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場上,每天都有感人而極富啟發性的新聞發生。從率真的「洪荒之力」,到斯庫林超越偶像而為新加坡奪下史上首金,而今天最讓我感動的一則新聞,無關獎牌,而是兩位跌倒的長跑女將,扶起對方而感動了全世界。
在女子5000公尺預賽中,紐西蘭選手漢布林摔倒了,跟在她身後的美國女將迪阿寇斯蒂諾也接著被絆倒了。迪阿寇斯蒂諾起身後,不是奮力向前跑,而是先把倒在地上的漢布林扶起。
其實,迪阿寇斯蒂諾因為被絆倒而受傷了,但被扶起的漢布林沒有拋下她,而是兩人相互打氣而繼續跑到終點。
就像漢布林之後接受採訪時所說的,「大家眼中只有獎牌,但她讓我看到更重要的東西。」
輸贏是殘酷的,但比賽競爭卻不應該只有輸贏。運動場上如此,人生亦然。
我剛開始當講師時,人生地不熟,矇著頭就跳進這個陌生的圈子。那時,我有一個好久不見的同學,他自己是在一家知名的科技公司服務,但他正好認識一位朋友,在講師這個圈子熟門熟路。我同學主動在FB上跟我聯絡,希望幫我引薦那位朋友。我性格中的一部分,其實是蠻羞赧的,我不是很喜歡因為職業上的需要去經營關係;更何況,當時也已經有一家管顧公司願意幫我承接案子,所以我跟這位同學說,好意我心領了,不需要那麼麻煩。但我的老同學可能怕我混不好會餓死,所以百般勸說我得跟他的朋友談談。我不忍拒絕他的好意,所以就在他的牽線下與那位人面廣的朋友聯繫。
怕對方只是虛應故事不理我,我那位同學還直接寫給對方一封e-mail且故意cc我。對方的回信百般熱誠而客氣,因為回的對象是我同學而不是我。我們接著就繼續用e-mail聯繫,想要約個時間碰頭詳談。兩封e-mail過去後,我畢竟不是第一天出社會,感覺到對方的推卻和冷漠,所以我就打住不談了。
當然,我也很了解那位仁兄的想法,誰知道我Alex是哪根蔥薑蒜,他一秒中說不定幾十萬上下,何必浪費自己寶貴的時間,在一個未必能對自己帶來好處的人身上浪費時間?
說穿了,關鍵就在「好處」二字。
每個人都像這位仁兄這樣嗎?倒也未必。
就拿講師這個圈子來說吧,很多講師前輩對我的幫助,讓我沒齒難忘。
有位前輩,我們之前從未謀面,但當他知道我正遇到瓶頸而想找其他的管顧公司合作時,主動幫我推薦了業界一家很大的管顧公司,而且後來馬上接到了不少案子。
另一位前輩,我跟他之間的交集其實很少,頂多只是臉書上的互動,但有一天,他主動表示希望能到我的課堂上看看;聽我上完課之後,不但給了我很多實際運課的指導,而且還針對我的部落格提出很多實用的建議。
還有一位前輩,除了幫我介紹很多合作機會之外,對初入這行的我,更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細緻到連提案課綱該怎麼寫,他都毫不藏私的教我,只差沒有當面把我的原稿改掉;我知道,這是因為他在乎我會不會因為這樣而感覺不舒服。
他不但細心的會照顧別人的感受,每次當我用line問他一個簡單的問題時,他總是最在最短時間直接打電話來,因為他擔心簡單幾個字會表達不清楚。
我常常在想,我上輩子是燒了什麼好香(這只是個形容,燒香未必環保),才有這麼多人主動願意幫助我?
最讓我訝異的是,這些前輩不但之前都和我素昧平生,而且廣義的來說,大家都在做同一行啊!即使教的課不盡相同,但客戶群大體上是一樣的,而每個客戶預算都是固定的,意思是多上了我的課、就未必有足夠的預算上他的課了。
沒想到,這些前輩完全沒把我當競爭對手來看,而單純的只是來幫助我而已。
我為什麼前面舉了那位一秒鐘可能幾十萬上下的例?不是我對他心中有什麼怨懟,我只是想要藉著比較來凸顯出來,主動來幫助我的這幾位前輩朋友,哪一個不是時間無比寶貴?而且對我伸出援手之後,對他們有任何實質上的好處嗎?一點也沒有。我甚至不會在這裡跟大家說他們到底是誰,因為真要指名道姓,我的用意就不純了,我真的是發自內心的對他們感謝,而不是要公開幫他們宣揚名聲而已。
再者,這篇也不是全然只是篇感謝文,我之所以把這些寫出來,是要讓大家知道,不只在奧運場上,我們在人生的許多時刻,也可以做出許多正確的選擇,包括無私的幫助我們的對手。
在過往的人生路上,我一直很在乎輸贏,這成為我不斷讓自己更好的原動力。後來我發現,除了讓自己更好,讓周遭的人更好,也會帶給我很大的成就感,而這和讓自己保持讓自己更好的饑渴是不相違背的。舉個例來說,我願意竭盡所能的和所有銷售部門的同事分享我的成交秘訣,但那不代表我會在任何一次業績競賽中不搏盡全力的拿到好成績。萬一別人真的贏了我,我很樂意幫對方鼓掌,但那不代表我不在乎、更不代表我會以第二名自滿。
之前在一家跨國公司服務時,公司後來由香港調來一位總經理。他一到任,急功心切的做法之一,就是要求把所有業務人員的達成率排名做成一張掛在牆上的大表,讓每個人都能看得到,而且每天都要更新。不只如此,他要求業務總監每天要針對業績達成最後三名的同仁打電話,督促他們要加油趕上。不只如此,這位總經理可能嫌業務總監太溫和,我就親眼看過這位總經理跑進業務總監的辦公室,兩人將電話調至擴音,一起「關切」那些業績落後的同仁。
目標導向,不是不好;追求數字,也無可厚非。但是,萬一只用競爭的手法來增加同仁所謂的「戰鬥力」,對部門和對公司的向心和認同又會被放在哪裡呢?每個人大概只會把同事當敵人,每天都要拚個你死我活不可吧!
