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消息稿由愛酷智能科技提供】
透過數據的掌握,企業可以進行更精準的分析消費者輪廓,並推播對應行銷資訊,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極大化效益,也因此「數據」成了品牌、廣告主們的重要資產。然而隨著使用者的數位隱私權意識抬頭,「隱私至上」的聲量逐漸增長,因應這樣的需求,許多網路瀏覽器及科技媒體的龍頭都推出隱私保護的功能。在數據來源受限的情況下,企業的自有流量及內外部數據串接更顯重要,MarTech的導入能協助企業答達成此目標,以實現精準行銷。
#DMA會員公司
#愛酷智能科技
同時也有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詳政府原本規劃全面換發數位身分證,引發外界質疑是否侵害隱私權、人權,宣布暫緩政策。國際特赦組織研究發現,使用數位身分證產生的數位足跡,會提升國家系統性監控,以及追蹤個人能力。立委認為必須修正個資法、制定專法;民團則建議政府推動數位身分證前,先進行個資保護衝擊評估。 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
數位隱私權 在 許幼如的職場學習路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Martech
前言
以反追蹤為名的廣告大仗
98%, 80%, 1% 。
這是數位廣告營收在臉書、谷歌、蘋果三家公司的全年營收占比。這或許也解釋了為什麼在數位隱私權戰爭中,蘋果公司看似站在消費者的這邊,臉書站了個代表『中小企業』的位置,而號稱不作惡的谷歌立場卻有點搖擺,一會兒跟在蘋果後面阻斷追蹤工具(Chrome停用Cookie, Android系統的AAID追蹤也即將可選擇退出), 一會兒延後發生時間。
喔,還有三個配角你可能也會想知道 5% & GDPR
前者是Amazon & Microsoft 的廣告占總收入比(其實是Amazon 5.57% 與Microsoft 6.60% ,而且Amazon 還在急起直追中。但我們饒了自己的小腦袋,先記得數量級就好)
後者GDPR 則是歐盟的隱私權保護規範(General Data Protection Regulation),精神就是你收集消費者什麼東西都需要經過消費者同意,而且要讓消費者有隨時反悔餘地。
一切都是為了更多錢啊:鞏固現有利益、球員當裁判、入侵他人領地。
用技術、商業聯盟、輿論、法院,用盡一切方法擴充領土,打擊對手。
圍繞著數位廣告的Adtech 發展脫離不了這場反追蹤大戲;Martech 在大池旁邊不免老是收到波折影響。
本週的重要新聞仍是大巨頭間的反追蹤作戰。
/科普時間:Cookie、IDFA與AAID
跨網頁時的追蹤會使用第三方Cookie。蘋果陣營的Safari早先已阻斷其使用。Google 陣營的Chrome原定在2022年停止接受第三方 Cookie,但2021年七月初聲明將會延後到2023年才實施。
跨App的追蹤,在蘋果陣營是IDFA(Identifier for Advertiser),iOS14後使用者可以選擇不被追蹤。在Android陣營是AAID (Android Advertising Identifer)/
#AppleiOS14後廣告費用流入android
根據華爾街日報報導,Apple iOS14 可以選擇退出追蹤後,只剩下不到33% 的Apple 用戶選擇接受追蹤。五月下旬以來,持續有報導顯示Android 裝置的廣告收入上漲幅度高過Apple 裝置。
評:看起來令人費解,可追蹤的蘋果用戶變少了,蘋果用戶廣告單價不是應該上漲嗎?為什麼結果相反?我的推論是,國外廣告主大量採用的是指定使用者樣貌購買方式,當一邊(安卓)仍可以指定使用者樣貌(我要買住在灣區喜歡衝浪的人)另一邊則否(總之就是一個不知道性別年齡使用偏好的Apple用戶)的狀況下,前者的廣告單價變高,後者則會讓既有的廣告投放者無從買起。
