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人故事:【人民班長,屬於人民嗎?】
熱播韓劇 《愛的迫降》 中,利正赫居住的前線區村落,有一群「阿珠媽」常愛八掛,閒時評頭品足,可說是劇集的最佳鹽花。不過,她們在劇中的重要功用,在於揭示北韓人的真實生活,當中又以「人民班長」這角色最令人印象深刻,因為「人民班長」是國家機器的延伸,負責監控北韓人的生活。
劇集中,這位平時愛鬥氣,輕鬆活潑的嬸嬸,晚上穿起北韓式中山裝,手臂戴上「人民班長」布帶,面色一沉,立刻成為國家機器化身。 「人民班長」名義上是為國家維持社會規範,實情是監視人民,例如查看北韓人的家有沒有好好清潔金氏領導人的相片,又或者有沒有私藏韓劇。以北韓首都平壤做例子,每一棟大廈就是一個「人民班」,設有管理委員會,由「人民班長」領導。而二十幾個人民班,便構成一個更大的機構,名字相信大家都不覺陌生,叫做「洞」,多個「洞」聯合一起便是一個區。可想而知,「人民班長」是城市的微管治者,握有「篤灰」的權力。
我出入北韓多次,曾經和一位女導遊成為好友,並告訴了我一些關於國家監控的生活細節。她特別記得,在中學時期,一次她在家中睡房偷偷戴著耳機收聽美式音樂,後來「人民班長」在毫無預警之下巡查她的家,甚至門也不敲便入屋搜查。她媽媽知道女兒還睡房聽美式音樂,但也來不及通知,「人民班長」已經擅自闖進房間,電光火石之際,我這位朋友把耳機整個扔到窗外。「人民班長」最終沒有發現耳機,但她整個額頭都出滿汗,嚇壞了。第一次聽到北韓人告訴我這故事時,深感這樣荒誕的故事竟然是別人的日常生活。
不過,自90年代北韓大饑荒(官方稱「苦難行軍」)以來, 本來的公共配給制度崩潰,北韓人開始在地下市場做買賣,賺取生活費。今天,不少北韓家庭都累積了一些私人財富,房間收藏了美元和人民幣鈔票,這本質上改變了居民和「人民班長」的權力平衡,因為一切違規事項都變得「有商有量」,只要交上賄款就可以了。此後,北韓人不管偷看韓劇美劇,或私下改裝收音機接收中國或南韓的電台訊號,都可以透過行賄「人民班長」而避過國家機器的搜捕,「人民班長」因此也變成了「斂財班長」。 《愛的迫降》劇中的「人民班長」,巡查鄰居時發現了一部由南韓非法進口的電子飯煲而想充公,但屋主說以後可以借飯煲給「人民班長」使用,便沒有再追究。
「人民班長」可謂今天北韓的寫照:舊有制度仍然存在,但已悄然鬆動,北韓社會早已不是以往大家認知的頑固共產國度。不過,政治監控仍然存在,人民依然提心吊膽,甚至還擔心賺不夠錢作賄款,比以往更缺乏生活安全感。 其實,人民不需要「班長」,管治一個國家不應該像小學課室,政府應該信任人民,給予國民安全感和保障自由。
Storyteller:Rubio 陳成軍 @ GLO Travel
Illustration by Stella the dreamcatcher
〖關於 Storyteller Rubio #陳成軍 〗
文化深度遊 GLO Travel 共同創辦人。冷門國度旅人,常出發到北韓、伊朗、東歐、高加索等地,希望為香港人帶來深度文化旅遊體驗。Rubio 也是ViuTV 旅遊電視節目〈堅離地〉主持人,著有暢銷書藉〈去過北韓50次,你問我答〉,專欄作家,同時為「我要真北韓」 版主。
〖關於插畫師 Stella Lam〗
2016年畢業自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的繪畫人。深深相信創作是超越喜與悲的精神價值,願可籍著繪畫和想像築起無邊無際的心靈空間。
#沒有你的故事也是你的故事 #愛的迫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Subscribe our newsletter: https://bit.ly/2YWEwYs
📮投稿你的故事/藝術作品:https://bit.ly/2FwN6G3
如有任何問題、創作提案、廣告企劃或慈善推廣,歡迎電郵至說故事工作室 info@story-teller.com.hk
#EveryoneIsStoryteller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40的網紅山水畫家的藝術Taiwan Artist World,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龍柱#北埔#慈天宮 在從事台灣清朝龍柱相關研究時,最重要的就是透過實物觀察,發現某些廟宇的龍柱是採用台灣本地石材,並在現場雕刻而成。 最好的例子就是北埔慈天宮,以當時的經濟及交通條件,位在山區的廟宇是很難進口石材或龍柱,做為興修改建之用。而解決的辦法即是招聘匠師們來此居住生活,並利用當地的岩場...
