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新年快樂】
⠀⠀
2020大概是個很驚嚇的年,除了疫情之外,我還遇到了車禍骨折。而正當我想說今年要度過了,於是在最後一天安排了高雄的跨年行程時,果然又來了個驚嚇。
⠀⠀
我們到了高鐵站吃了個飯後,正要往飯店移動,就接到狗女兒跑出去的電話。我是個打電動或是塞車都會亂生氣的人,當下也是有各種情緒。
⠀⠀
但不知道為什麼,我瞬間告訴自己,情緒沒辦法解決問題,我需要的是冷靜處理。
⠀⠀
於是我居然異常的冷靜。首先打給了朋友,說明晚上的飯局和約都沒辦法到了。而打給飯店說沒辦法過去時,對方很謹慎的跟我說明這樣可能沒辦法當天退款,因為....。
⠀⠀
我還說了沒關係,我不是要退款,我只是想說今天的房價很好,不想要多佔一個位置,你們可以賣給別人。於是我就買了自由座的高鐵馬上回台北,創下了來高雄停留的最短時間。
⠀⠀
然後在高鐵上時,就先PO文請大家幫忙。真的很感謝各位朋友的轉貼分享,私訓關心,還有幫我找寵物溝通師的,幫我找朋友去幫忙找的,真的大大的感謝。
⠀⠀
接著回到台北,就開始瘋狂的找尋之旅。跟家人們分頭尋找,我大概把整個附近都騎過一遍,而因為怕他跑去公園之類的地方,所以天母棒球場,各個學校,公園我都進去喊過,如果今天有看見一個瘋子在喊彈珠,我真的很抱歉XD。
⠀⠀
後來真的都找不到,我們決定放棄機車,徒步繞行。大概走了要半小時吧,忽然就接到了好心人的電話,說有看到彈珠,在要往文化大學的山路上。他們幫我們在這邊看著。於是我們跳上路邊的共享機車,飛奔而去。
⠀⠀
到了現場後,發現有兩對夫妻幫忙看著,但因為她實在跑太快,只能確定在這個山坡的範圍。最後還好跟她平常有培養感情,女神有把她喊回來。看到她沒有受什麼傷害,就是有點緊張,真的當下是感動落淚。
⠀⠀
主要打了這麼多,是想說幾件事情。第一件事情是,還是要相信人間自有溫情在。
⠀⠀
家人們都是一聽到事情就馬上請假出來幫忙找,這時候覺得明明是自己要養狗,但大家卻都願意一起幫忙,當下真的是覺得家人真的是支持的力量。
⠀⠀
而朋友看到後都非常幫忙,從轉貼,關心,請朋友幫忙的,甚至有自己跑出去找的。然後在天母幫社團裡,也有好多好心人不斷提供一些線索,讓我們至少能鎖定區域。
⠀⠀
最後也是有兩對夫妻剛好看到,覺得這個特徵很符合我們的敘述,確認後在現場幫我們顧著,才讓我們把她找回來。
⠀⠀
我們本來想留下夫妻的聯繫方式,希望能致贈個謝禮,或是紅包之類的。但他們都表示這是小事,最重要的是平安找到。
⠀⠀
我當下真的是跟他們鞠躬道謝。想想自己平常可能也沒有這麼熱心幫忙,但卻能夠得到別人這樣的對待,覺得真的好溫馨。
⠀⠀
後來我們剛剛在講,大概是我平常每個月都有定期小額捐款給各種機構,還是有點幫助的吧。雖然不知道這個是不是真的有因果,但我更覺得如果行有餘力,幫助他人真的是一件好重要的事。
⠀⠀
接著是想說,感受真的是相對的存在。
⠀⠀
我今天第一次知道我可以這麼冷靜,也第一次覺得高鐵居然這麼慢。然後在找到彈珠前,我根本感覺不到外面的冷跟自己的餓。但找到後,我才發現我手因為騎車凍傷了,然後忽然餓到頭暈,全身也開始痠痛。
⠀⠀
最有趣的是,當我要還共享機車的時候,發現居然要將近一百塊。我覺得我大概就租了20分鐘,沒想到居然要過了一個小時,當人極度專注的時候,時間真的咻一下就過了。
⠀⠀
然後本來覺得只要她能夠平安回來,不要受傷。但找到的當下,看著她一臉無辜,然後跟女神撒嬌的樣子,當下忽然開始肚爛這兩天的假期不但泡湯,還瞬間損失了一萬多....
