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讓劍橋大學諸位教授們嗤之以鼻,斥為無稽;誰又能讓劍橋諸位院士們,以拍桌當奏鳴,迎接他宣誓成為三一學院院士?
天才數學家、拉瑪努金。
來自印度毫無學歷的天才,在印度求職處處碰壁。在英屬印度時期,英國人斥他為流浪漢,印度人斥他是塔米爾賤民。
直到遇到伯樂,發掘他異於常人的天賦,為他破例引薦到劍橋大學,遇上外冷內熱的導師,讓他大放異彩,發掘他的絕對數感,他無師自通的數學思路,創造無數貴為劍橋教授也無法突破的創新公式,被譽為跟貝多芬第十交響樂一樣的成就,獲頒皇家學會會士、三一學院院士。
但在這之前,保守英國上流學術殿堂的學就們,對於這位來自低下殖民地,又沒受過任何教育,竟敢聲稱會這個,會那個,然後每次測卻又像是被上天偷偷塞過紙條一樣,證明「他說的是對的」,這麼一個「桀驁不馴」的莽夫,是嗤之以鼻的!
甚至在劍橋大學期間,經歷一次大戰,糧食短缺,英國社會對這一個來自遠方低下國度的「天才」,更是極盡霸凌的!不認為有貢獻,認為只是多一張嘴。
他讓這些教授們最不滿的地方,就是不經過「驗證」,總是靠「直覺」就巴拉巴拉,算出來了。這對經過訓練的專家們來說,是來拆台的嗎?
但當他最終算出「整數拆分」的公式,跟這個領域的專家,系主任用手算的只差距0.004之後,系主任也臣服,排除眾議,讓他登上「大雅之堂」。
在為他的學生爭取獲頒院士的辯論上,他的導師對說各個數學專家說:「我們只是無限大的探險家,企圖追求驗證後的完美,但我們並沒有發明這些公式,這些公式本來就存在了,只是在等著像拉馬努金這樣天資聰穎的人來提證,而我們憑什麼質疑他呢?」
獲頒院士後,拉瑪努金回到印度,在英國期間廢寢忘食,計算公式,又逢戰事物資短缺,營養不良等問題,染上的肺結核等重病復發,一年後便過世,才三十二歲。
天才數學家的殞落,看似遺憾,但他來到人世間,或許就是一種任務。他的導師一直問他,到底怎麼算的?他都說是他的神在夢裡告訴他,放在他的舌尖上的。
「一個數學公式對我沒有任何意義,除非是要傳遞神的旨意」。
這對無神論的導師來說,不敢置信。訓練有素的數學家,不相信無法被證實的現象,但在那些人可以撥動的算盤以外,還有一股巨大力量,無法被人的視野證明。
而人在追求自我的過程中,會出現貴人,也會出現賤人。貴人會說一些獨排眾議,感人至深的話,而賤人會說一些旁徵博引,張燈結彩的話,實際上似是,絕非。
你要不斷貼近自己能量的核心,那就是天賦的感覺,沒有道理,沒有為什麼,那些要你證明的只是枷鎖,只是剝奪,讓你的能量被削弱。
你只要順著走,會到達你要的宇宙。
拉瑪努金來到這世界,根本就只是為了下凡,傳遞一個意念,而這個意念即使被這樣破例穿越時空傳遞到人間,卻也等了一百年這麼久之後,後世的專家們才從他遺失被找回的筆記中所記下的公式,發現了宇宙的「黑洞」。
同時也有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6萬的網紅memehongkong,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即時聊天室:http://goo.gl/ToDqof 謎米香港 www.meme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memehkdotcom...