文化旅遊 例子 在 劉康彥(小白)新竹市議員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我支持開放特色民宿合法化|
明天上午十點,在市府大禮堂將召開「訂定開放民宿申請區域說明會」,在這之前,想跟大家談談舊城區特色民宿的問題。
《民宿管理辦法》在前年十一月修法通過,在此之前,能申請設立民宿的地區只限於「非都市計畫土地」,或是都市計畫土地中的「風景特定區」、「觀光地區」、「原住民族地區」等,換句話說,是不能在市區內開民宿的。
但觀光的型態在轉變,過往「景點式」的觀光,已經轉變為「體驗式」的觀光,單純的漂亮景點已經無法滿足當前的需求。
這個時代的人們,渴望跟在地文化、生活方式有更多互動,而特色民宿和地方文史組織的蓬勃發展,正是在回應這樣的需求;包括特色民宿與地方文史組織在內的這群「地方人士」,他們有的是在地青年,有的是機緣下開始認識新竹,進而認同新竹,想在這座屬於風的城市裡,留下一些足跡。
他們是新竹市觀光轉型的重要關鍵,他們好客熱情、細心敏銳,能不斷發掘地方文化特色,並讓這些特色,透過雜誌、影像或是直接與人交流,帶給更多對這座城市有興趣的人。
坦白說,即使公部門非常努力,受限於體制(預算和人力),也還是無法跟上這群人的「彈性」;也就是說,他們能夠補充公部門在這個領域上的不足,讓新竹能夠提供更精緻、更完整的觀光資源。我認為,市府應該要提供這群人,以及現有的旅、賓館業者更多協助,讓他們能夠一起為新竹市發展城區觀光的目標,提供更多的動能。
我們需要更多元的旅宿環境,讓更多元的旅客能夠進到新竹,跟著我們新竹人,一起生活個幾天,體驗豐厚的歷史、文化。
台南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台南是台灣舊城區旅遊的先驅,也是最早針對舊城區進行特色民宿合法化的城市。當時,台南的旅館業者也對開放舊城區的特色民宿有所遲疑,但後來證明,在擁有了更多元的旅宿選擇後,輔以台南作為歷史古城所能提供的遊憩資源,讓「府城」成為台灣旅遊的顯學,大家都想到台南體驗不一樣的生活,而無論是民宿業者或是旅館業者,都能從中得到更多。
特色民宿能夠提供給觀光客與「人」交流的空間,這是旅館業者所做不到的。但,寬敞舒適的住宿體驗,可能也是特色民宿無法提供給旅客們的。
互補共榮,把餅做大,這是我的想法。
#支持劃設人文歷史風貌區
#開放特色民宿合法化
#輔導旅賓館業者轉型
#體驗深度文化旅遊
#新竹好物水潤餅
文化旅遊 例子 在 洪震宇的田野思考與觀察筆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競爭力,你的名字是陷阱】
對自己說,帶完甲仙小旅行企業主管團之後,回台北,就要不注意任何事情,埋首寫書稿,這是我欠我自己的,我得還。
但是沒辦法,看了許多關於服貿的文章論述,很多想法,還是得說說。
還是回到上一篇,我藉由商周談服貿封面故事的編輯會議內部論戰故事,延伸我對於服貿淪為二選一,開放與鎖國、不開放就沒競爭力,還有即使開放造成不平等的差距,但是整體來說還是往上成長,仍然有帶動整體成長效果的謬論。
我從一點點社會學角度,來批評只從傳統經濟學、新古典自由主義角度,只要開放,讓市場運作,一切都可為,自然達到平衡與成長的謬誤,因為根本沒有真正的自由市場,自由市場的論調,最後都會傾向於大企業與財團,他們用鈔票表態,競爭力就來自於自由放任,最後造成的就是GDP成長,但是薪資不成長的詭異現象。
因為科技與全球化,讓企業走得快,人力省得多,但是我們得再省思,這樣真的是我們要的嗎?
