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
剛來日本沒多久時,有位朋友送了我一本5年日記。
「哇!這是什麼呀,那麼厚一本好像以前高中時會寫的畢業紀念冊!」因為已經好久沒有手寫日記了,收到這樣的精裝日記本,瞬間覺得好復古。
「可不要小看這本日記本哦,寫著寫著,妳會覺得生命真的很有趣的!」朋友眨眨眼。
--------------------
我是從2012年的6月15日開始寫這本日記的。
當時語言學校快畢業了,為了把握和同學和老師最後相處的日子,大家一起去了好多地方聚餐。
我在日記裡寫著
「回想當年連個日文造句作業都寫不出來的我們,考日文檢定前在撒滿銀杏葉的校園中踱步的我們,突然覺得這些回憶片段好可愛。」
接著我和枝豆補辦了遲了一年的婚禮,日記本上寫著
「這傢伙居然在婚禮當天凌晨還出海去捕魚,真是太瘋了!」現在回想起來,就我認識枝豆的十幾年來他每天都很瘋,沒有一天例外。
現在複習一下發現2012年很忙,參加了無數的工作面試,全部都失敗。
後來終於有了去雜誌社打工的機會,又開心又緊張,但還是因為日文太爛時常把老闆和客戶都搞到火冒三丈,連打電話叫快遞都雞同鴨講,時常都要捧著心臟回家。(現在可以笑著說,但當年的我確實很崩潰XD)
某天我還寫下「我要寫一本關於東京生活的書」的願望,沒想到這件事居然在幾年後如願了。
後來有幾年都是跳著寫著,有些日子空白著。有一天寫到一直以來都很關心我照顧我的公公過世了,那一頁皺皺的,現在想起來心還是酸酸的。
有也好一陣子都在寫去採訪的內容,當時去了好多地方,遇見了好多有趣的人。例如在沖繩遇見了一群說住膩了東京,搭膩了滿員電車,決定要到沖繩「忘記時間」的人。
日記裡我寫著
「我跟那個說想要忘記時間的客戶一起去一沖繩的小島久高島騎單車環島,差點趕不上回去的末班船。到了後半段他一直叫我騎快點,兩台超破爛腳踏車在小島上嘎嘎作響。雖然這趟採訪很荒謬,但久高島上的無敵海景跟貓交織而成的風景,真是美到讓人忘記時間啊!」
「去群馬採訪一個超秘境溫泉旅館,神秘到連飯店門口都沒有公車站牌,必須跟司機交涉才會特別繞過去。但那個露天溫泉據說夏天可以看到螢火蟲,冬天可以賞雪,為了如此絕景,即使是很難到達的地點可以接受。」
「箱根的白色溫泉美肌功效真的很棒,不過剛剛去的那個竹林旁的露天溫泉好驚悚,感覺會有妖怪或忍者出現。」
「今天一連採訪三間餐廳,每個大廚端出拿手菜之後都一直盯著我看,希望我拍好照後也把美食都吃光光。此刻我真希望我有辣妹曾根的胃。」
「去表參道採訪了一個珍珠做的保養品品牌,我才知道珍珠如此有生命力。原來是一隻蚌先是受了傷,然後才分泌出出珍珠質試圖為自己療傷。原來受傷不是壞事,而是讓人變得更美麗堅強的過程。」
還好有記錄下這些,那些年採訪的日子很奔波很辛勞還有怪事一籮筐。但那些片段回想起來,每一段都如此珍貴,在我心中彷彿發著淡淡的光。
--------------------------
近幾年喜歡看一下珍珠的輕珠寶。除了在日本生活,不管婚喪喜慶場合珍珠都是符合禮儀的重要單品外,還有一些出於自己對珍珠的情感投射。
「即使無法活得像是鑽石,但女人還是可以活成一顆珍珠。受的傷,流過的眼淚,都可以變成養份。不需要高調的大鳴大放,但只要活出了自己,依舊可以曖曖內含光。」
以前對珍珠有點誤解,總覺得要有點年紀跟歷練才撐著起它。
然而發現越來越多珍珠飾品設計既優雅細緻又惹人愛,例如來自台灣的輕珠寶品牌 SUAO 蘇珊輕珠寶 的設計我就很欣賞,不管是參加特別場合,戴上去工作,或是搭配平日的休暇穿搭都讓整體打扮更好看。
----------------------------------------
送我5年日記本的朋友後來離開了東京幾年,直到今年才搬回來。某天我特地帶著她送我的這本日記去跟她見了面,更新了我們的近況
「謝謝妳送給我的5年筆記本,如妳所說,很多事情過了多年再回顧,都會變得很有意思!」
即使如今我們都當了媽媽,還是像以前一樣,很多事不懂,會犯錯,一樣還是會跌跌撞撞。
但比起2012年,如今的我們可以用坦然寬容的態度去面對生活中的困難與不順遂。
