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6 屆 #電視金鐘獎 甫公布入圍名單,恭喜《#天橋上的魔術師》入圍 11 個項目大獎(不重複),包含戲劇節目類最佳戲劇、導演、編劇、燈光、攝影、美術設計、男主角(李奕樵)、女主角(孫淑媚)、男配角(朱軒洋)、女配角(黃舒湄、盧以恩)、最具潛力新人獎(李奕樵、羅謙紹、林潔宜),成為入圍階段領跑大贏家之一。
近幾年台劇的成績有目共度,從《我們與惡的距離》掀起極大關注,雖然我觀看台劇的數量遠不及電影,但這兩年間的話題台劇也都有所觀察,而《天橋上的魔術師》就是近年我最喜歡的台劇,我認為這部作品大膽、不媚俗,且非常相信觀眾並勇於挑戰市場。藉著金鐘獎入圍,重新聊聊這部片和當時專訪導演 #楊雅喆 的過程,提供讀者參考。
題旨:【專訪《天橋上的魔術師》導演楊雅喆:與中華商場的久別重逢,故事是從記憶裂縫長出來的】
「導演好,我是關鍵評論網的編輯。」
「你好,你好,我先把手擦乾再和你握手。」
這是我和楊雅喆第一次見面,對彼此說的第一句話。
接著楊雅喆用力地將濕漉的雙手擦乾,伸出乾淨、禮貌的雙手相握,才算是正式打過招呼。接下來是訪談前的暖身閒談,在話家常中,方才文質彬彬的導演一下在談笑間幹聲連連,粗話齊發。
「在錄音囉。」我好心提醒。
「在錄音我還是可以講髒話。」楊雅喆說。
「那我把髒話都寫進文章。」我開玩笑地說。
「可以啊。」楊雅喆沒在跟我開玩笑。
楊雅喆可能是至今我訪談過的影視工作者中,髒話最多的導演,這件事在訪談前五分鐘就成立了,但同時我也發現,楊雅喆待人謙遜,面對陌生、年紀差距近半的訪談者,仍記得將雙手清潔、以禮相待,或許這就是為什麼,楊雅喆在面對國民黨的肅殺歷史高喊「幹死威權」之際,還能讓觀眾在時代大旗之下,看見他對小人物們的用情至深。
回憶起楊雅喆的電影作品,在《囧男孩》「隔代教養」的困境中,感受小屁孩們的天真爛漫;在《女朋友。男朋友》「野百合學運」的青春騷動中,與林美寶攜手成長,共同悲喜;在《血觀音》「劉邦友命案」、「新瑞都開發案」的不公不義中,貼近女性的浪潮暗湧。綜觀楊雅喆的影像深處,命題皆扣準社會脈動,而後直搗人心的柔軟彼方。
在這些「暴烈控訴」中窺見的「可愛溫柔」,恰與「髒話的粗獷」、「擦手的禮貌」是同一件事,在細節與習慣的微觀之處,瞅見所謂的鐵漢與柔情,無論正反,皆積累成楊雅喆作品的底蘊。
而 2017 年,憑藉《血觀音》拿下金馬獎最佳影片,站在金馬舞台高喊「沒有人是局外人」的楊雅喆,沈寂四年,到了 2021 年選擇將吳明益筆桿油墨下的中華商場具現化,領著觀眾乘著時光機返回 1980 年代的絕代風華,時光悠悠淌流,只不過這次是朝著往事逆流,那裡有人、斑馬還有貓妖。楊雅喆在故事的集合體中,影像化出小人物在大環境底下的眾生相,望見戒嚴時代下中華商場獨特的美麗與哀愁。
所有的故事都有起點,和楊雅喆第一題就談《天橋上的魔術師》的改編起源,作家吳明益在上個十年推出的小說,何以打動這名影像創作者?
