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斷獲取資訊是有代價的,尤其當資訊會帶來壓力時。一連串令人不快的資訊更新會讓我們神經敏感,並讓我們強迫性地不斷檢視,等著看最新發展。
接觸世界上的壞消息會對我們的情緒造成影響。現代社會讓我們更難「不去想」那些不在我們生活週遭的壞事,尤其有無所不在的行動裝置不斷幫我們更新來自全世界的資訊。
我們太容易先入為主地認為資訊要越多越好。對某些人來說這也許是事實,但並非對每個人都是如此。如果知道太多新聞會讓我們心理過度反應,我們的焦慮便會無可避免地加諸到孩子身上。
取自《我們的女兒怎麼了?》
... ... ... ... ... ... ... ... ... ... ... ... ... ... ...
各位朋友,晚安:
在直播的時候,曾講到這個觀念—儘管我對於防衛機轉的詮釋,跟作者不盡相同。
我個人認為,父母懂得照顧好自己的身心,對孩子是有益處的,包括有意識地跟某些負能量來源保持距離。
當社會上出現讓孩子恐慌的重大事件的時候,我常建議父母關掉電視(尤其有些家庭會全天候開著新聞台),好好去關心孩子的情緒。
我曾經碰過父母非常焦慮地舉證新聞上的事件,擔心青少年子女在外面的行為。可是,這種焦慮反而不利關係,因為容易引發孩子煩躁,特別是青少年,常覺得父母容易大驚小怪。
父母過度擔心,進一步延伸開始管東管西,常常是青少年在親子關係中的重大壓力。
祝願您,能多專注在個人的身心安頓,再展開連結!
.
ps. 歡迎參與贈書活動
https://www.facebook.com/Psychologist.Hung/videos/824971875021536/
... ... ... ... ... ... ... ... ... ... ... ... ... ... ...
如果壞消息影響情緒
【文/ 麗莎.達摩爾】
雖然使用心理防衛機制聽起來像一件壞事,其實並不盡然。當我們說一個人正在「自我防衛」,這絕對不是稱讚,但是,沒有任何人可以在缺少自動心理防護下,好好活過一天。我們依賴自己的防禦系統,抵抗令人感到壓力的情緒體驗,而這通常是無意識的。舉例來說,如果我們錯過了公車,然後告訴自己:「嗯,好吧,就多走一點路當作運動吧。」我們就是在運用「合理化」這個防衛機制,讓我們從壞事裡找到優點。當我們生老闆的氣,決定透過漫長的路跑來發洩,我們就是在透過「昇華」,將負面的感覺導往有價值的方向。
如果我們在任何時候都使用同一種防衛機制,或是這些機制開始扭曲現實,這樣的防護就是有害的,例如人們拒絕承認真實發生的事件(否認),或是堅持把自己不想要的感覺—慾望、怨恨或嫉妒歸咎到別人頭上(投射)。但只要我們運用的防衛機制不會扭曲現實或破壞與他人的關係,這些心理上的盾牌就能給我們空間,對抗日常生活的各種心理威脅。
「間隔化」是一個比較沒沒無聞,卻相當有價值的心理防衛。用一句話來描述,它就是「我現在不要去想它就好了」的機制,而我們每天都在規律地使用它。舉例來說,開車的人都知道,如果路口有個人闖紅燈,可能就會引發嚴重的車禍。但如果我們一直認真去思考這個可能性,我們就不可能坐上駕駛座了。所以我們開車前往必須去的地方時,我們就決定不要去想這件事。
