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高教 #臺灣大學 #臺灣教育 #臺灣學生
(選填校系的考量)
#臺灣聯合大學系統🇹🇼,新增:國立政治大學
成為五間大學聯盟:陽明交通(合併)、清華、中央、政治
系統內各校生可申請轉學,也可申請跨校雙主修、輔系。
政大校長郭明政表示校內的人文社會科學領域,和系統各校理、工、醫及生命科學有互補成效。
未來五校間的交通車,將有所調整、增加,讓五校間的往返更為便利,彼此互相分享學校資源、跨校選課等。
政大 輔系 轉 雙 主 修 在 遠見雜誌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政大明年加入「台聯大」】
國立政治大學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NCCU)申請加入由國立陽明大學、國立交通大學、國立清華大學、國立中央大學四校組成的「#台灣聯合大學系統」,台聯大系統已通過,將送教育部核定!
校長郭明政表示,預計明年2月1日起,政大有望成為台聯大成員,台聯大將是一個擁有超過3000專任教師及6萬學生的大學系統。系統內各校生可申請轉學,也可申請跨校雙主修、輔系。
📸遠見IG分享好照片:http://bit.ly/2HvEoJk
👉掌握新知!加入遠見LINE好友:https://bit.ly/2xL03L4
🔔訂閱遠見雜誌YouTube,記得開啟小鈴鐺!http://bit.ly/2FcCknT
📰追蹤遠見Google news,給你最新資訊:https://bit.ly/3cOC6l5
政大 輔系 轉 雙 主 修 在 辣媽英文天后 林俐 Carol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感謝政大教育系學姊的熱情分享👍🏼
我目前以公費生的身份就讀政大教育。對於未來有志當老師的人,教育類科的公費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因為公費生未來不需要通過教甄,實習完後直接分發到指定的縣市服務。所以基本上是確定一畢業就有工作。但是公費生在學時有很多條件要達成:必須四年畢業(修完所有指定的認證)、每年七十二小時的義務服務、成績必須達到全系前30%(或是學期總平均需達80分以上)、在畢業前必須通過教學演示。而公費生在分發之後,也必須在該分發地待滿簽約年數(我是四年,離島要到六年,之後的法令好像會修改成五年)這之間不能夠辦理留職停薪或是申請調職,要扎扎實實地做好做滿應有的年數。
我知道很多上不了政大其他科系的人,會想要進政大教育當作跳板,但現實是,因為有太多人把這裡當跳板了,所以真的跳出去的人少之又少。在文學類科,要拿到85分以上的成績不是件難事,所以大家的平均成績普遍都很高。我大一上學期的平均成績是87.5分,在系上的排名是27名(全部63名),每位學生都是只有零點幾分的差距。而要以這個排名申請雙主修或是轉系根本不可能。此外,轉系也是充滿變數的一條路,我有一位同學經濟系的課拿98分,每堂經濟系的課都有去上,在系上的排名也很高,大一的時候還是轉系失敗。痛苦地熬到大二才轉成功。所以在教育系,能轉系成功的人都是菁英中的菁英。
政大教育系的活動非常多,要能專心唸書是一件不簡單的事情。所以如果真的對教育完全沒興趣,建議不要踏入政大教育比較好。
而讀教育系未來的出路不一定要當老師,我們系的教育行政也是滿有名的,未來考國考進入公家機關工作,成為公務員也是一條出路。另外,我們系開設了推廣實驗學校中心,有很多機會接觸到實驗教育的相關內容,對於未來不想在體制內教書的老師志願者,也是個滿不錯的選擇。
還有,讀教育系有個優點,是在修教育學程的時候不用額外繳學分費。以一位教育系的學生和一位英文系的學生,都以成為英文教師為目標為例。要有英文教師的資格,必須修習師資認證和英文師資認證課程。教育系的學生在大一下的時候可以申請師資生,並且通過英文輔系的考試,這樣就變成一位有英文輔系的師資生。師資生在修師資認證的課程不需要額外繳交學分費,而且可以用系上開的課程直接抵學程的學分,這樣系上的畢業學分拿到了、師資認證的學分也拿到了。英文系的學生,要申請成為師培生(師培生也包括申請師資生沒上的教育系學生),師培生在選課上會與教育系的學生不同,是師培中心額外開課,上師培課程要額外繳交學分費。而一學分的費用大概是1000多元,累積下來是一筆不小的開銷。所以這是讀教育系的其中一個好處:只要成為師資生,在修師資認證課程時,不用繳交將近萬元的學分費。
對於教育系的分享大概到這邊😊
再次感謝學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