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演員的自我收養 】
2021年4月20日,本地網絡界有大事發生,仲要唔止一單!
第一單,是四大YouTube頻道,包括「試當真」、「小薯茄」、「啱Channel」以及「熊仔頭」聯合發起世紀合體,於當天晚上七點半開始,跨平台分時段接力聯播,播足四小時,未知內容,但齋睇演出陣容,只能說:超級堅,超級黐線,難怪一眾年輕網民得知此事後,無不熱烈討論,拍手叫好。 (https://bit.ly/3sutreN)
第二單,是另一條名為「拾陸比玖16:9」的YouTube頻道,亦將於同一天推出六短劇《演員的自我收養》(An Actor Prepares to Starve),跟許廷鏗於三年前推出的單曲、由朱栢康與韋羅莎主演MV的《演員的自我修養》乍看撞名,其實只撞了六個字 ── 劇名是「收養」,不是「修養」,所以兩者完全沒有關係。據導演蔡康凝(Trevor)指,《演》劇每集長15分鐘,合共6集,由Billie Chow、陳海寧、柯煒林、馮海銳、周祉君主演,另外尚有陸駿光、岑珈其、陳漢娜、龔志業演出。
請問誰是Billie Chow?2021年新人?非也!其實是新一代文青女神,早前參演《YOLO的練習曲》、經常演出MV的郭爾君(Alma)!Trevor解釋:「郭爾君喺劇中叫做Billie Chow,可以話係佢嘅一個Alter Ego(第二自我)。」唔明,即係點?「即係好似《波叔出城》咁!」咩話?《波叔出城》,全名是《波叔出城:哈薩克鄉下佬去美國搵著數》(Borat: Cultural Learnings of America for Make Benefit Glorious Nation of Kazakhstan),Borat是由英國演員Sacha Baron Cohen的另一個身份,他會在現實世界裏出現,Billie Chow亦然,「想佢第日有機會用呢個身份接受訪問,或者喺我哋Channel嘅節目出現。」
沒有聽過會有這套劇?沒有聽過郭爾君有這個身份?不知道有「拾陸比玖16:9」這條頻道?因為他們才開檔一星期,訂戶數字才剛過1000人,不足為奇。
既然咁大件事冇人講,咪我講囉。
先講故事大綱。一班演員,分別是Billie Chow、柯煒林、陳海寧、周祉君和馮海銳(Yoyo),有天收到一位性格蠻不講理、名叫Ivan(老凱麟飾,Ivan是其真實洋名)的導演以高薪邀請,參演一系列以電影為主題的網片,豈料雄厚的「筆直」背後,原來是一間大麻工場!
Billie Chow在預告裏說:「我哋嘅導演Ivan,佢就喺2021年嘅某月某日,無啦啦拍拍下嘢,佢就話頂唔住,想出去食支煙,然後佢出咗去,就再冇返過嚟!」唔係蛇王,係畀一個神秘組織綁架,留下來的給演員的,是一個吊吊揈的爛攤子,他們一方面要解決眼前荒謬的境況,另一方面卻無辜辜捲入一場不知名的危機。根據兩分鐘的預告片,可以肯定這場危機跟大麻有關。
其中一個鏡頭,見到Billie Chow與Yoyo一同包裝攤在桌上的大麻草。Yoyo以下一段對白為觀眾提供線索:「大麻呢一門生意就好似保險傳銷咁,分咗十八區,每一區有一個大拆家,大拆家負責嗰一區嘅營運,拆家仔之間嘅鬥爭都係由佢哋負責,冇人知呢三個Manager係邊個,淨係知佢哋勢力好大。」幾個演戲的,突然涉足大麻經銷,這個設定實在頗為踩界。但Trevor坦言,Billie Chow不會變壞,「陳海寧壞啲,但有幾壞,就要留待劇中等大家發掘喇。」
第一集已於4月20日下午4時20分首播 (https://bit.ly/3szYpSS) ,為何不避開四大頻道聯播?不擔心會遭對家的風頭蓋過?Trevor承認,選擇4月20日上架是因為這一天跟大麻文化有直接關係。4.20,英文發音為Four-Twenty,是「大麻文化」俚語,代表大麻或大麻消費,尤其是說吸食大麻的時間為下午4時20分,而放諸美國,這一天亦有另一重意思,就是作為慶祝大麻文化作為全國假期的大日子。
原文刊於《香港01》 ——
標題:「演員的自我收養︱郭爾君改名Billie Chow? 4.20首播有重要考慮」https://bit.ly/3dwEWh
(20042021)
_
#游大東 #游大東影視筆記 #演員的自我收養 #郭爾君 #柯煒林 #周祉君 #陳海寧 #馮海銳 #岑珈其 #龔志業 #陸駿光 #陳漢娜 #港劇 Alma Kwok 郭爾君 A.Chow 周祉君 馮海銳 Yoyo Fung 陳海寧 Isabella Chang Ning One Cool Artist Management 天下一藝人管理 KaKi Sham 岑珈其 Hanna Chan 陳漢娜 陸駿光 Alan Luk 做乜膠睇電視 港人講電視 快樂的 港女講劇 抵制tvb戰線 - 鍵盤救港 我睇咗啲乜嘢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萬的網紅殿下在香港-香港在世界 (Hong Kong in the World),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一個專為廣東話為母語人士而設的廣東話課程】 ➜更多內容: www.cantonesecollege.com/course 讓廣東話發揚光大! 第一次上電視就被插! 對不起各位⋯⋯殿下唯有退出了|回應【陳凱文:鏗鏘集談「廣東話」,錯漏百出】的文章 ------------- 在網上看到一篇由學研社...
