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分享一波!
俐媽今年教的北一女高三畢業學生李學姊,今年以優異成績錄取台大、政大,也同時錄取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
俐媽向學姊邀稿,分享她申請北京、清華⋯大學的經驗,讓學弟妹將來申請時受惠,她不但馬上答應,隔天就送來稿子!神效率!
非常感謝李學姊🙏🏻🙏🏻
教導到你們,願意大方做經驗傳承,是我的福氣❤️❤️
—————————————————————
🔎申請大陸學校
📍我的申請狀況
社會組學生,申請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浙江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上海財經大學。
我原本以為自己要指考,所以直到學測成績公布才匆匆忙忙的上工,導致三、四月都塞滿事情,同時還要顧好段考跟平時成績。整段路走來絕對不算輕鬆,甚至努力也並不等同回報,但從中真的可以學到很多,也給自己一個好好認識大陸學校的機會。
*由於各校規定不一,以下經驗分享我會以大部分學校的相同點為主,個別學校的特殊要求如果有需要可以再問我~
📍申請時程
每間學校的申請日程不盡相同,以下以我有申請的學校為主。
二月底~四月初:準備各校初審資料
四月中~五月中:各校公布通過初審名單
五月初~五月底:各校複審
六月初~:放榜
📍參考網站
▪️中國留學社:https://www.chinaeducenter.com
網站裡的「中國留學綜合討論」討論區會有很多同屆考生、學長姐交流,遇到問題都可以在上面發問,通常學長姐都很樂意解答。其他諸如歷屆面試題目、各校初審通過分數也可以在上面找到。
▪️夏潮聯合會:http://www.xiachao.org.tw
上面會有港澳台聯招的報名資訊!
▪️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信息網(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https://www.cdgdc.edu.cn/xwyyjsjyxx/xkpgjg/
具有公信力的學科評估,各類學科的評估結果從A~C都有,可以透過這個網站了解申請學校的優勢學科及劣勢學科,作為申請時的參考。
————————————
🔸初審
需要準備的資料:個人陳述(自傳)、活動及得獎經歷、申請材料掃描件
其他可能要求繳交的資料:推薦信、幹部經歷、自我介紹影片
*實際要求以各校招生簡章為主
📍個人陳述:
每間學校都有字數限制(大多數都是1500內,上財是3000內),跟台灣的自傳最大的差別是不太需要排版,也不需要插入圖片。個人陳述是我最早開始動工也是最花心思的部分,前前後後反覆修改很多次才定稿。我會非常建議學弟妹找學長姐或老師幫忙看、給你建議,自己寫的時候總會有盲點,多聽別人的建議比較能夠看清楚全貌,如果是有大陸申請經驗的學長姐也可以過來人的經驗給你更準確的建議。
📍活動及得獎經歷:
我申請的其中三間學校有數量限制,精挑細選你覺得最有利於申請的經歷上傳!因為每個人的經歷、申請的專業都不一樣,這裡就不贅述哪些值得放上去、哪些不值得,如果自己沒辦法選出來的話也可以跟師長或學長姐一起討論。