⠀⠀
不過後來又想想,這大概就是學費吧。2020要教我的事情很多,我想我都紮紮實實的學會了。
⠀⠀
最後要說的是,責怪不能解決事情,但積極的想法可以。
⠀⠀
當時聽到彈珠不見的時候,真的也是有種衝動想說怎麼會搞丟呢之類的。很多時候,我們都以為把自己的責任丟給別人就沒事了,但當我們了每個選擇時,都要為自己的選擇負起責任。
⠀⠀
而更重要的是,歸咎責任只是讓自己好過,別人難過,但卻於事無補。
⠀⠀
女神當下跟我說:『對不起害我的假期泡湯了,如果我沒有要養狗就沒事了』。
⠀⠀
這時候我如果說:『養了她之後除了要花大把時間,最近還有超大筆的手術錢,現在又搞離家出走真的太煩了吧』。這時候是不是就直接炸裂?
⠀⠀
畢竟這真的是規畫了很久的計畫,朋友弄了遊艇,跑了好多流程才能夠出海,找到離煙火最近的好位置觀看。還有本來很期待的晚餐和飯店,都是早早就訂好的。
⠀⠀
然後當下當然也可以怪岳母大人,當時就說要把她關起來,因為她比較小隻,很會鑽之類的,阿怎麼沒有把他顧好?
⠀
這邊想分享心裡話不是要抱怨,只是想說,我自己不是什麼聖人,也不是什麼暖男,發生事情的第一時間都是肚爛。
⠀
但想一想,發脾氣跟責怪真的有用嗎?這除了讓自己好像發洩了,但卻讓別人的感受更差了,這樣不是把自己的發洩建立在別人的難過上嗎?
⠀
於是我跟女神說:其實說不失望是騙人的,但我們的重點應該是趕快把她找回來,錢可以再賺,出去玩都還有機會,但今天這麼冷,今晚沒找到她可能真的會冷死。
⠀
而後來岳母大人打來跟我說的時候,她聽我的語氣,還以為我是不是不知道,怎麼都沒有生氣XD。我到店裡的時候,還擁抱了她一下,希望她不要在意,就是個意外,下次就知道了。
⠀
所以雖然2020的最後一天有很多驚嚇,但最終我們還是一家團圓一起跨年了,而這也許就是2021年給我的禮物吧。
⠀
提醒自己,人間真的處處有溫情,所以我們要當個好人,行有餘力,也記得幫助別人。感受都是相對的存在,所以不要拿自己的感受去判斷對方的感受,那只是相對的罷了。
⠀
最重要的是,每件事情的發生都不是我們能決定的,但我們可以決定怎麼看待他,怎麼處理他。
⠀
真的很感謝,也很肚爛2020的最後給了我這份驚嚇與驚喜的禮物,提醒我2021年,記得帶著善意,同理心,以及積極心態,才能更好的度過。
⠀
最後祝福大家,新年快樂~
⠀
#新年快樂
#感謝大家關心分享轉貼與建議回應
#感謝天母幫熱心幫忙讓我們一家團圓
#感謝該死的狗女兒幫我上了一堂價值破萬的課程
#感謝這堂課的名稱是愛
文化 大學 共享 機車 在 張麗善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今天雲林縣議會召開第19屆第4次定期大會,我再次強調雲林縣堅持瘦肉精零檢出、為台灣豬肉留下最後一片淨土的決心,並針對近期施政情形提出簡要報告:
產業部分,褒忠農業機械科技園區開發案今年5月獲行政院正式函文核定;古坑產業加值園區預計可於年底取得開發許可;北港糖廠都市計畫於今年8月獲內政部都委會審議通過;Google將於雲林科技工業區興建國內第3座資料中心;亦將加速辦理斗南交流道特定區、爭取中科虎尾園區第二期申請開發作業、北港水林產業加值園區」可行性評估,以及斗南工商綜合物流中心及冷鏈物流園區等。
農業部分,經由雲林良品推動委員會通過284件商品,並選出10家金讚獎及30家禮讚獎,並且今年已結合楓康超市、新光三越、大遠百、微風廣場、石二鍋、全家便利商店、全聯福利中心等銷售通路;開辦雲林縣首屆智慧農業大學,透過一連串的課程來加強農產的加工與行銷,提升農業產值及農民的收益。
