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後疫情時代」,台灣也該有「後防疫戰略」的再思考💡
新冠疫情延燒至今一年多,影響世界貿易與正常生活甚鉅,近期許多國家(如新加坡、丹麥、日本、南韓、馬來西亞)由於疫苗二劑高覆蓋率與其他配套措施,逐步推動「與病毒共存」防疫策略,試圖在多變的後疫情時代為重返正常生活找尋新的出路。
9月22日,我在立法院質詢蘇貞昌院長時曾提問,以目前台灣的國家級防疫戰略,對於「病毒零容忍」和「與病毒共存」方式的看法為何?
當時蘇貞昌院長回答,「零容忍是目標,但是以變種之快、全世界疫情嚴峻程度,未來在控制情形下,#可能與病毒共存,這跟疫苗效性、覆蓋率等發展都有關。」不過,兩劑覆蓋率達八成、啟動放寬措施的新加坡,近兩日都出現單日暴增千例以上感染的情況,讓我們有更多反思、完善防疫策略的空間。
不料,當新聞報導新加坡的情況時,有網友找出當時我質詢蘇院長的談話,斷章取義地批評我曾提問「與病毒共存」策略,開嗆要我「可以閉嘴了嗎?」
我想,大家都是為了防疫、為了保護台灣,我不會特別與這位網友計較,但更不會就此閉口不言。相反地,我想利用這個機會特別回應與說明質詢內容:
1⃣️「與病毒共存」絕對不是要撤守、放病毒進來,而是在提升疫苗第二劑覆蓋率到達七、八成之後,思考是否有適度放寬解封的空間。我們在問的,是政府防疫策略和政策時程的決策,這是位居行政院和指揮中心高位,必須為國人負責任擬定之戰略。
在放寬之前,疫苗二劑覆蓋率目標何時達成,當然是必要前提。
請相關言論切勿誤導大眾 ⚠️ 我完全不贊成在還未提高疫苗覆蓋率前,就採行與病毒共存策略,在國人手無寸鐵情況下放病毒進來。
2⃣️ 當新加坡第二劑覆蓋率超過八成,我們台灣目前不到一成 (9/27,9.43%)。身為立法院民意代表一員,我們難道不應該監督台灣疫苗二劑覆蓋率何時可以達標?未來適度放寬經濟活動之標準又該如何設定?
當其他國家的政府,能勇於對國人提出相關時程的承諾,我們的行政院或指揮中心又為何不能明確回答這關乎防疫核心戰略的問題?
3⃣️ 疫苗打第二劑的重點除了增加保護力,更在於可以降低重症死亡率。參考國外研究案例:打二劑降到0.9%,一劑降到5.1%、0劑約是6.7%。
其他國家採取「與病毒共存」策略的前提,是要先提升第二劑覆蓋率,再適度解封開放以挽救經濟、恢復正常生活。在疫苗協助重症死亡率下降的情況下,也才能夠確保醫療資源的運用不致崩潰。
這些戰略都是環環相扣的。
4⃣️《紐約時報》的COVID專題報導也在九月中更新指出,#世界可能需要學習與病毒共存:「專家認為,新冠疫情變化太快,新的變異株更具傳染性、太容易傳播,而疫苗接種進展太慢,導致群體免疫很難儘速實現。
這意味著,如果新冠病毒繼續在世界大部分地區肆虐,它很可能會成為地方性流行病,這是一種 #永遠存在的威脅。」
台灣對此的準備與思考在哪裡?
5⃣️ 我們更應該反向思考,當新加坡二劑覆蓋率突破八成,適度解封後都還日確診破千甚至破兩千,如果依照9/22陳部長當時所說一劑達六成覆蓋率即考慮開放,會不會後續問題更大?(今日陳部長已改口:覆蓋率「再高一點」才降級。但,再高一點,是多高?)
