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 熊仁謙.大鼻子哲人 的淵源,要從多年前同為GQ的線上專欄作家說起,當時覺得他用佛學、哲學來解惑人生各種難題,很成熟且具啟發性。
2018年我們剛好都出了第一本書,
我的是《一開口撩人又聊心》,仁謙則是《別讓世界的單薄,奪去你生命的厚度》,也很碰巧兩本都有登上新書暢銷榜。
在出版社望年會上,咱兩人總算碰到面啦。迄今陸續也有幾次合作、拍影片、開直播。我對仁謙最大印象是「能靜能動」,聊天時我們可以閒扯很嗨,但討論人生或愛情議題時,他又會展現出睿智沈穩的一面。
一直以來,他用文字、影片來幫助大家直面煩惱、轉換角度思考,
這次他用了新的形式,以「引導冥想」來幫大家平靜身心。
生活被困住,無力面對壓力焦慮、衝突關係、情緒勒索......,其實很多時候隱含著我們對完美的執著,促使誤會油然而生,越活越累。佛教學者熊仁謙萃取《金剛經》精華,結合「理性思維訓練 x 引導式冥想練習」帶大家破解生命中常見的8種誤解,找回心靈的自由。
有趣的是,這堂課程內容從「理性思維訓練」與「冥想習慣養成」兩個看似相對,卻相輔相成的角度切入。每個章節都搭配冥想引導,幫助你與自己以及過往和解。
更多詳細介紹 ▶ https://bit.ly/38xIzjU
有興趣購買的熊粉們,別忘了使用專屬折扣碼:RINCHEN001,可以再享折扣$200(期限至9/17)。課程募資期間至9/17(募資結束就會恢復原價囉)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0萬的網紅傳播弟,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愛自己 去你的!別再什麼都拿愛自己當作悲慘故事的結語。 愛自己絕對不是無人可愛的最終選項,聽起來超級可悲。 真的非常害怕,在很多影音或雞湯文章中聽到愛自己三個字,我認真覺得自己做不到。 首先我要先問問大家對於愛別人的定義是什麼?看到對方會喜悅? 對別人無私的付出? 想佔為己有?想與他分享最好的...
換角度思考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舊文分享
幼兒性格的特色,如果你已成年,可以看看殘留的幼兒性格有多強大?是否佔據了你整個主體的運作?
小時候的「成熟」不是成熟,是討好和壓抑得來的。內在的幼兒性格只是「凍結」,等到長大後,進入親密關係,就會從地窖裡翻出來,開始進行佔有和吞噬(恐怖片來著)。
#幼兒性格的特色
1. 只以自己的角度(自我為中心)的看事情,解釋、認定,無法進行核對和澄清。也無法換角度思考、同理。
2. 對於他人無法滿足自己,難以接受,也有無法抑制的憤怒和攻擊。
3. 內心彷彿時時存在一個隨時在情緒崩潰(大喊大叫)的情緒性小孩。
4. 一定要照著自己的喜歡和不喜歡來回應他,若表達不讓他滿意,就抗議哭鬧,以情緒來要脅他人順應。
5. 世界觀就只存在好人、壞人。常常說自己是好人,指責他人是壞人。甚至很容易結盟,來對付他們認為不該存在的「壞人」。
6. 一遇到認定的「壞人」,就毫無理智,無法進行對話、接觸,用非常大的力道,想摧毀「壞人」。
7. 好於結盟(因為內心還是感覺到軟弱),常以拉攏,結合勢力,來以為自己的力量強大,讓人不敢欺負。
8. 若在關係裡,會以完美無暇的要求,挑剔伴侶。要伴侶時時刻刻讓他滿意,並且無時無刻關注,就像是嬰兒全然被照顧一樣的狀態,不可有失誤。
9. 其他人在關係裡,很容易是「工具」,而不是人(生命)。所以只關注「工具」有沒有滿足自己,不在乎「工具」是否有感受、有想法、有需求。
10. 對事情觀點,很難理解彈性多元,也很難取得平衡。對人事物的反應,只能二選一,選邊站,無法進行內在的協商及調節。
#人的一生,是完成個體化的歷程。
#放棄成熟的歷練,無疑是為生活製造混亂和傷害。
