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章曾刊登於足球王者第二十六期(2018年3月出版)
浴火重生的阿富汗足球 文:巴迪斯圖達
阿富汗給你的印象是什麼?貧窮?塔利班?《追風箏的孩子》?或許對於這個跟台灣相距很遠的中亞國家,我們確實不了解那麼多,也是人之常情。雖然因為內戰和極權統治,阿富汗足球不僅從國際足壇消失了接近20年,部分人民連生活和生存都是問題,更遑論找球場踢球,連國家隊主場也成了刑場,他們卻可以急起直追,近年屢創佳績,國際足聯排名比台灣更高。這個國家的足球故事,絕對是一個發人心省的勵志故事。
阿富汗於18世紀已經建國,在1919年獲國際承認是獨立國家,是中亞其中一個歷史最悠久的現存國度,所以他們的足球歷史很早就開始。他們的足協在1922年就成立,在1941年的元旦日,作客伊朗賽和0:0,是他們史上首場國際賽。7年之後,阿富汗加入了國際足聯,並於1954年成為亞洲足聯創會成員。雖然實力不怎麼樣,阿富汗仍然熱衷於參與國際賽。可惜好景不常,蘇聯在1979年入侵打擊阿富汗足球的發展,後來該國陷入內戰,在1984年9月20日的亞洲盃資格賽,以1:6慘負約旦後,阿富汗所有國家隊和球會,都沒有參與國際比賽,這段黑暗時代直到2002年塔利班政權被推翻後才結束。
重返國際足壇後,阿富汗首項參與的國際賽事,就是2002年韓國釜山亞運會。每當憶起這次比賽,阿富汗必定覺得非常難忘,因為他們在首戰就以0:10慘負於伊朗腳下。之後兩場小組賽,他們也以0:11不敵卡達和黎巴嫩。正當世人認為阿富汗只是一支不足為懼的弱旅的時候,他們卻不斷進步,首先是1年後的亞洲盃資格賽,就已經以2:1擊敗吉爾吉斯,雖然後來也是輸比贏多,但是不斷從比賽中獲得進步,結果在2013年的南亞足球錦標賽決賽,以2:0擊敗6屆冠軍印度奪冠。
阿富汗首次奪得國際賽事錦標,令舉國欣喜若狂,同年他們也獲得國際足聯公平競賽獎。阿富汗的國際足聯排名,也從2013年2月的第189位,提升至2014年4月時的第122位。到了去年,阿富汗的成績也不俗,雖然在世界盃資格賽慘負敘利亞和日本,作客新加坡只以1球僅負,2次面對柬埔寨也得勝而回。而在南亞足球錦標賽當中,在決賽再次面對印度,這次對手有主場之利,結果在加時後以1:2飲恨。雖然沒有再創造另一次奇蹟,阿富汗也已經證明再非吳下阿蒙,上月的國際足聯排名也維持在第154位。
阿富汗足球能在十餘年之間進步神速,除了國民對熱愛足球,和在2012年成立職業足球聯賽,善用旅外的阿富汗裔球員也是重點。由於逃避戰火,早於1980年代開始,已經有不少阿富汗人逃到歐美各地定居,當中尤以德國為最多。所以足協在挑選的國腳當中,超過一半也有歐洲足球的背景。在3月世界盃資格賽的25人入圍名單中,有12人是效力歐洲球隊。
依靠招募「海歸」球員爭取佳績,無疑是最快見效的補藥。不過補藥吃太多也不是好事,也非長治久安之計。所以阿富汗足協也在國際足聯的「進球」計劃當中,獲得150萬美元(約5,000萬元新台幣)資助,改善足協大樓和國家隊專用綜合訓練場的設備,連五人足球和沙灘足球的設備也有改進。相對和平的政局和足球環境的改善,令阿富汗參與足球的人數也急劇提升。根據國際足聯的資料顯示,阿富汗在2006年只有19,781名註冊球員,到了2014年已經擁有超過5.4萬名註冊球員。阿富汗女足也在這情況下獲得提升,光是在首都喀布爾,就已經有至少224名女子足球員,同時有16支喀布爾球隊有女足。
阿富汗足協並沒有因為顯著進步,而停下前進的步伐。他們在2014年6月跟另外5個國家,成立新的組織中亞足聯,並於去年底參與南亞足球錦標賽之後,就正式脫離南亞足聯。加入中亞足聯後,阿富汗有更多機會和實力更強的伊朗和烏茲別克較量。阿富汗足協秘書長阿嘎扎達(Sayed Aghazada)甚至說,如果進步幅度持續理想,相信阿富汗可晉身在卡達舉行的世界盃決賽圈。
雖然阿富汗足球進步明顯,只是他們的實力在亞洲仍然不算強隊,所以阿嘎扎達的豪言壯語難免無法令人相信。事實上阿富汗足球需要面對的問題仍然很多,比如說阿富汗國內仍然不靖,治安仍然差劣,連國家隊主帥沙格(Petar Segrt)外出的時候,也必須有2名保衛隨行。沙格表明不會因此離開,可是人心始終難以安定,在這樣的情況下發展足球有不少難度。
