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欄逢星期日出版
這兒則不定期會將專原文發佈
要新鮮滾熱辣的話記緊去買報紙喔!
=====
《One By One》12.09.2021
無國界醫生在戰火最激烈的地方服務,動不動要用十數小時去拯救一個病人的生命。病人走出大門,一顆數厘米的金屬從遠方飛來,或有意,或無心,便可將同一條生命取去。那數十小時的搏鬥、血汗、人力、物力,統統一筆勾銷。為了什麼?莊梅岩在《留守太平間》的答案叫「one by one」。病人可能立即死於非命,也可以十年後回來跟你道謝。醫生不是神,也不是預言家,只能當機立斷作出當刻最好的決定,祈求「one by one」之後,好的結局在天秤上比韓劇式的悲劇重多一點點。
曾經到印度偏遠地區實習。那裏雖然沒有飛機大砲,卻都是一片頹垣敗瓦。爛地黃土翻飛,農民嘗試在泥灰中勉強種出農作物去;路面不時有豬狗牛羊成群經過,也不時有豬狗牛羊的屍體在旁發臭分解。
我當時跟着當地的教會醫院,駕着吉普車去鄰近一條更小的村落作外展診症。這個流動服務一般是照顧這些地方的孕婦,給她們開點維他命、鐵丸、鈣片。吉普車沒有拖來藥房,其他藥很少開,而且那折合港幣10元的維他命已經貴得要了她的命。
試過有孕婦來看症說下腹疼痛。見紅、肚痛、穿水乃婦產科三大徵狀,聽到任何一款也需要亮起紅燈,小心處理。在旁的老公一直不讓我給她檢查,是最傳統的男女授受不親。幸得最長氣的我和更長氣的助產士在場,病人才可以在先生監督下躺上產牀檢查。脫下內衣褲,已經是一陣惡臭;用儀器撐開陰道,流出來的不是血、不是羊水,是五顏六色的膿。在印度,「男尊女卑」是常態,「奶奶大晒」是潛規則。因為一句「我哋舊時咪又係咁生」,什麼西藥補品都是邪魔妖道,看西醫基本上和人家去占卜一樣迷信。那五顏六色的感染,理應入院打抗生素;對着這個孕婦,卻要我勸說了半句鐘才肯到醫院作檢查。
又一個懷孕女子來檢查。她有開明的丈夫和奶奶,來覆診也沒大問題。正當我打算讓她離去時,眼角卻看到她的體重和上一次產檢一模一樣。本以為是文筆之誤,重複檢查卻依然相同。要知道胚胎在10個月內要變成一個七磅多的嬰兒,無論是孩子的重量、脂肪的儲藏量理應倍增。細問之下,原來她們這一家是穆斯林,而那時正正是齋戒月,所以這名女士一直都沒吃太多飯菜。又是一輪唇槍舌劍後,兩夫妻才一臉懷疑地離開診所。
門診完了,我問助產士:「這些案例常見嗎?」
她呷了一口茶,看着遠處夕陽的餘暉,淡淡然地說:「每天如是。」
在戰火地區服務,要和槍林彈雨搏鬥;在印度偏遠地方服務,要面對的是印度幾千年的家庭習俗、宗教傳統。這班醫護人員不為錢、不為名利,在這兒默默耕耘,又何嘗不是「one by one」?
星期日生活 Sunday Mingpao
#DrWhoHK
#DrWho誰人日記
同時也有1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9的網紅劉耀仁,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2017年6月1日市政總質詢時,我在議場上除了確認捷運萬大線LG04站的站名為加蚋站外,也確認了公共藝術造景意象從與地方無關的金針花改為加蚋三寶,也就是麻竹筍、豆芽菜以及茉莉花。 事隔三年,隨著萬大線如火如荼地興建,地方上對捷運加蚋站的討論跟期許也跟著熱絡起來。公共藝術的意象除了當地名產外...
