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來,除了社會上不斷被公眾討論的轉型正義之外,博物館與學術界內針對考古、研究與蒐藏文物的倫理議題也成為當代文物歸還、落實地方文化自主權以及尊重文化主體性的重要話題。
大家熟悉台灣史的重要事件—牡丹社事件,不只是承載各式學術研究與討論的一個資料載體,而是對當地部落歷史與文化的一種長期以來的他者化體現。這點在英國愛丁堡大學博物館庫房中找到的4具牡丹社頭骨上就很具體的呈現出來,這4具頭骨如何成為殖民、學術研究、以及帝國時期博物館的藏品,而無法在故鄉安息,為過去紛擾的歷史衝突做一個結束。理解這個移動與被蒐藏的過程,並正視當地部落希望將頭骨帶回故鄉的要求,應該是當代學術研究者與博物館領域都需要重視的專業倫理。
————
今年 5 月,烈日炙人的屏東牡丹鄉,這個臺灣最南端、人口只有 5,000 人的山地原住民部落,召開了一個協調會。
雖然辦在南臺灣小部落,這場協調會卻是國際級:在座有原住民族委員會、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及屏東縣政府,會議更涉及地球另一端的英國愛丁堡大學,還有 146 年前 16 位失去頭顱的牡丹勇士亡靈──
原來今日英國愛丁堡大學的博物館庫房中,收藏著 4 具恆春牡丹勇士的頭骨,而這 4 具頭骨,可望在一個多世紀之後,由子孫迎接回恆春家鄉。
究竟為什麼,牡丹社勇士的頭骨,會出現在英國愛丁堡大學的博物館庫房?又是為什麼,在異鄉漂流 146 年後,這些頭骨終於有機會回家呢?
發生在 1874 年 5 月 22 日前後的石門戰役,是牡丹社事件首次較大規模會戰。
這場戰役,最後以日軍慘勝、牡丹社戰士遁退作終。根據記錄,日軍 6 人死亡(一說 7 人)、約 20 多人受傷;牡丹戰士當場戰死 16 人(包含頭目阿祿古父子)、 14 名重傷不治。
根據多份文獻記錄,那 16 位當場戰死的牡丹勇士,如數被日軍士兵割下首級,作為戰利品。長久以來,人們只知道這些勇士的頭顱被割下,但對於這些頭顱被割下之後的遭遇,卻幾無所知──
它們被草率丟棄在峽谷戰場的荒煙漫草之間了嗎?還是,在之後作為「順服友好」的象徵歸還牡丹族人了呢?又或者,它們被攜回日本,成為某位軍官家中展示架上赫赫戰功的炫耀?
這個持續一百多年的謎題,終於在 2019 年「故事 StoryStudio 」團隊的調研工作中,出現曙光。
現在,我們終於看見這四具頭骨的旅程全貌。從臺灣屏東戰場,到日本橫濱的解剖研究室,再到英國愛丁堡大學,最後塵封在博物館庫房中,無人知曉。
橫跨半個地球,歷經一百多年的沉默與無名,這四具頭骨,今天終於找回了他們的身分。
這項發現,引起屏東縣政府、中央原民會等單位的關注與重視。目前,臺灣駐英國代表處已與愛丁堡大學校方接洽,協商文物返還的可能性與方法;文史學者如陳耀昌醫師、胡川安教授,也積極和公部門與地方溝通,希望共同促成臺灣國際遺骨返還部落首例。
(以上引用自網頁原文)
https://storystudio.tw/article/gushi/four-botan-skulls-found-in-edinburg/?fbclid=IwAR1MPs8TH8K5V-o01L5A7fA41IAfLgGYBWZFt3tVdbtMI6yVrrK5U8dkfok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