有競爭力的人通往未來,沒競爭力的人,淪為過去?當台灣成為有競爭力的人的跳板,留下沒競爭力的人,是真的要讓台灣成為鬼島嗎?
有競爭力的人,你相信你會將競爭力無限上綱到一輩子、萬世萬代嗎?
我的意見還是回到,為什麼要開放?如何開放?每個產業的競爭力認真的盤點、調查,評析,找出我們未來要面對、要堅持的核心能力,受到衝擊的產業,在制度上如何保護、降低衝擊。
很多不是錢的問題,不是薪資能否成長的問題,而是我們要留下什麼資源、價值給後世。
我舉個例子,一個有導遊執照的年輕朋友告訴我,他在上課受訓時,老師教的是如何講解風景,而非人文故事,解說對象完全都是針對陸客需求,但導遊學員關心的,都是如何誘使陸客購物的話術與方法,直接去昇恆昌見習,導遊在昇恆昌是抽5%的團體營收,如何在各地買珍珠、鑽石、珊瑚.....
他說,導遊訓練完全放棄國民旅遊了,認為台灣人不會在台灣參加旅行團,不然都是低價的,反正也不會購物。
我聽了非常難過。帶小旅行時,一個企業執行長說,她早對台灣失望了,都去國外玩,在甲仙小旅行她卻非常意外,原來這麼好玩與感動,每個人把你當朋友,好像很不會做生意,很真實自然。
連導遊都把台灣自己當鬼島,只想剝削大陸客,整個制度上,台灣旅行社又賺不到錢,都被大陸賺走,又留下惡劣印象,自己專業能力又無法提升,更讓台灣國旅層次更低,連國人都無法享受高品質旅行,小鄉鎮生存空間更低,旅行社什麼都要剝奪(因為旅行社賺的錢太少),一直負循環。
我們的開放,如果沒有更好的基礎與文化,旅遊業只會更慘。國人、外國人自由行也只侷限在大城市、高鐵方便的地方,團體旅遊依然是觀光工廠、風景區,城鄉差距會更大。
我們要什麼未來?不是一句開放、市場競爭力,就能達成。均衡的成長、公平的未來,現在都是反思的契機。
文化旅遊 例子 在 山水畫家的藝術Taiwan Artist World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龍柱#北埔#慈天宮
在從事台灣清朝龍柱相關研究時,最重要的就是透過實物觀察,發現某些廟宇的龍柱是採用台灣本地石材,並在現場雕刻而成。
最好的例子就是北埔慈天宮,以當時的經濟及交通條件,位在山區的廟宇是很難進口石材或龍柱,做為興修改建之用。而解決的辦法即是招聘匠師們來此居住生活,並利用當地的岩場找尋適當的石料,就近開鑿雕刻,來減少運送過程的耗損與費用。
這種採取現場雕刻的做法,對培植台灣本土相關石雕師傅具有一定的關鍵因素。匠師渡海而來,帶來的技術與工法,對當地民眾來說是最好學習觀摩的機會,也對石作事業有了更多的認識和了解,甚至匠師完工後留在台灣,例如日治時期的辛阿救家族及張火廣和張協成父子,對後學的養成及產業的發展,絕對有著正面的貢獻。
從現有資料來看,廣東潮州的粵派匠師是最早來台尋找機會,在兩百多年前的乾隆年間已經有用觀音石或砂岩雕刻的作品誕生,例如新莊廣福宮和嘉義水上苦竹寺等。咸豐年間前後福建惠安閩派匠師也前來,並在北港朝天宮及萬華祖師廟用觀音石材雕刻龍柱。
而在清朝最大規模粵派現場石藝雕刻並保存妥善的即是北埔慈天宮,同治年間共雕刻了八根紋飾柱,兩對龍柱和兩對人物柱,此外三川殿石獅及所有的牆堵也是用砂岩堆砌雕鑿而成。從雕刻的題材與內容來說,體現了客家鄉親的宗教觀與家庭觀,也為我們保存了相當珍貴的歷史文化資產。
北埔慈天宮的兩對龍柱,因為是現場雕刻,也產生了一些不見於其他廟宇類似作品的狀況,例如同對龍嘴牙齒的造型及排列為何會不同?兩對公龍中間的尾鰭為何被刻意敲斷,是基於何種理由而為之?改天有機會去北埔老街旅遊時,千萬別錯過,一定要去一探究竟呦!
