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是吳軍的《硅谷來信》第3季。這封信和你介紹一本書,中文名叫《成長的邊界》,作者是大衛·愛潑斯坦。這本書的英文名非常簡潔,就是一個單詞「Range」,我把它翻譯成「廣度」,後面我們也用《廣度》來稱呼這本書。
你可能知道有一本非常著名的書《異類》,分析成功者為什麼能夠成功。我們之前的來信里也提到過這本書。而這封信要和你介紹的《廣度》,恰恰提出了和《異類》針鋒相對的觀點。
簡單來說,《異類》提出了著名的「一萬小時定律」,強調「刻意練習」、成為專才的重要性;而《廣度》這本書就如它的標題所言,更強調「廣度」在成長和發展中起到的作用。接下來我們就分析一下這兩本書的觀點,談一談廣度和深度的問題。
愛潑斯坦為什麼反對「深度」?
先簡單介紹一下《異類》和《廣度》兩本書各自的主要觀點。《異類》一書中有三個非常鮮明的觀點,《廣度》主要針對前兩個,我們就重點談兩本書有交集的地方。
先來看《異類》的第一個觀點,就是大環境和起步的時間很重要。你生對了時代,就有更大的概率成功;甚至你生對了月份,一開始比同年級同學大了幾個月,容易成為孩子王,後來就更有可能成為領袖。《異類》的第二個觀點,就是著名的一萬小時定律,講什麼事情要做好,需要有一萬小時的練習。
針對這兩個觀點,《廣度》這本書又是怎麼說的呢?
《廣度》的第一個觀點,就是認為早期優勢或者說早期的刻苦練習對於長期發展來講幫助不大。《廣度》的第二個觀點,就是它的副標題,講在這個專業化的世界中,通才更能夠取勝。
簡而言之,《異類》強調起跑線上的優勢,一開始佔優,後面就越發展越好;而且強調人要投入大量練習,成為專業化的人才。《廣度》則認為,早期優勢沒有那麼大的作用,比起專業化,現在的世界更需要的是通才。
《異類》的觀點你應該很熟悉了,也是現在社會的一種主流觀點。這封信我們介紹《廣度》,就稍微展開看一下《廣度》的作者愛潑斯坦是怎麼論述他的意見的。愛潑斯坦從四個角度論述了自己的觀點。
首先,愛潑斯坦把世界上的事情分為兩類。第一類是規則明確的事情,比如學鋼琴、打高爾夫球、做銷售、編程序,成功的標準非常清晰。在這些事情上,一萬小時定律是成立的。
但是還有第二類事,就是大量規則不明確的事情,比如創業。我在之前的信中講過,成為億萬富翁比登上珠峰更難,因為後者目標清晰,訓練方式固定,而前者沒有可以遵循的通用標準。愛潑斯坦認為,對於這樣的事,就算投入大量時間練會了一個單一技能,意義也不大。愛潑斯坦還特別提醒,要警惕那種「因為自己手裡有了一個錘子,因此看什麼都是釘子」的思維方式。
其次,愛潑斯坦講專業人士的判斷未必就更可靠。有的專業人士過於相信自己的訓練和固有的方法,結果有時候表現甚至不如普通人。這樣的例子我們見過很多,比如對股票的預測,對選舉結果的預測等等。
愛潑斯坦還舉了一個很特殊的例子。他說一項研究發現,每年心臟病專家聚集起來開年會的時間段內,心臟病患者死亡率反而會降低。這項研究推測,可能是因為心臟病專家忙於開會,沒時間做手術,而手術本身有風險,因此手術總量減少帶來了患者死亡數量的減少。換句話說,有些患者不做手術可能還能活過這段時間,結果因為做手術反而喪命了。這個統計結果提示,專家的判斷也有可能是不準確的。
第三,愛潑斯坦認為,方向比毅力更重要。愛潑斯坦也承認毅力是個好東西,但一味堅持、永不言退,甚至一條道走到黑,卻未必是美德。