另外,因為國內環境仍然動亂,所以阿富汗國家隊一直在境外舉行「主場」比賽。從2002年回歸足壇以來,阿富汗只在首都喀布爾舉行2場比賽,第一場是2003年11月,他們以0:2不敵土庫曼的世界盃資格賽。另外一場已是10年的8月20日,主場以3:0擊敗巴基斯坦的友賽。連主場都沒有的球隊,可說是自斷一臂。這種因為政治問題而帶來的難處,國家隊是沒辦法自行解決,不過國腳們都說能夠代表國家出戰,也已經是榮幸,也許就是解決沒主場問題的妙方吧。
敗者重生戰冠軍 在 Jeff Machine 黃育仁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天才不可怕,努力的偏執狂才恐怖
做為名詞,「天才」的確存在;
做為形容詞,它卻被嚴重的濫用。
我們人類都喜歡找藉口
用藉口逃避自已的怠惰、撫慰自已的失敗,
所以從小到大我們一定遇過這樣的狀況:
成績永遠比不上那幾個同學,
「他們太聰明了」;
籃球場上永遠被那幾個人輾壓,
「他身高太犯規」「他天生手感好」;
看著自已認識的人創業成功,
「他家有錢」「他有貴人相助,我沒那種命」;
打架時候怎麼打都打不贏的對手,
「他天生神力」「他是無痛症患者」;
這個情境我們可以一起無限延伸下去,
但歸納起來,都是同一種思維:
不是我的問題,是上天不公平。
如果差異出在別人身上而不是我自已的問題,
如果優勢來自我無法控制的變數,
至少我可以找到藉口讓失敗嚐起來不那麼苦澀。
大家也能利用這樣的設定,
找到其它人一起取暖。
就像戰爭,
把陣地對面虎視耽耽的敵人們妖魔化、污名化,
我們才能說服自已戰爭是必要的,才能求生。
把遙不可及的、太過耀眼的人,稱為「天才」,也是一樣的道理。
如果從智商的角度來看「天才」,
智商160、180、200…(數字請自行想像)
可以加入門薩協會的那種奇人之中,
(門薩協會是世界上規模最大、歷史最長的高智商同好組織,欲申請入會必須通過Mensa Test,
以證明申請人的智商為當地人口中最高的前2%)
雖然有很多各領域的頂尖人士,
也對世界帶來巨大的貢獻,
但很多極高智商的人,
其實生活境遇並不如我們想像。
回到剛剛提到的門薩協會,
會員組成非常多元,
有各種年齡層的人;
(美國最年輕的門薩組織成員Kashe Quest,今年通過測驗加入的時候才兩歲,測驗結果高達146分,而美國人的平均智商據說是100分)
有多個博士學位的高知識份子,
也有從來沒接受過教育的人;
有百萬富翁,也有窮人;
有教授、卡車司機、科學家、園丁、電腦工程師、工人、藝術家,警官…,這個職業清單還可以無限延伸。
所以不代表門薩的134000個高智商會員中,
都有驚人的成就,大富大貴或名滿天下。
當然,以智商來評估人的資質,
只是所有方法的其中一種,
反駁「IQ測驗」的美國哈佛大學心理發展學家
加德納(Howard Gardner),
在他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論」中
一共列出了八個智能範疇:
邏輯數理智能(牛頓、居理夫人)
語文智能(莎士比亞)
視覺空間智能(米開朗基羅)
音樂節奏智能(莫扎特)
肢體動覺智能(拳王阿里)
人際社會社智能(甘地)
自我認識/內省智能(德蕾莎修女)
自然智能(加德納在1999年補充,喜歡了解並索索動植物、大自然環境和注重生態保育的能力。擅長辨別、歸類、觀察、實驗等,在農業、生態環境和自然科學方面的表現較強。能勝任跟動植物、自然環境相關的工作)
(有一本書號稱達文西在所有範疇中都是天才,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7 Brains --- 怎樣擁有
達文西的七種天才》)
加德納反對過去對智力過度狹窄的定義,
認為人的評價不該限定於某一項智力類型,
每個人都有獨特的一套智力組合體系。
所以天份,可以存在各種不同的領域與條件中
「天才」也不應該只限定來形容狹窄定義的「智商超乎常人的人」,
各種人類活動的領域,都有天才,
但為什麼,「天才」其實不可怕?