我們都學會了如果生命給了我們一粒沙,就去接受並且擁抱它。
把自己活成一顆珍珠,面對黑暗時,就能看見光。
---------------------------
關於PO文中的珍珠飾品
✨耳環/手環/手鍊的珍珠都是Akoya珍珠 by SUAO SINCE 1968 SUAO 蘇珊輕珠寶✨
Akoya珍珠:來自日本三重、熊本、愛媛縣一帶的瀨戶內海,akoya是日文發音,指的是產量稀少的海水珍珠。。Akoya珍珠歷史悠久,日本人稱之為「和珠」(日本是大和民族),優美的光澤與豐富多彩的顏色深受喜愛。暈彩有粉色、藍綠色和銀色。
------------------------
✨明太子 x SUAO SINCE 1968 SUAO SUAO 蘇珊輕珠寶 精挑細選限時7天優惠✨(2020/08/06~08/13 台灣時間24:00)
為大家精挑細選了12款Akoya珍珠單品: https://www.suao1968.com
優惠代碼: ILOVESUAO1968
優惠✨1
輸入折扣碼ilovesuao1968 享有9折優惠
優惠✨2
滿10000現折1000
優惠✨3
滿萬免運
優惠2與優惠3皆為折扣後金額仍達成才能使用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3萬的網紅Alina鄭茵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請開啟CC字幕 ❤訂閱Alina鄭茵聲:https://pse.is/FGYSU ❤數位收聽&實體專輯購買:https://Alina.lnk.to/Happiness #鄭茵聲 Alina Cheng 首張專輯【#預告幸福】 不好意思要害你幸福了! 聽茵聲唱歌___ #謝謝你 過去了才...
「撒滿意思」的推薦目錄:
- 關於撒滿意思 在 明太子小姐生活旅遊日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撒滿意思 在 法律白話文運動 Plain Law Movement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撒滿意思 在 廖小花的隱性台灣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撒滿意思 在 Alina鄭茵聲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撒滿意思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撒滿意思 在 [普雷] <薩滿> 你真的知道你信仰的是甚麼嗎? - 看板movie 的評價
- 關於撒滿意思 在 什麼是薩滿?一個薩滿的必經歷程(Shaman; Shamanism) 的評價
- 關於撒滿意思 在 一窺蒙古神祕宗教儀式!! "薩滿"地位崇高規矩多連國家元首想見 ... 的評價
- 關於撒滿意思 在 有雷薩滿詳細劇情分析- 電影板 - Dcard 的評價
撒滿意思 在 法律白話文運動 Plain Law Movement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今夏最強新人團體—魚丁糸的反擊!】
▌戲還沒落幕
可田、豕豆、八女、金八、香我、日出是即將組成六人團體的的文青系菜鳥樂團。
–
這六個人驚奇的跟知名團體蘇打綠的團員長的一模模一樣樣!
–
欸?為了怕有人沒有跟上我國樂壇的大事,簡單跟大家說明一下來龍去脈。
–
大家記得蘇打綠跟前老闆林暐哲鬧翻了,之前的歌曲版權的部分,蘇打綠也打贏官司。現在公司負責人為史俊威先生的蘇打綠有限公司,更進一步要奪回蘇打綠的商標!
–
究竟,會不會成功呢?
▌商標法 is watching you!
商標就跟煮熟的鴨子一樣,還會飛。
–
讓煮熟的鴨子飛掉的管道有三種,#異議、#評定、#廢止。這三種方法都是為了繼續維護商標世界的和平。
–
為什麼會這樣說?
