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我們說到《山海經》的行文內容頗似遊記,作者有可能是一群古代探險家。但這一群探險家到底是誰呢?誰有這樣的能力可以走得那麼遠,又把各地的山河、物產、怪獸、民族都記載得那麼詳盡呢?
根據最傳統的說法,《山海經》是大禹治水時,率領著整個工作團隊為了探查水源分佈,四處遊歷而留下的田野調查記錄。——這個說法如今看來是不可信的,想來是因為大禹曾經將中國領土劃分為「九州」(九大行政區)並制定各地的賦稅政策,所以當古人想到《山海經》這種大部頭的地理記錄可能是誰編寫之時,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大禹。
如果不是大禹寫的,那作者又可能是誰呢?——解開問題的關鍵,就要從《山海經》的「寫作意圖」下手。如果我們知道《山海經》的「寫作意圖」是什麼的話,或許就能反推出是什麼人、出於什麼目的才寫下了這本書。
根據初步觀察,《山海經》的內容主要聚焦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非常強調各地出產什麼樣的銅、鐵或礦藏。
《山海經》的作者們為什麼這麼在乎銅、鐵或礦藏呢?或許大家第一直覺反應是「他們要用來製作青銅器呀」,但在青銅器出現以前,華夏民族運用銅、鐵、礦藏的技術已很成熟,而他們最主要的目的其實是「製造顏料」。銅礦可以製造青色或藍色顏料,赤鐵礦可以製作紅色顏料,磁鐵礦可以製作黑色顏料……等等。正是因為華夏民族對顏色非常重視,所以後續才有彩陶文化或冶煉技術的出現。
那為什麼華夏民族如此重視顏色呢?這顯然與宗教、祭祀有關。就考古文物視之,早在新石器時代,青、 赤、白、黑、黃五種顏色不僅已具有祭祀方位的含義,甚至直接影響到後來華夏文明中禮樂制度的確立。若據此推測《山海經》的寫作目的之一是為「祭祀」服務,也許並不為過。
(二)非常強調如何祭拜山神
《山海經》還有個特色就是詳細記載了各座山系的神靈祭拜方式,因此也是最早的山神祭拜指南。(就像你要去霞海城隍廟參拜月老之前,一定會先看月老參拜注意事項一樣。)
如〈中山經〉就記載了如何祭祀「岷山之神」:
「凡岷山之首,自女几山至于賈超之山,凡十六山,三千五百里。其神狀皆馬身而龍首。其祠:毛用一雄雞瘞,糈用稌。」
這翻譯成白話就是:「此處山神長的模樣都是『馬身龍首』,要用帶毛的動物來祭祀祂,最好要用一隻公雞埋入土中,米則選用稻米。」
這些記載雖然在現代看來真的很不可思議,但「祭祀神靈」本來就是古人生活的日常,他們與大自然打交道的方式就是敬畏與祭祀。結合上述第一點來看,《山海經》的寫作目的是為「祭祀」服務,已經是很明確的了。
(三)詳細記載草木或妖怪食用後的療效
《山海經》其實也是一本中醫奇書。根據學者研究,《山海經》中提及醫療相關的記錄總共有111筆,《山海經》編者們相信,服用了某些草藥或是吃了某些妖怪(對,你沒看錯……妖怪是可以吃的……)可以治療傷病。例如:
1. 吃了「薲」(植物)可以消除憂愁(古代的人就有憂鬱症了……所以憂鬱症其實不是現代才有的文明病)。
2. 吃了「薰草」(植物)可以預防麻瘋病。
3. 吃了「草荔」(植物)可以治療心痛。(失戀的人快找來吃!!)
4. 吃了「讙」(妖怪)可以消除黃疸。
5. 吃了「鴜魚」(妖怪)可以消除狐臭。(不用動手術……)
6. 吃了「人魚」可以治療癡呆症。(不!你怎麼可以吃人魚!現在看不到人魚難道是因為從前被大量捕殺?)
