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戡發文指出,某臺大教授的著作有多處抄襲,我看完之後十分駭然。因為張亞中老師曾對蔡英文的論文事件發表評論:「倫敦政經學院不是正規大學」,著實是金玉良言啊!現在張總校長是不是也會發出正義的怒吼:「臺大出這種教授,不是正規大學。」
.
這樣的話,還真的虧大了,因為我才剛拿到畢業證書誒!早知如此,要選最正規的孫文學校就讀。不過似乎不必多慮,前述所指臺大某抄襲教授正是張亞中本人,張總校長是不會自我批評成非正規教授的。心中大石瞬間卸下,所以我拿到的,應該還能算是正規證書吧。
.
———(以下李戡全文)———
.
《張亞中,你抄錯行了!》
.
張亞中1998年出版《兩岸主權論》(台北:生智文化,1998)一書,不止一次抄襲楊永明1996年發表在《政治科學論叢》第七期的論文<民主主權:政治理論中主權概念之演變與主權理論新取向>。關於證明抄襲的方法論、抄襲者慣用的掩蓋手法和心態,我在《蔣介石日記的濫用》(被中共查禁)裡做了充分論證。現在我用這些方法,來還原張亞中怎麼抄襲楊永明,而且還抄錯行。
.
一、《兩岸主權論》第9到10頁,張亞中寫道:
.
國際法百科全書亦將主權定義為「一個國家獨立於其他國家之外,且於法律上不受其他國家的影響,以及國家對其領土和人民的政府權力享有最高性,與排他性的管轄權」。【注釋是「Helmut Steinberger, “Sovereignty”, in Encyclopedia of Public International Law, Installment 10., (Amsterdam: North-Holland Publishing and Company, 1987), pp.397-418, at pp.403-404.」】
.
這段引文,和楊永明<民主主權>頁144的段落幾乎一模一樣:
.
國際法百科全書定義主權為「一個國家獨立於其他國家之外,且於法律上不受其他國家的滲透影響,以及國家對其領土和人民的政府權力的至高性和排他性的管轄權」【注釋是「Helmut Steinberger, “Sovereignty,” in Encyclopedia of International Law, op.cit., p.404.」】
.
楊永明和張亞中都引用了Encyclopedia of Public International Law的內容,不過楊永明漏寫了書名中的Public一字,我們翻開這本書第404頁,可找到楊永明引文對應的原文:
.
State sovereignty now meant a State's general independence from and legal impermeability in relation to foreign powers, and the State's exclusive jurisdiction and supremacy of governmental powers over the State's territory and inhabitants.
.
這段話明明出現在百科全書第404頁,而非第403-404頁,為什麼張亞中會寫成「pp.397-418, at pp.403-404.」?
.
二、這個「兩段式頁數」的寫法,正好出現在楊永明論文頁143-144:
.
為方便區分起見,學者稱描述國家內部的主權概念為「內部主權」(或「國內主權」),而在國際法上的應用則被稱為「外部主權」(或「國家主權」)。【注釋是「See Helmut Steinberger, “Sovereignty,” in Encyclopedia of International Law, Rudolf L. Bindscdhedler et al eds. (Amsterdam: North-Holland Publishing and Company, 1987), pp.397-418, at pp.403-404.」】
.
我們翻開百科全書,果然分別在第403和404頁看到「external sovereignty」(外部主權)和「internal sovereignty」(內部主權)的用法,說明楊永明的注釋沒問題。奇怪的是,楊永明這段引文,也出現在張亞中《兩岸主權論》第10頁:
.
有些學者區別主權的概念為「內部主權」與「外部主權」,前者指的是描述國家內部的主權;後者指的是國家主權在國際法的運用。【注釋是「Helmut Steinberger, “Sovereignty”, in Encyclopedia of Public International Law, op.cit., p.404.」】
.
