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塊消失中的香港,也是美麗我城的重要一部分,卻鮮為人所見。
清水灣邵氏片場歷史逾60年,雖獲古諮會評為一級歷史建築,然而城規會早年已通過業主申請改建為住宅及酒店項目。現時片場的大部分建築已被拆走,只餘行政大樓、片倉及配音室。「踏進廢棄的錄影廠,眼前所見是一片本該好好珍藏的舊菲林,卻被隨地丟置,還有廢棄的攝影機器,親歷現場依然感到無比震撼。這些東西沒有被好好保存,真的令人費解。」
除了邵氏影城,攝影師楊必興@phyang81還拍下了不少充滿歷史價值的廢棄舊建築,包括被評為三級歷史建築的皇后山軍營印度廟、粉嶺的荒廢石廬、沙頭角的礦洞、元朗的雅緻客家舊宅、上環《華僑日報》創辦人的臨時住處舊居,還有位於牛池灣曾為清末革命基地的聖約瑟安老院⋯⋯根據現時的《古物及古蹟條例》,被評為一、二、三級歷史建築依然可被拆除,只有列入法定古蹟的建築物,才需要取得批准進行拆卸、改動或任何干擾工程。
「這一張下次應該拍不到了⋯⋯」每次拍攝廢墟,都可能是最後一次機會,下次再來,或許便只能徒然張望一片被剷平的地盤工地。楊必興感嘆,有些廢墟只因位置偏遠,未被城市發展的腳步追上,才得以暫緩被清拆的命運。
在這個奉行速度和效率的城市內,歷史和回憶,實在太稀罕。已然消逝的那些已無法尋回,仍在殘留著的,又可能得到更好的對待?
消失中的香港
「探索廢棄文物建築:楊必興攝影展」
展期:8月17日至29日
地點:亞洲協會香港中心(ASHK)力寶展藝場
免費參觀
(圖片由楊必興提供)
#城市探索 #歷史建築 #香港攝影展 #香港廢墟攝影 #AsiaSocietyHongKong
同時也有19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0萬的網紅果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薄扶林村—200年歷史港島古老寮屋村 探前牛奶公司牧場遺址 四代村民搞保育保家園:每兩三年就話要拆 超過200年歷史的薄扶林村,在嘉慶二十四年(1819年)已經記錄在《新安縣志》內。背山面海、周邊被牛奶公司主牧場包圍,2014年更被列入世界文物建築基金會的監察名單。每年中秋火龍在月下躍動,...
文物建築 在 吳建志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花蓮文創園區可思考轉型為『東岸具特色的親子藝文教育發展園區』
在傳統的升學體制下,台灣藝文教育培養長期不足,藝術創作象徵著培養國民的創造力思維,在過往傳統教育體制下,鮮少有機會讓學生提升創造力,事實證明,在西歐、北歐等先進國家的教育體系非常注重國民創造力培養,相關的人類發展指數以及國民教育素質也於世界前列。
美感如何從小培養?
隸屬法國文化部的國家機構─龐畢度中心兒童藝廊,從1977年開館以來,關注法國國民藝術教育培養已經將近半個世紀,該單位除了提出許多親子共學工作坊,甚至有專為一歲以上的孩子規劃的美感提升工作坊。
法國龐畢度中心兒童藝廊在規劃兒童美學啟蒙內容(工作坊、藝文教育課綱內容)時,必定會考量做出能讓學童與家長共同參與的內容,最重要的是,他們會邀請當代藝術家一起構思,透過互動節目或裝置,讓孩子在過程中扮演主要角色。
花蓮縣文創園區主管機關為文化部,建議可思考從中央的格局著手,將花蓮文創園區轉型為台灣東部重要的一個親子藝文教育發展園區。
園區本身硬體設計在保留現有文物建築的相關法規原則下,可邀請當代藝術家結合孩童遊樂設施設計,讓孩童於玩耍設施中增進五種感官的美學互動體驗,軟體的部分可以與廠商合作大量舉辦親子共學藝文課程,同時作為藝文教育課綱研發中心,一但有相關藝文教育課綱成果實踐出爐,即可輻射延伸東岸地區中小學作為藝文教學課綱參考,讓第一線的中小學老師可以馬上參照模組結合本校資源執行教學。
花蓮縣文創園區如能轉型為『東岸具特色的親子藝文教育發展園區』,可同步透過專案結合東華大學教育相關科系、慈濟大學教育相關科系等產官學資源,研發當代社會中關於藝文教育的課程模組,為東岸藝文教育注入一道活水,同時透過實際作為,回補台灣長期缺乏藝文教育的社會現象!
