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真聽】#你看見的不是鬼,你看見的其實是自己 | 魔神仔與聖誕老人的關係? | 榮格取向的鬼文本分析 // 李長潔 👻
.
聽膩鬼月千篇一律的恐怖故事了嗎?覺得鬼故事不就是要嚇人而已嗎?偽學術曾經從社會學、文化研究、民俗學、人類學等面向幫大家解析鬼魅文本。這次,在七月半的時刻,我們從「榮格精神分析」學派的角度切入,重新思考「靈異」(occult)與「科學」(science)之間的模糊地帶。透過「#黃色小飛俠」、「#邱高事件」、「#魔神仔」、「#聖誕老人」(關他甚麼事?)等精神分析式的鬼故事文本分析,發現個體生命經驗的隱密面貌。
.
最終,你會發現,幽靈,其實就是我們的心靈。
.
🙋如果你想要了解榮格的精神分析,可以從頭開始聽。如果你想要直接聽鬼故事,可以從22:49的地方開始。
|
📌 #今天的內容有
.
▶ 神秘主義的心理學家—榮格
▶ 什麼是「原型」批評
▶ 研究靈異現象的科學家
▶ 幽靈、死亡、夢境的研究
▶ 陰陽眼是一種內在知覺
▶ 鬧鬼時那些會發光的物體
▶ 阿公身邊的黑白無常
▶ 撞鬼是清醒的夢境
▶ 奇萊山上的小型人
▶ 魔神仔與聖誕老人
.
📣 #firstory 聽這裡: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sh20tou0i1e082264yxtl4t?ref=android
.
📣 #kkbox 聽這裡:https://podcast.kkbox.com/episode/XZ4mHCoT4XGDHob5sU
.
📣 #spotify 聽這裡:https://open.spotify.com/episode/5Lx5MaODJ6fNh5JNqDw68U?si=QrdBjqTkRKaxL3xCgnobjA&utm_source=copy-link&dl_branch=1
.
📣 #apple 聽這裡:https://podcasts.apple.com/tw/podcast/ep-54-%E7%9C%8B%E8%A6%8B%E9%AC%BC-%E5%B0%B1%E6%98%AF%E7%9C%8B%E8%A6%8B%E8%87%AA%E5%B7%B1-%E9%AD%94%E7%A5%9E%E4%BB%94%E8%88%87%E8%81%96%E8%AA%95%E8%80%81%E4%BA%BA%E7%9A%84%E9%97%9C%E4%BF%82-%E6%A6%AE%E6%A0%BC%E5%8F%96%E5%90%91%E7%9A%84%E9%AC%BC%E6%96%87%E6%9C%AC%E5%88%86%E6%9E%90-%E6%9D%8E%E9%95%B7%E6%BD%94/id1516956557?i=1000532347340
.
📱 #facebook 完整論述:https://www.facebook.com/208541192666847/posts/1834300230090927/
|
////// 完整論述 /////
.
▓ #從原型批評開始
.
大家知道,偽學術很喜歡日本精神分析師河合隼雄,他透過榮格心理學,分析過大大小小的日本神話、傳說、典籍等,尤其是用原型(archetypal psychology)的概念批評「鶴妻」、「浦島太郎」等等重要故事,探索了日本人的文化心靈,非常精采。
.
我們先來聊聊榮格(Carl Jung)與原型分析好了。榮格是佛洛依德的學生,因為在神秘經驗上與佛洛伊德意見相左,他不信服老師的童年經驗性欲本能說,因而自己發展出一套「集體無意識」學說。他認為,無意識中不僅有童年經驗,更存在著許多(被累積下來)原始的經驗。這個觀念,使得榮格的研究轉向神祕主義,從精神醫學轉向神話、民間文學的人類學。
.
這個集體經驗,在早期的榮格理論中,稱之為「原始意象」(primodial image),後來被正式命名為「原型」(archetypes)。原型作為集體無意識的結構,主要由被抑制的和被遺忘的心靈素材所構成,這在神話、傳說、占星術、煉金術等中得到非常明顯的表現。偶而也會發生在個人的幻想與夢境中,變成一些具有共同性的主題。而「靈異經驗」就是其中一種幻想的展示,這個(原型)的展示,有時候是心靈的,有時候則是物質的,在實際發生的情況下,並不相違。
.
▓ #靈異現象的病理學
.
榮格1902年的博士論文,運用降神會的實驗,寫出了〈論心理學與所謂靈異現象的病理學〉,就是研究了一位女靈媒(表妹)所發生的超自然經驗:女靈媒的「生動幻想」,呈現她是一個「多重人格」者。但其中仍有某些未解之謎,女靈媒居然可以在附身時,提出一個神秘哲學體系來解釋宇宙存在的目的,榮格認為那是一種深刻的智性見解,超乎凡人的人生經驗和智能。
.
這令我相當驚訝,榮格的學術和神秘經驗總是相關聯,但我從沒想過他的博士論文是研究「靈異現象」。所謂靈異現象,試指活人與死人的靈魂、靈界的鬼魂、或是超自然的物體、靈體、生命體,以不同程度的接觸,而發生的超自然事件(不符合自然邏輯)。
.
榮格的「共時性」(synchronicity)觀念,詮釋了「有意義的巧合」,像是夢境、預感、心靈感應,當作是群體聚集(constellating)的無意識。他主張,無意識心理學就是超心理學的範疇。其實,在心理學誕生的初期,與神祕主義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招靈會、催眠、附身)。從佛洛伊德與榮格的最終決裂,便可見一斑,佛洛伊德走向了科學的實證主義(但從科學哲學的角度來看也沒有多科學啦),榮格則選擇了神祕主義。
.
