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列車即將開往 政大民族學系🧑🏽🎓
各位親愛的旅客,招生列車即將開往 #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碩士班,請各位旅客儘早準備相關資料,並於時間內報名唷!
-
☑️報名時間|10.05(二)09:00~10.19(二)17:00
☑️報名網址|https://enroll.nccu.edu.tw/EXAM/
☑️報名費用|1,500元
☑️報名資格(符合下列資格之一)
⓵國內大學校院學士班應屆畢業生,在校成績平均名次在全班前35%,操行成績80分以上,或已有正式學術論文在具審查制度之平面出版刊物上發表。
⓶國內大學校院學士班畢業生。
⓷符合同等學力者:附在校學業成績證明(相當高考類科及格者免附)。
⓸國內研究所畢業(含應屆)生。
⓹持境外大學或研究所畢業(含應屆)生,經報考系所主管核准報考者。
.
✍🏽審查資料
⓵自傳
⓶學業成績總平均排名證明(非應屆畢業生免附)。
⓷歷年成績單總表。
⓸研究計畫。
⓹學士班畢業生或同等學力應試者,若具有民族事務相關工作經驗(含偏遠地區教師),或對民族有研究曾發表論尤佳。
⓺其他有利審查資料:正式發表的著作及論文、田野工作證明、研究助理證明、民族事務服務證明、各族群語文能力證明。
⭐️小提醒|上述資料請依序合併裝訂成冊,一式5份(2、3項請提供正本1份及影本4份)。
.
📬繳件方式
⓵通訊郵寄:10.20(三)前掛號郵寄至政大民族學系辦公室(郵戳為憑)。
⓶現場繳件:10.19(二)09:00-12:00、14:00-17:00送至政大民族學系辦公室。
.
👉🏽筆試時間|11.13(六)10:20-12:00
👉🏽面試時間|11.13(六)13:00起
聯絡資訊📞 #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
何助教 02-29393091#50553
ethnos@nccu.edu.tw
🌐民族學系 網頁 https://reurl.cc/kLELn9
🏫校址|11605 臺北市文山區指南路二段64號
-
🌟除了 #民族學系,本次國立政治大學還有很多系所開出碩博士甄試招生名額喔!請參閱連結中招生簡章 https://reurl.cc/RbXbEe
.
#碩士班 #招生
#Ingay資訊分享 #資訊 篇
更多招生資訊🧑🏽🎓https://intalk.tw/category/info/2021招生相關/
ℹ️臉書搜尋「資訊」,可以更快的找到Ingay與小夥伴們整理的各項資訊內容喔ℹ️
———————————————————
加入Ingay的Line好友‼️
Line連結|https://lin.ee/fykSmOb
Line ID|@ingaytali
到 #穎艾報你知 查詢更多活動、工作、競賽等資訊👉🏽https://intalk.tw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茜珊chienshann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追蹤茜珊不欠刪 追蹤茜珊FB粉絲團 ➡️:https://tinyurl.com/y6a7c7jo 點讚茜珊IG專頁 ➡️:https://tinyurl.com/yyxn774r 合作/授權請洽:[email protected] __________其他影片在這...
「政大傳院研究所」的推薦目錄:
- 關於政大傳院研究所 在 Ingay Tali 穎艾達利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政大傳院研究所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政大傳院研究所 在 政治大學科技管理與智慧財產研究所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政大傳院研究所 在 茜珊chienshannn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政大傳院研究所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政大傳院研究所 在 [心得] 台大新聞所/政大傳播碩士學位學程- 看板graduate 的評價
- 關於政大傳院研究所 在 2021考試心得|政大傳播所(被刪重發) - 研究所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政大傳院研究所 在 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College of Communication ...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政大傳院研究所 在 政大傳院碩士在職專班111學年度熱烈招生中!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政大傳院研究所 在 政大傳播出路2022-精選在Youtube/網路影片/Dcard上的焦點 ... 的評價
- 關於政大傳院研究所 在 政大傳播出路2022-精選在Youtube/網路影片/Dcard上的焦點 ... 的評價
- 關於政大傳院研究所 在 政大研究所放榜、110政大碩士榜單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政大傳院研究所 在 政大研究所放榜、110政大碩士榜單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政大傳院研究所 在 [心得]台大新聞所&政大傳播所|推甄心得- ptt 網頁版graduate 的評價
政大傳院研究所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第 18 集 當臺灣遇見疫情 (下)之一 (文字版)
我們應該努力讓自己不只把注意力只放在疫情數字的控制上,以免見樹不見林。而要更關注一些根本的問題。
上一集我們已經談過一些課題,這一集我們先來談政府的角色與作為。
1
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劉紹華教授,去年曾經寫過一本書,
談疫情時代的一些關鍵詞。
這次我問她,過了這段時間,會不會再加新什麼關鍵字。
劉教授說她會加「專家」這個關鍵詞。
為什麼?
