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f Kentaro Iwata (Infectious Diseases specialist at the Kobe University) talked about the worrisome conditions of COVID-19 in the Diamond Princess.
神戶大學醫學研究科感染症內科教授 ,去鑽石公主號上觀察一天就被趕下來。
岩田健太郎 on Twitter
ダイヤモンド・プリンセスはCOVID-19製造機。なぜ船に入って一日で追い出されたのか。
雖然進入鑽石公主號了,某方勢力一天內就把自己趕下船。船內鬆散的感染對策比非洲還要糟糕。
以下論述內容與我所屬的任何學校或醫院機關無關。純屬個人意見。
今日2月18日我進入了鑽石公主號,但不到一天就被趕出來了。
我想簡單分享一下其中的前因後果。
因COVID-19(以下稱武漢肺炎)在鑽石公主號上的病例逐漸增加,所以我推測船上的感染對策可能沒有做的太好。
「環境感染學會」跟「FETP(FieldEpidemiologyTrainingProgram )」都上曾上船過,卻又馬上被趕出來。根本不曉得裡面的狀況。
我收到了幾封來自船內乘客向我求救的訊息,他們說很害怕、擔心傳染會不會擴散等等。
所以我透過了各種關係,到處探聽自己有沒有管道能上船。然後昨天2月17日,在厚勞省某center工作的人打電話來說可以進去,讓我們一起想辦法吧。
最初想用「環境感染學會」的身份,但該學會已經下令會員不準登船,我(岩田)也不能例外而被拒絕。之後厚勞省那邊的人轉而以「DMAT(Disaster Medical Assistance Team )」的成員進去來提案。我也答應了。
因此我在今日2月18日早上從新神戶往橫濱出發,途中打來一通電話。不能講是誰,但是對方十分反對我的舉動,我上船的話會引起大麻煩,以DMAT成員上船的決議也差點當場被撤銷。
但被取消了我也很困擾,所以雙方互相緩和一下商討過後,對方又打電話過來。口氣非常公式化的說:不要以「DMAT職員所屬的感染對策專家」的身份,而是以「普通DMAT的上班族員工」的身份的話就可以。對方說,乖乖聽話當個DMAT普通優良上班族,如果之後表現好的話有可能也能接觸感染方面的工作。我也不知道為什麼他們會有這麼奇妙的要求,但要上船別無他法,我也只能答應。
我終於抵達現場,進入鑽石公主號了。
跟關係者打招呼後,我以為就一直聽派來帶我的人的指示就好。結果DMAT團隊所屬醫生跑來建議我「我對你在DMAT的工作表現上沒有任何期待,反正你也不是專門的。你是感染專家吧,你應該去做感染相關的工作。」這是DMAT團隊現場領頭的人講的話。我因為約好了要好好聽現場人員指示,所以只回了「噢這樣啊」。然後也被要求了做感染的工作,我就照做了。
我請人帶著我確認現場狀況,一邊找出問題所在。
整體的狀況太糟糕了。
這個工作做了二十年多,非洲伊波拉、中國SARS我都挺身去面對過。當然也經歷過感受到自身安危受到威脅的狀況,但「自己會被感染」的恐懼其實非常少。因為我是「專家」,我清楚知道要如何不讓自己跟他人感染伊波拉跟SARS,熟知如何在設施內阻止感染擴大。因為我有這些知識,所以就算站在正中間也不怕,去中國去非洲也不怕。但鑽石公主號的狀況太悲慘,使我打從心底感受到恐懼。甚至認真覺得這感染武漢肺炎也是沒辦法的事了。
(在學術中)有嚴格區分紅區跟綠區(Red Zon, Green Zone)完全無病無害的區域、以及可能有感染風險的危險區域。進入紅區的話必定穿著叫做ppe的防護服,進入綠區則不需要。在我們的世界裡,是用這樣的方法來保護自己不受病毒感染的。
然而在鑽石公主號裡,紅區綠區完全分不清楚,哪邊是安全的哪邊是危險的根本不知道。因為病毒是看不見的,首先要劃分好區域才能從基礎好好保護自己。然而連哪邊的扶手或絨毯有病毒都不知道,口罩手套防護服也是有人穿有人沒穿,來探查的人也是有人帶N95有人沒帶。發燒的人自己從房間走到醫護室去。這些情況是普遍能看到的。
依據我從厚勞跟DMAT的職員聽到的消息,也有檢護人員被檢測出陽性。他們自己也說覺得有可能會被感染,使我相當震驚。
我們專家在前往處理感染症問題時,絕對會以保護醫療人員、也就是自己等人為前提。如果讓自己暴露在有可能被感染的情況還去接觸患者與一般民眾,已經是完全的違反規則了。
在聽到環境感染學會跟FETP只進去幾天就出來時我還覺得很困惑,他們跟我說因為太害怕被感染了。現在我非常能理解他們的心情。因為我們都是感染症的專家,待在那樣的環境我們每個人都怕得要命。我當然也是瑟瑟發抖。