揈意思 在 毛城城 MoCity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沉冤待雪】一頭貓B昨日於寵物節被一隻柴犬咬斃,柴犬主人事後懷疑不顧而去,更一度關閉社交平台。貓貓主人事後已報警。而柴犬主人凌晨出post,向貓貓及貓主道歉,但否認不顧而去。毛城城呼籲目證事件的朋友盡快同警方聯絡,還貓B一個公道。
被咬斃的貓B是一隻約一個月大的男仔貓,貓主是寵物節其中一個參展商的工作人員。貓主事發後在「天下貓貓一樣貓群組」發文:「我因為反(返)工又要餵奶比bb,用心口斜咩袋帶住bb,但有一男一女用2架寵物車帶住4隻柴犬,有隻柴犬塞個頭入袋咬死左我隻貓,咬住貓貓黎fing(揈),令貓貓頸骨斷左而死, *個主人仲話佢隻狗不嬲會咬貓*,但完全無帶帶帶口罩,發生事後亦不顧而去」。貓主事後已報警,並一度有警員進入會場調查。
至於柴犬主人凌晨出post向貓主道歉「好對唔住,貓貓,好對唔住,貓貓主人。今日發生既意外,無任何人想見到,好對唔住。」但就否認事後不顧而去,又否認有講過所養的柴犬會咬貓「成件事發生好快好突然,我地當刻除咗一個主人追去搵事主,亦有問店員急救站喺邊,因為我地想去急救站了解貓貓情況,絕對絕對無任何逃避意思,cctv可以証明發生之後我地並冇不顧而去。我地重申無講過我地隻狗會咬貓依句說話。」
事發時,毛城城嘅同事亦在會場內做直播,雖然未有目擊事發經過,但在活動期間,亦曾多次與貓貓及貓主碰面。聽到消息時,我們嘅同事都非常傷心。我們已聯絡到貓主,並向她致以深切慰問。而香港寵物節的主辦機構亦有代表向貓主表達慰問同時,並會盡力協助貓主及配合警方調查工作。
我們呼籲當時在現場目擊到事發經過的朋友,盡快聯絡警方提供資料,令事件能早日水落石出,還貓貓一個公道,好讓貓貓能早日安息。
= = = = = = = = = =
【MEWE: MoCity 毛城城】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MoCityHK】
【Instagram: https://instagram.com/mocityhk】
【YouTube Channel: 毛城城MoCity】
= = = = = = = = = =
一站式 #寵物 資訊平台
✨想分享溫馨動人毛孩故事,或者得意相片影片?
歡迎FB Inbox #毛城城 或者 IG DM❣
揈意思 在 何嘉麗 call me GaGa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呢間舖頭,由我第一日喺堅道返工就未開過門,至少日頭冇見佢開喇!每次經過都好好奇,佢賣咩㗎呢!當然可以上網查啦,但係又未好奇到咁!直至前兩日見到伊利近街近天橋嗰度棟咗個牌出嚟話佢有午餐,心諗,呢間舖頭瞓醒咗嗱!
尋日百無聊賴,真係諗極都諗唔到食乜lunch,結果又見到佢個宣傳牌,於是就行去試一試佢。原來二奶架真係幫得吓手,唔怪得咁多大婆失守!