(中略)
然而,談起楊雅喆和 #吳明益,一名影視工、一名文字工,皆出生於 1971 年,今年都將邁入五十而知天命,對於 1980 年代,兩人的時代軌跡不謀而合,國小、國中、高中甚至是大學,在人生形塑價值觀的年少時代時,這兩位創作者是在戒嚴時代中成長。
對於五、六級生的台灣人而言,年輕時期歷經黨國解嚴,碰上總統直選、政黨輪替,經濟則先後面臨中小企業出走中國,股市萬點迎來熱錢繁榮而後接續崩盤,台灣風起雲湧,人心迅速變動,其中的關鍵字,是「慾望」。正如《神力女超人1984》所表述,1984 年是美國資本主義的高峰,商業、貪婪的氛圍充斥,人性永不滿足,從美帝反身回望這座汪洋孤島,楊雅喆眼中的台灣,同樣如此。
「我對那個年代的記憶是各種慾望。因為有錢,成了台灣慾望最高漲的時代,70 年代經濟起飛十年,80 年代大家開始揮霍,這種揮霍包括物質上和情感上的性慾,有點像整個社會是從修女或和尚學院畢業的學生,到了大學終於能瘋狂打砲、賭博,是一種極度壓抑後的解放狀態。」楊雅喆這樣說。
提到戒嚴時代,在第三集〈水晶球〉中, 楊雅喆開始描寫時代下的壓迫,因此象徵極權的惡棍警察出現,地下聚會的樂音也隱隱鼓動,天橋的生命力悄然生長,於是中華商場似成一座孤島,自成一處魔幻之地。但這與世隔絕的天橋,仍會被外力介入,戒嚴時期的普世傷痕,若隱若現,自然也成了中華商場的歷史符碼,若再扣合每集的開場引子「緬懷蔣經國」等歷史畫面,楊雅喆想在《天橋上的魔術師》書寫的寓意,或許就淡淡地飄然而出。
在中華商場中,有所謂的本省人、外省人、客家人、原住民、香港人等等,中華商場作為上世紀標誌性的空間場域,從日本政權到國民政府,權力系統轉移的傾軋與擺盪烙下痕跡,將族群熔於一爐。隨著中華商場的繁盛與興衰間,歷史目睹了從鄉野移居都市懷著「台北夢」的人們,當然也在其中發現跟隨國民政府「避難」、「反攻」的「大陸人」,這種台北城市的人口組成和住商混合的商業發展路徑,被《天橋上的魔術師》以某種戲劇性的張力鋪展開來,直到 1992 年正式拆除的舊城世界,成了真正的時代幽魂,或許這種幽魂,一直於台北城上徘徊,尚未消散。
而縱使經過 40 年,世代的本質對楊雅喆來說一點也沒變。「我覺得當代和 80 年代根本沒有差別,慾望還是一樣,問題也還是問題。」楊雅喆若有所思地說。
若從物質面檢視,智慧型手機的革命、網路社群的蓬勃發展等等,都與 80 年代拉開了距離,若從意識型態回溯,當代台灣言論已自由、同性婚姻甫立專法等等,皆與壓抑的年代闢出截然不同的道路,但楊雅喆認為,很多事情沒有各界想像的劇烈改變。
楊雅喆娓娓道來:「解嚴 40 年,陰影並非第二天就被照亮,很多我這代人無法接受台灣是主權獨立的國家,台灣人很難擺脫『大中國情懷』,這種意識型態靜靜地躺在我這代人的腦海,社會要擺脫某種意識型態,40 年是不夠的;再說到同性婚姻,我這代現在做父母的,家中若出現跨性別小孩,可能還是會剁了腳跟;而男女真的平等了嗎?若是平等,那批踢踢不會充斥厭女言論。從種種來看,精神面的鉗梏依然存在,你會發現對於『生而為人』的根本問題,40 年前到現在,我們沒有變。沒有變的原因是它並沒有被當成能在學校被教導、討論的事情,40 年來沒有一門課、很少人會帶著你思考——『我們為何生而為人』?」
上述就是楊雅喆口中的「沒有差別」,在戒嚴神話中,後解嚴幽魂下,台灣人幾十年處在意識型態斷裂、重塑的過程中,不斷對「台灣人」的身份拋問,再重新定義,而〈水晶球〉聚焦在朱軒洋、羅士齊、宋柏緯三名慘綠少年,成功捕捉住青春氣息,開場的三人舞蹈令人神往,也浪漫地處理了多角戀關係,更以「訂製西裝」作為符號,提煉出青少年們「轉大人」的不合時宜,這群奔向未知彼方的年輕人,銜接住彼此的是可能稍縱即逝的友情與愛情,這是多數人類的共感,也是〈水晶球〉能引起共鳴的成功之處,無論是否經歷 1980 年代。
這樣的共感,正是楊雅喆和編劇團隊所強調的。
楊雅喆說:「我期待沒有經歷 80 年代、中華商場的人,也能有共感,故事中角色擁有的疑惑、困難、情感,是不分世代的,我甚至希望不同世代的人可能因此開始對話。爸爸的故事跟小孩子的故事可能會有火花、撞擊,對彼此就能有更多一點瞭解吧。」
「紀實」與「虛構」則是《天橋上的魔術師》重要的雙重辯證,而楊雅喆和吳明益,無論是影像或文字,皆十分熟稔自己創作的媒介,在「記憶的裂縫中」雙雙化為天橋上擅於變魔術的說書人,觀眾不用全然相信,因為每種獨立的記憶皆截然不同,但請進入說書人創造的世界,聽一遍會令人深深著迷的故事。
在楊雅喆的影像中,揮灑想像力捏造天馬行空的意外空隙,如此「時間魔術」的抽象概念才能被實踐,觀眾就摔進記憶碎片的裂縫漩渦之中,目眩神離地返回 80 年代。
王家衛在《2046》說:「所有的記憶都是潮濕的。」楊雅喆的《天橋上的魔術師》則魔幻地道出:「所有的記憶都與消失有關。」首集播出之後,「原來消失,才是真正的存在」這句話便清楚明瞭地定義這齣旗艦大戲。若我們再往下挖掘記憶與消失的互文關係,「時間」的另一層符旨,就在編劇團隊的巧筆之下,於焉成形。