(不能公佈身份的某人)現在也自己隔離,也不去醫院看診也不見家人,因為覺得自己已經是感染武漢肺炎也不意外了。就算裝備ppe跟手套,因為分不清楚安全跟不安全的區域,做防護根本沒用。在脫離紅區後能夠安全安心的脫掉防護服,要先做到這個才能保護自己。在無法保障自己的安全時要怎麼保護別人。
今天忙著把人送到藤田醫科大學之類的大家都很忙,我剛好跟研究者的人一起走著,突然就跟患者擦肩而過。我心中大驚欸?剛剛跟患者擦肩了。結果旁邊的研究者根本沒有反應。大家都把這件事情當作稀鬆平常,沒人在意。我接著打聽後才知道這裡連一位常駐的感染對策專家都沒有。之前偶爾會有專家進入而且也覺得大事不妙,但他們想建言也沒辦法。就算建言了也沒人聽他們講話。
在做事的是厚生勞動省的人,「那我希望可以跟厚生勞動省頂頭的人商量一下」我雖然這麼說了但是對方卻擺出非常厭惡的表情完全沒有打算聽我說話。
好像在說「為什麼你會在這裡」「為什麼你會這麼說」一副事不乾己的樣子態度十分冷淡。
跟DMAT的人說好了(這句不太確定,前後對照)「下午的會議上我可以提出一點意見嗎?」「可以啊」的內容,
到下午五點左右突然有電話打過來叫我馬上下船。不給你檢疫許可了。我是以臨時檢疫人員的身份上船,現在那個資格被取消,我被研究人員帶走。
然後跟當時打電話給我的厚勞省的人見面,他說你幹嘛要做感染症的工作,不是叫你好好當個DMAT職員做DMAT的工作就好了嗎?�我雖然跟他說了「DMAT的人叫我做感染管理的工作」,但是對方說「總之有人對你(岩田)做的事想當不高興的人在」「我不能說是誰但是對方相當不高興你只能出去(下船)了」不管我怎麼說他就要直接把我趕出去了。
我跟他說你把我趕出去,你們就沒有可以做感染對策的專家了,這樣行嗎?再這樣下去,接下來還會多幾百多人的感染者。
我完全不怪DMAT,因為他們不是感染的專家。好像是之前環境感染學會的進去現場時被講了一堆,搞得DMAT的人很不爽的樣子。我也對這件事感到抱歉,這不是他們的錯,因為我們專業領域是不一樣的。但是他們也有被感染的風險。自己也有可能被感染。他們也是可以避免被感染的。有確實可以預防的方法。
但是他們卻沒有被清楚告知,就被置身在被感染的風險中,而且那個方法還被奪走了。
他們也都是醫療從業人員,回歸之後有自己要工作的醫院,下次恐怕就會從那邊又開始院內感染然後擴散。
跟非洲與中國相比,這次的感染對策真的太糟糕了。就連賽拉利昂(獅子山共和國)都還比他好的多(因伊波拉病毒而近4000人喪命的西非國家) 。
日本沒有CDC(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就算了,沒想到會糟糕成這樣。我以為會派遣專家到現場負責,好好找人領導,好好做感染對策好好制定規則,結果事實是完全沒有。這件事我在英文的錄影中沒有講出來就結束了,但總之希望能讓更多人知道現在鑽石公主號上面發生什麼事。希望有學術界或者國際團體一起來督促日本做出改變。
03年因為SARS赴北京時我也遭遇各種困難。尤其中國對外情報不太公開,根本不知道實際的情況讓我十分頭痛,當時在北京真的很害怕。但跟此次事件相比,當時的北京相對的更公開情報,也有確立規則跟對策,能夠確保自己不被感染。SARS死亡率10%我也很怕,但跟鑽石公主號相比,當初在北京真的太有餘了。
請大家回想一下,當初疫情在武漢爆發時,中國有醫師勇敢地在社群平台發聲警告肺炎的危險性。在以前的中國,這種訊息是絕對不被允許傳到外面的。但我聽BBC的新聞報導說現在中國公開表態,重視公開交易與公平交換,這件事有幾分是真的我不知道啦。至少他們知道要獲取國際信任的話,認真做好資訊透明與情報公開是不可或缺的。中國想成為世界上的大國,所以他們在這點上有好好在展現。
相對起日本根本沒把鑽石公主號上發生的事情公開。他們今天才跟我說,在院內是否有被感染,把感染人數中的發燒人數整合統計並圖表化的建檔動作根本沒做。就算從檢查日開始算日期也不知道感染的狀態,這厚勞省日前也發表了。但他們還是沒有做。這樣一來就算院內感染擴散也沒人發現,沒人注意就更不用說對應了,也沒有專家在現場,整個亂成一團。
這件事日本人跟外國人都一直被蒙在鼓裡。尤其是船上的外國人,他們被迫留在這樣差勁的管理方式之下還得要耐住不被感染。這件事日本失敗了,但隱藏的話更加失敗。對應太爛被發現的話確實蠻丟臉的,把這件事隱瞞的話更加可恥。總而言之情報交換很重要,沒人要公開情報的話我就只能用這種方式說。
希望大家可以知曉這悲慘的事實。真心為現在在鑽石公主號內的人,DMAT、厚勞省跟檢疫所等等的工作人員感到十分悲哀,他們明明可以接受專業的訓練後安全工作的。我覺得自己完全沒能幫的上忙,而感到十分抱歉,並且真的想讓大家知道這樣的事情,所以拍了這部影片。以上是我岩田健太郎的報告。