由此可見,張亞中抄錯行了!張亞中根本沒看過Encyclopedia of Public International Law這本書,他這兩個出處,都是直接抄襲楊永明。名詞解釋那段,張亞中為了掩飾抄襲痕跡,故意在楊永明翻譯的引文裡改動數字,例如他省略了「滲透」兩字,殊不知這樣一省略,嚴重扭曲原意。換句話說,如果張亞中親自翻過百科全書,根本沒道理漏掉這個字。張亞中改動完楊永明翻譯的引文後,以為大功告成,在抄注釋的時候,卻不小心抄錯行——他該抄的是頁404,卻抄成了楊永明的另一個注釋頁397-418和頁403-404。另外,「內部主權」和「外部主權」那段,張亞中本來該抄頁397-418和頁403-404,卻抄成頁404。
.
三、除此之外,張亞中《兩岸主權論》頁8的引文「國家在其範圍內有宣稱不受其他限制和控制的自由,則必須同樣承認其他國家在其範圍內也有相同的自由。」【注釋是「F. H. Hinsley, Sovereignty (New York: Basic Books, Inc., 1966), p.158.」】這段話和楊永明<民主主權>頁144「國家在其範圍內有宣稱不受其他限制和控制的自由,則必須同樣承認其他國家在其範圍內也具有相同的自由」只有一字之差,在張亞中自稱看過原文的情況下,他的中文翻譯和楊永明翻譯的幾乎一模一樣,只是將「具有」換成「有」,顯然構成抄襲。
.
四、同樣道理,張亞中《兩岸主權論》頁20的段落「國際法學界也開始強調民主制度是一項逐漸成形的國際規範,「民主統治」被強調為國家與政府合法性的構成要件之一。」【注釋是「Thomas Frank, “The Emerging Right to Democratic Governance”, Americ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 Vol.86, No.1 (Jan. 1992), pp.46-91.」】這段話,張亞中抄自楊永明<民主主權>頁147的段落「國際法學界也開始強調民主制度是一項逐漸成形的國際規範,民主統治(democratic governance)被強調為國家及政府合法性的構成要件之一。」【注釋是「Thomas Franck, “The Emerging Right to Democratic Governance,” Americ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 Vol.86, No.1 (Jan. 1992), pp.46-91.」】張亞中除了把「及」換成「與」,其他地方一字不漏照抄楊永明。
.
五、同樣道理,張亞中《兩岸主權論》頁20-21的段落「更有學者指出政治參與權已經成為一項普遍性原則,應該受到國際法的保障。」【注釋是「Gregory H. Fox, “The Right to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n International Law”, Yal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 Vol. 17(1992), pp.539-607.」】這段話,張亞中抄自楊永明<民主主權>頁147「福斯(Gregory Fox)更指出政治參與權(political participation)已經成為一項普遍性權利,而應該受到國際法的保障。」【注釋是Gregory H. Fox, “The Right to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n International Law,” Yal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 Vol. 17(1992), pp.539-607.」】張亞中除了把「權利」改成「原則」,其他地方幾乎照抄楊永明。
.
凡是引用的文獻不是自己親手翻閱、而是從別人文章看到的,一定要加上「轉引」兩字,否則就是抄襲。這五個案例中,張亞中在注釋裡除了交代文獻來源,後面全都該加上「轉引自楊永明,<民主主權:政治理論中主權概念之演變與主權理論新取向>,頁XX」,但他都沒有。張亞中讀了兩個博士,必定了解學術規範,卻仍故意為之,有何資格動輒以「張老師」姿態教育別人?光是在《兩岸主權論》的其中一章,張亞中就有五個注釋抄自楊永明。有了這項紀錄,我很好奇張亞中在《歐洲統合:政府間主義與超國家主義的互動》(台北:揚智文化,1998)書裡引用的大量英文文獻,以及在《德國問題:國際法與憲法的爭議》(台北:揚智文化,1999)書裡使用的大量艱澀冷僻的德文文獻,其中有多少處可能有類似這樣的行為?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Cook4fam 益家煮,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咖啡喝多少懶人包終於來拉!一定要喝一下的拉,但要喝多少? 另外原來淺焙更多咖啡因?冷萃更多咖啡因?哪尼?! 快來看看最精彩的 百篇文獻 咖啡最終章! ☞幾歲前不建議喝咖啡?少年仔可以喝嗎?喝多少? 益家煮Cook4Fam fb粉絲團年齡vs咖啡統整圖片來嚕!: https://www.faceb...
