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崎駿的電影小時候看和長大看感想真的差蠻多的耶🤯
那你呢?你喜歡的電影上榜了嗎? #邊編
不是肉圓!《神隱少女》詭異食物引網好奇 動畫師隔19年親自解答
👉hhttps://bit.ly/32Ov7px
#台灣達人秀 #達人秀新聞 #日本動畫 #動畫電影 #吉卜力 #宮崎駿 #票房排名 #名偵探柯南 #新海誠 #你的名字 #海賊王
「新海 誠 電影票房 排名」的推薦目錄:
新海 誠 電影票房 排名 在 Eric Fan 范健文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基層到文青︰從《#樓上傳來的歌聲》走到《#幻愛》
首先,恭喜《幻愛》(《幻》) 的小小票房奇蹟。
以往計算,開畫日票房乘10-12倍 (上映約3-4週計算),就差不多是總票房收入 (當然大片或口碑片計算方式會有所不同)。正常來說,《幻》開畫日票房15萬,即最後總票房應該在150-180萬之間 (加上最近武肺,乘數可能更低)。然而,《幻》昨日票房有差不多75萬 (比開畫日躍升5倍!),而星期日的即時票房更有近89萬,即是一個周末已完全突破預想的總票房150多萬,逆市上揚,確實非常難得。
連登仔連日吹雞,撐黃色經濟 / 黃色導演 / 黃色發行。以我的認識,發行商,導演 #周冠威 ,以至宣傳團隊都是有心人,不單指政治,而是有心做好電影的人,個人認為做好本行專業,比宣示本土立場更重要。現在的「救市行動」,跟撐黃店一樣,當然能理解,但總覺得如要人重拾港片信心,如果 (只) 停留在黃藍,長遠對電影整個行業其實沒甚麼出路。不過,又幸好,至今所幫襯的9成黃店,不但沒令人失望,而且都頗有水準,有人情味。
****
《幻》,作為2006年《樓上傳來的歌聲》(《樓》) 的延續,我看了很多文章,都聚焦談《幻》,鮮有人談《樓》。自問一下,作為愛《樓》的人,會喜歡《幻》嗎?
要利申,我非常非常喜歡《樓》,個人認為比《幻》更出色。事實上,我一看完《幻》,即晚回家便再看一次《樓》了。
(以下劇透) 《樓》的結尾,有精神病的男主角(樂 張滿源飾),在地鐵站苦苦思索女主角 (欣 黎玉清 飾) 是否FF出來,拿出錄音機掙扎是否要replay的時候 (要確認現實中女主角的聲音) ,影片就完了。基本上,《幻》的頭10分鐘左右是《樓》的濃縮,作了少許改動,再承接《樓》的結尾,就接上延續版的電影劇情。
與《幻》的光影夢幻相比,《樓》呈現的是raw,有點污糟與實感。《樓》很基層,樂和欣都住唐樓,鐵閘、床,以至隔籬鄰舍都有很濃的草根味。演員、美術、取景、取鏡、燈光,風格都統一,配合空間感壓迫的framing,令觀眾感受到樂常在狹小 (也很窒息) 的空間活動︰茶樓、屋企、床、地鐵車廂。人多擠迫,嘈雜 (幻聽病發來源之一),正常人都要逼瘋了。
結局難以忘懷,柴灣站月台一鏡,兩架列車同時駛至,車窗高速重疊交錯,背後襯上「隆隆」的音效壓迫感。鏡頭則近鏡拍著樂,欣欣坐在他身邊,他的姆指放在錄音機replay掣上,手因猶豫在顫抖,在真實或虛幻抉擇的final moment of truth,將全片推向高潮。然後,畫面一黑,(當年還未撐警的) 倫伯的片尾曲—《情是永遠著迷》慢慢響起。全片完。
少許題外話,影片中倫伯唱出歌詞「情是永遠著迷」時,聽落更像「永願著迷」。網上也有不同版本的歌詞。不過,由於沒有人會因《樓》去討論歌詞,一來《樓》不算太多人看過,二來倫伯也不會澄清啦,所以自行幻想,另添玩味就好。只覺得,如果歌名是《情是永「願」著迷》,就更點題,更有一廂情願的FF味,賦予《樓》另一層次的意函。