▓ #規律還是偶然
.
在《幽靈、死亡、夢境的原型取徑分析》(An Archetypal Approach to Death Dreams and Ghosts)裡,榮格的秘書,也是本書作者Aniela Jaffe提出了一系列有趣的提問:鬼魂出現光、模糊的白影、無頭或透明,這些幽靈的出現型態為何有著「相似性」?是規律還是偶然?她運用榮格心理學的方式,分析了民眾投稿的鬼故事,包含無意識、夢境、意象、幻視在幽靈超自然現象上的神祕表現。
.
我們可以想一下常聽見的鬼故事版本(像厲陰宅裡面那種)。那些腳步聲、敲門聲、打碎瓷器、撞擊牆面、晃過的人影、這些經驗幾乎存在於每一個文明中的長遠歷史中。這些原型包含了人類生活的基本關係與情境,例如父子、母子、男女關係,或是,出生、死亡、疾病、婚姻關係等。雖然在各自生命中有著不同的說故事方式,但其基調有著幾乎相同的原始樣貌。
.
▓ #經驗靈異的能力—靈視
.
「通靈預言家」,以前有一個學生,好稱自己看得到某些事情發生,也看得到鬼。這些人對榮格而言,是共時性的實踐者。從榮格的角度來看,這是一種自性化經驗,他們透過這種「神秘的指引」。這些夢境時常像是某種「冒險」、「旅程」、「公路電影」,它代表著無意識領域中所呈現的持續轉化,是內在知覺的投射。
.
▓ #鬧鬼的經驗
.
內在知覺的投射,也時常表現在撞鬼、鬧鬼的經驗中。我覺得,這會依照著文化中的神秘體驗,有著不同的詮釋,例如「發光的靈體」,也對照著榮格研究中的煉金術裡的「光人」,那是某種向內的、靈性的人。
.
以光做為「彼岸」的意象。我們在「西藏度亡經」中也可以見到,人死後會有一種耀眼的光,被稱之為「原初之光」,或法身之光,是完全開悟的境界。在各宗教中,許多對於「發生」、「原初」的描繪,都是帶著隱密的光芒。這預設了無意識領域的「絕對之知」,唯有在日常之識消滅時,才會真正地顯露出來。例如河合隼雄所提到的各種神話、傳說的「非常情境」。
.
不過,鬼魂也不總是神聖的智慧之光,很多時候是以「幾何」的形式顯現。例如白色的影子,在煉金術中,白色象徵月亮,是無意識的領域。黑色,其實並非白色的對立,而是象徵另一個面向,哀悼、告別、內疚。
.
▓ #清醒的夢
.
簡單地看過了榮格對「幽靈、死亡、夢境」的分析,大致上可以理解,幽靈現象,或許就是一種「強化的夢」。清醒的夢境,使得原型的、無意識的心靈內容,變得更加清晰,這樣的狀態可以理解為我們的夢一直持續到白天,但由於意識的占據、日常活動的阻礙,而無法被充分意識到無意識的顯現。所以,也就是說,或許我們在生活中的「見鬼」,可以被認識成「無意識」對日常意識的偷襲,可以試著透過「它們」,去理解個體的精神世界。
.
▓ #鬼談百景中的「影男」
.
我們以鬼談百景中的「影男」故事。裡面的媽媽就明顯地經歷白日夢、黑影、身體抑制、共同經驗的幾個轉折。或許是某種內疚的心理再現,記錄了自己的個體化過程(母親的角色)。
.
這種超自然事件經歷,時常是未來、現在、過去在現在的共時同步。從一般的角度來看,就是撞鬼了。但像是在《神鬼第六感》、《咒怨之始》、《厲陰宅》都運用了共時性的概念,去顯現了人們的超心理經驗。共時性事件是一次原型的顯現,是突如其來被「組織」起來的無意識「秩序」。
.
▓ #奇萊山上的邱高事件與照片裡的小人
.
再來一個耳熟能詳的鬼故事,「邱高事件」。這是奇萊山最著名的山難意外,發生在1972年。當時剛從東海大學畢業的邱高與高中同學李福明、胡德寧相約,3人決定一起攀登奇萊山,不料同年8月24日入山後,一行人就突然失去音訊;直到9月10日,邱高的父親一直等不到兒子回家,直覺對方可能出事,急得趕緊報警協尋。
.
幾年後,《玫瑰之夜》上登一張靈異照片,後面的影像被認為是「穿著胡德寧外套的小人」。因為就在邱高事件發生的9年後,某位登山者成功登上南華山能高北峰時,喜悅地拍了一張照片,獨照後面竟然出現了一個狀似「小矮人」的形影。邱高事件失蹤者之一胡德寧的母親,看到這張照片,激動地指認:「小矮人身上穿的就是她兒子登山穿的外套」。
.
▓ #鬼故事中的小人
.
在榮格的文本分析中,邪惡的故事(惡魔或路西法)通常會與「小人」、「小矮人」有密切關係。在煉金術的文獻中,這類形象多為小型人、地靈、地魔。是不是覺得跟魔神仔有點像呢。通常小人是死亡與厄運的通報者,榮格將之與赫密士—默丘利(Hermes-Mercurius)關聯在一起,具有轉化的作用,是「無意識精神」化為人身的代表。大部分訊息是關於死亡、災難、危機,乃基於強烈的利害相關需求。
.
很有趣,赫密士—默丘利是重要的「信使」,在邱高事件、黃色小飛俠等鬼故事中,鬼形象都有著「嚮導」的角色,儘管它們通報的是「死亡」。聽起來很恐怖,但其實,對榮格學派來說,這樣的通報,是一種「生命的實現」,這個實現當然也包含著「死亡」,他標示著一個體朝向自己的衰弱。
.