(中略)
訪談最後,我問楊雅喆:「從你十年前看過小說,而後標案、拍攝最終成品上線,整趟旅程,你覺得是一場魔幻的奇蹟之旅嗎?」
「是啊。」楊雅喆篤定的這樣說。「很多時候你回望人生,任何動作都會是奇蹟,但你要努力,才有奇蹟。碰上疫情,只能改戲,但大家還是想到方法改,這就是奇蹟。像方才提到第七集的孫淑媚,她在臨時調動後,依然演得真好,就是演員帶給我的奇蹟。我只能盡全力控制作品不要長歪,最後沒有歪掉,反而更好,這就是奇蹟。」
楊雅喆近半世紀的人生,求學階段就讀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從未想過踏進編導之路,但前後拿了金鐘獎、金馬獎、台北電影獎等各大影視獎項,這些就是散落於人生中的意外奇蹟,套句爛俗的台詞:「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永遠也不知道拿到什麼。」或許對楊雅喆而言,每顆巧克力都醞釀了奇蹟,苦澀中帶著甘甜,整顆嚐完之後仍要輕舔沾滿巧克力粉的手指,永遠充滿樂趣,也唯有如此,奇蹟與魔術師才會出現。
2021 年,楊雅喆和劇組化身「魔術師」,試圖變出奇蹟,讓台灣、讓全世界觀眾重返慾望高漲的 1980 年代,在戒嚴時期、經濟起飛等背景氛圍中,感受消失的魔法,抓住天橋上曾有的吉光片羽。在那之中,有地攤商家、有地痞流氓、有打機少年、有長舌婦人等等,然後你會知道,這些人、事、物經過 40 年仍舊沒變,同樣為情所困、同樣八卦調皮、同樣不屈體制,這些小人物就像你的隔壁鄰居、像你的小學老師、像你在街上擦肩的路人,注定要相遇。
王家衛說:「世間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別重逢。」《天橋上的魔術師》就是楊雅喆和中華商場久別重逢的相遇,而這次的久別重逢,楊雅喆誠摯地遞出邀請函,請你也置身其中。
📝專訪文章共 8421 字,上述為節錄部分,全文請點此👉https://bit.ly/37HFHkO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310的網紅伊格言Egoyan Zheng,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一輩子偷偷藉由小說來偷偷抱怨自己太太公主病的費茲傑羅? #大亨小傳 #費茲傑羅 #書單 ☞〈那些年我們一起(錯)追的女孩〉全文連結|https://www.egoyanzheng.com/single-post/2020/01/14/%E9%82%A3%E4%BA%9B%E5%B9%B4%E6%88...
「新人獎定義」的推薦目錄:
- 關於新人獎定義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新人獎定義 在 黃幼鳴皮膚科醫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新人獎定義 在 聯合報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新人獎定義 在 伊格言Egoyan Zheng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新人獎定義 在 侯友宜 houyuih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新人獎定義 在 伊格言Egoyan Zheng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新人獎定義 在 [閒聊] 三金新人的定義- 看板Golden-Award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新人獎定義 在 GMA 金曲獎頒獎典禮暨國際音樂節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新人獎定義 在 2018 時裝設計新人獎首獎1萬美金等你來挑戰!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新人獎定義 在 2022新人獎英文-遊戲熱門攻略下載,精選在PTT/巴哈姆特攻略 ... 的評價
- 關於新人獎定義 在 十年來(2012-2022)在韓國百想藝術大賞拿下新人獎的演員們 的評價
新人獎定義 在 黃幼鳴皮膚科醫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金曲獎 剛落幕,你喜愛的歌手或創作人得獎了嗎?
