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獎贈書活動】《#深度數位大掃除》x3本
🚀你或許有聽過「#數位極簡主義」或「#數位斷捨離」之類的運動,這是一種將數位科技的使用降到最低程度,奪回人生主導權的生活理念
🙋但是,你知道該怎麼做嗎?瓦基想與你分享具體的實踐步驟和我的心得收穫
✍️圖文心得、下載數位斷捨離實踐模板: https://readingoutpost.com/digital-minimalism/
【這本書在說什麼?】
《深度數位大掃除》的作者是喬治城大學資工系的副教授卡爾.紐波特(Cal Newport),他的著作還有其他「深度」系列的書籍:《深度工作力》、《深度學習力》和《深度職場力》。不難看出是一位對生產力有深刻研究的作家。
在這本書裡,他提倡一種「數位極簡主義」的理念,強調我們要審慎應用科技,並且重新思考市面上繽紛炫目的科技到底為我們帶來什麼價值。如果這些科技只提供廉價的娛樂和低劣的資訊,那麼寧可捨棄不用。
此外,他也提供一套「數位斷捨離」的方法與步驟,說明如何利用30天的「暫停時間」,停止接觸非必要的數位科技,細心體會和品味生活,最後才重新導入(或放棄)這些科技,並且詳細定義「如何」和「何時」使用這些科技。
整本書引用許多對於社群媒體和數位科技的評論文章,互相辯證不同的論點,最後得出一個結論:「重點不是使用科技,而是為了獲得更好的生活品質。」終究,我們要以自己的生活目標為主,科技只是輔助,不該讓它反客為主。
【我為什麼想讀這本書?】
自從我從去年開始經營〈閱讀前哨站〉的部落格和臉書粉專之後,我跟數位科技就一直處於一種拔河的狀態。一方面我需要靜下心來閱讀和寫作,一方面也需要處理網站技術方面的事情,編輯網頁和美工設計,也都脫離不了數位科技。
尤其平日下班之後,一天的時間已經所剩不多。原本我遵循去年讀完《原子習慣》和《為什麼我們這樣生活,那樣工作?》之後,限制自己使用社群媒體和網路科技的時間,錶定每天30~60分鐘,但總會不小心逛到超過時間。
再加上,由於經營部落格的緣故,需要涉略很多的數位工具,因此我訂閱了許多APP服務的電子報。這些電子報都會夾帶吸引人的標題和內容,只要一個不注意,就很容易迷失在一個又一個的連結裡面,到最後總是耽誤了原本想做的事情:閱讀和寫作。
因此,我開始自問:「我戒斷的數位科技還不夠多?」、「我使用這些數位科技的心態要調整嗎?」、「有什麼方法可以再幫我更進一步?」直到我偶然間看到《深度數位大掃除》這本書,終於,「賓果」!
【我如何使用這本書?】
閱讀的過程中,我一直想起作者的這句話:「你需要一套成熟的科技使用理念,以自己的深度價值觀為基礎,問自己:你該使用什麼工具;你如何使用他們;你為什麼一定要使用他們?」腦中便開始浮現出,關於目前使用數位科技的許多省思。
接著,讀完這本書之後,我試著把書中的流程轉化成具體的步驟,也參考了網路上其他讀者的實作方式。最後,我用子彈筆記的方法,規劃出一套「數位斷捨離的準備方法和執行步驟」,並且透過寫日誌的方式,記錄自己在這段過程中的想法。
然後,從7/1到7/30之間的三十天裡,我進行了一次數位斷捨離的流程,重新打造一套我自己運用數位科技的方式。我回顧了這段過程,並且把這套方法做成一份「數位斷捨離實踐模板」,底下分享我的詳細實踐心得,文章底部附有這個模板檔案的下載方式。
【1.數位極簡主義:先問自己三個問題】
數位極簡主義的定義是:「一種運用科技的理念,指的是你把連線的時間,放在少數幾個精心挑選的最適活動上,那些活動強力地支持你重視的事物,你也樂於錯過其他的一切活動。」不要被科技牽著走,在這個充滿誘惑裝置的年代,塑造一種值得享受的生活。
✅仔細想想,我總共使用了哪些科技?
雜亂是代價高昂的。太多的裝置、app、服務佔用的時間和注意力,使我們付出很大的代價,那可能抵銷單一物件所帶來的效益。找個時間,完整地列出來你正在使用的科技,可能連自己都會大吃一驚。
前Google工程師崔斯頓.哈瑞斯曾經出面爆料:「科技公司希望你以特定的方式,長期使用他們的產品,因為那是他們營利的方式」。他繼續說道:「菸草公司只想要你的肺,APP商店想要你的靈魂」。利用這個練習,看看自己的靈魂都放在那些APP上頭。
我使用的3C產品不多,只有桌電、筆電、智慧型手機、電子書閱讀器。我常使用的軟體則有 Email、Line、Messenger、Evernote、Trello、FB、IG、PTT、LinkedIn、YouTube、Spotify、Brain.fm、Audible、Scribd。
✅你現在如何使用這些科技為自己帶來好處?
優化很重要。判斷某個科技是否支持你重視的東西,只是第一步。為了充分獲得那個科技的潛在效益,它必須仔細思考如何使用那項科技。你如何使用它們?
帶來哪些好處?我使用桌電、筆電維護網站、經營社群、撰寫文章。使用智慧型手機跟朋友連絡、即時收看新聞資訊和網路影片。使用電子閱讀器、有聲書Audible和Scribd,在我移動通勤和外出在外的時候,閱聽不同的書籍。
我使用Evernote撰寫文章、紀錄網路文章摘要,用Trello管理部落格待辦事項。我使用Email、FB、IG、PTT、LinkedIn與社群互動、回答讀者問題。我使用YouTube觀看網路影片。我使用Brain.fm聽專注音樂、用Spotify聽休閒音樂。
✅但放棄這些科技會帶來哪些不便利?
有意識的作為令人滿足。這種滿足感和我們做的具體決策無關。之所以讓我們覺得意義非凡,主要是因為握有自主權的滿足感。主動放棄這些科技,帶來些微的不方便?還是巨大的不方便?
放棄使用電腦,會導致無法經營部落格和社群媒體。放棄使用智慧型手機,就無法即時與人通訊,也無法收聽有聲書。放棄社群媒體,會失去許多與部落格讀者互動的機會。放棄數位管理工具,會失去以後「搜尋」專案紀錄的便利性。
【2.數位斷捨離 :30天實踐步驟範例】
騰出30天時間,在這段時間裡,暫停使用生活中那些可有可無的科技。
利用30天的暫停期,探索及重新發現讓你有成就感又有意義的活動和行為。
暫停期結束後,將那些可有可無的科技重新導入生活中,從零開始。針對每項重新導入的科技,判斷它為你的生活帶來什麼價值,規劃日後的具體用法。
✅我曾經使用哪些數位工具?
