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法國廣播深度追蹤報導:經中、法雙方協商後,基於安全考量,台山核電站1號機組在持續發生輻射洩露一個半月後,進入故障停機狀態,進行檢修 / 法電力公司:台山核電站泄漏故障若在法國應當停機 / 法核電專家談台山核電站帶“破損燃料棒”運作的隱患.... (07/30/2021 RFI法國廣播公司)
以下是RFI法國廣播公司針對中國廣東台山核電廠一號機反應爐發生輻射洩露的一系列追蹤報導。
“..... 在中國廣東台山核電站發生事故一個半月後,中方運營商中國廣核集團在與法方溝通後周五(07/30/2021)宣布停機,對出現問題的1號機組反應堆進行維修。
之前,中國國家核安全局發表聲明表示,台山核電廠仍然在規定允許的範圍內運作。中國國家核安全局的聲明特彆強調,燃料棒在製造,運輸以及轉載過程中難免受到不可控因素的影響而出現破損,指出台山一號機組的反應堆共有六萬多根燃料棒,目前估計包殼破損的大約為五根左右,因此,其破損燃料棒的比例僅為0.01%,遠遠低於設計中可被容忍的0.25%的最大可容忍破損比例。 因此並不存在核事故,也沒有引發核泄露。因此核電站可以繼續正常運作。
不過,台山核電站的法方合作者法國電力集團卻並不認同上述觀點,而且法方提供的安全標準也同中方的上述標準大相徑庭。法國電力公司的專家向法國媒體表示,台山核燃料棒破損的比例比正常核電站的燃料棒破損比例高出五倍。這就是法方為何一定要求停機監測的原因。
法國核輻射獨立研究與信息委員會(CRIIRAD)發言人羅蘭-迪巴德(RolandDesbordes)認為堆芯內核氣體的增加會對核電站工作人員的健康安全構成威脅。他認為台山核電廠必須立即關機,監測究竟是哪些燃料棒出現破損,並且立即加於更換,因為他認為情況很可能在很短的時間內發生重大的演變。
法國(Negawatt Institut ) 學院核能與化石能源部負責人伊夫-馬里尼亞克先生(Yves Marignac)向法廣詳細地解釋了可能產生的兩大後果: 其一,隨着核反應堆的繼續運作,除了碘,氙 等稀有氣體之外,別的氣體也有可能外泄,比如說銫(sè,)同別的氣體不同的是,銫元素會粘附在一迴路的各大組件的內壁,導致一迴路系統的所有的管道部件都遭到污染,這會使負責維持運營的工作人員遭受核輻射的威脅;其二,雖然燃料棒破損本身並不構成事故,但是,倘若核反應堆發生別的事故,這些破損的燃料棒將會使事故的處理變得更加複雜化,他特別舉例說,倘若發生蒸汽高能管道破裂事故,這就會導致熱能從一迴路轉向二迴路的過程中直接將核氣體排放到空氣中。
此外,法國國家輻射防護和核安全研究所(IRSN)在2017年出台的一份安全通告中專門就核燃料棒出現破損所可能導致的後果作出了闡述,通告指出,破損的燃料棒容易進水,從而引發化學與物理反應,導致其他的原先完整的燃料棒也出現損壞,從而引發惡性循環,最終甚至有可能對反應堆的鍋爐等產生影響。....."
