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彈王HR》
門口就嚟要好似通渠佬咁貼張咁嘅poster。一個HR一日到底要拆幾多粒彈?
「我個同事失咗蹤呀!」
「佢臨走delete曬公司啲files呀!」
那邊箱某主管又打嚟:「我同事爆粗鬧我,可唔可以即刻炒咗佢?」
那那邊箱又有人求救:「炸薯部班同事又整走個新人喇!」
間間公司都有本難唸的經,無論HR定HRBP都要做埋拆彈專家角色,拆錯一次都足以致命。但可惜一路以嚟呢啲都只可以從經驗中學習,炸死N次之後先學識。老老竇竇,其實有冇得唔死都學到嘢?
我地幫公司同事攪培訓就要新奇又刺激,但HR學嘢就成日都係上堂同上堂。現今HR難題鑊鑊新鮮鑊鑊甘,theory又點用得著,如果可以多啲吸收下其他HR嘅處理經驗,咁就唔駛無限復活都解決到工作上嘅疑難。
最近認識咗一位電台節目主持人,佢本身係一位經驗非常豐富嘅HR。喺節目裡面佢會用廣播劇形式去演繹唔同職場難題,然後邀請專家討論,而呢啲難題正正係HR要拆嘅彈。
同主持人傾下傾下,佢話不如為HR將節目變成現場版工作坊,畀HR參加埋,一齊組成個拆彈小組。工作坊會先聽廣播劇,然後一齊分析HR要面對嘅難題再進行分組討論。現場亦會邀請專家參與,大家可以將結果帶返公司參考,協助處理相關問題。
第一回 - 留住新人
有冇發現有好多新人入職後,雖然經驗豐富,但就係融入唔到公司,甚至被同事排斥,最後選擇離職。結果唔單止失去人才,亦都白費HR心機要重新請過。第一回我地會討論點樣可以幫新人平安渡過適應期,留住好人才。
如果你都想多啲透過同唔同公司HR討論,吸收下其他公司HR嘅危機處理手法,我地一齊坐低拆掂佢。
工作坊內容:
– 以情境式廣播劇「困獸鬥」為Case Study,分析新人融入公司的困難
– HR作為公司的策略性夥伴該如何應對?
– 工作坊以小組進行分組討論,一起探討理想解決方案
– 甚麼是企業整全健康? 對企業運作有何重要?
適合對象: 企業內部HR從業員
導師簡介:
講者: Natalie Wong
電台《職場妙思360廣播劇》統籌及主持
-職業靈感科技及服務有限公司 (Career Muse)共同創辦人
-人力資源及工商管理碩士
-資深人力資源顧問
-職業規劃培訓師
-賽馬會鼓掌· 創你程(社區支援 小組生涯規劃) 調查員
-前上市公司TOM Group人力資源經理(大中華區)
-前美國上市公司Microchip HRBP (太平洋區)
客席嘉賓 : 潘子淇小姐
-企業整全健康文化策劃師
-NLP Global Trainer & Consultant ( NLPU )
-註冊催眠師
日期:2019年5月15日
時間:19:30-21:30
收費:$320
地點:Work Together – 九龍油麻地彌敦道557號永旺行17樓
人數:40 (額滿即止)
報名連結:https://bit.ly/2PkPh2t
Powered by 職業靈感科技及服務有限公司 (Career Muse)
#HR難題一齊拆
————————————————————
🔥MP HR Community 最新講座/活動
《HR Gathering 第三回》
報名連結:https://bit.ly/2IKP47u
《依法計算薪酬工作坊》🔥🔥🔥加開5月班
報名連結:https://bit.ly/2HTU7mv
《認識HRBP工作坊加強版》🔥🔥
報名連結:https://bit.ly/2THqjjp
《Design Thinking for HR – 用設計思維留住人才》加開非辦工時間(餘少量名額)🔥🔥🔥
報名連結:https://bit.ly/2I5ImbL
《HR事業發展新方向 New Career Direction for HR》🔥🔥🔥(餘少量名額)
報名連結:https://bit.ly/2UjkJnm
《數碼時代的有效招聘》
報名連結:https://bit.ly/2Gkrn2U
《HR讀書會 x HR Networking 第一回》🆕
報名連結:https://bit.ly/2UK9R1x
《解僱常見誤解》🆕🔥
報名連結:https://bit.ly/2GjrMTg
《濫用工傷案例分享》🆕
