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話捨棄300萬年薪 三劍客闖出車聯網創業路】
任職國內手機晶片大廠的資深工程師,為了一句話而轉念決心創業,除了需要一股衝動,更需要和高薪及舒適圈「斷、捨、離」的勇氣。余嘉淵、余償鑫和林仲達3人在同公司志同道合,毅然放棄一切,從零開始並創辦三維人(3drens),希望透過車聯網行動定位數據平台,針對物流車隊、租賃車或共享乘車,提供智慧出行軟體服務🚗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12/5427801
【小小幼兒也可以AI in STEAM 新北辦親子共創愛因思町嘉年華】
新北市教育局在新莊區思賢國小舉辦「2021 AI In STEAM『愛因思町』親子共創嘉年華」以創造夢想、共享、享受、好玩、創思為發展主軸,盡情讓現場的大朋友小朋友,享受做中玩、玩中學、發現學習新樂趣👍
https://newtalk.tw/news/view/2021-05-03/569761
【「2021新北環境季」系列活動正式開跑 新北集撕廣益活動搭配環境季加碼抽Switch Lite】
今年度為新北市政府升格十年的重要里程碑,環保局於3月22日宣布「2021新北環境季」系列活動正式開跑,4月1日至6月30日期間,以「好住、好玩、厚SENSE」三大面向為活動主軸,串聯新北市府7局11個單位共同推動超過20項富有環境教育意涵之活動,包含提升好住環境的各類環境復原宣導及推廣活動、遊玩新北9處環境教育設施場所之體驗行程及民間團體環境教育推廣課程等豐富多元的開放性活動,盛情邀約民眾一同響應參與,落實環境保護,攜手打造新北厚所在😉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10503000001-260405?chdtv
#新北創力坊 #InnoSquare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臺北自來水園區介紹 本次將帶著聽眾朋友第一次到臺北自來水園區,由業務專員牛正邦先生為各位聽眾朋友介紹園區。 該園區位於臺北盆地之南,公館商圈,佔地面積約20公頃,自然環境依山傍水,為臺北自來水的發源地。園區除了水鄉庭園、噴泉庭園等提供大小朋友親水、戲水的歡樂園地外,更是一個以『...
新 北市 環境教育設施場所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環境教育基地營︱齊柏林空間,與孩子一起看見台灣】國中小、高中老師,歡迎報名https://17lovetaiwan.com/?p=3672
所有老師,對教育都有一份使命感,對孩子都有一份責任與期待。齊柏林空間推出環境教育基地營計畫,做老師在環境教育上的後盾與夥伴。
作為唯一從空中看見台灣土地的影像基地,齊柏林空間正緊鑼密鼓地申請「環境教育設施場所」認證,並規劃適合國中小、高中的環境課程教案ー將齊柏林導演空拍台灣的珍貴影像化為教案,透過解說導覽與互動遊戲,讓學生認識台灣土地的美麗與哀愁,培養108課綱下注重的人文、地理素養。
特別謝謝 全家在這里支持,環境教育基地營將補助10,000名學生的參訪費用,國小、國中課程全額由全家便利商店贊助,高中課程酌收130元課程費,含學習證明書。
歡迎將珍貴的教育資源分享給你身邊的國中小、高中老師,帶著孩子來齊柏林空間,將《看見台灣》的精神,一個世代一個世代傳承下去。
課程對象:國小高年級、國中、高中皆有對應的環教課程可以參加
報名時間:即日起至110年8月31日止
課程費用:國小、國中課程全額由全家便利商店贊助,高中課程酌收130元課程費(含學習證明書),北北基以外地區另有交通補助
報名連結: https://17lovetaiwan.com/?p=3672
🌊《逐岸》特展🌊
2020.08.08 - 2021.夏
新北市淡水區中正路316-1號
平常日 10:00-18:00
週六日 10:00-19:00
每週二休館
預約導覽 (02)2629-1996
👉 #美麗台灣2.0
https://youtu.be/uQbr7V4Mqn8
👉成為齊柏林之友
https://chipolin.eoffering.org.tw/
👉追蹤 #齊柏林空間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chipolin_space/
👉訂閱 #看見_齊柏林基金會 YouTube 頻道
http://pse.is/ChiPolinFoundation
新 北市 環境教育設施場所 在 100種理想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理想去哪兒
#我們家變身旅遊節目主持人
謝謝 新北i環保 環保局的用心經營!讓親子也能走跳好多好玩的環教場所~
一家人脫離水泥都市叢林的綑綁,來到 #雙溪平林休閒農場,以天地為教室、草木當課本,用五感體驗學習最棒的自然課!