其實不管得獎與否,光是這些音樂人投入莫大的努力與熱情,為我們帶來這麼美妙的音樂,就值得我們為他們鼓勵與喝采!
但就在前幾天台大政治系教授一席關於 #金曲獎最佳新人獎 得主「 ?te 壞特」的評論,卻在網路上引發熱議。該文所配的圖示寫著聳動的標題:「準外科醫生獲得金曲獎最佳新人獎,你放心給她開刀嗎?」,文中也提到「斜槓文化鼓吹腳踏數條船,也許增加生存機會,成為卓越之士恐成夢想」。
其實對於台大教授發表這樣的言論,我蠻吃驚的,因為我的台大同學裡專才很多,但同時擅長多個領域的通才也不少,更不用說世界各地我認識的許多頂尖人才。有跟我一樣是皮膚科醫師卻也是得獎詩人的,有牙醫師同時也是管弦樂團成員的,有人同時拿下物理學跟醫學學位,有復健科醫師同時也是街舞高手,有耳鼻喉科醫師同時是職業DJ,多到我數不清的例子,遑論醫學之外,世界上多的是專精兩個領域以上的通才。
我想那位教授會有這種想法,想必是忽略了幾件事:
▶️ 沒有勇氣去嘗試,當然一切都是「不可能」
▶️ 探索自己的興趣所在需要多方嘗試與時間
▶️ 對事物的興趣和熱情決定了未來發展的可能性
▶️ 專才或斜槓沒有孰優孰劣
▶️ 在各領域能走到頂尖的人,其實有很多共同特質
▶️ 我們需要重新思考「成功」與「卓越」的定義
就拿我來說,我是個興趣很多的皮膚科醫師,我看一般皮膚問題,也看小兒皮膚病,我處理醫學美容的問題,也談保養品,工作之餘我把健身當作興趣,甚至還鼓起勇氣去比賽。如果我聽信了別人說「這不可能啦,不要浪費時間,好好工作就好」,因此畫地自限,那我可能就無法看到我現在所看到的美好風景,享受在不同領域中有所成就的快樂。
你也有在多個領域都表現出色的朋友嗎? 還是你自己就是通才呢? 也跟我分享你對這個新聞事件的看法吧!
photo credit:金曲 GMA
越L'excellence #酒糟肌救星 #鷹眼醫師 #你想要的我都懂
新人獎定義 在 聯合報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想讓所有還沒找到人生定位的人,尤其學生們知道,不要害怕也不要灰心,如果對自己的現況感到不確定,不妨停下來傾聽自己的聲音,去摸索自己想嘗試的,不要被別人的價值觀以及社會普遍「成功」的定義框架住,人生是你自己的,選擇了甚麼,為自己負責就好。
Whyte -?te壞特
新人獎定義 在 伊格言Egoyan Zheng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一輩子偷偷藉由小說來偷偷抱怨自己太太公主病的費茲傑羅?
#大亨小傳 #費茲傑羅 #書單
☞〈那些年我們一起(錯)追的女孩〉全文連結|https://www.egoyanzheng.com/single-post/2020/01/14/%E9%82%A3%E4%BA%9B%E5%B9%B4%E6%88%91%E5%80%91%E4%B8%80%E8%B5%B7%EF%BC%88%E9%8C%AF%EF%BC%89%E8%BF%BD%E7%9A%84%E5%A5%B3%E5%AD%A9%E2%94%80%E2%94%80%E8%B2%BB%E8%8C%B2%E5%82%91%E7%BE%85%E3%80%8A%E5%A4%A7%E4%BA%A8%E5%B0%8F%E5%82%B3%E3%80%8B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egoyanzheng/?fbclid=IwAR0CRPn_h2sypklRnpQIdV4Xx-hOR28qLbHmC-tuF2f_g2KkK0GNzQAsOjs
☞請記得按讚、留言、分享、訂閱、小鈴鐺喔。
☞請記得按讚、留言、分享、訂閱、小鈴鐺喔。
────
黛西顯然依舊依戀著蓋茲比,然而同時卻又態度曖昧──她舉棋不定,不知是否該就此放棄不怎麼完美的婚姻(以及相當完美的物質生活,以及「慣於」此類生活的惰性)。而蓋茲比呢?伊格言說,他比黛西單純得多;毀滅他的並不只是他對黛西的純愛,還有對純愛的貪婪。那貪欲如此純真無邪,璀璨耀眼,如同鮮花、香檳泡沫或豪宅中川流不止的人群般指向永恆的虛空。問題在於,對純愛的貪婪是有罪的嗎?對幻象的迷戀真是有罪的嗎?
