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money.udn.com/house/storypage.jsp?f_ART_ID=275547
今天聯合晚報頭版頭條這則新聞是在實價揭露後,首宗具指標標售案--捷運宅「信義18號」,結果一半流標,且大多得標者只有1封標單,得標價格的溢價率僅4.4%,與市價便宜10~15%的底價有相當差距,此所反映的房市現況與未來影響,值得關注!
首先,就一半得標的購屋者,此個案房價已下跌10%左右,過去業者(或部分消費者)認為房價只漲不跌的現象,實價揭露後,顯然已破功了!
其次,此個案房價只下跌一成左右嗎?有一半流標個案,其房價下跌將遠超過10~15%吧!下次投標底價將是市價10~15%的八折左右,屆時若得標,價格至少下跌20%應可期待。
第三,更別說此個案是所謂的捷運共構宅,且在台北市,號稱最具上漲潛力,如今一標售,房價現形,即下跌10~20%,可想像台北市其他非捷運一般住宅,當前房價下跌幅度應更大吧!再想像新北市其他投資客多、空屋多、且房價飆漲不合理地區,房價下跌幅度還要比台北市一般住宅還更大吧!這些地區近期房價下跌20~30%應不為過吧!
第四,實價揭露後,房價下跌的國王新衣終於現形,此下跌現象與幅度的確比原先預期還明顯,房市反轉已非常明確。然而,許多實價登錄只反映前二個月房價剛下跌的結果,購屋者應掌握大幅殺價的買方市場,且由於相關實價資料還不夠完整,購屋者仍應審慎觀望,房價下跌不會一次跌到底,購屋者要有耐心,房價下滑幅度受到實價揭露影響,不易被蒙蔽,遲早將恢復到合理水準。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