劉紹華教授說:每天疫情指揮中心向大家提出報告,也說他們有個決策委員會。但是她問我:「你知道是哪些人嗎?」
這些人到底是誰,媒體要不到資料,法律學者也要不到資料。
她說:在我們所知道的世界許多民主國家裡,這是不會發生的事。
即使在臺灣也一樣。
在這一次疫情爆發之前,我們政府的運作也沒有這樣。
這麼重要的一個單位在決定這麼多重大的事情,裡面有所謂的決策委員會,但其中有哪些專家、委員,卻沒人知道,這樣的事情以前是沒有發生過的。
我問劉教授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事情。
她說這就是因為一旦我們把控制疫情的數字放在一切事情之首的時候,當然其他的事情都會放到其次,不受注意。
這麼重大的事情,決定的專家卻隱形了 ,這不是民主社會的常態。
中研院法律學研究所李建良教授,也有同樣的觀察。
他說:現在防疫權力這麼集中的情況,稀釋了法規上的一些正當性。
衛福部部長究竟是根據什麼法源來代行閣揆的職掌?
真正的指揮官是誰?
真正出了重大的問題,誰要來負責?
都是不清楚的。
疫苗的分配也是。到底有哪些科學基礎、價值選擇、政策衡量?
打疫苗的順序,又實際上是由誰來決定的?出了問題,如果要追究決策環節的時候,到底是誰要負責?
決策的透明度、決策的過程,到底是根據什麼標準跟流程做出來的?
這些目前也都是不清楚的。
所有這些,都是當政府在一切以疫情控制為最優先的時候,所忽略的事情。
2.
另外,當然還有公民權益的倒退。
劉紹華教授指出:去年疫情爆發之後,只禁止滯留湖北的臺灣人返臺;從別的地方返台的人卻沒有這種限制。
一個民主國家,把公民的基本權益做這種限制,是不該有的情況。
劉教授說:在這個過程裡,提出質疑,就會被要求團結;有不同的意見,又很容易被打成中共的同路人。
她說:從去年開始,中央的政策都在喊全島一致,一直到最近,所謂的要不要解封這樣的事情,才交由地方政府來決定。
她認為,這是因為亞洲經過威權文化洗禮的地方,都容易就以為團結就是整齊劃一。
但她說,看教宗這本書就會知道,像教宗講的團結, 就比較像是禮運大同篇裡面所講的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如果不能容納多元的聲音,那到底怎麼形成一個社會的共識?怎麼形成真正的所謂生命共同體呢?」她問。
政大公共行政學系杜文苓教授也說:在一個社會裡面怎樣調節不同的意見,互相尊重,讓不同的意見可以創造出新的思考和解方,是極關重要的。
杜教授說:教宗在這本書裡面講 「不同意見 可以保留高音處的和弦」。這樣才可以使得社會的聲音更繽紛,更豐富,不落俗套。
此外,李建良教授也指出:就是疫情期間很多會議都採取網上會議的時候,視訊時代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效率會減弱,重要的決策很容易就被輕鬆通過。
而線上型式的利弊就是,一方面有利於資訊的傳播、記錄,
但不利的一點就是公共政策會如此決定。
李建良教授也特別提醒:數位足跡的資訊掌控跟使用,事後如何還權於民,或者說是如何還私於民,這些事情也都是政府應該事先就清楚說明的。不能等到人民要求說明一點,政府才做一點。
3
除了政府的角色之外,公民社會的課題也非常關鍵。
清大通識教育中心的林文源教授,這一年多來一直在密切觀察臺灣在疫情時代所發生的種種現象。
他說:就像世界經濟在疫情爆發之前重視全球化的長練,而疫情爆發之後開始注意各地區的短練,台灣對疫情的關注和因應,也有長練和短練。
林教授說:臺灣的疫情,其實可以分成前後兩個階段。
今年五月之前,很容易讓人覺得台北就是全台灣,非常中心化,也像是重視的是長練。
而今年五月之後的第二階段,才開始更注意各地當地的現象,在地化的討論和因應。
林文源教授觀察上半場的另一個現象是 :大家的討論都好像參加政論節目,而下半場則出現比較多的個人化的行動,實質考量。
假新聞很多,但是主動對抗假新聞,補資訊漏洞的人也多起來。
「臺灣跟中國的較量,從過去政府之間好像是長程飛彈的較量,改為現在民間的巷口的肉搏戰。」他說。
當萬華茶室事件爆發後,固然有很多人在污名化,但是也很多 NGO 的從業人員在關心這些弱勢者,為她們發聲。
所以他說看到民間很多人在主動論述,幫我們釐清社會的樣貎,因而可以準備未來可以做什麼事情。
因此,林文源教授說他看到很多人像是在日常生活裡進行個人的社會運動。
許多其他學者也有相同的觀察。
杜文苓教授說:如果只看主流媒體,會只看到對立立場的相互指責,看不到社會有什麼其他自主性的力量。