接觸世界上的壞消息會對我們的情緒造成影響。現代社會讓我們更難「不去想」那些不在我們生活週遭的壞事,尤其有無所不在的行動裝置不斷幫我們更新來自全世界的資訊。世界上總有地方正在發生不幸事件,當我們接觸的管道只有每天早上讀的報紙和晚間電視新聞時,將這些事間隔化就簡單多了。當然,能夠對全世界的局勢有更遼闊、更深入、更即時的了解絕對不是件壞事。能成為一個對世界有所了解的人,無庸置疑是有價值的。此外,對世上的事件有所理解,並對其他人受的苦難有同理心,可以督促我們做出有價值的行動,並提醒我們不要將自己的好運視為理所當然。
但我們必須知道,不斷獲取資訊是有代價的,尤其當資訊會帶來壓力時。一連串令人不快的資訊更新會讓我們神經敏感,並讓我們強迫性地不斷檢視,等著看最新發展。
我們也該記得,媒體本來就是宣傳正在發生的不幸事件,而不是沒有發生的壞事。這樣偏頗的描述會不必要地加強我們的恐懼。雖然這個世界已經比過去幾十年來少了許多戰爭,客觀證據也顯示,衝突造成的死亡人數比一九六○、一九七○和一九八○年代減少了許多,但美國心理協會所做的調查顯示,大部分的成年人都比過去十年更擔心自己的人身安全,並對此感到壓力極大。這些擔心所反映的現狀雖然完全因人而異,但整體而言,雖然美國的暴力犯罪和殺人事件的發生比例和十年前相比有急遽下滑的趨勢,人們的憂慮指數卻和這個走勢不符。
更準確地來說,媒體追求點閱率的行為代表當我們聽到關於青少年的事情時,內容多半都是危言聳聽的消息,卻會讓家長感到不必要的憂慮。其實,我們養育的這一代是有史以來行為最乖巧的孩子了。與過去幾代的青少年相比,現在的青少年抽過大麻、古柯鹼或迷幻藥的比例降低了,飲酒或飲酒過量的人也變少,抽煙人口也是。他們比較願意戴上腳踏車安全帽、繫上安全帶,也比較會拒絕搭乘酒駕的車輛,甚至是發生性行為的比例也比以前的青少年少。就算他們真的有發生性行為,現在的青少年性伴侶比例較少,也更願意使用保險套。我們的青少年的確面對一些新出現的危險,例如電子煙和鴉片(但這發生在成年人身上的比例比青少年更多),但他們的底線其實很清楚。現在的孩子整體而言比我們以往都更懂得照顧自己。
但這不代表我們再也不用擔心青少年了—這當然是父母的天職。我們也不應該無視或忽略天天在我們身邊上演的人類與環境災難。但我們應該知道,媒體與數位平台帶給我們的訊息都是為了吸引目光。現在這個世代,每個人都攜帶著訊息傳遞裝置,醒著的每一個小時都在使用,要吸引我們的目光是再簡單不過了。
選擇要接收多少來自世界的消息是一個非常個人的決定。但這是現代科技讓我們每個人都得思考並做出的決定,尤其是當獲取資訊的代價對我們造成的心理影響已經漸漸大於益處的時候。我們太容易先入為主地認為資訊要越多越好。對某些人來說這也許是事實,但並非對每個人都是如此。如果知道太多新聞會讓我們心理過度反應,我們的焦慮便會無可避免地加諸到孩子身上。如果媒體總是關注關於青少年的壞消息,讓我們把堅強穩定的女兒當作她們很脆弱魯莽來對待,我們應該為了女兒重新考慮我們與新聞的關係,或許也該開始有意識地間隔化了。
.