2/19 13:26(日本時間)感謝有看日文逐字稿的噗友熱心建議,所以我做了一些翻譯上的修正。
14:34 文章僅管是不完全的,但已經跟病毒一樣擴散到我無法控制的地方了。晚上下班會在這噗更新一些免責聲明。岩田先生主旨也是情報擴散,所以我就先暫時把自己的眼睛戳瞎假裝沒看到轉載了。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啟點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線上課程】《理財心裡學》~擺脫家庭影響,從心培養富體質 課程連結:https://pse.is/EPBWE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HgrDK7pqR-0 【2020/4/30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22期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 課程資訊:...
整體的狀況太糟糕了 在 財訊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感染科教授岩田健太郎日前登上 #鑽石公主號,看到船上確診與非感染者之間,完全沒有區隔,他拍攝影片描述船上狀況:
「整體的狀況太糟糕了。我已經做了這個工作二十多年。非洲伊波拉、中國SARS我都經歷過⋯⋯但鑽石公主號的狀況實在太慘,讓我打從心底感到恐懼。」
整體的狀況太糟糕了 在 A Nan MOSTA 阿男醫師の磨思塔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會寫進歷史,與小說戲劇了!存檔存參。A Nan Tsai
鑽石公主號郵輪武漢肺炎事件
日本「吹哨人」: 岩田健太郎 血淚控訴 !
日本官僚誤國誤民!
神戶大學醫學研究科感染症內科教授。
去鑽石公主號上觀察一天就被趕下來。
*
台灣2003年SARS之後,修法修防疫戰備組織,連醫學教育都改革,各科專科也要變「感控」與「急救」通才: 一般醫學教育訓練,連人民咳嗽禮節等衛生素養都普遍提升,結果,看到日本衰退崩壞,真是不勝唏噓啊~
明明,日本也有醫療公衛專家,就是不問,真是比扯鈴還扯? 跟中國武漢與WHO秘書長,比官僚,比下限? 誤國誤民誤全球! 日本人民何辜啊!
*
https://www.plurk.com/m/p/np5xn9
岩田健太郎
ダイヤモンド・プリンセスはCOVID-19製造機。なぜ船に入って一日で追い出されたのか。
雖然進入鑽石公主號了,某方勢力一天內就把自己趕下船。船內鬆散的感染對策比非洲還要糟糕。
今日2月18日我進入了鑽石公主號,但不到一天就被趕出來了。
我想簡單分享一下其中的前因後果。
因COVID-19(以下稱武漢肺炎)在鑽石公主號上的病例逐漸增加,所以我推測船上的感染對策可能沒有做的太好。
「環境感染學會」跟「FETP(FieldEpidemiologyTrainingProgram )」都上曾上船過,卻又馬上被趕出來。根本不曉得裡面的狀況。
我收到了幾封來自船內乘客向我求救的訊息,他們說很害怕、擔心傳染會不會擴散等等。
所以我透過了各種關係,到處探聽自己有沒有管道能上船。然後昨天2月17日,在厚勞省某center工作的人打電話來說可以進去,讓我們一起想辦法吧。
最初想用「環境感染學會」的身份,但該學會已經下令會員不準登船,我(岩田)也不能例外而被拒絕。之後厚勞省那邊的人轉而以「DMAT(Disaster Medical Assistance Team )」的成員進去來提案。我也答應了。
因此我在今日2月18日早上從新神戶往橫濱出發,途中打來一通電話。不能講是誰,但是對方十分反對我的舉動,我上船的話會引起大麻煩,以DMAT成員上船的決議也差點當場被撤銷。
但被取消了我也很困擾,所以雙方互相緩和一下商討過後,對方又打電話過來。口氣非常公式化的說:不要以「DMAT職員所屬的感染對策專家」的身份,而是以「普通DMAT的上班族員工」的身份的話就可以。對方說,乖乖聽話當個DMAT普通優良上班族,如果之後表現好的話有可能也能接觸感染方面的工作。我也不知道為什麼他們會有這麼奇妙的要求,但要上船別無他法,我也只能答應。
我終於抵達現場,進入鑽石公主號了。
情緒不安定 2020-02-18T17:23:24.000Z