我使用的硬體:「桌上型電腦、筆電、智慧型手機、電子書閱讀器」。我使用的軟體:「Email、Line、Messenger、Evernote、Trello、FB、IG、PTT、LinkedIn、YouTube、Brain.fm、Spotify、Audible、Scribd」。
✅有哪些是可有可無的?暫停使用
所有智慧型手機APP的「通知」,包含鈴聲和畫面橫幅。我試著暫停與移除的APP有:FB、IG、PTT、LinkedIn、YouTube、Brain.fm,必要的功能我只允許自己在電腦上面使用,而且在限制的時段內使用。更進一步,我降低自己接觸社群媒體的時間。
我從原先的工作日每天一個小時、假日無限制,縮減到星期二、星期四半各小時,星期六、日各兩小時。使用自動回覆,通知親友與讀者我的數位斷捨離時間,替自己保留一段緩衝時間。
✅我在30天裡,採取了哪些休閒?嘗試了哪些興趣?
作者提到:「如果你從生活中淘汰那些數位的干擾之前,沒有先填補那些數位干擾幫你忽略的空白,你會覺得數位斷捨離後的體驗很難受,因為你不知道斷網後要做什麼,反而難受。」因此,重拾自己曾經喜歡的非數位休閒,就非常的重要。
我試著在空出來的時間裡,讀了更多的書。最近讀了《人生給的答案》之後,對「靜坐冥想」產生強烈興趣,趁著這段時間,每天撥出10分鐘的冥想時間。此外,在用電腦寫作的時候,把網路中斷,專心於純文字的輸出。
休閒娛樂方面,在假日安排了更固定、更多的時段,和女友一起練習國標舞。假日出門買早餐時,不騎機車,改用散步的方式,在這段悠閒的時間與自己對話。也終於,把訂閱很久卻沒認真讀的〈哈佛商業評論〉雜誌拿出來讀。
✅哪些工具支持我的價值觀?
需要經營部落格和社群粉專,桌電和筆電仍然必要。將智慧型手機簡化成通訊為主的目的,搭配移動通勤時可以收聽有聲書為輔。電子書閱讀器仍然是外出時的好搭檔,方便攜帶的特性仍讓我愛不釋手。
社群軟體是與讀者接觸和交流的重要管道,保留,但是限制自己只能在電腦上使用,而且只能在固定的時段使用。調整Evernote和Trello的使用方式,與手寫的子彈筆記做出功能區隔,主軸目標寫在子彈筆記裡,輔助記憶、紀錄的資訊則放在數位工具裡。
✅具體規劃,我會如何使用它?
區分清楚自己每天的「數位時間」,以我自己為例,早晨醒來之後採取晨間習慣,偶爾閱讀、偶爾使用30~60分鐘的電腦,中斷網路並且以「自由書寫」撰寫讀書心得文章。我在網頁瀏覽器安裝 LeechBlock NG 套件,這個套件可以把你需要隔離的「時段」和「網域」設定上去,在那段時間內你就無法使用這些網頁。
平日下班後,我只有在星期二、四,允許自己22:00~23:00接觸數位科技和社群媒體,保留星期一、三、五的時間給自己享受「離線狀態」。在假日,才允許自己擁有比較多的數位時間,放在上午和傍晚使用,下午時段則保留給離線狀態。
✅哪些工具已經變成非必要?
所有智慧型手機APP的「通知」,包含鈴聲和畫面橫幅,我認為只要留下最重要的來電鈴聲就可以。我取消了Brain.fm的訂閱費,改以Spotify裡面的歌單取代,找關鍵字「Focus、Reading、Piano」的歌單都是很好的選項。我刪除了手機上的LinkedIn和YouTube,只在電腦上使用。加上我原本就已經刪除了FB、IG、PTT的手機APP。
【3.數位極簡生活30天:我的四個感想】
經過30天的實踐之後,我有什麼感想和收獲?那就是「這一切的重點不是使用了什麼科技,而是為了讓自己獲得更好的生活品質。」不要讓科技來選擇你,你可以選擇使用哪些科技,我們有能力主導自己的人生。
在《湖濱散記》中,梭羅寫道:「大部分的人過著沉默絕望的生活。」然而,比較少人引用的是下一段他樂觀地反駁:「他們確實以為自己別無選擇,但機靈健康的人都知道,太陽升起又是新的一天,一切煥然一新。拋棄成見,永不嫌晚。」我們確實有能力扭轉這種狀態。
✅獨處的感覺是什麼?
作者引用許多的文章和文獻說明「獨處很重要」。他對獨處的定義是:「你對他人創造的資訊毫無反應,專注於你自己的想法與體驗上,無論你身在何處。」而且,獨處時的思考,會帶來一種「從容的反思所衍生出來的洞察力和情感平衡」。
我很欣賞的美國開國元勳班傑明.富蘭克林曾經在日記裡寫道:「獨處是令人精神煥發的愉悅消遣」。在這30天裡安排的「離線時段」,是與自己內心對話的最好時趕。我本來已經是個很容易享受獨處的人,減少了數位資訊的刺激後,更容易感受到思緒的活躍,以及內心的平靜。
✅別按讚,對我有什麼改變?
作者不鼓勵你到處「按讚」,因為按讚提供的互動太少。以至於,除了淪為社群公司優化演算法的資訊之外,你跟貼文者之間的互動關係,其實並沒有太多的提升。這類互動流於淺薄,也沒有深度。
我的做法是,雖然不按到處讚,但是看到想要互動的文章,就直接在底下留言。當然,如果因為我這麼說,可以讓這篇文章的按讚數大減、留言數增加,那我也會感到無比的欣慰(誤)。
最後,作者也對例如FB和IG之類的APP提出建議,如果你真的要用社群媒體的服務,最好離手機版本遠一點,因為那對你的時間和注意力是巨大的威脅。因此,我在數位斷捨離的步驟中,刪除了大部分的手機APP。
✅我重拾休閒的收穫是?
其實,大家都高估了休息時「什麼都不做」的放鬆效果。在繁忙的工作日之間,或是一大早為了孩子搞得人仰馬翻之後,我們很容易渴望「無所事事」的解脫感。但是,根據書中引用的許多研究指出,耗費精力的休閒活動,反而會提升休閒之後的心靈感受。
作者說道:「這類減壓活動有其價值,但收穫有限,因為無所事事的時候,往往會使人轉向劣質的休閒活動,例如盲目地滑手機、心不在焉地追劇。把精力投注在困難但有價值的事情上,收穫總是豐厚許多。」
由於減少了使用數位科技的時間,把多出來的時間拿來閱讀跟寫作,讓我能更從容地體會書中的文字,也能更專注地寫下我想說的話。另一個收穫是,我開始培養起睡前「靜坐冥想」的習慣,每天10分鐘採取正念呼吸的方式,把當天的雜念跟煩惱重新歸零。
✅我做了哪些注意力抵抗運動?
