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環街市裝修後重開,人頭湧湧好不熱鬧。
第一代的中環街市,最早建於1842年。旁邊的砵典乍街紀念第一位香港總督——砵甸乍爵士。這個教科書上讀到的名字,今天還變成了酒店的名字(石板街酒店英文名就是Pottinger Hotel)。
19世紀英國所向披靡,鴉片戰爭與南京條約象徵清朝敲起喪鐘。當耆英與砵甸乍於1843年6月26日在香港就《南京條約》換約,砵甸乍遂正式成為香港首任總督。
鴉片戰爭爆發後不久,日本也遇上跟清朝一樣的麻煩。1853年,美國艦隊司令Perry率領四首軍艦駛入江戶灣(東京灣),在日本引起的騷動不亞於13年前英國軍艦到達大沽口。
當時手日本民間流傳這首歌謠:
「泰平の眠りを覚ます上喜撰、たった四杯で夜も眠れず」
歌謠中的「上喜撰」,本來是一種京都宇治出產高級綠茶的名稱。由於跟「蒸氣船」的讀音「じょうきせん」一模一樣,用諧音諷刺幕府必須面對現實,不能再裝睡。
歌謠表面說喝四杯「上喜撰」會徹夜難眠,實際上是諷刺四條蒸氣船的到來,從此將令德川幕府不得繼續安眠。
德川幕府面對Perry送來的國書,神態猶如清道光帝手持巴麥尊致中國宰相書。第二年,德川幕府在武力的威逼下終於接受美方條件,簽訂條約被迫開國。
缺口打開後,禍患洶湧而至。至1858年,日本與多國簽定不平等條約。西方國家由此獲得領事裁判權、片面最惠國待遇、協定關稅、設定租界等不平等權益,除了割地賠款,日本跟中國「享受」同等待遇。
一個民族在歷史或者會經歷多次失敗。失敗並不可怕,日本的失敗雖然帶來各種災難,但以時間為主軸的歷史,給世界上任何民族東山再起的機會。
日本證明避免交戰減少損失,也是明智選擇。即使定立不平等條約,也不變得一直沉淪下去。
假如清朝迎戰必敗,盡早與英國締結相對有利的和約是否方為上策?
如果根據這一判斷,清朝早就不應抵抗,英國軍艦開到中國海馬上就應該投降。再根據這一個邏輯,戰場上曾經英勇抵抗的將領的血都是白流。
失敗的民族仍有機會再度輝煌,關鍵在於戰後的奮發。
歷史系舊同學指出,北京大學歷史系的茅海建教授《天朝的崩潰》是當年中文大學歷史系劉義章教授力推的好書,是研究近代中外關係的必備讀物。好多讀歷史的同學、研習近代中國歷史的網友都讀過了。
雖然這是他80年代的論文結集,並早於1995年成書,並不影響40年後的今天重新閱讀的價值。
以前讀高中,「政治腐敗」四個字概括了清朝當時的環境。到底道光皇帝、林則徐、琦善、奕山、耆英對世界認知如何?他們當時立場如何?他們的醒覺與反應,是否能跟上時局變化?關於這些深入的內容,這些年來,我都沒有仔細思考過。
冷兵器對熱兵器,不是士氣問題,不是軍心問題。落伍守舊又迷信無知的民族,在文明利器的摧殘下,根本不可能翻身。每一場戰役的仔細描寫,看到的是驚心動魄血流成河、一次又一次注定速亡。
大量資料佐證目不暇給,好睇過偵探小說。
我自己做功課,節錄了幾千字茅海建式歷史觀。謹摘錄其中一段關於「條約平等」之語,分享各位:
//若從具體條款來看,南京條約之所以不平等,主要是三項內容:割地、賠款、赦免漢奸。其中釋放英國囚犯合乎當時和現在的國際慣例,至於平等國交,其實是不平等條約中的平等條款。
另外還有三項規定:五口通商、廢除行商、新定稅制,這些關於經濟貿易條款也比較難界定平等或不平等。從社會經濟發展歷史角度來看,一口通商,行商制度束縛中國貿易發展,不理中國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轉向市場交換的工商經濟;廣州的關稅由官吏和行商操縱,使每一次關稅都成為討價還價灰色交易,外商受害國家無利,這些還要保留?