到環教場所玩耍,更棒的是還有超厲害的導覽員!這次我們跟著 #沈亦琴 沈姐認識園區各式各樣蝴蝶&上百種動植物、以及植物的運用,玩好玩滿,完全見識到環教導覽員的多才多藝和魅力😍 #大人小孩都被圈粉
假期將至,帶家人一起走出戶外、規劃一場與大自然寓教於樂的約會吧!
#環遊新北就醬玩
#新北市環境教育設施場所
#各式遊程請事先電話詢問預約
#記得防疫工作要做好唷
新 北市 環境教育設施場所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臺北自來水園區介紹
本次將帶著聽眾朋友第一次到臺北自來水園區,由業務專員牛正邦先生為各位聽眾朋友介紹園區。
該園區位於臺北盆地之南,公館商圈,佔地面積約20公頃,自然環境依山傍水,為臺北自來水的發源地。園區除了水鄉庭園、噴泉庭園等提供大小朋友親水、戲水的歡樂園地外,更是一個以『水資源保育』作為主題特色的環境教育設施場所。除了運轉中的公館淨水場外,更包括日治時期新建全臺供水量最高之自來水設施-臺北水道水源地唧筒室(今自來水博物館)、小觀音山蓄水池、量水室,及戰後新建的渾水抽水站等古蹟建築,還有免費開放的水資源教育館、園區環境教育中心精心研發適合不同年齡層的水資源教案。
該園區最大的亮點,就是自來水博物館的建築,是很多結婚新人拍婚紗照必取景的地方。
1885年(民前二十七年), 清代首任巡撫劉銘傳,力行新政且重視飲水衛生,於臺北北門街 ( 今衡陽路)、石坊街( 今博愛路 )、西門街等處,開鑿深井供水,此為臺北公共給水之開始。日人據臺之初,以劉氏的建設為基礎,展開自來水設施之規劃。
1896年(民前十六年 )八月,臺灣總督府特別聘請英國人威廉巴爾頓( William K. Burton )來臺,並派遣總督府技師濱野彌四郎協助,進行全臺衛生工程及臺北自來水建設之調查工作。
1907年,依巴爾頓先生之建議, 在公館觀音山腳下新店溪畔建取水口,以引取原水;在觀音山麓設淨水場,進行淨水處理,再將處理過之清水,以抽水機抽送至觀音山上之配水池,藉由重力方式自然流下,供應住戶日常用水。
1908年取水口、唧筒室建築與設備裝置先行完成,1909年輸配水管、淨水場及配水池全面完工,淨水場開始供水,出水量20,000噸,用水人口十二萬人,並命名為臺北水源地慢濾場,從此臺北自來水開始邁入現代化之供水系統。
1951年(民國四十年)初,臺北市政府成立「臺北市自來水水源擴建工程推行委員會」,由市長吳三連任主任委員。同年四月成立擴建工務所,聘請省建設廳技正范純一主持設計施工。設施包括混凝池一座、沉澱池二座及快濾池四座,容量為每日出水量20,000噸,全部工程於次年二月底順利完成。1974年(民國六十三年)進行臺北區自來水第三期擴建工程,為配合臺北水源地慢濾場之拆除工作,於沉澱池增設傾斜管,以加速膠凝沉澱效果,快濾池改換為石榴石濾材,增加出水量為每日50,000噸。
1977年(民國六十六年),唧筒室完成「抽取原水、輸送淨水」之使命,功成身退。自1908創建迄今己有九十餘年的歷史。八十二年六月被內政部列為三級古蹟,同年九月二十七日第一次對外開放二週供民眾參觀。後經臺北市政府民政局會勘,認為年久失修且多處漏水,經構堪慮應予整修。因此,民政局於八十六年度編列預算二佰萬,供作本古績之調查研究報告經費,並委請中國工商專科學校完成「臺北市三級古蹟水源地唧筒室之調查研究」報告。
臺北自來水事業處依據該報告於八十七年五月斥資捌仟餘萬元修護,恢復唧筒室之原貌,並多方蒐集有關自來水歷史的照片及器材,充實整體內容與相關周邊設備,完成全國首座自來水博物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