報名連結:https://bit.ly/2KLFDqZ
《Coaching for HR - HR的溝通之道》好評加開第二場! 🆕🔥
報名連結:https://bit.ly/2KKhfpJ
《職場廣播劇 x HR難題一齊拆工作坊》🆕
報名連結:https://bit.ly/2PkPh2t
《用設計思維留住人才培訓工作坊》🆕
報名連結:https://bit.ly/2vehMpb
《HR心理學 - 解讀求職者的身體語言》🆕
報名連結:https://bit.ly/2XuNryT
留意其他活動更新:https://bit.ly/2EL2n5t
————————————————————
加入屬於HR的社區,共享HR資源🤝
🥔MP HR Community簡介:https://bit.ly/2H4piq6
👉🏻會員登記連結:https://www.mashedpatata.com/user_registration/
MP HR Community: https://www.mashedpatata.com/
Instagram:https://bit.ly/2vMV3RV
————————————————————
緊貼 #HR小薯蓉 Facebook專頁更新,設定HR小薯蓉為搶先看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新人 工作 適應期」的推薦目錄:
- 關於新人 工作 適應期 在 HR小薯蓉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新人 工作 適應期 在 洪雪珍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新人 工作 適應期 在 洪雪珍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新人 工作 適應期 在 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新人 工作 適應期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新人 工作 適應期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新人 工作 適應期 在 [請益] 換新工作的不適應。 - 看板CareerPlan 的評價
- 關於新人 工作 適應期 在 分享新人的適應期? - 工作板 的評價
- 關於新人 工作 適應期 在 剛換新工作就想離職!遇到挫折就想逃避?如何判斷是不適應 ... 的評價
- 關於新人 工作 適應期 在 網路上關於新工作適應期要多久-在PTT/MOBILE01/Dcard上的 ... 的評價
- 關於新人 工作 適應期 在 網路上關於新工作適應期要多久-在PTT/MOBILE01/Dcard上的 ... 的評價
- 關於新人 工作 適應期 在 網路上關於新工作適應期要多久-在PTT/MOBILE01/Dcard上的 ... 的評價
- 關於新人 工作 適應期 在 新工作適應期要多久的推薦與評價,DCARD、PTT、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新人 工作 適應期 在 新工作適應期要多久的推薦與評價,DCARD、PTT、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新人 工作 適應期 在 新工作適應期要多久的推薦與評價,DCARD、PTT、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新人 工作 適應期 在 Josh瘋職人- 職場適應不良? 😣💦 剛上班就發現#工作負荷不來 的評價
- 關於新人 工作 適應期 在 大家換新工作給自己多久時間適應? - Salary | PTT職涯區 的評價
- 關於新人 工作 適應期 在 新工作適應期 的評價
新人 工作 適應期 在 洪雪珍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四月,不宜找工作﹖﹞