交通方面,去年已完成站區南側道路全線的通車,今年7月完成站區北側道路第一、二標,跨新虎尾溪橋梁並正式取名為雲禾大橋,往來高鐵的旅客更加方便;本縣16座U4危橋部分,安溪橋等5座已於去年10月補強維修完畢,廣西橋於今年2月打除重做完成;本期新增完工者有古坑豬母墓橋及椬梧西橋,其餘8座也都在本期開工並積極修復中;U3橋梁共271座,由本府自籌經費,並將補助各公所50%;另149甲線道路邊坡修復兩件工程也在今年7月動土,為振興大草嶺觀光區的最後一哩路。
教育方面,我們率先全國落實國中小班班有冷氣,讓孩子學習更給力;全國首創由縣府邀請專家學者及第一線教學人員編定品德教育教材,以「禮義廉恥」為核心教導孩子,讓雲林成為富而好禮的縣市。
觀光部分,除遊客人數比前年增加250萬人次外,根據交通部觀光局上半年統計國內旅遊人氣景點,北港朝天宮500萬人次高居第2名;防疫期間古坑綠隧更是逆勢飆升為全台十大觀光景點第5名。
此外雲林全台首創雲林天倫D+卡,讓智慧服務從校園向外延伸至社區,打造高齡長者及幼童皆安心的友善樂融安全社區;設置雲林良品智慧販賣機實現購物零距離,並導入物聯網服務;雲林也是非六都第一個縣府辦公大樓擁有5G訊號的縣市,並將5G運用在遠距醫療、智慧救護、智慧防汛、智慧農漁業、智慧長照、文化5G感官體驗等;超越台中市成為六都以外第一個導入智慧電動機車共享服務的縣市,10月8日正式啟動「GoShare 隨借隨還」服務。
閱讀全文:https://bit.ly/3dIA1IQ
文化 大學 共享 機車 在 民意論壇:聯合報。世界日報。udn tv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確保行人交安 道路不該是叢林
華健/海洋大學輪機系教授(基隆市)
最近,有位年輕媽媽收到三百元交通罰單,罰單附上小朋友夾在爸媽中間的機車三貼照片。不久前也有婦人騎車載兩女兒上學,分別坐後座及站在前方,被依「危險駕駛」開單處罰一萬兩千元。
這類機車上「前站後坐」、「滿載而歸」的畫面,在台灣早是常態,對許多家庭而言,也幾乎是生活與生存的僅有選項。但從交通安全和保護兒童的角度想,確是不得不取締的違規行為。
照說,台灣人口與各種活動相當密集,可以步行搭配大眾運輸工具,到達目的地。不幸的是,一○八年交通事故當中,行人傷亡達一萬七千一百卅三人,較前一年升高七點六個百分點。相較步行與單車的條件太差、太危險,大眾交通工具又不便利,騎車方便、省錢。
為減少交通事故,交通部長林佳龍也針對道路設計規範、前瞻基礎建設補助、罰則與執法、宣導等面向檢討。針對行人安全提出的策略,包括道路工程人行空間改善、路口停讓行人的加強執法、推動提高路口未停讓行人罰則之修法等。
早年小孩上學,不都是排路隊走路?發展與進步和交通安全不矛盾,未來交通建設與發展若不能以扭轉此趨於危險態勢為前提,還稱得上前瞻嗎?這次林部長改善策略的落實程度和改善效果,亟待追蹤觀察與驗證。
無可諱言,台灣交通更趨危險,不只在於硬體建設與罰則,更在於用路人普遍欠缺的共享觀念,以及整體行為所構成的弱肉強食、憑大欺小的交通叢林文化。每個人與其家人,有時是駕駛人與乘客,有時也要當行人;交通安全的責任,需要駕駛人和行人共同分擔。
早年馬路上,尤其是學校附近,都插有顯眼的「當心兒童」、「當心行人」等號誌;在日本城市,行人多的路口都設置寬大斑馬線,顯現「行人」在執政者心中的地位。設置或繪製有助確保行人路權的號誌,並持續改進、創造好走的社區等基礎建設,應是反映當局重視交通安全、積極減少機車三貼的第一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