「拉馬努金」的推薦目錄:
- 關於拉馬努金 在 傅家慶個人網頁:每天來點 FU 能量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拉馬努金 在 看中國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拉馬努金 在 陸秀慧 Desiree's Planet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拉馬努金 在 memehongkong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拉馬努金 在 memehongkong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拉馬努金 在 memehongkong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拉馬努金 在 [其他] 拉馬努金,天才之超越- 看板Math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拉馬努金 在 【傳奇故事】證明“神”真實存在的未來穿越者,數學家拉馬努金 的評價
- 關於拉馬努金 在 拉馬努金- Explore 的評價
- 關於拉馬努金 在 拉馬努金神一般的存在天才中的天才 - 閒聊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拉馬努金 在 [問卦] 台灣數奧選手怎麼出不了拉瑪努金? 的評價
- 關於拉馬努金 在 c188: 拉瑪努金的逆襲 的評價
拉馬努金 在 看中國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一位被人們稱之為從未來穿越而來的偉大數學家拉馬努金,在他短暫的一生中,留下了多達3900個非常神秘的數學公式及命題。這些公式及命題在他之後的百年中,打造了
#看奇聞
拉馬努金 在 陸秀慧 Desiree's Planet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The Man Who Knew Infinity天才無限家 (Matt Brown,2015)
Country:USA
Score:7/10
講述拉馬努金(Srinivasa Ramanujan)這個印度自學數學天才的一生,在僅能糊口飯吃的抄寫員工作之餘,因為一封自介信寫出了令人驚嘆的數學公式,卻因為只有結果公式、沒有中間推導的過程,令人不確定究竟是真實可信的研究成果,英國劍橋數學家哈代(G.H. Hardy)半信半疑地送出邀請,拉馬努金於是獨自飄洋過海進入劍橋,而後幾經波折,終於與哈代一同發表了多篇學術論文,並且留下大量仍待後世求證的數學筆記寶藏。還未前往英國前,由於那個年代紙張十分昂貴難以取得,拉馬努金總是窩在神廟,一字一字在石板上推導他的數學公式,再用手肘擦去字跡,日復一日,由守護女神Namagiri陪伴著他和數學孤獨對話,然而内心堅信不移。數學如同那一把平凡無奇的細沙,在拉馬努金眼中,看到流洩的卻是其中組成的各個微小細節,充滿了豐富瑰麗的色彩與形狀,千變萬化呈現在世人眼前等待被發掘。如果世界的真理在他眼前展開,他卻無法用言語告訴我們、與我們溝通,這樣的人一生該有多寂寞?還好,他遇到了伯樂哈代,他說:「只要看它們一眼就知道只有第一流的數學家才能寫下它們。它們肯定是真的,因為如果不是的話,沒人能有足夠的想像力來發明他們。」在哈代被問到他自認一生對數學最大的貢獻是什麼?哈代回答「發現拉馬努金!」而兩人短暫卻精采的學術合作,則是「我人生中最浪漫的意外」“the one romantic incident in my life”。哈代看似冷漠,也許是最為感性之人。他兩度為拉馬努金爭取研究員資格,在第一次爭取劍橋研究員的資格失敗後,他向拉馬努金道歉,並為整個劍橋感到羞愧,只因為他們無法正視拉馬努金的學術成就、無法看穿其中的學術價值,而只看到他平凡卑微的出身與膚色。第二次他再度為了拉馬努金上戰場,以一擋百,終於為他爭取到了英國皇家協會研究員的榮耀。在爭取的演說中他提到,數學的公式與定理早就已經存在這個世界上,並不是我們去發明它,而是去尋找答案、去理解。曾經生存在黑暗世界中的人類,透過一代代的智者偉人領路,撥開暗夜中的迷霧,在一處處燃起了光亮,讓我們漸漸能夠看清眼前的景象,找到繼續前行的路。拉馬努金曾說「一個方程式對我沒有意義,除非它代表了神的一個想法。」是這樣單向不退卻、不曾動搖過的信仰,支持他一路從印度到英國、忍受拋下妻子母親的孤獨、扛著眾人的鄙視與欺侮、堅持到生命最後一刻。證明也許是種語言,讓我們能用我們可以解讀的方式,去了解高於我們所理解的世界運行邏輯。因為哈代的眼光與智慧,沒有讓世界錯失了一個數學天才,而因為拉馬努金的無數驚人創見,哈代的學術成就也因此更添諸多亮點。 拉馬努金出於直覺數感獨立發現的數千個公式與定理,由於缺少前因後言而被添上了一層神祕傳奇的色彩,在他死後留下了許多尚待後人完成證明的數學寶藏,其中有許多命題和定理在後來陸續得到證實與廣泛運用,甚至被援引用來理解黑洞的奧祕。G. H. Hardy :There are no proofs that can determine the outcome of matters of hearts. We are merely explorers of infinity in the pursuit of absolute perfection.