理論上來說最佳方案是清朝政府自身改革,作好內部準備主動開放,並在具體做法與國際接軌。但在歷史現實中,這種可能性等於零。
後來歷史證明,西方衝擊了中國舊有模式,民眾的物產和生活為之大受損害,當中有出現前所未有的種種社會經濟現象。表面上作為英國戰爭目的,卻反映了把中國納入世界貿易體系的企圖,令中國在毫無準備和放被情況下開放。這對中國有不利一面,但在客觀上為中國提供擺脫循環新途徑。從短期上觀察,負面作用大於正面效應,以從長期來看,負面再用不斷退隱,正面效應逐漸生長。
到了20世紀,正面效應遠遠超過負面作用。如果中國開放不是上世紀中葉而是更晚,中國現狀又會怎樣?//
圖:Pottinger hotel,又一間吃環境的餐廳,曾跟歷史系學妹去過打卡。望出去就是石板街,砵典乍街。
這個砵甸乍爵士手段高明,成功履行英國政府的吩咐。比起之前的Elliot要有能多了。至於有幾高明,書本都好詳細。
餘下那些耳熟能詳的清朝大臣名字也不是曇花一現,他們在鴉片戰爭往後的人生至死,都可在《天朝的崩潰》中找到答案。
改革開放正面影響 在 凱子凱の日本旅行大補帖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先是謝謝日本今天第三度贈送台灣的疫苗平安運送到台灣了,三回總計334萬劑AZ疫苗,好朋友「日本」的疫苗等於是幫助了台灣人口涵蓋率的15%!
1.事實上,日本現在正面臨疫苗供貨不足的大問題,包括Moderna原本六月底必須供給4000萬回疫苗給日本,卻只來了1370萬。輝瑞Pfizer疫苗雖來了9000萬劑,但卻有疫苗數量分配失衡的問題,有些地方打了比較多,但有些地方則因為配送的關係而進展較慢,造成現在Pfizer還有三四千萬劑的庫存還沒打完。
並不是打完疫苗之後隔天身體就會產生大量的抗體保護,尤其是日本主要施打的mRNA疫苗在第一劑施打之後產生的保護力其實是比AZ疫苗的第一劑還低的。比如說Pfizer疫苗對原始型的武漢病毒株在接種第一劑之後僅有52%的有效性,完整打完第二劑之後才會衝到95%,疫苗遇到Delta株變種病毒的效果也會低下。因此面對接下來的東京奧運,日本這樣的疫苗覆蓋率是不足也來不太及了。疫苗是場團體戰、也是場時間戰,因此您可以看到日本的學者仍是預估整個七八月東京的疫情仍是非常艱辛、感染患者甚至會高過前一波。現階段還是只能想辦法再加快疫苗的施打,莫讓已經預約的民眾因為配送問題而無法順利接種到疫苗,幫助減少重症的發生,不至於再發生醫療崩潰的慘劇。我們的好朋友「日本」請繼續加油!!
2.如同先前專家的模型所模擬的數據,Delta株變種病毒快速成為東京感染主流,很快就佔了四成的比例,這兩天東京單日確診數又飆破千人了,大阪也連兩日破300人,整個日本連兩天超過3000位感染者。由此更可以明確知道,日本政府為什麼那麼快就決定再度發布進入緊急事態宣言,從數據就可以感受到Delta變種病毒的強大威脅性,若奧運還開放球迷入場觀賽,那整個後果將會不堪設想。
日本已有30%的民眾完成第一劑接種,完整兩劑接種的人數則是20%。很明顯地可以感受到,對抗Delta株變種病毒,疫苗只打到兩三成是遠遠不夠的,就如同醫學專家所說覆蓋率甚至必須達到八九成以上才足以對抗Delta這種高傳染力的變異株了。
如果日本疫苗覆蓋率還在原本的一兩成,那今天可能就不只3000多人這個數字而已了。英國、以色列、美國近期都因為Delta大幅流行的關係又讓疫情數字飆升了,雖然說死亡數並沒有之前那麼嚴重了,但前提真的是疫苗覆蓋率至少需達五六成以上才有這樣的成效。現今日本的疫苗覆蓋率還有段距離要努力,必須先解決疫苗不足與分配不均的問題,照原本計畫每天接種100萬回以上的目標加快腳步才行!