故事中緊接著發生了一場現實定義中的「罪行」。湯姆、蓋茲比、黛西、尼克一同開車進城去,準備前往另一場聚會──對吧,我們說了,當然要想辦法把所有人都湊在一起才有戲;那也是好萊塢通俗電影的敘事技術之一:快速升高角色間的衝突以導向結局。炙人的暑熱隱喻著所有人內心的焦躁,預示著災難即將來臨。一場致命車禍發生了,同車的蓋茲比和黛西不小心撞死了人,而執掌方向盤的正是黛西。
對,「死亡」和「罪行」緊接在這繁華宴席之後。這當然也是為了召喚最強烈的對比:一切事物皆瀕臨毀敗,而城市的無數幻影正試圖將其自身之輪廓隱沒入漫無邊際的蒼茫暮色之中。怯懦的駕駛黛西隱瞞了此事,因為有人十分樂意幫她隱瞞;那就是痴痴愛著她的蓋茲比。他乾脆謊稱自己就是駕駛,替黛西頂罪。在這罪行和死亡的場景之後,費茲傑羅如此描寫敘事者尼克與大亨蓋茲比的最後道別:
我們握握手,我慢步離去。走到樹籬的時候,我突然想起了什麼,於是轉過身去。
「他們是一群混蛋!」我隔著草坪對他喊道:「他們那群人全部加起來都比不上你!」
我一直很慶幸當時說了那句話。那是我對他說過的唯一一句讚美,畢竟我從頭到尾都沒有贊成過他。剛開始他只是禮貌地點點頭,接著他臉上綻放出那種容光煥發的會心微笑。他那件華美的粉色西裝在白色臺階的相襯下顯得特別鮮豔。我想起了我第一次來到他這棟豪宅時的情景,那是三個月前──當時他的草坪和車道上擠滿了猜測著他是靠什麼罪行賺得大錢的面孔,而他就站在臺階上,隱藏著他那無罪的夢想,揮手向他們道別。
回到我們最初的問題:人為何總愛上不該愛的人?......
─────
伊格言,小說家、詩人,《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8月號封面人物。
著有《噬夢人》、《與孤寂等輕》、《你是穿入我瞳孔的光》、《拜訪糖果阿姨》、《零地點GroundZero》、《幻事錄:伊格言的現代小說經典十六講》、《甕中人》等書。
作品已譯為多國文字,並於日本白水社、韓國Alma、中國世紀文景等出版社出版。
曾獲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自由時報林榮三文學獎、吳濁流文學獎長篇小說獎、華文科幻星雲獎長篇小說獎、中央社台灣十大潛力人物等;並入圍英仕曼亞洲文學獎(Man Asian Literary Prize)、歐康納國際小說獎(Frank O'Connor International Short Story Award)、台灣文學獎長篇小說金典獎、台北國際書展大獎、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小說家等獎項。
獲選《聯合文學》雜誌「20位40歲以下最受期待的華文小說家」;著作亦曾獲《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度之書、2010、2011、2013博客來網路書店華文創作百大排行榜等殊榮。
曾任德國柏林文學協會(Literarisches Colloquium Berlin)駐會作家、香港浸會大學國際作家工作坊(IWW)訪問作家、中興大學駐校作家、成功大學駐校藝術家、元智大學駐校作家等。
Readmoo專訪1:如果在YouTube,一個小說家
https://news.readmoo.com/2020/01/07/200107-interview-with-egoyan/
Readmoo專訪2:那些關於孤寂的問題,以及......