拉馬努金 在 memehongkong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即時聊天室:http://goo.gl/ToDqof
謎米香港 www.meme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memehkdotcom

拉馬努金 在 memehongkong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即時聊天室:http://goo.gl/ToDqof
謎米香港 www.meme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memehkdotcom

拉馬努金 在 memehongkong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即時聊天室:http://goo.gl/ToDqof
謎米香港 www.meme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memehkdotcom

拉馬努金 在 【傳奇故事】證明“神”真實存在的未來穿越者,數學家拉馬努金 的推薦與評價

成為W·學會會員今天我们来聊一位被人们称之为从未来穿越而来的伟大数学家拉马努金,他之所以被人们称为从未 ... ... <看更多>
拉馬努金 在 拉馬努金- Explore 的推薦與評價
拉馬努金 絕對是二十世紀最傳奇的數學天才,獨立發現3900個數學公式跟命題,年少沒受過正規教育卻憑藉直覺寫出不凡的定理與公式解讀出大自然的規律,一直到1919年他31歲時 ... ... <看更多>
拉馬努金 在 [其他] 拉馬努金,天才之超越- 看板Math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https://www.infzm.com/content/86055
這位泰戈爾的同胞來自印度南端的泰米爾納德邦,從未接受過正規數學訓練的他具有驚
人的數學直覺,獨立發現了幾千個數學公式和命題。最近有專家認為,他臨終前發現的
一個函數可以被用來解釋宇宙黑洞的部分奧秘。令人吃驚的是,當他首次提出這種函數
時,人們還不知道黑洞是什么。
有“印度之子”之稱的拉馬努金(Srinivasa Ramanujan)是數學史上最具傳奇色彩的天
才之一。他出生于印度的窮鄉僻壤,靠自學成才,用他人難以理解的思維方式和研究方
法做出了大量神奇的數學發現。
天才與貧困
1887年12月22日,拉馬努金出生于印度泰米爾納德邦埃羅德縣的一個沒落的婆羅門家庭
。父親是一家布店的小職員,每月只有20盧比的工資,一家7口人就靠這點微薄的收入維
持生活。小時候他大部分的時間是在祖母家里度過的。從小他就喜歡思考問題,曾問老
師在天空閃耀的星座的距離,以及地球赤道的長度。在12歲時開始對數學發生興趣,曾
問高班同學:“什么是數學的最高真理?”當時同學告訴他“畢達哥拉斯定理”(即中
國人稱“勾股定理”)可以作為代表,這引起了他對幾何學的興趣。差不多在這個時候
,他對等差級數和等比級數的性質自己做了研究。他那時的同學后來回憶說:“我們,
包括老師,很少可以理解他,并對他‘敬而遠之’”。
他15歲時,朋友借給他英國數學家卡爾(G. Carr)寫的《純粹數學與應用數學概要》一
書。該書收錄了代數、微積分、三角學和解析幾何的五千多個方程,但書中沒有給出詳