簡單來說,《山海經》可以被視為古代的本草學、食療學。而在上古時期,人們的疾病、災禍都求助於巫師,所以掌握這一套醫學知識的其實都是「巫醫」;由此看來,若說《山海經》是古代巫師隨時攜帶在身上的一本「百科全書」,似乎並不過分。
(四)總結——《山海經》乃是巫者之書,是中國古代霍格華茲學員的必讀教科書(誤)
由於我這篇文章不是論文,所以無法詳細而全面的進行考證,但粗舉以上三點,就是為了凸顯《山海經》一書的特質——它是一本「巫術」之書。從這個角度看,書中為何記錄礦藏,為何記錄草木,為何記錄妖怪,似乎都可以得到較為合理的解釋。
既然《山海經》的寫作目的已經很明確了,就是為「巫術」及「祭祀」服務,那這本書的創作者是誰,也就呼之欲出——應該就是上古時期的巫者們。
當然,此書中的知識絕不可能是一兩個人寫下來的,必定是經過了長時期的知識傳承,不斷的記錄與擴寫而成。故而《山海經》乃是只能在巫者集團中流傳的「秘典」,其中所秘載的知識必不可外流,否則巫者集團的權威便會失落。
至於《山海經》成書之後,為何傳說此書的作者是大禹?恰恰是因為大禹被視為「群巫之首」,所以著作權歸他所有,其實也是順理成章。
(大禹治水雖然很有功勞,但大禹之所以能成為共主,恐怕還是由於他是「巫王」的後裔——他是顓頊的孫子,黃帝是他的遠祖,巫術可說是他們的家學。總之……血統還是最重要的啦。)
行文至此,「作者是誰」的問題應當告一段落。既然我們認為《山海經》是一本「巫者之書」,是否表示此書內容都是不可靠的迷信傳說?非也。或許其中記載的都是真相,只是後人先入為主,認為不可信罷了。
《山海經》中有多少驚人的真相?就留待往後再討論吧……
新石器時代文化分佈圖 在 史丹利stenly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0611
😱😱💀💀💀
動物陰森......真係好陰森~~~
跟手search吓佢,原來......
仰韶呢個名,其實喺源自仰韶文化而改,仰韶文化喺黃河中游地區重要嘅新石器時代文化,出現時期約為公元前五千年至公元前三千年前,1922年一位瑞典學者Johan Gunnar Andersson喺河南三門峽地區仰韶村,發現呢個遠古文化遺址,亦成為中國現代考古學誕生嘅開始,而仰韶文化亦喺中國新石器時代中第一個被正式命名嘅遠古文化體系。及後仰韶文化遺址亦被發現分佈整個黃河中游地區,再唔淨喺局限於仰韶村。仰韶文化喺一個以農業為主嘅文化,仰韶文化前期陶器多為手制,有啲陶器亦有用編織物印落作圖案,亦會彩繪幾何圖形。唔少陶器都以泥紅陶同紅褐陶為主,所以陶器顏色多為紅色。可以見到,仰韶呢個中文官方譯名,其實喺動森一個小彩蛋,而仰韶日本原名Yayoi(やよい)更貼近呢隻陶土兔仔嘅原型!
Yayoi喺指日本嘅彌生時代,為西元前10世紀到3世紀中後期,當時人們大多使用彌生式土器,所以呢個時代就被稱為彌生時代。而呢個時候亦都有「埴輪」出現,以粘土製作,大部分都喺中空。埴輪出現喺彌生時代晚期,埴輪常見於日本古墳上方同附近位置,確切用途雖然未能確定,但由於有人型、動物型、屋型埴輪等,所以都唔少人認為喺一種陪葬品同裝飾品,唔少埴輪都以一行行排列,所以都被認為喺表現葬禮情景,重現生前祭典嘅表現,以表達敬意。似韶嘅座右銘喺「前方后圓墓」,前方後圓墓喺日本常見古墓形態,唔少前方後圓墓出土嘅文物當中,都會有埴輪出現,而後期隨住時代改變,埴輪製作逐漸消失,前方後圓墓亦一樣同時間消失。所以仰韶嘅真身,好可能就喺彌生時代嘅兔型埴輪。動森成功以陶土質感嘅動物包裝,用呢個迷人神秘嘅角色,吸引唔少人去研究呢幾個有意思嘅歷史文化呀!