3.負責協調疫苗接種業務的行政改革大臣「河野太郎」也出來為疫苗供給不足的問題作解釋與道歉。面對即將開幕的東京奧運,日本在疫苗接種方面竟然出了這個大包,實在是讓很擔心日本接下來的疫情變化,尤其是Delta即將進入社區大流行的階段,當然還是希望日本能順利在10~11月完成預訂所有國民的疫苗接種,才有早日將疫情緩和下來的一天。
Pfizer疫苗必須在極低溫下作冷鏈運送,日本國土的面積又遠大於台灣,或許在配送上是有一定的問題需要克服的。也謝謝TSMC與郭董幫忙台灣購買到1000萬劑的BNT疫苗,但未來台灣在施打BNT疫苗時,一定要注意任何運送與保存的問題,日本已經有好幾個地方單位的醫療機構因為保存上的失誤而報廢了上千劑疫苗。這種事情如果發生在疫苗極度不足的台灣,肯定會遭受到相當大的壓力與責備,未來九月十月台灣在開始打BNT疫苗時千萬千萬要小心。
4.上個月底確實也有在討論說,Pfizer跟Moderna如果供給不足的話,日本是否會考慮開打AZ疫苗?但後來好像就沒有更進一步討論了,日本媒體是說即使要打AZ疫苗,根據歐美提供的資料,也是會比較適合60歲以上的長者施打。
AZ有罕見的血栓疑慮,Moderna最近也有產生心肌炎的討論,嬌生疫苗則有格林巴利症候群的罕見神經病變.....人類必須靠疫苗來對抗病毒,但極少數的人也可能因為接種完疫苗施後失去生命,看起來這是無解的問題,要突然注入這樣外來且前所未有的疫苗進入人體,以長遠的時間看下來也還不知道會對人體有怎樣的影響,但面對不斷變異的病毒,人類不得已要走上這一步。新冠病毒不像SARS病毒突然消失,人類為了存活,必須讓更多的人完整接種疫苗,最終目標是讓新冠病毒變異到越來越弱,走向類流感這樣,是目前人類所共同期望的。
5.雖然訂購了一定數量的疫苗,但也因為各國紛紛都在搶疫苗的關係,連日本這樣的國際大國都要面臨Moderna疫苗供給不足的問題。可以很肯定的是,2021下半年各國仍然會瘋狂地搶疫苗!
對疫苗購買頻頻受阻擾的台灣來說,Pfizer、Moderna、AZ、JNJ、Novavax這幾家經過國際認證過的疫苗,來什麼真的就打什麼了!您當然有權利說您要等Moderna,相同的您也有權利說任何疫苗都不想施打。但疫情是不會等到大家疫苗都接種完才開始爆發的。我自己的想法是,打了以上任何一種疫苗都可以,至少我在打完疫苗之後出門就比較不用那麼擔心了,即使被感染也可以大幅降低重症的發生。
6.您也肯定會質疑說日本都打Pfizer跟Moderna,就算疫苗不足還是把一堆AZ疫苗當作"疫苗外交"贈送給台灣與東協各國,自己日本國人卻仍沒開放施打。我覺得每個國家有每個國家的優勢、也有自己國家的難處,台灣是個連WHA會議都被阻擾而無法參加的國家,想要短期間搶到兩款熱門的mRNA疫苗實在是有一定難度的。而偏偏疫苗又是場團體戰,您必須要有更多的國人願意共同築起這道牆,讓疫苗覆蓋率可以達到六七成以上,才有辦法進到群體免疫的階段。未來也很有可能會出現比Delta更強傳染力、甚至造成疫苗低下的變種病毒,疫苗覆蓋率甚至都要拉到八九成以上才行。
有在關心國際疫情的朋友,應該也知道國外對於「第一劑打AZ、第二劑打Pfizer」的組合搭配會讓整個保護力衝更高,雖然WHO這幾天有公開建議不要混打疫苗,但我想未來有更多科學數據的話,搞不好哪一天某個國家這樣瘋狂打起來,台灣也會跟進了。說實在的,當您看到日本這樣擁有足夠疫苗的國家都供給不足了,您更可以推測世界上很多國家同樣面臨疫苗供給不足的問題,第二劑是否能在規定週數時施打,若到時同款疫苗數量不足,那可能也得硬打另一廠牌疫苗下去了。我有看到加拿大的Youtuber分享他們也面臨到相同的問題,甚至當地還有Pfizer+Moderna兩款mRNA疫苗這樣亂打的案例。
今天下午我有聽ETBA(歐洲台灣生技協會)的網路會議,確實有專家指出腺病毒疫苗如果施打太多劑對人體是比較不好的。但您說AZ疫苗不好嗎?會議上的醫學專家也都是建議現在台灣有什麼疫苗就快點打吧!當然我們也期待未來有機會開放混打「AZ+BNT」這樣的組合,畢竟國外的研究數據都指出體內產生抗體會比「AZ+AZ」好上許多。(AZ+Moderna的研究比較少,也不是說同樣都是mRNA疫苗就可以一併採用,還是要等更多科學根據才行)
由此可見,AZ其實也不是不好的疫苗,醫學專家都說現在能打到人體的就是好疫苗,現階段確實是幫助我們即使感染了也能降低重症的發生。AZ在第一劑的副作用會比較大,Moderna則是在第二劑的副作用會比第一劑大上許多,所以Moderna在第二劑的整個防護力才會衝上去。而台灣目前絕大多數都只打了第一劑的Moderna,副作用普遍都比較小,因此會讓少數人誤解打Moderna對身體的反應較小....嗯...等到更多人開始打第二劑您就知道!