但事實上,杜教授說,像社會出現對萬華茶室的污名化之後,出現很多自主性的草根力量在行動,協助街友、性工作者。
她說,這是我們社會可貴而重要的力量,也是我們面對未來挑戰的靭性力量。
中山大學社會學系的趙恩潔教授提醒要注意兩大結構性的問題。
第一是要注意資本的不平等。
她提出所謂 COVID 難民這個概念。
她說,這一次疫情的傳播,全世界皆然,都是因為有些人可以搭飛機在空中到處旅遊 , 所以造成了快速的全球性蔓延。
然後等疫情爆發之後,以臺灣為例,很多人就因為臺灣安全,就回到了臺灣;可是等到臺灣的疫情爆發,疫苗又短缺的時候,這些人就又馬上又離開臺灣,
再到其他可以打疫苗,他們認為更安全的地方。
趙教授認為這是一種資本的不平等。
有些人有條件一直這樣飛來飛去,不但造成了病毒的傳播,又能夠這個及早找到自己認為安全的避風港。
相對之下,社會裡比較弱勢的人,沒法像他們這樣移動的人,居於非常不利的情況。
趙教授提醒的第二點,是大規模農業和養殖動物的問題。
養殖動物從以前開始就是很多傳染病的起源,目前當然更是我們要小心的源頭。
而她看到現在許多人因為這次疫情,已經改變自己的注意,
改為開始注重在地的生活圈,發展農業自主。
她認為這也是公民社會裡大家在實踐勇敢夢想的行動。
4
在一個公民社會裡,溝通當然是非常重要的。
劉紹華教授說,所謂觀察問題,並不光是說「看」到問題就可以。
光是「看」,也可能會「睜眼說瞎話」。
她說:觀察問題,需要有一段距離,才能需要「景深」。有了景深,才會觀察得立體化。
劉教授說,但是臺灣的人口密度很高,大家都很貼近,所以討論公共議題的時候,經常難以產生必要的「情緒距離」和「眼光距離」,也就難以產生「景深」。
她說:這一點是需要我們注意的。
對於如何溝通,台北醫學大學林益仁教授提出一個觀點。
林益仁教授長期觀察原住民文化,參與原住民的活動。
他說:台灣的地理很特別。從海平面上升,到亞熱帶、溫帶,甚至到高山是寒帶。 所以我們的植物生態非常多元。
林教授說我們的社會也是一樣。人口有非常有多元的各種背景,和澳洲一樣也是墾殖社會,但是擠在一個小很多的土地上。
所以林益仁教授認為:我們社會的對話,可以參考原住民的這個方式。
他說,泰雅族裡面有句話話叫「 sbalay」。
「balay」就是真相,「sbalay 」就是找尋真相,和解。
所以當泰雅族碰到他們族裡面出現爭議的時候,就會把大家找來,都坐在一起 ; 你把你看到的講出來,我把我看到的講出來,他把他看到的講出來 。
林教授說,通常大家把自己所看到的東西都講出來,轉了一圈之後,
大家大致就會有一個答案出來了。
所以,林益仁教授認為:這是我們可以向原住民借鏡參考的一種溝通跟對話的模式。
我們談過了疫情時代為什麼不能只是關注每天確診人數、死亡人數這些表面上、結果性的指標,卻不注意其他更根本、更原由性的課題之後,下面最後一集,我們來談一下疫情時代,我們為什麼需要勇敢地夢想、有一個美好的夢想,以及台灣想要進入國際社會所該有的準備。
謝謝大家。
我們最後一集見。
政大傳院研究所 在 政治大學科技管理與智慧財產研究所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2 0 2 1 政大科管智財所招生說明會開跑囉🔥🔥🔥 】
傳說中以‘’跨領域人才‘’為特色的政大科管智財所,其組成秘辛將再一次公開於眾💥
👩🏻🎓:「這個所是什麼❓」
👨🏻🎓:「我能學到什麼呢❓」
👩🏻🎓:「未來出路有哪些❓」
👨🏻🎓:「推甄或考試怎麼準備呢❓」
💁🏻♀️:如果你/妳也正疑惑,那就千萬不要錯過接下來一系列的活動❗️
不想漏掉更多資訊嗎?請持續關注粉專與網站,讓我們一一回答大家❗️
🌟 網站連結:https://nccutiipm.wordpress.com
🌟 ig粉專連結:https://www.instagram.com/tiipm_nccu/
🌟 報名表單(成功報名者,可參與招說會當天抽獎活動🤩):https://reurl.cc/9rkd6O
#政大 #政大科管智財所 #招生開跑
政大傳院研究所 在 茜珊chienshannn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追蹤茜珊不欠刪
追蹤茜珊FB粉絲團 ➡️:https://tinyurl.com/y6a7c7jo
點讚茜珊IG專頁 ➡️:https://tinyurl.com/yyxn774r
合作/授權請洽:73[email protected]
__________其他影片在這邊_____________
【政大廣告】傳播學院出來做傳播?畢卡茜珊再現!