以上文字取自
我們的女兒怎麼了?:心理學博士給家長的解憂指南,陪伴現代青少女與壓力共處,化解焦慮,度過情緒平衡的快樂青春期
試閱>>>https://is.gd/0UEBLT
金石堂>>> https://is.gd/hr6AtL
博客來>>> https://is.gd/mgB2sB
誠品>>> https://is.gd/J0V6q0
高寶書版
https://www.facebook.com/gobooks3/
..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數位保險套闊度 在 蔡依橙的閱讀筆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由爸媽自己來講性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因為你不講,他就只能從班上其他同學的「開玩笑」中學習,如果對「性」一開始的學習,是和語言霸凌、髒話、性別歧視、身體歧視、不當碰觸連結,那之後要改,就麻煩了。
最近因為性別多元議題,網路上常出現「#不知道怎麼教小孩」的言論。
我想,作為醫學訓練出身,又做教育的我們,應該是可以自己想出一套方法,來教小孩有關「性」的各種事情。
✅ 教學重點
關於青春期發育,直接定義為「人類這種生物」就是如此,就像蝌蚪會長腳、收掉尾巴,變成青蛙(這個小學生會懂),人類從小朋友長成大人,也會有些改變。
這樣的切入點,可以避免小孩厭惡自己的發育與變化。很多小孩會不喜歡自己胸部變大、腳毛變長,這是因為在學校,性徵發育幾乎都是被取笑的對象。
作家長的,就是協助他建立知識的自信,甚至還能反擊回去:「你不要笑,那只是你長得慢,還好意思說,人類發育本來就是這樣。」
最重要的是,你早期主動地跟小孩教過這些事情,他會知道,日後有問題可以問你,而不是去問一些很敢講很會開黃腔的同儕。
遇到可能危險的狀況,他會跟你講,問你的意見,而不是羞於啟齒、獨自承受。
✅ 教學素材
總教學時間,只需要約 40 分鐘。前 5 分鐘暖身,先用他們都自己翻過的繪本(詳見內文)進入狀況,從卡通圖去認識大人與小朋友身體的不同。
這繪本價值很高,主要適合幼稚園左右的孩子。如果你只有小學生要教,直接看「青春期」節目是可以的。
記得,口氣要平靜、客觀,就像你在描述上弦月、下弦月、滿月、超級月亮一樣。你當科學知識教,小孩就會當科學知識學。
✅ 教學成效考核
講完後,我花了約 30 分鐘出了張考卷,給小孩考了 1 個小時。考核設計為 open book(其實是 open computer / open internet),也鼓勵 team work,減少挫折,增加複習效果與自信。(內文提供學習單檔案)
吃完晚餐後,小四女兒主動問:「為什麼只有男生的保險套,而沒有女生的保險套,那如果男生就是不想用的話,怎麼辦?」看來教育的效果不錯,於是我就繼續跟他講有關性自主、疾病傳染、合意性交法定年齡、懷孕的經濟考量面向等等。
知識可以帶來勇氣,知識可以帶來平靜。一起協助孩子,面對複雜世界。
✨ 素養教育:現代家長的必修課
💗 就從這個暑假開始,和孩子一起學習吧。
💗 2019 / 8 / 10(六)素養教育工作坊
💗 立刻報名 ➠ https://literacy.innovarad.tw/event/
📍 課程講師(#整堂課滿滿的蔡校長)
蔡依橙,知名小孩教養部落客,以符合數位時代潮流、順應小孩天分、給小孩廣闊的思考與視野等等特色著名。因創辦「新思惟國際」,有如新型態學校,江湖人稱「蔡校長」。
📍 互動實作時間
半小時做好一個教案,學會如何跟孩子分享任何知識主題,不管是廣島長崎原子彈、南太平洋群島或困難的性教育,都行。
📍 把握全家每次親子旅遊的機會
讓孩子增進知識素養,懂的想的都更有視野與深度。不管是跟團或自由行,不管是國內或國外旅遊,都適用!