跟關係者打招呼後,我以為就一直聽派來帶我的人的指示就好。結果DMAT團隊所屬醫生跑來建議我「我對你在DMAT的工作表現上沒有任何期待,反正你也不是專門的。你是感染專家吧,你應該去做感染相關的工作。」這是DMAT團隊現場領頭的人講的話。我因為約好了要好好聽現場人員指示,所以只回了「噢這樣啊」。然後也被要求了做感染的工作,我就照做了。
我請人帶著我確認現場狀況,一邊找出問題所在。
整體的狀況太糟糕了。
這個工作做了二十年多,非洲伊波拉、中國SARS我都挺身去面對過。當然也經歷過感受到自身安危受到威脅的狀況,但「自己會被感染」的恐懼其實非常少。因為我是「專家」,我清楚知道要如何不讓自己跟他人感染伊波拉跟SARS,熟知如何在設施內阻止感染擴大。因為我有這些知識,所以就算站在正中間也不怕,去中國去非洲也不怕。但鑽石公主號的狀況太悲慘,使我打從心底感受到恐懼。甚至認真覺得這感染武漢肺炎也是沒辦法的事了。
(在學術中)有嚴格區分紅區跟綠區(Red Zon, Green Zone)完全無病無害的區域、以及可能有感染風險的危險區域。進入紅區的話必定穿著叫做ppe的防護服,進入綠區則不需要。在我們的世界裡,是用這樣的方法來保護自己不受病毒感染的。
然而在鑽石公主號裡,紅區綠區完全分不清楚,哪邊是安全的哪邊是危險的根本不知道。因為病毒是看不見的,首先要劃分好區域才能從基礎好好保護自己。然而連哪邊的扶手或絨毯有病毒都不知道,口罩手套防護服也是有人穿有人沒穿,來探查的人也是有人帶N95有人沒帶。發燒的人自己從房間走到醫護室去。這些情況是普遍能看到的。
依據我從厚勞跟DMAT的職員聽到的消息,也有檢護人員被檢測出陽性。他們自己也說覺得有可能會被感染,使我相當震驚。
我們專家在前往處理感染症問題時,絕對會以保護醫療人員、也就是自己等人為前提。如果讓自己暴露在有可能被感染的情況還去接觸患者與一般民眾,已經是完全的違反規則了。
在聽到環境感染學會跟FETP只進去幾天就出來時我還覺得很困惑,他們跟我說因為太害怕被感染了。現在我非常能理解他們的心情。因為我們都是感染症的專家,待在那樣的環境我們每個人都怕得要命。我當然也是瑟瑟發抖。
(不能公佈身份的某人)現在也自己隔離,也不去醫院看診也不見家人,因為覺得自己已經是感染武漢肺炎也不意外了。就算裝備ppe跟手套,因為分不清楚安全跟不安全的區域,做防護根本沒用。在脫離紅區後能夠安全安心的脫掉防護服,要先做到這個才能保護自己。在無法保障自己的安全時要怎麼保護別人。
今天忙著把人送到藤田醫科大學之類的大家都很忙,我剛好跟研究者的人一起走著,突然就跟患者擦肩而過。我心中大驚欸?剛剛跟患者擦肩了。結果旁邊的研究者根本沒有反應。大家都把這件事情當作稀鬆平常,沒人在意。我接著打聽後才知道這裡連一位常駐的感染對策專家都沒有。之前偶爾會有專家進入而且也覺得大事不妙,但他們想建言也沒辦法。就算建言了也沒人聽他們講話。
在做事的是厚生勞動省的人,「那我希望可以跟厚生勞動省頂頭的人商量一下」我雖然這麼說了但是對方卻擺出非常厭惡的表情完全沒有打算聽我說話。
好像在說「為什麼你會在這裡」「為什麼你會這麼說」一副事不乾己的樣子態度十分冷淡。
跟DMAT的人說好了(這句不太確定,前後對照)「下午的會議上我可以提出一點意見嗎?」「可以啊」的內容,
到下午五點左右突然有電話打過來叫我馬上下船。不給你檢疫許可了。我是以臨時檢疫人員的身份上船,現在那個資格被取消,我被研究人員帶走。
然後跟當時打電話給我的厚勞省的人見面,他說你幹嘛要做感染症的工作,不是叫你好好當個DMAT職員做DMAT的工作就好了嗎?�我雖然跟他說了「DMAT的人叫我做感染管理的工作」,但是對方說「總之有人對你(岩田)做的事想當不高興的人在」「我不能說是誰但是對方相當不高興你只能出去(下船)了」不管我怎麼說他就要直接把我趕出去了。
我跟他說你把我趕出去,你們就沒有可以做感染對策的專家了,這樣行嗎?再這樣下去,接下來還會多幾百多人的感染者。
我完全不怪DMAT,因為他們不是感染的專家。好像是之前環境感染學會的進去現場時被講了一堆,搞得DMAT的人很不爽的樣子。我也對這件事感到抱歉,這不是他們的錯,因為我們專業領域是不一樣的。但是他們也有被感染的風險。自己也有可能被感染。他們也是可以避免被感染的。有確實可以預防的方法。
但是他們卻沒有被清楚告知,就被置身在被感染的風險中,而且那個方法還被奪走了。
他們也都是醫療從業人員,回歸之後有自己要工作的醫院,下次恐怕就會從那邊又開始院內感染然後擴散。
跟非洲與中國相比,這次的感染對策真的太糟糕了。就連賽拉利昂(獅子山共和國)都還比他好的多(因伊波拉病毒而近4000人喪命的西非國家。