細的證明。這正好符合拉馬努金的胃口,他把每一個方程式當成一個研究題,嘗試對其
進行獨特的證明而且還對其中一些進行推廣。這花去了他大約5年的時間,留下了幾百頁
的數學筆記。他證明了其中的一些方程,而以后他研究的基礎卻受益于這本書。
拉馬努金在貢伯戈納姆讀高中,畢業時各項成績突出,被校長形容為“用滿分也不足以
說明他如此出色”。但進入當地著名的貢伯戈納姆學院后,他把全部精力投入數學研究
,導致其他科目不及格;他不僅失去了獎學金,而且被學校開除。1905年,18歲的他為
此離家出走3個月。一年后,拉馬努金被馬德拉斯的帕凱亞帕學院錄取,但這個數學成績
優異的學生,還是難以逃脫被開除的命運,他的5門文科課程兩次不及格。此后拉馬努金
開始做家教維持生計,同時從圖書館借來數學書,然后把自己的研究結論寫在筆記本里
。
根據印度的習俗,他家人在1909年為他安排了婚事,妻子是一個9歲的女孩,在當時的印
度這是相當常見的。有了家而且是長子,必須幫助家里解決一些生活費用,他不得不極
力尋找工作,后來朋友艾亞爾(S. Aiyar)推薦他去找馬德拉斯港務信托處官員拉奧(
R. Rao)。拉奧是一個有錢的人,也是一個數學愛好者,他很賞識拉馬努金的數學才能
。他認為拉馬努金只適合搞數學而不適合做其他工作,因此寧愿每個月給他一些錢,讓
他掛名不上班,在家專心從事數學研究。
拉馬努金只好接受這些錢,又繼續他的研究工作。每天傍晚時分才在馬德拉斯的海邊散
步和朋友聊天作為休息。有一天一個老朋友遇到他,就對他說:“人們稱贊你有數學的
天才!”拉馬努金聽了笑道:“天才?你看看我的臂肘吧!”他的臂肘的皮膚顯得又黑
又厚。他解釋他日夜在石板上計算,用破布來擦掉石板上的字太花時間了,他每幾分鐘
就用肘直接擦石板的字。朋友問他既然要作這么多計算為什么不用紙來寫。拉馬努金說
他連吃飯都成問題,哪里有錢去買紙來算題呢!原來拉馬努金覺得依靠別人生活心里很
是慚愧,已經有一個月不去拿錢了。
1911年,拉馬努金的第一篇論文“關于伯努利數的一些性質”發表在《印度數學會會刊
》上,從此他開始了與數學界同行的正式交流。拉馬努金在他的第二篇論文里發表了一
系列共14條關于圓周率π的計算公式;神奇的是,其中一條公式每計算一項就可以得到
8位的十進制精度。
巧遇伯樂
由于印度當時的數學水平不高,國內幾乎沒有人能看懂拉馬努金的研究成果。于是,艾
亞爾極力主張他把研究成果寄給英國數學家,最初的兩個數學家都未回音。1913年1月1
6日,他再次鼓起勇氣寫信給第三個數學家劍橋大學教授哈代(G. Hardy);信是這
樣開頭的,“尊敬的先生,謹自我介紹如下:我是馬德拉斯港務信托處的一個職員……
我未能按常規念完大學的正規課程,但我在開辟自己的路……本地的數學家說我的結果
是‘驚人的’……如果您認為這些內容是有價值的話,請您發表它們……”他還給哈代
寄去了一大堆自己研究得出的數學公式和命題;由于沒有證明的過程,有些連哈代也不
大明白。哈代在咨詢了另一個英國數學家、他的合作伙伴李特爾伍德(J. Littlewood)
之后,認定拉馬努金是一個難得的數學天才。拉馬努金多少有些運氣,哈代的慧眼識金
,使得拉馬努金能夠在1914年進入劍橋大學。這則動人故事如今已成為數學史乃至科學
史上的傳奇故事之一,同時作為兩個人學術生涯的轉折點拉馬努金因哈代而嶄露頭
角,哈代因拉馬努金而增光溢彩。
按哈代的說法,拉馬努金總是和藹可親,性情很好。但可以肯定,拉馬努金初到劍橋對
哈代超出數學范圍的談話幾乎不懂。他聽哈代說話時似乎總帶著耐心的微笑,面容友善