因為,我們口中時常掛著的那種「天才」,
其實都是人,跟我們一樣是血肉之軀
他們因為在各個領域中有驚人的超凡表現,
而被稱為「天才」,
我們透過對他們的「非人化」,
將他們與我們的距離拉開,
幫他們戴上「非我族類」這頂帽子,
讓成功遙遙無期這個困境變得能夠忍受。
但是他們的成就與崇高地位,
往往是透過我們無法想像的艱苦過程而達到的。
這些人是否天份出眾?是。
但是在他們的天份之外,
還有超過我們千百倍的努力,
與歷經多次我們承擔不了忍受不了的艱苦。
這些人幾乎不會否認他們為了在自已的領域登上顛峰付出多少心血,
甚至還引以為傲。
而坐在沙發上吃鹽酥雞挖冰淇淋,
看著電視裡面的「祂們」閃閃發光的同時,
我們假裝這些人生來就有四隻手、兩個腦,然後一天有48小時,
所以我們永遠比不上「祂們」,
這不是真相,但至少我們會過得舒服一些。
熱血籃球漫畫灌籃高手是許多人心中的經典神作
在眾多魅力四射的角色裡,
有一個非常奇特的存在:山王工業的一之倉聰
他外表不起眼,也沒有任何出色的身體條件,
身高、彈性、手感、速度…統統都很普通,
但是他透過超強的毅力跟忍耐力,
把自已打磨成超一流的防守專家,
在一支人才濟濟的冠軍球隊擔任先發球員。
山王工業的訓練是以超高水準與嚴苛恐怖聞名,
而他是唯一從來沒有從集訓基地逃跑過的人。
在主角球隊湘北跟山王的大戰中,
他緊盯另一個號稱「永不放棄」的男人—三井壽,
憑著他恐怖的意志力,三井壽在上半場就幾乎被他耗盡體力。
(當然漫畫畢竟是漫畫,主角威能是永遠無法突
破的bug,結局就不討論了)
除了對這個角色的人設印象深刻外,
山王的堂本教練對他下的一句點評
才是我忘不了的箴言:
能夠堅持不懈的努力,也是一種天份。
隨著年紀愈大,這句話在我心中的份量愈重,
不單是因為「努力」與「天份」之間的關係,
而是我有無數次親身體驗到一個殘酷的事實:
我所認識有天份然後能獲得成功的人,
都超.級.努.力。
當我累得倒地不起的時候,
這些人繼續打磨他們的技術;
當我想在床上多睡半小時的時候,
這些人打電話來說他們已經在訓練場等我;
當我做體能做到喘不過氣的時候,
這些人忍住痛苦繼續衝刺;
當我抱怨工作的時候,
這些人不停為事業尋找突破點、思考怎麼成長;
當我因為努力的結果不如意而四處討拍的時候,
這些人永遠放眼下一場比賽下一個挑戰。
他們沒有四支手,
但他們每天用盡生命能量用到忘我。
他們沒有兩個腦,
但他們隨時在思考怎麼進步跟把事情做得更好。
他們的一天沒有48小時,
但他們把握可以運用的所有時間做該做的事。
(Kobe Bryant曾經說過,做為球員,他最自豪的
其中一件事,就是他好好利
用了每一分鐘)
當然,這些人的光芒太過耀眼
所以在這些人面前,我們會感到自卑,
因為不論天份與用心程度,我們都自嘆弗如。
但是自卑,不代表我們要自暴自棄,
我們也許分毫無法動搖他們的地位,
但我們可以努力在自已的人生坐上王座;
我們也許沒辦法名留青史,
但我們可以在自已的人生留下足跡;
我們也許得不到別人的歡呼,
但我們可以光明磊落的面對自已。
不放棄也許是一種厚臉皮,
但是不放棄,代表在賽局當中你還有一席之地,
只要你還想繼續,沒有人可以叫你認輸
而不認輸的意志,會反過來成為你的盾牌,
用這個盾牌,去防禦閒言閒語,
讓自已可以繼續勇敢堅持下去,
