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典藏是故宮的秘密計畫?
上次我才提出故宮2002~2012年執行「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前後投入5億多經費,但其中明清輿圖文獻資料庫,卻找不到入口,有如消失的密室。故宮給予書面回應,表示此「明清輿圖資料庫」是專供院內同仁使用的工作平台,確實有圖片不清以及未加完整圖檔的問題,而且未註冊或未授權者進不去。
但是此資料庫自自97年到101年,每年花了將近200萬,五年合計近1000萬投入,難道只為建置一個"離離落落"的「內部工作平台」?莫忘,故宮在已出版的數位成果報告中(書名:「十年耕耘、百年珍藏─國立故宮博物院數位典藏成果專刊」),白紙黑字記載有此資料庫,且是採收費開放使用,為何寫完成果報告後,資料庫就變成內部工作平台?根本就胡謅瞎掰!
故宮回覆說明故宮館藏明清輿圖總計1170件,但是「明清輿圖資料庫」裡面竟然有1859件輿圖,怎會多出600多張地圖?原來這600多張地圖,在系統中被標註為「故宮」及「故機」,意指這些圖檔是從「清代宮中檔奏摺及軍機處檔摺件全文影像資料庫」、另外一個資料庫轉出來的。
換言之,故宮把「清代宮中檔奏摺及軍機處檔摺件全文影像資料庫」中已經數位好的資料、其中有圖片的,再轉進「明清輿圖資料庫」,假裝「明清輿圖資料庫」還有很多尚未數位化的資料,再依此為理由,繼續申請計畫經費,甚至在前瞻基礎建設中還要申請經費繼續去做「明清輿圖1萬葉」的數位化。
館藏只有1170件、之前數位化完成1859件就已經很神奇了,哪來1萬葉的明清輿圖繼續數位化?莫非有做不完的數位化,才有源源不絕的預算挹注?
故宮想要用數位化計畫繼續A錢,這樣的制度不改善,再多幾個副院長也沒有用!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500的網紅林佳龍,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立法委員林佳龍今天在教育文化委員會質詢中研院長翁啟惠,林佳龍表示,中原院學者劉益昌日前對媒體表示,核能四廠下方有史前遺跡,然而,台電在1998年委託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的「核能四廠出水管線預定地砲台腳遺址發掘評估報告」(由李匡悌教授主持)中,卻又表示該地未達重要文化遺址保存的標準,他質疑國人究竟要相...
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 在 柯志恩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故宮數位做假有前科、而今數位畫大餅?!
今日國立故宮博物院院長林正儀赴立法院報告故宮「數位建設與創新發展之計畫內容與推展成果」,近期我看到了一些故宮院內信,信件內容提及有員工於上班時間內有上購物、色情等等網站之情事,要求員工確實管理注意使用網路進行休憩之時間運用。為何故宮內部竟然會發生員工在上班時間上網購物、逛色情網站?今日一問院長,竟一問三不知,僅表示要再回去調查,內部發生這樣的事,上層竟然毫不知情,曾幾何時我們最有文化深度的博物館,管理變成如此鬆散?已要求故宮全面徹查。
另外,故宮在91-101年間,花了十年加入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共分成三期,前後投入了5億2967萬,所建置大部分的資料庫在故宮網站都可以找到,唯獨明清輿圖類文獻數位典藏資料庫,不管由故宮網站上尋找、還是直接用google搜尋,都找不到這個資料庫。原來這個資料庫是要知道網址連結的人才進的去,僅有參與計畫者才知道資料庫的存在。即便進去了,裡面的輿圖不是模糊的、就是沒有辦法放大,是我眼睛孽障重嗎?怎麼會花錢建置這種數位典藏資料庫?林正儀院長雖說是資料庫系統「不友善」,連google都找不到的資料庫,還真不是普通的「不友善」啊!
故宮參與的前瞻基礎建設計畫、名為「故宮重要文物數位化基礎建設及公共化教育應用計畫」,106年到110年總經費需求為5.71億元。其中一項就是要針對器物類與圖書文獻類的珍貴文物加數數位化。其中所提出的數位化件數,器物類的件數與101年故宮回覆監察院所提件數相同,為何圖書文獻類的數位化可翻倍成長?之前所做圖書文獻的數位化,品質也有問題,中研院研究單位使用這些數位化資料時,就指出不少問題。以前故宮數位化作業,品質不佳,迄今未見檢討,卻要繼續加碼?我要求故宮務必清楚了解可承擔的數位化數量後,再提出計畫,絕不能繼續畫大餅,讓人民納稅錢付諸水流!
🔸相關新聞:
故宮也有消失的密室?立委批10年花5億多搞數位一場空
https://udn.com/news/story/7314/2400257
故宮變春宮? 立委踢爆故宮人上班逛色情網站
http://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2034751
故宮員工上班逛色情網 立委柯志恩:清宮變春宮?
