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時報2021轉捩點專欄:以人為本,擁抱AI新經濟
2020全球經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或許對大部分的我們來說,都體驗了這輩子以來最為嚴峻的社會性挑戰,也讓人們放慢腳步、拉高視野,進一步思索個人、社會、全球之間緊密互聯的生命共同體意義。 時值年末,紐約時報 New York Times推出了 「轉捩點Turning Point 2021」年度特別企劃系列專欄,邀集國際專家共同探討2020世界變局下的幾大關鍵轉捩點,以及未來更深遠的影響和意義。
我受邀撰文,在這篇 「Give the A.I. Economy a Human Touch | 以人為本,擁抱AI新經濟」的文章中,首度提出了AI新經濟時代將導致失業潮難題的三種解決方案,在英文簡稱三個R :Relearn 二次學習,Recalibrate 二次定義,Renaissance 二次復興。
▎以人為本,擁抱AI新經濟
近年來,自動化、機器人與人工智慧已經接管了部分常規性、重複性工作。 在全球新冠疫情的衝擊下,安全保障及降本提效的需求迫切,為自動化取代人工的落地進程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疫情期間,各行各業都竭力避免人和人直接產生接觸,類似餐飲外賣、快遞流通、遠程醫療都提供了無人接觸的新形態服務 模式。 但疫情趨於穩定後,大多數人仍然迫不及待地重拾和他人碰面開會、熱鬧聚餐的美好接觸。
當人類社會大步邁往「AI新經濟」的同時,2020這一年,我們都上了一堂人性本質的必修課。
我在1983年開啟了AI生涯,在當年提交美國卡內基· 梅隆大學博士學位的申請書上我寫著:「AI是對人類學習歷程的闡釋,對人類思維過程的量化,對人類行為的澄清,以及對人類智慧的理解。 AI將是人類認識並理解自己的最後一里。」
某個角度看,當年的我或許錯了,但某些方面,22歲的我可能說中了!
AI程式和演算法在不少任務上已經能夠仿效、甚至超越人腦的表現,如果AI在功能上取代機械式的重複工作,促使人們解放身心去探尋生命的真諦,我們將進一步重拾人類社會獨有的情感和人性光芒。
人工智慧對重複性工作的衝擊已然揭開序幕,和人類雇員相比,AI的本領更強大、成本更低廉。 即使某些工作由於短期因素被迫臨時取代,長期來說也大概率將一去不復返。 人工智慧帶來巨大經濟增長效益的同時,也正掀起前所未有失業潮。 我在「AI新世界」一書中預計,到了2033 年,約 40% 的工作將被AI和自動化取代。
AI新經濟革命的浪潮已然來臨,隨之而來的工作消亡問題,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時代性挑戰。
AI將取代數百萬計的工作,AI未來會成為人類的工具甚至同事,在迎接2021年的當下,我提出三種解決方案,在英文簡稱三個 R:Relearn 二次 學習,Recalibrate 二次定義,Renaissance 二次復興。
▎二次學習 Relearn
我們應該發出嚴正警告,喚醒那些正踩在失業懸崖邊緣的人們,鼓勵他們主動出擊,重新學習。
令人欣慰的是,有不少人類的技能是AI學不會的,特別是那些需要創造力、社交技巧、複雜工藝、還有仰賴人工操作AI工具的崗位。 我們可以逐步幫助人們掌握這些新技能,積極投入「二次學習」,為AI新經濟下的新型工作場景做好準備。
職業培訓機構需要儘快重設課程,增加AI時代可持續就業的培訓科目;政府可為這些培訓提供獎勵和補貼,企業應當參考類似Amazon亞馬遜的職業選擇計劃 (Career Choice program) 方案,為每位時薪制員工花上四年的時間和經費,補貼個人職業再造所需的培訓專案,幫助員工報考如飛機維修技師、電腦輔助設計師、醫療護理師等職業所需的職業證照。
值得關注的是,隨著財富增長與壽命延長,「銀髮看護」方向的關懷型職業將成為社會剛需,其重要性與需求量都會水漲船高。 世界衛生組織預測,要實現聯合國「人人享有良好的健康和福祉」的可持續發展目標,全球醫護人員需求的缺口高達 1800 萬人。 過去,這類關懷型職業往往被重視度欠佳、薪酬也普遍偏低,但往後,這些「以人為本」的關懷型職業將成為AI 新經濟運行的基石,也值得更多人考慮通過二次學習來投入。
為了進一步平衡人力供需失衡,我們甚至可以考慮把目前義工服務類型的工作調整為全職薪酬工作,諸如捐血中心人員、動物保育員、夏令營老師、心理諮商師等。 可預見的是,自動化時代一旦到來,社會將需要大批義工為失業人員提供熱線諮詢,輔導人們解決職場轉換的疑難雜症,排解心理壓力而可能造成的社會問題,這些義工也應當獲得合理的報酬和認可。
