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科學與理性的思維 共創雙語國家目標的實現」
最近由於新冠疫情的影響,全國上下每天處於疫苗短缺與紓困紛擾,與此同時,關乎國家未來競爭力的重大政策仍然在默默進行,包含私校退場、108課綱上路、爭議不止的分科測驗45級分制等,因此台灣民眾黨除了緊盯疫情相關的議題之外,也從來沒有忘記這些媒體較少報導、但茲事體大的教育政策,我們不會忘記!#政策發展需要長期關心
🔶從蔡英文總統、賴清德副總統,蘇貞昌院長都宣示推動「2030雙語國家」的口號,喊出「10年內提升國民英文能力、讓年輕世代走向國際」的主張。然而,自從2018年國家發展委員會提出「2030雙語國家政策」以來,不僅以英文發音為主的電視頻道數量也逐年下降,國人英文程度更是掉到全球第48名。
🔶為了檢視目前國家執行雙語政策的問題,本週一(8/16)民眾黨團 陳琬惠 主任特別邀請我召開「2030雙語國家政策發展藍圖」線上座談會,除了請到國發會、教育部、國教署、文化部、通傳會共同討論目前雙語國家政策執行策略、雙語教育推動現況、英語節目與頻道製播進度等議題;同時也感謝台北市教育局雙語推動辦公室以及屏東在地英語教育工作者范勇賢老師參與本次會議分享南北城鄉的雙語教學現場狀況。不僅如此,秉持民眾黨「理性、科學、務實」的主張,我們也榮幸邀請到芝加哥大學心理學博士、也是現任中國文化大學大眾傳播學系副教授孫慶文蒞臨分享 #語言學習的大腦機制,希望能用科學的角度看待雙語教育的執行策略。
🔶國發會在簡報中呈現了目前各部會機關文書雙語化的進度,也提出成立專責行政法人的計畫,確實展現了推動雙語國家政策的決心,值得肯定!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國發會在會議中也坦言「目前師資確實不足」,恐怕這是關鍵的問題。教育部雖提出希望教師能夠「用學生能聽懂的英語進行全英文教學」,但以我過去在美國求學的經驗告訴我,這其實是非常考驗老師英語程度的一件事情,恐怕很難透過「CEFR檢定通過」或是「108小時增能課程」就能確保老師具備這樣的教學能力。
不僅如此,我們原本期待透過充足的影音資源使學生能充分在生活中接觸英語環境,然而文化部在今天的報告中卻將「國際影音串流平台」臨時增加了 #成為我國民眾英語學習資源的目標,這在過去文化部的報告中從未出現過這個主張,我也不認為原本以外國閱聽眾為目標族群的頻道能夠兼具國內閱聽眾學習的內容,⚠️因為兩者的目標導向是不一樣的!
除了檢視部會的執行現況,台北市政府雙語推動辦公室也指出目前地方的難處在於缺乏 #統一的雙語教科書,因此台北市投入大量資源編撰自己的雙語教材,不僅如此,基於教育資源共享的精神,這些教材也放上 #酷課雲供全台各縣市的老師、學生、家長使用。而位於南台灣的英語教學者范勇賢老師則是強調目前教學上最大的問題在於孩童學習發音的困難,並指出台灣目前是世界上少數使用KK音標的國家,期許台灣能統一使用與時俱進的音標(例如國際音標或Phonetic Respelling),讓老師與學生能夠真正從發音學好開始,逐步讓南台灣的學童建立良好的英語基礎。
ℹ️最後,國內少有的「正統芝加哥學派心理學家」#孫慶文老師 以認知神經科學的觀點提出了語言學習有其年齡的限制,特別是不同年齡學習雙語在大腦使用的區塊全然不同。因此以科學的角度看來,目前聚焦在成年師資的增能課程效果有限,期許國家訂定相關教育政策需要具備更全面的知識與視野來思考有效的方式。
➡️畢竟國人的語言能力顯然不可能只靠「計畫」就能實現,城鄉差距也不僅是拋出「數位工具」就可以簡單解決(從這次疫情期間「遠距教學」的成效就足以用來借鏡),從務實的角度來看,2030年不太可能達成「雙語國家」的目標。因此,本週一的座談會只是一個開始,藉由這次的拋磚引玉,我們期待「雙語國家政策」會有更細緻的發展藍圖。
文化大學大眾傳播學系英文 在 張哲生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53年前的今天,中國文化學院(今中國文化大學)新建的國父百壽紀念館(大仁館)舉行落成典禮,由國父孫中山先生的長子孫科博士揭幕。
民國54年(1965年)11月11日,中國文化學院(今中國文化大學)新建的國父百壽紀念館(大仁館)於上午在陽明山華岡舉行落成典禮,由國父孫中山先生的長子孫科博士主持揭幕。左下角照片中,左一是中國文化大學之創辦人張其昀先生,左二是孫科博士。(中央社記者潘月康攝)
1921年,梁啟超擬在天津辦一學校,定名為「中國文化學院」,並與地理學者張其昀約定,創校後將請他出任助教,雖因經費無著而未辦成學校,但張其昀對此知遇之恩銘記心頭,並盼能繼任其遺志以作為報答,而這正是後來他在創校時的校名由來。
1962年,學校籌備之初,時任教育部部長的張其昀決定先辦研究所,校名定為「中國文化研究所」,下分十二個學門:三民主義、實業計劃(甲)工學、(乙)農業、哲學(含教育)、文學、史學、政治、經濟、法律、地學、家政及藝術。
1963年5月,大學部哲學、中國文學、東方語文(內分俄文、日文、韓文三組)、英文、法文、德文、史學、地學、新聞、美術、音樂、戲劇、體育、家政、建築及都市設計等十五個學系成立;九月,夜間部行政管理、社會工作、大眾傳播與商學等四學系成立並招生,校名自此改為「中國文化學院」。
增設大學部後,創辦人張其昀原欲將校名命為「遠東大學」,但當時的總統蔣中正認為「遠東」為歐美之地理觀點,建議他還是以「中國文化」為校名較好。於是在1980年,中國文化學院改制為大學,名為中國文化大學。
中國文化大學位於陽明山山仔后的校區原為一片橘子園,當年乃自四川籍譚淳風先生手中購得此建校基地。迨至校舍落成,創辦人張其昀取「美哉中華,鳳鳴高岡」之意,擷「華岡」二字當作此處之地名。在現今文大校園的大賢館頂樓(集吳稚暉字)、曉園碑刻,與大義館西面入口(于右任書)均可見到華岡二字,而校內學生社團也多冠以華岡二字,以表示屬於中國文化大學的社團,另外,曾在中國文化大學就學或服務的人都可稱為華岡人。
文化大學大眾傳播學系英文 在 催生台語公共電視台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陳郁秀不如盧修一?(Tân Hiok-siù khah-su Lô͘ Siu-it?)