https://news.readmoo.com/2019/03/21/190321-lonelieness/
────
小說是什麼?我認為,好的小說是一則猜想──像數學上「哥德巴赫的猜想」那樣的猜想。猜想什麼?猜想一則符號系統(於此,是文字符號系統)中的可能真理。這真理的解釋範圍或許很小,甚至有可能終究無法被證明(哥德爾的不完備定理早就告訴我們這件事);但藝術求的從來便不是白紙黑字的嚴密證明,是我們閱讀此則猜想,從而無限逼近那則真理時的智性愉悅。如若一篇小說無法給我們這樣的智性,那麼,它就不會是最好的小說。
是之謂小說的智性。───伊格言
新人獎定義 在 侯友宜 houyuih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新北市「原Band大賞-全國原住民族語創作大賽」今年邁入第9屆,挖掘出很多優秀的音樂人,也透過每年「#原Band」活動將很多 #原住民 音樂人齊聚一堂,像是曾經獲得第26屆 #金曲獎「#最佳新人獎」的 Boxing(拳) 樂團,就是第一屆原Band音樂大賞的亞軍。日前侯市長來到現場感受原住民朋友在音樂上的爆發力與能量,希望參賽者運用族語創作出獨一無二的動人音樂作品,延續原住民文化。恭喜今年得獎者:
🎵 社會組:第1名 摩登原人樂團、第2名 三十而立Paridrayan樂團、第3名 Mace''pa(瑪滋灞)樂團
🎵 學生組:第1名 Mr.HuGo樂團、第2名 WaWa森林樂團、第3名 無定義樂團
🎵 最佳人氣獎社會組:三十而立Paridrayan樂團
🎵 最佳人氣獎學生組:Mr.HuGo樂團
這屆原Band音樂大賞, 市府原民局團隊在賽事規劃上首度做了調整,區分為「#學生組」與「#社會組」,並邀請 #王宏恩 及 #桑梅絹 等金曲重量級師資為參賽者進行賽前培訓課程,讓更多學生族群投入族語音樂創作,發掘更多原住民樂壇新星。此外,為了提升賽事的細膩度,市府團隊也首次把場地從戶外搬進室內,希望為有志從事音樂工作的原住民朋友,打造更棒、更專業的舞台,讓他們盡情發揮,也讓評審老師有更優質的評審環境,期盼他們能給予參賽者更多寶貴的意見。我們相信音樂是學習語言最好的管道,如果學校在推廣母語時,能透過音樂創作,將族語融入音樂,讓孩子透過族語歌曲,開始學習族語,讓文化隨著旋律傳承下去。
#新北有你真好 #新北侯塞雷 #安居樂業
-趕快來跟侯市長做朋友吧!-
☑️LINE@ https://page.line.me/youyi/timeline/
☑️ 臉書 https://www.facebook.com/houyuih/
☑️ IG https://www.instagram.com/hou.yuih/
新人獎定義 在 伊格言Egoyan Zheng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不管諾貝爾文學獎的長期陪跑者村上春樹歐吉桑在想些什麼,我都絲毫沒有降低難度的意思ㄛ。
☞Instagram|http://www.instagram.com/egoyanzheng
─────────
☞〈愛是唯一的存在價值──村上春樹《1Q84》〉全文連結:https://www.egoyanzheng.com/single-post/2018/04/27/愛是唯一的存在價值──村上春樹《1Q84》
☞請記得按讚、分享、訂閱、小鈴鐺喔。
#村上春樹 #存在主義 #書單
────
天吾的父親,在晚年中風後,被天吾送進了一座鄰海的療養院。有一天,父親在彌留之際被送去做檢查。此時天吾看見了魔幻的景象:一個空氣蛹突然出現在父親床上,裏頭包覆著十歲的少女青豆。
「空氣蛹」正是「世界觀」的隱喻。天吾直覺認為那是他自己的空氣蛹。雖然裏頭包覆的是青豆,但確實是天吾自己的空氣蛹──那是他重生的契機。為了青梅竹馬的少女青豆,他可以重新定義自己,重新找到自己的世界觀。讓自己有機會在全新世界觀的指引下,「變成另一個人」。
伊格言說,這世界上眾多世界觀,林林總總,或硬或軟,可能兼具不同程度的包容性或排他性。有些世界觀是柔軟包容的;但也有些過於堅硬,非黑即白,極端嚴厲。而《1Q84》暗示的,正是世界觀如何被形塑與改變。
小說中的邪教組織「先驅」,影射的是日本沙林毒氣案的奧姆真理教。不同於主流新聞對此事件一面倒的負面撻伐,村上春樹對此做了更為細緻的批判。「先驅」領袖深田保的作為當然是不可饒恕的重罪;然而在村上的描述中,深田保確實具有神通;但這神力是由「先驅」幕後掌控者Little People所賦予,深田保必須受到Little People的操控,承受常人所不能忍的精神與肉體痛苦。這提示了小說對邪教領袖複雜的同情......