入到去氣氛非常友善,俾我坐咗一個好舒適嘅位置,望向街外,頭頂風扇揈下揈下咁樣,好似好悠閒。餐牌價錢亦都好友善,睇咗一輪,揀咗個鴨血雞絲湯冬粉。真搞笑,已經係湯粉,佢仲竟然會送個湯同埋沙律。我問個侍應個湯又係水,個湯粉又係水點算呀,佢好搞笑咁話湯係要飲嘅,湯粉嗰啲湯未必要飲!呢個理論,真係第一次聽。
基本上成個SOHO,午餐嘅湯都係蘑菇忌廉湯!本來冇乜期望,點知又幾好飲喎,主要係佢喺胡椒粉上面落得比較疏爽,所以都幾惹味。至於個沙律,我就還返俾佢。呢啲日子,都係唔好隨便喺外面食沙律!飲完湯,都等咗一段時間至嚟個湯粉,不過中間,個侍應姐姐好友善咁話,唔好意思要等多陣添,咁我都唔好意思發佢圍啦!
碗鴨血雞絲湯冬粉到啦。嘩,好大碗喎!D雞絲,手指咁粗,商品說明失誤囉!最鍾意佢夠多蔥。首先飲下個湯先,係非常惹味嘅胡椒湯,係嗰種飲咗一啖再想飲一啖又想飲一啖仲想飲多啖嘅湯,我即刻諗起侍應姐姐之前講嗰句說話⋯但係,呢個湯點會唔飲呀!
鴨血又幾好食,啲雞手指又幾好食,於是雖然大大碗,轉眼就俾我食晒。埋單$92唔加一,呢啲情形,我就梗係會俾凸加零一喇,佢高興時我開心,何樂而不為。
你又一定問我好唔好食嘅!真係好似佢嗰店名一樣,何蘭正!
#何嘉麗callmegaga #何嘉麗 #為食路上
#堅道徘徊 #伊利近街 #蘇豪區 #Soho
#食乜lunch #何蘭正 #全靠二奶⋯⋯架
揈意思 在 殿下在香港-香港在世界 (Hong Kong in the World)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一個專為廣東話為母語人士而設的廣東話課程】
➜更多內容: www.cantonesecollege.com/course
讓廣東話發揚光大!
第一次上電視就被插! 對不起各位⋯⋯殿下唯有退出了|回應【陳凱文:鏗鏘集談「廣東話」,錯漏百出】的文章
-------------
在網上看到一篇由學研社成員陳凱文所撰寫的文章,批評節目鏗鏘集談廣東話錯漏百出。
http://www.thinkhk.com/article/2018-06/21/27640.html
這篇文章所述的部份,殿下確實是有不正確的地方。
殿下在節目拍攝這一幕的時候隨機選取了一本書的其中一篇,即時開始參考裡面的內容,然後拍攝我寫稿和搜索資料的一幕。
拍攝這一幕的目的其實是想知道一個有興趣研究廣東話的普通人,是透過什麼方式去研究去了解更多我們的母語,從中亦可以帶出我們在學習的過程會遇到什麼困難。
正不巧地所選的詞語確實遇上困難點,揗(tan4)雞的揗(tan4)音沒有同音字可替代,而參考的大部份資料也引用了騰(tang4)字所取代,而中大的粵語審音配詞字庫都顯示了騰(tang4)也是揗字的其中一個發音,這亦稍為印證了廣東話在研究路上可能存在的真空部份。
文中亦批評節目引用了粗鄙用語,例如吊吊揈、揸流攤等等。
我發覺很多教語言和語言有關的工作者甚至學語言的人都進入了一個誤區,認為粗俗的用語是不能教不能學,很奇怪,明明這些用語在當地的使用率非常高,偏偏很多教育者就是認為教語言最好只學禮貌語,最多學交談口語。
這些我稱之為語言潔癖。
為什麼我們教一種東西就代表鼓勵你用那東西?學來除了用出來之外,還可以學來聽懂別人說話,知道用人使用時的語感,甚至作出適當回應。香港學語言很常忽略語感這一回事,一個詞語除了它的本義,還有它使用的時機和帶給別人的感覺。我們不是不應該學粗俗語,是應該學習粗俗語的意思,變化甚至是使用的時機,難度你沒有體驗過聽到俗語反而覺得有拉近彼此距離的經驗嗎?
說起吊吊揈的語感如果用來形容人貿貿然用的話當然會失禮,因為會對那個被形容者帶有無所事事好食懶做的負面印象,這才是唐英年在說話裡真正被批評的原因。吊吊揈如果用在形容物件上面條樹枝吊吊揈的好像快要掉下來了整個形容的畫面就變得生動了。
詞語本義不是不重要,只是語言作為溝通的媒介,一句說話一句用語會帶給別人什麼印象什麼感受才是最重要的。語言是會變化的,有些以前不適合在某些場合使用的用語,已經漸漸變得不同了,難度我們廣東話上千年歷史不是一直處於這樣的變化之中嗎?為何今天我們卻覺得這種變化是一種禁忌呢?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XO4ysBjcp58/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