愛潑斯坦講,世界上成功的道路千千萬,你怎麼知道自己選的路就是對的呢?如果走在錯誤的道路上,那越有毅力可能越糟糕。
《廣度》這本書講了許多改變人生道路而成功的名人故事。其中我印象比較深的是梵高。梵高年輕時做過牧師、傳教士、店員、藝術品交易員,對每份工作梵高都做得很認真,但就是做不出成績。直到接近三十歲,梵高才開始學習繪畫,並且迷上繪畫藝術。我們知道,最終他是作為畫家而流芳百世的。
最後,愛潑斯坦還舉出了很多實際案例,說明很多成功人士不是只懂某個領域的專才,而是廣泛涉獵的通才。這樣的例子你肯定也能想到不少,我就不一一列舉了。
總之,通過上述分析,愛潑斯坦提出結論:面對複雜問題、特別是沒有明確衡量標準的問題時,廣度比深度更有用。人要懂得放棄和退讓,不要一根筋只知道往前走。後退一步看似多花了時間,但可能因為找到了正確的道路,反而省了時間。每一次拓寬人生道路的嘗試,只要處理得好,都會成為人生的閱歷,並不白走。愛潑斯坦舉了喬布斯的例子,講喬布斯當年旁聽的一門書法課,後來對他設計麥金托什電腦和其他產品發揮了作用,因為喬布斯對藝術的感悟在很大程度上來自於這門課。
要廣度還是要深度?
介紹完愛潑斯坦的觀點,問題來了:我們該信誰的呢?是《異類》作者格拉德威爾說的刻意練習、成為專才,還是愛潑斯坦說的多加嘗試、追求廣度?兩位作者都舉出了很多現實案例支持自己的觀點。當然可能你也會覺得,兩人的觀點並不完全矛盾,也可以並行不悖。
但我們在生活中要面對的問題往往更加實際。比如你剛下班,接下來有一個小時的自由時間,你到底應該做什麼?對此我們必須有一個選擇,因為做了這件事就不能做另一件。如何選擇呢?其實還是要回到理性的分析上來,而不是聽信任何現成的答案。
我常常講如果你不知道做什麼,就想一想你要成為什麼樣的人。我們不妨按廣度和深度兩個維度,把人分為四類。
第一類人,既沒有廣度,也沒有深度,這自然不是我們的目標。
第二類人,既有廣度,又有深度。這種人通常是天才,比如達芬奇、牛頓、愛迪生、喬布斯,還有用數學建模來進行投資的文藝復興公司創始人詹姆斯·西蒙斯等等。不過,這類人的數量在世界上可能連萬分之一、甚至百萬分之一都不到。我們雖然能講出不少這樣的名字,但這是因為他們站在聚光燈下,吸引了人們的目光。如果你在現實生活中看看身邊,這樣的人可能一個也找不到。當然,如果把要求放低一點,只說有一定深度和廣度的人,可能還是能找到一些的。
再看第三類人,有深度,沒有廣度。這種人我們身邊應該有不少,或許我們自己就屬於這一類。
第四類和第三類反過來,有廣度,沒有深度,這樣的人也比較多。
簡單分析一下:第一類人我們不用考慮;第二類人雖然你我都很嚮往,但很難成為這樣的人;那麼我們主要考慮的,就是在第三類和第四類中選擇。
接下來的問題就是,結合你自己的情況,要成為第三類或第四類,哪一種對你比較容易?此外,第三類和第四類人,在生活中哪一種相對更受歡迎、更容易成功?根據我自己的觀察,答案是第三類,也就是比起有廣度沒深度的人,還是有深度、但廣度有所欠缺的人更容易成功一些。
那麼,這是不是意味著我完全不贊成愛潑斯坦的看法呢?並非如此。我專門和你分享這本書,正是因為雖然愛潑斯坦和我的觀點不完全一致,但仍然給了我很有益的啓發和提醒。他提醒我們,做事不要死鑽牛角尖,要注意看方向,要找到適合自己的事情,要嘗試各種新東西。實際上,愛潑斯坦講的「廣度」也不是蜻蜓點水、多而不精,他也談到了在保持一顆開放心靈的同時,我們也要選擇某個領域往深里走。
怎麼讀書才能為我所用?