────
格雷安‧葛林(Graham Greene)的名言:童年是小說家的存款。以此標準而言,村上春樹的個人戶頭顯然非常空虛──他出生於平凡無奇的日本關西中產階級家庭,小時家庭關係並不特別(老爸沒小三,媽媽沒小王),學校成績不好不壞,像所有普通學生一般交朋友和女朋友,偶爾結伴出門遊玩,自己一個人在家裡聽音樂看書;唯一稍有殊異之處可能是,他是個獨生子──這在當時的日本並不常見;然而根據他自己的說法,「因為是獨生子所以也沒有糾紛」,「可以說是平穩無事的少年時代,總之,沒有一件想要寫進小說的事情」。然後這樣一位小說家向我們示範了如何白手起家(從空空如也的童年戶頭中硬生生製造出貨幣來,簡直像聯準會印鈔票)──「漸漸知道一件事,就是幼年時代,少年時代,自我其實仍受過各種傷痛」、「我並不是在責備父母。父母也盡了力。任何動物都一樣,都把要活下去該知道的know-how傳遞給孩子。人的情況和其他動物不同,因為運作著非常複雜的社會生活,因此know-how也變得更複雜。不過傳遞know-how這件事,某種意義上是讓迴路閉鎖起來的行為」──何謂「閉鎖迴路」?村上的意思是,那是一種價值體系與世界觀的(半強迫)植入,對一個敏感的孩子而言,無論如何都帶有某種程度的傷害性;因為那等於是將一準備敞開自己,藉以逐步進行自我組構的心靈旅程(出之以《1Q84》的語言:Perceiver=知覺者之形成)中途截斷。於此,村上含蓄地提示了自己的個人創傷。我個人完全同意這樣的看法──若說《挪威的森林》與《國境之南,太陽之西》的核心都指向虛無,那麼「巨大且無從迴避之傷害」應當就是村上用以將之嫁接於現實(小說的寫實世界)的媒介了吧。───伊格言
────
伊格言,小說家、詩人,《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8月號封
面人物。
著有《噬夢人》、《與孤寂等輕》、《你是穿入我瞳孔的光》、《拜訪糖果阿姨》、《零地點GroundZero》、《幻事錄:伊格言的現代小說經典十六講》、《甕中人》等書。
作品已譯為多國文字,並於日本白水社、韓國Alma、中國世紀文景等出版社出版。
曾獲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自由時報林榮三文學獎、吳濁流文學獎長篇小說獎、華文科幻星雲獎長篇小說獎、中央社台灣十大潛力人物等;並入圍英仕曼亞洲文學獎(Man Asian Literary Prize)、歐康納國際小說獎(Frank O'Connor International Short Story Award)、台灣文學獎長篇小說金典獎、台北國際書展大獎、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小說家等獎項。
獲選《聯合文學》雜誌「20位40歲以下最受期待的華文小說家」;著作亦曾獲《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度之書、2010、2011、2013博客來網路書店華文創作百大排行榜等殊榮。
曾任德國柏林文學協會(Literarisches Colloquium Berlin)駐會作家、香港浸會大學國際作家工作坊(IWW)訪問作家、中興大學駐校作家、成功大學駐校藝術家、元智大學駐校作家等。
香港文匯報專訪:
http://paper.wenweipo.com/2019/09/02/OT1909020001.htm
香港明報專訪:
https://news.mingpao.com/pns/副刊/article/20190811/s00005/1565460652324/星期日文學-伊格言-極端的題材-極致的思索
────
小說是什麼?我認為,好的小說是一則猜想──像數學上「哥德巴赫的猜想」那樣的猜想。猜想什麼?猜想一則符號系統(於此,是文字符號系統)中的可能真理。這真理的解釋範圍或許很小,甚至有可能終究無法被證明(哥德爾的不完備定理早就告訴我們這件事);但藝術求的從來便不是白紙黑字的嚴密證明,是我們閱讀此則猜想,從而無限逼近那則真理時的智性愉悅。如若一篇小說無法給我們這樣的智性,那麼,它就不會是最好的小說。
是之謂小說的智性。───伊格言
新人獎定義 在 GMA 金曲獎頒獎典禮暨國際音樂節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GMA Heat 入圍就是肯定》 第1集最佳新人獎 6/19 (日) 11:00-12:00 第2-3集最佳華語 ... YELLOW黃宣:如何展現自己,定義了創作的每一次精神|最佳華語男歌手獎入圍 ... ... <看更多>