📍申請材料掃描件:
這個環節主要需要注意的是系統可能會有單個檔案上傳大小限制或總上傳檔案容量限制。另外也要注意系統接受的檔案格式,通常都是pdf、png、jpg、jpeg。雖然這個環節看似輕鬆但是實際整理起來會覺得超累,所以建議寒假就可以開始掃各種證件(身分證、台胞證、學生證)跟獎狀、證書、成績單等等,開始申請之後就不用花那麼多時間處理這方面的雜務,獎狀證書掃描檔也可以用在個人申請。
📍初審建議:
▪️密切關注各校招生網。每間學校公佈招生簡章的日期都不一樣,可以把目標學校的招生網加入書籤,定期查看(我在三月的時候幾乎每天都看一次)
▪️找到信賴的師長或學長姐幫忙。如果認識在大陸、甚至是在目標學校讀書的學長姐最好,除了可以詢問申請的經驗,也可以請學長姐站在校方的角度給予個人陳述的建議。如果沒有認識的學長姐也沒關係,可以詢問對你有一定程度了解的師長是否方便幫你看自傳,或許老師能看見你從來沒發現、且值得寫進自傳的亮點。
▪️千萬不要拖到最後一刻才上傳。例如人大的系統就是提交報名資料之後才會生成報名表,請你印下來給校長簽名,但事前完全不會知道有這個步驟。所以建議學弟妹在每間學校的deadline前三天就提交報名,以防出現任何未知的狀況或是系統問題。
▪️有任何問題直接問招生辦公室。我在申請浙大時需要提交學測成績公證資料,在網路上看到的資訊是可以去大考中心申請,不一定要去公證人事務所;後來寫信問浙大招生辦,招辦老師卻說只接受事務所的公證成績。申請大陸學校的資訊很雜,可能遇到的問題也不少,當你不確定資訊是否正確的時候最好的辦法就是直接詢問招生辦公室。
▪️管理好自己的時間。申請大陸學校的日程通常會跟學測個人申請重疊(明年個人申請時程延後,可能會比較少撞期),如果兩邊都有申請的話時間管理就顯得很重要。確定學校要求繳交的資料後可以訂下進度(什麼時候以前完成什麼項目、最晚幾月幾號提交申請⋯⋯),我的方法是寫在週計劃本裡提醒自己。
🔸複審
分為面試跟筆試,由於大部分學校僅要求面試,所以以下針對面試部分分享我的經驗。
*上財沒有複審,直接以書面審查決定錄取名單。
📍面試:
跟台灣很不一樣的是,我在大陸學校的面試幾乎沒有被問到專業題,比較常見的反而是機智問答,現場抽題現場回答。這部分沒有特別的訣竅,畢竟反應力跟知識是日積月累的,要在短期內培養不太容易。建議可以多練習講話,平常在學校跟也要申請大學(不論大陸或台灣)的同學一起練習、進步,學習如何應對沒辦法發揮的問題、將擅長領域的問題回答得淋漓盡致,回答時尤其注意自己的表達邏輯。
其次,在面試前至少瀏覽過一遍申請學校的歷史、特色、校訓、校友等等,我被不止一間學校問到這類型的問題(跟其他學校有什麼不一樣、認識哪位商界校友等等)。申請動機除了要準備為什麼選擇去大陸念書、也要留意一下自己申請的專業。申請大陸學校時通常可以填不只一個志願的專業,但是通常填到後面都會出現最後幾個專業跟自己的第一志願專業領域落差很大的情況,建議也準備好一套說詞跟教授解釋為什麼這樣排志願序。
最後,自我介紹是最基本的、也是最能夠準備的部分,每間學校不論是團面還是個面都會要求中文或英文的自我介紹,不一定要背稿,但至少腦中要有架構,才能在面試時有條理地講出來。
📍複審建議:
▪️相信自己。不要被其他學校的錄取狀況影響,面試算是很主觀的測驗,每間學校想要的學生都不一樣,而且大陸學校的面試通常很友善(與我在台灣的申請狀況相比)盡力展現自己最好的一面以及想錄取的渴望,相信教授一定會看到的!