➡️https://tinyurl.com/ybxk4lbt
[訪談]該不該念研究所?半導體要沒落了嗎?
➡️https://tinyurl.com/ycgqvbvy
【交大電物】正妹必收?!教授收學生標準在哪裡!
➡️ https://tinyurl.com/ybxz3vxy
[訪談]獸醫坑錢?!被健保寵壞的人類!
➡️https://tinyurl.com/y7j6g2xe
【台大獸醫】一隻狗都沒有的全台最大動物醫院?!
➡️ https://tinyurl.com/yd7xepbq
【台大資工】台大資工驚見Joker&小丑女!揭秘電腦資工宅!
➡️ https://tinyurl.com/yd9vp729
【化學系】啾啾鞋都哭了!淚流滿面的實驗?!
➡️ https://tinyurl.com/svf5tld
【醫學系】 台大醫科!真正的人生勝利組來了?!
➡️ https://tinyurl.com/t9u2bpc
👧Physics Girl ⊕ NCTU ⊕ TSMC
👸唱歌🎶 演戲🐶 主持 🎤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Gck6UIbFX6o/hqdefault.jpg)
政大傳院研究所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原泉滾滾:臺師大噴泉詩社50周年詩選」新書介紹
專訪:顧蕙倩老師、康書恩同學、曾映泰同學
內容簡介:
民國54年師大國文系進來了一批新鮮人,這些文學青年雖來自四面八方,沒多久就發現有一個共同的興趣:耍弄文筆。其中年紀最大的是退伍老兵秦嶽(貴修),因為比較年長,且已有社團經驗,就帶動了同班及校內同學一起籌組詩社:同班的凡有林秀燕、古添洪、黃癸楠及李弦(豐楙);而英文系陳慧樺(鵬翔)、美術系藍影(建廷)等,也都惠然肯來。校內課外活動雖有文藝社,大家也會參加,但組詩社的意義卻不一樣:既能因應臺北詩壇的文學氣氛,也可以和其他大學的詩社交誼,如文化大學的華崗詩社。大學詩社不像「創世紀」、「藍星」等,強調文學主張的一致性,而較重以文會友的創作活動。當時臺北的大詩社、詩刋均已沒落,唯街頭奇景的周夢蝶詩攤猶在明星咖啡屋前。詩壇後生既不畏一切,當時政治氛圍雖則嚴峻,在校內只要和課外活動組溝通,仍可召兵湊齊人數籌組社團,通過時間正是民國56年,到今年(106年)剛好正滿50年。
詩社成立後的第一目標:出詩刊?窮學生的辦法就是大家湊錢、出力,《噴泉》詩刊創刊號就是這樣出爐的。當初取名「噴泉」,既因紅樓前圓環有此一景,也謙喻只是滴水成泉而期待將來的巨流。創刊號所訂的黃道吉日:民國57年1月1日,指導老師當然搬請「藍星」名星:余光中先生,秦貴修當社長、美編則靠梁建廷,我們這一小群都在噴泉中匯成一股湧泉。社長就代表大家寫了〈創刊的話〉,其中有些話現在不容易體會,當時卻有諸多真實感受:如強調不躭心「蔑視的眼光」、不畏懼「冷冷的譏嘲」,就曲達了中文系未能正視新詩、現代詩;而關鍵句的「難懂、費解」,乃至不標榜主義、不依附流派,則是反映當時詩壇的困境:「創世紀」提倡的現代主義、「笠」刊登的圖像詩……,都曾被文學界所批評。當此之際,噴泉湧現的涓涓細流,既實踐於早期的詩刋中,也在畢業後持續噴湧,如成立「大地」詩社,和「龍族」、「主流」等彼此呼應,印證了大學詩社就是搖籃的作用。