有一位讀者最近要換工作,去聽了一場演講,聽到講師勸大家,四月至六月不必急著找工作,找不到時,還不如放下,去學習一樣技能,因為--
「四月,不是找工作的好月份。」
就這位講師的解釋是,因為年後有一波轉職潮,二月求職者眾,順利者在三月都陸續報到,所以四月釋出的職缺相對少,或是剩下一些條件不太理想的職缺。那,怎麼辦﹖講師給大家的建議是:
「你可以去學習,三個月後,到畢業季七八月時,職缺又會多出來,你比較可以選到理想工作。」
根據我在人力銀行的經驗,這位講師說得算是靠譜,四月起至六月會有一波比較淡的求職期間,除了三月有一波到職,還在適應期,另外大企業在四月到五月主要都在忙著校園徵才也有關係,他們比較沒空去處理其他應徵者的履歷。
一直到七月,有以下三個原因使得職缺激增:
1. 三月來的新人部分未過試用期,於是有些職缺被釋放出來。
2. 夏天與暑假到了,是有些行業的旺季,職缺也會開得多。
3. 有些企業在政策上,偏好用畢業生這樣的白紙,就會多開一些職缺以儲備人才。
說起來,一年當中,職缺最高峰是在年後轉職潮,第二高峰是在六月畢業季之後的七八月,但是這個波段性走勢比較適用大企業,一般中小型企業就沒那麼明顯。因此四月工作機會不是絕對少,而是相對少,至少還是二月最高峰的七八成,更何況真正的求職淡季不在上半年,而在下半年,為什麼﹖
因為大家到了九月﹑十月,就算不滿意現職,想要轉職,都會傾向再忍一下,忍到過年領完年終獎金,而且越接近農曆年,就會越捨不得走人,這使得一年職缺最少是在下半年的十一月至元月,並不是上半年的四月至六月。而公司也得到年假休畢,看到有些人遞辭呈,清點人數之後,才知道要開出哪些職缺。
即使職缺數量增減有周期性,我的看法仍然和這位講師不同,我認為每個月都是求職的最好時機,原因有以下三個:
1. 企業無法接受太長的空窗期,他們對此疑慮特別深,而且不易根除。
2. 找工作不會一找就有,尤其有些年紀﹑不具專長的人,更不具備條件挑月份求職。
3. 找工作需要經驗累積,越多次求職,越抓得到求職要領,就會越來越上手。
不過不要急﹑不要慌倒是真的,在四月至六月這段期間,搜尋不到理想的職缺,或是履歷石沈大海,或是面試後杳無音訊,都不需要給自己過度壓力,像是責備自己條件不佳﹑對求職不順感到丟臉等等,因為大環境就是如此,職缺數量相對變少,本來就會求職不易。
可是你想想看,企業提供的職缺少了一些,另一方面求職者也少了很多呀,一來一往,求職錄取機率其實差不多,這就是我說每個月份都是求職好日子的原因。所以不僅要繼續求職,還要精挑細選,切勿濫芋充數,否則頻繁轉職也會造成企業的另一個疑慮,擔心穩定性低,而變成一個求職髒點,反而更不好。
更重要的是,找工作是需要時間的,不是這個月投履歷,下個月就會錄取,所以如果等到七八月再來求職,萬一不順利,一拖就掉進一年最淡的季節,豈不是更慘﹖一般來說,畢業生找到第一份工作需時九個月,而一般人也要三個月,中年人更長,所以能夠四月起步反而漂亮,正好可以迎接一年的第二個高峰,錄取機率豈不大增﹖
現在就業是買方市場,除了少數稀缺性人才外,一般求職者並未站在具有優勢這一方,因此勤能補拙仍是不變的至理。我有個在人資界多年的朋友給了一個建議,我認為很在理,他說:
「把求職這件事當做上班工作就對了!」
去公司上班,一天八小時,兢兢業業,不容懈怠;如果失業在家,求職就是工作,也要做好做滿八小時,可是一般人做不到,碰壁幾次就偶爾上網看一下職缺﹑偶爾投幾份履歷,接著便懶散下來,還在心裡自我合理化,告訴自己是因為工作不好找﹑自己條件差,殊不知其實是自己不夠積極與投入所致。說到底,不過是因為性格上容易被擊潰﹑心理素質不夠堅強。
求職要脫穎而出,仍然是一個實力競賽,主要是比較以下這三個條件,因此履歷自傳的重點務必擺在這三項,並且力求數字化,讓企業一眼就能夠換算你的個人CP值有多高:
1. 比工作經歷
2. 比過去績效
3. 比能帶給公司多大利益
2019年才過了一季,不必等到第三季才要求職,那真是太晚了!你不覺得到七月才要求職,就像是錯過一整年,讓人更是加倍焦慮嗎﹖而且和一堆剛畢業的熱血青年削尖腦袋搶職缺,未必有多大勝算。因此四月就開始求職吧!只要準備好,天天都是求職日,四月當然也是求職最佳月份。祝你求職順利!