▪️熟讀書審資料。很多學校都會從個人陳述或是活動經歷裡問問題,可以特別著墨於你學到什麼、跟你填的專業有什麼連結等。
▪️密切關注報名網站、電子郵件。像北大就是在報名網站裡告知初審通過狀況、面試相關事宜、錄取與否等等,如果不常查看很可能錯過訊息;其他學校則多會寄信通知學生申請進度。你沒辦法預料學校會怎麼通知最新消息,所以每天花點時間檢查信箱、登入報名系統,可能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想申請大陸學校 該從哪裡著手
📍學測前
全力衝刺學測!大陸學校的初審通過與否很大一部分是由學測成績決定,就算通過標準(頂標/前標/均標),還是有可能要跟其他考生比較級分高低。
📍寒假
估分出來覺得機會很大的話,可以開始準備整理、掃描資料及擬出自傳草稿。這時候也可以瀏覽各校網頁,訂出目標學校和保底學校。
📍開學後
關注各校網頁,隨時掌握申請進度,初審和複審的建議如上。
最後,有些部份的準備我沒有寫那麼細是因為跟準備個人申請差別不大,而個人申請的準備攻略已經有很多資料,所以我沒有再特別提一次。港澳台聯招的部份我沒有特別研究,不過論申請難度聯招絕不比學測申請容易,想查找相關資訊的話可以多上中國留學社網站爬文。如果以上還有不清楚的部份或是想針對個別學校問問題的話都可以私訊問我,祝學弟妹逐夢順利!
#俐媽學子經驗分享
#此篇值得收藏
#成功屬於及早佈局即知即行的人
#台大明明風雲錄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060的網紅李黎哈哈LilyHaha,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訪談系列-法蘭克福金融管理學院] 透過前幾期訪談朋友介紹而認識到恩立,也很感謝他願意分享自己在德國法蘭克福金融管理學院(Frankfurt School of Finance and Management)唸書的心得,他說其實一開始並沒有要去德國🇩🇪留學,相對的是申請美國🇺🇸、新加坡跟香港的學校...
政大 商 學院 校友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來 #政大會計系 演講,系主任說商學院的學生向來重視財富,希望讓他們知道人生有比賺錢更重要的價值,也值得去追尋,這才是 #全人教育。
#公益性質講座
系主任開的碩一必修課,一學期會邀請六位講師,主題都是偏向公益、服務或挑戰類型,就像之前邀請過一位講師,放棄IBM外商高薪,投入TFT關注台灣偏鄉教育,促進均等教育,讓更多孩子脫離弱勢循環,學生聽了都很感動,我剛好也是符合這類型的講師。
#會計系學生是市場稀缺人才
會計職業每年有2500-3000名缺額,全台會計系畢業約1800-1900人,台大和政大每年各畢業100人,各事務所和金融業必搶,少則半年前,甚至一年前就來校園徵才簽約;市場尚缺的人力,會從相關科系再訓練補足。
由於上市櫃公司持續增加,查帳的人力需求就會增加,所以這產業仍未飽和,通常學生進去事務所,敖個4-5年就會轉戰其他企業,會計事務所以前每年會有三成流動,近期因景氣變成一成。
#終極目標是合夥人
事務所的最高階級就是成為合夥人,以前只要敖個10年,就有機會達成,現在要15-17年,最好是去國際型的事務所,就可以享有全球分紅,比每月薪水多很多很多。
#紀念品很實用
系主任說畢業校友會回饋母校,這裡是XX校友捐的,那裡是XX事務所捐的,這樣學弟妹就會有感,來校園徵才就會具備優勢。
我只是想講學校送的紀念品,蠻實用的,一個是簡報筆,一個是很類似Dyson吹風機的電扇。
政大 商 學院 校友 在 雖然媽媽說那裡太危險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設計思考|手把手將設計思考帶入應用場景]
當你已經聽到設計思考和UIUX的應用不下500次的時候,開始想要將這些概念套用在應用場景中,例如 #遊戲化設計 #行為設計 #服務設計,但是苦於找不到台灣的學習資源嗎?