–
商標的目的,就是取得一個圖案、樣式的專用權,除了跟別家阿里不達的牌子區隔開來,更重要的是,可以知道哪些產品是自己家出來的,可以拍胸脯掛保證。這些功能都有助於防止 #不公平競爭,因為所做的一切都代表自己的臉面。
–
因此,如果有人的商標侵害到別人的商標,或是拿了都不用,就會打亂世界的秩序,我們覺得這樣的人,就不配享有那個商標的獨佔權。
–
簡單給大家一個概念,異議跟評定的對象是違法商標;廢止的對象則是在註冊的時候合法,但之後卻因為一些理由,我們認為他沒有資格繼續手握商標。
▌五個讓商標權被廢止的理由
📝 變換加附記致混淆誤認之虞
白話講就是,真正在用的商標跟去註冊的商標長的不一樣,甚至還會讓百姓以為你是別的牌子。至於什麼叫做長的不一樣,基本上只要大家能識別的點還在,略略做一點變化是ok的!
–
📝 繼續停止使用滿三年
大家要知道,商標的功用就是「#識別」,如果一個人註冊商標不用,這種占著茅坑不拉屎的行為,就會讓其他想使用類似商標的人會因為「近似混淆」被商標局拒絕,既然你不用,我們也沒有必要限制其他人使用。
–
📝 未依規定附加適當區別標示者
如果有人把商標給別人用,但自己也還在使用,導致市場上有兩個人在使用類似的商標,消費者根本沒辦法知道哪個是哪個的情形,我們也不給你繼續使用商標。
–
📝 已成為通用標章、名稱或形狀者
最經典的例子就是google,因為厲害到被字典當作「搜尋」的意思,所以差點要變成通用名稱。
好險他們在美國打訴訟的時候,有證明他們的商標跟商品及服務的連結性,才沒有導致他們真的變成「搜尋」,他現在還是一個「牌子」。
–
📝 誤認誤信商品或服務之性質、品質或產地之虞
比如你的商標中有標榜「有機」,但其實你根本農藥撒滿撒爆,我們也廢止你商標!
–
從新聞來看,暫時看不出來到底主張廢止的原因是什麼,「浮萍」(粉絲名)們要出來講一下,你們覺得為什麼可以廢止嗎?
附帶一提,現在「蘇打綠」這個商標還是林暐哲的,公司負責人史俊威先生還可以把它拿來當作公司名稱嗎?留言「7/11法客電台見面會,我們濕地見!」解鎖答案!(ㄏㄏ沒錯!你被業配了!還如此的猝不及防!沒有關聯!)
–如果你愛我,你會來報名(赤裸裸的情緒勒索):https://buff.ly/3gv5VZD
▌法白持續為您關注魚丁糸的更多法律消息
楊貴智、蔡涵茵|蝦毀!山寨告贏正港 MUJI 商標,豈有此理?
https://buff.ly/3aiqBAC
呂柏寬|神仙下凡,也難獲准──談商標註冊之識別性
https://buff.ly/2Quhkgm
范其瑄|被做成口罩的HELLO KITTY,真品加工也侵權
https://buff.ly/2DkwsHO
附上截圖新聞來源:
https://buff.ly/2O0zTbL
撒滿意思 在 廖小花的隱性台灣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慢飛天使需要你--參訪杏誠早療中心》
#認識杜醫師
早期療育,在臺灣是指針發展遲緩兒童的治療計畫,是我臺灣社會探索時觸碰到的對自己來說較為生僻的課題之一,會接觸到早療,是受一門必修課的啟發。
任課老師希望作為大學生的我們,接觸體現關懷和社會責任感的報告主題,因此,我便有機會跟著大家一起參訪了臺北的杏誠早療中心。
當受訪者杜婉茹治療師瞭解到同組有我,和另一位來自四川的交換生時,她便更詳細耐心地向我們介紹:
「關於判斷小朋友是否應做早療這件事,每位臺灣家長都會在孩子出生後拿到一本發展手冊,可在政府機構架設的網站內對照小朋友的無論是精細或粗大的動作,判斷他們的認知發展情況。若較同年齡的孩子反應比較慢的,其實都是需要接受早期療育的族群。」
臺灣在近二十年中,已經通過衛生、教育、社會三個面向包括健康檢查、預防注射、教育宣導等使得本土早療事業突飛猛進,取得了卓越的成績。