在大學詩社的文化生態中,與噴泉相前後的詩社、詩刊也不少,為什麼只有噴泉竟然延續了五十年?縱使其間頓挫起伏,仍能持續迄今。期間和噴泉結緣的,後來離開校園後也續有發展,既有詩壇長青樹如陳黎,也有從社會到學院持續播種如陳義芝;最關鍵的則將新詩從大學帶入中學。在文學素養的培育中,新詩詮釋的方式愈來愈多樣化,從文本細讀到音聲朗誦,都能曲盡現代詩之美。記得林秀燕在新竹高中期間,從課內到課外,既詮釋新詩也帶動朗誦,如此播下種子而引發學子的興趣,在政大曾有學生提起:他對新詩有興趣閱讀、創作,就是在竹中被林老師啓發的,這樣的例證比比皆是。此即噴泉詩杜的創社目標,既對彼此的創作形成激盪效應,也將新詩的愛好帶入中學、大學及社會。五十年,整整半個世紀,今天文學世界早已被改變:中小學有朗誦詩比賽、臺北捷運上貼掛新詩獎作品,絕不會出現蔑視的眼光!這就表示臺灣的師範教育不「保守」,文學和社會也非斷裂。相信噴泉還會連噴五十年,這樣的精神從創社持續至今,願大家共同禱祝:噴泉精神永在。
主編簡介:
康書恩
1995年生,臺灣花蓮人。逐漸明白生活是為不斷辯證,時刻擁有更新穎的說詞與假設。國立花蓮高中畢業,臺師大國文學系百六級。曾任師大噴泉詩社第48屆社長、第49屆顧問長;《詩生活》現代詩報創辦人暨發行人。現為太平洋文藝營營隊總籌及授課講師。曾獲臺積電文學獎、師大紅樓現代文學獎,並著有詩集《潮海印象》。
曾映泰
1987年生。噴泉詩社第48屆社員,49屆創作股股長,50屆社長。曾任教於國中,現就讀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語文學系碩士班。多向人類以外的事物學寫詩,但沒得過幾個獎。習慣寫給愛情,寫給人類社會,寫給身邊的人類,希望他們重新成為人。曾經編過幾本書,目前努力將文學結合桌遊中。
策畫簡介:
顧蕙倩
噴泉詩社第19屆創作組組長。1965年生。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學士、淡江大學中文所碩士,佛光大學文學系博士。曾任中央日報副刊編輯、國立師大附中教師、現任臺灣師大及銘傳大學兼任助理教授。曾獲師大噴泉詩獎、臺北詩人節新詩即席創作首獎、2014教育部特色課程特優獎、2016國家文藝基金會文學類創作補助、第51屆廣播金鐘獎「單元節目獎」。
許碧華
1966年生。噴泉詩社19屆副社長、20屆社長。師大國文系畢業、師大國文系研究所結業、輔大宗教系在職專班碩士畢業。板橋高中專任教師、導師、國文科召、訓育組長、社團活動組組長、教師會理事長、退休教師聯誼會會長(現任)。曾任全國高級中等學校教育產業工會教學部主任和新北市分會副會長、台北市公私立中等學校詩歌朗誦比賽評審委員。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LiYeiULww5g/hqdefault.jpg)
政大傳院研究所 在 2021考試心得|政大傳播所(被刪重發) - 研究所板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2021考試心得|政大傳播所(被刪重發). 研究所. 2021年3月12日21:32 ... 政大傳播|正取14 (中英文能力55、傳播知識64) 師大大傳|備取14 (大眾傳播理論62、 ... ... <看更多>
政大傳院研究所 在 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College of Communication ...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李瞻老師祖籍山東壽光,生於1925年8月8日,1954年於本校新聞研究所就讀,他是政大在台復校後,第一屆新聞所碩士班畢業學生,見證了當年國外重量級新聞學者來台授課的 ... ... <看更多>
政大傳院研究所 在 [心得] 台大新聞所/政大傳播碩士學位學程- 看板graduate 的推薦與評價
今年有幸重榜台大新聞所及政大傳播所,直到現在仍然覺得重榜實在是太難以置信(
是去年狂刷心得文的我怎樣也想不到的XD)
考研這趟旅程雖然辛苦,但卻非常值得,因為你洗的不只是研究所學歷,而是找到了
人生目標與自我價值啊!