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70413002122-260405
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 在 林佳龍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立法委員林佳龍今天在教育文化委員會質詢中研院長翁啟惠,林佳龍表示,中原院學者劉益昌日前對媒體表示,核能四廠下方有史前遺跡,然而,台電在1998年委託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的「核能四廠出水管線預定地砲台腳遺址發掘評估報告」(由李匡悌教授主持)中,卻又表示該地未達重要文化遺址保存的標準,他質疑國人究竟要相信哪一個,要求中央研究院不要拿台電承諾重啟研究,確定是該處否有文化價值,翁啟惠也承諾將重啟研究。
林佳龍並詢問翁啟惠對廢核的看法,翁啟惠坦承,政府尚不能做到「確保核能安全」,也還沒有完善的能力處理核廢料;林佳龍進步一詢問翁啟惠是否會去公投,翁啟惠表示,如果明天就舉辦核四公投,由於沒有充足的資訊,他無法下判斷,所以不會去投票。
另外,針對核能四廠位置是否有史前遺跡,林佳龍引用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劉益昌接受平面媒體採訪的說法,指核四所在地有距今3500年至4500年的新石器時代遺址,應該訂為古蹟;然而,台電在1998年委託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的「核能四廠出水管線預定地砲台腳遺址發掘評估報告」(由李匡悌主持)中,卻又表示該地未達重要文化遺址保存的標準,林佳龍表示,台灣電力公司委託作調查,做出的結果又有利於台電,中研院應該避嫌,建議中研院重啟相關研究。中研院則承諾願意主動做相關之研究。
林佳龍說,由於上個會期在立院審查中研院預算時,教育文化委員會通過一項決議「中央研究院應成立中部中心,以供發揮『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之最大效應。」,再加上中研院建置之「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自2002年起,政府每年編列1億元預算給中研院,全台民眾可藉由網路瀏覽國寶文物及民間私人收藏外,中研院更將規劃現場展覽中心,由於人文薈萃的中部地區已具有國立台灣美術館、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等相關建設,中央研究院應優先設置中部中心,以供發揮「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之最大效應,而現任國立中興大學校長李德財,曾擔任「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辦公室主任及共同主持人,非常熟悉此項計畫,中研院必須要更積極設置中部中心。

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 在 林佳龍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發揮「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之最大效應
立法委員林佳龍委員今天於教育文化委員會質詢中研院院長翁啟惠,林佳龍表示,中研院建置之「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自91年起,政府每年編列1億元預算給中研院,目前已經頗具成效,如同林懷民所說的,數典計畫可說是台灣文化的DNA,中研院作為中研院計畫辦公室的規劃單位,林佳龍建議翁啟惠,中央研究院應優先設置中部中心,以供發揮「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之最大效應。
林佳龍表示,中研院建置之「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自91年起,政府每年編列1億元預算給中研院,另外上百億預算撥予其他政府部門,除了讓全台民眾可藉由網路瀏覽國寶文物及民間私人收藏外,中研院更規劃現場展覽中心,讓民眾親臨現場參訪;中研院於台北的「人文社會科學館」設有「數位典藏展示中心」,在南台灣更設有中研院南部分院,然而人文薈萃的中部地區已具有國立台灣美術館、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等相關建設,卻未有中研院相關建設。
林佳龍表示,國立中興大學校長李德財,曾擔任「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辦公室主任及共同主持人,熟悉此項計畫;另外,原省政府之「中興新村」及省諮議會等土地可供利用,希望中研院能設置中部中心,以供發揮「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之最大效應。
林佳龍補充,有關數典計畫,中研院除了以機構計畫的名義參與,也扮演計畫總辦公室角色,替國科會進行後續規劃的營運,中研院應該讓中興大學扮演協力的角色,也促進區域均衡發展。
林佳龍另外提到,中研院為發展生物及醫學研究,在生醫所大樓10樓設置「公用實驗動物中心」,提供SPE寄養服務,並與「台灣小鼠診所」共用一個檢疫區,服務對象為中研院生命科學組五所及三中心之研究人員,飼養的實驗鼠約莫千隻,在今年八月間曾遭鄰居投訴,飄散鼠味,為此,中研院還花了三、四百萬進行噪音與異味改善。
然而,國科會所屬國家實驗研究院的實驗動物中心便設置於中研院內,在生醫所相距不遠處,提供實驗動物供應(包括代養)、實驗動物技術服務、實驗鼠種原庫及實驗動物技術開發,每年投入的預算至少2億8千萬元(100年2億9752萬7千元、101年2億8351萬3千元、102年2億9352萬4千元)。
老鼠的體味和排泄物散發的氣味擾人,亦需投入人力和飼料養育,台大醫學院內亦設有實驗動物中心,但台大離南港較遠,而生醫所卻緊鄰國研院實驗動物中心,是否有必要設置公用實驗動物中心,值得商榷。
林佳龍最後提到,台灣是一個憲政國家,中研院應該要更重視人文科學的發展,針對台灣的政治、社會及經濟現況做診斷,否則,再多的自然科學研究,最後給「怪人」使用,最後將如同希特勒一般,變成災難,要求讓預算逐年適度增加。

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 在 數位典藏與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王汎森總主持人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數位典藏 與學習 國家型科技計畫 -王汎森總主持人. violet3929. violet3929. 9 subscribers. Subscribe. 0. I like this. I dislike this.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