文獻指出英文 在 李姓中壢選民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日本 #石垣市府 侵犯我 #釣魚台主權 的惡霸行徑,我國政府未有任何抗議行動,既然蔡英文總統曾對我釣魚台等相關主權宣稱「#寸土不讓」,並信誓旦旦要為我 #漁民「#顧主權,#護漁權」,因此,我們鄭重要求蔡英文總統以及所有相關政府單位,針對日本石垣市府侵害我領土主權的無理行徑,提出反制行動,早日本政府一步,於 #釣魚台列嶼 設立 #國土界碑,#宣示釣魚台列嶼的實際主權歸屬,落實蔡總統「保衛國家,無負國民付託」之就職誓詞。>
日本沖繩縣石垣市議會於去年6月通過表決,要將釣魚台的行政地區名由「登野城」改為「登野城尖閣」,之後又計畫在釣魚台立碑,釣魚台教育協會今日透過聲明稿正告石垣市府,切勿扭曲歷史、危及東亞和平,也敦促我政府迅速行動,反制日方侵我釣魚台主權。
該聲明表示,過去半個世紀以來的 #保釣運動,以及《#釣魚台教育協會》的多次聲明,一再正告日本政府,在日本1895年竊佔釣魚台列嶼之前,明清以來的歷史文獻及各國地圖均顯示釣魚台列嶼是我國領土,並且我國就是以釣魚嶼、赤(尾)嶼等中國島名稱之。
日本對我釣魚台改名、立碑的行徑,以及幾十年來在我國百年傳統漁場釣魚台海域上,對進行捕撈作業的我漁民騷擾、跟監、噴水、噴油、破壞漁具、扣押人船、罰款、撞擊等等的暴行,均是對東亞和平的威脅,種種行徑顯示日本對其 #軍國主義 不僅未澈底反省,亦更無心對受其侵略的亞洲國家償還公道。
聲明指出,釣魚台列嶼是台灣的一部份,是1945年日本天皇於八一五《#終戰詔書》中,接受《#波茲坦公告》及該公告所確認之《#開羅宣言》中,明定日本應歸還我國之領土。日本政府切勿扭曲歷史、誤導日本人民、放縱地方政府,製造釣魚台國際爭端,危及東亞和平。
繼釣魚台更名後又欲立碑 釣魚台教育協會籲:應反制日侵我主權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10825002880-260407
文獻指出英文 在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Green Citizens' Action Alliance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小組 (#IPCC) 在近日發布了第六次評估報告,距離2014年發布的第五次評估報告中間隔了八年。這份長達3000頁的AR6報告,乃是由234名科學家協力撰寫,檢視了超過1萬4千份與氣候變遷相關的研究文獻後所提出的。
綠盟統整這份報告以下幾個重點:
🔴 人類導致氣候危機已殆無疑義
長久以來,有許多氣候變遷懷疑論者仍然不願面對「氣候變遷是人類造成」的事實,這次IPCC的AR6報告則徹底敲醒了仍不願意面對真相的人們。
#極端氣候 的主要肇因,是人類行為所排放的溫室氣體如二氧化碳、甲烷。地球的二氧化碳濃度已經來到了200萬年以來的最高濃度,甲烷的濃度也達到80萬年新高。
AR6報告指出,從1990年代以來的冰川融化、北極海冰層減少的現象,有高達90%的可能性是來自人類行為所致。報告結論更指出,「毫無疑問,人類使大氣、海洋和陸地暖化(It is unequivocal that human influence has warmed the atmosphere, ocean and land)」。
🔴 極端氣候已經來臨,「明天過後」就是現在
自從1970年代以來,極端氣候已越來越頻繁,這50年中以來的升溫超過了過往歷史上的任何一個時段,過去五年更是1850年以來最熱的五年。此刻全球均溫與跟1850年代相比,已經升溫了1.07度。海平面上升速度是3000年以來最快,科學家也在世界各地觀察到越來越頻繁的熱浪、災難性降雨、乾旱,以及海洋酸化等。
報告也指出,原本每十年才會發生1次的極端高溫事件,在升溫1度的此刻,頻率已提升到每十年發生2.8次,原本「五十年一遇」的事件,現在頻率則提高為約五十年5次。倘若升溫持續且來到4度,那麼「十年一遇」的高溫將成為「每年一遇」,此外包括旱災、水災,也都會越來越頻繁地出現。