最後,借著《廣度》這本書,再和你談一下讀書這件事。我們在閱讀他人想法和接受他人經驗的時候,有一個很容易進入的誤區,就是當那些想法和經驗特別符合我們的胃口,我們就會非常順暢、甚至不假思索地接受它們。
有的人讀了《異類》這本書,聽到了一萬小時定律,覺得很有道理,然後就為自己簡單低水平的重復工作找到了理由;被其他人問起來,就抬出一萬小時定律當藉口。同樣的道理,有的人讀了《廣度》這本書,就為自己不能在一條路上深入找到了藉口,說自己是要成為通才。很多人說是讀書,只是不斷為自己找藉口而已。
實際上我們讀書的時候,對於作者的觀點,既不應該輕易接受,也不應當直接拒絕。不同視角、不同觀點的書,往往能給我們有益的啓發。
比如有人覺得一萬小時定律很有道理,但自己試了好像不靈,就不知所措了。這時你讀到《廣度》這本書,就會發現一萬小時定律要成立,還需要其他條件,比如只有對於可以清楚衡量、可以明確追蹤進步的目標,一萬小時定律才有效。這樣一來,兩本書中看似不同的觀點就起到了相互補充的作用。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要多讀書,而且要讀不同的書。
一本好書,不在於它的觀點都符合你的心意,而在於它能夠提供可靠的信息和視角,啓發你的思考。因此,即使我不完全贊同《廣度》的觀點,這本書仍然值得一讀。
小結
如果你自己讀這本書,也要記住我們讀它的目的是接受它的啓發,而不是聽了那些遙遠的故事就放棄努力。其實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比起廣度,更欠缺的還是毅力。成為通才並沒有錯,但更多人只是把「成為通才」當成了半途而廢的藉口。
當然,對於格拉德威爾和愛潑斯坦的觀點是如此,對於我的觀點,也是如此。我的結論應當是啓發你思考的材料,而不應該直接成為你的結論。瞭解了這兩本書,你更應當運用自己的理性去思考和審視,找到適合你自己的進步道路。」
同時也有8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3萬的網紅關韶文 關關,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不好意思!我跟劉冠廷合體了!一起在家好好吃飯:)」 - 今年每次進電影院,隨便挑一部都是劉冠廷的身影,不同的角色詮釋和不同的表演都讓我讚嘆不已,這次收到邀請,知道自己有機會和劉冠廷一起在家吃飯,內心真的超級興奮,而且還想好我一定要唱《大眠》這首歌! - 當年看到劉冠廷擔任《大眠》男主角,我就在心裡...
文藝復興 投資 在 升鴻投資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昨天和量化交易的朋友檢討,記錄一下。
我們做了很多海外期貨的策略,回測10多年下來,看似有效因子的有很多,基本面、籌碼面、總經面、情緒面…等好幾大類,每一類裡面有好幾個大大小小的因子,所以光是一個金融商品,影響我們買賣的因素就有上百個。
問題來了,看似過去10多年能打敗大盤的這些因子,未來是否還能繼續有效?還是我們只是自我感覺良好的overfitting 而已?例如我們只要想辦法在過去10多年的股市大跌躲過那關鍵的幾次崩跌,例如2008、2011、2015、2018、2020,那就能做出一條很好看的績效曲線,但「先看答案再找解法」,會不會未來的崩跌是完全不同的原因?很多量化基金都是因為過去測起來sharp看起來很好而開了槓桿,然後實戰起來發生了某次黑天鵝而爆掉。
那怎麼辦呢?讓測的時間拉更長?但拿30年、50年前的狀況測,跟現在的背景不會差太多嗎?還有參考性嗎?
