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周刊專訪《我在故宮修文物》導演蕭寒分享紀錄片拍攝的初衷與有趣的過程,也提到他從修復師身上獲得的感動---
「不能煩,十幾年就幹這個。」片子開頭便是王有亮打磨著一件銅器,口中念著這句修復師們共通的心訣。從他入故宮當學徒後,頭三年整日就是打磨,久了,心也沉靜了。「做這活就怕慌、著急,必須把性格磨沒了,沒有稜角了。」
「我聽著他說『不能煩』三個字特別感動。他們打動我的其實就是『專注』吧,這對當下的時代來說相當不容易。」蕭寒說,這三個字既是做事的方法,也是人生的方法,「如果我能做到,人生應會有所不同。」
📖《我在故宮修文物》:
博客來:https://goo.gl/pi63Sw
誠 品:https://goo.gl/ezXSdE
金石堂:https://goo.gl/acv9SE
讀 冊:https://goo.gl/A9v5kC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0萬的網紅果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旅遊籽:浪迹遊蹤】 在羅馬一個狹窄的工房,擺滿了藝術品——正確來說是破碎的藝術品。這裏是一個古董修復工房,由兩父女經營,他們穿着白色工作服,拿起幼細畫筆,專心地為陶瓷上色。今年73歲的Antonio Santolini是一名古董修復師,他在11歲那年當上學徒,24歲開了自己的古董修復店。他把身俯前...
「文物修復學徒」的推薦目錄:
- 關於文物修復學徒 在 新經典文化ThinKingDom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文物修復學徒 在 我在台南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文物修復學徒 在 黎明柔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文物修復學徒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文物修復學徒 在 [好雷] 我在故宮修文物- 看板movie 的評價
- 關於文物修復學徒 在 古物修復師- Explore 的評價
- 關於文物修復學徒 在 文物修復助理 :: 全台大學開課課程資訊網 的評價
- 關於文物修復學徒 在 《大木師傳》古蹟建築保護與修復大木師阜傳承嚴重斷層 的評價
- 關於文物修復學徒 在 文物修復師的推薦與評價,DCARD、FACEBOOK和網紅們這樣 ... 的評價
- 關於文物修復學徒 在 文物修復師的推薦與評價,DCARD、FACEBOOK和網紅們這樣 ... 的評價
- 關於文物修復學徒 在 遺體修復師證照的評價費用和推薦,FACEBOOK - Seclet 的評價
文物修復學徒 在 我在台南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智活小旅行】
台南最著名的就是古蹟、廟宇!但為了維護這些歷史悠久的古蹟,必定需要細心的維護。
智活文創與台灣數位文化協會合作,將在八月中舉辦台南智活小旅行,來個傳統藝術二日遊!對於藝術修復、文化資產修復有興趣的捧由,千萬不要錯過這麼優質的活動嘍!
據說活動還會有機器人製作教學,教大家用樂高組件設計心目最威風門神機器人!
這麼富有文化又結合科技的智活小旅行,大家千萬不要錯過啦~~~
「智活小旅行」活動詳情:http://goo.gl/nuIWwk
影片來源:http://youtu.be/5P3Ny45hYLM
文物修復學徒 在 黎明柔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油畫修復師蔡舜任,以故事及影像記憶,分享油畫修復工作中罕為人知的,同時以生動筆法記敘義大利的旅居生活,帶給您最真實的感動!