文物建築 在 香港舊照片 - oldhkphoto.com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本網新著】《壹街一個故事.新界東》
談到沙田新市鎮,絕不能放過新城市廣場。約四十年前,整條九廣鐵路都缺乏大型商場,直至新城市廣場於一九八五年橫空出世,屹立於沙田的核心地段,自始成為跨代的集體回憶。
八十年代有八佰伴,九十年代有HMV。主權移交之後,自由行攻陷新城市,二零一九年這兒一度見證歷史。對於這個大型商場,雖然不算是一座文物建築,但卻已有相當深厚的文化積累,值得在書中銘記一篇。
香港書展,明報出版社攤位有售。
照片:Kwok Kay Li
•••
《#壹街一個故事》系列
港島篇:https://bit.ly/3ai7fwY
九龍篇I:https://bit.ly/33TSRd8
九龍篇II:https://bit.ly/3z1Gacw
•••
PATREON 專頁:
https://www.patreon.com/chunyu1230
文物建築 在 果籽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薄扶林村—200年歷史港島古老寮屋村 探前牛奶公司牧場遺址 四代村民搞保育保家園:每兩三年就話要拆
超過200年歷史的薄扶林村,在嘉慶二十四年(1819年)已經記錄在《新安縣志》內。背山面海、周邊被牛奶公司主牧場包圍,2014年更被列入世界文物建築基金會的監察名單。每年中秋火龍在月下躍動,村內煙霧瀰漫,為村民驅除瘟疫。看上去一堆堆殘舊的鐵皮屋,蘊藏一個又一個人情故事。
「薄扶林村起源非常神秘,不像新界鄉村,這裏沒有祠堂,家族沒有太多歷史記載!」高永康(Nigel)的太公在1889年定居於薄扶林村,家族四代人在村內長大,他現在是薄扶林村文化環境保育小組的成員。薄扶林原本的寫法為「薄鳧林」,是香港最早期的村落之一,有人說因為附近水塘有不同的鳥類棲息,所以用上「鳧」字。
「根據村民口述歷史,張保仔當年有份協助村民起屋,因為張保仔最大的巢穴就在對面海的南丫島。張保仔在1810至1820年間歸順了清政府,不排除部份海盜選擇離開,定居在村內。」Nigel解釋,薄扶林村像一個大寶藏,不少人回來尋根,很多舊有歷史文化有待慢慢發掘。巧合地,記者的爸爸及爺爺在八、九十年代曾經在薄扶林村居住,今天就跟Nigel認識這條客家鄉村孕育的文化故事。
影片:
【我是南丫島人】23歲仔獲cafe免費借位擺一人咖啡檔 $6,000租住350呎村屋:愛這裏互助關係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XSugNPyaXFQ)
【香港蠔 足本版】流浮山白蠔收成要等三年半 天然生曬肥美金蠔日產僅50斤 即撈即食中環名人坊蜜餞金蠔 西貢六福酥炸生蠔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Fw653R1aQ6s)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果籽 #薄扶林村 #牛奶公司 #客家 #張保仔 #南丫島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BKIngyD3Fj4/hqdefault.jpg)
文物建築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圖說艋舺龍山寺(禪風傳世典藏版)」介紹
訪問作者: 徐逸鴻
內容簡介:
艋舺龍山寺──你去過、卻從未細細品味的二級活古蹟
你知道艋舺龍山寺是台灣最早的觀音信仰中心嗎?
你知道艋舺龍山寺和故宮博物院、中正紀念堂,並列為來台觀光必訪的三大景點嗎?