我目前傾向不是拉長回測期間,而是先把自己當做塔雷伯這種疑神疑鬼的技能點滿。
把看似有效的策略進行各種嚴刑拷打,用各種不同架構來檢驗,如果有疑慮就不用,想不通為什麼這樣能賺那麼多錢就不用,如果測完發現超好賺,通常不是挖到寶,而是哪裡出錯了…
另外,最近常有朋友問我那些短線神人怎麼做的,其實他們和做量化的人的思考方式蠻不一樣的,因為台股很多潛在交易機會,常常是因為某些事件或規則,產生了一些規律,這些規率出現的時間沒有很久,然後又會隨著競爭變多慢慢變得難賺,所以變成這些神人的做法是一發現某招好像不錯用就比較敢大膽的用,做得愈順就玩愈大,一直到開始不順就愈做愈小,然後再找尋其他機會。
這是另一種不錯的思維,雖然對於那種學院派或很講究科學的人來說,會覺得這樣統計樣本不足就直接用很不嚴謹。但這些神人哪管那麼多,一波行情就一次賺了好幾億,反正只要一不順馬上停就好,繼續找下一個的台股新規律,或者等待舊規律恢復。
總之,跟我這次訪談Mike裡面講的一樣,每次市場有新規則改變,就會有一群掌握到新規律的投資者,成了爆賺贏家,而沒有與時俱進的人被淘汰,敏銳的觀察變化,即時調整,是一個優秀的交易者必須付出的努力。
明年操盤室會招募新夥伴/徒弟/實習生,一起研究新策略,不斷搜集大大小小的招式,汰舊換新(我猜很像文藝復興基金他們在做的事?不過我們身處的市場,應該比他們遇到的競爭少很多)。
歡迎對交易有熱情的年輕朋友來試試,這裡的大神還蠻認真教的,也有提供完整資料庫。(有點像教授在帶研究生那樣,一步步完成論文的感覺~)
文藝復興 投資 在 子迂的蠹酸齋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好多年以前,網路上曾經瘋傳一部影片《貨幣系統的真相》,內容述說了聯準會印製鈔票及發放債券等金融機制。該影片主要的論述,便是資本主義下,民眾辛勤工作,但卻被金融機制給奴役,有意為之的通貨膨脹,導致民眾手中的錢越來越少,換句話說該影片其實是個煽動仇恨資本主義的影片。對於多數民眾來說,最最不能接受的應該是憑甚麼政府能夠拓印刷鈔票,來作到公然剝奪民眾財富的不義之事。但其實對於任何一個稍微了解從過去銀本位、金本位、布列登森林體系演變至今的人來說,當代的貨幣制度之所以變成如此,實有其不得不為的無奈和種種歷史因素,而這些故事要用三言兩語說清楚,怕也不是簡單的事。《世界經濟10000年》,恰好就是本能詳細解釋的書。
#贈書活動 #請耐心讀到最後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78164
看到《世界經濟10000年》的書名,我本以為是這幾年在台灣盛行,述說人類文明發展的書籍。雖說本書開篇仍是以遠古時期的人類的科技和交易為主,但重點很快就從遠古歷史,進展到文藝復興的學徒,以及工業革命後的大量生產製造業生態。但我想對於多數有涉獵過人類歷史發展的讀者來說,這些內容依舊是那些大歷史書籍總是著重的內容,真正使得這本書格外出眾的,則是本身針對近代及當代經濟史的部分。
