醬煮虱目魚也是我剛掌廚時常做的魚料理。
還記得母親為了她的大孫女愛吃虱目魚肚,請她南部的朋友幫忙殺了30條虱目魚,去刺做成一份份的無刺魚片凍在冷凍庫,不僅存台中,還宅配了一部份到台北,千萬不要低估阿嬤疼孫的能量。
但我那時很抗煎魚這件事,既不會用鍋蓋擋,也討厭擦油膩膩的爐台,為了消化她好意的魚片,所以跟母親學了這道料理。
材料很簡單,就醬油、薑、虱目魚肚、米酒跟水就好了。放下去一起中小火加蓋煮到魚熟透,怎樣也不會出大錯。
後來認識的食材多了,就可以變點花樣。
照片裡的有加嘉義新來源醬園的黃豆豉,也可以加破布子,香氣都會不一樣。新手主婦不會被油噴亂七八糟,也不用擦爐台擦得很辛苦,很推薦給大家。
材料:
虱目魚肚2片對切再切半
老薑6片
水150ml
醬油2大匙
黃豆豉一大匙
黃豆豉汁1大匙
酒2大匙
作法:
1.全部放進小鍋裡,中小火煮到魚片熟透就可以起鍋。
2.食用前加點嫩薑絲風味更好。
也歡迎加入 飲食宅記 Let's 購 社團,有心肉舖子肉品熱烈團購中。
新來源 醬油 在 宜手作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從餐桌回到產地—嘉義布袋生產者之旅》
第二站:新來源醬園
兩天的旅程中,我被分配到搭旺哥的車,在車上聽旺哥講嘉義布袋的發展歷史與地理環境非常有趣。「來,你們看右手邊那裡,是全台灣最矮的三角點,東港山,攻頂只要1分鐘。」「左邊這裡,以前是全台灣生產菜脯最多產量的工廠,這邊的居民早期都是種白蘿蔔的,後來改成由外地收購後再曬、再醃漬.。」「這邊有賣田鼠肉,要不是時間關係,你們可以去吃看看。」是啊,要不是因為要趕高鐵,否則我一定下車買一包田鼠肉回家煮來吃的,只能等下次了。
不搭車的時候,旺哥會為我們介紹路邊的植物和果樹,要我們摸看看、聞看看、吃看看。聽說旺哥以前玩樂團、愛打鼓,平常聽古典樂,我想這些植物就像他生活中的音符,樹上的、地上的,高高低低,串起生活中的美感與情趣。旺哥講話溫和,語調平穩,我尤其喜歡聽他說台語,古味、貼切又好聽,這次也從他那學到兩個烹煮的台語單字,「ㄎㄜ」和「ㄜ」,讓自以爲台語還不錯的我多上了一課。
來到旺哥的家,遠遠就聞到醬香,迎面走來三位爽朗開懷的婦人,她們手上各自提的,就是旺哥家自製的蔭豆醬,原來是附近鄰居相偕來買醬,也順便聊聊家裡的大小事,我幻想幾位婦人今天的晚餐其中一道就是蔭豆「ㄎㄜ」虱目魚吧,還沒入內參觀,就讓我感到新來源醬園在當地的重要性。
走入庭院,地上一缸缸古樸又沉穩的大醬缸,旺哥打開其中一甕,蔭豆在午後陽光的照耀下,閃閃發亮。我在生產者身上學到最重要的一課,就是盡力付出後耐心等待。過程一定辛苦,但付出的勞力與時間會給你最好的回報,就像這一缸宛如黃金、亮似鑽石的蔭豆醬。
新來源醬園原本真的是做醬菜的,各式各樣的醬菜都有,早期人口多,需求大,常常忙不過來,如今人口外移,消費轉型,第三代的旺哥接手後就只專心釀造蔭豆與蔭油了。但即使只有這項主打產品,因為一切遵循古法,製程繁複且重勞力,實在辛苦。很多人勸旺哥旺嫂轉型機械化工廠,不但可以大量製造,省力又賺錢。旺哥笑說,到這個年紀,生活簡單好過就可,要不是因為客戶口中的古早味與家鄉味無法用機器取代,才堅持手工到現在的;要不是好幾次自己親眼看見老人家們遠從外地來,為的就是吃一口記憶中的蔭豆,旺哥想,就為了這些人繼續做下去吧。
旺哥為我們解說蔭豆製程的時候,旺嫂忙進忙出為我們備點心,還要招呼來消費的鄰居們。一塊豆腐,配一勺蔭豆,兩種看似簡單不過的食材,製程都不簡單,相加之後迸出相乘的美味。蔭豆煨虱目魚是當地人熟悉的菜餚,附近自助餐店也能點到這道美食,來布袋一定要試試。旺哥的蔭豆因為是用黃豆製作,顏色所以金黃,製作過程中得到的蔭油也就是白蔭油,和市面上多用黑豆製成的醬油不同,也是新來源最大的特色。
因為循古法製作,旺哥家的”古物”也特別多,烹煮黃豆的檜木桶、撈豆的勺子、降溫與製麴用的簳模、保溫用的麻布袋、通風用的木磚、量豆用的斗、甚至招待我們坐的椅子與牆上的墨跡,樣樣都是寶。
如果可以,我希望能從頭到尾參與蔭豆的製程,紮紮實實的做過一次,好好體會粒粒蔭豆皆辛苦的滋味。想到旺哥旺嫂為了守護別人記憶中的味道而努力著,我不禁羨慕了起來,若說人生在世能為這個世界有甚麼樣的貢獻,做出一個家傳的美味,傳遞一代又一代,連結家人與家鄉的情感,這就是最完美最幸福的付出了。
新來源 醬油 在 Chez Famiwy 飲食宅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從餐桌回到產地」第二站:新來源醬園
一直到醬園前,我才知道原來第二輛休旅車的司機旺哥就是醬園主人蕭新旺先生(這位太太你是一路在睡嗎)。
從彎彎曲曲的小徑經過無數的三合院老房子,還遇到了幾位不知從何處走出來的,提著小包裝帶湯汁的黃豆鼓的當地居民,親切的跟旺哥寒暄。忽然間旺哥停下腳步,他先去拔了幾根澳洲茶樹的葉子給大家磨搓聞香,又帶著大家去看土角厝斑剝露出來的竹條與土牆,才讓我們進入他的醬園。
其實一路上隱隱約約的就聞得到酵香,但卻與小時候在醬油廠邊聞到的味道非常的不同(我小學唸的是台中市太平國小,斜對面中華路上就有一家醬油廠),等到進入大埕,看到整整齊齊的發酵缸,然後旺哥打開其中一缸,香氣撲鼻而來,謎底才揭曉,原來新來源醬園做的是純黃豆的豆鼓仔,而非我們一般習慣的黑豆鼓。
從原來的醬菜園縮減到幾乎只專注在兩樣產品:白豆蔭醬與白蔭油,職人用心製作,靜待時間給予風味,原原本本把古早的味道傳承了下來。在最後一天的分享中,旺嫂做了總結:大家一直說我們家的東西好吃,要擴大生產,但老實說,不是這樣的作法,就做不出出這樣的味道,所以也真的無法再加大產量。大家說的古早味,其實每一顆豆子裡都是我們的汗水。
被笑稱佛係釀造的旺哥也總是笑笑的說,一切夠用就好了,正逐步縮小產量中....。
這樣美好的風味,也許以後就吃不到了,是不是該把握當下,好好享用呢?
#從餐桌回到產地
#嘉義新來源醬園
#布袋嘴文化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