另一方面,目前臺灣社會中,早療兒童被標籤化的情況依然存在,家長與社會大眾仍需提高對早療的認識;而早療相關醫務人員人數不足、地區醫療條件差異甚遠等問題也迫切需要解決。
杜醫師表示,臺灣早療的持續進步需要我們向社會傳達更多的聲浪。
在正式採訪中,組員問了很多專業的問題,也獲得了來自專業人士的權威解答,但我並不是要再寫一篇早療論文呀,而是想要記錄有關一名普通早療醫師的工作日常心路歷程。
#送你一朵花
杜醫師帶我們四處參觀,走廊的盡頭舖了天藍色泡沫軟墊、塗著暖色油漆、地上撒滿玩具、裝潢得春意盎然的,是「兒童物理診療室」。
我問:這是什麼年齡段的人群在使用呢?杜醫師回答:12歲以下孩童。「那他們喜歡嗎?」她猶豫了一下才點頭。
「可以跟我分享與孩子們互動具體場景的例子嗎?」
她說,「嗯,像有自閉傾向的孩子,比較難以對外在環境有所感知,缺乏對他人面部表情和語言內涵的理解能力,例如你皺眉,他不知道你在擔心、在生氣。再比方說,他們會認為自己看到的就是他人看到的,你說你要他手上的花,他會把這朵花放到自己的面前,而不是給你,因為他認為自己大腦中出現的小花成像,也同樣出現在你那裏。」
雖然被稱之為「自閉」,但我總覺得,他們的世界裏並沒有自私自利的概念,聽起來,他們更像是模糊了自己與他人的感受,只有自私的人,才會有清楚的界線才對。
「那你們會怎樣幫助孩子們呢?」我的意思其實是治療手段是什麼,但聽了上面的那番話,我已經開始避免使用這個詞。
「謝謝你。我們目前有職能治療,物理治療跟語言治療,還有寵物治療、音樂治療。方式是會設計很多具體的情境,來引導他們。例如我會嘗試告訴他我今天的心情,讓他閱讀我的情緒。在我向他要東西的時候,我會把他的手慢慢地拉到我的面前,這是告訴他,給予的時候,要放在對方而不是自己的面前,讓他體會他是他,我是我。」
聽起來簡單的過程,醫師們卻要通過大量而漫長的重複性實驗,來製造刺激以扭轉孩子們的固化認知,「修正」原本的行爲。這要求每一位服務者巨大的耐心與毅力。
#理智與情感博弈中的自我定位:演員
疲憊似乎無處不在,這份工作並不只是要求邏輯、理性與專業能力,更考驗對人性的共情和共鳴。
我向醫師分享自己「去育幼院做義工,結果同理心泛濫哭個沒完」的雷人經歷,並請教她在工作過程中如何情緒管理呢?
她沒有直接回答這個問題,而是說其實自己更像一個「演員」,設定不同的情境,扮演不同的角色,讓孩子們進行模擬體驗。而自閉孩童對情緒感知能力較低,這就要求他們在表達任何事物上,都極力地誇大自己的情緒、語氣、動作,來吸引他們的注意。
如果小朋友主動對自己笑,主動把花給你,或達到某一象徵性進步的時候,你的角色還會是演員嗎?有沒有什麼高光時刻呢?
「唔,當孩子們做到的時候,我會打從心底為他們高興,這時便毫不掩飾自己的正向情緒,因為孩子其實很需要被不斷肯定,需要我們給他補足信心。將喜悅自然流露,也是對他們的鼓勵。」
#我們就像一把鑰匙
哪一個孩子是你印象最深、
讓你有成就感的呢?
杜醫師開始回憶,她第一份工作期間接觸過的一個孩子,一個自閉男孩,最後,在男孩自己、家人支持和早療系統三者共同努力下,他進步得出乎意料,甚至可以說發生了蛻變。現在那個孩子於高職就讀,和普通的孩子沒什麼兩樣了,還因數學天賦異稟,代表臺灣參加國際競賽,拿了第一名回來。
我想起自己曾認識的一位有亞斯伯格傾向的學長,他就沒那麼幸運,他沒有得到及時和完整的幫助⋯
杜醫師卻告訴我:「其實早晚並不是最重要的。臺灣的定義是六歲之前是治療黃金期,但如你所見,我們這裏有年紀更大得多的孩子。對於他們來說,我們就像一把無形的鑰匙,任何時候,只要找到了每個孩子心中的鎖,轉動鑰匙,就能夠打開他們塵封已久的世界。」
哇,像埋在地下的寶藏那樣嗎?
轟隆隆地重見天日...