《樓》的風格除了build up故事drama,同時營造了樂經常自我懷疑的內心世界,連觀眾都被「欺騙」了。整部《樓》的完整度,統一性,以至配合劇本的攝影和美術風格的選擇,都呈現了周冠威對編,導的全盤掌握的細緻和觸覺。有幾場直頭看得到痛楚,入心入肺。
真心推介《樓上傳來的歌聲》︰https://www.viddsee.com/video/upstairs/l3gfz
****
《幻》則完全抹掉了大半屋村味,很文青,畫面也乾淨很多了。
新的男女主角樂 (劉俊謙) 和欣欣 (蔡思韵) 是少男少女組合,青春可人,衣著光鮮。屯門拍得很新海誠,幻彩爆光,浪漫醉人,看完令人有像去京都朝聖,要探屯門牛牛的衝動。屋村的房間物品也井然有序,沒有凌亂感了,床頭那卷簡陋的紙巾 (《樓》的神來之筆) 當然也沒有。看後跟影友笑說,一條咁核突的隧道都拍得咁靚,如此光影醉迷,確是落了糖衣 (至少在鏡頭和燈光上)。糖衣是浪漫愛情片必需的,也要有靚仔靚女襯托,大量男女主角的特寫,打光,都容易令人著迷。又,屯門的輕鐵拍得像台鐵,像JR,明明搭到爛,卻突然很有味道。還未夠甜,兩人窗戶仲可閃燈傳情,這完全不是香港的屯門了。(Tuen Mun is not HK,沒有犯國安法吧) 看來,旅遊局如要宣傳屯門旅遊,可以介紹遊客看《幻》。
這些日常景物的「忽然驚喜」,加上本身本土的《幻》,卻衝破了本土層次,我相信是不少影友鍾情《幻》的原因。
我喜歡電影中的成長和愛︰
樂不願踏出comfort zone去愛人(欣欣vs葉嵐),只想有個像《HER》的情人,永遠陪著寂寞的他,起初他一心只想從葉嵐身上尋找欣欣,直至克服要從幻想come out的焦慮,用遷出宇宙的力行出一大步;葉嵐從沒遇上肯付出無條件地愛的人,因此不願打開心屝去接受真愛,直至遇上有精神病,卻毫不介意她過去,純純的樂。而且,他們都願意留在對方身邊 (浪漫點get!)。電影沒有交代未來他們會否成為更好的人,始終現實比幻想情人複雜太多了。而且,兩個都愛self-destruction的人走在一起,會終極攬炒還是光復愛情,都令人生疑。不過,唔理了,電影主調、光影和色彩令人麻醉的程度,觀眾都夠甜了,不需畫出腸,結局也很有指向性。
《幻》的男女主角均演得出色,尤其劉俊謙,當崩潰戲就是演技的時代,劉對角色的心理狀態收放自若,惹人同情 (當然也與其設定和顏值有關啦,換上林雪就難以想像)。編導可能因為選角關係,選擇了走少男少女浪漫路線,不再書寫過量苦澀,而是柔情似水,去蕪存菁,若即若離,列車交錯,鏡花水月之間,偶爾夾雜一點真真假假的玩味 (有一刻覺得,樂是嵐幻想出來的),都看準電影能喚起內心純情一面的男女。是故,身邊很多中 / 熟男都喜愛《幻》,我覺得,用電影常quote的心理學語言,是因為我們的潛意識裡,嗯,還是個少男 (逃)。
整體來說,《幻》劇本尚算工整,偶有不太自然的對白。不過,就算虛幻,我 (作為少男) 也甘願被討好了。
只是葉嵐意識型態上,有點令人隱隱不安,尤其說自己很cheap,除了自我價值上的貶抑,就一心一意等待著男人拯救的狀態,我是有點不舒服的。而且,以心理咨詢來說,咨詢師應是不帶judgement和分析的聆聽,葉嵐也太強勢了吧,要人把寫滿戀人回憶的日記撕掉去追求現實,莫說情緒病或精神病人(樂更未痊癒),正常人都會反你枱啦。
最後,看到《樓》的男主角張滿源演中心主任Joe,有點掛念演欣欣的黎玉清。
****
高先三寶排名︰《叔叔》、《幻愛》、《金都》。
我沒能力救市,但見字飲水坐直睇戲,唔睇就無架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