這狀況還會持續一陣子,直到廣告界找出新投放方式,或是善用Apple的SKADNetwork(由蘋果推出,可以在iOS追蹤轉換率的方法。詳情等我這週了解下再說明)
廣告商不愛蘋果用戶的高消費力了嗎?當然不是,只是暫時還沒找到方法愛。
#Apple阻止中國廣告協會支持的CAID相關App上架
根據英國金融時報報導,蘋果阻止搭載中國廣告協會推出的CAID (CAA Advertising ID; CAA 是中國廣告協會China Advertising Association )的app 更新到應用商店。被阻止的字節跳動、百度、騰訊等公司沒有回應,或者拒絕評論此事。
早前金融時報亦曾報導,P&G 或將支持CAID 在蘋果用戶的追蹤,藉以投放廣告。
評:中國是蘋果的存量市場,廣告是蘋果的潛在增量市場。若蘋果此舉遭遇最糟結果(在中國被下架;但我認為是不至於啦),會不會影響它對iOS阻止追蹤的決定呢?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由臉書贊助的研究顯示Apple應用商店的排行前四名程式均由Apple開發,Android亦同
Comscore 發表從去年底開始針對4000個手機用戶的追蹤調查,顯示App store 上面排名前四的App 均為原生開發。Apple 手機上的前四都是Apple 開發,Android 的也是。Apple 佔了排行前二十名的七成,Google 的也有六成。此報導暗示兩家業者在app store 上面進行不公平戰爭,對其他競爭業者不利。
Apple 反擊指出,同一家機構在今年四月的報導顯示狀況並非如此(註:其顯示Android 手機前四名app 的開發商,除了Google 之外還有臉書。完全是種二哥別笑大哥的反擊方式)
評:上週提到臉書面臨的反壟斷大戰,用反壟斷大招阻止對手也是種手法;至少你得浪費時間打官司或者回覆記者。
#Google表示將在Android12(2021年下半)後讓消費者選擇不被追蹤廣告ID
根據金融時報以及谷歌Play Store 管理中心資訊,谷歌也將在今年下半年後讓消費者選擇不被追蹤其廣告ID(AAID)
『谷歌補充說,在大修之後,試圖訪問那些選擇退出的人的廣告 ID 的開發人員“將收到一串零而不是標識符”』
評:“000000000 ”,不知道你覺得怎樣,我是覺得挺幽默的縫補措施。一來Android 用戶的更新幅度一直沒有蘋果那麼全面(現在去查,有多高比例的Android 使用者已經使用最新版OS,一定遠低於蘋果使用者。不但因為Android 裝置的向下支援做得比較保守,手機商不會主動推送也是另一個原因),就算Android 12採取跟iOS 14 一樣策略影響幅度也比較小。二來因為顯示為000000000 對廣告平台來說,仍不是空值(但代表什麼意思我就得查查了,至少可以解讀為『這是買得起新手機,換得起最新版OS使用者』,跟前面提到的iOS狀況不太一樣)
#Cyberbiz與Foodpanda合作提供企業級用戶半小時送達服務
台灣開店平台三巨頭之一的Cyberbiz 上週開始大舉推廣其與Foodpanda 合作的新服務,使用Cyberbiz 的商家可以搭載熊貓送貨服務,讓店家半徑五公里內的消費者選擇立即到貨,還可以進行低溫配送。
評:相較於國外的反追蹤大仗,我認為台灣未來兩年會發生的是物流大仗。除了上週提到的iKala與本週的Cyberbiz 加入戰局外,另一個新聞是韓國電商龍頭Coupang 也在上週來台,首波上市的就是生鮮雜貨外送。
*****
別擔心,我只是慢,沒有不寫。
就像王永福老師週末寫的:『不求連續,但求持續。』我好不容易在這場商業大戰中看出一點方向與端倪,可以的話,會盡量寫下去(但也得拜託大家幫我留言按讚分享等等,有人看才會有寫的動力啊)
一樣立下志願在這邊,可以連續寫十期後,再來推出訂閱服務。
好了,我繼續去把內文寫完了。光前言就寫了一千字... 內文不能再超過一千字啊。
果然又超過2500字...