《注意力商人》的作者吳修銘,在書中評論媒體的某一種商業模式:「你聚集人群,不是因為你想賺他們的錢。而是因為你可以把他們轉賣給想獲得那群人關注的其他人」。Google和臉書的主要資源是「眼球關注時間」,如今獲得眼球關注比開採石油更有利可圖。
1830年第一份廉價報紙《紐約太陽報》的創辦人意識到他可以把讀者變成商品,把廣告變成顧客。用盡全力把讀者的注意力賣給廣告商,推出許多爭搶眼球注意力的新聞報導。對於新聞的內容品質要求,反而不是他們關心的重點。
以前的我接觸新聞的管道,不外乎Yahoo新聞、社群推播的新聞。但是作者提倡「慢媒體」,他認為:「吸收少量優質的東西,通常比吸收大量劣質的東西更好。」我們要以一種緩慢的思維模式來吸收新聞媒體,只關注品質最高的新聞來源。
因此,我開始嘗試閱讀〈華爾街日報〉的新聞報導(需要訂閱費),比起那些標題聳動、內容空泛的新聞,〈華爾街日報〉對於世界的財經趨勢和政治局勢,都有更深入和精準的解讀。我也試著體驗以「付費讀者」為服務對象的媒體,與那些以吸睛文章「賣廣告」的媒體究竟有什麼不同。
【總結:我的數位斷捨離10個行動】
如果你直接跳到這裡看結論,想知道我實踐上採取了那些行動,那麼以下這些就是這30天來,我的10項行動清單:
1. 刪除數位斷捨離30天之後不必要的APP,我原本已經刪除了FB、IG、PTT,現在進一步刪除手機上的Youtube、LinkedIn、Brain.fm,只留下方便移動時收聽的有聲書Audible和Scribd,以及音樂服務Spotify。
2. 關掉智慧手機的所有通知,包含鈴聲、畫面橫幅,只留下「電話通知」和「簡訊」。有意識地在固定時段,才查看重要APP的資訊。
3. 在固定時段批次處理所有的數位科技產品(硬體、軟體、網頁、APP),不要讓這些東西佔據全部的注意力。一口氣回信、回訊息,總是比零散時間處理來的有效率。
4. 規劃固定的生活作息,最有效率、最不容易受阻礙的時段是起床後的黃金一小時。雖然下班作息一樣需要規劃,但效果都比不上晨間作息。
5. 限制自己接觸社群媒體的時間,我從原先的工作日每天一個小時、假日無限制,縮減到星期二、星期四半各小時,星期六、日各兩小時。
6. 安排自由的網路漫遊時間,但不宜太久。我避免在平常的五個工作日網路漫遊,只安排在每週六、日晚上時間,允許自己愛逛什麼就逛什麼。
7. 關閉網路、設定鬧鐘,替自己的數位斷捨離時間做出隔離網路的環境。我開始習慣在閱讀跟寫作的時候,把網路完全切斷,設定45分鐘的鬧鐘提醒自己休息。
8. 取消訂閱不必要的Email電子報,尤其是跟我現在專注的目標無關的項目,電子報雖然提供了很多資訊,但還是要輔助自己的目標才有價值。我曾經喜歡到處訂閱,但現在我取消了80%的電子報。
9. 開始閱讀慢媒體,捨棄低品質的劣質媒體和社群新聞,在固定的時間才靜下心來閱讀慢媒體。我開始喜歡上〈華爾街日報〉、〈報導者〉這類的優質新聞。
10. 讓親友和讀者知道自己的數位斷捨離時段,給自己緩衝空間又不失禮貌,又能在心情最沉澱和平靜的時候,再認真回覆訊息,或撥通電話親口聊天。
【後記:最重要的事就是…】
《深度數位大掃除》讓我透過這三十天的數位斷捨離練習,重新檢視、設計了一套屬於自己的數位極簡生活模式。讓我回想起之前讀了《極度專注力》這本書,烙印在心底的這句話:「注意力太過寶貴以至於你得非常自私地只留給自己使用」。
隨時提醒自己,要跟這些APP和網站保持一定的距離,這些服務不是「想要打造更美好世界的宅神」送給大家的禮物,而是刻意設計成放進我們口袋的吃角子老虎機。總是注意自己如何使用科技,而不是反過來被科技主宰了生活的步調。
最後,我想跟你分享一句我很喜歡的話:「最重要的事,就是把你自己最重要的事,當成是最重要的事。」邀請你一起加入數位斷捨離的練習,也歡迎你在三十天的練習之後,留言分享你的收穫和體會。
讓我們在這個充滿數位誘惑的年代,塑造一種值得享受的生活。
重點不是使用科技,而是為了獲得更好的生活品質。
【抽獎辦法】感謝 時報出版
1、抽出「3本」《深度數位大掃除》送給閱讀前哨站的粉絲們!有興趣的朋友請在底下「按讚留言」,「公開分享」本則動態參加抽獎。
2、留言請寫下:你覺得執行數位斷捨離最難的是什麼?例如:「我覺得要關閉手機的通知很難,朋友會很難找到我」
3、活動時間:即日起至2020/08/18(二)晚上十點截止,隔天在留言中公布名單,隨機抽出3名正取,2名備取。
4、請正取得獎者於2020/08/20(四)晚上十點前,私訊回覆寄件姓名、地址、電話,超過期限未認領由備取遞補,寄送僅限台澎金馬。
「新代產品工程師ptt」的推薦目錄:
- 關於新代產品工程師ptt 在 閱讀前哨站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新代產品工程師ptt 在 急診女醫師其實.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新代產品工程師ptt 在 中衛產業行腳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新代產品工程師ptt 在 [心得] 面試心得(GG/新代/KLA) - 看板Tech_Job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新代產品工程師ptt 在 新代科技年薪大概有幾個月? - 科技業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新代產品工程師ptt 在 【新代之星】ep.2-產品工程師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新代產品工程師ptt 在 [心得]研替面試(上銀/大銀/新代/可成/MTK/TSMC) 的評價
- 關於新代產品工程師ptt 在 Fw: [面試] 研華/英諾瓦/ASMPT/ASML/新代/群聯- 看板Soft_Job 的評價
- 關於新代產品工程師ptt 在 [心得] 新代/群聯/台積電/華碩/瑞昱面試心得 - PTT評價 的評價
- 關於新代產品工程師ptt 在 [聘書] 新鮮人offer請益(新代/達明/帝人)- 看板Tech_Job 的評價
- 關於新代產品工程師ptt 在 [面試] 台達/工研院/新代 - PTT 的評價
