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國際女性科學日
#科學界還很性別不平等
#推動制度化改革
今天是除夕,也是國際女性科學日!2021年,我們一起 #牛轉歧視 #平權前行!
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醫學獎得主Tim Hunt公開說:「實驗室僱用女孩有三個麻煩:你會愛上她們,她們會愛上你,以及你批評她們時她們會哭。」他甚至坦承自己是沙文主義者,支持實驗室應該只有單一性別,男性女性分開做研究。
2019年,世界首張黑洞照片功臣女科學家Katie Bouman遭網友圍剿,說另一位男性科學家Andrew Chael才是真正的幕後英雄。後來Chael自己跳出來澄清,表示許多網用挪用他的名字和照片來滿足自己的性別偏見,還說:「身為出櫃的男同志科學家,其實我也是科學、技術、工程及數學(STEM)領域中被統計學忽略的那群人。」他由衷希望Bouman的事蹟能激勵更多女性投身電波天文學領域。
2019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報告指出,全世界只有29.3%的科學家為女性;亞太地區更低,只有23.9%。而台灣,總體研發人力只有26.72%為女性,STEM領域的大學專任教師更只有15.5%為女性。
科學界的性別不平等,直到近年,沒有消散。
這從聯合國2015年「還需要」(或是直到2015年「才想到」?)訂定「國際女性科學日(International Day of Women and Girls in Science)」可看出來。211女科日用意在鼓勵更多女性投入STEM(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and Mathematics)領域、爭取參與科學相關工作的權利。
科學界的性別不平等,早已有專家研究指出,是後天社會、家庭、學校環境的影響下的結果。從學習過程中的性別刻板印象,到社會對女性生產及家庭照顧的期待;科技與工程領域的女性比例,隨著大學、碩士、博士、研究機構或業界這一路走來,比例漸漸下滑,不斷從研究領域流失,這個現象稱為科技女性的 #管漏現象。
根據科技部統計,2018年我國高教部門研發人力中,女性研究人數已佔36%,但同年女性計畫主持人占比只有25%。對此科技部「性別平等推動計畫(108至111年)」設定的績效目標僅為每年成長不到0.2%,需要再50年才能達到目前女性占比的36%。
科技部還有「鼓勵女性從事科學及技術研究專案計畫」,但是2018、2019年審定率偏低,2019年申請件數開始減少;2020年還引發女學者組織反彈,指出計畫執行方式及申請限制,難以實質協助女性科研發展,還會造成貼女性負面標籤的效果。
進到立法院後,我非常關心這個議題,跟科技部、教育部多次質詢與討論。(可參考 https://reurl.cc/R6OzND 、 https://reurl.cc/8y5jkM )
很高興,科技部的 #林敏聰次長 也非常關心這個議題,上個月來我辦公室報告與討論,目前規劃的協助女性科技研究人員的各項方案,以下舉例其中幾項:
-對於因生產或育嬰假之女性計畫主持人,研議友善補助機制,例如生產前6個月到小孩3歲前多核給1位博士級研究助理。(但是我要提醒,男性主持人也可能會請育嬰假,這個補助,不應該只針對女性。)
-遴選學門召集人及複審委員,應考量學術專業及性別衡平。
-科技部及所屬擔位增設公共教保服務場域。
其中,我認為有一個重大的變革,是科技部和所屬的4大學術司,將成立女性工作小組,這個平台,會類似企業端推行已久的「女性導師制度」,能夠協助女性科學研究人才彼此間的輔導、傳承、分享及交流,針對科研生涯共同的生命經驗,發展更適切的需求與協助方案。
科學界的性別不平等,到現在還存在,是我們必須面對的事實。
在 #女性科學日 的這一天,邀請各位女性科學家或是瞭解這個議題的大家,跟我分享妳在從事科學研究這條路上,曾經遭遇過的困境、不平等或歧視經驗(當然,如果有美好的經驗,也很歡迎)。
我會持續和科技部一起推動 #讓女性科研人才留在職場,能夠堵住漏水的水管 #停止女性人才流失 的各項政策方案。
------
想問問大家,講到耳熟能詳的女性科學家,你會想到誰?
是不是瑪里‧居禮?(就是「居禮夫人」,看,連這名字都充滿性別刻板印象,台灣在2018年國教院才將她的譯名正名。)
她已經是一世紀以前的人物,之所以還是今日大部分人唯一記得的女科學家名字,原因無他,就是因為在學術研究頂峰的女科學家太過稀有,以至於諾貝爾物理獎長達120年只出過4位女性得獎者。
------
今天也是除夕,是闔家團聚的歡樂時刻,在關心晚輩求學方向時,請記得別用性別刻板印象,限制了他們的選擇哦!