過去在本版受益良多,因此想分享自己的準備心得給未來想考取新傳所得版友們參考
。先聲明因為我非本科系,所以有補習,如果不喜歡補習班的人可能要麻煩先左轉了。
------------------------------------------------
【成績】
(1) 台大新聞所 正取1
中文能力 89
新聞學 80
專業英文(E) 88
社會學與新聞 75
面試 85.07
總分 338.75
面試門檻 238,最低錄取 276.1
(2) 政大傳播學院傳播碩士學位學程 正取14
中英文能力 60
傳播知識 54
書面 86.67
口試 86.67
總分 71.8350
最低錄取 65.4150
【自介】
112護理學系應屆畢業生,但升大三時降轉,所以實質應該大五了。英文能力多益960
、全民英檢中高級。原校拿四學期卷,但在112成績普普班排約3x%尾,推甄台大新聞所和
政大國際英語傳播碩士學位學程,最後上政大國傳(版上有發心得文所以就不多贅述)、台
大在一階就被刷掉了。
文章開始前,一定很多人好奇為什麼我要離開護理師這個鐵飯碗,反而要去從事薪資
偏低又耗勞力的新聞傳播,故事是這樣的:剛進大學我被診斷有紅綠色弱,當時學校沒有
人跟我說色弱對從事醫療的影響有多麼深刻(日常生活像紅綠燈、藥的顏色我都能清楚分
辨,只有健康檢查看不到圓圈圈內的數字)。後來我死命考轉學考考進112,系主任兼台大
醫院護理部主任一語把我打醒:「我們台大醫院是不會收你這種有色弱的人,別家醫院也
不會,可能那些小診所才會要你吧!如果你還是要來讀,可以,但我們不會保證你的工作
權益,你要自己承擔這個後果。」當時真的很崩潰,也沒有勇氣去蹲重考班,只好硬著頭
皮簽下切結書和學生報告書,儘管當時我知道繼續念護理學系未來也沒辦法成為一位護理
師,無法運用自己的能力與所學來幫助人、回饋那給了我那麼多資源與美好的社會。
在112的好處就是有很多資源可以使用:我修了政治、法律和經濟的課,加入台大學
生報,在過程中我找到有興趣且有能力可以做到的-新聞傳播,用自己小小的力量完成「
我的小革命」,期望能夠將自己的醫學專業化為簡單的科普知識,傳播給社會大眾,建立
民眾健康風險傳播概念,促進醫學與民眾的對話。
【要不要補習與補哪些科目】
我只有補正課,期間為去年4月~今年1月,沒有報考猜班。當初下定決心要考新傳所
馬上被閃光帶去他之前補的補習班報到,沒錯,就是考新傳所最多人補的重慶南路國X補
習班戴然老師。因為我不是本科系,也不是念人文科學院,所以我傾向在最短時間內擴充
最廣的傳播基模。
補習班開了六選五科目,我選了社會學、傳播科技與問題、傳播理論、新聞學、公共
關係與廣告行銷,還有春季班送的新聞英文。評估我的英文還算okay所以不打算補英文,
社會學是因為台大六選一沒有我擅長的QAQ 被櫃檯姊姊建議;也被勸因政大會考廣告公關
而補,但廣告是雲端補課,畫質真的很糟,最後只看了兩堂而且還是在考完後才看的...
。
要補什麼科目建議還是自己評估為準,像如果是政治系的就不用報社會學,直接考政
治學與新聞還比較拿手咧(可惜沒有醫學與新聞QQ)~
【心態培養與過程】
報名後因為太心疼飛走的38張小朋友(抽獎有抽到學費折抵券),所以整個補習期間只
缺過四堂課(暑假在醫院實習有兩個禮拜輪大小夜班)。心態的維持真的很重要,花了大錢
卻一直翹課看雲端其實很不划算,畢竟活生生的老師可以跟你互動,電腦的螢幕是做不到
的啊!
準備期大致分為五個階段:
(1) 4-6月:到處看看期,當時開課的只有新聞英文與很淺很淺的傳播理論,還算悠閒
,完全沒有要考研究所緊張的feel。新英每個禮拜都會有中英文新聞互翻的作業,我都拖
兩到三個禮拜才給老師改一次,但9次作業都有寫好寫滿XD 傳理上課像在聽演講,放輕鬆
去聽可以聽到許多有趣的知識及為日後的傳理打基礎。這個時候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到處亂
看!新聞、報紙、新媒體、電影、課外書等等,把自己當作海綿,能吸多少東西就儘量吸
,內容也不只侷限於新聞傳播;英文不好的人在這段時期要好好衝刺!把高中英文文法與
單字拿出來背及複習也無妨,最重要的是培養對英文的直覺!!!!
(2) 7-8月:暑假轟炸期,戴然老師用兩個月就上完傳理與傳問!社會學亦是如此,所
以安排還蠻緊湊的,一直在上課上課上課。但是大家莫著急莫慌莫害怕,只要上課專心,
回家後其實也不一定要複習(喂!),會這樣說是因為老師的教法與內容都蠻有趣的,而且
會一直不斷重複,在課堂上就能記憶,尤其是各樣笑點更深刻XD 有些人可能會覺得老師
不斷重複同樣的概念很無趣,但對我這種唸書時間少(暑假都在整形外科實習…)且非本科
系生真的超有用!
(3) 9-11月:每週一問+終極筆記,很多考生都有補習,所以建立差異性便成了拿高
分的關鍵。每週一問是讀書會成員在閱讀論文後整理出來的摘要,我們讀書會成員有六位
,每開一次讀書會就可以看完六篇論文,總共開了八次,所以等於看完48篇論文,比自己
單打獨鬥有效率太多了!我自己是有在另外消化整理出精華版,每個主題就只有一張A4,
都是寫在考卷上會使老師眼睛一亮的龍蝦頭的腦!(是這樣用嗎XD) 另外也建議可以多看
自己報考學校教授的論文!