若齋友你曾閱讀過19世紀的英法小說,會發現富有的人物都用「年金」來區分彼此身價。所謂「年金」,其實就是年息,而在那個時代,利息則固定是10%。也就是說一個年金5000法郎的角色,他則是50000法郎國債的持有人。我在首次得知利息竟能高達10%時非常震驚,而後又一個令我震驚的事實,是在一戰前的世界,因為嚴格遵守了金本位制度,加上資訊流通速度慢、全球總財富增加得慢,種種因素之下,幾乎不存在任何通貨膨脹,利息也才能維持穩定的10%。
本書有相當篇幅,著重於當代貨幣制度如何形成。講述貴金屬貨幣如何發生「劣幣驅逐良幣」? 紙幣的信用機制如何演變? 金本位制度如何維持貨幣運作? 為什麼一戰導致金本制度崩壞? 二戰後布列登森林體系是如何以美金作為本位固定各國匯率? 中央銀行制度如何確立? 戰後歐陸如何復甦,東亞各國又是如何崛起? 其中就包含台灣與南韓,這兩個同樣先後以出口替代、高科技代工產業作為大戰略的國家,又是怎樣在冷戰局勢下成長。當然也包含了中國如何在鄧小平的改革開放後快速成長,內容也包含為什麼中南美洲和非洲於戰後,陷入長期的亂政。
乍看之下,本書討論的議題多與我們生活無關,但細思後便能發現其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包含為什麼政府總是舉債印鈔票? 為什麼房地產只會上漲而不會下跌? 為什麼降息股票就會漲? 為什麼債券成為如今的避險保守投資? 通貨膨脹應該維持在多少? 這些種種你在財經新聞中看到的概念,都避不了與當代貨幣制度的形成與運作方式有關。只是這些知識解釋起來複雜,很多演變並不那麼理性,反而是屈就於當時國際因素下的產物,解釋起來特別花時間,也因此很多人並不清楚這些制度的流變。
本書作為經濟史的敲門磚,其實相當有其意義。不管是亞當斯密、凱因斯、海耶克以及傅利曼,本書皆有論及他們的思想核心及經濟理論,並輔以該時代的歷史背景,講述為什麼在那個時代下,會誕生出此些著名的經濟思想。
我認為若齋友希望理解如今的經濟結構如何運作,沒有甚麼書比《世界經濟10000年》來得更容易理解,內容還如此豐富,並且書中引用了一切讀者希望能延伸閱讀的書籍和作者清單。
雖然本書花費了齋主不少心思和時間才讀完,但內容的每個字卻深有價值,讀完後的成就感甚高,推薦給所有有心想了解經濟史的齋友。
此次 堡壘文化 同樣為酸齋的齋友們,準備了兩本贈書。
只要你完成以下條件,就可參加抽獎活動
只要你在9/19(日) 20:00 以前,完成以下兩個條件,即可參加抽獎。
1. 按讚並公開分享本貼文
2. 於留言處TAG兩名朋友
活動結束後,齋主會於第一時間抽出幸運的兩名得主。
最後,再次感謝 堡壘文化 對酸齋齋友們的照顧。
文藝復興 投資 在 關韶文 關關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不好意思!我跟劉冠廷合體了!一起在家好好吃飯:)」
-
今年每次進電影院,隨便挑一部都是劉冠廷的身影,不同的角色詮釋和不同的表演都讓我讚嘆不已,這次收到邀請,知道自己有機會和劉冠廷一起在家吃飯,內心真的超級興奮,而且還想好我一定要唱《大眠》這首歌!
-
當年看到劉冠廷擔任《大眠》男主角,我就在心裡默默許願,想說有一天一定要在他面前演唱!這次拍攝影片時,我偷偷竄改了腳本,在一開始就大唱歌,沒想到劉冠廷超級親民又超級可愛,一進來居然跟我大合唱,有夠感動!