#家人
我們在走廊裏遇到一位成年男子,他表情不自然歪斜,肢體難以自持,正在大家的輔助下做邁步訓練。家人在前,醫師在後,他被守護得很好。
看到這個場景,我問醫師,你們會關注家人的情緒嗎?對大部分家庭來說,承擔這一切的,除了本人,還有他們的家人,尤其是父母。
「是的,像這位先生因突發車禍轟然倒下,媽媽在整個過程中悉心照料,無怨無悔,很是辛苦。我們會關照家人心理健康,因為家人才是最常和孩子直接接觸的人,是與他們朝夕相處的人,家人潛意識中的態度和行為會影響孩子,對療程產生很大的作用。」
所以為了孩子盡早康復,對家人的心理調適和強度建設是十分重要且必要的。
「是的,早療兒童在成長過程中,需要家長樹立正確認知。有的家長認為早療是孩子生病了、不正常、不如人,這都不利於孩子的恢復。我認為現代社會中沒有所謂的正常或不正常,只有二者的線性關係,看站在哪一條線的哪一位置上罷了。」
#會堅定不移地走下去
「那當初為什麼會選擇這份工作呢?」
她坦言,一開始當然是因為考上了沒得選,但正式入職後,才真正瞭解行業所要求的專業素養和職業精神為何,才熱愛這一份工作,才發現臺灣的早療發展還任重道遠,而她,願意為之盡自己的最大努力。
她說其實自己很喜歡這份工作,和孩子們相遇,彼此介入生命,在形形色色的故事裏對人生有了更深刻的體悟。
「那您會一直做下去嗎?」
杜醫師沒有絲毫的猶豫:「會啊!」
我被她明朗又堅定的笑容打動了。
我很羨慕。因為這份事業不只是讓自己安身立命,更是服務社會大眾、給無數孩子和家長帶來希望。
杜醫師在最後表示,其實我們還做得還遠遠不夠。由於經濟各縣市的差異,某些地區的早療發展相比臺北還有諸多不足,例如缺乏具專業的醫師和健全的設備等。而她相信,冰山融化的第一步,便是社會大眾願意主動瞭解早療,形成對早療的正確認知,方能不耽誤孩子、不二次傷害孩子,讓他們可以在友善的環境下成長。
杏誠復健診所為孩子們設計的「兒童治療日記本」的封面,有這樣一句話:「讓我們一起為孩子的成長加油!」我很高興,能在此次輕鬆的訪問過程中,感受到臺灣社會對少數族群的關懷和友善。
參訪結束以後,我們小組利用搜集的資料和拍攝的影像內容製作了一個時長為三分鐘的早療科普短片,學期末時,為老師和同學進行了完整的報告,引發了大家的思考。
希望借由杜醫師的經驗分享,讓更多的人願意瞭解早療師的職業,在未來能夠投身其中,像她一樣,在打開一把一把心鎖的同時,找到自己人生的寶藏。
2019.04.30
撒滿意思 在 Alina鄭茵聲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請開啟CC字幕
❤訂閱Alina鄭茵聲:https://pse.is/FGYSU
❤數位收聽&實體專輯購買:https://Alina.lnk.to/Happiness
#鄭茵聲 Alina Cheng
首張專輯【#預告幸福】
不好意思要害你幸福了!
聽茵聲唱歌___ #謝謝你
過去了才明白,是那些傷痕,讓自己懂了愛,學會怎麼愛人。
茵聲最深沉的情感自白
要說聲:謝謝你
【謝謝你 Thank You】
詞/曲|林耕禾
又花了多少時間 適應這種忐忑
以為終於擁抱了 最後的那個人
總是反覆的經過 那熟悉的街頭
不是最好的結果 敷衍自己也夠
在地上畫個圈 撒滿地的謊
只能笑著面對 這一些荒唐
謝謝你誠實面對了 收起那虛偽的不捨
你給的這些感傷 這些失望 讓我成為更好的人
謝謝你不再欺騙了 停止這無謂的拉扯
明白彼此只是過客 走著走著不經意就散了
謝謝你誠實面對了 收起那虛偽的不捨
你給的這些感傷 這些失望 讓我成為更好的人
於是我不再想念了 當愛只剩下我一個
告訴自己都是過程 至少深深痛過愛過 值了
製作人:蔡志忠
編曲:袁偉翔(駿杰音樂)
弦樂編寫/監製:袁偉翔(駿杰音樂)
弦樂:曜爆甘音樂工作室
第一小提琴:蔡曜宇
第二小提琴:陳泱瑾
中提琴:甘威鵬
大提琴:劉涵(隱分子)
和聲編寫/和聲:Brandy田曉梅
錄音工程師:李心鼎/楊敏奇(大米音樂)
錄音室:強力錄音室