#牛轉歧視
#台灣更好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91的網紅陳儀君,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陳儀君:「讓參與式預算,成為全民行動方案!」 新北市議員陳儀君,作為全台首例以議員的「預算建議權」推動「參與式預算」的公民參與領跑人,將她推動的點滴集結成書,出版了台灣第一本「參政/從政」自習簿-《公民自習簿》,提供「台灣式參與式預算」第一手教學。 陳儀君今(1)日在台北市公民會館舉行新書發表記者會...
推動制度化改革 在 陳儀君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陳儀君:「讓參與式預算,成為全民行動方案!」
新北市議員陳儀君,作為全台首例以議員的「預算建議權」推動「參與式預算」的公民參與領跑人,將她推動的點滴集結成書,出版了台灣第一本「參政/從政」自習簿-《公民自習簿》,提供「台灣式參與式預算」第一手教學。
陳儀君今(1)日在台北市公民會館舉行新書發表記者會,特別邀請同樣關注公民議題、關心地方建設與政府財政運用的立法委員羅明才、立法委員林奕華、以及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教授詹中原、中山大學社會學系教授萬毓澤、中央大學法律與政府研究所副教授許雲翔、台北海大通識中心助理教授吳建忠、「核能流言終結者」創辦人黃士修等書籍推薦人,共同呼籲中央各部會,一同投身「參與式預算」,設定中央行政部門參與式預算比例,讓「參與式預算」逐步成為整體行政改革的一環,從各部會局處試驗性、局部性的推動模式,讓公民參與政府預算運用,從地方擴散到中央,走向更全面的制度化,讓「開放政府、全民參與」不只是口號,更能實踐到全體國民的日常生活。
陳儀君指出,「參與式預算」是一種民主實踐政策,也是一種都市治理與民主創新(democratic innovation)的模式,在國際上已經推動了將近三十年,全世界更有超過三千個城市都在推行,在台灣, 2015年她從新店區達觀里開始推動,不僅是全台以政府預算為經費來源的首例,也是以市議員建議款為經費來源的首例;中央應該作為各地方政府的領頭羊,致力建立參與式預算的制度,強化預算的透明度與全體公民對於政府施政的監督,讓公民真正成為政府運行的一部分,共同參與政府政策的推動。尤其,政府與人民之間,不應該僅僅只是「給」與「受」的角色,「公民參與」的願景,需要政府的支持,才能為國家培養有靈魂的公民。
《公民自習簿》不僅僅記錄了新北市議員陳儀君五年來在推動參與式預算與社區居民們的現階段成果,更希望透過倡議公民參與的價值,讓一般社會大眾更加瞭解如何成為專案民代,書中,也透過與雙北市長-台北市長柯文哲、新北市長侯友宜、前新北市長朱立倫的對話,一起探討對於未來政治的看法。陳儀君說,我們希望,透過瞭解公民權的價值,以及探究參與的真義,進而擘劃城市建設的願景,喚醒城市裡的每一位公民,齊步向前,讓「參與式預算」促使區域生活、商業、環境共榮與共好的理念,成為全民行動方案。
推動制度化改革 在 蘇博廷POTINGSU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主講人台南前縣長蘇煥智
中華民國目前的稅法體制,正處在一個極力需要大改革的狀況,請朋友們不要被制度化,民主自由的國家,政府與人民是處在一個對等的位置,而不是像目前台灣使用這多年以來,不公義的稅法。
#影片部份內容引用法稅改革聯盟
#2020選票革命 #未來自主決定
FB: 蘇博廷 https://www.facebook.com/ROCPOTINGSU/
#認同博廷請幫忙追蹤轉發分享按讚~🤜🤛
推動制度化改革 在 穩步推動制度型開放--理論-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的相關結果
推動制度 型開放,進一步融入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創新鏈體系,有利於加快形成新發展格局,有利於促進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打造國際合作和競爭 ... ... <看更多>
推動制度化改革 在 推動改革深化提升打造現代新國企 的相關結果
推動改革 深化提升打造現代新國企. 杜國功. 2023年04月12日08:24 來源:學習時報 ... 推進黨的領導融入公司治理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細化完善黨委(黨組)前置研究討論和研究決定重大經營管理事項清單,推動前置研究 ... ... <看更多>
推動制度化改革 在 改革-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的相關結果
清世宗時期改革密折制度、設立軍機處等中央制度改革,廢除賤籍、改土歸流、攤丁入 ... 英國1979年柴契爾夫人上台後,推動企業私有化,採用貨幣主義政策,抨擊福利制度的改革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