▓ #魔神仔與聖誕老人
.
這些形象偶而會被看見,但又不想要被看見,正如人們面對無意識時的態度。而小孩與老人又特別容易看見。在《魔神仔的人類學想像》中,林美容統計新聞中出現的事件,其中以「小孩」與「老人」最容易遇見魔神仔,這一方面有傳播學與生理學的意義,但從榮格的角度來看,小孩與老人都是比較容易接近無意識的生命時段。
.
魔神仔的故事具有雙面性,他不只是代表陰暗、迷失、自然、死亡,同時也給予被迷惑的人,豐富的食物與溫暖的場所。這與聖誕老人(他其實也可以是一種精靈)很類似,一方面他帶來甜蜜的糖果,另一方面則恐嚇淘氣的小孩,揚善罰惡,而且每一年都會來一次,他提示著人們,生命總是矛盾的,有生意盎然、快樂無比,也伴隨死氣沉沉、罪惡苦痛。這就是大自然的本質。
.
▓ #靈光乍現的片刻
.
從頭談到尾,我們可以發現,在榮格的經驗與分析中,「撞鬼經驗」與「鬼故事」可能可以分開理解。鬼故事,在偽學術討論的脈絡中,更多如涂爾幹的社會事實之意義,也就是說,透過大眾口耳相傳、爭相較勁、加油添醋的恐怖鬼故事、都市傳說,或許更能反映的是歷史性、社會性的結構再現。例如各種校園鬼故事(宮燈姊姊)、恐怖小說(吸血鬼)等。
.
而「撞鬼經驗」,就是那些真的碰到的人所訴說的體驗,那是榮格認為更加與個體相關,是一種心靈、生命在無意識上的展現。或許如夢境外溢組合出某種具體的斷簡殘影,或許是集體潛意識中那些被日常生活所致力排除、刻意遺忘的隱密、自然經驗。當有一天,我們自己真的遇見時,會不會感到是某種靈光乍現的片刻,而不是飽受威脅的懼怕。
.
而這些經驗反映了人類與自然的關係,我們現在以為自己看到的,僅是那些「觀察的自然」,具有科學性的邏輯因果關係。而還有更寬廣的「現實的自然」,即榮格的「純粹的自然」,則是某種難以言喻的方式存在於那邊,促使我們在人生的旅途中,學習著去將所有的現象看成一個統一的整體,邁向更加深度與寬闊的存在。
|
#參考文獻
1. Jaffe, A. (1999). An archetypal approach to death dreams and ghosts (A. Jaffe, Trans.). Canada: Daimon Verlag.(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58).
2. ROWLAND, S. (2012). Jung’s Ghost Stories. Post-Jungian Criticism: Theory and Practice, 31.
3. Jung, C. G., Maslow, A., Rogers, C., Assagioli, R., James, W., Freud, S., & Fromm, E. (2018). The New Age Psychology of Carl Jung. New Age.
4. Petersen, B. A. (2001). Psychology and ghosts: A historical review and phenomenological analysis of apparitions perceived in the context of mourning. Massachusetts School of Professional Psychology.
5. 艾德嘉(2020)。【邱高事件】黑色奇萊的永恆懸案。
6. 林美容(2014)。《 魔神仔的人類學想像》。
「新科學小飛俠特別篇」的推薦目錄:
- 關於新科學小飛俠特別篇 在 偽學術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新科學小飛俠特別篇 在 Germany x Taiwan 阿哩沙與班傑明的奇幻旅程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新科學小飛俠特別篇 在 城市山人 Mountain Urbanite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新科學小飛俠特別篇 在 [動畫] 新科學小飛俠Crowds Insight - 看板Suckcomic 的評價
- 關於新科學小飛俠特別篇 在 Momoco Studio(毛毛二) - 『海洋小飛俠出動!!』特別篇 ... 的評價
- 關於新科學小飛俠特別篇 在 科學小飛俠有第六號成員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新科學小飛俠特別篇 在 新科學小飛俠12dc線上看的彩蛋和評價,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新科學小飛俠特別篇 在 2022新科學小飛俠-暢飲推薦,精選在PTT/MOBILE01討論議題 的評價
- 關於新科學小飛俠特別篇 在 2022新科學小飛俠-暢飲推薦,精選在PTT/MOBILE01討論議題 的評價
- 關於新科學小飛俠特別篇 在 [補番]科學小飛俠Crowds Insight 01~03 - 看板C_Chat 的評價
- 關於新科學小飛俠特別篇 在 [推薦] 科學小飛俠Crowds - 看板C_Chat | PTT動漫區 的評價
- 關於新科學小飛俠特別篇 在 [閒聊] 科學小飛俠Crows評價如何? - c_chat - PTT動漫區 的評價
新科學小飛俠特別篇 在 Germany x Taiwan 阿哩沙與班傑明的奇幻旅程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團購只到今天喔❤️
#圖書分享 #親子天下
#繪本 #親子共讀
這次的要分享的圖書很多,
其中最有名的 #賴馬 繪本我就不多介紹,因為在媽媽界來說,應該沒有人不知道賴馬,
如果你從沒有接觸過他的書,
可以從📍情緒套書開始入手:
包含『愛哭公主』『生氣王子』『朱瑞福的游泳課』以及『勇敢的火車』這四本繪本。