種種證據顯示:電影《明天過後》裡的末日景象已經不再是科幻電影中才會出現的畫面,氣候危機下的極端氣候如野火、熱浪、旱災、水災、颶風等,早已經在世界各地造成巨大的傷害。
🔴 抑制升溫1.5度目標日益急迫,但仍然有可能
本次IPCC報告的路徑預測採用「共享經濟路徑(Share Social-economy Pathway, #SSP)」,根據未來GDP、人口成長與都市化程度的不同,IPCC報告中共列出了SSP1到SSP5的五種情境。
不論在何種情境之下,在未來20年內,地球升溫都將突破1.5C。倘若我們的經濟仍持續地以化石燃料作為主要驅力,那麼SSP5情境下的升溫甚至會在世紀末來到4.4度。
在諸多情境之中,強調教育普及、人口成長趨緩、低物質消費成長、化石燃料轉移的「永續性路徑」SSP1,是最有可能抑制升溫的路徑。SSP1-1.9情境,雖然同樣會在2040年前達到1.5升溫,但也有機會可以在世紀末將升溫控制在1.5度以內。
🔴 快速大量減少排放,達成淨零碳排,是唯一出路
雖然此次IPCC報告的結論不容樂觀,五個預估情境都會在2040年前突破升溫1.5度的大關,然而這並不意味著未來已經毫無希望,更不代表我們束手無策。
這份報告雖然沒有針對未來的能源配比有多著墨,但毫無疑義地,全世界都需要大量且快速地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尤其是二氧化碳以及甲烷。這份報告強調,「倘若不進行立即性、快速與大規模的溫室氣體減量,那麼要守住升溫1.5度甚至是2度的目標,將困難重重」。
此刻的暖化趨勢是由過去人類活動所排放的 #溫室氣體 累積所造成,雖然已經是不可逆的趨勢,但未來的溫室氣體排放程度仍然決定了未來的升溫趨勢。就如同SSP1永續路徑所呈現的,一個致力於更為公平的永續發展、#淘汰化石燃料 的情境,即使仍未能阻止地球在2040年前升溫1.5度,但最終能夠幫助我們達到世紀末抑制升溫的目標。
🔴 當冬季漸暖,台灣升溫已1.6度
報告中也指出,在東南亞區域觀察到日益增多的熱浪、極端降雨及乾旱,上述這些現象,台灣的民眾也絕對不陌生,過去一年來我們除了迎來史上最高溫,更遭遇了極為嚴重的乾旱,許多水庫亮起了紅燈,嚴重衝擊農業與農民生計。此外,不下雨則已,一下雨便豪雨成災。
根據科技部、中研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交通部氣象局、台師大地球科學系、國家災防中心所共同發布的資料,台灣的平均氣溫在過去110年之間上升了1.6度,且台灣的冬天長度已由90天縮減至20到40天,夏天長度則是延長至120天到150天。
假如升溫趨勢延續,在碳排最高的SSP5路徑下,台灣在本世紀末的升溫將來到3.8度,且增加48天的36度以上極端高溫天數,世紀末的夏天將長達210,而冬天的天數更將在2060年後歸零。此外,颱風數量將可能在世紀末減少55%,但強颱比例提升50%。
🔴 氣候危機進行式,沒有人是局外人
種種證據皆顯示,面對全球性的氣候危機,台灣毫無置身事外的本錢與藉口。
自從去年開始,各界紛紛提出修改《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的呼籲,包括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在內的眾多環保團體,也已與立法委員洪申翰共同提出《氣候變遷行動法》的草案,幾乎所有主要在野黨也都各自提出相對應的版本,甚至連產業部門也都呼籲加速修法,蔡英文總統也在今年世界地球日時宣示「淨零排放也是台灣的目標」。這顯示「強化台灣氣候治理政策」已經是跨政黨乃至於跨公私部門的共識。
在此難得的高度社會共識之下,綠盟呼籲行政院盡速提出《#溫管法》修法草案,以利民間氣候法版本以及各黨團修法版本可以盡速在立法院審議與通過。今年年底在英國舉行的巴黎協定締約國大會 #COP26,我們希望台灣可以帶著一部具有明確 #2050淨零排放目標、完善治理架構、有效管制工具與調適策略的氣候變遷行動法共襄盛舉,讓世界看到台灣的承諾與決心。
文獻指出英文 在 Cook4fam 益家煮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咖啡喝多少懶人包終於來拉!一定要喝一下的拉,但要喝多少?