教會原文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值得細看詳文到最後🙏🏻
幾年後,我又遇到同樣的一句話。
多年前我在學校演講時,一位家長站起身來、當場指著我說:「我從小也是被打大的,打到我現在事業有一番成就。我愛我的孩子,我打他、打到他不敢調皮搗蛋。這樣有什麼錯?你懂教育嗎?」
一時之間,全場突然安靜了下來;一時之間,我既挫折、又難堪,什麼話都說不出來。從那一天起,我決心努力研究體罰與不當管教對孩子(以及成年人)的傷害。
直到前幾天,我又聽到了類似的話。
▓
「我從小就經常被打,說實在話,我挺感謝我父親當時願意打我,不然我現在應該就去撿角了。我是覺得,孩子是該用打的。」現場的家長露出有些尷尬、卻又有些被同理的表情。
我深呼吸了一口氣,準備開啟一段對話。
「那是幾歲的時候?你多高呢?」
「那很久以前了,大概八、九歲吧,那時候我很矮。」父親比了自己腰部的高度。
「聽起來,你很感謝父親不管多麼忙碌,都願意花心思管教你、關注你,是嗎?」我說:「那時候的你是怎麼了?怎麼經常惹得父親生氣呢?」
「就是不乖啊,不寫作業、沒有做家事、也偷拿過別人的東西。」
「這個孩子發生了什麼事?他是一個頑劣的孩子嗎?」
「也沒有啦。那時候就很閒啊,父母親都在工作,小時候就是調皮、不懂事,才會搞東搞西!」
「所以聽起來,小時候的你有一段時間都是獨處的,因為父母親都在工作。」
「對啊,我們家從事OOO,所以我放學後就都自己找事做。盡量不要去打擾到父母。」
「所以這個孩子經常是孤單的,他盡可能找事情做、陪伴自己,不讓自己無聊,對嗎?」
父親點點頭。
「我聽見,小時候的你不僅獨立,也有一份貼心。」
「怎麼說?」父親露出困惑的表情。
「因為,你不只會陪伴自己,還盡可能不要吵到父母工作。」「可是不知道為什麼,有時候你已經努力了,卻還是不小心讓父母親生氣、然後被處罰……。」
父親好像愣了一下。
我接著問:「那個時候有人會在你寂寞的時候陪你、教你比較適當的行為嗎?」
父親搖頭。
「父親都怎麼打你呢?」我問。
「皮帶、塑膠水管、衣架、拖鞋、巴掌……」父親一個一個唸出來,每唸一個,現場的氣氛好像又更沉默。
「一個從小忍受著孤獨,知道要陪伴自己、不可以吵父母的小男孩,真的需要被這些東西毆打,才能更懂事嗎?」我放輕音調問:「還是他需要的,只是一個可以陪伴他玩的人、一個能夠好好地教他的人,就夠了呢?」
父親沒有再說話。
「把拔,如果有機會遇到小時候、身高大概是到腰部的自己,你也會選擇拿皮帶打他嗎?還是你會願意牽著他的手坐下來、為他的傷口抹一些面速力達母,然後陪他聊聊天、教會他一些事呢?」
▓
我們的對話暫時到這裡。
不管這位父親後來是否調整了教養孩子的概念,我只希望在那當下,有一個長年以來受了傷的孩子,能夠有機會被了解、呵護。也讓他知道,其實自己不需要被這些東西傷害,也可以是很棒的孩子。
這段對話的目的,不在於否定父母對孩子的愛、或者否定父母親的用心。小孩子從未懷疑父母親管教的用心,但他卻鮮少有機會了解到:
他真正需要的,其實遠遠大過於體罰。
▓
#說不出口的更需要被聽懂
圖\Pixabay
原文載於遇見嘿狗狗 - 胡展酷心理師Facebook 👍🏻👍🏻
教會原文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最近讀到一篇美國《Elle》的報導,採訪的是《Kinfolk》的創辦人之一 Katie Searle。
在此之前,我對《Kinfolk》這本雜誌的印象是:當代生活風格的美學指標、很多咖啡廳裡的裝飾品、一種美好生活的嚮往。然而,這篇採訪卻讓我看見完全不一樣的《Kinfolk》層面,關於生離死別、他人與自我的拉扯,人被擊潰後再站起來坦然走入下一天的韌性。
Katie 父母在她六歲時離婚,母親後來和一名同性伴侶同居,父親也另組家庭。Katie 的父母都是虔誠的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成員,這件事讓 Katie 有很多的矛盾撕扯,因為在這個教派裡,同性戀和殺人的罪惡程度幾乎不相上下,Katie 無法理解為什麼身為同性戀的母親,也可以同時是一名虔誠教徒?