蔣為文
自蔡英文上任總統以來,不少民間社團再度呼籲迫切成立台語公共電視台的需求。儘管已有七十多位藍綠立委連署支持,且文化部長鄭麗君對此訴求也給予正面回應。可惜,耳聞掌管公視的「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簡稱「公視基金會」)的董事長陳郁秀卻對此訴求持保守態度。此傳聞若屬實,真令人感慨,難道真的陳郁秀不如前立委盧修一嗎?
筆者大學時期就讀於淡水的淡江大學。當時擔任台北縣立委的盧修一與文化工作者蘇文魁、李志仁、紀榮達等人於一九九0年三月在淡水成立了「滬尾文史工作室」以從事台灣文化覺醒運動。筆者於當年九月份進入淡江大學就讀,隔年在淡江校園創辦了台語文社的學生社團。由於對台灣文史有興趣,筆者和台語文社的社員經常參加滬尾文史工作室舉辦的活動。
當時有幸認識盧修一立委並得知他在法國留學時以台灣共產黨史為博士論文主題。他因與史明接觸且主張台獨而於一九八三年被中國國民黨獨裁政權抓去關三年。由於他擁有一頭白髮,因此當時許多台語文社員均以台語的「白鴒鷥」來暱稱他。大家對他不畏權勢、只為基層發聲的作為相當敬佩。特別是他於一九九七年十一月,不顧已癌症末期,仍為民進黨縣長候選人蘇貞昌站台,向群眾下跪拜票。他的大公無私,更是讓許多人感動。
我相信,如果「白鴒鷥」還在,他不僅會支持台語公共電視台,還會以行動積極捍衛台灣普羅大眾的發聲管道!
很多人都說政治人物的遺孀都是靠夫婿的犧牲才謀得一官半職。我對此說法保持懷疑。我也不認為陳郁秀是因為盧修一的關係才當上公視董事長。那為何陳郁秀會讓眾人跌破眼鏡,不肯公開表態支持台語公共電視台呢?可能是她誤信一些綠皮藍骨、殘留獨尊北京話思想餘毒的媒體學者的謬論吧!
那些反對台語公共電視台的少數媒體學者的論調通常有三點:
第一,沒有法源依據可以成立台語公共電視台。如果這個歪理可以成立,請問現有公共電視台三個頻道全部使用華語(或稱中國北京話)播出的法源依據在哪?依據現行《公共電視法》及《廣播電視法》,沒有一條條文有寫到公共電視必須使用華語播出。反而,依據《公共電視法》第三十八條,內容提到「教育、資訊及娛樂性節目應顧及各語群及聽障視障觀眾之需要,並應適度提供地方語言教學節目。地方戲劇或文化藝術節目,為表達其特色,應以地方語言製播,並附中文字幕。」試問,先將公視現有三個華語頻道撥一個出來成為台語頻道有那麼困難嗎?
第二,只要增加台語節目就好,不需要設台語電視台。這個歪理就如同主張要解決失業率只要用臨時工就好,不需要提供正職的工作缺。試問,為何有客家電視台、原住民族電視台,卻獨缺台語電視台?
第三,現在已是數位影音時代,不需要傳統電視台。這個論調看似有理,卻是無理。如果這個論調可行,那現行四台公共電視台都應該關閉啊!誰說台語公共電視台一定只能用傳統播放方式進行傳播?
《世界語言權宣言》第三十八條指出:「所有語言社群的語言和文化在世界各傳播媒體上必須受到平等、非歧視的對待。」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文化多樣性宣言》第六條也提到「傳播媒體的多元化,語言多元化」的重要性。成立台語公共電視台絕對符合國際的潮流!(作者為台灣教授協會南區召集人、成大台灣文學系教授)
原載台灣時報專論2018/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