出於安全考量 台山核電站1號機組因故障停機 (07/30/2021 RFI法國廣播公司)
作者:羅拉
在中國廣東台山核電站發生事故一個半月後,中方運營商中國廣核集團在與法方溝通後周五宣布停機,對出現問題的1號機組反應堆進行維修。
中國廣核集團周五晚公布,台山核電廠1號機組運行期間出現少量燃料破損,因此決定停機檢查維修,查找燃料破損原因及更換破損燃料,事故仍然在技術規範允許範圍內,反應堆安全可控。
今年 6 月 14 日,中方報告了位於香港附件的台山核電廠的 1 號反應堆發生事故,就是有少量損壞的鈾燃料棒釋放的放射性化學氣體在機組循環系統水中增加,中方當時強調,這是常見現象,沒有任何危險。
出現泄漏情況的機組是目前世界上唯一投入運行的第三代壓水反應堆。技術由法國電力公司提供,法國電力公司擁有台山核電站30%的股權;中方擁有70%。
法國電力公司一周前在7月22日針對廣東台山核電站運營的第三代壓水反應堆核電機組發生核輻射泄漏情況指出,如果是在法國發生類似情況,該機組應當停止運作,以便確定泄漏原因,避免情況變得更糟。
中方運營商中國廣核在聲明中指出,台山核電站是把安全放在首位,決定關閉一號反應堆進行維修,以找出影響燃料的損壞原因並更換損壞的零件。
中國廣核集團表示是在中法技術人員進行討論後做出停機檢查決定。
法電力公司:台山核電站泄漏故障若在法國應當停機 (07/23/2021 RFI)法國廣播公司)
出現泄漏情況的機組是目前世界上唯一投入運行的第三代壓水反應堆。技術由法國電力公司提供。法國電力公司擁有台山核電站30%的股權。
今年6月中,美國CNN電視台率先披露的消息顯示,法國電力公司下屬公司法馬通注意到台山核電機組可能出現核輻射泄漏。中方當日確認相關消息,稱1號機組少量燃料棒損壞,造成機組密封循環系統中稀有核輻射氣體濃度增加。但中方強調,這是常見現象,沒有任何危險。
事發一個月後,法國電力公司分析台山核電站傳來的各項數據之後,22日在合資企業董事會上做出表態,認為從目前掌握的數據來看,機組循環系統水中的放射化學物質指標仍然在台山電站規定指標之下,也符合國際通常做法。但是關於燃料棒絕緣不足的數據顯示,情況仍在變化中。該公司在公報中指出,根據相關數據的分析結果,如果按照法國電力公司核電站的運營規定,相關機組應當停止運作,以便準確了解正在發生的泄漏情況,阻止泄漏繼續。但台山相關機組是否應當停機,決定權在台山核電合營有限公司。
法新社引述法國電力公司一名專家與媒體記者的電話交談指出,目前情況不算緊急,也稱不上是事故或故障,但很嚴重。該專家認為,從目前掌握的情況來看,機組仍然處於可以保障安全,並控制後果的運營狀態。
法新社自法國電力公司獲得的消息認為,儘快預防性停機可以達到多種目的,既可以防止絕緣不足的燃料棒情況繼續惡化,了解造成絕緣不足的運營,也可以限製冷卻水中的放射性活動,同時控制清理工作的規模。
台山第三代壓水反應堆機組出現泄漏的消息因美國CNN電視台6月14日披露法國法馬通公司向美國求助的消息而公開。法馬通當時寫給美國能源部的信函中,認為台山核電站提高了電站外檢測核輻射的標準上限,以便避免電站關門。
法核電專家談台山核電站帶“破損燃料棒”運作的隱患 (06/20/2021 RFI)法國廣播公司)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6月14日獨家報道說中國廣東台山核電站或許發生核泄漏,中國官方在第一時間予以否認並且譴責CNN造謠之後,又在本周三承認台山核電站的少量燃料棒出現破損,但強調並未發生核泄漏事故。
中國國家核安全局發表聲明表示,台山核電廠仍然在規定允許的範圍內運作。中國國家核安全局的聲明特彆強調,燃料棒在製造,運輸以及轉載過程中難免受到不可控因素的影響而出現破損,指出台山一號機組的反應堆共有六萬多根燃料棒,目前估計包殼破損的大約為五根左右,因此,其破損燃料棒的比例僅為0.01%,遠遠低於設計中可被容忍的0.25%的最大可容忍破損比例。 因此並不存在核事故,也沒有引發核泄露。因此核電站可以繼續正常運作。