和我們所有人一樣,Katie 就在成長種種的衝突與疑惑中長大。
後來,她在夏威夷的楊百翰大學遇見了 Nathan,兩人很快墜入愛河,她答應 Nathan 求婚那年,才 20 歲。
Nathan 畢業後進入了 Goldman Sachs,過起高薪金融菁英的生活,但他的內心其實一直很嚮往另一條人生道路。大學時期,他曾創辦一個名為「小小聚會指南」(A guide for small gathering)的部落格,在上面分享他和親朋好友們聚會的種種美好,幾年下來,累積了六萬多名追蹤者。他對當初的理想念念不忘,行動力很強的他,後來就毅然決然辭去了金融業的工作,全心投入《Kinfolk》雜誌的創辦,而 Katie 也無怨無悔地支持丈夫的決定。
Katie 說《Kinfolk》早期雜誌完全是「愛的勞動」,裡面全都是親朋好友們集結的心血,第一批雜誌也是在一位朋友家的客廳裡寄出。但是這樣親密的關係,很快就因為雜誌的成功而開始分崩離析。
後來的事情大家都知道,《Kinfolk》鮮明的風格一夕席捲全球,接踵而來的是越來越多的工作,Katie 從編輯角色轉到管理,整個團隊後來也搬去了哥本哈根。
每一天,生活都被龐大的工作量壓得喘不過氣來,再加上 Katie 當時懷上第一胎,每天早上都很不舒服,那樣的日子讓她迷失自我,從未有機會思考自己到底要什麼,只是日夜沒命地向前奔跑。
隨著《Kinfolk》成為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雜誌,Nathan 和 Katie 的人生卻進入了月球的黑暗面。
Katie 的第一胎是個男孩,她覺得他就像一個小獅子,於是命名他為 Leo。沒想到,幾個月後 Leo 被診斷出患有先天性心臟缺陷,最後夫妻只好選擇人工流產。手術結束後,Katie 和 Nathan 抱了抱孩子冰冷的屍體,內心充滿了強烈的痛苦。
人生動盪並未在此暫緩,後來,Nathan 向 Katie 坦承他是同性戀,兩人隨後離婚,Katie 帶著 Leo 的骨灰罈,一個人從哥本哈根回到美國,當時她的肚裡懷有 Nathan 的第二個孩子,已有三個月大。
回到老家奧勒岡後,Kaite 在母親家的附近住了下來,以獨立顧問為業。她在房子裡設置了 Leo 的靈壇,上面放了印有他手印腳印的紙,一個小小的藍色針織衣,還有一隻獅子玩偶。
經過離婚與喪子的打擊,過去一直跟隨丈夫腳步的 Katie,開始思考自己是誰。
她對《Elle》的記者坦承,成長過程中受到教會父權思考的影響,她一直把自己視為一位「照顧者」,這麼多年來,總是無怨無悔地跟隨著另一半,卻從未想過自己要的是什麼,就連《Kinfolk》,多半也是 Nathan 的夢想大過於她的。「我百分之百有共同依存症(Codependency,一種不健康的相互依賴性),而我認為很大一部份原因是來自教會的教育。」Katie 說。
後來,Katie 的女兒 Vi 出生了。
女兒兩歲時,Katie 和一位叫 Joe Ensign-Lewis 的男人墜入愛河。Joe 和 Nathan 是很不一樣的男人,Nathan 沈靜內斂,Joe 則是那種有「哥們」性格的男人,喜歡打電動、吃垃圾食物,而且從來沒聽過《Kinfolk》。他召喚出 Katie 內心的孩子,他讓 Katie 自由自在地做自己。
兩人決定共組家庭,Katie 的人生看似將迎向新的篇章,沒想到,此時上天又開了一個殘酷的玩笑。
Joe 在搬入他和 Katie 新家的路上,被一輛車直直撞上,傷重不治。
Katie 花了很長時間走出傷痛,讓我很感動的是,經過人生低潮,Katie 在《Elle》訪問裡並沒有給出官方的正能量語句,也沒有用罐頭智慧做結尾,她說,悲傷不是一個隧道,你只要「通過了」就好,悲傷是一種需要學會與之共存的東西,而我們不過都是在傷痛中,學著如何走出下一步而已。
「我覺得自己支離破碎,但是又非常完整。」Katie 說,「我身上有很大的一塊失落了,但是我卻找到了一部份的我。我非常感激,同時也感到被掠奪了好多。」
或許這才是生命真正的樣貌吧。傷痛與幸福共存,絕望與希望交替,這些,我們或許在《Kinfolk》整潔完美的圖片上看不到,卻在各自的人生軌跡中深刻體會。《Kinfolk》給我們的,是美好生活的想像,而真實的人生教我們的,是在毀滅後如何重建的勇氣,這是兩種截然不同的美,一個在紙頁與想像中感受,另一個用真實的生命血肉去體會。
歡迎追蹤我的 IG:abby_chao_
https://www.instagram.com/abby_chao_/?hl=en
Photo via: Pinterest
原文刊載於 A Day Magazine
#kinfolk #katiesearle #lifestyle #人生
教會原文 在 劉耀仁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7年6月1日市政總質詢時,我在議場上除了確認捷運萬大線LG04站的站名為加蚋站外,也確認了公共藝術造景意象從與地方無關的金針花改為加蚋三寶,也就是麻竹筍、豆芽菜以及茉莉花。