直銷、保險,甚至汽車銷售或房仲,我們都熟知區域甚至分店或個人間的競賽,往往在促進業績上是很好的管理工具,但不要玩過頭了,否則很可能會讓人迷失更重要的價值。
漢布林和迪阿寇斯蒂諾的故事,有了個很美好的句點:雖然兩人在於賽中分別只跑了第29和30名,但由於兩人所展現的奧運精神,所以主辦單位後來宣布,兩人雙雙可以晉級決賽。
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能在人生中做出正確的選擇,不只是把眼光只放在「輸贏」和「好處」而已。
#部落格版有略為加長,歡迎點進去看看:http://negotowin.blogspot.tw/2016/08/dagostinohamblin.html
新加坡直銷公司排名 在 彭博商業周刊 / 中文版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即時頭條]國航、東航飛越亞太競爭對手
受惠於日漸高漲的國民旅遊需求,以及政府不遺餘力的支援,中國三大航空公司將新加坡航空、國泰航空、日本航空等競爭對手遠遠拋在了後面。
個人財富的增長、簽證政策的不斷放鬆,使大量具有消費能力的中國人前往東南亞、日韓、歐洲等地旅遊。中國航空業成為消費繁榮的主要受益者。而中國政府近年來致力整合航空業,以期在國際市場爭取更多話語權——這些努力也正在開花結果。
彭博行業研究資料顯示,南方航空、東方航空和中國國航的收入客公里(RPK)指標在亞太地區19家全服務航空公司中佔比最高,而亞洲競爭者們的市場份額正在萎縮。在過去五年裡,東航和國航取代了國泰和新航,躋身前三甲。
「旅行已經成為現代中國人生活方式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惠譽評級駐上海分析師沈家超在郵件採訪中表示,「激烈競爭帶來更好的服務水準、乘客對機票價格的承受能力上升等種種因素,都推動了強勁的旅遊需求。中國的航空市場在客運量指標方面躍居世界一流之列。」惠譽近期的一份報告稱,出境遊的火爆將進一步使中國航空業受益。
沈表示,經過十年的兼並重組,目前,中國三大航空公司佔據著國內市場的約四分之三的份額,如果將旗下航空公司納入計算,甚至可達90%以上。彭博10月援引知情人士報道稱,作為國企改革的部分內容,中國正進一步考慮整合三大航的部分業務。
根據彭博亞太地區航空業指數,中國國航截至6月底的最近12個月EBITDA利潤率以23.2%高居榜首。東方航空和南方航空則佔據第二和第四的位置。該指數有10個航空公司構成,新加坡航空、國泰航空和澳大利亞航空都低於平均水平。
元大證券駐臺北分析師張詠涵在郵件中表示,中國航空公司的高利潤率部分來自政府的補貼和高比例的政府、商務客戶。其中,東航的補貼高約20億到30億元人民幣,國航與南航大概是其一半。而國航的商務艙和頭等艙收入約佔總收入的大約16%到17%,在三大航中最高。
此外,三大航將直銷的比例增加至25%-35%左右,造成其銷售費用的減少,也增加了盈利性。張認為,預計三大航將增加直銷比例至50%或以上,繼續推動業績表現。
當然,隨著春秋航空、吉祥航空等越來越多的廉價航空公司的湧現,也讓三大航感到壓力。惠譽稱,去監管化大勢之下,廉價航空的發展速度遠遠超過了這幾家業界巨頭。沈家超表示,作為應對措施,三大航甚至將其關聯的航空公司改造成廉價航空,希望從這種趨勢中獲益。
彭博資料顯示,吉祥航空的EBITDA利潤率僅為12.3%,在彭博亞太地區航空業指數中排名墊底;春秋航空為18.8%。撰文/彭博社
新加坡直銷公司排名 在 [問卦] 孫燕姿的家世會不會太猛.. - PTT評價 的推薦與評價
如題老爸新加坡NTU南洋理工大學的電機教授姊姊新加坡巴克萊投資銀行副總裁妹妹新加坡 ... lu19900217 06/10 04:07金融和直銷職稱都寫得好看,實際要看. ... <看更多>
新加坡直銷公司排名 在 太陽團隊- 新加坡力匯公司於2014年4月台灣落地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新加坡 力匯公司於2014年4月台灣落地,2016年台灣直銷世紀排行榜第15名營業額13億,2017年 ... 而榜上的公司幾乎持平,唯有力匯一支獨秀,RIWAY要成為世界第一,指日可待。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