- 關於新代產品工程師ptt 在 新代Syntec Careers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新代產品工程師ptt 在 新代科技面試ptt :: 化學工廠資訊網 的評價
- 關於新代產品工程師ptt 在 新代科技面試ptt :: 化學工廠資訊網 的評價
- 關於新代產品工程師ptt 在 新代科技ptt - mesonalba.es 的評價
- 關於新代產品工程師ptt 在 產品工程師薪水ptt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 ... 的評價
- 關於新代產品工程師ptt 在 產品工程師薪水ptt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 ... 的評價
- 關於新代產品工程師ptt 在 產品工程師薪水ptt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 ... 的評價
- 關於新代產品工程師ptt 在 【面試】 研替(昭營加百裕新代大銀光寶) - 科技板 - PTT網頁版 的評價
- 關於新代產品工程師ptt 在 [心得](代PO)新代/KLA/ASML/Garmin/AMAT - PTT職涯區 的評價
- 關於新代產品工程師ptt 在 請益電源工程師看板Tech_Job 批踢踢實業坊- 電源工程師ptt 的評價
- 關於新代產品工程師ptt 在 [請益] offer請益台中康寧、新代- Tech_Job - PTT情感投資事業版 的評價
- 關於新代產品工程師ptt 在 全智科技ptt 的評價
- 關於新代產品工程師ptt 在 [心得] 研替面試考試心得正崴/台達/新代- 看板Tech_Job 的評價
- 關於新代產品工程師ptt 在 新代科技ptt O5N4WOF 的評價
- 關於新代產品工程師ptt 在 新代科技ptt 的評價
- 關於新代產品工程師ptt 在 新代科技ptt 的評價
- 關於新代產品工程師ptt 在 在地上滾的工程師的推薦與評價,YOUTUBE、FACEBOOK、PTT 的評價
- 關於新代產品工程師ptt 在 在地上滾的工程師的推薦與評價,YOUTUBE、FACEBOOK、PTT 的評價
- 關於新代產品工程師ptt 在 在地上滾的工程師的推薦與評價,YOUTUBE、FACEBOOK、PTT 的評價
- 關於新代產品工程師ptt 在 如果你愛賈伯斯 請跟著這樣做 - 第 112 頁 - Google 圖書結果 的評價
- 關於新代產品工程師ptt 在 [軟工][心得] 資料工程師X FinMind 架構解析 - PTT鄉民日記 的評價
新代產品工程師ptt 在 急診女醫師其實.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需要以恐嚇與洩漏個資來攻擊別人的商人,大家敢買他們的美容保養商品嗎?
■美的好朋友團隊聲明:呼籲少數直銷商停止恐嚇與洩漏個資行為,抹黑網站與肉搜個人不代表自己沒問題
各位支持我們的朋友,我是 MedPartner 美的好朋友團隊發起人柳林瑋醫師。今天要跟大家報告一件沈重,但卻不得不說明白的事情。
架設這個網站一開始努力的初衷,就是希望傳遞「知識不必是用來掠奪,可以是用來分享和追求共善」,因為資訊的不對等,我希望能夠透過自己所知的醫學知識,盡自己微薄之力,用一般人淺顯易懂的文字,傳遞給民眾正確的醫美、保養觀念,建立一個醫療媒體平台,免費提供民眾提問,並且檢舉不實廠商透過誇大不實的療效與違法廣告,使一般民眾不要容易受到話術矇騙,除了傷害健康也造成荷包失血。當然,我們寫的內容也都一定有憑有據,除了醫學文獻的考證經過醫師審核,內容也與律師進行確認,我們才將證據及資料公開。希望透過破除偽科學以及各種迷思,避免民眾受騙。對內容我們有絕對的信心,大家看過幾篇,就會知道我們的用心。
然而,在之前一連串踢爆多家廠商的話術、試驗以及誇大不實宣傳之後,團隊持續受到許多壓力,但我們仍想辦法在人身安全尚無過度疑慮的狀況下,堅持持續運作。但這次有人直接傳了訊息,內容是我所有個人資料。包含姓名、電話、電子郵件、住家地址,警告意味濃厚。今天出門時,代步工具也遭破壞,但沒掌握直接證據,目前也只可能向警方備案,以確保暫時性的人身安全。特定直銷商群組正在瘋狂轉傳相關資訊,試圖透過起底個人來抹黑整個網站,來證明自己的產品是沒有問題的,而網站揭露的資訊就是錯的。但我迄今還是相信,有良心的直銷商不在少數,這樣的做法不會是所有直銷商都認同的。在人身安全遭受直接威脅的狀況下,以及可能即將面臨特定業者提出的法律訴訟問題,我不得不違背之前「不宣傳個人」的承諾,讓大家知道團隊目前面臨的危機。
我希望散佈個資跟抹黑網站的人能理解,即便我個人做過任何有爭議的事情,也不會證明某直銷商的產品就是沒有疑慮的,就可以不實宣稱療效和違法廣告,這些確切違法的事證,都不會因為你們起底個人而變成合法。或許「擋人財路」真的如同「殺人父母」,但我仍不願在這樣的攻擊下退縮。我的人生沒有退縮過,只有在必須保護對我重要的人與理想時,我會選擇隱忍。我會在保護相關不願曝光的當事人的狀況下,盡力跟大家說明對方指稱的各種傳言實際狀況,以及為什麼我會願意做現在這些事。雖然我從未想過的是,自己出錢出時間,架設一個醫療媒體平台,傳遞自己所學的醫學知識,其他拋磚引玉、累積能量產生更多正向改變,但終究換來不平靜的生活,也將自己和家人置身於危險之中。
我是一個鄉下小孩,高中到台北唸書,之後因為不想增加家中負擔,考入公費的警察大學。那時候很嚮往李昌鈺博士「有一分證據,說一分話」的精神,因此進入警察大學鑑識科學系。大三那年,因為跟某位校外人士發生糾紛,因此學校要求我自動退學,或者勒令退學,待和這位校外人士的糾紛解決之後,再申訴返校。因為考量自動退學的公費賠償問題,我選擇勒令退學。很遺憾地,後來中天新聞在媒體上找了一個人變音,做出各種荒謬不實陳述。至於實際的糾紛,已是十餘年前的事,當事人已成家立業,就不便多說避免打擾。但當時覺得,也許自己應該追求真正的夢想,不要因為經濟考量而退縮,因此在重考班念了四個月的書後,順利考上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