事隔三年,隨著萬大線如火如荼地興建,地方上對捷運加蚋站的討論跟期許也跟著熱絡起來。公共藝術的意象除了當地名產外,應加上歷史縱深與文化廣度,因此今天我在議場上再度再做一次討論。防空洞、滑空機、輕便鐵道、印刷產業、廣照宮、雙園教會、聚福宮、玫瑰聖母堂等地方意象,在議場上提供給捷運工程局作為參考。
此外,捷運工程局將加蚋站的英文站名暫定為Jiala Station,但百年來加蚋人都是用平埔族語言Ka-la̍h-á來稱呼加蚋,所以我也請捷運工程局重新研議,用流傳百年的精準原文加蚋仔(Ka-la̍h-á)作為捷運加蚋站的英文站名。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KFvipFDagM4/hqdefault.jpg)
教會原文 在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圖文不符五週年回顧展 #全新臭泥周邊強勢來襲
💛 追蹤圖文不符 IG 獲得第一手展覽資訊! https://www.instagram.com/taiwanunboxing/
這支影片是黃標嗎?#對這支影片是黃標
如果你覺得它不應該被黃標
歡迎留言 #ItDeservesGreenMark #這應該綠標
和我們一起協助 YouTube 建立一個更完善、更精準的AI判別系統!
✔︎ 成為七七會員(幫助我們繼續日更,並享有會員專屬福利):https://bit.ly/3eYdLKp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sha77.daily
✔︎ 來看志祺七七粉專 :http://bit.ly/shasha77_fb
✔︎ 如果不便加入會員,也可從這裡贊助我們:https://bit.ly/support-shasha77
(請記得在贊助頁面留下您的email,以便我們寄送發票。若遇到金流問題,麻煩請聯繫:service@simpleinfo.cc)
各節重點:
00:00 全球疫情更新
01:26 韓國疫情再起
03:30 疫苗研究:臨床試驗分 3 期
04:30 中國緊急許可疫苗使用
05:17 普丁批准疫苗上市
06:01 事件:全球多人二度確診
06:48 事件:彰化萬人血清抗體篩檢結果出爐
08:11 事件:德國停止入境普篩
09:28 結尾
【 製作團隊 】
|企劃:宇軒
|腳本:宇軒
|編輯:土龍
|剪輯後製:Pookie
|剪輯助理:歆雅
|演出:志祺
——
【 本集參考資料 】
全球疫情更新
→https://bit.ly/2YVX6BH
→https://bit.ly/2YVXdgB
韓國疫情再起:
→南韓單日增166例創新高!與「教會群聚」有關...牧師號召12萬人上街:https://bit.ly/3hOg8RY
→直擊首爾「關愛第一教會」:都更陰謀論與南韓疫情再爆發 - 轉角國際:https://bit.ly/3lBpzGL
→「關愛第一教會」染疫逃跑事件:狂熱信徒與極右派戳爆的南韓防疫網 - 轉角國際:https://bit.ly/2G8bdx9
→韓國醫生全國大罷診 政府下令立即復工 - 中央社:https://bit.ly/31K5AxI
→機智醫生不開心:疫情逆襲當頭...南韓為何「全國專攻醫大罷工」? - 轉角國際:https://bit.ly/2YTKhrM
→不畏疫情擴散 韓國醫協仍要罷工抗議 - 中央社:https://bit.ly/3lCVNRX
→South Korea doctors’ strike escalates, Seoul imposes unprecedented coronavirus rules:https://bit.ly/3bhxLY4
疫苗臨床分期
→武漢肺炎8疫苗進入第三期試驗 4團隊受矚:https://bit.ly/3hOJNKG
→武漢肺炎剋星何時可問世?疫苗恐得等18個月,藥物研發還遇到這些困難:https://bit.ly/3lDOJ7C
→中研院抗疫大作戰:四大疫苗平台分頭合擊!候選疫苗已製備,即將進入動物實驗:https://bit.ly/2QP9kHH
中國緊急核准疫苗使用
→大陸新冠疫苗緊急使用 這2類人先接種:https://bit.ly/3lFW2eO
→大陸國藥集團新冠肺炎滅活疫苗 預計12月底上市:https://bit.ly/31Rp8Ap
→獲准訪北京疫苗工廠 CNN:中國展現科技實力 - 聯合新聞網:https://bit.ly/2GhmpI2
→中國藥廠: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苗 最快年底上市 - 聯合新聞網:https://bit.ly/3gUoAOs
→中國宣布已對部分人群注射試驗期疫苗 - rfi法廣:https://bit.ly/3jqZ4ls
→中國網路開賣武漢肺炎假疫苗 一劑要價逾2千元 - 中央社:https://bit.ly/31Ml2cF
→新冠疫苗研發衝刺上市 你關心的幾個問題 - BBC:https://bbc.in/3gPyqRv