可以讓孩子從繪本故事當中,學習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知道怎麽去發洩跟平復心情,進而學習勇敢面對困難和永不放棄,喜歡挑戰的精神,配合這四本有趣的故事情節,跟著他們一起共讀,真的非常有趣,而且會讓孩子百聽不膩這才是重點。
接下來還有我自己很想推薦給大家的圖書
📍 #城市小英雄
作者是曾獲瑞典PeterPanPrize小飛俠圖畫書獎陳致元先生,裡面使用的圖像非常卡通,甚至整個感覺就像在看美式漫畫那樣,但內容是敘述一隻特別的流浪狗如何在困境中學習,不畏惡勢力,跟朋友們一起體驗冒險,充滿勇氣去面對危險,進而拯救城市,這本書就是看牠怎麽變成城市的小英雄,非常勵志,小班班這年紀真的超適合這本書,從裡面他學會如何面對展現獨特的自己,接納與眾不同的個性以及堅定目標去勇於實現,進而成為一個英雄,我自己念完也覺得很有趣,加上整本書的畫風真的非常可愛,很多內容和圖畫細節可以慢慢欣賞呢。
📍#億萬億顆星星
★2018波士頓環球報號角書獎評審團推薦佳作
★2018美國國家數學科學研究所得獎數學繪本
★美國亞馬遜書店5星推薦
這是本結合數學和生活科學的繪本,配合天文地理和外太空,所以根本就是小班班的愛,裡面很特別是把一些資料都徹底的數字化,加上生動的畫風,充分讓孩子可以發揮想像力,其實不只孩子喜歡,媽媽我也很想收藏起來。
內心介紹宇宙其實有一千億兆顆星星!那你知道地球有多少棵樹木?我們一輩子可以走多少路?全世界總共有幾隻兔子呢?世界充滿各種神奇數字,數字裡藏著好多好玩的事!地球住著七十五億個人,也住著一萬兆隻螞蟻。最奇妙的是,全世界的人竟然和所有螞蟻一樣重。那你知道你一生當中,會不小心吃下多少隻蟲子嗎?最後告訴你一個祕密,雖然有無比大的數字,超級多的星星;但是在書裡的某個星星、某個地方,藏著獨一無二的「1」....這就要看到最後才能發現到的驚喜喔。❤️
📍#字的童話
這是一組套書,目前暢銷30萬冊,獲獎不斷,由兒童文學名家林世仁、哲也聯手合作,十三位創意插畫家共襄盛舉,全套七冊,附贈《親子活動讀本》+精采故事CD一片,利用幽默的短篇故事以及色彩鮮明溫暖的圖畫風格,加上字變大,配合注音,是孩子跨出圖畫書,走向文字閱讀最佳的橋梁書。
「字的童話」是一套以文字趣味為軸心的童話故事,從「字的形音義」、「字詞的變化」到「句構的層次」,將各種文字趣味融合在短篇的童話故事中,藉由幽默的小故事,讓剛開始接觸中文的孩子,一窺文字的奧妙,希望可以引發他們對文字學習的興趣,進而愛上學習中文,愛上閱讀。
簡單的內容摘要:
文字植物園-《福爾摩斯新探案》
比擬,是中文寫作重要的「技法」之一。當孩子們從字到詞,從詞到句構,在基本功完成後,
孩子們開始要前進字的「想像」與「比擬」的境界。
「老虎鉗」沒有老虎的吼叫、牛皮紙並不真的是牛皮做的……,
生活周遭的植物和動物,是孩子們最常接觸的,用以比擬的主題。
在「字的植物園」和「字的動物園」兩冊中,作者以意想不到的方式,
帶給孩子對「植物」和「動物」超寫實的驚奇。
📍#世界恐龍發現地圖
跟著1020隻登場恐龍環遊全世界,
是一本恐龍迷絕對不容錯過的驚奇圖鑑,
什麼樣的恐龍你都可以在這本圖鑑找到..
內心介紹:
地球原來曾是「恐龍之星」?人類腳下的土地可能都曾經住著恐龍?這是日本知名的恐龍研究家久邦彥的最新力作,結合考古學、地質學、古生物學的最新研究知識,穿越時空兩億年、環遊全球七大洲,趕快讓孩子們一起來加入這場保證大呼神奇的恐龍調查之旅吧!
配合📍#達克比出任務 恐龍探險隊 的遊戲圖卡一起玩,讓孩子更能輕鬆學習更多有關恐龍的知識,非常適合喜歡恐龍的孩子們珍藏喔。
📍#世界探險隊
這是第一本點讀互動式有聲世界地圖,配合點讀筆,讓每個孩子成為世界探險隊的成員,一起在紙上探索世界,開啟新視野這本圖書裡面有豐富的地理內容以及一些有趣的互動式的遊戲,可以輕鬆讓孩子們認識世界七大洲以及200個國家,進而到世界各國國旗以及知名文化特色,最後到各國童玩和民間故事,甚至還可以聽國歌、玩棋盤遊戲……,是本好聽好看又好玩的知識型繪本喔。
要注意的是,這本是點讀系列書籍,購買此商品不包含「點讀筆」喔,可另外加購「小行星點讀筆」或「中英語啟蒙寶盒」。
🔺玩具部分:
心心立體積木我也非常推薦,因為它是立體的,比起普通積木,還有更多的可玩性,一般來說就是比較有挑戰性,考驗孩子們對空間和組合的概念,也非常好玩,我自己也會想玩,我覺得買玩具就是要買爸媽都想玩的,這樣才有辦法親子一起互動嘛。
以上通通都在我這次的團購書單裡面,不只可以訂 #小行星雜誌 ,還能訂購這麽棒的繪本,加上優惠,不買很可惜,這次也開放海外訂購,所以這麽難得的機會不要錯過了喔。
❤️單本79折/三本7折/五本67折 ❤️
網路書單在這裡 ➡️ https://shop.cwbook.com.tw/hidden/alisabenny
重點:結帳時才會出現折扣,繪本類和小行星雜誌都可以寄送海外,海外訂購請私訊。
團購只到今天12月23號喔
新科學小飛俠特別篇 在 城市山人 Mountain Urbanite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今天,你對山神不敬了嗎?】
這年頭許多雞毛蒜皮的事都能吵,最近戰火竟然延燒到了「那些年,我在山頂做的事」。我一開始以為自己也只是旁觀看熱鬧的人,但仔細一想,不對不對,這麼說我似乎也在無意間冒犯過山神?😅😅
這讓我想起著名影星威爾‧史密斯(Will Smith)在2012年接受訪談時所說的經典名言:「我在14歲的時候超級中二。但你看看,我14歲的時候沒有Twitter跟Facebook,所以我只有私底下中二啦。」
是吧,不管14歲、28歲或42歲,這年代只要上傳任何東西到網路都不安全,就一群人看來稀鬆平常的照片,給另外一群人看卻可以掀起軒然大波,但我這一篇想討論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被民眾和媒體濫用的「山神」兩字。
比如說,有些人在山頂做了一些行徑,竟然常成為網路上的話題,最常看到的就是有批評者認為某些舉動「對山神不敬」。
.