醫學院求學的前幾年,每週大約要花20小時的時間家教,來賺取自己的學費與生活費。那段時間,我了解到自己對於傳播知識的熱情,也藉由家教的收入,讓自己存了一些錢讓我可以不太需要家中幫助念完醫學院。但影響我最大的,是因為加入了台灣醫學生聯合會。我在醫聯會從大一開始,一直到大六,做了六年的幹部。這段時間因為處理與外國醫學生的交流,增加了自己國際的視野,也爭取到一些補助,得以在這段期間,在不花什麼錢的狀況下去夏威夷大學、德國漢堡大學、英國倫敦大學、北京大學等學校參訪或見實習。西方國家的醫學院,實事求是,追求真理的精神,深深影響了我的價值觀。其中夏威夷大學給畢業生的十大期許中的一句 ’’ Be the light in their darkest hours. ‘’ ,「成為他人最黑暗時刻的光」成為我的座右銘。
在升上大五那年,歐盟東擴,因為政府法令漏洞,開始承認波蘭、捷克、斯洛伐克等東歐國家的醫學學歷,導致許多台灣家長花費數百萬元讓孩子在東歐拿學歷,而這些家長有許多是醫界前輩,整個狀況就像一場階級世襲。而當時的政策寬鬆,也等於置國人的健康安全於未知的風險之中。因此醫學生聯合會發起了一場大遊行,我比較憨膽就成了總指揮,要求外國醫事學歷一律認證。但最後在特定立委的杯葛下,經過兩年的奮鬥,始終無法修法成功。這讓我了解到現實政治的黑暗,與不良制度對國家造成的影響有多大。
畢業之後,我在陸軍服醫官役,在眾多阻力下成立了戒菸班,協助許多士官兵戒菸成效良好,因此登上國軍奮鬥雜誌。退伍前剛好發生洪仲丘事件。當下義憤難平,因此就在BBS上發起了後來大家可能聽過的「白衫軍運動」,和一群同志一起修改了違憲十多年的軍事審判法,但也因此意外站上了檯面。隨後因為一連串的後續修法受阻,讓我們更加理解,國家的根本問題在於國會,而我所承接到的政治能量必須透過某種形式發展下去,成為改革的助力。因此於同年底,在幾位前輩的金援下,我們成立獨立媒體「沃草」,努力推動國會監督,倡議透過關心國會來改變社會。因為眾多網友的努力,兩年後的現在國會監督已經成為主流,許多媒體都已經陸續投入國會議事直播的工作,這件事情也意外促成2014年的,國民黨立委張慶忠在三十秒內通過服貿事件,讓我們快速掌握狀況完整報導,成為318國會佔領運動的眾多主要運動團體中的一員。
但沃草的工作,是我30多年人生最大的挫敗。沃草的成立,具有遠大的理想,然而當時的我同時還在台大擔任住院醫師,也從未有過公司管理的經驗,因此從沃草創辦開始,到我離職前,許多行政、人事、財務等等狀況,我都處理得亂七八糟。顧著往前衝的我,把後勤工作搞得一塌糊塗。在公司聘請正職行政之前,財務狀況由我自己處理,為了方便,從一開始公司有不少帳目就在我台大醫院的帳戶中進出,我再憑單據從沃草的公司戶補回。這在許多草創的公司也許很常見,但在一個受到高度關注的獨立媒體,這是一件很嚴重的事。在去年五月底,我自北美台灣人公共事務協會演講回國後,爆發我將公司戶中的兩百萬元,以及沃草先前國會無雙群眾募資相關費用在我個人帳戶的事件。雖然錢根本沒被動用,且相關單據都齊全,而與公司股東討論結果,決定由公司將我解職,等待司法調查。而在隨後的司法調查過程,證明並無款項被私人挪用,因此由檢察官直接簽結。
在沃草正式成立之前,我向沃草的股東募了三十萬元,但後並未直接支出此筆款項,而是與後續個人參與的行動流用。之後遭檢舉涉及侵佔。當時和律師評估,若是堅持到底,可能纏訟一到兩年,有機會爭取無罪判決。但那時已經進入選舉,考量後續選舉可能引起對許多理念相同同志造成的衝擊,加上我並無繼續在檯面上參與政治的打算,因此我們向檢察官認罪換取緩起訴。檢察官見相關金流,應也知無明確犯罪之故意,也同意予以緩起訴。對這件事情我深感懊悔,也負起完整法律責任,包含支付公庫40萬元,與60小時的義診等勞動服務。
而在沃草擔任執行長期間,也顯示我對人事管理上的弱處。一些內部人事爭議,後來我自行檢討,不能單單怪罪員工,我應負起最大責任。只是有離職員工,在那段法律訴訟期間,接連向外爆料,例如說我利用民眾捐款開名車,但其實車是從我個人薪資扣除,以公司名義租用。或將公司之前內部處理不完整的勞健保問題,說成是我個人拿走差額,但在內部調查後,證實其實並非這麼一回事。但無論如何,作為公司的執行長,相關行政責任,我責無旁貸。
個人在當時就已經離開沃草團隊,除了提供內部調查所需相關資料外,再無介入團隊運作。但沃草是由一群非常具理想性的年輕人共同組成的團隊,兩年來為國會的透明化付出許多努力。當時爭議皆應由我承擔,希望大家能夠繼續支持「沃草」、「報導者」這樣的獨立媒體。
當時我也擔任台北市政府公民參與委員會的委員(無給職,只有每次會議出席費 2000 元)。但因事情短時間內無法講清楚,怕給我的老師,同時也是市長添麻煩,因此我立即向市長請辭獲准。因此在沃草期間的狀況,我個人負起完全的行政與法律上的責任,也自此正式退出政治圈。
因為長期投入菸害防制,2015 年初我因不滿菸害防制倡議團體要求課徵「菸稅」而非增加「菸捐」,卻遭國民健康署長阻擋,在臉書怒批時任國民健康署長的邱淑媞,並指國健署堅持推「菸品健康福利捐」是因為菸捐是由國民健康署自行運用,而不像菸稅是由國庫統籌支出,難以監督,會淪為選舉的小金庫,特別是在邱競選宜蘭縣長時,國民健康署突然在宜蘭地區大量投放相關廣告,且都提到邱的名字,且在多名該黨政治人物的活動中,都獲菸捐補助。但邱署長腦羞,因此我被國健署提告侮辱公署;但一年多後,地檢署調查完畢,認為我是針對政策評論,且證據充足,沒有侮辱公署犯意,因而獲不起訴處分。
以上的詳情,在當時事件爆發後,因為不希望因爲自己,而影響許多獻身社運,力拼進入體制內改革的候選人,我並未對外發言。但也因此讓報導都只有負面,沒有我的說法。但今日遭特定人士以抹黑、人身攻擊、洩漏個資、威脅人身安全等方式攻擊,我只能在一年多後的現在選擇說出。
在那段最低迷的時間,多虧許多師長、學長姐、同學、朋友們的支持,讓我繼續在醫療工作上持續精進,也開始學習醫美相關技術,生活漸漸穩定下來。但也在同時,我發現醫美、化妝品、美容產業的種種亂象,已經呈現劣幣逐良幣的態勢,因此期待有一天,我可以用一個新的方式改變它。
在去年底,幾位院長、副院長級退休的老師,以及幾位知名作家、作曲家、牧師等人,有感於醫療崩壞,希望做些事情,增加醫病之間的溝通,降低醫病糾紛的機會,因此成立了一個「醫病平台」的組織,在一群赫赫有名的前輩中,我有幸成為其中最年輕、也最資淺的一員。老師們在報章雜誌上投書,我則另做一些規劃以報答師恩。