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組成你們的方陣,
人生是你們自已的,
就像斯巴達三百壯士可以擋下波斯十萬大軍,
你們也可以死掐著外界的冷眼跟奚落,
死掐著自我懷疑跟卻步,
不讓這些情緒攻陷你的內心。
喚醒你心中的那個偏執狂,
讓理性退位,
不要妥協,
用原始的求生本能去追求你想要的東西,
這種能量跟慾望,比天賦,更強大,更猛烈。
天才很厲害,但是不努力的天才並不可怕,
真正可怕的是為了成功永不妥協的偏執狂。
「我打不過你,但我永遠不會停止挑戰你」,
對命運,對宿敵,他們都抱著這種心態,
然後將想法付諸行動。
下次跟大家聊聊,
我心中最可怕的偏執狂之一,
球衣51號的辣個男人。
敗者重生戰冠軍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東奧即時報【郭婞淳三破奧運、舉起金牌!台灣連3天奪牌,獎牌數達1金2銀3銅;羽球男雙「麟洋配」拍下世界第一晉級;女拳王陳念琴順利闖頭關】
台灣「舉重女神」郭婞淳,今(27)日下午在女子59公斤級的舉重項目,以抓舉103公斤、挺舉133公斤、總和236公斤,三破奧運紀錄的優異成績,為台灣代表團奪下2020東京奧運第一面金牌。已拿過世錦賽、亞錦賽、世大運與亞運金牌的郭婞淳,在這面奧運金牌入帳後,也完成生涯的「國際賽大滿貫」。
郭婞淳這一金,讓中華奧會會歌首次在2020東奧比賽會場響起。站在頒獎台最高階位置上、自己為自己掛上金牌的郭婞淳,眼眶含淚,讓人激動。這也是台灣奧運史上第6面金牌。
2020東奧開幕以來,台灣選手天天都有讓人振奮的表現,累積到今天,柔道的楊勇緯(銀牌)、「三劍客」魏均珩/鄧宇成/湯智鈞的男子射箭團體賽(銀牌)、林昀儒/鄭怡靜的桌球混雙(銅牌)、跆拳道羅嘉翎(銅牌),再加上今天的郭婞淳(金牌)、陳玟卉(銅牌),累積總獎牌數達1金2銀3銅。
■59公斤級抓舉「銀牌」競爭激烈,金牌郭婞淳「自己和自己比」
本屆東奧北韓未派代表團出賽,郭婞淳在59公斤級實力太堅強,由於每個國家有4個名額的限制,中國也刻意避戰郭婞淳、閃過這個量級;而里約奧運金牌的泰國蘇拉特(Sukanya Srisurat)因禁藥遭到禁賽,整個泰國舉重隊也被禁賽。賽前,連國外媒體都形容,這個量級中,「其他選手幾乎看不到郭婞淳的車尾燈」,也被評為本屆台灣代表團最穩的一面金牌。而郭婞淳也「毫不意外」,抓舉結束就遙遙領先其他選手7公斤,輕鬆以103公斤破奧運紀錄佔上排名首位;挺舉則採取先求穩當、再求破紀錄的策略,第一把125公斤就「定金牌」,第二把舉起133公斤,最後一把在已沒有奪牌壓力下進一步挑戰自己的世界紀錄140公斤、設定141公斤,雖然差了一步,但仍然超越奧運紀錄。
由於郭婞淳的實力遠遠高於對手,這個量級形成激烈的「銀牌搶奪戰」,不過其他選手發揮奧運精神,力拼到底也令人動容。地主日本選手安藤美希子抓舉舉起94公斤,但比21歲的土庫曼選手格里耶娃(Polina Guryeva)少了2公斤;進入挺舉項目,第一次試舉兩人都是116公斤平手,第二次試舉安藤挑戰120公斤失敗,土庫曼選手成功舉起119公斤,安藤第三次則是挑戰120公斤希望一舉挑戰銀牌,成功後雙手掩面激動落淚,幾乎無力舉步,由教練團扶著出場。但土庫曼格里耶娃並未放棄,第三次試舉完成121公斤超越安藤確定抓下銀牌,她興奮地與教練擁抱並激動落淚,兩人一路較勁成為比賽的另一個亮點。