俄羅斯批准疫苗
→蒲亭:俄羅斯核准武漢肺炎疫苗 全球第一國 - 中央社:https://bit.ly/3gPysc5
→肺炎疫情:普京批准俄羅斯新冠病毒疫苗投入使用 - BBC:https://bbc.in/2G9FiMO
→專家:報導「未經測試」俄國疫苗新聞 釣魚式標題退散! -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https://bit.ly/2QKtqTu
→肺炎疫情:破解那些與俄羅斯疫苗有關的假新聞 - BBC:https://bbc.in/32Qzvnk
全球多人二度確診
→新冠能二度感染,疫苗失效怎辦?專家提供新思路:「去醣」望解套 | Heho健康:https://bit.ly/34Sqo8f
彰化血清抗體篩檢
→萬人抗體血清檢測驗出了什麼?說明會內容簡單整理 - 泛科學:https://bit.ly/3gQGbqe
→彰化血清篩檢爭議,指揮中心和研究單位「大和解」 - 報導者Facebook貼文:https://bit.ly/2QKO8CJ
德國入境普篩措施調整
→德國入境普篩上路兩週「檢測實驗室已瀕崩潰」漢堡市長:嚴重錯誤 - 新頭殼:https://bit.ly/2G8cEvx
→德國入境普篩兩週已瀕崩潰 漢堡市長:嚴重錯誤 - 自由時報:https://bit.ly/3gOFfma
→德國普篩喊卡? 他翻譯國外報導驚:被綠色媒體帶風向了 - 東森新聞雲:https://bit.ly/2QKUVN0
→撐不下去 德國擬取消入境普篩,改採強制隔離 - 天下雜誌:https://bit.ly/32LiMSg
→普篩讓實驗室瀕臨崩潰 德國改「順時中」入境隔離14天 - 鏡週刊:https://bit.ly/32JqWum
→【易誤解】對德國入境普篩,漢堡市長表示嚴重錯誤?誤導描述:https://bit.ly/3gNMeMm
德語原文報導:
→https://bit.ly/31My5Lh
→https://bit.ly/34Yg9iN
\每週7天,每天7點,每次7分鐘,和我們一起了解更多有趣的生活議題吧!/
🥁七七仔們如果想寄東西關懷七七團隊與志祺,傳送門如下:
106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二段111號8樓
🟢如有業務需求,請洽:hi77@simpleinfo.cc
🔴如果影片內容有誤,歡迎來信勘誤:hey77@simpleinfo.cc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QVo4AZhhido/hqdefault.jpg)
教會原文 在 生而為人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高效學習進化班限時免費迷你課】
https://www.mankind01.com/ideallife-lp
用一杯珍奶支持創作:https://pay.firstory.me/user/mankind01
今天的重點收錄在原文,想看重點可以搜尋
https://www.mankind01.com/brothernei
今天的經文是:馬太福音 11:15 凡有耳的,就應當聽。
這次《勞碌命取暖會》邀請到一位傳道人兼 Youtuber -迺哥,節目中他將分享傳道人的不為人知的一面,以及他開始上傳影片到 Youtube 的契機。
如果你是基督徒,歡迎你聽下去,聽完或許神的呼召就來了;如果你不是基督徒,也鼓勵你繼續聽,一般職業分享不會出現傳道人,只有在這裡才聽得到呀!
如果你喜歡這集的內容,邀請你按讚、訂閱、分享、評分,
讓這個節目可以繼續存活、產出更好的內容。
就這樣啦!
願你在這找到生而為人的美好。
我是 Amy,生而為人,我很感謝。
我們下次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到 IG 找我玩:https://www.instagram.com/amy030859/
直接聽 podcast:https://www.mankind01.com/podcast
【免費資源】
高效學習秘訣:https://www.mankind01.com/ideallife-lp
生涯定位設計課 :https://www.mankind01.com/s-class-main
【推薦資源】
網路創造被動收入的秘密 :https://www.mankind01.com/amp-source
如何線上知識變現 : https://www.mankind01.com/slash
資源一覽表: https://www.mankind01.com/resource/
合作請洽:amy030958@gmail.com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YTscYnv7fCI/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