▎二次定義 Recalibrate
在整體社會邁向AI新經濟的轉型期,有不少職業需要重新定義具體的工作內容和工作方式。
我們都經歷了資訊革命,短短幾十年內徹底改變了人們的工作方式。 AI時代則進一步催生各行各業的智慧化高級解決方案:AI能海量計算量化任務的最優解,AI能測算不同條件下的沙盤推演, AI能協助不同行業的職務優化流程,代勞日常重複事務。 我認為,很難有單一通用型的AI工具。AI必須針對各個產業提供高客製化的解決方案,舉凡藥物分子研發、行銷廣告策劃、新聞資訊核實等任務,都能透過客製化的AI 工具來實現。
當我們採用「二次定義」的方案,充分把以人為本的人性特質,和AI善於優化的技術優勢深度結合起來,許多工作職業將被重塑,不少新興崗位也將隨之而來。
AI和人類各展所長、分工協作,AI能既智慧又敏捷地承擔起各種重複性任務,從業者的時間就能花在需要溫暖、創意、策略的人文層面工作,發揮1+1 > 2 的縱效。 舉例來說,人們生病了仍然最為信任人類醫生,醫師用著專業AI醫療診斷工具,快速準確地為患者計算出最佳的治療方案,於是能勻出更充裕的時間和病人深入探討病情, 撫慰他們的心靈。醫生的職業角色將被二次定義為「關愛型醫生」。
正如在大陸,移動互聯網催生了滴滴司機、美團小哥等職業,AI的崛起也將創造出漸露雛形的新工作。 目前已經有AI工程師、資訊科學家、數據標註員、機器人維修師等AI時代的新職業,我們應時刻關注AI新經濟進程中湧現出的新興崗位,確保就業大眾掌握情況 ,輔以培訓。
▎二次復興 Renaissance
中國歷史上有膾炙人口的唐詩宋詞元曲,濫觞於義大利的歐洲文藝復興則誕生了輝煌的文學、音樂、建築和雕塑,數百年後仍為人讚頌(譯注:Renaissance一詞即為文藝復興)。AI新經濟將能激蕩出怎樣的人文復興? 值得我們翹首以盼。
AI新經濟時代將改寫職場規劃的固有模式。人工智慧與自動化技術為人類代勞了重複性事務,我們得以重新檢視傳統意義的工作形態,我們工作與生活兩者將如何重新平衡? 我們每週的工作時程表是不是能更加個人化? 如今的退休等同於個人生產力終止,但往後是不是能開展截然不同的第二人生?
AI新經濟時代將促成一套全新的社會契約。 AI將人類從重複工作釋放出來,我們的時間空出來了,我們的心志解放了,人們終於能夠專注於最擅長的領域,釋放激情、創造力及才華,把我們的能力用於發明、發現、創造、創意等層面,人人都有機會通過AI時代的二次復興,重新發掘內在的真實潛力。
AI工具將成為繪畫、雕塑及攝影藝術家們的得力助手,AI視覺工具可以按照他們的指示來構建、實驗、完善作品。AI文字工具可輔助小說家、詩人、記者為寫作注入新靈感。老師們花在批改考卷和作業的任務交給AI,時間精力節約出來,得以設計嶄新的課程教材,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批判性思維和創造力。 課堂間傳遞標準化知識資訊的任務交給AI,時間交給老師和學生們進行個人化互動、啟迪孩子們的情商,老師們才能蛻變為AI時代的教育家。
▎締結新的社會契約
針對人類社會即將迎來前所未有的失業潮挑戰,上述三種解決方案是當務之急。 不僅公司企業需要對大量即將失業人員再培訓,政府及有關單位需要提前規劃大筆經費來支撐這個過渡階段,學校需要及早檢視課程體系,培養具備創造性、社交技能和跨領域知識的未來人才。 我們需要重新定義職業道德、社會身份、企業責任及政府角色等概念,需要接納更多元化的工作生活平衡理念。簡而言之,我們必須通過AI來徹底改造社會,締結新的社會契約。
在上述各方面,人工智慧技術在裡面的角色都至關重要。如果我們運用集體智慧,人工智慧就可讓人們釋放天性與創造力。
期待我們本著以人為本的精神,擁抱AI新經濟。
作者:創新工場董事長兼CEO 李開複博士 – 計算機科學家、企業家、作家
本文經紐約時報授權編譯,原文網址:https://www.nytimes.com/2020/12/10/opinion/artificial-intelligence-economy.html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萬的網紅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Twitch傳送門: https://www.twitch.tv/otakuarmy2 蔡英文曾經說過:「一個執政黨對人民痛苦無動於衷到這種地步,這是台灣的悲哀。」但對於膽敢提醒她這件事的人,她似乎也還是無動於衷,只有蘇貞昌衝冠一怒為朱學恒花籃,所以今天我們要為已經變成周玉蔻和民進黨眼中釘的郭正...
