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是元旦,大家還都抱著調養生息和期待來年的心情,不過,還是要來講一點2021年1月1日起的健保新費率。
#新年就讓幹事長來扮黑臉吧
1,首先要說明的是,健保不論馬政府和蔡政府時期,都是依法由費率委員會來審定,不管升降都由這個會議承擔好壞人,牽涉到錢的事情,這是避免民粹濫好人的權宜形式。
2,台灣的健保為什麼CP值可以獨步全球?這不是我們比較厲害,而是建立在[醫護薪資體制公醫化]、[健保事實上不是保險、而是某種所得稅]的兩大基礎上,所以醫護待遇被道德性壓制、有錢人某種程度是協助出錢,但是各黨政府也不敢讓比例太失衡。
3,因為國家整體環境,國人一定越來越長壽,所以長期的健保負擔一定越重,尤其年輕人口要幫忙支撐高齡人口。我認為,除非健保進行結構性的改變(例如保大不保小等的大地震),不然健保根本沒有調降費率的空間,必須視為在經濟成長之下,雇主及勞工薪資負擔的一部分。
4,因此,馬總統在2016卸任前半年調降費率,現實上是不應該的決策,當時就有精算缺口會在2018年發生,效期只有二年的調降,只是為了彌補補充保費的民怨。但是因為1的機制,我也不怪國民黨。
5,但是,從2018的預期調漲,因為各種因素已經延遲到2021,在野的國民黨江啟臣主席當然不必幫忙宣導,但說三道四批評什麼企業負擔,忘了自己在2015年也還是立委,這個未免太民粹至上了吧!
6,還好,有1的費率委員會機制。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