*** ***
詢問我的課程,請加入我的Line@ ID:@ca141719
或點此直接加入:https://line.me/R/ti/p/%40bfj9781d
*** ***
洪雪珍最新力作<你的強大,就是你的自由>
在各大書店與網站都可以購買:
-博客來:https://goo.gl/zqRv5c
-金石堂:https://goo.gl/uzEGpG
-誠品:https://goo.gl/DhCcHe
-電子書獨家>樂天KOBO:https://goo.gl/GLKKXs
圖/新浪旅遊
新人 工作 適應期 在 洪雪珍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有些工作,做3年和做10年沒有差別﹞
一份工作做兩年,三十歲前換三份工作,擁有三項工作經歷,在履歷上會是比較漂亮的呈現,既比只有一項工作經歷看來豐富精彩,又比有五項工作經歷看起來穩定性高。
二十幾歲,剛離開校園沒多久,最缺的就是工作經歷,換工作便是一個累積經歷的好方法。
但是,這話聽在很多主管或老闆耳裡,一定很不舒服!站在公司立場來看,他們都不希望員工流動率高。公司都是這麼想的:「別人培養好的員工跑來自家公司,從此待下來不動。」
對於上門應徵的求職者,企業主在意的是工作經歷,愈多愈好,可是對於自己家的員工,則希望流動率愈低愈好。可是,工作經歷與流動率本來就互相衝突牴觸,無法兩全其美,總有公司比較不幸,是專門培養跳槽人才的搖籃。
相對的,站在二十幾歲的職場新鮮人立場來看,如果畢業後一直待在同一家公司不動,十年後才要換工作,很可能就會輸在「工作經歷不足」上。
除非你一畢業就進大企業,單一工作經歷的含金量或許還算高,但若是不知名的中小企業,單一的工作經歷給人的解讀不見得很正面。
「一家工作待這麼久,會不會定型了,彈性變小,很難適應新環境?」
「怎麼在這樣的小公司也可以待這麼久,會不會能力有限,不敢跳槽?」
「這家公司待這麼久,學到的東西有限,工作經歷雖說是十年,可能只能算三、四年吧!」
一般而言,在同一家公司做同一個工作滿兩三年就會被認定是一項「完整的工作經歷」,年限拉長無助於加分,除非有新的職務或擔任主管職,才會再新增一項工作經歷。如果沒有任何職務或職級上的調動,一直是在基層工作,年限拉長只會在評分項目裡的「穩定性高」加分,其他項目的加分有限。
就公司的立場來看,做兩、三年的員工才正要有所發揮,對公司還不到有貢獻的地步,所以若是在此時離職,就公司來看是賠錢,當然要痛惜扼腕,所以一定不鼓勵。可是他們在看履歷時,卻是不同的解讀,工作三年與工作十年都視為「一項工作經歷」,至於有十年工作經歷的應徵者還有可能因為年齡長而被刷掉。
這真的是一個很殘酷的事實,也是一個矛盾的事實,在找新人時,企業期待找到一個「經歷豐富」的新人,而經歷豐富的意思是換過幾個工作;但是等到新人變舊人時,企業的期待也跟著變了,變得期待員工高忠誠度、低流動率,不要再換工作。不過站在求職者的立場,二十幾歲時是有必要換工作,因為要讓自己經歷豐富,求職時更有優勢。
在此,我要大膽提一個建議,也許會讓很多企業感冒,那就是「換工作一二三原則」。
一份工作做兩年,三十歲前換三份工作,擁有三項工作經歷,在履歷上會是比較漂亮的呈現,既比只有一項工作經歷看來豐富精彩,又比有五項工作經歷看起來穩定性高。
三十歲前換三份工作,每一份工作做兩年,是一個好看且說得過去的工作經歷。這比起很多年輕人不明所以的亂換工作,履歷上滿滿五、六個不相干的工作經歷,一二三原則會讓二十幾歲的你看起來是「既有工作經歷且穩定性高」,象徵著你有彈性、有歷練,但抗壓性高、流動率低,足以讓企業信賴而願意錄用。
二十幾歲的年輕人由於進職場未久,缺少歷練,對於職場的領悟還低,一個工作沒做滿兩年算不得經歷。
一般而言,進到一個新工作,第一年只能算是適應期,第二年是學習期,第三年才進入熟練期,所以一個工作要摸到竅門至少三年,最合適的離職是在滿三年之後。可是現在的年輕人都等不到這個時間,不過也不能少於兩年,否則即使寫在履歷上,企業也不會認它是一個工作經歷,反而會懷疑穩定性低。
三十歲前,擁有三項工作經歷,不多也不少,剛剛好!比起只在同一家公司工作九年十年,選擇歷練三家公司、三種工作,有兩方面的好處:
一方面由於面對不同的產業生態、企業文化、管理模式,你可以藉著豐富歷練、打開視野,學會快速調適自己進入不同工作環境,同時也鍛鍊心志更堅強。
另一方面可以藉著學習與工作,了解自己的興趣在那裡,最後可以在三十歲前確立志向,三十歲之後就不要再這麼頻繁換工作,而要往下紮根,給自己一個堅固的立足之地。
工作一定要換,但要換得剛剛好,不能多也不能少,這樣對自己最好!