■舉重女神由坎坷邁向巔峰,人美心美獎金捐救護車、均分給教練
27歲的郭婞淳在上一屆里約奧運參加女子58公斤級,即被看好有奪金實力,賽前狀態也極佳,可惜臨場稍緊張,未能百分之百發揮,以抓舉102公斤、挺舉129公斤,總和231公斤拿到銅牌。2018年重新劃分量級後,郭婞淳轉戰59公斤級,近年幾乎包辦所有重要比賽冠軍。目前這個量級的抓舉、挺舉與總合世界紀錄都是由郭婞淳保持,分別是:抓舉110公斤(2021年4月19日塔什干亞錦賽)、挺舉140公斤(2019年9月21日泰國芭達雅世錦賽),與總和247公斤(2021年4月19日塔什干亞錦賽)。
阿美族血統的郭婞淳,原本是練田徑,後來轉練舉重後,成績非常突出,但初期國際賽的路十分坎坷。奧運初體驗是在2012年的倫敦奧運,當時僅以第八名作收。但2014年備戰亞運時右大腿不慎被槓鈴壓傷,導致大腿肌肉有70%以上的撕裂,在醫療團隊與自己努力復健下才康復,並於2016年里約奧運以絕佳狀態出戰目標金牌,沒想到可能是太想表現,加上被泰國兩位選手夾擊之下,僅奪銅牌;這次能拿下金牌,是為自己卓越的舉重生涯中補上最後一塊拼圖。
郭婞淳是國人口中「最正」的舉重選手,不只是形容她清秀的臉龐,而是她「心更美」,雖然家庭經濟狀況並不優渥,出生時因體重過輕在宜蘭羅東聖母醫院倖存下來,因媽媽長期在外工作,從小由外婆帶大,一路靠著體育獎金負擔自己的學費,但在舉重領域發光開始有了獎金後,總是大方回饋社會。曾透過自己出生的羅東聖母醫院捐救護車給澎湖惠民醫院;就連上屆奧運銅牌的國光獎金也拿出來均分給教練團,感謝這群在背後幫助她的教練們。甚至之前談到以後退休後的計畫時更表示,想回家鄉台東開一家「早餐店」,為的只是希望讓台東的學弟妹,「每天第一餐能吃得營養又有活力。」
■羽球男雙麟洋配,擊敗世界第一印尼組合前進八強
台灣羽球男子雙打項目李洋、王齊麟組成的「麟洋配」,第一場小組賽意外在激戰中輸給印度組合後,在小組中陷入困局;但麟洋配並不沮喪,昨天面對英國組合恢復過往水準,展現絕佳默契,以2比0直落二取勝,必須再拿一勝才能保證晉級八強,萬一再輸,就要看印度與英國的勝負才能決定。
今(27)天遭遇小組中最強的世界排名第一印尼組合吉德翁(Marcus Fernaldi Gideon)與蘇卡穆約(Kevin Sanjaya Sukamuljo),有著輸不得的壓力,王齊麟特別在臉書上說:「能和世界最頂尖的對手較勁是我們的榮幸,我們一定會把握這個挑戰的機會,全力以赴給他拼下去!」
麟洋配果然說到做到,第一局雙方激戰,比分持續拉鋸,麟洋配以21比18驚險拿下第一局,可是第二局印尼組合急起直追,展現非常好的默契配合,多次讓麟洋配疲於救球,麟洋配沒能直落二拿下,以15比21輸掉,必須進入決勝局。
第三局一開始王齊麟抓到機會就重砲猛攻對手,讓對手不得不互換守位,打亂對手布陣,加上李洋展現在網前高超的回擊能力,持續領先;10比7時,王齊麟一度因為救球坐在場上,但仍然穩穩回擊兩球,才找到空擋起身,而這一分也順拿下,過程讓比分一直都保持三到四分的領先差距。麟洋配穩紮穩打最終在賽末點中,靠著李洋一記網前反手殺向對角得分,兩人立刻雙膝跪地仰天怒吼,驚險擊敗世界第一,靠自己不求人就攜手晉級八強。