混音工程師:王俊傑(小K)
混音錄音室:強力錄音室
平面攝影:林子敬
插畫藝術設計:A ee mi
平面視覺設計:吳宸羽
剪輯:王宇淮/Alyson/魏陳斌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更多的Alina鄭茵聲
➯茵聲來唱歌:http://yt1.piee.pw/J5S4A
➯Facebook:https://pse.is/FGYSU
➯Instagram:http://yt1.piee.pw/J5S4A
➯合作邀約:
任何網路商案 戲劇主持
eugina020202@gmail.com✉️
經紀人:于晴姐 0932212678
______________________
音樂活動出席 品牌代言電視廣告
洽索尼音樂✉️
[email protected]
經紀人:阿貴姐 0932030794

撒滿意思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銀色的大枱擱於餅房的中央,與破舊的紅磚有着說不出的默契。
麵粉撒滿一枱,雞蛋﹑小鍋﹑擀麵棍無一幸免。
沾滿白粉的,還有數雙手。
巧手搓啊搓……
嗯……是舊日的味兒。
這是一家老牌唐餅店。
正值初春,乍暖還寒的微風飄至,撫摸寫着「生隆餅家」的大黃招牌,穿過前鋪,溜到後方狹小的餅房中。空間內的三人只套上短袖外衣,微汗表示他們全不覺寒。
三人分工有序,一人搓餅皮,準備做燒餅;一人把小瓦缽整齊地放到大盤子上,再逐個放入紅豆,倒入米漿做缽仔糕;一人高速地壓着桌子上做光酥餅的麵糰,再急促地扔到盤子上入爐。此時,金髮的大漢逕自走入店內放下行裝,穿上圍裙洗手後,就拿起麵棍包起皮蛋酥來。看着他純熟的手勢,不難想像他做餅已有近二十年經驗。他正是小店的第二代老闆,阿強。
阿強邊搓着皮,邊說着小店的歷史。生隆餅家於一九九八年由他爸爸開辦,今年正值二十周年,他們都從一而終地做着唐餅,「做唐餅複雜好多,一款粉糰只可以做到一款餅,唔似西餅咩都係靠嗰個粉糰做出嚟。」正因為如此,他們為着自己是屬於小眾的唐餅師傅而自豪,到目前都保持着手搓的傳統,「機做味道始終冇咁好,口感係唔同㗎。」
說到自己十多歲就入行,阿強笑着放下麵棍,走到老舊的焗爐前:「開始嗰陣唔係學搓餅㗎!係學企爐,呢個位好重要,唔可以成日睇,要用個心嚟焗,我嘅專心就係喺呢幾個爐身上學番嚟。」語畢,一盤新鮮的雞仔餅出爐,香氣四溢。
只是,巧手畢竟難擋洪流。堅持一切不變,租金卻翻了兩倍,生意更艱難。光顧餅店的客人,都是老人、主婦、小孩子,深水埗始終是貧窮區,價格不能加太高。阿強唏噓:「如果真係捱唔住租就唔做㗎啦,好多嘢搬唔走,換晒就冇意思。」他想守住的,是老爸的招牌,對餅店的戀棧,包括店裏的格局,一櫃一爐、一瓦一磚,「地下嘅磚補完又補,每一樣都係歷史同感情,搬唔走㗎。」
幾輛貨車怱怱駛過,吹散了甜膩的馥郁。
採訪:黃寶琳
攝影:周文禧
剪接:歐陽進
生隆餅家
地址:深水埗北河街68號
電話:2360 1359
營業時間:早上7時至晚上8時
========================================
飲食男女App大革新!立即開App寫食評,下一個食神可能就係你!✍
?iOS App 下載:http://goo.gl/ZNVWFd
?Android App 下載:http://goo.gl/MrW6YE
即like《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即刻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
http://goo.gl/KwjNOE (@eat_travel_weekly)

撒滿意思 在 什麼是薩滿?一個薩滿的必經歷程(Shaman; Shamanism) 的推薦與評價