【山神山神知多少】
我知道世界上有些地區之中,存在著傳統信仰與登山健行活動的衝突與互動,特別整理如下,讓大家在看臺灣之前有個參考基準。
⛰️〈喜馬拉雅山脈諸國與西藏〉
位於不丹的岡嘎本孫峰(Gangkhar Puensum, 7570 公尺),就因為政府從1994年出於尊重信仰的理由,禁止攀登6,000公尺以上的山峰。隨後,更在2003年再因環保因素完全禁止登山活動 (應該是看到了鄰國尼泊爾的慘況),據信使之成為現在世界上最高的未登峰。
世界第三高峰干城章嘉峰(Kanchenjunga, 8586公尺)於1955年英國首登之時,兩位登山者由於尊重當地錫金人(Sikkimese)的信仰,刻意在離山頂數公尺的地方打住,保持極頂處不受凡人侵犯,這不只流為後世佳話,也成了日後攀登這座山峰的默契 (至於其他隊伍有沒有嚴格遵守,就不知道了)。類似的情況也可見於1957年的魚尾峰(Machhapuchhre, 6993公尺)英國遠征隊,在距離峰點150公尺處刻意折返,但此後就禁止攀登了。
著名的西藏健行行程「轉山」所繞的岡仁波齊峰(Mount Kailash, 6638公尺),同時是四個宗教的聖山,又鄰近幾條亞洲大河的發源地,一來尊重信仰,二來保護水源,所以禁止任何登山活動。80年代中期,中國政府曾發給傳奇登山家萊茵霍爾德‧梅斯納(Reinhold Messner)攀登許可,但這位義大利人拒絕了;2001年曾有謠言指出一支西班牙隊伍申請到了許可證,引發國際輿論沸騰,當時梅斯納就表示:「如果我們登上了這座山,就等於是攻取了人們靈魂的一部分。岡仁波齊峰既不高又不難,我會建議他們去尋找別的挑戰。」隨著中國政府出面闢謠,此事不了了之。
‧ 岡嘎本孫的原意:神靈三兄弟的雪白之峰(white Peak of the Three Spiritual Brothers)
‧ 干城章嘉的原意:高山白雪的五個寶藏(the five treasures of the high snow),當地信仰中女神尤瑪‧三芒(Yuma Sammang)的居所。
‧ 岡仁波齊的原意:雪之珍寶(precious jewel of snows),印度教中是濕婆神一家的住所、佛教中他是宇宙的中心須彌山,等等 ...
※照片正是岡仁波齊峰喔!一座超美的聖山。
.
🗻〈日本的山岳信仰〉
日本有著獨特的山岳信仰,從被列為世界遺產的富士山和紀伊山地即可見一斑。自中國大陸傳入的佛教與本土神道教結合之後,僧侶不只開始將山林當成靈修的場所,足跡還進入深山蠻荒地帶,認為此舉可增進修行的效果。素有東方馬特洪峰之稱的槍岳,即是由播隆上人首度登臨,甚至為了保障信眾的安全建立了山小屋和鐵鍊。由此可知,宗教信仰並不一定會封山,反而還可能是個開山的力量。
.
🌄〈馬來西亞的神山〉
看玉山裸照的新聞中,玉管處副處長說2015年曾有外國遊客在馬來西亞神山山頂拍裸照,然後發生了大地震,就被當地居民認為是觸怒了神靈。無獨有偶,我今年去神山健行的時候,就和帶攀岩徑道活動的當地嚮導聊到此事,結果那位膚色黝黑的大哥笑著說:「這兩件事情之間從科學上來看毫無關聯啊!地震怎麼會跟山神有關哩?大概只有村裡的老人會碎碎念吧!」
整體而言,可能是年輕一輩的緣故,擁有不同的觀念與知識,讓他對這件事情有自己的看法。再說,神山是一座徹底觀光化的山,也是當地社群的重要收入來源,怎樣對山才是不敬,他們解釋上自然會有很高的靈活性。
‧ 神山名字的由來眾說紛紜,其中一個的意思是受尊敬的亡者之地(the revered place of the dead)。
.