日本在今天也即將開放Moderna疫苗給12-17歲的青少年施打了,或許之後台灣也會觀察各國狀況而跟進吧!假設BNT在九月有順利到貨的話,那時候的政策搞不好也不一定要全部都留給青少年族群施打。未來的事情很難說,就先讓台灣這陣子的疫情逐漸穩定下來再說吧!
7.受到Delta變異株影響的日本,四五十歲的族群在重症人數也有上升的趨勢。我們可以看到日本發布每一次的緊急事態宣言"間隔"已經越來越短,進入緊急事態的天數卻越來越長,日本政府已經不知道如何去收斂這樣的疫情了,再加上接下來有舉辦奧運的大難題,其痛苦指數絕對是台灣的數倍以上。所以我才說,每個國家確實都有自己的難題存在,我們不用去羨慕或嘲笑任何國家,只要想辦法讓自己國內的疫情先穩定下來再說。
很多國家都走到被迫必須與病毒共存的生活,但台灣仍有機會恢復到正常的日子,台灣是世界上少數有機會還可以選擇不要跟病毒共存的國家。雖然英國、美國都說這一波因為多數人接種完疫苗而沒有讓死亡率上升,於是紛紛脫下口罩、餐廳開放內用、開放球迷入場觀看賽事,但他們真的都已經退無可退、必須接受這樣跟病毒和平相處的生活,不然整個民生經濟會撐不住。
而台灣在兩個月政府與人民共同的努力之下,NPIs也作得很好(戴好口罩與維持社交距離等),從單日最多600多人確診這樣的數字,壓到現在每天僅剩下二三十人,甚至有機會往個位數前進,感染路徑不明人數也很厲害地控制在10人以內這樣的良好數據。大家真的要多看看國外的疫情,想想自己站在台灣這塊還算安全的土地上,真的是要少抱怨、多惜福了!
至少我們暫時還不需要進入那種迫不得已必須選擇跟病毒共存的階段,雖然大家出門在外仍要保持一定警戒,但至少不像日本那樣踏入滿員電車有著很大的心理壓力、即使去人多的樂園跟球賽也已經無所謂、店家寧願偷賣酒讓政府罰錢也不願失去經濟收入....這種只能選擇跟病毒和平共處的生活。這一關能守下來的話,未來我們能回到公司上班、孩子能回到學校正常上課,心裡也都會比較安心的。
--
✅ KKday防疫食材箱
http://ksk.tw/blog/post/353839927
✅ 多和夢日本商品海外直送訂購教學
https://bit.ly/3nbQv0R
✅ DOKODEMO 7月最大活動15倍點數(~7/19 22:59)
https://bit.ly/3xJREB9
改革開放正面影響 在 鄭麗文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但當台灣還沉迷於四小龍的頭銜時,韓國已蛻變成為東北亞地區的FTA樞紐🌟,不僅擴展對外通商版圖,也吸引各國到韓國投資。
🇰🇷韓國FTA發展史
➢ 在1990年代後期的全球化刺激下,韓國政府開始擔憂對外經濟規模佔國內生產毛額(GDP)70%以上的韓國,會被排除在區域經濟合作之外。
➢ 有感於推動FTA的急迫性,韓國國內市場的自由化及開放速度開始加快,而韓國政府也開始嘗試推動區域性的雙邊FTA協議。
👉值得一提的是,韓國積極推動FTA的政策並非連續的政權與單一的政府。
👉「推動FTA政策」是韓國的保守黨與進步黨對於解決韓國經濟問題的共識。
🔰戰略內涵
➢ 韓國的FTA戰略內涵主要為「同時多軌」(multi-track),並採取「概括性」(comprehensive)的方式,全面展開FTA的協商工作。
👉所謂「同時多軌」,就是在同一時間內與多國洽簽FTA。
作為後起者,「同時多軌」的策略能使韓國在追逐短期目標的同時,積極推動與先進的大型經濟體洽談FTA。
👉而所謂「概括性」,則是為了極大化FTA的效果,廣泛地將投資、服務業、智慧財產權、貿易規則與政府採購等議題都納入FTA的協定內容中。
👉 這種戰略,除了可縮短追上其他貿易競爭對手的時間外,也可發揮不同FTA的互補效應,抵消各種議題的爭論,並紓緩不同利益團體的反對聲浪,降低國內政治勢力的對立。
✊️透過與已開發國家簽訂FTA,可達成市場開放與改善韓國經濟體質的效果。
✊️透過與開發中大國如中國大陸和印度簽署FTA,則可達成區域經濟發展與合作的目標。