數據標註員 在 BennyLeung.com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智富雜誌】明日世界近在咫尺 大數據為成功必然養分
要真正打造「明日世界」,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智慧城市(Smart City)等一連串科技技術,最需要的元素是數據,大數據是各項技術的「養分」,亦是成功的契機。人類每一舉手一投足都可衍生大數據,透過大數據分析也幫助各行各業都走在時代的前端。
人人都談大數據,可是大數據是以甚麼形式存在,又如何影響大眾生活?
收集數據的傳統形式是使用問卷及電話訪問,但現時一部手機每日已產生大量數據,市場研究機構IDC預計,至2025年,每人每日接觸互聯網而產生數據的次數可高達4,909次,平均每18秒一次。
當數據規模大至某種程度,或是過於複雜,便無法以傳統技術在合理時間及成本下處理,這便稱為「大數據」(Big Data)。文本、圖像、音頻、視頻及數字等多種形式,都算得上是數據。數據如此多,又如何定義為有用的數據?當中可從五個方面來定義︰數據流量(Volume)、多樣性(Variety)、真實性(Veracity)、價值性(Vaule)及數據產生的頻率(Velocity) 。
大數據前途無可限量
哈佛大學教授Gary King認為,數據本身沒有甚麼意義,但若是通過數據分析(Data Analysis)判斷及預測,幫助各行各業,數據真正價值才能發揮。
未來數據規模只會愈來愈大及複雜,根據IDC預測,到2025年,全球數據量將擴展至163ZB(Zettabyte,即是163萬億GB),相當於2016年的十倍。163ZB是甚麼概念呢?即是相等於一個人觀看魔戒三部曲49萬億次。
IDC最新報告稱,今年全球大數據與商業分析市場規模預計可達1,891億美元,預計到2022年,這一數字將升至2,740億美元,增長近45%。事實上,單是美國的市場規模今年就達到1,000億美元,佔全球市場逾半,因此美國一眾科技公司,如IBM、Oracle、微軟、亞馬遜、Google等都群起爭逐這個市場。Google Cloud 6月就斥資26億美元,收購了數據分析初創企業Looker。
如此增長規模下,傳統的數據中心儲存空間有限、且愈來愈難以管理,因此大數據的未來出路亦會向雲端發展。據IDC報告,未來5年內,通過公有雲(Public Cloud)執行的大數據分析量,將以32%的年複合增長。
對於企業來說,從數據中能夠擷取諸多資訊和分析,有助預測未來業務及加強企業管理。而對於整個社會而言,大數據應用在各行各業,不論是零售、金融、醫療等行業的大數據都逐漸應運而生,加上人工智能的配合,顛覆了其發展。
金融屆結合AI及大數據
以金融業為例,據估計,到2025年,全球將有三分之二的金融公司,都將運用到A.I技術與大數據分析,促進金融行業的創新及提升產品質量、風險管控等等。2017年,美國初創企業EquBot夥同ETF Managers Group推出首隻人工智能智能選股ETF「AI Powered Equity ETF」(AIEQ)上市,首三個交易日就輕鬆跑贏大市,一度令基金經理感到恐慌,擔心終有一日會被A.I取代。
這隻基金利用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 ),對全美6,000多家上市公司的數據進行分析,又讀取大量的新聞和社交網站貼文,以分析經濟形勢及未來趨勢,從而挑選出70隻股票的投資組合,日以繼夜的數據收集及分析,機械人基金經理的確可以全年無休。
ETF大多數時間都跑贏大市,但基金創立至今仍跑輸大市。在投資世界,除了既定的規則外,還有投資者情緒、市場政策這些不確定性因素,人工智能還需更多數據與時間去學習。
若要機器真正做到像人類一樣思考,首先要從大量資料與數據中學習,因此大數據是人工智能的「養分」。隨著科技不斷發展,未來不止是人,智能家居,機械人或是機器也將產生大量數據,為科技不斷提供更多「養分」。屆時不只是自動駕駛、人面辨別、無人超市等難以想像的,皆可變成現實,人類距離「明日世界」亦愈來愈近。
數據標註員冒起
近年人工智能蓬勃發展,衍生了一個新職業︰「數據標註員」。
若要實現人工智能,機械人要不斷在大量資料與數據中學習,事實上並非所有數據都可以直接使用,圖片、語音、視頻等數據都是原始的材料,需要加工之後,再給機器學習。而數據標記員就是將數據作初步的處理,譬如標記一張照片內,誰是行人、那是車輛及道路等,再給予電腦分析。