◎台灣新生代古蹟與手繪建築達人巔峰之作
◎禪風書封傳世典藏版
◎李乾朗(台灣古建築專家)<圖說是一種平易近人的語言>專文推薦
◎林保堯(台灣佛教藝術專家、台北藝術大學文化資源學院前院長)<龍山寺的故事>專文推薦
走進「台灣第一梵宇」,深入了解每一件開創台灣廟宇風格的精彩作品
艋舺龍山寺是泉州派廟宇的典範,也是最具代表性的台灣古廟之一,其華麗的剪黏和交趾陶等裝飾手法,堪稱台灣廟宇之首。
已有二百七十餘年歷史的艋舺龍山寺曾經歷翻修改建,亦曾在二次世界大戰時遭受戰火波及,卻也因此成為各界大師的聯手之作。王益順的建築格局之巧、黃龜理的木雕之精、陳天乞和張添發的剪花之細、惠安蔣氏家族的石雕之妙,在艋舺龍山寺統統都可以看到。
一百三十二幅細緻手繪圖,讓你看見平常看不到的龍山寺建築格局及細部之美
本書作者研究艋舺龍山寺多年,深入淺出結合歷史資料考證及相關匠師採訪,搭配大量精細的手繪圖,將龍山寺的製造過程、肉眼無法親炙的工法細節與內部結構,如地基、屋簷、裝飾、雕刻等,一一詳加剖析,精彩重現艋舺龍山寺最隱密、最關鍵的建築之美。
作者簡介:徐逸鴻
台灣新生代古蹟與手繪建築達人,1977年生,桃園縣觀音鄉人,進入古建築領域已有二十多年,曾任職李乾朗工作室助理。擅長攝影、繪畫,並從事許多建築測繪與插圖繪製工作。中國文化大學建築暨都市設計系學士、台北藝術大學建築與古蹟保存研究所碩士,曾就讀北京清華大學建築歷史與文物建築保護研究所博士班;目前在台北市主持「木也建築學堂」。著有《圖說艋舺龍山寺》、《圖說日治台北城》及《圖說清代台北城》三書。
作者粉絲頁: 木也建築學堂
出版社粉絲頁: 貓頭鷹書房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fTh7PTtWl3Y/hqdefault.jpg)
文物建築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圖說日治台北城(緻雅銀典藏版)」介紹
訪問作者: 徐逸鴻
內容簡介:
發思古幽情、重現百年前的台北風貌
◎台灣新生代古蹟與手繪建築達人傾力傑作
◎緻雅銀典藏版
「這本書讓人見識了手工圖繪的底蘊力量與清淨知識,同時更是一本進入記實台灣這片土地,如何長出重要近代建築之林的簡易利器之書。」——林保堯(台灣佛教藝術專家、臺北藝術大學文化資源學院前院長)
詳實考證資料、重現百年前的台北風貌
一百多年前,清朝甲午戰敗,台灣成為日本殖民地,日本大軍接收台北城。雖然淪為殖民地,但做為日本治台首府的台北城,許多建設都是最優先,規模也是最大的。現存台北最有魅力的城市角落與日據時期的建設密不可分。
回首台北躋身現代都會的關鍵時刻
你知道嗎?台北的自來水和汙水處理系統是日本人引進的、總統府的原始設計並不是磚紅色、當年台北的三線道馬路井然有序又美麗寬闊,一點也不輸巴黎的香榭大道。隨著市區改正計畫公布,規畫道路網、鋪設鐵路、開闢公園與河堤、興築公家機關與官廳宿舍,台北也一天天更具規模,並自此奠定現代化基礎,成為一座摩登又現代的大城市。
150幅專業手繪圖、圖文並茂呈現台北之美
總統府、松山菸廠、北投溫泉博物館、青田街老屋、自來水博物館、中山堂、西門町紅樓、台大醫院、二二八公園、台灣大學、監察院、台北賓館……每一棟都是充滿故事的百年老建築,每一處都是台北最有觀光資產的珍貴所在。
作者簡介:徐逸鴻
台灣新生代古蹟與手繪建築達人,1977年生,桃園縣觀音鄉人,進入古建築領域已有二十多年,曾任職李乾朗工作室助理。擅長攝影、繪畫,並從事許多建築測繪與插圖繪製工作。中國文化大學建築暨都市設計系學士、台北藝術大學建築與古蹟保存研究所碩士,曾就讀北京清華大學建築歷史與文物建築保護研究所博士班;目前在台北市主持「木也建築學堂」。著有《圖說艋舺龍山寺》、《圖說日治台北城》及《圖說清代台北城》三書。
作者粉絲頁: 木也建築學堂
出版社粉絲頁: 貓頭鷹書房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7Y-KyOmy64M/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