在世界知名的博物館中,有一群相當於「文物醫師」的專業人員,他們的正式職稱是「文物修復師」。執行工作時,必須長年待在恆溫攝氏二十五度、相對溼度五O%的修復室中,為藝術品撫平時間所帶來的傷痕。
蔡舜任,是第一位進入烏菲茲美術館,修復文藝復興大師、西洋繪畫之父喬托(Giotto di Bondone)畫作的台灣修復師,同時也是歐洲修復大師Stefano Scarpelli的唯一台灣弟子。
多年前,蔡舜任僅以一句義大利文:「有沒有不支薪的工作可以讓我做?」走遍翡冷翠的大街小巷,廣發履歷傳單,希望能獲得修復實習的機會。在歷經至少十家工作室的拒絕後,他終於遇見生命中的第一位修復師父-Andrea Cipriani,成為他學徒生涯的起點。
數年後,蔡舜任開始在世界各地進行文物修復工作。期間曾被荷蘭當代美術館指派到上海世界博覽會擔任荷蘭館的藝術修護師,也曾回到台灣進行潘麗水先生的門神彩繪修復工作。
因油畫修復的工作旅居世界各地,累積了深厚實力;二O一一年,蔡舜任終於決定回到台灣,致力於修復觀念的推廣和技術的傳承,除了希望能培養下一批接棒的生力軍,更期望文化資產保存的觀念能深植寶島台灣。
本書特色
★ 以繪畫及藝術史優勢,投入畫作和台灣文物的修復工作,蛻變成少數能修復文藝復興大師傑作的台灣人。
★ 上海世博荷蘭館唯一指定的藝術品修復師,是為外國館中唯一的華人修復師,又創下另一個台灣第一。
名人推薦
知名作家蔣勳、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教授林曼麗 專文推薦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蔡舜任
‧TSJ修復工事負責人,專業油畫及木構件彩繪修復師,為國內外多間公私立博物館典藏之油畫作品及廟宇彩繪文物,擔任修復工作執行者及咨詢顧問。
‧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古蹟藝術修護學系,台灣客座助理教授,2012/02~2013/02
‧Stichting Restauratie Atelier Limburg (SRAL), Maastricht, The Netherlands(荷蘭)油畫修復師, 2009/09~2011/06
‧De Pont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Tilburg,The Netherlands(荷蘭)藝術品修復師 (上海世博荷蘭館,中國),2010/04~2010/11
‧Studio of Restoration and Conservation―Stefano Scarpelli, Florence, (義大利)油畫修復師,2008/05~2009/08協助文藝復興繪畫之父喬托―-Giotto di Bondone(1276~1337)1301年的畫作―- Polittico di Badia於烏菲茲美術館內進行之修復工作。擔任義大利巴洛克時期繪畫大師Bernardo Strozzi (1581~1644)之畫作―-La Carita` di San Lorenzo之修復師,目前為美國聖路易美術館藏品。
‧New Orleans Conservation Guild, Inc., New Orleans, USA(美國)油畫修復師,2007/07~2008/03
‧Studio of Restoration-Andrea Cipriani, Florence, Italy(義大利)油畫修復助理,2005/01~2007/05
文物修復學徒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旅遊籽:浪迹遊蹤】