日本沒有CDC(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就算了,沒想到會糟糕成這樣。我以為會派遣專家到現場負責,好好找人領導,好好做感染對策好好制定規則,結果事實是完全沒有。這件事我在英文的錄影中沒有講出來就結束了,但總之希望能讓更多人知道現在鑽石公主號上面發生什麼事。希望有學術界或者國際團體一起來督促日本做出改變。
03年因為SARS赴北京時我也遭遇各種困難。尤其中國對外情報不太公開,根本不知道實際的情況讓我十分頭痛,當時在北京真的很害怕。但跟此次事件相比,當時的北京相對的更公開情報,也有確立規則跟對策,能夠確保自己不被感染。SARS死亡率10%我也很怕,但跟鑽石公主號相比,當初在北京真的太有餘了。
請大家回想一下,當初疫情在武漢爆發時,中國有醫師勇敢地在社群平台發聲警告肺炎的危險性。在以前的中國,這種訊息是絕對不被允許傳到外面的。但我聽BBC的新聞報導說現在中國公開表態,重視公開交易與公平交換,這件事有幾分是真的我不知道啦。至少他們知道要獲取國際信任的話,認真做好資訊透明與情報公開是不可或缺的。中國想成為世界上的大國,所以他們在這點上有好好在展現。
相對起日本根本沒把鑽石公主號上發生的事情公開。他們今天才跟我說,在院內是否有被感染,把感染人數中的發燒人數整合統計並圖表化的建檔動作根本沒做。就算從檢查日開始算日期也不知道感染的狀態,這厚勞省日前也發表了。但他們還是沒有做。這樣一來就算院內感染擴散也沒人發現,沒人注意就更不用說對應了,也沒有專家在現場,整個亂成一團。
這件事日本人跟外國人都一直被蒙在鼓裡。尤其是船上的外國人,他們被迫留在這樣差勁的管理方式之下還得要耐住不被感染。這件事日本失敗了,但隱藏的話更加失敗。對應太爛被發現的話確實蠻丟臉的,把這件事隱瞞的話更加可恥。總而言之情報交換很重要,沒人要公開情報的話我就只能用這種方式說。
希望大家可以知曉這悲慘的事實。真心為現在在鑽石公主號內的人,DMAT、厚勞省跟檢疫所等等的工作人員感到十分悲哀,他們明明可以接受專業的訓練後安全工作的。我覺得自己完全沒能幫的上忙,而感到十分抱歉,並且真的想讓大家知道這樣的事情,所以拍了這部影片。以上是我岩田健太郎的報告。
整體的狀況太糟糕了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線上課程】《理財心裡學》~擺脫家庭影響,從心培養富體質
課程連結:https://pse.is/EPBWE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HgrDK7pqR-0
【2020/4/30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22期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15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Guc6V6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除了熱情,你更需要知道的事
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KQZZH
[ 2020/4/18 開課!]【寫作小學堂】~寫出專屬風格,找回文字悸動~第五期
打造一盞自己的聚光燈,建立起專屬於你的品牌印象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655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s://pse.is/NE3QN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GXZWM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歡迎加入「啟點文化Line@」:https://line.me/R/ti/p/%40teb0498p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歡迎來到「一天聽一點」,最近喔我觀察到一個現象。認真的朋友在職場上,最常見的挫折感~
那就是「感覺不對、結果不好,而又不知道哪裡做錯了」?所以呢,就算是想要努力,也不知道該努力哪一條啊!