(文章來自timable)
長知識!😆😆😆
#動物陰森 #動物之森 #animalcrossing
新石器時代文化分佈圖 在 知史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光輝燦爛的河姆渡文化(約公元5000–4500年)(二之二)| 知史百家
歷史春秋網
三、河姆渡文化的主要器物
1、陶器
河姆渡遺址是我國新石器時代遺址考古中陶器出土最多、復原率最高的遺址之一,兩次考古發掘,出土陶片40萬件之多,完整的和可複原的陶器佔總出土器物的1/6左右,已獲得完整器和復原器1221件。出土陶器中最具特色的是早期的夾碳黑陶,這是河姆渡先民有意識地在陶土中摻和了炭末,主要是為了減少陶土粘性,提高成品率。陶器的種類很多,主要有釜、罐、盆、盤、缽、豆、盉、甑、鼎等,按使用功能可以分為炊煮器、飲食器、儲存器、汲水器。較為特殊的有灶和盉兩種。陶灶形似簸箕,內壁有3個乳釘狀足,為安放釜而設置。陶灶發明後,解決了木構建築內煮炊防火問題,是後世南方居民一直使用的缸灶的前身。
陶盉形似酒壺,前有沖天管狀嘴,後為喇吹口,中間以扁平半耳環連結。器壁內外打磨光滑,製作精細,今天看仍有很高的藝術欣賞價值。多數專家認為這是一種酒器。
2、石器
河姆渡遺址石器的數量和種類都不算豐富,共出土874件。按功能分,主要是生產工具和裝飾品兩大類。生產工具有斧、錛、鑿三種,器形較小,磨製不精,尚留有不少打擊和琢制的痕跡。大多屬於砍伐樹木和加工木構件的工具,有的可作為農具和加工骨、木的工具。其它的石器還有礪石和馬鞍形石塊、石球,後二種可能是穀物和硬殼果實的脫殼工具。
3、骨器
出土的骨器有3000多件,是河姆渡先民的重要生產工具,按使用功能分為骨耜、骨箭頭、骨鑿、骨錐、骨針、骨哨、骨鐮、骨魚鏢、管狀針等,以骨耜最具特色。
骨耜取材於大、中型哺乳類動物的肩胛骨。耜的外形基本保持原骨的自然形狀,上端厚而窄,下端刃部薄而寬。骨面正中有一道豎向淺槽,下端呈圓舌形,其兩側有兩個平行的長方孔,上端有一橫穿方銎。是為綁紮豎向木柄而設計的。這種製作方法為河姆渡文化遺址所特有。骨耜通體光滑,有的刃部因長久與土壤磨擦而殘缺或形成雙叉、三叉式。這是一種很具特色的農業生產工具。遺址出土骨耜有170件之多,與數量巨大的稻穀堆積物相對應,說明河姆渡農業已從採集進入到耜耕生產階段。
4、木器
共300多件,大多出土於第四文化層,說明距今7000年前,木器已被廣泛用於生產和生活的各個方面,木器製作技術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最為重要的木器是紡織工具和木槳。紡織工具有木(陶)紡輪、齒狀器、木機刀、捲布棍、圓木棒、尖頭小棒、木(骨)匕等。紡織專家認為是踞織機的零件。有了紡織,說明河姆渡先民已脫離茹毛飲血的野蠻生活,進入初具文明的歷史階段。
木槳共8件,採用整塊木料加工製作而成,柄部為圓形,槳葉呈柳葉形。有槳必有船,早在7000年前,河姆渡先民就划槳行舟,用於捕撈和鄰近氏族之間的交通往來。
5、原始藝術品
河姆渡遺址出土的原始藝術品不僅數量大,而且題材廣,造型獨特,內容豐富多彩。主要表現在像牙雕刻、陶器紋飾上面,尤其是一些象牙雕刻器,線條流暢,造型美觀,令人嘆為觀止。
(1)象牙雕刻藝術。
