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批:關於教師評鑑,過去我已講過許多話,可參考「我對教師評鑑爭議的看法:校園民主端賴大家參與 」、「全台獨一無二的教師評鑑問卷」,我常跟人說,如果用來解聘我的標準是可以接受的,例如被捏造的遲到十分鐘成為解聘理由,全國老師要比照辦理嗎?教師團體能接受嗎?在中山國中送到法院的罪證裡面,行為不檢有損師道的定義模糊寬鬆,督學桑冀威論述所謂的師道,以「世界正常運作因素」「空氣」「細菌」等比喻切入(見附圖),令人匪夷所思,上級「評鑑」老師的水準如此,未來教師評鑑會發展成怎樣畸形的樣子都不意外。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470的網紅蕭美琴立委辦公室,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口頭質詢─ ▶東部地區有許多學校規模小,又因少子化及人口外流衍生許多相關問題,一方面有裁併校的相關爭議、另一方面教師們因為人力不足,所以除了一般教學責任以及額外的行政工作,還須肩負其他像是父母不在孩童身邊的家庭教育問題。本席認為評鑑工作應朝化整為零方向進行,減緩偏鄉老師教學以外的行政責任。此外,過去...
教師評鑑爭議 在 蕭美琴立委辦公室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口頭質詢─
▶東部地區有許多學校規模小,又因少子化及人口外流衍生許多相關問題,一方面有裁併校的相關爭議、另一方面教師們因為人力不足,所以除了一般教學責任以及額外的行政工作,還須肩負其他像是父母不在孩童身邊的家庭教育問題。本席認為評鑑工作應朝化整為零方向進行,減緩偏鄉老師教學以外的行政責任。此外,過去夜光天使計畫本意良好,但因裁併校使學校離家距離遙遠,這些小孩下課後參加學校課後輔導,如果沒有專車、校車接送回家,也許就降低參加課後輔導的意願,也因此本席認為,學校和社區或者是 NGO 以及家庭,彼此之間要產生互補的關係。偏鄉的家庭結構特殊,而過去整個教育部的資源還是著重於正規教育,也就是學校附設的相關計畫。如果在整體資源有限的情形之下能夠做一些調整,讓學校老師所背負的責任有所調整,另一方面鼓勵一些有立案或者是有意願來從事社區型、部落型,或者是在偏鄉地區從事輔助型的、陪同小孩成長的工作的 NGO 或宗教團體。
▶偏鄉私立幼兒園幾乎不可能存在,除非它有宗教團體的支持,因為這沒有什麼利益可言,所以很多相關責任也在小學附設幼兒園的系統裡面。幼兒園相關交通工具的法規相當嚴謹,包括針對陪同人員的訓練,然而基於資源很有限,而載送兒童和使用的交通工具,相關規範又有所不同,所以須使用不同的車子、不同的規格、不同的人做接送工作。而且也因為裁併校之後的距離越來越遠,所以交通工具又是更迫切需要的,如果幼兒園不去載的話,諸多家庭可能就會放棄讓孩童到幼兒園就學的機會,甚至有可能衍生孩童午餐或與照顧問題。應思考相關法規適度鬆綁的可行性,或是做整體的規劃,譬如補助其他的公共交通設施來積極解決。畢竟偏鄉孩童就學的權利對於他整個人生經歷會有很大的影響。
部長:在偏鄉教育會加以一些輔助措施,方便接受學前教育。
▶12年國教架構裡包含免試入學及高中照戶籍地就地就學方式,惟有些地方學校與學校距離相當遠而且品質差距也相當大,以花蓮為例,花蓮中學、花女到玉里高中之間,也就是所謂要繼續升學而非職業的這些學校,距離是一個半小時的車程,學校承接的資源落差也差異相當大,讓想升學的孩子選擇變得有限,這些學校本身條件的均值化也很關鍵,玉里高中曾提出要與東華大學來作併校,成為東大附中的提案都無任何進展,希望能針對這些問題更積極的看待來解決。
部長:玉里跟東華大學程序會提供書面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