因此我開始在 PTT 寫文,希望透過講些真實的狀況,幫助網友理解醫美、保養品、化妝品體系是如何運作,後來得到不少網友支持。因為我還沒有妻小、物質慾望也不高(常常一個月花不到一萬元),因此索性找了兩名優秀的設計師和一名工程師,每個月從自己的收入拿出超過一半,設置了大家看到的這個網站。目標是希望拋磚引玉,找到更多醫師加入書寫。可惜目前大家都太忙,雖有許多醫師加入顧問行列,但書寫的部分還是以我為主,再由多位各科資深醫師一起校閱。我們整理最新最正確的的相關知識,結合多位顧問醫師的臨床經驗,加上設計師的認真製圖,就是大家看到的這些內容。
為了不要重蹈當初行政問題的覆轍,我成立了一間公司作為這個網站的主體,讓它在財務及法律上都有所依據。我也記取以前管理上的失敗,用更進步的方式來落實團隊治理。公司的名字是「雪谷網路有限公司」。「雪谷」是我精神上的導師,日治時期以文化抗日的醫師蔣渭水先生的字。他在我這個年紀,辦了台灣民報,隨後透過知識、文化、理念的傳播,在日本殖民的 1920 年代,掀起了一陣風起雲湧。雖然他的人生短短只有 41 年的時間,我也期許這間公司能像蔣渭水先生一樣,用最正確的知識、以及堅定的信念,傳播我們對產業、對社會的「共善」理念。
這是這十幾年來的我。後來的故事,就是大家這段日子所見到的了。
之前常常會有網友留言一些過譽的讚美。其實我很心虛。因為我知道自己不是這麼好。我就是一個普通人,有各種小奸小惡,只是年輕的熱血理想還未死去,希望在軀體真正死去的當下,如果能證明自己沒有白來這個世界一遭,沒有辜負台灣這塊土地對我的栽培,那便無憾。
接下來對手勢必會用人身安全的威脅,以及對我人格上的謀殺,來抹滅這個團隊這些日子以來的努力。我只能希望這些人,要就衝著我來,不要對我的家人和團隊做出不理性的行為。這個團隊雖不是我一個人,還有多名醫師、設計師、工程師。但我對外負完全責任。也許網友們有些人的政治與信仰認同和我不同,但我只能說,我做出的各種行動與價值選擇,是本著科學與邏輯,和站在弱勢的角度去做出判斷,持續堅持。這一點,自我成年以來,從未變過。看我目前一生所做的一切選擇,你會知道,個人利益從未是我最優先的選項,共善是我信仰的價值。我太清楚自己安穩當個醫生就能過得很好,但如果更努力些,我們也許可以一起成就更好的社會。即便我們可能立場上有些不同,但我相信科學跟邏輯,還有對台灣的愛與認同,會是我們可以溝通的交會點。
提供正確知識,讓知識不再是掠奪,而能分享、共善,這樣的浪漫理想,現在已經讓我自己陷入險境。在我還沒倒下之前,我會繼續用僅有的財力與時間,繼續現在的工作。如果有更有能力、更具理想的人願意加入或接手,期許更多人的努力,可以帶來更多的改變。我會繼續堅持設立的四大目標:
1. 儘可能傳遞正確的醫美、整形、保養相關知識與資訊
2. 揭露市場的黑幕與亂象
3. 傳達我們的醫美、醫療、社會的理念
4. 集結理念與我們相同的人一起努力
誰給你力量,你就聽誰的話,這很無奈,但也很有道理。媒體收廣告主的錢,就難免被影響。我們能堅持至今,就是因為我們拒絕了所有置入邀約,無論金額多高。而我們能夠始終無愧於支持者,正是因為給我們力量的就是看這篇文章的所有你和妳。如果得到足夠的支持,我們會繼續撐下去。如果沒能成功,至少我們自始至終無愧於心。我們會在不背初衷的原則下,努力去取得資源、擴大團隊、發揮更正面的影響力。
最後我想分享一首詩。在高醫求學期間,影響我最大的一首詩。高醫的自由學風,和台灣史上為什麼高醫人會前仆後繼投入改革、捍衛人權,跟阿米巴詩社這個異議性社團有很大的關係:
如果因為你是一位阿米巴社員,有感於四遭的排擠和辱罵而有所畏懼和退縮,則你只是一隻柔軟的懦夫。
如果因為你是一位阿米巴社員,無視於四遭的建議和批評而獨步於天地之間,則你只是一隻麻木的勇夫。
唯有無視於四遭的排擠和辱罵,唯有正視四遭的建議和批評, 你才配和他們去度那阿米巴的生活;阿米巴的生活是原始的、生命的、赤裸的。
阿米巴詩社是選擇挑戰的路線,昨日是篳路藍縷,今日四面楚歌,明日是荊棘坎坷。
我們需要的不是懦夫,也不是勇夫,我們需要懂得哭、懂得笑、懂得跨開步子去尋找生活的智者。
這個世界少有人煙,已是一樁由來已久的事實。
如果你徒是悲憤的在阿米巴詩社裡搖旗吶喊,對不起,請站開去!我們有權利去保護自己的鼓膜使免於震裂。
而阿米巴的社員有其艱鉅的歷史使命:
鑄造自己確實的人格,進而參與這一項「造人」的過程。
(1972年4月28日 阿米巴詩社創刊號)
21歲那年讀完這首詩的我,就已知道,此生我不管在哪,終將度那阿米巴的生活。
無論旁人的喜惡,用科學和邏輯追求真理、關懷弱勢,是我選擇將度的生活。
---
MedPartner 美的好朋友團隊共同聲明:
團隊關於此人身攻擊事件聲明與回應就到此為止。接下來我們只會對我們產製的內容問題有所回應,一切請依理性與邏輯討論。我們將重整隊伍,繼續未完成的理想。還請所有網友繼續給予支持、肯定或建設性的批判。
新代產品工程師ptt 在 中衛產業行腳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新日微信》20160918開放世代的開放難題
開放創新(Open Innovation)自2003年被提出以來,從觀念到實現之路途遙遠,而且年輕世代對開放的接受度已逐漸撼動既有的慣性,因此,對經營者而言,To open or not to open, that is a question.而這個決策所面對的優劣分析,已經複雜到難以理性判斷的地步,擁抱風險者自然大步邁向這些創新的選項,遭遇困境時再見招拆招;而規避風險者則自然地推論其中的窒礙難行,會不會淹沒在新興的浪潮中,仍是保守主義者心中的陰霾。
對於開放創新的倡議,十多年來的確有一些成功的實踐案例,例如,P&G的C&D(Connect & Development),寶僑以其產業中的廣泛觸角,往外伸向各種利害關係人,並吸取其智慧與資源,在新產品發展方面成為典範。一方面可以由外部資源提供更深刻的市場洞見(Insight),另一方面又可以大幅縮短開發的時程,就方法論而言,頗具設計思考的架構,因為內部的設計師或產品開發工程師使盡洪荒之力去探究同理心,不如讓身為當事人的消費者自己敘事,將內心的悸動與苦楚表達出來。多數消費者可能不擅表達深層的想望與渴望,此時具備人類學家功力的引導人員,適時出招發揮汲引的效用,應可竟其功。若再輔以逐漸熱門的大數據決策分析,廠商在創新之際的工具堪稱不斷推陳出新。