蝶形器8件,以扁平的象牙片磨製而成,因形同平展的蝴蝶而命名。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件“雙鳥朝陽”紋象牙蝶形器,長16.6厘米,寬5.9厘米,厚1.1厘米,上半部殘缺,底端也稍殘。正面中間陰刻5個大小不等的同心圓,外圓上端刻有熊熊的火焰紋,象徵太陽的光芒,兩側各有一隻引昂勾喙鷙鳥擁載太陽,器物邊緣還錐刻羽狀紋。整件器物圖像佈局嚴謹、雕刻技術嫻熟、形象逼真傳神、寓意耐人尋味,是河姆渡原始藝術的精品。
鳥形圓雕4件。其中有一件完整器長15.8厘米,寬3.4厘米,厚0.8厘米,柄端雕出俯首的鳥頭,圓目勾喙,似鷹類猛禽,中間為鳥身和翅膀,背面平整,陰刻短直線和斜線組成的圖案,兩側也有斜線和彎月形短線,羽毛感強烈。腹部較厚,有橫向突脊,其上有透孔,作穿繩佩掛之用。尾部扁長,略成圓弧。這些精緻的藝術品雖是氏族的共同財產,但只有氏族首領才有權利使用。
(2)陶器刻畫作品。
刻劃於陶器口沿和腹部,內容包括太陽、月亮、花草樹木、魚鳥蟲獸等,畫面簡潔舒展,風格樸實而又生機盎然,既反映了河姆渡先民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的美好情感,也折射出先民期望風調雨順、農業豐收的內心世界。代表作品有魚藻紋陶盆、稻穗紋陶盆、豬紋陶缽、五葉紋陶塊等。這些帶有刻畫藝術的陶器,出土時基本完整,即使是碎片,也是原地壓碎,可以拼复完整,說明河姆渡先民對它們特別珍重,應是祭祀用品,推測原始宗教意識已在先民中萌芽。
(3)人體裝飾品。
有璜、管、珠、環、餅等。珠、環等飾品大多用玉和瑩石製成,在陽光下閃爍著淡綠的光彩,晶瑩美麗。還有一些以獸類的獠牙或犬牙、魚類的脊椎骨製成的裝飾品。
四、河姆渡文化的分佈
1981年,河姆渡遺址發掘以後,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河姆渡文化的分佈範圍開展調查,近年來在基本建設中也發現了一些重要遺址,至今在寧紹平原共發現河姆渡文化遺址49處,其中以姚江兩岸最密集,共有31處。近幾年考古發掘的重要遺址有餘姚市丈亭鎮鯔山遺址、三七市鎮田螺山遺址、寧波市江北區傅家遺址。這三處遺址位於河姆渡以北10公里之內,文化內涵和河姆渡遺址一致,僅有少量文物是首次發現。如田螺山遺址發現北方遺址經常出土的高達90厘米的深腹罐,這是南北文化交流還是自己創造發明,引起考古界的爭論。不管怎樣,這些遺址發現發掘,豐富了河姆渡文化內涵,說明河姆渡遺址並不是孤立的,早在7000年前我們的祖先就在寧波這塊富饒的土地上勞動生息,為中華民族的形成和發展作出了重大的貢獻。
(二之二,完)
(本文由「歷史春秋網」授權「知史」轉載繁體字版,特此鳴謝。)
網站簡介:
歷史春秋網(www.lishichunqiu.com)成立於2010年6月,是一個以歷史為核心的文化資訊門戶網站,提供中國古代歷史、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醫養生、書畫藝術、古董收藏、宗教哲學等內容。致力於傳承國學經典,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