Thammasat Design Center (TDC)作為泰國法政大學設計學院附屬的設計中心,主張「鍛鍊你的設計肌群」,以設計思考為中心,提供一系列 #線上線下 的設計課程,包含使用者體驗設計、科技產品管理、遊戲化設計、行為科學、商業設計等課程。
﹏﹏﹏﹏﹏﹏﹏﹏﹏﹏﹏﹏﹏﹏
❍ 我真的好想要上TDC課程 ❍
﹋﹋﹋﹋﹋﹋﹋﹋﹋﹋﹋﹋﹋﹋
Thammasat Design Center 匯聚泰國國內外最知名的業界人士作為課程的講師,包含 agoda Spotify 產品經理、 Grab 行為科學經理、 Facebook 資料科學家、IDEO 和MIT認證的設計思考專家,還有泰國最大UX臉書社群與 UX Academy 的共同創辦人(私心大推TDC的UX課程,因為是由泰國的UX始祖授課)。
除了模組化的課程之外,在當代萬事不可只靠科系的單一學習歷程作為履歷,TDC提供了 #微型認證 和歷屆校友、設計社群串連的平台,並且作為泰國首屈一指的官方設計教育機構,常會有最新的國內外設計方法論和設計師發表的講座( #粉專超值得追)。
﹏﹏﹏﹏﹏﹏﹏﹏﹏﹏﹏﹏﹏﹏
❍ 2021年線上英語授課課程 ❍
﹋﹋﹋﹋﹋﹋﹋﹋﹋﹋﹋﹋﹋﹋
原本TDC是純線下教學,但因為COVID-19疫情與曼谷今年封城近三個月的緣故,TDC便展開了線上課程的機會。
明年上半年會有以下 #線上英語授課課程:
▨ 遊戲化設計 ⇉ http://www.tds.tu.ac.th/gamificationdesign/
▨ 行為設計 ⇉ http://www.tds.tu.ac.th/behaviordesign/
▨ 服務設計思考(資訊尚未公布)
﹏﹏﹏﹏﹏﹏﹏﹏﹏﹏﹏﹏﹏﹏
❍ 台灣泰國設計需要舞台交流❍
﹋﹋﹋﹋﹋﹋﹋﹋﹋﹋﹋﹋﹋﹋
「雖然媽媽說那裡太危險」 致力於台灣泰國雙邊設計交流與推廣的自媒體,期待能夠喚起設計圈、乃至於跨領域背景、一般大眾,對於設計的意識。
Instagram ⇉ https://www.instagram.com/itissaidtobedanger/
▶︎▶︎▶︎ 寫在撰稿之後
近十年來,設計思考、UIUX不論在產品、服務中,都成為顯學,身旁非本科系(多為社科院、圖資系)的同學也都紛紛轉戰UI/UX設計師的職場。
我覺得泰國法政大學設計學院創立設計中心,聰明提供學生和上班族課程外和應用性質高的設計課程,以回應當前就業市場的變化。
但即便就業市場明顯提升設計思考基本思維的需求與UIUX的職缺,台灣大學課程裡真的很少提及,在台大我只上過一堂使用者體驗設計的課程,以及 台大創新設計學院 的設計思考工作坊。向學校外尋求 Hahow 好學校 數位教學平台,其中課程大多是偏向工具類型的設計思考(例如如何用各種軟體畫介面),不太像是TDC因為有業師的同步線上指導,提供了應用場景實作的機會。但相對的,TDC的學習費用頗高,一堂課程(4個假日)就要15,000泰銖。
(還沒有去上過 UserXper 悠識數位 的課程,期待大家的推薦!)
但總之,2020年最後悔的事情(沒有之一)就是沒有趕在疫情期間,透過線上同步課程,參加TDC的課程(把零用錢都拿去上泰文ಥ_ಥ),明年預計想要上遊戲化設計,歡迎大家來當我同學(⁎⁍̴̛ᴗ⁍̴̛⁎)
#台泰設計 #泰國設計 #TWTHDesign #thammasatdesigncenter #designthinking #gamification #behaviourdesign #servicedesign
政大 商 學院 校友 在 李黎哈哈LilyHaha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訪談系列-法蘭克福金融管理學院]
透過前幾期訪談朋友介紹而認識到恩立,也很感謝他願意分享自己在德國法蘭克福金融管理學院(Frankfurt School of Finance and Management)唸書的心得,他說其實一開始並沒有要去德國🇩🇪留學,相對的是申請美國🇺🇸、新加坡跟香港的學校,後來因為跟去歐洲🇪🇺交換過的朋友聊天,才想說試試看申請德國碩士。而恩立在政大學士的過程當中,也透過在Voice Tube 跟經理人月刊的實習來提升自己的實戰經驗,雖然這些工作不完全跟金融業相關,但他也在影片當中分享到自己如何包裝這些過去的經驗在動機信當中。到德國去之後,他也積極地學習德文,另外也找到一份在德國銀行(Deutsche Bank, DB)的實習,雖然德國碩士不是恩立一開始的選擇,但他現在對於德國也是覺得蠻開心的。
00:22 為什麼留學德國?