、真誠,但即使是談論數學,由于他們受教育程度不同,用詞及表述也就有差異。拉馬
努金是自學的,他對現代學術意義上的嚴謹一無所知,在某種程度上他不知道什么叫證
明,于是哈代就向他演示如何寫出嚴謹的數學證明。有一次哈代喝醉酒以后曾經寫道,
如果拉馬努金能受到更好的教育,將少一點拉馬努金的特性。當他清醒以后,他說那些
話是胡說,應該說如果拉馬努金受到了更好的教育,他將會比現在更出色。
拉馬努金是個有神論者,哈代則是個無神論者,但他們卻能為數學而進行合作研究;在
5年里,他們共同發表了28篇重要論文。哈代曾將這段經歷描述為“我一生中最浪漫的事
件”。因為在數學上的卓越成就,拉馬努金31歲就當選為英國皇家學會的外籍會員(亞
洲第一人)以及劍橋大學三一學院的院士(印度第一人),走到了他的榮譽最高峰。
由于拉馬努金是個虔誠的婆羅門教徒,絕對奉行素食主義,在英國生活那段時間,他自
己煮食物,常常因研究而忘記吃飯,加上冬天寒冷的天氣,他的身體越來越衰弱,1917
年常感到身上有無名的疼痛。后來才發現他患上了當時難以醫治的肺結核病。有一天哈
代去醫院看他時,抱怨所乘的出租車牌號1729是個不吉利的數字;而拉馬努金的第一反
應則是,這是個有趣的數字,因為這個整數可以寫成12的立方與1的立方之和,也可以寫
成10的立方與9的立方之和。后來李特爾伍德回應這宗軼聞說:“每個整數都是拉馬努金
的朋友。”
拉馬努金思鄉心切,卻因為一戰爆發而無法回國。這一度令他變得抑郁,甚至試圖臥軌
自殺。1919年4月,他終于回到印度,但回家之后的生活并不愉快,且病情日漸加重。1
920年4月26日,他病逝于馬德拉斯,年僅32歲。他身后留下了一份使人著魔的、深奧的
數學遺產,其中包含了大量沒有證明的公式和命題。許多數學家都致力于這方面的研究
,一直到1997年,才總算是完成了其中的一部分,并整理成5大卷出版。
神秘的直覺
拉馬努金的數學貢獻為現代數學家從事數學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史料,對現代數學的發展
也產生了難以估量的影響。他在堆壘數論特別是整數分拆方面做出了重要貢獻,在橢圓
函數、超幾何函數、發散級數等領域也有不少成果。他有著很強的直覺洞察力(可稱之
為“數感”),雖未受過嚴格數學訓練,卻能獨立發現了近3900個數學公式和命題。他
經常宣稱在夢中娜瑪卡爾女神給其啟示,早晨醒來就能寫下不少數學公式和命題。他所
預見的數學命題,日后有許多得到了證實。如比利時數學家德利涅(V. Deligne)于19
73年證明了拉馬努金1916年提出的一個猜想,并因此獲得了1978年的菲爾茲獎。
除了在純粹數學方面做出卓越的成就以外,拉馬努金的理論還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他發
現的好幾個定理在包括粒子物理、統計力學、計算機科學、密碼技術和空間技術等不同
領域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甚至晶體和塑料的研制也受到他創立的整數分拆理論的啟發
,而他在黎曼ζ函數方面的研究成果,現在已經與齒輪技術的進步掛上了鉤,還被用于
測溫學及冶金高爐的優化。他生命中的最后一項成果模仿θ函數有力地推動了用孤
立波理論來研究癌細胞的惡化和擴散以及海嘯的運動;最近有專家認為,這一函數很可
能被用來解釋宇宙黑洞的部分奧秘,而令人吃驚的是,當拉馬努金首次提出這種函數的
時候,人們還不知道黑洞是什么。