#人有真正的成熟,才能真的反璞歸真,半熟人是停滯成長
換角度思考 在 李文斌愛心加油讚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經濟弱勢戶,一直是我關注的焦點,每個個案問題,今天就不加以描述,如何讓他們也能享受經濟發展的成果,才是「重點」。
阿斌哥大愛協會邁向第十三年,最大心得是對於弱勢家庭照護的關鍵在於如何改善他們的狀況,改變他們被邊緣化的危險,如何善用權力監督,建立規範,或其他方面入手。
進而,保護他們。
大家都說:文斌啊愛心做不少噢。但明知還有很多很多弱勢「還沒有被發現」即使被發現、曾協助過,依然處在窘境。
創辦協會以來,我一直忙著找錢,交給他們買吃的、用的、看病、還有喪葬。很感謝許多朋友和我一起成為弱勢的靠山。
社會一直都是美好的,在於角度。
換角度思考一種「利他的思想」也是敬天愛人的表現,更是具備站在對方角度思想問題的「能力」。
期盼建立更公平、更進步的社會。
平安健康
喜樂生活
換角度思考 在 傳播弟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愛自己
去你的!別再什麼都拿愛自己當作悲慘故事的結語。
愛自己絕對不是無人可愛的最終選項,聽起來超級可悲。
真的非常害怕,在很多影音或雞湯文章中聽到愛自己三個字,我認真覺得自己做不到。 首先我要先問問大家對於愛別人的定義是什麼?看到對方會喜悅? 對別人無私的付出? 想佔為己有?想與他分享最好的?不管是對家人還是情人,關於愛的定義總是有幾十種說法,但你可曾想過拿其中一個說法來定義愛自己?
我始終認為愛是一種佔有的原始本能,是一種趨近滿足別人的無私奉獻,是一種迷戀。佔有自己?不需要,我已是自己全部的主人。無私地滿足自己?拼了命地對自己好,但是感受不到無私的那種偉大。迷戀自己?獅子座的我很自戀,但不至於到迷戀自己。在我的世界裡,愛自己是不存在的。
有人會說,愛自己就是對自己好,不要讓自己委屈難過。come on,這麼基本功的事情還要別人叮囑? 這些充其量不就是對自己好嗎?為什麼我們老要把愛自己和對自己好,混為一談。回到故事的原點,是不是我們明白了沒有俗世那種愛在身邊圍繞,所以用愛自己當作痊癒的良方?
痊癒自己有很多方法,但我不喜歡把它稱為愛,也許我會稱作它認識自己,或是和過去和解。當年紀愈大,你會發現有很多事在你心裡是抹不去的痛處。拿我自己而言,母親絕對是那個陳年舊疾。
他在我幼小離家,國中離世,每每在影視中有相關主題都會讓我爆淚,起初我覺得那是因為愛,到最近我才換角度思考,也許那是一種怨懟,一種不被愛的恨。因為不曾擁有她太多的愛,所以不斷夢見她只是躲起來,而不是真正死亡。放不下她,不是因為依戀,而是覺得她給的愛不夠多,在我開始這樣了解之後,好像沒再夢過她了。
我高中時候就知道,對別人無私的好是一種代償心態,把母親沒給我的給了別人,把在自己身上沒實現的,成就了別人。以往總會有人要我減去對別人的好,多愛自己一點。但你們有沒有想過,那就是我愛自己的方法?
幹!我陷入愛自己的圈套了。好吧,隨你們怎麼定義愛自己,總之別再跟我提起這麼簡單的答案。真正要學會一道題目,不是偷瞄評量上的解答,而是學會解題的方法與實際運作的過程。愛自己從來不是答案,是去檢視過往累積在身上的塵埃,是認識捏塑你的那些組成,這是一道永無止盡的課題。
換角度思考 在 Onion Man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邊緣得很有sense
洋蔥line貼圖熱賣中:https://store.line.me/stickershop/pro...
更多完整影片:https://www.facebook.com/onionman4704...
洋蔥私生活IG:https://www.instagram.com/onionman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