■桌球林昀儒、陳思羽與拳擊陳念琴同日晉級
昨天才剛拿下桌球混雙銅牌的「小林同學」林昀儒是大會男單第五種子,休息不到12小時後,一大早就在男子單打小組賽登場;面對實力有一段距離的瑞典選手,他維持一貫冷靜特質,以4比1擊敗對手晉級。下午16強出賽面對巴西的日裔選手坪井,原本一路領先拿下3局,坪井突然在第四局開始甦醒,連追兩局,第六局更是一路緊跟,小林同學展現冷靜穩住第二個賽末點讓坪井回擊出界,驚險地晉級八強。桌球女子單打陳思羽,面對美國選手穩穩地以4比0擊敗對手晉級;比較可惜的是「小林同學」混雙搭檔「怡靜學姊」,面對新加坡好手于夢雨出現太多失誤,狀態一直無法調整回來,以0比4落敗遭到淘汰。
拳擊今天由來自馬祖的陳念琴在次中量級出賽,面對義大利選手在第一回合比較採取守勢,等待對手出拳再伺機而動反擊,有掌握到幾次機會,陳念琴甚至打到對手頭套歪掉,以4比1領先。第二回合陳念琴更是加強腳步的移動,好幾次躲過對手的勾拳,只是這回合並沒有太多有效攻擊,回合結束以3比2縮小領先差距;最後一回合雙方都加強了進攻,尤其是義大利選手幾乎死命地出拳,所幸最後裁判以3比2判陳念琴勝出,驚險闖過第一關晉級八強。
游泳池畔,昨天表現傑出的「台灣蝶王」王冠閎今天在準決賽中第四水道出賽,一開始入水後維持競爭力,完成100公尺時名列第三,最後50公尺開始加速,一度擠進前二名,但最後15公尺左右沒能維持優勢,最終以1分55秒52的成績名列所有選手第13名,距離擠進前八名的決賽僅差0.21秒。王冠閎賽後表示,最後50公尺爆掉,失望一定會有,但會記取這次教訓,好好向下一步邁進。接下來王冠閎還有100公尺蝶式項目會出賽。
#晚間22點更新
【女子舉重選手陳玟卉再摘一銅!桌球男單莊智淵、女單陳思羽苦戰落敗,止步16強】
舉重女子64公斤級,台灣代表隊24歲選手陳玟卉首度前進奧運舞台,就以抓舉103公斤、挺舉127公斤、總和230公斤奪下銅牌。在挑戰抓舉時,陳玟卉三次都成功,讓成績一直往上攀升,其中最後一次抓舉舉起103公斤時,漲紅的臉堆滿笑容,興奮之情溢於言表,完成抓舉時排名暫列第四。進入她擅長的挺舉項目,第一次試舉就成功舉起127公斤總和來到230公斤,一度暫居第一位;只是後面兩次試舉都無法成功舉起130公斤,而哥倫比亞選手與英國選手則是在後面緊追,分別想舉起131公斤與133公斤挑戰一舉奪牌,但都失敗收場,最終陳玟卉第一次前進奧運就以實力抱回銅牌。
「桌球教父」莊智淵今晚面對一路都以七盤大戰晉級的埃及選手阿薩(Omar Assar),莊智淵男團賽中的男雙老搭擋陳建安特別到觀眾席為老大哥賣力加油。面對身高196公分的阿薩莊智淵陷入苦戰,先被拿走一局後,再追回一局,雙方勢均力敵。進入第六局時,莊智淵一度陷入落後,主動喊暫停,一個人坐在休息區低頭沈思,慢慢走回桌台後,果然有中斷對手氣勢並調整策略的功效,連續拿分並超前比數,順利拿下第六局追成3比3平手。可惜在第七局,體力下滑的莊智淵腳步跟不上,失誤逐漸出現,比分也被逐漸拉開,以7比11輸掉第七局,最終以局數3比4止步16強。
莊智淵在賽後給一路支持他的《報導者》球迷一段話:
希望大家都開心,每個人都好好的,如果因爲看球,大家目標和心都聚在一起,不分你我,那就覺得很棒了!當然今晚我肯定不好睡,不過人生好像就是這樣,對我來講只有一條路,不知道走去哪, 但就繼續往前走!