*** ***
歡迎加入我的Line@ ID:@bfj9781d
或點此直接加入:https://line.me/R/ti/p/%40bfj9781d
*** ***
洪雪珍最新力作<你的強大,就是你的自由>
在各大書店與網站都可以購買:
-博客來:https://goo.gl/zqRv5c
-金石堂:https://goo.gl/uzEGpG
-誠品:https://goo.gl/DhCcHe
-電子書獨家>樂天KOBO:https://goo.gl/GLKKXs
新人 工作 適應期 在 分享新人的適應期? - 工作板 的推薦與評價
大家可以分享一下自己的新人適應期大概是多久時間和狀況嗎?我先來說說…,自己雖然不是剛出社會的新鮮人,也有多年的工作經歷了,可是目前這份工作我9 ... ... <看更多>
新人 工作 適應期 在 剛換新工作就想離職!遇到挫折就想逃避?如何判斷是不適應 ...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剛換新 工作 就想離職!遇到挫折就想逃避?如何判斷是不 適應 還是不適合? 新鮮人初入職場, 身心靈上難免不 適應 , 職場 工作 壓力可以說是新的人生難題。 ... <看更多>
新人 工作 適應期 在 [請益] 換新工作的不適應。 - 看板CareerPlan 的推薦與評價
先說,我覺得自己不是草莓族,不是操不起。
2/19剛從 任職12年的公司離開。
2/22到新公司任職。
我2/19從舊公司離開時,
是做完所有我能處理的工作,
另外將自己的工作做 SOP給舊人。
並從2/1開始發出的mail都帶上部門同事及主管
直到我離開。一直秉持這做法。
讓工作不至於中斷。
畢竟新人來有銜接的適應期。
我原本交接一位新人,
但她又突然在我離職前3天說不做。
所以第二位新人我只能交接1天。
理所當然我將所有能做的做完
該交代的都交代部門同事、主管。也是On call
隨時可來電詢問。
以上是我交接的程序。
我們公司新人一來,上午半天時間就開好帳號
提供筆電給新人同步使用。
然後我會再看過新人的操作是否正確。
我到新公司時。
第一天是教育訓練
第二天是工作交接。我只有下午才碰到系統。
我工作需要使用的系統。只有這時用到2小時
這系統對沒用過的人而言,稍複雜。
然後移交人有幫我反應主管開帳號或測試區。
但主管卻沒有積極做為。
大概是因為開帳號要錢所以一直不開。
叫我等移交人走後再接著用@=@
我也不能說什麼!!!!!
第三天移交人請假。
我只好繼續前一天沒做完的事。
然後下午繼續看移交人給的工作SOP。
第四天移交人上午請假1hr+處理公事。
所以下午又開始移交。
然後我也陪著加班到8點。
第五天移交人交接工作並mail帶我。
只帶我沒帶部門其他人???????
我覺得很疑惑。我就提了我的觀點。
是不是要帶其他人比較好?
我沒這麼快上手且沒有系統可以練習的情況下
我很難接上。
移交人說:部門主管沒交代要通知到主管。
她最後會總整理再發mail通知部門其他人。
整個移交過程,我是很納悶的。
一個公司會這麼放心的讓新人跟移交人
只交接2天半而且我是對該系統完全新手
就這麼放心只通知我???????
就這麼放心我全都懂???????
這系統我周圍的朋友都說很難
沒有練過根本是想屎的感覺。
移交人當初也摸半年才會,
但她一來就有系統帳號可以練
不像我只能等她走才能用。
請問大家換工作辦交接都是這樣嗎???
我是第一次離職換新工作。
這公司的管理制度讓我非常不能接受
以及這樣突然的交接全部也不管我懂不懂
會不會反正就是我要接就對了
我已經有點不想做了,想再重新找了。
我這樣做會很過分嗎?