數位隱私權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用 AI「復活」已故親人,微軟最新專利獲批准
作者 雷鋒網 | 發布日期 2021 年 01 月 28 日 8:30 |
2020 是足以讓人銘記的一年,因為帶走太多珍貴生命。1 月 27 日截至上午 8 時,新冠肺炎全球確診人數突破 1 億,死亡人數超過 214 萬人。
逝去的生命無法挽回,但科技是否能幫助失去親人的人們彌補遺憾?近日微軟通過名為 AI 聊天機器人的專利申請。根據專利描述,AI 聊天機器人可模仿逝者與親人即時互動和聊天。
重現《黑鏡》,與過世親人對話
英劇《黑鏡》「Be right back」這集,女主角瑪莎的新婚丈夫艾許死於車禍,巨大的悲痛之下,她登錄朋友推薦的某網站,開始與網路虛擬丈夫對話。
她沒想到的是,網路艾許的說話口氣、聊天習慣都和真的艾許非常接近。後來他們開始語音通話,再後來瑪莎甚至照著虛擬艾許的指導,把丈夫組成實體機器人。
這種科幻劇情或許不久的將來就會成為現實。
微軟專利目的便是創造艾許版 AI 聊天機器人,能透過語音和文字與人類對話。
2017 年微軟正式申請專利,並於近日通過,專利主要發明人是達斯汀·艾布拉姆森(Dustin Abramson)和小約瑟夫·約翰遜(Joseph Johnson Jr.) 。
據他們介紹,AI 聊天機器人透過個人圖像、語音數據、社群媒體發文、電子資訊及其他類型的資訊大數據分析,盡可能模仿亡者生前性格、特點及語氣。某些情況下,甚至可使用圖像和影像創建人物 3D 模型增加互動真實感。
據專利描述,用戶可使用手機、電腦或 Alexa、Siri 等語音助理與過世親人聊天或表達關心。機器人的回應取決於輸入的數據。
如果交談時,用戶的問題沒有可回答的依據,AI 系統可基於「人群感知」和「心理數據」給予邏輯上可能的回答。
AI 背後,還需注意倫理風險
將過世者轉為數位化的想法並不新鮮。如邁克·傑克森去世 5 年後,透過全像投影還原技術,出現 2014 年告示牌音樂頒獎典禮,並表演新單曲《Slave to The Rhythm》。
同樣地已故音樂巨星惠妮·休士頓(Whitney Houston)也將透過全像投影技術在今年舉辦歐洲巡迴演唱會。
另外,美國明星詹姆斯·迪恩(James Dean)去世整整 64 年,近日也透過 AI 特效完成電影《尋找傑克》的拍攝。
相比之下,微軟的專利有些不同,是首次以「社群媒體數據」創建過世者的 AI 機器人。
照微軟專利說明,AI 聊天機器人不僅能模仿過世者,只要有足夠文字、語音和圖像,還能模仿朋友、明星、虛構人物、歷史人物,或任何實體人類。
但這必然會造成道德和法律問題。
如沒有明確許可,過世者的數位隱私權要怎麼保護?如何界定個人數據和圖像的使用權限?如何確保合法使用,是否會像 Deepfake,出現假冒現實人物的詐騙或造假事件?
不過技術專利距離實現還有一段距離。
面對種種倫理問題,微軟 AI 程式負責人 Tim O’Brien 也表示,目前還沒有任何明確計畫可將演算法付諸實行。
資料來源:https://technews.tw/2021/01/28/microsoft-patent-details-tech-that-could-turn-dead-people-into-ai-chatbots/
數位隱私權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詳政府原本規劃全面換發數位身分證,引發外界質疑是否侵害隱私權、人權,宣布暫緩政策。國際特赦組織研究發現,使用數位身分證產生的數位足跡,會提升國家系統性監控,以及追蹤個人能力。立委認為必須修正個資法、制定專法;民團則建議政府推動數位身分證前,先進行個資保護衝擊評估。
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39874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 點擊【公視新聞網】https://news.pts.org.tw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數位隱私權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燦爛時光會客室】資安疑慮中暫緩施辦 eID政策有什麼問題
數位身分證eID政策近年推動時,民間不斷對政策、法規的不足提出質疑和建議,內政部則持續推行與發包標案,直到近幾個月議題受到廣泛重視、執政黨立委也紛紛表達疑慮才煞車喊停。行政院長蘇貞昌日前指示,將在完善法規後才重啟推行。
數位身分證在功能面提供資料整合等便利性,然而除了資訊安全受到大眾關注外,隱私權同樣引發保障不足等侵害疑慮。而隱私權亦不單是個資保護的層次,數位足跡等資料也具有統治層面的意義。原本應是美意的數位身分證在政策推行上出現什麼問題?內政部面對民間質疑,又做了什麼樣的社會溝通?本集節目邀請台灣人權促進會專員周冠汝,聊聊民間團體的看法。
相關報導:
➡ 數位身分證暫緩 蘇揆指示法制完備再啟動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08482
➡ 台權會告數位身分證有風險 今第三次開庭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07480
➡ 新竹市試辦數位身分證引資安掛慮 今宣佈暫緩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06101
➡ 數位身分證資安疑慮 徐國勇、唐鳳開直播釋疑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05337
訂閱燦爛時光會客室
▶Youtube頻道:https://reurl.cc/7X2b5D
訂閱燦爛時光會客室Podcast線上隨時聽
▶iTunes版: https://reurl.cc/lLx0XE
▶Spotify版:https://reurl.cc/Gk3dlD
▶KKBOX版:https://reurl.cc/7o41Q9
▶Firstory版:https://reurl.cc/pDzaka
▶MyMusic版:https://reurl.cc/mnR5j7
▶Cloudflare版:https://reurl.cc/Mv2QY4
▶Google版:https://reurl.cc/1x4ed8
數位隱私權 在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成為七七會員(幫助我們繼續日更,並享有會員專屬福利):http://bit.ly/shasha77_member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sha77.daily
✔︎ 來看志祺七七粉專 :http://bit.ly/shasha77_fb
✔︎ 如果不便加入會員,也可從這裡贊助我們:https://bit.ly/support-shasha77
(請記得在贊助頁面留下您的email,以便我們寄送發票。若遇到金流問題,麻煩請聯繫:service@simpleinfo.cc)
各節重點:
00:00 開頭
01:46 違法的GPS偵查
03:39 科技偵查法規定了什麼?