... 活動報名表單:https://goo.gl/forms/1x0RjwmIKsAhG7Fk2我的薩滿專頁:http://apha0926.wixsite.com/rastawang薩滿的歷史參考:https://www.youtube. ... <看更多>
撒滿意思 在 一窺蒙古神祕宗教儀式!! "薩滿"地位崇高規矩多連國家元首想見 ... 的推薦與評價
在滿族先人的語言中#薩滿是"智者"的 意思 掌握人與天之間的神祕知識因此擁有非常崇高的地位獨特樂器和跳神音樂演奏時會進入沉思狀態是他們與神靈溝通的媒介想找薩滿國師 ... ... <看更多>
撒滿意思 在 [普雷] <薩滿> 你真的知道你信仰的是甚麼嗎? - 看板movie 的推薦與評價
IMDB: 6.6/10 (連結)
簡評:
編劇跟<哭聲>是同一個,就大概可以想像這部片的調性會是如何。
基本上本片也的確跟<哭聲>有著類似的手法,走一個懸疑路線,藉由層層堆疊起來的怪異
現象以及模稜兩可的解釋方式,讓人在重重的迷霧中漸漸增強不安的情緒。
不過本片的前後調性差太多,加上好處壞處參半的偽紀錄片手法,讓本片的可看度尚且不
如<哭聲>,所以如果連<哭聲>都覺得難看的人,看這部片可能會覺得更糟。
圖文網誌版:
https://capybarachirps.blogspot.com/2021/10/2021_16.html
~~~~~~~~~~~~~~~~~~~ 雷文 主文分隔線 ~~~~~~~~~~~~~~~~~~~~~~~~~~~~~~~~~
<劇情結構其實還算精巧>
本片與<哭聲>都是在講信仰與懷疑,而且對於劇情的解釋方式也可以不只一種,很明顯出
於同一個編劇之手。
連在劇情中不斷製造轉折這一點也很類似。
從一開始身為薩滿的Nim發現自己的外甥女Ming的身上出現一些徵兆,讓觀眾覺得好像是
巴揚神選中了她。
但之後Ming的行為舉止變得越來越怪異,觀眾也漸漸懷疑,是否除了巴揚神之外,有些其
他因素混雜在其中?
接著Nim揭開了Mike與Ming近親相姦以及Mike因此自殺的隱情。似乎問題解決了一半,接
下來只要想辦法向巴揚神求救並從Mike手中救出Ming就好。
不過劇情也在此時急轉直下,祈禱了半天的Nim發現問題似乎跟Mike無關,而祈禱對象巴
揚神的神像慘遭砍頭,Ming的狀況也越來越嚴重,附身在她身上的邪靈似乎不只一個。
然後就進入全片最黑暗的時期,大家(包括觀眾)相當信任的Nim在驅魔儀式之前因不明原
因死亡,另一個薩滿Santi接手並開始了最後的驅魔,就在以為將要迎來黎明的曙光的時
候,卻以全員被附身/死亡的悲劇收場。
單純以敘事結構來看,能夠在單線劇情下,營造出一波三折的懸疑感,並在結局之前製造
出足夠的懸念,其實編劇的能力的確是保持了一貫的水準。
但是因為後半處理不好,造成故事雖然峰迴路轉但卻虎頭蛇尾,沒有達成應該有的效果。
<後半調性變化太大>
本片最大的問題就是驅魔儀式開始前後,原本好好的偽紀錄片形式營造出的半真半假氛圍
,因為太過刻意的取景以及群體的發瘋而完全失真。
前半不管是歸功於剪輯還是演員的自然演技,的確有透過手持式攝影機表現出民俗團隊跟
拍紀錄的感覺,唯一的缺點就是有點搖,有些觀眾受不了,不過這個就是本片特性,跟這種類型的代表作<厄夜叢林>一樣,愛者恆愛。
這部分到了夜晚紀錄Ming的發瘋狀況其實就有一點開始變化,從<厄夜叢林>變成<錄到鬼
Rec>,到了後來儀式失敗之後更是徹底轉化為喪屍片(可能是被野獸的靈附體)。
問題是,鬼片跟喪屍片是完全不同類型的恐怖片,人們怕鬼是怕他的詛咒跟無影無蹤的未
知性;人們怕喪屍是因為被咬了會死會變成他們同類的驚險性。
混在一起是做不成瀨尿牛丸的。
被邪靈附體的人本質上就是瘋了的人,他們不再具有邪魅忽然出現又消失的能力,被咬了
也不會被感染,就像面對一群野狗,的確會有生命危險,但可怕性大大的降低。
再說,各種被邪靈附身的怪談聽多看多了,勉強可以想像在現實中遇到零星案例的可能性
;但一群人被同時附身,而且還喪屍化就...太不尋常了,絕對只會出現在電影裡。