剛好前一陣子,我跟一個雜誌社的朋友互動,讓我對於這一點特別有感,趁今天跟你做分享。
我先簡短的跟你描述一下,這整個事件的脈絡,事情是這樣子…
這個年輕人他是雜誌社的記者,他跟我提出一個「約訪」、做一個專題。他希望我談談喔,關於職場新鮮人的溝通技巧。
而這個記者是少數來信邀約之前,就有先做好我的功課,對我的專長啊、理念啊、經歷啊…各個方面都非常的清楚;而他整體的態度認真又負責,我對他的印象非常的好。
所以呢,基於這樣的好印象,我們很快的就約了訪談的時間,而且呢,整個見面的過程都很開心。對方的提問也滿有水準的,我很愉快的暢談了一個早上。
本來以為喔,這個專題報導,就會很順利的發展下去。但是過了幾天,這個年輕人寫信到我們公司的信箱;表示呢,有一些不清楚的地方需要補訪。
我本來覺得喔,要是有什麼遺漏,要求補訪無可厚非嘛!所以呢,就請我的工作人員先問對方,所謂「補訪」的問題是什麼?我可以事先的做準備,去節省彼此寶貴的時間。
沒想到喔,對方回信的補訪題目,跟原本的約訪主題大相徑庭啊,根本就是另外一篇「專訪」的規格了!
這讓我整個傻眼,滿頭的黑人問號,加上我那陣子實在太忙了!所以請我們工作人員,委婉的回絕他的要求。
不過啊!這個年輕人他沒有放棄,三番兩次的來信,並且再三保證不會占用我太多的時間。那我也看在他的誠懇,於是喔牙一咬,擠出時間跟他進行補訪。
當你聽到這裡,你會以為接下來的事情,就風平浪靜、順利結案了嗎?我很遺憾的告訴你喔,這個海浪還是打上了礁岩!
整個事情是這樣喔,就在我主動的跟對方連繫補訪的時候,我同時動用了三個通訊管道;我想要跟對方明確進行的時間,在什麼時候?我就是很怕他錯過訊息。
但很可惜,對方的反應慢半拍,他沒有在第一時間回覆我,這感覺上喔,像是這件事過二天再處理,也沒關係!
而我就很訥悶,相較於前面的殷殷懇求,他是一天二、三封信,這樣子持續寫過來耶!那些重要性跟急迫感,到底跑到哪裡去了呢?
這種訊息跟感受上面的落差,正是很多人他沒有弄懂的地方,他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呈現,到底給別人什麼樣的感受?而有沒有給別人「確定感」?
原本面對這種事情喔,我一向一笑置之,不過我轉個念頭,我看在他在過程當,其實也滿挫折的,而且在動作上喔,又算是很認真。
所以就在他補訪完之後呢,他也想要真正的知道我的看法;在這樣的前提底下,敞開心胸跟他說這整件事的關鍵,到底在哪裡?
其實多數認真的年輕朋友,他都會直覺的把焦點放在「做事」的「事」上面;而少了點心思去考量整件事情「權力到底在誰手上」?到底是「誰有求於誰」?
於是喔,常常造成一種很奇特的狀況,那就是「你沒有錯,但所有人都不爽」!
回到我的例子,為什麼做事之前,要想清楚是「誰有求於誰」呢?他到底「不自覺」的創造了哪些問題呢?
這裡主要有兩個,我來跟大家拆解一下~
第一個部分,那就是「約訪」這件事情來說,很明顯的是他有求於我,他「需要」我的配合,才能夠寫出稿子,這毫無懸念吧!
除非我很需要他這篇報導,然而在這個例子底下,我沒有這樣的需求誒!
所以你想,當你很清楚是自己有求於人,你的補訪問題,有可能是「另外一篇專訪」的規格嗎?
這就像是喔,你請我幫你寫完一張考卷,而又換一張完全不一樣的考卷,讓我再寫一次!我想你應該不會幹這種事吧!
換個題目讓別人再寫,除了很失禮之外,更糟糕的是這樣的舉動,它還會顯現出你是個搞不清楚狀況、不是很專業的人啊!
再來談第二個,就我主動跟他約訪的這件事情。
我們再想想喔,假如你很清楚自己有求於人,而且是對你很重要、又有截稿死線的補訪;你是不是會三不五時的,就看一下自己的手機,看看對方有沒有回覆,應該是這樣吧!
這樣的節奏跟態度,才能夠跟你發出來的「十二道金牌」相符合啊!
而不是讓握有權力的人,基於你前面的認真、負責的態度,體貼你可能會很心急;所以透過電子郵件、臉書私訊,還有LINE親自跟你約時間。結果卻是讓我空等啊!