數據標註員現時集中在印度、非洲等地區,為亞馬遜、Google、微軟等公司工作。根據分析公司Cognilytica年初報告,數據標註的市場規模在去年達1.5億美元,到2023年將倍增至逾10億美元。
#科技 #金融
數據標註員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0801金融時報
* 【美聯準會自金融危機以來首次降息】
美國央行將主要利率下調25個基點,並宣佈8月1日起停止「縮表」,還發出信號表明準備在必要時進一步放鬆貨幣政策。
http://big5.ftchinese.com/story/001083860
* 【超低利率下的思考】
哈丁:在美國利率已經低得驚人之際,美聯準會宣佈10多年來首次降息。全球範圍的持續低利率是一種深刻改變,是時候思考它的影響了。
http://big5.ftchinese.com/premium/001083853?exclusive
* 【川普貿易戰開始影響美國小企業】
儘管美國私營部門僱主7月新增僱員人數反彈至3個月來最高水準,但小企業難以在緊張的勞動力市場競爭,7月僅新增1.1萬工作崗位。
http://big5.ftchinese.com/premium/001083861?exclusive
* 【中國抨擊川普談判戰術「沒有意義」】
川普前一天稱中國經濟情況糟糕,還暗示中方缺乏談判誠意。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表示對此「只想『呵呵』兩聲」。
http://big5.ftchinese.com/premium/001083859?exclusive
* 【中國迎來二手經濟熱潮】
年輕人對二手商品的觀念轉變,再加上消費支出幾十年持續增長所打下的基礎,讓二手商品交易平臺變得炙手可熱。
http://big5.ftchinese.com/premium/001083850?exclusive
* 【財富稅無法解決美國不平等問題】
庫珀曼:歷史上看,財富稅並不成功。與其對富人徵收財富稅,不如先從減少聯邦政府浪費、改善分配、填補稅法漏洞做起。
http://big5.ftchinese.com/premium/001083852?exclusive
* 【美國民主黨在外交政策上過於正統】
加內什:對2020年大選的民主黨總統候選人角逐者而言,攻擊川普不夠強硬不僅是一個理論失敗,還是一個政治錯誤。
http://big5.ftchinese.com/story/001083777
* 【數據標註員:AI背後的人類訓練者】
隨著企業擁抱人工智慧,僱用工人「訓練」演算法以識別各類數據的數據標註行業應運而生。該行業在肯亞、印度等低收入國家僱用數十萬工人。
http://big5.ftchinese.com/story/001083855
* 【谷歌母公司現金持有量超越蘋果】
蘋果持有的現金和可流通證券已從2017年底的峰值降至1020億美元。Alphabet的財務儲備則在同期增加近200億美元,達到1170億美元。
http://big5.ftchinese.com/story/001083858
* 【波音應該拿出737 Max的B方案】
阿特沃特:我認為波音預計的Max飛機明年復飛過於樂觀;事實上,我相信是時候為現有Max機隊考慮一套B方案。
http://big5.ftchinese.com/story/001083851
* 【P2P:風險出清後何去何從?】
歐陽輝、劉一楠:未來P2P行業中的留存平臺將按照「成熟一家、接納一家」原則納入監管試點,並通過風險準備金、股東資質等要求實現「去草根化」。
http://big5.ftchinese.com/story/001083846
* 【中國經濟增長承壓的種種跡象】
中國M2貨幣供應量與外匯儲備的比率,顯示出中國面對衝擊日益增加的脆弱性,以及信貸驅動的刺激措施的危險。
http://big5.ftchinese.com/premium/001083837
* 【從政治局會議看下半年政策走勢】
沈建光:擴內需穩外貿是「六穩」的重要抓手。制度性改革與擴大開放是下半年經濟工作重點;這對短期有一些挑戰,長期來看是重要的發展機遇。
http://big5.ftchinese.com/story/001083832
* 【瑞華會計醜聞威脅中國企業募資】