且為因應這些崛起國家緊追在後的壓力,韓國政府認為必須要更積極採取主動協商及合作的策略,才能維持其國際競爭力與領先的優勢地位。
成果
✅全球主要經濟體,從排名第一的美國,第二的中國大陸,第三的歐盟,以及東協、印度等具高度成長潛力的大型市場都已被韓國納入其FTA網絡之中。
🇹🇼台灣的區域經貿發展
➢ 如中經院WTO及RTA中心資深副執行長李淳所分析,我國近年來雖也持續進行自由化鬆綁的工作,但相對力道及速度上都落後於其他亞太競爭對手,導致歐美等國不斷質疑我國的自由化決心。
➢ 雖然大部分的市場開放優惠要在未來透過談判決定,但在我國能正式加入談判前,就需創造出一些自由化亮點,才能取得坐上談判桌的「入場券」。
👉這些入場券的內容不一,但很多都是屬於體制面的問題:例如外資審查的簡化、國營事業的改革、金融監理的國際化,和外籍人士的工作、居留、就學的便利性等,都是可能的改革面向。
➢ 台灣目前在亞太地區只有台星FTA 、台紐FTA,以及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且全都是在馬政府時期內完成簽署。
➢ 在蔡總統於2016年上任後,台灣參與區域經濟整合正面臨空前的困境,凸顯台灣被邊緣化的危機。
👉蔡總統在2016年就職演說中曾高調宣稱,要「加強和全球及區域的連結,積極參與多邊及雙邊經濟合作及自由貿易談判」,更將參與「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列為台灣經濟結構轉型的首要目標。
➢ 如今,當貿易量占全球三分之一的RCEP成立,台灣被拒於門外,蔡政府卻以RCEP「降稅幅度不大,自由化程度不高」作為自我安慰的藉口。
👉蔡政府解釋,台灣對RCEP出口雖占台灣總出口約70%,但其中已約有75%為零關稅,所以RCEP對台灣影響不顯著,現階段台灣應以努力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展協定(CPTPP)為目標。
👉但如果依此邏輯,台灣對CPTPP出口僅占總出口25%,其中也約有75%產品免關稅,台灣應該更沒有加入CPTPP的必要。所以蔡政府的說法不切實際,純屬推脫。
➢ 同時,蔡政府也將加入不了RCEP推給前朝,認為馬政府將重點放在中國大陸,所以無法在區域經濟整合有所突破,但這說法更是毫無說服力。
👉 在兩岸關係和緩的馬政府時期,先後完成了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以及與沒有邦交的紐西蘭及新加坡成功簽署FTA。
👉反觀過去這幾年,蔡政府幾乎是完全交了白卷。
台灣需體認外交經貿戰略設定的重要性⚠
➢ 以韓國的例子為例,由於韓國希望自己能成為大型經濟體之間的連結角色與區域經濟的核心軸,因此我們可以發現近年來韓國政府其實不願意輕易表態或與其他國家發生正面衝突,即便有表態也盡量在「告知」與「溝通說明」之後,才加以提出。
👉台灣必須明確尋找自身在區域經貿中所預期扮演的角色,才能制定出適合自己的外交與經貿戰略
改革開放正面影響 在 辣台派挺陳時中| 《觀看NHK紀錄片:援助中國改革開放的日本 ... 的推薦與評價
觀看NHK紀錄片:援助中國改革開放的日本人1》 「中国“改革開放”を支えた日本人」. ... 陳建瑋被大家看到,可能又有再出新專輯的機會,我個人覺得是個很正面的烏龍. ... <看更多>
改革開放正面影響 在 八年級中國史:中共改革開放後的政經發展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八下第五課:中共 改革開放 後的政經發展# 改革開放 #鄧小平#城鄉差距#貧富差距授課教師:高雄市陽明國中吳宜蓉教師簡報製作:高雄市陽明國中吳宜蓉教師.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