01:22 申請學校的困難?
02:25 過去在台灣經理人月刊實習有幫助申請嗎?
03:47 怎麼找到德銀的實習?
05:23 德文怎麼學的?
06:06 商科實習的面試通常問什麼?
07:38 目前對於留學德國的心得?
08:27 給學弟妹的建議?(這很重要
❓[補充問題]
1️⃣ 學校注重networking嗎?
我覺得我們學校算重視networking。首先,幾乎每週都有安排business event。也許不是每個都是有興趣的領域,但如果有的話就可以進去跟講者喇賽問問題一下之類的。再來,如果去找職涯中心的話,他們也會跟你說你有興趣的公司以前誰待過。我們學校最早好像是職校,加上在法蘭基本上算最好的商院了,所以在法蘭克福銀行界的學長姐還是滿多的,即使不靠學校,自己在LinkedIn搜校友也可以找到很多。
2️⃣學校的優點是?
1) 三天模組課程安排不錯,其他三天可以去找工作,導致同時在做working student的頗多,也可以因此多去探聽工作機會
2) 校園很新很現代哈哈哈哈哈哈。讓人很有商業的感覺。每樓都有規劃小房間可以小組討論,也有放不少Bloomberg終端機的教室,覺得學校懂我們的需求,不錯不錯
3) 某些課程算實用。像風險管理的課就有學長反應說面試被問的上課有教到。某些課程上還是滿實務的。我們學校的corporate finance領域滿強的,裡面有些專案同學也說滿實用的
4) 學校反應很快。我們私校學生很愛抱怨,通常學校管理層都會很快做出回應我覺得滿好的。像是圖書館開放時間太短之類的學校都會處理。這次病毒也是疫情還沒爆發學校就提前把課程都移到線上,我覺得做得滿好的
5) 在法蘭真的沒有對手。歌德大學也很好但是有些公司的target school就設在我們這邊。就是名聲算不錯
6) 同學都還滿不錯的。一般去問他們工作在幹嘛都很願意分享或介紹。此外可能歐洲都滿能接受不同文化的吧,感覺同學都很友善,什麼party的組成份子也都很多元。國際學生也很多,不會都是亞洲人
7) 跟一些證照機構有合作,課程稍微有按照證照內容排,準備起來比較輕鬆。報名也因此有優惠
3️⃣學校的缺點是?
1) 有些課程很冗。對於以前有相關背景的人來說,第一學期應該不少課都已經學過了,像我的話總經、統計都修過了。雖然可以申請免修,但就會覺得我付學費來免修有點虧。有些課程老師也是很鬧,感覺不太會教。不是每個老師都很好坦白說是不爭的事實
2) 部分同學素質普普。不像英美,這邊我遇過不少GMAT沒有700的,當然他們會講德語啦,但總之要比精英人數的話恐怕還是英美兩國比較多。這點也不算是缺點啦,因為高手已經非常多了,只是偶爾還是會在報告時遇到不知道在幹嘛的組員
3) 學校太小,運動很麻煩哈哈哈
4) 出了德國之後這個學歷用途折半。在歐洲金融領域的可能會聽過,但再出到比方亞洲美洲,這學校可能就會被認為是普通研究所了。想靠碩士學歷去比方大陸的話,可能要考慮一下
5) 這個比較私人。我自己想學比較偏次級市場投資的東西,但這邊有教金融商品有教風險管理就是沒教投資學,所以研究分析的東西恐怕還是要靠社團或是自己努力學習
▷▶︎ More LILYHAHA
----------------------
▪︎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lily.hahahahana/
▪︎ Email: [email protected]
(更多留學諮詢、合作,請來信)
▷▶︎ About LILYHAHA
---------------------
留學不在只是夢想,過去在準備德國留學的路上,資源總是相對英美少的很多,因此希望透過YouTube這個平台,來分享更多在歐洲的留學&工作經驗給大家,想到德國工作?想到德國念碩士?但卻沒有什麼方向,都可以跟我聊聊喔!