(4) 11-12月:考古題月,因為我只報台政,所以寫了台大新聞學10年及社會學5年、
政大傳播知識2年+新聞所5年考古題,寫完就給老師改,每次看到考古題發回來後老師寫
下的評語就覺得又有讀書的動力(還設成倒數app的背景圖XD) 但考古題也不是每題都寫,
有些感覺不會再考的題目其實就不用寫了,像台大之前出客家新聞獎、政大出改良line策
略等,所以值得寫的題目其實不算多,大概寫個30題以內就可以抓住出題方向。稍微整理
了一下:台大愛考新媒體、記者專業意理、社群媒體、公共新聞學、調查報導;政大則偏
大數據、數位匯流、新媒體、社群媒體、簡單研方(數據分析、樣本抽樣等),但因為今年
才第三年,出題方向還是亂亂的,超難抓,而且我自認寫的算順,但只拿了54...QAQ
(5)1月-考試前:斷訊閉關啦!其實也不用到斷訊,我每天照樣滑臉書與玩手機遊戲X
D 但這時候如果還抱著補習班講義那就真的完蛋啦!我看的就是自己整理的終極筆記,頂
多再加一些時事與新發表的論文。那時我每個禮拜讀書五天,一天大概有10-12小時待在
自習室(超拚的~過年只放除夕和初一),那時Cherng的森永巧克力來貘子超紅,所以
玩手機遊戲和來貘子便成了我唯二的消遣XD
切記切記!每天的睡眠一定要充足,不熬夜,還要正常吃與運動(運動真的超重要!
我是會去慢跑~~~~在練跑馬!),不然就算考上了卻變成一頭肥滋滋又沒體力的菸酒
小胖豬,好像也不太好…(汗)。
【各科準備】 我是以台大為主軸來準備的!
〔中文能力〕
沒頭緒所以完全沒準備…考試時因為第一大題寫的太認真,導致後面介紹台灣那個
亂七八糟寫,一項10分的題目用五六行飆完…最後能拿89我真的嚇到了@@ 有鑑於台大
去年新聞學考看過的書籍,所以有特別準備口袋名單,今年政大中英文有考各一題傳播類
課外書,很Lucky!我推薦的傳播書籍-
(1) 我的小革命(何榮幸等)
(2) 別對我撒謊:24篇撼動世界的調查報導(John Pilger)
(3) 關鍵力量的沉淪:回首報禁解除20年(卓越新聞獎基金會)
(4) 公眾委製新聞的時代來臨:weReport調查報導平台的意義與展望(胡元輝)
(5) 精確新聞報導(羅文輝)
(6) 新聞,多少錢?!:探索置入性行銷對電視新聞的影響(劉蕙苓)
(7) 公共新聞學:審議式民主的觀點(黃浩榮)
(8) 收視率新聞學:台灣電視新聞商品化(林照真)
(9) 數位麥克魯漢(Paul Levinson)
如果沒時間看課外書其實翻到目錄去挑自己看的順眼的章節讀就行了!畢竟考試不會
要你寫出整本書內容,通常都是寫大綱或印象最深刻的部分。
〔專業英文(E)〕
我背了《研究所必考1000字》(學習出版社),不過因為平常就有看CNN、The China P
ost、NY Times、還有之前聯合報週二的紐時週報(停刊了我超難過QQ)的習慣,還會有事
沒事聽NPR News及podcast頻道,所以就沒多花時間準備。但台大英文考得真的有夠GGYY
,當時有幾題看不懂只好亂猜,也有幾題因為詞窮所以亂寫,像是我把川普寫成一個很壞
很沒格調的美國總統候選人,大概花了三行多在形容為何我覺得他很壞XD 英文這科的訣
竅就是不要放棄~~亂寫至少還有一點分數,放棄了就一定是鴨蛋啊!
〔新聞學〕
戴然老師上課很扎實,除了理論,還能聽到許多有趣的經驗、新聞、故事與人生道理
,我在寫題目時也常引用老師上課時講的案例,好用!(如果是我自己念的話我一定擠不
出東西) 因為我還有補傳問與傳理,所以在寫題目時就用了相當多傳理來輔助,像今年考
社群網站對社會的影響,我就引用Abercrombie&Longhaust的SPP來解釋prosumer的行為模
式,多了evidence base也比較能夠讓自己的論點站得住腳!