不過,台山核電站的法方合作者法國電力集團卻並不認同上述觀點,而且法方提供的安全標準也同中方的上述標準大相徑庭。法國電力公司的專家向法國媒體表示,台山核燃料棒破損的比例比正常核電站的燃料棒破損比例高出五倍。這就是法方為何一定要求停機監測的原因。
作者:楊眉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6月14日獨家報道說中國廣東台山核電站或許發生核泄漏,中國官方在第一時間予以否認並且譴責CNN造謠之後,又在本周三承認台山核電站的少量燃料棒出現破損,但強調並未發生核泄漏事故。
中國國家核安全局發表聲明表示,台山核電廠仍然在規定允許的範圍內運作。中國國家核安全局的聲明特彆強調,燃料棒在製造,運輸以及轉載過程中難免受到不可控因素的影響而出現破損,指出台山一號機組的反應堆共有六萬多根燃料棒,目前估計包殼破損的大約為五根左右,因此,其破損燃料棒的比例僅為0.01%,遠遠低於設計中可被容忍的0.25%的最大可容忍破損比例。 因此並不存在核事故,也沒有引發核泄露。因此核電站可以繼續正常運作。
不過,台山核電站的法方合作者法國電力集團卻並不認同上述觀點,而且法方提供的安全標準也同中方的上述標準大相徑庭。法國電力公司的專家向法國媒體表示,台山核燃料棒破損的比例比正常核電站的燃料棒破損比例高出五倍。這就是法方為何一定要求停機監測的原因。
事實上,法國電力公司旗下的法馬通公司早在五月底就向美國政府發出通告,法馬通在美國分公司本月初又向美國能源部提出請求,要求美方允許分享技術,緩解擔憂。
專家認為這一方面是由於法美簽署了技術分享合約,在向第三方輸出之前必須獲得另一方的批准,另一方面也是由於中廣核名列美國商業部制裁企業的名單,法馬通擔心因此而受到美國商業部的制裁。
此外,法馬通在信函中還披露中方拒絕接受法方提出的關機檢查的要求,並且將安全標準提高至原先制定的兩倍,試圖以此避免關機停業的選擇。
法馬通公司的上述通告顯示法方對台山核電泄露存在切實的擔憂,儘管法國電力公司在CNN報道之後又隨即發表聲明,聲稱情況在掌控之中。法國電力公司上述模稜兩可的立場彰顯他在追求經濟效益以保障核電安全之間的左右搖擺。
台山核電站信息不透明最令人擔憂
廣東台山核電站是歐洲第三代壓水式核電技術EPR在全球首個運營模式,成為中國核電工業的驕傲,也被看作是深陷財政危機的法國電力公司的救命稻草。不過,同法國,芬蘭的第三代核反應堆修建工程一樣,台山核電站從2009年開工修建到2018年正式運營也歷經了一波三折,而且在整個修建工程中信息都缺乏透明。同這次一樣,所有有關工程質量問題的信息都是由法方首先披露,比如說,2015年,法國阿海法集團製造的反應堆鍋爐的鍋蓋被爆出含碳量過高,法國本土 位於英吉利海峽附近的弗拉蒙威爾(Flammentville)核電站就因鍋爐質量以及管道焊接等一系列問題而被法國國家核能安全局幾度叫停,這才導致了該核電站運營日期被一拖再拖。
不過,同樣使用阿海法製造的鍋爐的台山核電站卻並未因此而受到影響。或許是由於法國核安全部門過於謹慎,或許是由於中國方面急於求成,要打造世界第一個第三代核反應堆而不惜付出安全代價,總而言之,台山核電站的安全狀況究竟如何?不僅離台山一百多公里的香港民眾對此毫無知情權,就連法方的合作者也感嘆對核反應堆的一些最基本的工程信息都缺乏了解。今天在核電站出現泄露問題時,中方繼續封鎖信息,並且拒絕接受法方提出的要求。此舉令法國電力感到十分震驚!
惰性氣體出現與鍋爐蓋瑕疵無關
那麼,今天發生的核反應堆內部出現稀有氣體的現象除了中方所說的燃料棒破損原因之外是否有可能同鍋爐的製造瑕疵存在有關?