這就像是教室的馬桶壞了,要是不趕快修好,隔天上課大家都很不方便;所以只要水電師傅願意過來看,時間再晚,我都無條件配合是一樣的。
即使我是付錢的那個人,但不等於我可以拿翹啊,而是我要意識到此刻,到底是誰需要誰啊?
其實弄懂這一點,它更不代表你就需要鞠躬哈腰、卑躬屈膝;弄懂這些是代表你開始長出了智慧。
你客客氣氣的對待水電師傅,只是為了此刻自己的任務、解決眼前的問題;而又不是代表你自己一輩子都要供奉著他。
所以歸根究柢來說,這整件事情我只想強調一點,那就是在職場上,如果你想更融入團體、做事更順利,你就要先搞清楚「權力位子」!
也就是喔,「到底誰需要誰、誰有求於誰」?一旦沒有認清這些,你就沒有辦法判斷,到底該怎麼樣拿捏做事的分寸。
我相信很多認真的人,在茲念茲的,就是可以把事情做好,可是千萬別忘記一件事,你的事情要做好,這中間一定有很多的「人」!
而這些人,有些要配合你,而有些是你要配合他!那你能不能區分清楚,到底你要配合誰?而誰又該來配合你呢?
搞不清楚這層關係的人,常常會以為自己率真又乾脆,應該人緣很好才對啊,殊不知啊,你的判斷標準失誤,就會產生「你沒有錯,但是讓人不舒服」的感受!
這很可能喔,就是你覺得大家都不幫你,這個世界都在跟你作對的最主要原因。
所以呢,當你意識到自己有求於對方的時候,記得讓對方有「確定感」,這就是你的責任!
無論體現在即時的回覆啊、配合對方的規則啊、還是換位思考對方可能會有的感受。
這樣的細膩度喔,學校沒有教,你需要自己想辦法學。有些人呢,用時間跟經驗來學習,這樣很好,只是它的成本很高、而且還不保證有效。
而有些人選擇進我的教室,用有系統的方法,弄懂別人的情緒、理解別人的在乎;並且給予適當、而且有確定感的「回應」。
這些呢,就是在我【人際回應力】的課程裡,會帶給你的前進。
認真的你,如果一直處在「感覺不對、結果不好,又不知道那裡做錯事」的狀態裡;其實呢,你的認真很值得擁有更美好的未來。
改變,就先從學習開始吧!啟點文化歡迎你!也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啟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除了今天所提到的【人際回應力】之外啊!我們近期也推出了一門全新的線上課程【理財心裡學】。
我想不管是你的「人際」還是你的「人生」,財務在你的生命裡,都是一個很重要,而且不可或缺的存在。
當你能夠圓滿物質世界的一切,你的心靈世界,和你更想要去的地方,才有背後的支持力量。
【理財心裡學】這一門課,由嘉玲老師擔綱,她結合了「財務」,跟「心理」這兩大領域;她去處理一些你平常在市面上、在市場上,所能夠接觸到的那些理財課程,所不足的地方。
包含我們的過去,到底怎麼影響我們現在的金錢觀?包含我們在面對花費的時候,怎麼樣很細緻的知道自己的內在運作?
透過有效的判斷跟花錢的方法,讓你可以越花越有錢,培養出一個富體質。所以呢,很希望你的加入。
詳細的內容,在我們的影片說明裡都有,期待能夠跟你一起學習、一起前進,謝謝你的收看,我們再會。
整體的狀況太糟糕了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10/15 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7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當我們覺得自己比不上別人、自己輸了的時候,心情就很糟糕喔!這樣子沮喪的情緒,它會降低我們的自信心,會讓我們更想要努力向上,這是人之常情。
可是呢,這樣的「社會比較」,也會引發其他的情緒和結果。至於是什麼樣的延伸效應呢?
跟你談一個人的狀態,這一個人是好萊塢的大明星,叫湯姆.漢克。他在1993年,跟1994年的時候,接連以《費城》和《阿甘正傳》這兩部電影,蟬聯奧斯卡金像獎的「最佳男主角」。
而且呢很多影評,認為他後面的作品像《阿波羅13號》、《搶救雷恩大兵》和《浩劫重生》;在這些電影裡面,也展現了同樣等級的精湛演技。
不過如果你有留意奧斯卡頒獎典禮的話,你應該知道,湯姆.漢克之後的這幾部作品,都沒有得奧斯卡金像獎;甚至於連入圍都沒有;原因是因為同業的演員,投給他的票不夠多。
所以很多人喔,會覺得他的演技毋庸置疑,而之所以沒有入圍,是因為很多人故意不投票給他。當然了!這些可能都是我們自己的推論,那至於是不是真的受到這個因素影響呢?
