裹了這些仍在發痛的傷口,我也相信,台灣人的柔韌,終能航出自己的道路!
圖是謝老師在選前之前,特別也選唱這首歌
就像基進的理念與實踐
#咱站出來 #路 #作伙行
#台灣的向望
拉扯傷口英文 在 肯腦濕的人生相談室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國民黨的年輕一代,依然是新瓶老酒,對他們賦予任何的期待都顯得多餘。畢竟,如果他們真的懂人權的價值,又怎麼可能還留在國民黨,繼續享受由殺人無數的獨裁者所留下的紅利呢?所謂人權,在利益面前也不過就像洪孟楷的眼淚一樣,只是拋棄式的政治道具。
看到洪孟楷聲淚俱下的控訴他在立院遇到的拉扯是「殺人」,實在不知道該哭還是該苦笑。
再過兩天,就是陳文成事件39週年紀念晚會。當年他父親去認屍時,除了背上致命的鈍器傷口外,還看到他手肘、手指都是刺洞,大腿瘀黑,頭無力地歪向一邊,眼睛仍睜得大大的。父親想幫他閤上眼,才碰到他的頭,血就從嘴角流下來,陳文成的妻子忍著淚說:「阿爸,阿成這樣睡比較舒服,我們不要動他了好不好?」
陳文成跟其他無數因為國民黨暴政而犧牲的受難者,從來都沒有機會開記者會說,這是殺人行為。
二戰時,美國總統羅斯福曾在國會發表演說,希望美國能放棄自一戰以來的孤立主義,對歐洲的盟國提供實質性的幫助,他在演說中提出了人類的四大自由,其中最後一項就是「免於恐懼的自由」。
我無意在此嘲諷洪孟楷的小題大作,也不想爭論到底是不是他先動手攻擊了邱議瑩等等,對我來說,真正重要的是他感受到的恐懼,即使說是殺人可能太誇張,但在那一刻,他至少會認知到,保護他所認同的價值,有時候會付出「代價」。
諷刺的是,哭訴著自己人權遭到侵犯的洪孟楷,反對的正是為人權奮鬥超過半世紀的陳菊,當時她的代價是死刑、黑牢、刑求以及無時無刻的監視壓力。
被白、藍抹黑成貪戀權位的陳菊,在總統府公布監察院人事的記者會上絲毫沒有談到監察院長這個位子,整場記者會她都在談國家人權委員會(依法主委由監察院長擔任),並以希望「回到從政的初衷,追求對人權的保護,讓台灣社會沒有恐懼、沒有壓迫」作結,對陳菊來說,為了追求人權,過去的代價、現今的委屈似乎都不算什麼。
但是,對洪孟楷乃至於整個國民黨而言,人權從來不是他們真正關心的議題,他們唯一的在乎的只有政治利益,所在才會在邏輯上產生各種錯亂。
例如這次事件,大法官早於於2007年就做出釋字第632號,認定總統如消極不提名監察委員,或立法院消極不行使同意權,皆屬於違憲行為。而國民黨先用廢除監察院來反對提名,結果在民進黨主動提出修憲時又不敢支持,還佔領了他們過去說無論如何都不能霸佔的國會來抗爭,更不用說他們在人權、言論自由或是國族議題上的諸多矛盾,如果你以為國民黨有一個核心理念,那沒過多久就會發現他們又打臉了過去的自己,因為他們唯一遵守的法則,其實只有「打倒民進黨,謀取最大政治利益」而已。
我寧願洪孟楷的眼淚是真的,身為國民黨的政二代,這也許是他第一次理解到「免於恐懼的自由」的重要性,但這本該成為他理解人權運動的契機,甚至進一步的體會陳菊說出「沒有恐懼、沒有壓迫」是源於台灣多麼深的歷史傷痕,但是,他實際的作為,卻是又一次召開記者會要蔡英文出面負責,繼續著他的政治算計。
可見國民黨的年輕一代,依然是新瓶老酒,對他們賦予任何的期待都顯得多餘。畢竟,如果他們真的懂人權的價值,又怎麼可能還留在國民黨,繼續享受由殺人無數的獨裁者所留下的紅利呢?所謂人權,在利益面前也不過就像洪孟楷的眼淚一樣,只是拋棄式的政治道具。
本文網址:
https://vocus.cc/mazeined/5efa0c5bfd897800011fbd3f
訂閱支持本專欄:
https://vocus.cc/mazeined/introdu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