新人獎定義 在 2018 時裝設計新人獎首獎1萬美金等你來挑戰!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盡情揮灑創意、時裝哲學由你 定義 ❗ 『2018 時裝設計 新人獎 』,屬於#你的時裝舞台! 首獎1萬美金,等你來挑戰! 初賽繳件期間:4月9日~ 7月2日 ... ... <看更多>
新人獎定義 在 [閒聊] 三金新人的定義- 看板Golden-Award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看到上*7一篇提到金曲對於新人資格的規定
就蠻想問問大家覺得到底怎麼樣訂會比較好
畢竟這幾年改了蠻多次好像都還是不盡人意
從規定完全不能錄過音到只要沒錄過專輯到甚至只要沒發過個人專輯都可以報名
一路上算是犧牲了柯有倫、張懸、田馥甄等人換來了盧廣仲、以莉高露、家家的入圍
其實查了一下今年的報名須知好像又比去年多了一點新的規定
"最佳新人獎:參賽者應於一百零四年一月一日前未曾於國內外發行個人專輯,且參賽作
品應以於一百零四年首次發行專輯為限。參賽者不以「個人」為限,得包含團體或組合,
且可同時報名其他演唱類獎項,並應檢附簡歷資料及其他相關資料一份供參。另因換名、
改名之歌手及演唱團體,且曾發行專輯者,不得再報名本獎項。"
有點不確定多加這段話到底是想針對誰
不過依照三金近來很看新聞風向改規定這點看來
或許跟這篇新聞會有一點關係
金曲入圍爭議多 新人標準怎麼定
https://ent.ltn.com.tw/news/breakingnews/1322993
所以如果這個新增的規定真的是衝著陳惠婷而來
那大家前面討論得很開心的Hush或許就也真的無法報名了
當然我也不確定是不是這樣不過去年除了Hush
同樣從團體單飛出輯的還有像Matzka、姚可傑甚至還有Ella和Selina
雖然她們之前發單曲的時候可能就已經報名過這個獎項所以還會不會再報也不知道
但姑且不論入不入圍光是否具有資格就已經備受討論
其實如果要想的誇張一點
倘若之後阿信、青峰、飛都想單飛出輯是否也都具有報名的資格呢
當然或許只要把規定改回到有出過團體專輯就不能報名的狀態就可以避免掉這種爭議
但是否又等於犧牲掉了某些潛在可能入圍的作品呢
畢竟看大家好像也蠻期待Hush入圍的吧
講完金曲來講金鐘
雖然去年新演員獎慘遭評審從缺以待
但今年卻又多增設了迷你劇集新進演員的獎項
算是很相信今年評審不會再重蹈去年的覆轍
不過認真看了一下他的規定好像是蠻嚴苛的
"所稱新進演員,指該參賽戲劇節目為其首次擔任主角或配角之作品,且其從未於電影、
迷你劇集(電視電影)或其他戲劇節目中擔任主角或配角者。"
簡單講似乎就是要求入圍的人一定要完全素素素不能演過任何東西
只是這裡面對於電影和其他戲劇節目都沒有非常明確的定義
拿今年最熱門的連俞涵來說
雖然對大部分觀眾來說她應該算是完全的新人
但她在拍一把青以前其實已經演出蠻多的電影短片和獨立製片
其中不乏入圍金穗獎或國際電影節的作品
那麼這些作品是否屬於電影的類別呢
而這樣是否也代表她已經失去角逐的資格
另外主角和配角的定義也相當模糊
主角比較沒問題但配角呢到底戲份要到多少才算配角
如果是一班學生當中的其中一個偶爾會冒出來說幾句話算不算配角
而這些模稜兩可的標準如果最後全交由評審來定奪似乎也不是什麼好的辦法吧
金馬雖然之前也發生過林依晨資格被撤銷以及周杰倫和田中千繪算不算新人的疑慮
不過經歷了這些爭議的洗禮金馬執委會似乎也已經對新人的資格有了一定的見解
所以後來即使碰到像彭于晏和黃姵嘉的爭議也能馬上被乾淨俐落的解釋
但金鐘畢竟沒有執委會這種體制能否有這樣經驗的累積是令人蠻懷疑的
不過看了一下現在金馬的規定
"須為第一次擔任劇情長片主、配角之新進演員,且未曾報名過金馬獎此獎項"
所以像之前舒米恩以短片得獎的情形也不會再發生囉
新人畢竟是一個人一生只能得一次的獎項(雖然依照金曲現行規定好像未必)
所以規範似乎應該盡量完善才能避免遺憾
雖然好像有點難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35.131.90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lden-Award/M.1461378691.A.A3E.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