這一個案例就引起了賓州大學的教授,米克曼和史威哲他們的興趣。他們就認為喔,其他演員之所以沒有再次投票,提名湯姆.漢克;是因為如果他拿到三次奧斯卡獎,會讓人太感覺到嫉妒。
研究者為了證明這個理論,他們在英國的一家大型製造公司,進行田野實驗。他們發信給公司裡面的300位員工,告訴他們現在有一個新的員工獎勵計劃。
要他們提名公司裡面的一個同事,為「最佳員工」;而被提名獲獎的員工,會得到獎品,和組織上下的認可;每一季都會選出一個「最佳員工」。
但是呢,實驗人員設計了兩個不同的發信內容;有一半的員工是「控制組」,人資主管寄給他們的電子郵件裡面,包含了一張某個員工,正在獲頒獎項的照片,還有最佳員工的提名方式。
而另外一半的員工,就是「社會比較組」;也就是我們一般所說的「實驗組」。他們接到的Email裡面,除了剛剛「控制組」裡面的內容之外,會多兩行文字。這兩行文字,放在得獎員工的照片的下面。
它寫著哦:「這會是你哪位同事?如果你的同事贏得最佳員工,你覺得如何?」
驗實人員假設,大家光是想像到自己的同僚得獎,就會有嫉妒的心情。因此呢,「社會比較組」的員工,會比較不想要提名任何人。
在這個實驗的期間有7個月,公司記錄了所有員工的提名狀態。結果跟預期的一樣,「控制組」的員工提名的人數,幾乎是「社會比較組」的三倍。
其實「社會比較」會挑起的情緒不只是嫉妒,也可能會威脅到每個人的自尊心哦。這對我們的人際關係,當然會造成影響。
在密西根大學的教授加西亞,他的發現噢,他說當招募新員工的時候,會受到青睞的人通常他的強項,跟我們自己的領域是沒有衝突的,我們才會把他抓進來。
而更明顯的就是,如果有人在某方面的表現相當傑出,那就會為了保護自己的地位,不受到新進人員的挑戰,而做出一些有偏見的決定。
可能是把他的強項,詮釋成「比較沒有那麼強」,甚至於,詮釋成「相對比叫沒有具體的用處」。
如果一個很有創意、鬼點子很多的經理,他就會比較想要雇用細心一點的員工,而不會選一個可能比他還有創意的新人。
其實我們似乎在不經意的狀況底下,就會想要保護自己在公司的地位;而不是把專注力,放在提升組織的整體效能。
當我們跟比自己優秀,或者是跟自己一樣傑出的人,在某個領域一起較量的時候,我們會很容易感覺到不安、嫉妒跟恐懼。
然而這些負面情緒,就會讓我們在做決定的時候產生偏見。當我們進入「社會比較」這種心理狀態的時候,往往我們會很容易畫錯真正的重點。
就像剛剛說的招募員工,真正的重點,在於我如何找到能夠提升組織整體效率的人,而不是去避免那個會搶自己位置的人。
那你可能會覺得在職場上,殺戮戰場、大家都很現實,這樣子講太不接地氣了;你講的都對,可是在實務上,大家也幾乎都會從「保護自己」做為出發點。
那麼我就舉另外一個,跟最近的時事有關。我們知道最近有一個金鐘主持人叫阿翔,他跟他的算是同事吧,謝忻,他們倆個的外遇事件;他們在路邊接吻被拍到,而且被批露。
那這整件事情的報導裡面,你會看到有很多、很多的篇幅,在著重在阿翔的原配,跟謝忻她們之間的比較。可是一個外遇事件的重點,到底在哪裡?
我們應該專注的是阿翔跟Grace,他們在這十幾年的感情裡,到底出了什麼問題?或者是他們之間到底發生什麼事,讓這件事情會衍生到現在的結果?
但是呢,你會發現大家好像都把專注力,放在Grace跟謝忻之間的比較。如果決定外遇與否的關鍵因素,是原配跟小三之間的比較;或者是丈夫跟小王之間的比較。
那我真的要去問所有有伴侶的人,當你在面對自己的感情的時候,是不是整天惶惶不可終日啊?
難道你跟一個人的感情,並不存在於你跟他之間的經營,而是存在於你跟外面的那些人的比較,是這樣子嗎?
所以囉,談到這裡,如果「社會比較」它本來就會發生在我們的世界裡;那麼我反而關心的是,如果我是湯姆.漢克,我是不是能夠繼續演好電影?
那至於其他的同業,會不會把票投票給我,我想那不是我關心的;因為如果我是個演員,我真正的重點,是在於演戲;而不是在於想方設法,讓別人投票給我。
就如同面對親密關係,真正的重點在於你跟對方;而不是那些永遠都不缺的「競爭對手」。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啟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那麼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我們在每一段影片的說明裡,都有相關的連結。
無論是我們的線上課程,還是實體課程;我都很期待,能夠跟你一起學習、一起前進,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