跳tone介紹最近一檔熱映的電影「薩利機長」,在劇終前讓我們見識到大數據的威力。在釐清薩利機長究竟「是英雄或是莽夫」這道難解的爭議時,讓一般觀眾一窺在航空界沿用多年的模擬飛行。塔台所建議的兩座返航機場與被鳥擊後的全美航空1549航班之間,所有決策只有208秒。為確認是否有人為疏失,聽證會上導入模擬機與真人模擬的飛航,但二者均不等同於208秒的危機處理,最精彩的證詞是「模擬的情境並未納入人因」(The simulated scenarios didn't account for the "human factor".)薩利據此以關鍵的「人性」扣除35秒,證明自己當時的決策無誤。我們(連薩利本人)都難以還原那個決策中寂靜的幾十秒,喜劇收場雖沖淡了深度學習的機會,相信那三、四十秒將會成爲EMBA領導力課程中的最佳案例探討。
回到開放創新的兩難,一般論及開放式創新的方法不外乎五類:共創工作坊(Co-creation workshop,召聚先驅使用者Lead User進行焦點團體活動Focus Group)、群眾外包(Crowdsourcing)、開源軟體(Open Source)、大量客製(Mass Customization)、與使用者原創內容(User Generated Content),多數屬於單純線上(On-line)或線上對線下(O2O)的新興現象。技術的可行性難以證明整體營運模式無誤,商業競爭的錙銖必較,仍令人不禁對開放者的無私抱持著疑懼的態度,這也是開放創新發展迄今十餘年,仍有許多窒礙難行的領域難以跨越。倡議與推動開放創新者也必須瞭解其限制條件,才能受惠開放這項具有前瞻未來的選項。
諸多限制條件中,智慧財產權是一個關鍵因素。iThome新聞引述Linux之父Linus Torvalds 最近呼應Linux Kernel開發人員Greg Kroah-Hartman的看法,認為把違反通用公共授權(GPL)的Linux案件搬上法院不會帶來任何的友誼,而是讓興訟者淪為惡霸,這些訴訟案破壞了社群、瓦解了信任,也將摧毀Linux社群數十年來所建立的善意。另一個年輕人的開放生活經驗是最近剛慶祝二十歲生日的PTT,這個菁英與民粹雜燴的台灣民主聖地,有自己的法律、法院和貨幣,有如文化創意BoBo族(布爾喬爾Bourgeoisie與波希米亞Bohemia)在傳統與創新間的糾結,數位世界的未來想像與實體世界的傳統包袱在PTT上的衝突,不僅打造了媒體傳播的新世界,也處處陷O2O新模式於探索的蹣跚。信任處於不斷地被破壞、重組、再破壞、再重組的循環中,但「信任」超越「法律」與體制不知凡幾,被破壞的人因與人性,是否能以體制重組與重建,值得每一個開放創新的謹慎以對。
財產權,自然是所有體制與人性的攻防關鍵。體制創新容許人類的創意以無體財產的型態顛覆產品的創新、廠商的競爭與產業的規律,回過頭來,又不斷以新興的法規協調改變社會的風貌(Social Landscape),但那只是維繫社會發展的必要條件,耳畔不禁又響起Michelle Obama那句震古鑠今的When they go low, we go high!在面對開放創新的兩難時,所有的情境模擬,最後還是不脫薩利機長所說的人因與人性。排除了人因與人性,「向上走」恐怕就已被排除在選項之外了。
新代產品工程師ptt 在 新代科技年薪大概有幾個月? - 科技業板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最近有收到新代科技的邀約面試,但網路上查到風評都不錯,裡面待遇也很好,錢也很敢給,但就是查不到大概年薪總共幾個月,有同路人能分享一下嗎- 新代 ... ... <看更多>
新代產品工程師ptt 在 【新代之星】ep.2-產品工程師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 新代 之星】ep.2- 產品工程師 ... 電子工程師. Syntec Technology 新代 科技•1K views ... EP.2 #台積電#聯電#TSMC # 產品工程師 #物理系#製程整合. ... <看更多>
新代產品工程師ptt 在 [心得] 面試心得(GG/新代/KLA) - 看板Tech_Job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各位版大好
我今年剛畢業 最近開始上工了
因為找工作時受到許多版上的資訊幫助
在此把自己的面試心得回饋給各位
學經歷&英檢
114 ME 學
112 ME 碩
托福106
多益940
面試
1.GG 南科 黃光製程工程師
起初我面試的職位是設備工程師
後來面試完是錄取製程工程師
原因會在後面解釋
一開始先繳基本資料
然後上機考適性測驗
人資說多益850以上免試英文測驗 所以沒考到
接著會進一個小房間等待部門主管來叫你
Part 1. 部門副理
一開始就簡單的自介然後問一下碩論
我做的偏Biomedical MEMS
後來副理簡單的詢問我一些製程上的問題
跟我對設備以及製程的瞭解跟意願
他認為我比較適合當製程
所以就幫我把應徵職位轉成製程了
後來就是閒聊 聊家庭 學業跟出國經歷
比較特別的是他說我的適性測驗蠻正向的
(很耐操!?XD)
所以寫測驗時儘量認真寫 他們還是會看
聊了大概一小 就請我回小房間等待
通知下午要跟經理的面試 順便用餐
Part 2.部門經理
坐廠車去另一個廠區面試
部門經理很明顯在做壓力測試
首先針對我的大學成績進行質疑
問我為什麼大學成績這麼差
再來要我講解碩論
不得不說 他很認真在聽跟瞭解
問了幾個蠻刁鑽的問題
但只要夠瞭解自己碩論應該都不是太大問題
接著跟我說明工作內容以及工時
大概就是月休6天 要配合輪小夜(不用大夜)
然後問了一下我家庭狀況以及有沒有交女友之類的
再三確定我真的想來嗎 很操很累
最後解釋完薪資以後結束這回合
Part 3. 人資
這是最後一關
基本上問的問題會圍繞在
1.你的人格特質
2.對工作內容以及台積的瞭解
3.為什麼想來台積
4.職涯規劃
5.些許壓力測試(就是嘴你質疑你看你的回答跟反應)
簡單來說副理跟經理就是一個白臉一個黑臉
然後都很著重在碩論上的講解
並從碩論延伸相關問題來考你
再來就是壓力測試的部分
跟經理那個part 我真的有一度被嘴到有點小不爽 不管我怎麼回答 他就是否定
但就是堅持住 保持自己的自信心不要慌張
然後展現你對這份工作高度的熱忱
應該沒有太大的問題
題外話 面試過程等待時間很久 建議帶本書去看 或Review 自己的履歷 裡面也不能用手
機 沒事做會等到很無聊 我早上10點進去下午5點才出來....
