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問快答 《富春山居圖》之謎3:《富春山居圖》的兩部分爲何會分藏于兩岸?】2011年6月1日,一幅收藏于浙江省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剩山圖》,跨越海峽來到了臺北,和收藏于臺北故宮博物院的《無用師卷》聯合展出,完成了一次《富春山居圖》的合璧,吸引了無數人前來觀看。
在中國繪畫綿延幾千年的歷史長河裏,從來沒有哪幅畫作的命運,像《富春山居圖》這樣撲朔迷離、坎坷離奇。那麼,它爲何會分藏于兩岸呢?#富春山居圖合璧十周年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樸埔風情-躍動的先民身影特展 本次將再次帶著聽眾第八次走入國立臺灣博物館,由館方典藏管理組 #謝英宗組長,帶著大家認識此特展。 此展是由文化部所屬國立臺灣博物館主辦,國立故宮博物院、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合辦,以臺博館鎮館之寶「康熙臺灣輿圖」為主體,結合「番社采風圖」和文獻史...
故宮博物院鎮館之寶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辦完「愛台灣博物館卡」的年卡,抱著一種不去白不去的回本心理(其實是因為戶外熱爆),連續兩週去科教館玩後,昨天又帶寶哥梅弟去逛了故宮博物院。
故宮其實早在三月已經逛過,這週打算挑戰天文館,但在高速公路上,寶哥忽然問可不可以改去故宮,阿梅也附議。阿公立刻改變導航路線,對愛孫的早熟表示讚許:「好啊,原來你們對人文歷史比較有興趣啊!阿公這麼大的時候才不會主動想逛故宮呢。」
直到踏進故宮才真相大白,我家兩隻小犬哪是什麼文史小天才,哥哥一心只想去故宮的紀念品商店瞎拚,弟弟則是迷上故宮兒童導覽器中的互動遊戲和故事。(租借兒童導覽器一台100元,可以讓小人看展不吵不鬧不無聊還能學點東西,這點錢我覺得很值得花)
故宮的藏品非常多,但展館不算大,除了翠玉白菜、肉形石、毛公鼎這類鎮館之寶固定展出,其他展品會不時輪替,近年還有一些針對親子家庭設計的互動性特展。
這次心血來潮的故宮之旅,讓我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數位互動特展「故宮魔幻山水歷險」,將故宮收藏的幾大經典畫作都轉成3D互動版,4~12歲的小朋友都能樂在其中。展區不大,2小時內可以逛完,但這種一看就是砸大錢籌辦的展覽竟然可以免費入場,根本超佛心啊!(我們五一連假的週六去,現場竟然人少到幾度包場,大家都不知道有這種好康嗎)
「蝶舞香徑」以宋徽宗〈詩帖〉中的舞蝶迷香徑為起始意象,透過互動投影,讓你變身翩翩起舞的花蝴蝶。寶哥梅弟在這區瘋狂飛舞跑跳,兩隻小蝴蝶玩的不亦樂乎。
「寰宇遊歷」將郭熙〈早春圖〉、范寬〈谿山行旅圖〉3D立體數位化,站在畫前平舉雙手或左右傾斜雙臂,就能翱翔在畫中世界;郎世寧〈百駿圖〉中各種斑紋毛色的馬,輪番投影在立體的白馬模型上,也讓人身歷其境。
展場中還會播放卡通〈國寶娃娃歷險記〉,描寫國寶娃娃將由故宮的書畫多媒體室出發,乘同安船越黑水溝,來到清代台灣的歷險故事,只要有卡通我兒就給讚。
「幻象古水族」是以故宮典藏〈海錯圖〉、〈海怪圖記〉為靈感打造的「海錯隧道」、「海怪互動牆」,一窺300年前畫家眼中的海中生物形象,踩踏地板或揮舞雙手,還能跟地上或牆上的海怪互動。這一區的燈光昏暗,地上又很貼心的放了幾個懶骨頭,想必是為了讓疲倦的家長趁機閉眼小憩。(並不是!)