【台灣龍柱】圖像拍攝過程經驗分享
2006年開始研究台灣龍柱,歷經四年的時間,過程中曾蒙國家文藝基金會美術類研究與調查補助,走訪台灣三百多間廟宇,拍攝超過兩萬多張的照片,最後撰寫了14萬餘字的「台灣寺廟龍柱造型之研究」,且於2010年由國立編譯館審訂,華香園出版社發行。
因為是龍柱圖像造型研究,所以現場拍攝是無法避免的工作,有時一天要跑四、五間廟宇,拍到手酸到不行,不過這樣的過程也是讓自己重新認識台灣文化的契機。
有時下午三點過後,就會發現陽光會透過天井,照耀正殿,此時的廟裡充滿了神光普照的視覺氛圍,也是最適合拍攝正殿龍柱的時間。
升龍柱例的龍首是最難拍攝的,除非用梯子,不然沒有辦法拍攝到完全正面的照片,也就無法精確的做圖像分析的研究工作,但是梯子並不容易攜帶,所以我是先把相機固定在腳架上,再用雙手提高到龍首差不多的高度,最後用無線遙控快門線來幫助按下快門,當然因為不穩,所以都是設定三連拍的模式處理。
拍了這麼多張照片,儲存是一個最大的問題,買了一個桌上硬碟好備份,但是到了後期,因過度使用,結果把硬碟搞壞,萬分懊惱,只好花錢請人把硬碟資料的圖片救回。
修圖也是一份苦差事,背景過於凌亂,就只能用修圖軟體慢慢的塗黑,不過也發現透過如此這般的改造,視覺感受竟然完全不同,那種純雕塑的美感自然散發。當然用鐵欄保護的龍柱就愛莫能助,也就盡量挑選看不出有欄杆的照片,加減使用。
有時候運氣不好,只能多跑幾趟,像北港朝天宮第一次去的時候正逢大修,整個觀音殿是全部拆解編號,龍柱也用氣泡布完全密封。到鹿港龍山寺也是適逢大修,整個廟宇都圍起來,只好拜託廟方人員破例讓我進去拍攝,可惜五門殿那對乾坤交泰的龍柱,四周都佈滿施工用的鷹架,很難拍攝到理想的照片。
清朝龍柱都是單龍盤柱的佈局,一柱一龍,背後偶有八仙四獸,整體造型簡練,氣勢非凡,其中最讓人驚訝的是位在金山老街的慈護宮正殿龍柱下竟然出現螃蟹等水族造像,象徵台灣本土意識的抬頭,具有極為重要的文物價值。
偶爾來一趟台灣古廟之旅,看看那百年龍柱所散發的迷人魅力,也是不錯的文化旅遊新選擇呦!
北埔慈天宮龍柱介紹: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post/144900081
►►►歡迎訂閱梁震明頻道:https://bit.ly/33R0bmf
►►►梁震明臉書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inkliang/
►►►梁震明痞客邦: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
►►►梁震明IG:https://www.instagram.com/liang_chenming_art/
【梁震明簡歷】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創作研究所畢業。
曾任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史系及東海大學美術學系講師。
個展12次,國內外聯展30餘次。
作品曾在香港蘇富比、羅芙奧及沐春堂拍賣成交。
著作「墨色的真相」與「台灣寺廟龍柱造型之研究」獲國立編譯館出版刊行。
現為羲之堂代理之專職水墨畫家。
水墨創作介紹: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797965
水墨材料介紹: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00158
藝術生活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38915
台灣龍柱介紹: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797923
水墨藝術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23594
台灣露營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11651
國內旅遊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798133
國外旅遊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11654
空拍經驗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798208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4yezN5Ev8jo/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