另外要準備口袋名單,像我有準備課外書、記者、獨立媒體、新媒體、紀錄片、公關
案例分析(for政大)、4月-隔年1月的重大時事,每項至少準備兩個一定夠~~~
推薦網站:關鍵評論網、報導者、數位時代、風傳媒新聞、端傳媒。
推薦期刊論文:政大新聞學研究、中華傳播學刊。
〔社會學〕
這科讓我很頭痛,也是台大唯一設有門檻(40分)的科目。之前沒有接觸過社會學,發
現它真的好艱深QQ 完全依賴暑假補習班的課程,但之後又沒有乖乖複習,考前兩個禮拜
才開始重拾講義與筆記(但不得不說當時上課我超認真,所以還有點小印象),寫了考古題
也沒有給老師改(純粹寫爽的XD)
但其實台大的社會學出的很蠻不社會學,用新聞學或傳理來寫其實都超okay!像今年
考新媒體社會學意涵,我還用了Enzensburger的媒體解放論來解釋;另外台大很愛考文化
,所以這主題必看(ex. Bourdieu文化資本、Adorno&Horkheimer文化工業與閱聽人商品化
、Golding文化帝國主義、Gramsci文化霸權、全球化),以及Habermus公共領域。
參考用書有睡前好讀物-社會學與台灣社會(王振寰、瞿海源)、高普特考社會學模擬
題本,有詳解那種,在有限時間內能夠快速與社會學變好朋友的超好用用書。
【口試】
〔台大〕
台大個人面試八分鐘,老師為洪貞玲老師、谷玲玲老師及林麗雲老師。一開始先自我
介紹,老師們對於我醫療背景很感興趣,大都focus在醫學與新聞媒體的主題上,像是「
現今醫學科普報導的偏差及該如何改善」、「讀書及未來計劃」、「為什麼不當護理師(
我誠實的回答因為我有色弱QQ)」、「我認為在醫療新聞報導上比較優質的媒體」,我回
答康健雜誌,所以老師們又問「所以你未來會去雜誌工作嗎?」,最後用英文問我「分享
在醫院臨床實習的經驗」。過程中只要保持微笑,自信且不疾不徐的回答,其實都不會有
太大的問題,老師們都是天使不會刁難。
團體面試我那一組有四個人,開始前我們會互相了解組員的背景與名字,了解大家的
專長,必要時也可以cue一下發言少的組員。我們抽到的題目為替公共電視設計一個全天
候24小時給外國人用來認識台灣的節目,討論15分鐘。我覺得我們這組每個人發言時間都
蠻平均的,不需要太過於出風頭,但也不要都不講話,適時地發表自己的意見,最後我們
四個人都有做一個項目的小結論,算是合作的蠻順利的。
〔政大〕
政大口試總共有兩關,每關五分鐘,老師們我認不太出來…。第一關三個老師全是黑
臉,一開始直接請我講講在大學時的學習狀況,之後就開始問我醫療新聞的相關問題:「
假設你現在是醫療記者,如何寫出好報導?」、「對流感新聞的看法」、「怎麼會想來念
研究所而不直接去業界」、「過於誇大的醫藥新聞不適當,太平淡又沒有新聞性,怎麼解
決這種矛盾?」、「醫療新聞有哪些偏差,提出具體辦法解決」,問的問題都很犀利,臉
也很正經完全沒笑容,響鈴前幾秒中間那位老師抬頭瞪著我問:「你的走向很實務,但我
們政大幾乎沒有實務課程,你確定你要來念我們所嗎?你真的確定嗎?」當下我整個被老
師的眼神嚇到…但馬上把理智抓回來,回答因為我想要學研方與理論,才能讓我在未來實
務操作上有更信服的證據,增添新聞公信力,另外實務的部分我可以進入業界再學,但在
業界沒辦法學到學術知識,所以我會選擇念研究所
。語畢,中間的老師看起來仍若有所思,似乎還是不太滿意我的答案QAQ…。
第二關三位老師都是天使,整個過程都笑笑的問我「研究計劃問題」、「對八仙塵暴
事件的新聞報導方式看法」、「自傳中我寫護理學系培育我具有批判性獨立思考的能力,
此話怎說?」。聽戰友說第一關比較focus在自介、第二關則以研究計劃與讀書計劃為主
,但因為兩關的老師們大致都比較圍繞在我醫學專業背景的部分,所以我自己是感受不太
出來兩關的差異,但第二關的老師們真的比第一關的溫和太多了啊!!!!!
【總結】
我是那種一直以來考運都不算太好、必須用盡200分努力才能得到60分成果的後天苦
讀型,所以我很相信「努力必定能帶你到成功面前」。
用一句我很喜歡的話送給大家當作結尾:“I am a great believer in luck, and I
find that the harder I work, the more I have of it. “-Thomas Jefferson
有任何問題歡迎私訊我,我很樂意替大家解答喔!
預祝 金榜題名 心想事成!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01.8.67.205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raduate/M.1460132590.A.EB8.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