結果: 一週內通知offer get
隔週收到紙本offer
(新鮮人基本上薪資都照公司規定 就不特別題了 版上一堆資料可以參考)
2.新代 產品工程師
做CNC控制的公司 對員工很大方
面試會給車馬費 分為三次面試
都是團體2對2面試
一面.工程師
第一關是兩位產品工程師來面試
簡單自我介紹後會請你上台用黑板講解論文
因為這個職位需要跟客戶接觸並回報問題給總部
我覺得溝通能力跟台風蠻重要的
接著面試官會問自己的職涯規劃 對職位的瞭解
最後簡單介紹一下職位的工作內容以及會遇到的挑戰後結束
二面.Team Leader
會由負責不同產品的Team Leader 來面試
其實過程跟一面差不多
只是他們會問比較多碩論的問題
就算不是做控制器相關的題目也沒關係
如果上了公司一樣會有培訓課程讓你學習基礎
題外話
跟我一起面試的朋友因為他碩論題目跟控制器非常相關
主管有問他是否想試試看RD部門
問他對產品還有RD哪個比較有意願
他說RD 結果就被刷了
(後來因為我們同校 有保持聯絡我才知道)
我想可能RD剛好沒有缺 也可能是在考驗我們是不是真的想來產品
這部分大家就自己注意一下吧
三面.總經理&兩位部門經理
這部分是3對3面試
一樣自介加上台解釋碩論
總經理會從碩論延伸問題考你
還有要瞭解自己碩論的價值以及自己的貢獻度
總經理很在意這個部分
接著會問我們對職務的瞭解
最後總經理很直接的把我和另一位面試者的履歷遞給其中一位部門經理 跟他討論怎麼樣
培訓我們比較適合
然後直接Reject掉剩下那一位
(不是能力不足 是總經理覺得以他的條件 會不太適合 因為這位面試者他已經工作十年
了 如果跳來新代 總經理不能承諾會承認他的年資 因為產業不太相關)
整體來說新代PE面試很著重表達能力以及台風
還有對職務的瞭解以及意願
其實不管面試哪一間公司都一樣
要先做過功課瞭解公司的背景以及職缺的工作內容 有認識的人在裡面就直接問最準
然後每一關面試都喜歡問說有沒有認識的人在裡面 我想他們蠻重視這點的 希望公司內的
文化跟氣氛都能很好這樣
所以有的話應該蠻加分的
結果:一週內電話通知offer get
大約三週收到紙本offer
3. KLA-Tencor Customer Service Eng.
面試過程跟板上介紹的差不多
比較特別的是今年一面有團體面試
紙筆測驗
面試前會先做簡單的電腦使用、基本電學、英文測驗
然後寫一份全英文的申論考卷
大概解釋自己如何調適壓力還有對職位的瞭解
一面.三位部門經理
這部分是3位主管對4位面試者
首先是每個人的英文自我介紹
然後面試官用英文對你的自介問一些問題
每個人都問完以後
會問為什麼想來KT 瞭解職位內容嗎
依照你的回答去挑戰你 看你的反應
接著會分組 考一些情況題
這部分沒有標準答案 很吃你的思考還有與他人合作能力
最後主管會針對自己工作上的經驗做一些簡單分享
並瞭解我們的工作地點意願後
安排下一階段面試
二面.
Part 1. 人資&人資主管
這部分會時不時切換到英文面試
主要在瞭解面試者的人格特質以及遇到挫折時的反應
確定面試者瞭解工作內容以及公司理念
Part 2. 部門經理 / 處長
簡單自介後 經理以及處長會針對公司理念跟職務進行介紹
並介紹這個職位常見的職涯發展跟規劃
接著就是一些對新鮮人的建議XD
然後聊天 聊人生觀/興趣/出國經驗
很peace的結束這回合
(這部分的經理跟處長會輪流進來,我自己是遇到兩位經理跟一位處長,共三位分成三次
面試,不管內容都大同小異)
結果: 當周通知offer get
一週後收到紙本offer
以上就是我面試遇到的流程跟大致問題
有一部分我沒有提到但也很重要的部分是提問
面試最後一定都會問我們有沒有問題
這部分版上跟網路上也很多文章去討論
我就不贅述了
其他公司如ASML、AMAT、康寧我也有去面
不過流程都大同小異 而且版上很多資料能參考 就不討論了
最後套句新代總經理面試時跟我說的話
“擇你所愛 愛你所選”
面試就是雙方在挑選彼此
公司面試你 你也面試公司
最重要的就是 一旦決定了
就要對你做的決定負責
很多事情沒有絕對 趁年輕時多嘗試看看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
也祝大家都能工作順利 賺飽飽
希望這篇文能幫到也在求職的版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2.73.173.24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ech_Job/M.1535352852.A.049.html
08/27 16:26
我最後去KT噢 因為一些原因
對裡面的主管跟文化很有好感
但新代也真的是很棒的公司
能感覺他們從上到下都很用心在挑人
公司氣氛也很棒(我認識很多朋友在新代)
我最後不是去GG 但也有認識的朋友在裡面過的不錯的
就看自己能不能接受公司文化跟壓力
相對應至少它很敢給
※ 編輯: wadeno (42.73.173.24), 08/27/2018 21:23:41
※ 編輯: wadeno (42.73.173.24), 08/27/2018 21:25:07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