展覽核心作品「富春印象」沈浸式劇場,以黃公望〈富春山居圖〉的中國山水畫為基底,運用AI人工智慧科技,融入莫內、塞尚及梵谷的畫風,打造出中西合併的山水藝術。四面環繞式的展區極美,大人會很驚艷,但我兒年紀小跟莫內梵谷不熟,又缺乏藝術細胞,沒耐心在這區久留。
喜歡手做的可以參加「魔幻實驗室」的課程,製作與展覽主題相關的手作工藝品,有限量500組的免費課程,也有要付費100元或250元參加的課,都可以事先上網預約。另外還有免費AR體驗「神奇百駿」,將自己彩繪的馬或狗掃描後,就會投影出現在展場的大螢幕上。
整體而言,「故宮魔幻山水歷險」是一個小而美的趣味互動展覽,融合故宮館藏與數位科技迸出新滋味,從四月展到八月底,很適合炎炎夏日不知何處去的苦命父母在室內吹冷氣遛小孩。
如果想打發更多時間,也可以順便買票去故宮本館第一展區,問候久違的翠玉白菜和肉形石,順道逛逛我也很喜歡的特展「畫琳瑯貨郎圖」,幻想孩子長大後會變成文藝青年唷。
P.S. 以上不是故宮或博物館卡的業配文,非但沒收錢還傷荷包,我認真覺得太擅長開發週邊商品的故宮欠我一張VIP商品兌換券。熱愛逛街瞎拚的戀物癖寶哥,每次進故宮紀念品部就見獵心喜,上次買了150元的翠玉白菜自動筆,這次買了220元的琉璃掛飾,再這樣下去,勤儉持家的母親就要封殺搶錢的故宮,只敢逛其他週邊商品沒那麼精彩的博物館了。
一定要tag一下據說很活潑的 國立故宮博物院 National Palace Museum 和 故宮精品 小編
#我絕對不會說我差點就買了要價1100元的朕倦了本宮乏了狂歡後睡好覺眼罩組
聽說故宮本館第一展區地下室的「兒童學藝中心」也有很多不錯的互動式活動,但連續兩次都忘了去,有逛過的家長可以跟我分享心得嗎?
故宮博物院鎮館之寶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下午和好友一起去故宮博物院看龍藏經特展。龍藏經為故宮鎮館之寶,相傳具有不可思議的神秘力量。親眼見到的當下,確實美得令人屏息,那樣的莊嚴殊勝,唯有歡喜讚歎。
而與難得一見的寶物同樣觸動我的,還有通往故宮的這條幽靜的林蔭道。下回要帶一本書來,在這裡坐一個下午,吹風,聆聽鳥鳴,靜觀林間光影的流動變化。
#龍藏經 https://reurl.cc/5oVLaR
展期:2021/03/06-04/05
#彭樹君
故宮博物院鎮館之寶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樸埔風情-躍動的先民身影特展
本次將再次帶著聽眾第八次走入國立臺灣博物館,由館方典藏管理組 #謝英宗組長,帶著大家認識此特展。
此展是由文化部所屬國立臺灣博物館主辦,國立故宮博物院、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合辦,以臺博館鎮館之寶「康熙臺灣輿圖」為主體,結合「番社采風圖」和文獻史料的記錄,運用數位科技以17米「康熙臺灣輿圖」全幅動畫展示及描述平埔族群風俗的動畫故事,重現清初臺灣平埔先民的生活型態及樣貌,透過跨越時空的文物、圖像及數位多媒體展示,讓民眾認識及瞭解平埔族群的文化內涵。
「平埔族」當初被用來泛指「一群居住在平地的人」,以便和高山族區分,因生活地域的分布和分類方式不同,族群的數量稍有差異。由於居住在平地,最早也最容易受到異文化的衝擊,平埔族群先後經歷了荷蘭、西班牙、清朝和日本等政權的統治,也曾經在臺灣臨近區域族群的往來扮演重要的角色,但數百年來的「漢化」融合,讓這群曾是臺灣島上活躍的族群,幾近消聲匿跡。臺博館透過數位新科技的運用,推廣平埔文化及活化博物館典藏,希望能更貼近民眾的思維,也讓親子觀眾探索認識平埔族群的常民生活型態,落實文化部「泥土化」政策。
故宮博物院鎮館之寶 在 National Palace Museum國立故宮博物院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西周晚期 毛公鼎
第一眼看到毛公鼎,您是否覺得它既樸實又穩重呢?半圓球形的腹部,底下有三根獸形足作為支撐,鼎的上方兩側各有一個立耳。器壁上沒有複雜的紋飾,只有口沿下方裝飾一圈重環紋及一道凸起的弦紋。接著,請您再往鼎內看,裡面鑄滿了銘文,共有五百個字,是目前所知篇幅最長的青銅器銘文。
許多存世的青銅器上都鑄刻有文字,記載了當時重要的事件。毛公鼎器腹內的銘文,記錄了周宣王即位後,冊封叔父毛公為重臣,並給他豐厚的賞賜,希望毛公能協助治理國家。毛公感念周王的恩澤,於是造了這個大鼎,把這件光榮的事蹟鑄寫在鼎內,留給後代子孫作為紀念。因為文獻史料中並未記錄毛公的功績,這篇銘文便成為補充歷史文獻的重要紀錄,也是瞭解西周晚期歷史最珍貴的史料。全篇文字排列工整,筆畫細瘦均勻,是西周晚期文字藝術的典範。
毛公鼎在清朝末年出土於陝西省岐山,之後歷經多次轉手,抗戰期間還差點落入日軍手中,最後由收藏者獻給國家,隨國民政府來到台灣,成為故宮的鎮館之寶。這段際遇,為毛公鼎更增添了另一頁傳奇。
故宮博物院鎮館之寶 在 馬英九- 我國國立故宮博物院內兩樣從未至國外展出的鎮院之寶 的推薦與評價
十二年前,我曾經以臺北市長身份至日本九州的福岡訪問,觀賞當地相當著名的「寶塚歌舞團」表演,也參訪了當地福岡市博物館,該館不僅典藏豐富,包括鎮館之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