對此,法國Nagawatt學院核能專家伊夫 馬里尼亞克先生(Yves MARIGNAC)在接受法廣書面採訪時明確表示,這些氣體的出現與鍋爐瑕疵沒有關聯。因為反應堆出現的碘與氙(xenon)等稀有氣體只可能來自燃料棒管道泄露,因為它們是由裂變所產生的。
不過,雖然燃料棒出現破損並不屬於事故性質,但是,核反應堆內稀有氣體的濃度已經遠遠超出了法國核能安全部門制定的標準。事實上,根據法國費加羅報的報道,法國電力公司披露說核氣體泄露現象早在去年10月份就已經出現,氣體濃度不斷增加,根據法國電力公司獲得的數據,五月底核反應爐中的氣體含量已經十分令人擔憂,按照法國核能安全制定的標準,台山核電站一號機組早就應該關閉核反應堆,核查氣體泄露原因。
法方因此要求中方召開特別董事會,立即採取行動,然而,中方卻選擇了放寬安全標準,以此避免關機停業。根據法國電力公司最新披露的消息,中法的核安全機構本周三就此事進行了商榷,但是中方再度拒絕了法方的要求。法國輿論感嘆說,正如武漢的P4實驗室一樣,法國人再度被耍了一次!
燃料棒產自何處?
那麼,這些出問題的燃料棒產自何處,廣東台山核電站一號機組使用的燃料棒產自法國電力公司在法國本土的工廠,目前尚不了解究竟是由於製造原因,還是運輸或者使用過程中導致了破損。所以,法方認為必須停止機組,檢查問題的原因所在。這些安放在核反應堆鍋爐中的燃料棒,它的外層是由鋯 (gào)合金製作,高度達到四米,裡麵包含着被濃縮之後的鈾原料,倘若燃料棒頂端的鐵蓋出現泄露,那麼,就會出現氪(kè)與氙(拼音:xiān)等稀有氣體。
這些氣體的出現也是確定核燃料棒出現破損的主要依據。
燃料棒破損應如何處理?
中國核能安全局在燃料棒有破損的背景下繼續維持核電站運作的決定是否符合核安全管理規則?核反應堆繼續運作必將導致堆芯的稀有氣體濃度的不斷上升,這是否會導致嚴重的後果?
有核能專家表示只需在下次添加燃料時更換破損燃料棒即可,鑒於類似的核電站燃料棒每四五年必須更新,台山一號機組2018年上馬,離正常更換時間已經不再遙遠。那麼,法國的核電專家對此有何看法?
法國核輻射獨立研究與信息委員會(CRIIRAD)發言人羅蘭-迪巴德(RolandDesbordes)認為堆芯內核氣體的增加會對核電站工作人員的健康安全構成威脅。他認為台山核電廠必須立即關機,監測究竟是哪些燃料棒出現破損,並且立即加於更換,因為他認為情況很可能在很短的時間內發生重大的演變。
法國(Negawatt Institut ) 學院核能與化石能源部負責人伊夫-馬里尼亞克先生(Yves Marignac)向法廣詳細地解釋了可能產生的兩大後果: 其一,隨着核反應堆的繼續運作,除了碘,氙 等稀有氣體之外,別的氣體也有可能外泄,比如說銫(sè,)同別的氣體不同的是,銫元素會粘附在一迴路的各大組件的內壁,導致一迴路系統的所有的管道部件都遭到污染,這會使負責維持運營的工作人員遭受核輻射的威脅;其二,雖然燃料棒破損本身並不構成事故,但是,倘若核反應堆發生別的事故,這些破損的燃料棒將會使事故的處理變得更加複雜化,他特別舉例說,倘若發生蒸汽高能管道破裂事故,這就會導致熱能從一迴路轉向二迴路的過程中直接將核氣體排放到空氣中。
此外,法國國家輻射防護和核安全研究所(IRSN)在2017年出台的一份安全通告中專門就核燃料棒出現破損所可能導致的後果作出了闡述,通告指出,破損的燃料棒容易進水,從而引發化學與物理反應,導致其他的原先完整的燃料棒也出現損壞,從而引發惡性循環,最終甚至有可能對反應堆的鍋爐等產生影響。
通告指出,目前在法國本土58個運作的核反應堆中有七個核反應堆中存在一根或者多根燃料棒破損的現象,不過,無論燃料棒破損是由於製造或者設計原因,其後果都在掌控之中,並不會影響反應堆機組的運作。當然,這一切的條件是必須對燃料棒破損的狀況以及泄露物的性質與濃度作出監測,這樣才能夠掌控事態的演變。
而台山核電站的問題是如果不關機檢查,就無法具體了解究竟有多少燃料棒出現破損,破損的程度究竟如何,因此很難評估事態發展的趨勢。
事實上,燃料棒發生破損是核電站運作中經常出現的狀況,各國對此制定的安全標準各不相同,倘若核氣體的濃度並未達到警戒線,並不妨礙機組的正常運作,排放出的渠道可以通過預先設計的程序處理。關鍵的問題在於如何制定恰當的標準,既不影響機組的正常運作,又能夠保障操作人員以及周邊環境不至於遭受核輻射的威脅。
周邊環境是否受到威脅?