另外,桌球女單選手陳思羽也在一旁遭遇中國選手孫穎莎,第二局與第四局都試圖扳回比分,但最終仍輸掉,以0比4止步16強。台灣桌球單打賽事僅剩小將林昀儒闖入男單8強。不過,莊智淵、陳思羽都還會繼續參加男女團體賽事。
【今日(7/27 )台灣選手成績戰報】
舉重女子59公斤級郭婞淳(金牌)
舉重女子64公斤級陳玟卉(銅牌)
羽球男子雙打小組賽李洋、王齊麟(2:1 晉級八強)
拳擊女子次中量級陳念琴(3:2 晉級八強)
拳擊女子輕量級吳詩儀(4:1 晉級16強)
桌球男子單打林昀儒(4:1 4:2 晉級八強)
桌球男子單打莊智淵(3:4 16強止步)
桌球女子單打陳思羽(0:4 16強止步)
桌球女子單打預賽鄭怡靜(0:4 淘汰)
射箭女子個人排名賽譚雅婷(4:6 淘汰)
游泳男子200公尺蝶式王冠閎(未晉級)
10公尺空氣步槍呂紹全、林穎欣(未晉級)
【明天(7/28)奧運賽程預告──幫台灣隊加油!】
射箭女子個人林佳恩(18:15 淘汰賽)
羽球男子單打周天成(17:40 小組賽)
羽球男子單打王子維(17:40 小組賽)
羽球女子單打戴資穎(08:00 小組賽)
桌球男子單打林昀儒(15:00 八強賽)
射擊男子個人不定向飛靶楊昆弼(09:50 資格賽)
游泳男子200公尺個人混合式王星皓(19:01 分組賽)
競技體操男子全能李智凱、唐嘉鴻(18:15 決賽)
比賽時間為台灣時間,實際比賽時間日程依東京奧運官網公布為準,體育署東奧專區於每日賽程結束後公布隔日賽程(https://olympic-ct.sa.gov.tw/schedule.html)
(文/嚴文廷;攝影/中央社、AFP)
#延伸閱讀
【江湖,在哪裡?莊智淵,永遠挑最難的那條路】 https://reurl.cc/Q9g4QO
【石明謹/歧視、抵制、恐攻和病毒──不完美的奧運,更激發人類追求美好】https://bit.ly/3eY4eWl
【沒有煙硝的戰爭──奧運的歡呼與悲鳴】https://bit.ly/3zmoxnY
#報導者 #2020東奧特輯 #Olympics #Tokyo2020 #TeamTaiwan #東京奧運 #東奧 #奧運 #中華隊 #台灣選手 #舉重 #金牌 #郭婞淳 #奧運紀錄 #銅牌 #陳玟卉 #李洋 #王齊麟 #陳念琴 #莊智淵 #林昀儒 #鄭怡靜 #陳思羽 #王冠閎
敗者重生戰冠軍 在 娛壹- 【《敗者重生戰》︱淘汰戰玩雌雄同體葛民輝:草蜢要學 ... 的推薦與評價
《敗者重生戰》︱淘汰戰玩雌雄同體葛民輝:草蜢要學嘢喇】 #hmvod 網上節目《#敗者重生戰》日前播出進入第二回合的表演項目,從20名參賽者選出8位進身總決賽。 ... <看更多>
敗者重生戰冠軍 在 敗者重生戰LOSER REBORN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 <看更多>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