▷▶︎ 留學德國申請祕訣-免費資源
----------------------------------------
▪︎ 底下留言告訴我你的eamil,即可領取申請祕訣喔!
▪︎ 私訊預約免費留學諮詢30分鐘
▷▶︎ 這些影片會讓你對德國有更多了解
-------------------------------------
⇢德國留學&生活
▪︎ 德國亞洲超市:https://youtu.be/B2xAXR5in8E
▪︎ 德國一天需要多少德文:https://youtu.be/qsmiffED25Y
▪︎ 德國外食花費:https://youtu.be/DDH8coykU3A
▪︎ 德國大學排名:https://youtu.be/9XWqweyKowo
⇢德國留學訪談
▪︎ 高中申請學士(慕尼黑大學)https://youtu.be/rL3eG-X3NfQ
▪︎ 德國碩士獎學金(慕尼黑工大)https://youtu.be/HvS2e6WjZzo
▪︎ 瑞士博士申請(蘇黎世聯邦理工)https://youtu.be/nT0HYE1Ctn0
▪︎ 瑞士碩士申請(洛桑聯邦理工)https://youtu.be/ATmVnNDhHTE
▪︎ 德國科大碩士(Hochschule Esslingen) https://youtu.be/gdIAPx4gmbE
⇢德國工作&實習
▪︎ 德國互惠生:https://youtu.be/x2Zysm7-0yk
▪︎ 德國畢業賺多少:https://youtu.be/FzBh5MRSuO4
▪︎ 德國實習&打工經驗:https://youtu.be/81CnfYIXJMA
▪︎ 德國軟體工程師:https://youtu.be/mY1K17nUzGU
▪︎ 瑞士Google工程師:https://youtu.be/7ly1ZCUldss
▷▶︎ key words 關鍵字
----------------------
李黎哈哈 李黎哈哈訪談系列 德國留學 歐洲留學 德國工作 德國實習 德國生活 歐洲生活 德國簽證 留學申請 留學心得
🎥在使用的影片拍攝剪輯器材
相機 sony zv1
https://amzn.to/2C8Iab1
攝影 i Phone 7
https://amzn.to/3hc1sMw
腳架 JOBE
https://amzn.to/3dPME3X
麥克風 RODE
https://amzn.to/3f8ZL0t
剪輯 FCPX
https://amzn.to/3dQr6V8
字幕 Arctime
------------------------------------------------------------------------------------
#李黎哈哈訪談系列
政大 商 學院 校友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葛量洪教育學院(Grantham College of Education)是一所曾經在香港提供專職教師專業培訓的院校,以美術教育為主,於1951年創立,校址在九龍加士居道42號。開校第三年兼併了鄉師,當年香港政府致力發展小學,亟需大量師資,葛師就採取短期的一年制,而且迅速發展擴充名額。全盛時每屆一班竟達330人(羅師中英兩部每屆各收25名,鄉師中文只收25名)。葛師於1964年除繼續開辦一年制外,更加開辦了中文二年制。葛師師資訓練特有兩項措施,第一為「設計教學」,分組學員選題後,要分工參考搜資料、實地採訪。最後要安排大規模展覽作分享。第二項特色是「小組討論」,以補大課單向講授之不足,也建立了更佳之師生關係。一年制全期分配到小學實習一次,畢業生只可任教小學。二年制實習兩次,第二次分配到中學實習,畢業後可最高任教至中三(Form3),選取之標準及校內表現也要求嚴格,入讀二年制者也曾有於升二年級時須離校。