中國最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一瑞華所審計的一家上市公司被發現虛報利潤。逾50家瑞華的客戶被迫暫停IPO和私募融資。
http://big5.ftchinese.com/premium/001083848?exclusive
* 【德國圍繞是否參與海灣聯合護航行動展開爭論】
伊朗扣押一艘英國油輪後,美英向德國施壓,要求其加強在海灣地區的參與。德國已表示不會參與美國主導的海上監視行動。
http://big5.ftchinese.com/story/001083844
數據標註員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Twitch傳送門: https://www.twitch.tv/otakuarmy2
蔡英文曾經說過:「一個執政黨對人民痛苦無動於衷到這種地步,這是台灣的悲哀。」但對於膽敢提醒她這件事的人,她似乎也還是無動於衷,只有蘇貞昌衝冠一怒為朱學恒花籃,所以今天我們要為已經變成周玉蔻和民進黨眼中釘的郭正亮舉辦入獄前慶祝大會,讓他好好吃最後一餐50盎司戰斧牛排~~~
今日菜單【沒有贊助,花費為:4500元】:
美國戰斧牛排外帶餐
佐餐酸裸麥麵包一份、今日例湯4人份
爐烤美國精選戰斧牛排50盎司、小洋芋;青花菜、櫻桃番茄
紅酒醬汁、辣跟芥末籽沾醬、檸檬
根據ettoday的報導:【疫情嚴峻,許多確診者死亡後直接被火化,讓難以見到最後一面的家人悲痛萬分。新北市土城區一名60歲男子確診住院,跟家人說想穿上最喜歡的套裝,卻在衣服送達前離世並火化,讓帶著衣服想送行的太太無法達成心願,哭到不能自已。】
我生平最討厭明明做錯事,卻反而想要藉機反敗為勝把錯誤怪到別人頭上,但看看民進黨現在做的不就都是這樣的事情嗎?國產疫苗做不到三期期中報告就要施打,二期沒解盲政府就下定五百萬劑,然後你所做的不是用科學來說服我,你所做的是做假圖來騙民眾,圖片上只標註MODERNA二期收660人,渾然不顧其他有別的二期正在招募中,跟後面三期作了數萬人的數據,只呈現這部分的數據,然後還丟資料給媒體【打臉】鄉民,孩子,是否打臉不是你說了算,因為照這個二期收案完成的標準,高端跟聯亞的數據應該是零!你敢呈現嗎?
我就問阿亮一件事情,國產疫苗跟引進外國疫苗之間到底有甚麼衝突,要讓國家機器每天想盡辦法找新的理由阻擋疫苗進口,蔡英文還拖了四天才出來,怎麼搞得,是不是感冒了啊?
根據聯合報的報導:【歐盟的疫苗護照系統基礎設施6月1日將準備就緒,預定在7月正式啟動。歐盟執行委員會5月31日提議,應容許14天前完全接種過疫苗的民眾在歐盟國家之間旅遊時,不需接受病毒檢測和隔離。衛報報導,隨著歐盟感染率呈下降趨勢,27個歐盟會員國基本上已將7月1日訂為「數位綠色通行證」(外界普遍稱為「疫苗護照」)啟用和解除限制之日。】台灣怎麼辦,我們要因為錯誤的疫苗政策而自外於全世界嗎?
而且今天我又獲得了一個新成就,請叫我計畫通,成功的用四個花籃吊出了一個神隱很多天不面對的行政院長蘇貞昌,請叫我光頭殺手!就跟我用美食跟三上悠亞誘惑郭正亮一樣!我超擅長設陷阱埋伏光頭的!【國文教室時間: 出自五代後蜀「爾俸爾祿,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蒼難欺」十六個大字。大意是為官者本已有俸祿,卻還要去搜刮民脂民膏,雖然天底下的百姓是好欺負的,但上天的神明卻是難以被欺騙的。其暗含著對官員的警告,即警告官員切莫貪腐,不要魚肉百姓,否則會遭到上天的懲罰。】,人間福報曾昭安老師【春秋雜論】古代的戒石銘:【清代學者朱象賢曾在《聞見偶錄》中寫道:「大堂之前俱立一石,南向刻『公生明』三字,北向刻『爾俸爾祿,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難欺』十六字……考舊典,此名戒石。所刻十六字,乃宋太宗賜郡國以戒官吏,立於堂前。」戒石所刻十六字,屬於古代諸多「官箴」之一種。古代統治者為維護其政權,特頒製「官箴」,用以勸誡規範官員,促使其公正用權,從政為善。】
阿宅萬事通語錄貼圖上架囉 https://reurl.cc/dV7bmD
【加入YT會員按鈕】 https://reurl.cc/raleRb
【訂閱YT頻道按鈕】 https://reurl.cc/Q3k0g9
購買朱大衣服傳送門: https://shop.lucifer.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