🧗〈美國的魔鬼塔案例〉
美國的情況可能是另一個極端,身為一個原住民沒什麼地位的自由國度,幾乎無人在乎他們的傳統信仰。在懷俄明州東北的魔鬼塔(Devils Tower)是個國家紀念區(national monument),同時也是個攀岩勝地,曾帶領美國隊遠征K2未果的登山家弗利茲‧威斯納(Fritz Wiessner)就在1937年以現代攀岩技術首登其高達265公尺的火成岩石壁,而且全程只用了一個岩釘。
然而,這個地標同時也是周圍數個平原部族的聖地,所以近年興盛的攀岩活動引來了原住民領袖的批評。那攀岩的人回覆是啥?答案是「誰管你」,這個地方是國有地,我們有權這麼做。(但如果是在印地安領地的話,情況就對原住民有利)
最終經過協調,攀岩群體才同意在每年6月,也就是部族舉行儀式的時候暫停活動,但這充其量也只是個無強制力的君子協議,少數人認為政府不該因宗教信仰妨礙自由,甚至對國家公園發起訴訟呢。
綜上所述,大家應該初步瞭解了山岳信仰的多元背景,以及與現代登山活動、體制文化的衝突。然後我們就可以繼續往下看臺灣的情況。
.
【那麼,我們有山岳信仰嗎?】
讓我們將目光移回臺灣,面對一個事實:在台漢人的山岳信仰十分淺薄,或者極端一點說,還留著漢人先民對原住民的偏見殘跡。
許多人連山岳信仰都解釋不清楚,倒是很懂魔神仔、紅衣小女孩、黃色小飛俠、嘉明湖外星人。血淋淋的事實就是:沒人知道山神是什麼,鬼故事懂得還比神多,大家操持著「老佛爺要放在心裡尊敬」概念,道聽塗說、人云亦云。
相較之下,世居此地的原住民擁有與山林緊密結合的泛靈信仰,跟人們口中的山神較有關連,但將其名號掛在嘴邊的傢伙,又瞭解原住民的信仰系統嗎?多半不是,或根本99%不是,每人心中都有自己版本的山神,才是真相。看到別人的行為不順眼,看到人人都在罵,就也跟風抬出神的名號,搏扶搖而直上到一個空虛的道德制高點。
所以說,在山上發生了何事,就以公共場合的禮儀與公德心面相視之,所謂的「山神」對在台的漢文化圈來說,只是個虛無飄渺的概念,不似他國的聖山,是真的有個完整的信仰系統在其後撐腰。
三角點的基石亦同,比起大肆宣稱踩上去會觸怒山神,不如就單純當成一個公物或遺跡來看待。莫忘了,在日、台政府接力搬運各式石柱上山之前,那裡什麼都沒有喔。
.
【凡事講個尊重】
在我的觀念中,我們入山就只是講究個「尊重」兩字,尊重彼此、尊重環境、尊重他人信仰。山下應是如此,山上也無不同。
我本身無宗教信仰,先祖更不住在臺灣,但我知道這是原住民的老家,我願意跟著你一起在香菸、米酒之前默禱,向祖靈打聲招呼,助我們行程順利;我知道你的獵場也是我所關懷的環境,所以願意付出一份心力共同守護他。
公共場合講究的是禮貌,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行為模式,尤其是玉山這種熙來攘往的健行熱點,想要赤身露體拍照留念,就必須考慮到社會觀感如何。很麻煩我知道,但在公共場合就是如此。
當然,信仰是個人自由,但假如信仰只是建立在以一己好惡為準的口舌之快,那麼還有值得尊重的價值嗎?見仁見智。或者哪一天,我們的社會真會出現個「拜山教」或「基石派」宗教團體,發展屬於漢人的山岳信仰,統數十萬教眾號令江湖,那我想倒是值得 ... 期待?
🤔🤔
-------
Photo Credit: wallpapercave.com. Original author unknown. No copyright infringement is intended
新科學小飛俠特別篇 在 Momoco Studio(毛毛二) - 『海洋小飛俠出動!!』特別篇 ... 的推薦與評價
『海洋小飛俠出動!!』特別篇1972年,由日本『龍之子製作』原創的卡通《科學忍者隊》(英文:Gatchaman),在東京富士電視台首播。 ... <看更多>
新科學小飛俠特別篇 在 科學小飛俠有第六號成員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播出時間: 2004-10-16 內容簡介: 科學小飛俠有第六號成員. ... 80年代懷舊系列【科學小飛俠—完全解析】《科学忍者隊ガッチャマン》50週年紀念,還 ... ... <看更多>
新科學小飛俠特別篇 在 [動畫] 新科學小飛俠Crowds Insight - 看板Suckcomic 的推薦與評價
本來我看這部沒覺得有啥問題,先前看到好像是西洽的人在討論這部,說這部做得很膚淺
啥的,我還想說一定是他們沒有鑑賞的能力,此等神作的內容,怎麼可能被他們形容得如
此不堪。
就這樣,前陣子因為Animax在播的關係,我在電視上看了兩集以後,我就直接自行補完了
。補完的當下也沒啥問題。
於是這樣過了可能有一個月(?)。
我忽然想到這一部最大的問題是什麼--
為什麼各種事情的禍害(鄉愿市民/白癡外星人/一廂情願女)完全不用擔負任何責任
可是一直在擔心他們、阻止他們、勸諫他們的人(鄉下的爺爺、女主角、山貓(Orz))
卻必須要為他們犧牲,承擔所有的責任??????
累雖然也是一直以來都在勸諫一意孤行外星人+一廂情願女,但至少他的輸出在這一季還
不算多就算了。
監獄裡那傢伙雖然早就看透一切,不過他本來就是想隔岸觀火看白癡市民/白癡地球人自
取滅亡,我總覺得要不是他想要出來幫累,根本就寧可在監獄裡頭吃好睡好假裝自己被關
。
先來說說戰犯有三:
一、鄉愿市民:
連要他們決定的問題、題目是啥都不知道,能多無腦多輕鬆就盡量這麼做。
後來還做了獵巫、推卸責任之類的事情,因為跟現實裡的人差不多,所以我也不知道該怎
麼吐槽了(Orz)。
讓杜蘭莎上台的是市民,讓首相無法連任的也是市民,讓科學小飛俠做掉杜蘭莎的也是市
民,市民就是這一部最大的亂源。
>>>>可是什麼責任都沒有付!