疫情措施開放的尺度與時間點,防疫與民生、經貿的平衡,不正是需要反覆深入探討,才能接近最好的答案嗎?我在質詢台上所準備的問題,是基於科學研究和國外經驗案例,反思及請教蘇院長我們的國家級防疫戰略,很可惜,當時我並未得到行政院對於目標和期程設定上明確的回答。
陳時中部長今日受訪時說,希望 #政治不要凌駕於專業,我非常認同。也希望部分網友或媒體勿因政治立場不同,而斷章取義了我的質詢內容。
一起認真防疫,一起守護家園,我們每個人在自己的崗位上都有可以做到的事。
#面臨後疫情時代的台灣
#準備更好更縝密的後疫情戰略 💪🏻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萬的網紅巴打台,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香港今日社論2020年09月02日(100蚊獅子頭) https://youtu.be/jy2FlHOPFF0 請各網友支持, 課金巴打台 (過數後請標明所支持的節目或主持, 把入數收據WhatApps 至 : 94515353 ) - 恒生 348 351289 882 - 中銀 012 885...
「新聞誤導案例」的推薦目錄:
- 關於新聞誤導案例 在 高虹安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新聞誤導案例 在 Newtalk新聞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新聞誤導案例 在 Elites insider 企業精英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新聞誤導案例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新聞誤導案例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新聞誤導案例 在 新聞標題誤導、有趣新聞標題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新聞誤導案例 在 新聞標題誤導、有趣新聞標題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新聞誤導案例 在 [問卦] 三立新聞這是嚴重誤導嗎? 的評價
- 關於新聞誤導案例 在 避免在Facebook 發佈造成誤導的內容| Meta 企業商家使用說明 的評價
- 關於新聞誤導案例 在 假消息沒有單一解法,Facebook 說明三大手段 的評價
- 關於新聞誤導案例 在 【醫藥】首例PTT評疫苗被擋送辦判非誤導不罰 - 立勤國際法律 ... 的評價
新聞誤導案例 在 Newtalk新聞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日籍夫婦記錄打完疫苗3天的身體狀況:「老公也幾乎跟我一樣,除了肚子餓外,完全沒症狀,每天照常上班生活~」
- - - - -
💥下載Newtalk新聞APP,新聞即時脈動報你知!https://is.gd/Ryqqop
新聞誤導案例 在 Elites insider 企業精英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智商一定程度靠基因,而智慧大多要靠努力。近日,美國《讀者文摘》最新載文,總結出“聰明人的6個好習慣”。要想自己更智慧,就應多向聰明人學習。
1.聰明人愛社交。善於社交的人比獨來獨往的人更智慧。無論是參加哪種活動,語言溝通都非常重要,而且聰明人更懂得在交往中做個“好聽眾”。
2.聰明人思路開闊。“思路開闊”意味著聰明人善於換位思考,能全方位理解問題,不受情緒或個人感覺影響。在日常生活中做個有心人,將棘手的問題記下來,然後嘗試從另一個角度去分析和解決。
3.聰明人會說:“我可能有錯。”聰明人明白一個人不可能是萬事通,能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就是“大智慧”。承認自己有時也會被誤導,反而會鞏固智者在別人心目中的好印象,更相信其建議。