最後,至於台山核電站周邊的居民是否會受到核輻射的威脅,伊夫-馬里尼亞克先生(Yves Marignac)回答說,核反應堆內囤積的核氣體最終會被排放的到空氣中,唯一的區別是是否在有控制的背景下通過過濾處理之後再對外排放,以便儘可能的減少對空氣的污染。可以肯定的是,囤積的核氣體越多,那麼,它們的處理也將越來越困難。
事實上,法國費加羅報披露說,今年四月,台山一號機組就已經不得不進行了一次強迫排氣,原因是反應堆內部氣體的體積已經超出了可容納的含量。不過,中國核安全部門確認台山核電站周邊空氣指數正常,香港當局也對此加於確認,國際原子能機構也表示到目前為止尚未發現發生核輻射事故的跡象。但是中國周邊國家,日本,台灣等在公布未發現核輻射現象的同時也呼籲北京加強信息透明。
完整內容請見:
出於安全考量 台山核電站1號機組因故障停機 (07/30/2021 RFI法國廣播公司)
https://www.rfi.fr/tw/中國/20210730-出於安全考量-台山核電站1號機組因故障停機
法電力公司:台山核電站泄漏故障若在法國應當停機 (07/23/2021 RFI)法國廣播公司)
https://www.rfi.fr/tw/中國/20210723-法電力公司-台山核電站泄漏故障若在法國應當停機
法核電專家談台山核電站帶“破損燃料棒”運作的隱患 (06/20/2021 RFI)法國廣播公司)
https://www.rfi.fr/cn/專欄檢索/環境與發展/20210620-法核電專家談台山核電站帶-破損燃料棒-運作的隱患
♡
放射性元素有哪些 在 黃土條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關於福島排放處理水,中文資料最正確的是本文附上的兩篇文章。就跟所謂日本核食一樣,從頭到尾不是科學問題,而是政治問題。
精確地說,福島排放的是「處理水」,而不是「污染水」。由於降雨和地下水流經融熔燃料棒,產生含有大量放射性核種的污染水。其中銫和鍶之類的重元素都可以過濾,最後得到只含有氚的處理水。
水有氫原子和氧原子,受到高能中子撞擊,氫變成氘,氘再變成氚,氚就具有放射性。但是我們每天喝的水之中,本來就含有一定量的氚。福島的處理水在排放之前,還要再稀釋到WHO飲用水輻射標準的1/7,才會排放入海。
日本政府拍板排放處理水的決策,受到國際原子能組織IAEA的全程監督和背書,並獲得美國的強力支持。中國大陸與韓國的抗議,只是政治因素的表態。
微妙的是,這明明是福島核災的後續,台灣的民進黨政府原本可以拿來大力反對核四公投,卻因為害怕得罪日本和美國就整個軟掉。
目前總統府和行政院都異常低調,只表示會密切注意,然後就沒了。頂多就是放個別立委(洪申翰)和反核側翼出來咬,一律與官方切割,我也是覺得相當好笑。
一併附上東京電力對福島處理水的特設網站,掌握第一手資料,避免被帶風向吧。
処理水ポータルサイト | 東京電力
https://www.tepco.co.jp/decommission/progress/watertreatment/
IAEA Ready to Support Japan on Fukushima Water Disposal, Director General Grossi Says
https://www.iaea.org/newscenter/pressreleases/iaea-ready-to-support-japan-on-fukushima-water-disposal-director-general-grossi-says
--
■ 福島第一核電廠的汙染處理水只能排到大海?一次搞懂含氚處理水是什麼
https://medium.com/kyosei-in-fukushima/8538a17782d9
在福島第一核電廠事故後,因為降雨或地下水流經福島第一核電廠 ❶❷❸號機組廠房的水,因為接觸到廠房內部的熔渣(冷卻凝固後的熔融燃料棒),而含有高濃度的放射性物質。這些含有高濃度放射性物質的輻射汙染水,簡稱「汙染水」(汚染水)。