偏偏這部片前半還以偽紀錄片自居,此時把好不容易營造出來的半真實性全數破壞殆盡。
再加上忙著逃命還能精準跟拍的"專業"攝影團隊,讓人覺得,你不如當初不要假裝是紀錄
片還比較好。
<故事的謎底到底是?>
講了半天的故事結果Ming到底是發生甚麼事好像沒有講得很清楚,這種到結尾都還在製造
懸念的手法是本片編劇的老手段了。
如果要試著解讀的話,首先,我們從片中知道兩件事:
1. Nim一族的女性具有靈性,有機會被巴揚神選中做薩滿,但Ming的媽媽Noi曾經拒絕過
。
2. Willow一族的男性因為祖先屠殺累積的業障而受到詛咒,都會不得好死。
這兩個家族的交集就是Ming跟Mike。
裡面Mike自殺而死,符合條件2;而Ming是女性,理論上受到條件1的制約,片中初期也製
造出這樣的感覺,Ming無預警流下經血好像是巴揚神要附身。
那為什麼中期開始,Ming也好像被條件2的怨靈纏上了呢? 這邊比較直觀的解釋是因為她
跟Mike有了不該有的人與人之間的連結,給了條件1跟條件2在Ming身上融合的契機。
之後Ming的身體就成了巴揚神與邪祟互鬥的戰場,最後巴揚神輸了,這可以從Ming做的夢: 拿著大刀的男人砍了某個人的頭,以及現實上巴揚神的神像也被砍頭作為相互印證。
而巴揚神輸的原因可能是信仰力的不夠,包括Ming帶著嘲諷的說法形容薩滿,根本沒想過
要接班,還有Nim在過程中漸漸喪失信心,儀式開始之前忽然懷疑自己根本沒有被巴揚神
眷顧過,其實搞不好甚至開始懷疑根本沒有巴揚神的存在。
這種說法很合理,跟<哭聲>有前後呼應的作用,叫你信你不信,現在好了吧? 這樣的感覺
。
類似的概念在小說<美國眾神 American Gods>也有提及,神力來自於信眾的信心,當信眾
越來越少或信心減弱,神力就漸漸消失。
這也跟電影<毒鑰>的概念有點類似,只要你相信,就會被影響,反過來,如果你不信,就
得不到來自神靈的力量。
<另一種解讀>
不過我個人的看法(反正是藍色窗簾),事實上巴揚神可能一開始就沒有打算要選Ming做薩
滿,而是要報復Noi當初的拒絕。
畢竟巴揚神是泛靈信仰中的一位神明,同樣為泛靈信仰的日本神道教在<古事記傳>裡面是
這麼定義這些"神"的:
所謂神者,以古書中記載之神為代表,被祭祀的神靈屬之;鳥獸木草海山屬之;乃至於非
尋常之物皆可稱神。非尋常之物不僅限於高貴的、善良的、有功績的;邪惡的、奇怪的、
可怖的也盡皆為神。
因此在泛靈信仰中,神明可善可惡,單純因為神靈的某一層面就判斷祂的善惡本身是件危
險的事情。
而片中我們認識了巴揚神的幾個特點:
1. 幫助村人們消災解厄
2. 來路不明
3. 只尋找Nim家族內的女性做為代言人
4. 當被選擇為代言人時,會有一些"病症",像是經血不停或是頭痛等
5. 若是拒絕會受到生病等等懲罰,雖然好似存在徹底拒絕的方法,但後果不明
除了1以外,2~5發生在邪神身上也完全說得過去。
那麼當然也就存在一種可能,就是巴揚神從一開始就只是要報復Noi而找上Ming,伴隨著
Willow家族的詛咒,廣招怨靈一起附身到Ming身上,目的就單純是要毀掉這個家族而已。
在這個情境下,巴揚神像的斷頭,可以解釋為神性的失去(或是說,由為善轉成為惡),並
且在最後也連帶影響了始作俑者Noi,將香倒插,開始最後的瘋狂party。
當然這種解讀腦補居多,不過這就是這位編劇的特色,會讓人對於文本提出許多不同的解
釋方式,也算是另類的觀影樂趣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59.115.100.75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vie/M.1634453956.A.683.html
※ 編輯: chrisydvin (59.115.100.75 臺灣), 10/18/2021 00:10:44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