4.聰明人博覽群書。書籍有助開闊視野,激發新思維和新觀點。歷史類、傳記、趣味類書籍可增強知識和培養閱讀興趣。小說類書籍有助於了解不同文化,而健康、科學、政治等專業書籍則觀點鮮明或能提供具體的案例分析。
5.聰明人愛探究總結。每個人每天都能學到很多東西,但並非人人都會整理所學到的知識。比如,試試寫下你最失敗的三件事和最成功的三件事,再列出每一件事情的詳細步驟以及從中得到的經驗教訓。之後分類總結出“失敗模式”或“成功模式”,目的在於讓自己明白每一種經歷都可以豐富智慧。
6.聰明人關注新聞。如果不了解國際大事以及他人的經歷,那麼就無法做出平衡和明智的選擇。如果你不愛讀報或者在線瀏覽新聞,那麼就應該開始培養閱讀新聞的習慣。
#elitesinsider
加入群組: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2026540257666105/
新聞誤導案例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香港今日社論2020年09月02日(100蚊獅子頭)
https://youtu.be/jy2FlHOPFF0
請各網友支持, 課金巴打台
(過數後請標明所支持的節目或主持, 把入數收據WhatApps 至 : 94515353 )
- 恒生 348 351289 882
- 中銀 012 885 1 086914 9
( 戶口名: Leung Wai in Tammy)
- 轉數快FPS 3204757
- PayMe 94515353
- Paypal : tammyleung96@yahoo.com.hk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
明報社評
普及社區檢測昨天正式展開,社會經濟活動如何重開復常,亦提上議事日程。政府表示,「港版健康碼」準備就緒,倘若疫情穩定,最快可在兩周後推出。香港要與疫共存,對內對外都不能長期處於嚴厲限制封禁狀態,當局有責任找出一套穩妥方法,讓香港可以在疫下適度「打開」,實現可持續復常。「港版健康碼」是對外恢復安全出行的重要一步,有助日後與鄰近地區建立「旅遊氣泡」,內地疫情穩定,澳門引入健康碼,逐步與內地恢復人員正常往來,疫情亦未見有何反覆。「港版健康碼」作為疫下通關工具,市民申請與否純屬個人選擇,各方應務實看待,不應將事情政治化。控疫之道離不開「外防輸入內防擴散」。內防擴散,必須有一套強大的病毒檢測、追蹤和隔離治療系統,至於外防輸入,當然是做好關口檢疫及管理措施,然而這跟封關鎖港是截然不同的概念。
蘋果頭條
商台前DJ蘇耀宗(細So)驚爆背妻偷食KOL「阿B」,在葵涌租私竇做炮房幽會,孽緣糾纏至今年6月才玩完;阿B好友向《蘋果》爆大鑊,公開細So的偷食證據,撕破他的好好先生假面具。好男人形象破產的細So,晚上接受《蘋果》訪問時,為偷食事件連講7次「對唔住」,公開向太太道歉:「對唔住,呢件事係我做錯咗,我對唔住我太太,我對唔住屋企人,我對唔住信任我嘅人。」細So指在今年6月,他和太太的社交平台同樣收到惡意留言攻擊,「話要將呢件事公開,直至6月尾,更加收到有人私訊我同太太,話要公開呢件事,令到我名譽掃地冇飯開,同埋要我成家人都冇飯開。」細So指太太之前一直蒙在鼓裡,「太太唔知呢件事,直至收到message,結果我坦白向佢認錯,亦將整件事講晒畀我太太聽。」
東方正論
黑暴不滅,疫情不退,百業蕭條,不但傳統的旅遊及零售業一池死水,就算有政府加持,「搞搞新意思」如美食車也陷入垂死狀態,其他新興行業亦被扼殺於萌芽,新鮮熱辣的案例是共乘車Uber司機被終審法院裁定非法載客,兩種「搵食」車的從業員都面臨失業。內地旅客銳減超過九成,政府倡導的美食車先導計劃陷入癱瘓,十五部美食車減至十三部,今年首七個月,合計收入只得五十萬元,較去年暴跌九成半,平均月入只有五千多元,連交車租雜費也不夠。政府對美食車接近零支援,而且牌照規限嚴苛,不准有限度營運,雖然聲稱有租金減免,但幾乎所有營運地點都已經關閉。有東主指一次性八萬元資助如杯水車薪,無奈解僱所有員工,所以不符合保就業計劃資格。亦有些自從去年十月已經沒有營運,車子泊在停車場內曬太陽。