由於政府通過教育學院法例,提升至頒授學位的水平,葛量洪教育學院於1994年被合併為香港教育學院的一部份;而原址將被重建。按恔友會96年統計,葛師開辦了45年,本科同學計達6760名。 其校友會於1952年9月成立,並先後創立了5間以「葛量洪校友會」命名的學校,即:葛量洪校友會觀塘學校(1961-2008)、葛量洪校友會慈雲山學校(1967-1988)、葛量洪校友會油塘學校(1973-1993)、葛量洪校友會將軍澳學校(1988-2008)及葛量洪校友會黃埔學校(1997-今)。在多間師範學院合併後,葛師校友會學校仍以原名續辦,設有多項獎學金,後因出生率下降而致多間完成歷史任命。葛量洪校友會轄下各小學的校監均為香港民主派元老、前立法會議員、支聯會主席司徒華(葛師首屆畢業生,曾任葛師校友會觀塘學校校長二十一年)。2011年葛師校友會舉辦了盛大之鑽禧藝展及多項紀念活動,增添葛師鑽禧紀念獎學金,更收集校友之著作及歷史照片出版了專冊,名為「葛師的歲月」(Down Memory Lane: Our Golden Years at Grantham College of Education),資料詳盡,並得當年馮翰文副院長發序言。
香港教育學院(The Hong Ko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是香港八間受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資助的高等學府之一,主要提供教師專業培訓。香港教育學院的歷史可追溯至1853年於聖保羅書院開辦的首個正規在職教師培訓課程。隨著政府及社會大眾對師資教育的關注及需求不斷增加,羅富國師範學院(羅師)、葛量洪師範學院(葛師)、柏立基師範學院(柏師)、香港工商師範學院和語文教育學院等相繼成立,開辦正規的師資培訓課程,為香港教育提供具備資歷的教師。依照1994年4月25日教育統籌委員會第五號報告書的建議,四所師訓機構和語文教育學院合併成為香港教育學院,進一步提升師資教育和有關專業培訓課程的質素;總辦事處設於香港島銅鑼灣新寧大廈,另設10間分校,主要提供教育文憑課程及在職教師培訓課程。直至1997年,香港教育學院遷往新界大埔至今。新校園位於香港新界東大埔露屏路10號,佔地12.5公頃,由著名建築公司巴馬丹拿(P&T Group)設計,於1996年5月28日由前港督彭定康主持奠基,並於1998年2月26日由前行政長官董建華揭幕正式啟用。校園由行政大樓、教學大樓、文康及運動綜合大樓、學生宿舍及戶外體育設施組成。香港教育學院雖有學士、碩士和博士課程。教院的教育及師資培訓在國際QS世界大學排名中位列全球第十五名、亞洲區第三名 ;語文學科則位列全球首 101-150 名 。於2015年9月11日,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通過香港教育學院正名大學,待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批准及得到立法會通過,教院最快可於16年2月正名為大學。經收集多方意見後,香港教育學院校董會決定,將以「香港教育大學」及「The Education University of Hong Kong(EdUHK)」作為教院正名後的校名。香港教育學院設有3個學院,轄下共13個學系,提供不同範疇的本科課程,包括教育學士、文學士及社會科學學士,同時也為在職教師提供部分時間制進修課程;而研究生院則負責統籌各研究式或修課式的博士及碩士課程,如哲學博士及教育博士等。修讀教育學士或教育文憑的學生需通過兩次教學實習,而所有教學實習則由院校協作與學校體驗事務處負責統籌。學院並設多個校級研究與發展中心,追求卓越的研究和社會合作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