謝謝。好奇大家到新公司交接工作也是這樣嗎?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39.116.147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areerPlan/M.1614521120.A.402.html
只是,移交人就只交接給我,沒有告知其他人
我是覺得,到時候我要問別人,別人也不知道
該怎麼做。因為不清楚進度在哪裡。
最後謝謝大家的意見
我會再好好想想這份工作是否繼續
畢竟當初面試有些說不會全部放給我
也都全部壓在我身上=”=
謝謝大家。
※ 編輯: comato (220.142.16.178 臺灣), 03/01/2021 06:50:11
謝謝您的建議。
因為我到職後5天,主管就請假2天了
我一天新人訓練 =”=
真正看到主管只有2天
今天還出來加班 =”=
明天再跟主管反應了
謝謝您。
降薪跳一開始想法是學習大公司的做法。
從1XX多人的企業換到15XX多人的企業
可能我一下跳太遠了 =“=
前公司很好,離職原因是另一個故事
跟工作、人員相處都沒問題。
※ 編輯: comato (42.75.120.48 臺灣), 03/01/2021 08:49:08
※ 編輯: comato (42.75.120.48 臺灣), 03/01/2021 08:51:20
我只是納悶,
公司管理者就這麼肯定新人一來馬上上手工作
新人都不會突然不想做嗎?
而且3個月內的新人是可以拍拍屁股走了
沒事
那公司的運作不就影響了嗎?
我只是這樣納悶…
而且這公司真的很大
或許真的是我想太多 大驚小怪了 =”=
0.0 謝謝您的建議 0.0
我今天是有表達意願我想離開了
主管叫我一直待到找到工作再正式離開 =”=
我實在不想這樣 =”=
※ 編輯: comato (220.142.16.178 臺灣), 03/02/2021 17:50:25
我自認為不是難適應環境
也許更大的原因是:
我認為公司該做好的,都沒做好。有擺爛的情況吧。
1。剛確定offer時,公司已經在申請作業的工
號作業流程,讓我一來馬上交接工作,進入工作。 但我來的第一天,主管就知道我沒有權
限用公用槽,也沒進一步作為????
難道是我自己去找人開權限嗎?
移交人也一直都知道此事也跟主管反應過…
直到我現在還是沒有公用槽。
所以我也就剛好想走,也不想學了。
2。從上週交接到今天為止,已經加班3天了
大家都有看到我加班。卻沒人告訴我申請加班
直到我昨天下午要請假去面試
我問主管我要怎麼請假。
她才去找IT問:我的人事帳密怎麼用?
IT才說要申請…但都沒任何人告訴過我啊@=@
主管還很好心說:我可以用加班補休去請假
我說:算了,我也不申請加班了。讓我能請假就好。
直到今天,我還是沒辦法請假。
我不知道到底是誰要去申請。。。。。。。
3。工作上很需要的程式,我在交接期也無法用
移交人有說:有測試區,但不知為何都沒人去幫我申請。 也跟主管說過了。
所以種種的公司作業流程
我都覺得很納悶,到底是我要自己追
還是主管要幫忙追?甚至找其他同事帶也行啊
只讓我感受到擺爛吧
我明確表達過,我想離職了
主管叫我一邊工作一邊找
等找到再走 =”=
我覺得好煩啊。繼續做就怕要走時,我又要交接 =” =
我真的不懂有經驗的新人就要自己跑申請嗎?
公司這麼大,我找誰啊!
第一個月不是都舊同事幫忙嗎@=@
我又理解錯了???????????
※ 編輯: comato (42.75.93.77 臺灣), 03/03/2021 13:30:07
我也都告知
HR也說一般都會有舊同事帶著新人申請這些
可能主管太忙或怎麼了…疏忽了。
這公司真的很大,我一開始sametime不能用
我也是自己去問,去找IT來設
然後就一下能用一下不能用@=@
也不知道怎樣 =“=
至於其他系統…公用槽 就權限問題了
這我自己去申請也不合理吧。
人事請假、加班系統也要自己申請?(系統)
如果這些是常態要自己跑
我以後會注意了
目前離職已經提了
就不考慮繼續了
謝謝大家給的意見
希望自己可以趕快找到新工作
我以後也會多注意
謝謝。
※ 編輯: comato (42.75.31.64 臺灣), 03/04/2021 08:09:25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