什麼代價都沒有付!
依然繼續過著家畜般白癡的生活。(這一點從初昏迷期間還是一堆智障在玩意識形態可以
看得出來)
我甚至可以斷言,他們最後答應讓杜蘭沙留下來,也不是什麼少數人的自我覺醒,而是跟
先前差不多,"因為輿論方向覺得杜蘭莎太可憐"、"因為科學小飛俠想要民眾放過杜蘭莎"
於是他們選擇放過杜蘭莎。
(不過這一點真的跟現實差不多,太沉痛了反而不知道該從何說起Orz)
二、一意孤行外星人
三、白癡女高中生
這兩個人可以一起講。
杜蘭莎的問題就是 他想解決一件他自己沒有透徹了解而且也沒有能力解決的問題。
說穿了就是聖母心。
這種人的善良其實不是真正的善良,而是想要藉由做出一些好事來肯定自己的存在。
所以這種人是為了別人而付出嗎?不,其實是為了他自己。
但是杜蘭莎既然是外星人,而且無法理解到凡是"上下一心"的事最後都會形成沉默螺旋、
語言暴力等等的,鍋就不能都給他端。
接下來就是白癡女高中生的事了。
翼身為人類,沒有意識到之後會發生沉默螺旋之類的,那真的是她笨的問題。
但是她本質上的錯誤跟杜蘭莎差不多,當她希望整個社會上下一心的時候,她其實根本不
知道自己是為了什麼而奮鬥、是想解決什麼問題、想用什麼方法去解決。
所以說當 初、山貓(是的,有山貓)、鄉下爺爺(、以及某監獄犯人)、累、丈(幾乎
快要等於總角色一半的人)在12集當中拼命地用各種方法想告訴翼
"你要知道你想解決什麼問題"
"你知道你現在在做什麼嗎?"
"你知道杜蘭莎在做什麼嗎?"
"你知道你自己用的方法正確與否嗎?"
"你有弄清楚你自己的理想與願望是什麼嗎?"
"你希望社會達到的和諧能透過你們現在做的事情來達成嗎?"
等等,一大堆諸如此類的問題。
但是每次只要有任何人提起這些相關的事情,杜蘭莎本來就不能了解人類的社會結構就算
了,翼是直接無視。
她 根本 不知道 自己 在 幹嘛。
然後還覺得自己很對。(這真的超謎)
她回鄉下的時候,鄉下的爺爺叫她別幹了直接回家學做煙火。
結果她跑出去大哭一場。
如果說她這時候出去大哭是因為一直以來堅持的信念被人動搖就算了。
可是她根本沒有什麼信念可言啊。
她連自己想要的社會和諧具體呈現出來該是什麼形式都不知道。
(所以那段到底是在哭屁?)
於是囉。
盲目好帶風向的觀眾+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幹嘛的外星人+推波助瀾的笨蛋女高中生=
新科學小飛俠第二季。
(說到這裡我真的有點爆血管)
說完戰犯了,接下來來說三個主要比較有輸出的人。
一、理詰夢
雖然他一直都在隔岸觀火。
而且他對翼的提點完全等於沒有用。(這一點是翼自己本身的問題)
但是如果沒有他喚醒累+他自己開第一槍錄下怪物把爸爸吃掉的畫面+自己使用輿論力量
推波助瀾的話,
這部動畫 將會 完全 沒有 任何 主線發展。
也無法完結。
(我講真的)
就算他的初衷是混亂邪惡(想要用群眾自己的力量把他們自己扶持上去的杜蘭莎給做掉)
本質上他依然貢獻良多,是本作極大的輸出。
二、山貓
這點真的很北七。
翼跟杜蘭莎都是那種自以為很善良很熱血的類型,尤其是翼的偏執狂更誇張,只要是否定
她的人(就算連她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到底在幹嘛),她就全部都視為邪惡,妖魔鬼怪。
山貓從一開始就給各種謎語、提示,透過初一直在講杜蘭莎的危險性、人類的所作所為有
多低能,然後翼只要崩潰一下就能自動無視。
講真的這種垃圾人類組成的垃圾社會真的不如崩壞算了。
初就是那種不會一直掛在嘴邊,但卻是真心愛著人類愛著世界的人,所以她為了好好教育
一次人類,挺身而出差點把自己的命給玩掉就算了。
山貓根本不是那種會想為了自己以前的行為贖罪的人。
他這次真的很純粹就是把力量借給初,然後陪初一起做這件事,他的心裡一定沒有什麼想
拯救人類拯救世界之類的理想,也因此他的行動變得非常純然,談不上目的可是也沒有功
利。
如果不是他跟初各自承受百分之五十的攻擊,本作的唯一.正統主角就會直接領便當。
三、初
初真的很雖小。
從頭到尾洞如觀火。
各種提示但完全沒起效用(詳見前文所敘智障二人組)。
結果最後事情鬧大了,她直接出來提出計畫>實行計畫>揹鍋。
而且她的根本悲願(沒錯她就是菩薩)是 讓白癡市民們能受到教化、讓始作甬者能醒悟
、讓翼能夠知道所謂的和諧不是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別人就叫和諧、讓杜蘭莎雖然莫名其
妙差點毀滅全日本(?)但還是能繼續留在日本。
可以說前面那些智障人類+智障外星人+智障女高生搞出來的全部鳥事的報應全都迴向給
她(根本不公平QQ)。
令人厭惡的松子的一生之中曾經有一句話(大概)這樣說:
"你能夠打從心底裡為了你最憎恨的人禱告嗎?人靠著自己的力量不能,但是靠著神的力量