-
這次劉冠廷擔任「家呷的文藝復興」大使,所謂家呷就是「底家呷」,也就是「在家好好吃飯」!我們一起煮了PChomeX 家好選物的「星級主廚牛肉麵」,只要15分鐘就能美味上桌!這款紅燒牛肉拌麵每一口都令人驚嘆,裡面滿滿大塊牛肉和牛筋,尤其肉質軟嫩入味,還有Q彈的麵條也讓人讚不絕口,再配上豆瓣醬提味,非常好吃!
-
我們難得有機會一起共度家呷的時光,也邀請你們一起來這裡玩,即日起到1/24,只要到現場拍照打卡就可以拿禮物哦!
-
【大稻埕期間限定店】台北市大同區迪化街一段294號
【立刻購買星級主廚牛肉麵】https://bit.ly/2Kq33Ty
-
#劉冠廷 #PChomeX #家好選物
#星級主廚牛肉麵 #家呷的文藝復興
-
【狗仔好當嗎】假病人偷拍?串通藝人假新聞?真實「業界秘辛」公開
https://youtu.be/bOpkIFbjLbU
【職業訪談】藝人都被我們逼瘋了!娛樂記者vs時尚編輯黑歷史!feat.劉芒
https://youtu.be/W2d3QpZpiaw
【Fashion Well】關韶文首次時尚大片!新世代影響力人物「我的美,由我來定義!」feat.ELLE Taiwan
https://youtu.be/pfiejtpR4GM
【真的不當記者了!】關韶文ETtoday離職原因公開,謝謝3年來照顧過我的你!
https://youtu.be/t3BUE4EtMt8
【職業訪談】男藝人酒駕被抓!殯儀館堵人!「攝影記者甘苦」公開feat.香香、國霖
https://youtu.be/CKZhh88kNrM
【職業訪談】攝影記者甘苦!命案現場衝第一?扛「大機器」卡位!feat.香香、國霖
https://youtu.be/N7VAOrgBTo0
【職業訪談】體育記者甘苦談!球星都是「省話一哥」嗎?該如何逼問?feat.FOX體育主播林奕雯
https://youtu.be/jiYk0Uku-5E
【職業訪談】韓線記者到鐘鉉靈堂,「無奈工作的內心話」公開!feat.吳睿慈
https://youtu.be/NUT8v_8MsCY
【記者好當嗎?】好的報導誰要看? 關韶文公開「記者真心話」 feat.小梅
https://youtu.be/VjLsWfhOMBk
【報錯五月天新聞】主播「吃螺絲」尷尬畫面公開!整個場面莊雨潔Hold住
https://youtu.be/7UqaGptUcd0
【職業訪談】社會線記者喬裝病人「偷拍神棍」過程公開,受訪者全程拿菜刀!feat.香香
https://youtu.be/--Tk0BPSkw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是人生勝利組,要當人生努力組!📣】
職業訪談、工作vlog、減肥列車、美妝保養、聰明消費、投資理財、美食旅遊
FB ‣ https://www.facebook.com/ethanreporter
IG ‣ https://www.instagram.com/ethan_kuan_kuan/
LINE ‣ https://lin.ee/e1ebDrI
Podcast ‣ https://linktr.ee/ethanyoutube
合作邀約Mail ‣ ethankuankuan@gmail.com

文藝復興 投資 在 豐富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他是投資界神秘奇人,前半生是頂尖數學家,
但四十歲轉戰投資界開啟量化投資的風潮。
他旗下的大獎章基金1988年至2018年的平均年化報酬率高達66.1%;
今天跟大家一起分享~ 洞悉市場的人!
現場來賓 : 風傳媒財金主編 周岐原
〈 洞悉市場的人:量化交易之父吉姆‧西蒙斯與文藝復興公司的故事 〉
作者: 古格里‧祖克曼
原文作者: Gregory Zuckerman
譯者: 林錦慧
出版社:天下文化
出版日期:2020/05/29
-----
訂閱【豐富】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c/豐富
按讚【豐富】FB:https://www.facebook.com/RicherChannel

文藝復興 投資 在 Simon Chau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怎樣運用靈擺解決生命問題
靈擺探天機 --1
打從遠古時代開始,人類一直都出盡八寶去預知未來、估測吉凶。
靈擺測試是其中一種最古老又最先進的占卜手段,它既是藝術,又是科學。辦法很簡單,手持一條繩吊著一塊重墜,然後心裡問一個問題,然後憑重墜的反應來判斷,找出問題的答案。
靈擺究竟是甚麼?