另外原來淺焙更多咖啡因?冷萃更多咖啡因?哪尼?!
快來看看最精彩的 百篇文獻 咖啡最終章!
☞幾歲前不建議喝咖啡?少年仔可以喝嗎?喝多少?
益家煮Cook4Fam fb粉絲團年齡vs咖啡統整圖片來嚕!:
https://www.facebook.com/319845258505928/posts/969896893500758/
☞喝咖啡好處?壞處?咖啡懶人包!:
https://tw.osparks.com/player/245/8387
☞其他愛撥營養小知識
:
懷孕不能喝咖啡?!才怪喝爆(威不是)
https://youtu.be/_W-WtKUyvb4
喝咖啡原來不會胃食道逆流或骨鬆?危險的是....
https://youtu.be/RlcGkj8ygwo
✍參考文獻:
[1] FDA & EFSA建議一天咖啡因不超過400mg
https://efsa.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2903/j.efsa.2015.4102
[2] J型圖文獻最低點(最不易得心血管疾病)的是300mL咖啡,換算後約是60-350mg咖啡因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1043661807000291
[3] 台灣衛福部訂一天300mg咖啡因以內!
https://www.fda.gov.tw/TC/publishotherepaperContent.aspx?id=1089&tid=1563
[4] 不同地區的阿拉比卡豆 咖啡因含量會有些微差異
https://www.scielo.br/scielo.php?script=sci_arttext&pid=S1415-47572000000100036&lng=en&nrm=iso
[5] 在此說明淺焙及深焙咖啡因:因為網路上有許多提到深焙比淺焙咖啡因高,
而影片中提到深焙咖啡可能比淺焙咖啡的咖啡因含量少,
有文獻指出因烘焙的溫度及時間能減少咖啡豆裡的咖啡因,攝氏220度烘焙後測得的咖啡因含量明顯降低:
https://www.semanticscholar.org/paper/Determination-of-caffeine-in-roasted-and-irradiated-Aly-Kassem/fcd32953205e5d88e3ed308115a98d1984848371
但亦有其它研究表示,深淺焙對於咖啡因減少的量並不多——研究取等重的樣品來測,烘焙豆較生豆咖啡因含量率,烘焙豆較多,意即咖啡因減少率小於咖啡豆烘焙過程失重率。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327039318_DETERMINATION_OF_CAFFEINE_IN_RAW_AND_ROASTED_COFFEE_BEANS_OF_ILU_ABBA_BORA_ZONE_SOUTH_WEST_ETHIOPIA
所以,以重量而言,取等重的淺焙咖啡豆和深焙咖啡豆煮咖啡,會是深焙那杯有較多咖啡因,因為深焙豆較輕,取等重會取到較多顆的咖啡豆。
但一般較少人秤豆重來煮咖啡,而是以咖啡匙之類的體積為單位,如是則因而產生相反結果:
同體積輕焙咖啡豆煮的咖啡有較多咖啡因,而深焙咖啡豆煮出來的則有較少的咖啡因。因為深焙豆較輕體積較大,取等體積會取到較少顆的咖啡豆!
**這是為什麼愛撥說,淺焙咖啡咖啡因可能反而較多的原因。(但其實真的差異都沒很大!不用太在意,重點還是量!量!量!)
[6] 各種沖泡咖啡方式影響咖啡因含量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963996997000021
[7] Nature文獻提到,cold brew 冷萃咖啡咖啡因較多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8-017-18247-4
[8] 延伸閱讀,食力——冷萃 v.s. 冰滴 v.s. 冰美式
https://www.foodnext.net/life/lifesafe/paper/4357992699 食力
#愛撥營養師DietitianAibo #食物科學 #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