就能,這就是神的愛。"
(後面接一句:"我是這樣子的人,而松子依然愛我,接納我,等待我,松子就是我的神啊
")
所以我可以肯定,這一部新科學小飛俠第二季裡的神,就是一之瀨初,不必質疑。
四、鄉下爺爺
從一開始就反對杜蘭莎的暴政而且說得一清二楚。
鄉下爺爺的出力不會比初少,初帶翼去見理詰夢,請翼能夠搞懂自己在幹嘛;爺爺則是罵
她、告訴她,想讓她清醒,一直到最後都是翼的人生導師。
沒有爺爺的話翼應該依然繼續做著正義殺人卻不自知的春秋大夢然後自以為很棒很了不起
是全日本的和平使者吧。(燦笑)
從頭到尾都急輸出的爺爺......最後甚至必須收容杜蘭莎並且繼續教化她。(囧)
做個結論吧:
新科學小飛俠二就是一部
笨蛋們不知道自己是笨蛋
也不知道自己做錯事
可是不必負責任
反而要讓許多操碎了心的人幫他們擦屁股的
莫名其妙的憋屈故事。
END
文長感謝大家觀看m(_ _)m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161.177.127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uckcomic/M.1523307937.A.C05.html
然而現實往往是無法被解決的,所以在二次元才能有神一樣的存在來解救眾生。
(不過劇中的日本某城市還是一樣民風純樸賽博多)
我之前看一篇還不錯的BLOG心得也是講到一樣的問題
就是翼不知道為什麼標榜是主角可是全程都在吸仇恨
後來才稍微悔悟了一些但也已經太遲。
相較之下累確實在心路歷程上有坐實副主角的稱號。
我原本想說名嘴其實就是市民的具體象徵。
但是後來想了一下我覺得你說得很對。
那個名嘴很明顯根本不是為了全民的福祉,而是只是自己想紅,想找話題炒作。
因為杜蘭莎是外星人,想選首相,所以就支持她、讓她露面,但是根本不管會有什麼後果
。
後來杜蘭莎的事情鬧大了,民怨四起,名嘴也是立刻開第一砲,想要避責+繼續炒新聞。
身為有高曝光率的人其實是應該要負起社會責任,但是名嘴以身為社會亂源為榮。
有責任?那就推給小飛俠去做去解決就好了。(跟前面提到的市民同一個腦樣)
我想一想發現如果這一部沒有這個傢伙在的話,說不定事情沒有辦法鬧得這麼大或這麼快XD
這傢伙也非常符合我文裡面提到的套路:
有一個白癡鬧事>白癡完全沒有負責任>旁邊操碎了心的人負起全責。
更扯的是這種名嘴他媽的全台灣都是,每天晚上有十幾台裡面都滿滿的名嘴在妖言惑眾,
我看台灣真實情形應該比這一部還慘,而且還沒有一之瀨初護國,台灣遲早毀滅(笑)
但我覺得不論網路新聞還實體新聞都狂抄PTT的推文還有爆料公社這一點也很亂。
現實裡的台灣真的跟這一部的背景的XX市(我忘記是哪座城市了)差不多。
而且PTT是365天都很亂,台灣也差不多。
台灣看似沒有劇中這種沉默螺旋、多數暴力的問題,其實這種問題才是台灣社會的精髓。
隨便體現在八卦版、女版之類的去看推文風向就知道了呵呵。
所以台灣就算沒有一個杜蘭莎照樣也是這麼搞。
台灣根本不缺吃人的怪獸因為市民自己就會吃人,超棒。
但認真說起來兩人也只是學術理想上的好友吧(?)
也不會得到好下場= =
所以大家還是繼續盲目跟風活得比較快樂
※ 編輯: comet1224 (140.115.227.93), 04/11/2018 22:18:44
這一部的問題是第一部的優點幾乎在第二部全部消失
劇本也沒有第一部的好
第一部可以看出世界觀、設定、機設、動作、演出都是非常好的
所以第二部直接帶偏,沒啥戰鬥沒啥機設
監督想表達的理想很高,但最後拍出來的成品有一種好萊塢八點檔的感覺
原本很不錯的角色通通都跑龍套路人化工具化各種無能為力
智障角色卻全部都在12集裡群魔亂舞
一開始如果被監督的理念嚇到覺得是神作
看清楚之後就會覺得很無奈
這真的是這一部的問題
不過台灣都已經群魔亂舞了其實也無所謂(?
(雖然我覺得漫吐版的板友一直有一種傾向就是作品越糞反而越入坑)
我沒住在日本我真的感覺不出來日本的情形有這麼嚴重?
就算要講2ch好了,那裡也沒有台灣的PTT還有韓國的什麼病態右派論壇嚴重。
其實我覺得隨波逐流或參考大眾的意見沒啥問題。
但有些人根本啥都不知道就自以為很了解、很中立、很客觀、很有權威什麼的,想到覺得
很煩。
如果說監督等於初等於一種菩薩的悲願的話,我只能說他的立意良善,但出來的成品跟他
一開始的理念高度是完全不符合的。
有反省是好事但我覺得基本的善惡因報還是要搞一搞,角色塑造也不能過於片面不然看起
來真的很像監督的提線木偶。
※ 編輯: comet1224 (140.115.227.93), 04/14/2018 23:45:47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