其實任何物件只要是像半粒至1粒方糖的大小,用一條繩或線之類吊起來,都可以當作靈擺使用。
最簡單的辦法是找一條幼繩,繫在一條鎖匙之上,即成。
不過為了方便、為了快速得到精可靠的效果,值得投資去購買專用的靈擺,存放家中、隨身攜帶。
「靈擺測試」真的可靠嗎?
「心誠則靈」,這個活動得來的答案,往往不可思議,準確無比,對於了解過去、當前、未來的事物,大有幫助。
歷代名人不乏使用靈擺的高手,包括文藝復興時代藝術大師達文西、現代化學之父博伊、美國著名將軍巴頓等。
靈擺有甚麼用途?
其實無盡,您想知道甚麼,都可以得到答案(只要正確依循下文指示去做)。
在日常生活之中,大家最多使用的理由包括:
尋找物件/地方、水源、金、石油、其他埋藏地下的礦物寶物、失物、迷途或被俘的人畜、魚群、証物、屍首、機器出毛病的部位、漏水漏油地點等等。
測試身體各部分的健康狀況、病灶所在(例如腫瘤)、食物食水安全程度、食物新鮮程度、食物及其他物品的質素、樓房房間或其他地方的能量等。
判別物品的真偽、人的誠信、人事物是否匹配(例如談戀愛、合夥做生意、入行、選宅、選寵物、買衣物用品)、時機是否合適(例如做手術、投資、移民等)。
怎樣啟動靈擺?
在使用靈擺之前,先做一輪工夫跟它熟絡,讓它感受到你的頻率與誠意,效果才容易理想。
最好先做清洗,尤其是來歷不明的靈擺,更要認認真真做。
最好再跟它親密相處7-10日,例如掛在頸上、放在手袋裡、放在辦公桌上。最好吊在胸前。其間,一有空閒時間就拿出來跟它傾談,特別是說「感謝你」、「我愛你」。
最好給它改個名,不妨想一個親暱的、好聽的、有靈氣的、詩意的、或是有紀念意義的。
最好先找個機會,在不受打擾又心境平和狀態理想的情況下,做以下的儀式:
手持靈擺,望著它,衷心講感謝的說話(例如「謝謝你選擇進入我的生命,我十分開心又感恩與你合作,我們一起做好事,祝福人間」)。
可以同時由內心送出強烈的金光,籠罩著靈擺,然後將它拿著,放在一張白紙之上(重墜離開白紙約1cm),說(高聲或在內心默誦都可以):「請你只接受來自善良力量的訊息。」
說完之後等候它回應,等到它作出「YES」的回應(例如順時針方向擺動),才繼續下去。
第一次合作時,都拿著它,恭恭敬敬地問它:「你是不是很想幫我的忙,了解更多天意呢?」
等到它回答”yes” 之後,說(大致如此):「我,XXX(自己的名字)非常感恩,有機會與這個靈擺XXX(它的名字)一起做好事,我們一起只做好事,上天幫助我,讓全世界得到祝福‧」
接下去唸以下各句(每次都是等到它說「YES」之後才唸下一句):「請你只講由各方得悉的真話。」、「請你只是回答我可以問又問得正確的問題,若是我不應該問的、問得不妥當的、你不知道的,都請你回應說『無可奉告』‧」
倘若上述各句話得不到靈擺正面的反應(YES),例如它表示「NO」或沒有回應,再唸一遍,若經過幾次仍得不到正面反應,改天再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