📍 教孩子正確使用3C產品
讓 3C 成為他們感官與知識的延伸,成為 3C 的主人,而非成癮無法自拔的奴僕。
📍 瞭解素養教育是什麼
懂得在生活中協助孩子,適應這個新課綱與新時代的潮流。
📍 深度教養對談
由功力深厚的蔡校長主持,那些網路上沒辦法談的教養問題,都在這堂課能夠被討論回答,你的問題,或許也是其他家長的煩惱。
數位保險套闊度 在 蔡依橙的小孩教養筆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由爸媽自己來講性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因為你不講,他就只能從班上其他同學的「開玩笑」中學習,如果對「性」一開始的學習,是和語言霸凌、髒話、性別歧視、身體歧視、不當碰觸連結,那之後要改,就麻煩了。
最近因為性別多元議題,網路上常出現「#不知道怎麼教小孩」的言論。
我想,作為醫學訓練出身,又做教育的我們,應該是可以自己想出一套方法,來教小孩有關「性」的各種事情。
✅ 教學重點
關於青春期發育,直接定義為「人類這種生物」就是如此,就像蝌蚪會長腳、收掉尾巴,變成青蛙(這個小學生會懂),人類從小朋友長成大人,也會有些改變。
這樣的切入點,可以避免小孩厭惡自己的發育與變化。很多小孩會不喜歡自己胸部變大、腳毛變長,這是因為在學校,性徵發育幾乎都是被取笑的對象。
作家長的,就是協助他建立知識的自信,甚至還能反擊回去:「你不要笑,那只是你長得慢,還好意思說,人類發育本來就是這樣。」
最重要的是,你早期主動地跟小孩教過這些事情,他會知道,日後有問題可以問你,而不是去問一些很敢講很會開黃腔的同儕。
遇到可能危險的狀況,他會跟你講,問你的意見,而不是羞於啟齒、獨自承受。
✅ 教學素材
總教學時間,只需要約 40 分鐘。前 5 分鐘暖身,先用他們都自己翻過的繪本(詳見內文)進入狀況,從卡通圖去認識大人與小朋友身體的不同。
這繪本價值很高,主要適合幼稚園左右的孩子。如果你只有小學生要教,直接看「青春期」節目是可以的。
記得,口氣要平靜、客觀,就像你在描述上弦月、下弦月、滿月、超級月亮一樣。你當科學知識教,小孩就會當科學知識學。
✅ 教學成效考核
講完後,我花了約 30 分鐘出了張考卷,給小孩考了 1 個小時。考核設計為 open book(其實是 open computer / open internet),也鼓勵 team work,減少挫折,增加複習效果與自信。(內文提供學習單檔案)
吃完晚餐後,小四女兒主動問:「為什麼只有男生的保險套,而沒有女生的保險套,那如果男生就是不想用的話,怎麼辦?」看來教育的效果不錯,於是我就繼續跟他講有關性自主、疾病傳染、合意性交法定年齡、懷孕的經濟考量面向等等。
知識可以帶來勇氣,知識可以帶來平靜。一起協助孩子,面對複雜世界。
✨ 素養教育:現代家長的必修課
💗 就從這個暑假開始,和孩子一起學習吧。
💗 2019 / 8 / 10(六)素養教育工作坊
💗 立刻報名 ➠ https://literacy.innovarad.tw/event/
📍 課程講師(#整堂課滿滿的蔡校長)
蔡依橙,知名小孩教養部落客,以符合數位時代潮流、順應小孩天分、給小孩廣闊的思考與視野等等特色著名。因創辦「新思惟國際」,有如新型態學校,江湖人稱「蔡校長」。
📍 互動實作時間
半小時做好一個教案,學會如何跟孩子分享任何知識主題,不管是廣島長崎原子彈、南太平洋群島或困難的性教育,都行。
📍 把握全家每次親子旅遊的機會
讓孩子增進知識素養,懂的想的都更有視野與深度。不管是跟團或自由行,不管是國內或國外旅遊,都適用!
📍 教孩子正確使用3C產品
讓 3C 成為他們感官與知識的延伸,成為 3C 的主人,而非成癮無法自拔的奴僕。
📍 瞭解素養教育是什麼
懂得在生活中協助孩子,適應這個新課綱與新時代的潮流。
📍 深度教養對談
由功力深厚的蔡校長主持,那些網路上沒辦法談的教養問題,都在這堂課能夠被討論回答,你的問題,或許也是其他家長的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