在羅馬一個狹窄的工房,擺滿了藝術品——正確來說是破碎的藝術品。這裏是一個古董修復工房,由兩父女經營,他們穿着白色工作服,拿起幼細畫筆,專心地為陶瓷上色。今年73歲的Antonio Santolini是一名古董修復師,他在11歲那年當上學徒,24歲開了自己的古董修復店。他把身俯前,試圖看清楚雕塑上的裂痕,旁邊的女兒體貼地為他調亮燈光。Simona Santolini今年44歲,她在23年前跟從父親走入修復行業。文物修復是當地一門大學學科,仔細分類為油畫、瓷器、紙類、大理石、木質修復等。兩父女是羅馬數一數二的古董修復師,但他們都不是學院出身。
《果籽》栽種品味,一籽了然。
https://hk.appledaily.com/realtime/lifestyle/
文物修復學徒 在 古物修復師- Explore 的推薦與評價
1978年冬,我結束插隊(下鄉服務)回京,正好故宮博物院招收文物修復人員,我就來 ... 在擔任學徒的前半年,每天都只做3件事:搬東西、掃地撿垃圾及罰站,這3件事乍看 ... ... <看更多>
文物修復學徒 在 文物修復助理 :: 全台大學開課課程資訊網 的推薦與評價
全台大學開課課程資訊網,文物修復學徒,文物修復師職缺,文物修復師資格,藝術修復師,文物修復師薪水,藝術學徒,文物修復dcard,文物修復培訓. ... <看更多>
文物修復學徒 在 [好雷] 我在故宮修文物- 看板movie 的推薦與評價
開啟重重深鎖的大門,這是他們每天工作的開始,在這萬仞宮牆的過往皇城裡,
現代的文物修復師們,騎單車、養寵物、種花草、為公為私串門子;
一間一間屋裡,師傅帶著徒弟,
有的甚至是父親傳下來的,一代一代在此工作、生活著。
當中一位師父說出我的也可能是很多觀眾的心聲:
原本以為故宮這種國家級的文物修復單位,會像是高科技廠房那樣門禁森嚴、
都是無塵室、要穿無菌衣、進出需要消毒消靜電、溫度濕度皆有中央空調嚴格管控,
以維護文物,更防竊盜,但是沒有想到卻是就地使用紫禁城原有的院舍,
一道一道的關卡都只是朱紅木門加上鎖頭
(至少是有拍出來的,沒拍出來的高科技保全防護應該不會少…吧?)
工作的方式跟所處的地方一樣具有年代感。
雖然在觀看的過程中不斷有著疑問,幾乎沒有戴手套、各種各樣近乎純手工修復方式、
還有非常驚人的用板車和棉被運送,真的不會對於文物有所傷害嗎?
又,據我所知,現今國際上採用的文物古蹟修復原則,
是讓新修復的部分能夠被區分辨識出來,而不是與文物現況合為一體。
當中有位師傅有談到這些問題,透露出在他們的觀念裡,
這是中國對待自己文物的觀念和方式,
且也是有考慮到展完後去除修補部分不要對文物本身有損傷,
而採用新的材料新的技術,
看到鏡頭中的師傅們用無比專注的神情和耐性修復文物,
甚至為了修復古琴而去學怎麼製作古琴,
我願意相信他們是用極其強烈的使命感和愛在對待這些古物。
片中吸引人的部分除了他們如此特別的工作,還有無數細緻的情感在裡面。
能夠經年累月待在深宮大院裡面,
日復一日進行著這麼精緻細膩又半點也急不得的修復工作,
師傅們對於文物的熱愛絕對非常人可比,
影片後段鏡頭跟著師傅到展場看看自己修復的文物展出,
師傅的眼神就像看著自己的小孩一樣,每件修復工程的時程都可能是半年一年來計數,
這些日子裡對文物的研究、嘗試,
甚至是對話、無形的精神交流早已超越了時間空間物種,在兩者之間形成了深深的連結。
也許像其中一位師傅所說,其實有時不是多麼偉大的使命感驅使,
而是出自對這些古老文化的喜愛,甚至是這些無形交流中所獲得的啟發。
另外,不同專長的師傅雖然分了組別,各自在各自的「屋裡」埋首工作著,
但一件文物可能需要不同組別相互合作才能完成修復,
彼此之間除了工作上的合作密切之外更在靜謐的宅院生活當中成了好朋友:
這院的梅子成熟了,眾人搖搖枝幹、拿了大張的紙在樹下接;
別屋的人聽說了,毫不客氣拿了臉盆就來串門子,裝滿一盆子心滿意足的回去了。
前人種的樹,果子讓後人受了惠,果樹如此,文化資產更是如此。