拉馬努金的亦師亦友哈代曾感慨道:“我們學習數學,拉馬努金則發現并創造了數學。
”他更喜歡公開聲稱的是,自己在數學上最大的成就是“發現了拉馬努金”。他在自己
設計的一種關于天生數學才能的非正式的評分表中,給自己評了25分,給另一個杰出的
數學家李特爾伍德評了30分,給他同時代最偉大的數學家希爾伯特(D. Hilbert)評了
80分,而給拉馬努金評了100分。他甚至把拉馬努金的天才比作至少與數學巨人歐拉(L
. Euler)和雅可比(C. Jacobi)相當。
印度之子
為了激勵年輕人刻苦學習和奮發向上,馬德拉斯大學于1950年建立了一個用拉馬努金的
名字來命名的高等數學研究所,并在研究所門前為他矗立一個大理石半身像;后來該所
培養了不少優秀數學人才。印度人在紀念拉馬努金時,把他和圣雄甘地(M. Gandhi)、詩
人泰戈爾(R. Tagore)等人一道,稱作“印度之子”。在1962年拉馬努金誕辰75周年之際
,印度發行了一套紀念他的郵票。1975年印度成立了“拉馬努金學會”,1986年開始出
版會刊。到1987年即拉馬努金誕辰100周年之際,印度已拍攝了3部有關他生平的電影。
1987年在拉馬努金的故鄉馬德拉斯,當容納他最后一年心血的遺著《失散的筆記本》出
版時,印度前總理甘地(R. Gandhi)親自趕去祝賀并參加了首發式。
美國佛羅里達大學于1997年創辦了《拉馬努金期刊》,專門發表“受到他影響的數學領
域”的研究論文;該校還成立了一個國際性的拉馬努金數學會。千禧年時,《時代》周
刊選出了100位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人物,其中就有拉馬努金,并稱贊他是一千年來印度
最偉大的數學家。現在國際上有兩項以拉馬努金命名的數學大獎,專門頒發給“與他有
相同研究方向”的杰出青年數學家;已獲獎的華人數學家有洛杉磯加州大學教授陶哲軒
、北京大學教授史宇光、北京清華大學訪問學者張偉和斯坦福大學教師惲之瑋。
為紀念拉馬努金對數學的貢獻,印度總理辛格(M. Singh)于2012年2月26日宣布其誕辰為
“印度數學日”(每年12月22日)及2012年為“印度數學年”。在拉馬努金誕辰125周年
之際,印度舉辦了一系列紀念他的活動。美英等國的一些著名科學家在報上發表紀念文
章,向拉馬努金表示崇高的敬意。《美國數學會志》在2012年12月號和2013年1月號上連
續刊發紀念拉馬努金的系列文章,高度評價了他對數學作出的巨大貢獻。有趣的是,谷
歌網站為紀念拉馬努金誕辰125周年專門繪了一張描述他少年學習情景的涂鴉。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拉馬努金的傳奇色彩,世界上有多種關于他的傳記版本。其中麻省
理工學院科學寫作教授卡尼格爾(R. Kanigel)1991年所著的《知無涯者:拉馬努金傳
》(2008年被中國數學家、武漢大學前校長齊民友等翻譯成中文)最為成功,在美國成
為暢銷書,并曾獲1992年“美國書評界傳記獎”。美國數學科普大師加德納(M. Gardn
er)對該書的評語是:“至今出版過的關于當代數學家的傳記中,這是最好的、文獻最
豐富的作品之一……你一定會發現,對本世紀最杰出、謎一般的智者之一的光輝的研究
會吸引住你。”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83.213.93.237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