這些收集到的「汙染水」,首先會送到「銫吸附裝置」(セシウム吸着装置),除去銫(Cs)和鍶(Sr)。除去銫和鍶的「汙染水」,再經過淡水化裝置(除去水中的鹽分)後,稱之為「鍶處理水」(ストロンチウム処理水)。這種「鍶處理水」,可以作為 ❶❷❸❹號機組的冷卻水回收再利用。目前(2019/8/22)福島第一核電廠內部共存有 89,170立方公尺的「鍶處理水」。
絕大多數的「鍶處理水」,會被送到「ALPS多核種除去設備」,將 63種放射性核種的 62種放射性核種去除。「ALPS多核種除去設備」唯一不能去除的放射性核種,就是氚(H-3)。經過「ALPS多核種除去設備」處理過後的「鍶處理水」稱之為「處理水」(処理水),也有人稱之為「含氚處理水」(トリチウムを含んだ処理水)。目前(2019/8/22)福島第一核電廠內部共存有 1,062,714立方公尺的「處理水」。
這些經過一連串除放射性核種淨化處理的「處理水」,有效輻射劑量已經低於日本的國家標準每年 1毫西弗(mSv/year),也低於日本政府訂定的「告示濃度限度比」或稱「告示濃度比総和」標準。按照法規,只要這些「處理水」的有效輻射劑量和告示濃度限度比都低於標準,就可以將這些「處理水」釋放到自然環境之中。
然而,即使這些「處理水」的輻射值已經低於政府標準,而且經過「ALPS多核種除去設備」淨化過的「處理水」,只剩下氚(H-3)這一個自然界很常見的放射性核種(氚(H-3)是氫(H-1)的同位素,氚的性質基本上就和氫一樣,自然界中的水也會有氫的同位素氚,透過日常生活的飲用水,我們人體內也會有氚,但進到人體內的氚都能代謝到體外,不成問題)。因為社會上的反彈,福島第一核電廠內的這些「處理水」,遲遲沒有被釋放到自然界中。
--
■ 福島電廠污水真相激怒反核人士
https://www.thestandnews.com/cosmos/%E7%A6%8F%E5%B3%B6%E9%9B%BB%E5%BB%A0%E6%B1%A1%E6%B0%B4%E7%9C%9F%E7%9B%B8%E6%BF%80%E6%80%92%E5%8F%8D%E6%A0%B8%E4%BA%BA%E5%A3%AB/
為什麼一開始我就要定調「處理水」這個名詞呢?因為沒讀書的人是講不出這三個字的,所以你會看到很多媒體寫「輻射水」、「污水」、「廢水」之類的扭曲用語。你可能會問我說:「可是這些水裡不就是有輻射嗎?」這時候我就要反問:「這世界上有哪些水沒有輻射?」
在過去多次核彈試爆的背景下,全世界早就籠罩在許多人造的放射性核種之下,正因為如此,其實各國對於飲水含有的放射性物質的量都有一定的規範,世界衛生組織 (WHO) 針對飲水品質也有提出建議,在台灣,原子能委員會有定期檢查水質的業務,確保沒有輻射安全疑慮,請特別注意,是「無輻射安全疑慮」不是「無輻射」。
有些讀過中學理化的人可能會質疑說:「如果是在無塵實驗室用燃燒氫氣的方式產生水,這樣總沒有輻射了吧!」可惡,沒想到被你想到這一招,不過就算是這樣的製備,用來製造水的天然元素「氫」依舊有氚 (3H) 這個同位素(雖然含量超低,但是有就是有!),而且半衰期長達 12 年,如果因為覺得水有輻射就不能喝,那麼我們基本上沒有水可以喝了。
根據日本法規,可以合法排放到太平洋的氚水需要符合 60,000 Bq/L 的標準,而飲水中含有氚對人體造成的 50 年累積劑量是 1.8×10-8 mSv/Bq,換句話說,如果為了維持健康的體魄,我豪飲 2 公升福島電廠的處理水促進新陳代謝、調節生理機能,那麼 50 年後我將比一般人多曝露 0.002 mSv 的劑量,大約是我們生活在地球上一年環境對我們發射的輻射量的千分之一,因此我們可以想像,如果我每天都喝 2 公升的話,也只能累積到年劑量的 1/3 。在這裡我想問的是,你都敢活在地球上了,為什不敢喝一杯處理水呢?