星島社論
「普及社區檢測計畫」昨日正式展開,首日有十二萬六千名市民接受採樣,當中逾八千人即場登記檢測,整體出席率高達九成半。有市民昨日採樣後指,鼻腔及咽喉混合拭子沒有想像中痛楚,只有輕微不適。截至昨晚八時,累計有六十七萬四千人預約,較前日下午六時,增加了十二萬一千人登記。公務員事務局局長聶德權表示,由於有三十二個檢測中心在首七日都名額爆滿,決定明日起增加相關檢測中心名額,市民今日可上網預約。當局亦於本周六起,在長洲及南丫島等離島加設六個檢測中心。預約昨日檢測的市民按時到檢測中心,入場後要量體溫及用酒精搓手,之後出示身分證確認,接獲密封的棉花棒及試管後,會到等候區稍候,工作人員會示意到工作枱採樣,醫護人員會解釋程序並提供紙巾暫放口罩,並用棉棒伸入鼻腔一至兩厘米拭擦,再用另一支棉棒在咽喉打圈採樣,整個流程約五分鐘,連同等候只需十五至二十分鐘左右。
經濟社評
全民檢測昨在全港開展,有一個好開始。141個檢測中心運作暢順,市民對採樣體驗感覺良好,有助鼓勵更多人參與。今次檢測是為未來可能出現的第四波疫情作預演,讓市民習慣採樣流程,當局在計劃結束後更應汲取經驗,建立恒常機制,為高風險群組定期檢測,更有力防疫情再肆虐,才能確保經濟可正常運作。截至昨晚8時,已有約12.6萬人接受檢測,預約出席率逾90%。迄今有67.4萬人預約登記,因應32間中心預約額滿,當局決定自明天起額外增加各中心的預約名額,至於全民檢測時間會否延長,則視乎市民需求再決定。普及社區檢測開局理想,兩大政府顧問醫生梁卓偉和許樹昌親自互相採樣,並將整個過程拍成短片,為市民提供正確而專業的採樣資訊,不再被坊間的謠言誤導。
新聞誤導案例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pts.fanpage )
PNN Youtube頻道 ( http://www.youtube.com/user/PNNPTS )
PNN Justin.tv頻道 ( http://zh-tw.justin.tv/pnnpts )
抗議了十年,家鄉被設置了廢棄物掩埋場的居民,得知台南市環評大會終於讓原本已經過關的環評案撤銷,不禁掉下感動的眼淚。
台南市合併後首次環評大會,討論爭議多年的台南東山永揚掩埋場,因為去年底台南高等法院作出判決,以永揚偽造聚落和民宅的距離,以及沒有既成道路,還有,場址位於重度地震區,判決永揚偽造文書有罪,另外還涉及多項記載不實,誤導環評委員專業判斷,大會一致做出「不應繼續維持」的決議,也就是撤銷民國90年有條件通過永揚環評審查結論。
永揚案是環評法實施以來,第一件被法院偽造環評書遭法院判刑有罪,而且撤銷先前環評結論的案例。好消息傳來,多年協助居民捍衛土地的嘉南藥理科大副教授陳椒華,覺得很欣慰,但對這期間行政機關的表現,仍感到失望。
雖然舊案被撤銷,但依法永揚公司還可以重提申請或是提出行政訴訟,但重新申請就必須要重新進行環評。"
新聞誤導案例 在 新聞標題誤導、有趣新聞標題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推薦與評價
新聞 標題誤導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提供新聞標題誤導、有趣新聞標題、新聞標題例子就來台鐵車站資訊懶人包,有最完整新聞標題誤導體驗分享訊息. ... <看更多>
新聞誤導案例 在 [問卦] 三立新聞這是嚴重誤導嗎? 的推薦與評價
三立新聞完美的呈現什麼是偏頗的事實。 今日新增25例本土案例,其中兩例台北市,桃園11例,高雄12例。看了三立新聞的標題和內文,你可能會以為,台北 ... ... <看更多>
新聞誤導案例 在 新聞標題誤導、有趣新聞標題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推薦與評價
新聞 標題誤導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提供新聞標題誤導、有趣新聞標題、新聞標題例子就來台鐵車站資訊懶人包,有最完整新聞標題誤導體驗分享訊息.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