這屋有什麼需要幫忙的,
一通電話,別屋的就來了,就算只是看一眼給個小意見,
下次一通電話,還是一樣二話不說地出現;
下班一個接著一個打卡,反而不像是要回家,倒像是一家子人剛團聚完,要各自上路;
還有養的鸚鵡、貓咪、種的花草,
對它們的照顧,就像在自家養的
(雖然我很驚訝在國家級的故宮博物院裡能夠任意的種養動植物…),
也許對修復師傅來說,他們也把這裡當作家了。
和許多需要人力執行的技藝一樣,文物的修復同樣面臨著傳承的問題,從前是學徒制,
不需要什麼相關背景,只要肯學,師傅就會手把手的教到出師為止,
甚至有些是祖父、父親在故宮工作,退休或過世後,
從小耳濡目染的後代直接就被問說要不要來接任。
現在雖然相關的教育興起,
師傅們不需要再那麼辛苦的從無到有帶出一位能獨當一面的接班人,
但也意味著相關訓練出身的人可能還有更多選擇。
木器組的師傅就說,
他在學校的成績是頂尖的,可是很多原本不及他的同學們在外創作闖出了名號,
反而比他默默在屋裡工作來得名利雙收;
原本是學化學的師傅直到現在仍覺得自己在色彩運用方面及不上原先學美術的同事;
修古琴的師傅原先被質疑不會修古琴,直到他自己去學怎麼製作古琴。
一切的一切,好像不關乎是不是相關的訓練出身,而是有沒有心投入。
在《我在故宮修文物》裡,一樣有師傅和徒弟,
但這師徒關係已經不像以往師徒制那麼的嚴肅,健走活動裡竟然是兩位師傅等徒弟來,
來了之後兩人像是朋友一樣的漫步在宮牆邊,自在的聊天,
言談中還是看得出徒弟對師傅的仰望,
但那份親近相信讓徒弟在技藝之外從師傅身上獲得更多溫暖,
也讓師徒制在這個科技進步飛快的世代中,有了另一種可能:
為了拍攝文物的照片,師傅調了很久的腳架和焦距,最終是徒弟協助解決了,
也許就是在這樣溫和的師徒關係中,才能拋下身分互相學習,完成意義非凡的修復工作。
於是最終我們看到,傳承是有希望的,未來,會有全新的場館作為修復的基地,
跑字幕時,也看到了18位新血的加入,只要人類文明還存在的一天,世界就需要他們,
因為當時間不斷流逝,所有現存物品都有越趨陳舊變成文物的一天。
這部紀錄片觀賞起來令人非常舒服,
除了剪輯出來的節奏讓人不知不覺的會跟著每段呈現的主題脈絡走,
鏡頭跟音樂也是很大的原因。
工作人員眼中的故宮、不同部門處理文物的方式、
不同文物的質感、院中前人栽下的樹叢、
時而慵懶時而撒嬌悠遊自在於古老建築中的貓,
這些鏡頭讓我們看到一般人不可能看到的故宮,同時也讓觀眾感受到時間,
在金水橋前崎嶇的石板路和院中老樹看見悠久歷史、
在專注的眼神中看到師傅們於此數十年如一日的堅持、
在修復完成的文物看到彷彿時光倒流到了那個輝煌時代。
而音樂是知名流行音樂製作人姚謙負責,成功的地方在於並沒有因為這部片子的主題,
而刻意採用傳統的樂器或曲調,反而用鋼琴在最恰到好處的時機點綴,
使人幾乎感覺不到配樂的存在。
就在電影的最後,兩者完美的結合,一個慢動作鏡頭像是從牆角探出頭來窺探,
眼前一隻來叼貓食的麻雀和一行列隊整齊的螞蟻,
如此尋常的街邊景象搭配漸趨澎湃的鋼琴演奏,
像是這些師傅們每天做著習以為常的工事,開門關門修文物,
卻是在人類文明中不尋常的貢獻。
古老的紫禁城和也許歷史更為悠久的文物,
在時間的長河中也許只不過是一瞬間的事,而人呢?是否就像是這些螞蟻、麻雀一樣?
除了溫飽之外,能不能留下些什麼?為了後人,也為了自己這一輩子能不虛此行。
於是腦中又出現國修老師父親的這句話:一個人一輩子只要做好一件事情就功德圓滿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43.99.4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vie/M.1507888260.A.CC4.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