另一方面而言,由於福島事故受到全世界的矚目,到今天為止還持續遭受不肖份子以污名化的手段進行所謂的「風評被害」,也就是輿論霸凌。因此福島電廠所產生出的處理水在此刻並不能使用 60,000 Bq/L 的標準進行排放,得用毫無科學依據、只為了滿足民粹主義者心靈撫慰的 1,500Bq/L,也就是原標準的 1/40。
--
相關新聞:
2021.04.13 日本稀釋核廢水排入海 美國支持:符合國際核安全標準
https://news.ltn.com.tw/news/world/breakingnews/3497897
2021.04.13 台韓中抗議福島核廢水將排入海 日稱獲IAEA背書
https://news.ltn.com.tw/news/world/breakingnews/3498899
--
🙏贊助以核養綠公投團隊委託民調費用
https://p.ecpay.com.tw/A52BDAA
⚡️定期小額捐款,贊助核四公投經費(2021元/月)
https://p.ecpay.com.tw/B457051
⚡️定期小額捐款,贊助核四公投經費(828元/月)
https://p.ecpay.com.tw/DBDB79E
放射性元素有哪些 在 李雪雯的健康財富百寶箱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食品輻射照射(Food irradiation)屬於『冷殺菌』技術的其中一種,自1964年發展至今其實早有50多年的歷史。其原理是透過如X射線、γ射線或電子游離輻射照射食品,使食品中可能存在的微生物、害蟲DNA結構遭受輻射能量破壞,進而使其無法再行繁殖而達到殺蟲滅菌、防腐保鮮的效果,或進一步透過破壞生物體中之酵素等抑制植物採收後的發芽情形。
該怎麼知道哪些食品用過輻射照射處理呢?
目前在台灣的現行公告中,除規定『限用輻射線源種類、劑量』等,亦有相關的「限用照射食品」。例如馬鈴薯、甘藷、洋蔥、大蒜及生薑等,便可依規定照射輻射使之在收成後可能發生的發芽情形被抑制,而部分乾燥或脫水的調味用植物(包括香草、種子、香辛料、茶、蔬菜調味料)亦可透過適當的食品輻射照射達到防治蟲害及殺菌的效果。此外,在冷凍畜肉、冷藏禽肉、豆類、穀類等食品中亦有相關的限用規定。而目前市售的許多進口大蒜、馬鈴薯產品中也多以輻射照射技術來避免發芽情形。
一般常說的『輻射污染食品』,是透過外洩的放射性元素沉降於食物表面,或隨著空氣、雨水進入土壤及水源進一步污染農作物及攝食的動物體,進入我們的食物鏈而導致健康危害。
而『輻照食品』接受的是游離輻射的『能量』而非放射性物質。此外,在一般法規制定的照射條件下,其能量強度也相對較弱,且食物並非直接接觸輻射源,故在照射後的食品不具有『放射性殘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