06:13 爭議最大的設備端通訊監察
08:16 科技偵查法的其他問題
09:30 我們的觀點——想上太空也要做好準備
10:43 我們的觀點——該怎麼做才好?
12:06 問題
12:30 結尾
#科技偵查法 #打擊犯罪 #保護隱私
【 製作團隊 】
|企劃:冰鱸
|腳本:冰鱸
|編輯:土龍
|剪輯後製:絲繡
|剪輯助理:珊珊
|演出:志祺
——
【 本集參考資料 】
→ 公告周知預告制定「科技偵查法」草案。:https://bit.ly/3b3kJiv
→最高法院審理106台上字第3788號王育洋妨害秘密案件新聞稿:https://bit.ly/3b0eP1M
→釋字第689號解釋:https://bit.ly/3b8ZxYu
→【投書】無視人權與民主參與的科偵法草案:https://bit.ly/3nforbg
→立法院-「科技偵查手段引發人權爭議」公聽會報告:https://bit.ly/389dq72
→科技偵查法草案評析 -- 提供於立法院民國109年10月8日公聽會意見與會後補充:https://bit.ly/2JHUbs3
→法務部的「科技偵查法」草案-上集:https://bit.ly/358fhaj
→「科技偵查法」GPS、空拍偵蒐規範寬鬆惹議 法界:偵辦效率不應犧牲隱私:https://bit.ly/35778mE
→廖伯威/科技偵查會不會成為極權的幫凶:https://bit.ly/3naj3Gr
→林俊宏/《科技偵查法》擴張國家監控人民權利:https://bit.ly/3o7L1nw
→林誠澤/還沒上太空就進場維修的《科技偵查法》?:https://bit.ly/3obNoWl
→科技偵查法 辦案還是偷窺?:https://bit.ly/2KWnzew
→社團法人臺中律師公會聲明:https://bit.ly/3pLI6kN
→【法務部搞007】強推科技偵查法侵人權 App用戶恐無辜受「駭」:https://bit.ly/3rPzknK
→《科技偵查法》「全民公敵?威權再現?」 法界反彈:法務部是沒事做了嗎:https://bit.ly/2Mqjq2R
→用LINE通話可被監聽 《科技偵查法》准植入程式搜證:https://bit.ly/2LhLjcW
→認識科技偵查法草案中的五種偵查方式:https://bit.ly/2X6YvE7
→《科技偵查法》草案嚴重侵犯隱私權 律師提醒有違憲疑慮:https://bit.ly/358x3KB
→科技偵查法恐威權再現?綠委:應保留法院核發監聽票以避免濫權:https://bit.ly/3nbgTGK
→科技偵查法 蔡清祥:待彙整研議各界意見後修正提出:https://bit.ly/2X9YqzM
【 延伸閱讀 】
→【開放文化觀點】數位身分證在台灣:被低估的隱私及資安風險:https://bit.ly/35apnaW
→GPS監控方式之偵查行為:最高法院106年度台上字第3788號:https://bit.ly/2MzxozP"
\每週7天,每天7點,每次7分鐘,和我們一起了解更多有趣的生活議題吧!/
🥁七七仔們如果想寄東西關懷七七團隊與志祺,傳送門如下:
106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二段111號8樓
🟢如有業務需求,請洽:hi77@simpleinfo.cc
🔴如果影片內容有誤,歡迎來信勘誤:hey77@simpleinfo.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