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核四爭議不斷?臺灣真的需要第四座核電廠嗎?(06/23/2021 Greenpeace綠色和平)
2021 年適逢福島核災 10 年、車諾比核災 35 年,再次喚起全球對核能安全的關注,5 月全臺接連停電,更引發公眾對供電吃緊以及能源轉型的疑慮,能源議題在臺灣社會引發洶湧聲浪,隨著「重啟核四」公投即將於 8 月舉行投票,更引發擁核與反核兩方的激烈辯論。究竟核四電廠存在哪些爭議?臺灣是否真的需要這座核電廠?除了核能,臺灣還有哪些能源方案?
臺灣能源現況
在討論核四爭議前,先與您看看臺灣目前的能源現況。以臺灣近十年來的全年發購電量為例,火力發電量約占 80%,核能僅占約 12%,顯見臺灣電力目前仍以火力發電為主要電力來源。在夏季用電尖峰時段,核電亦只佔 6 至 7% 的發電量。
事實上,根據台電公司所公布的歷年發購電量各能源別占比,自民國 105 年(2016年)起,核能占比都低於 15%,在 109 年(2020年)也僅佔 12.7% 。換言之,核能並非臺灣最主要的電力來源,而為了因應日趨嚴重的氣候危機,目前臺灣的能源政策規劃:「2025 年前將再生能源發電占比提升至總體發電量的 20%」,若提高再生能源發展及用電占比是能源政策主要目標,臺灣還需要將資源投注於發展核能嗎?
核能的優缺點
目前世界上的核能發電,主要是利用輻射物質——鈾-235 進行「核分裂」反應來發電,發電前首先須開採鈾礦,鈾礦經過提煉及濃縮程序後,製造成一般核反應爐可用、鈾濃度約為 3% 的燃料棒,再將大量的燃料棒放入反應爐之中,確保足以核分裂達致臨界並持續產生熱力,熱力所產生的蒸氣即可推動發電機發電。
核能發電的整個供應鏈,包括開採、提煉、濃縮、發電,以及燃料棒後續處理,都會產生不同程度的輻射污染以及碳排放,完成發電後的乏燃料棒(spent fuel)最終處置方法也尚未有最佳解方。因此全球主要的國際能源組織對於核能,多以「低碳能源」或「潔淨能源」稱之,但不會稱為綠能(green energy)或永續能源(sustainable energy),顯示核能整體生命週期對環境的破壞力仍大。
換言之,核能支持者認為核電具備低碳與穩定供電等優點,卻忽略了核能在開採、提煉、濃縮過程中產生的廢石、廢泥漿、廢水與輻射均為巨大污染,此外核能發電過程產生大量的核廢料,也成為懸而未解的環境問題。自 1951 年12 月 20 日人類首次用核反應爐產生出電力,至今 70 年過去,仍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及地區可以解決「如何安全處置核廢料」的問題。(延伸閱讀:《全球核廢料危機報告》:大量核廢料難以處理)
為什麼臺灣社會聞「核四」色變?
核電廠最具爭議之處,就是「核安」問題。自 1950 年代開始,全球已發生三哩島、車諾比、福島等重大的核災事故,這三場不同類型的核災發生原因包括設計缺陷、人為疏失,以及地震引發海嘯導致的系統故障,造成爐心融解、反應爐爆炸、氫氣爆炸等事故,並且對當地環境造成大規模的輻射污染,即使經歷多年,依然難以復原。(延伸閱讀:福島十年核災處理無期 綠色和平盼望臺灣平安終結核電)
臺灣位處地震帶,板塊運動本就頻繁,存在地震釀災的風險。然而目前的 4 座核電廠,都興建於斷層附近,其中核一、核二與核四皆分布於北海岸,與人口眾多的臺北市直線距離僅不到 30 公里。而核四廠半徑 80 公里海域內有 70 幾座海底火山,其中有 11 座為活火山,2011 年,中央地質調查所也確認,有一條長達 2 公里的 S 斷層位於核四廠的正下方,貫穿整個廠區。《華爾街日報》更在福島核災後,將臺灣 4 座電廠列為最危險等級。
目前討論聲浪最熱烈的「核四」,因預算不足而無法採用大多數核電廠的「統包」方式,轉而將貨就價採「分包」作法,將核四建廠由台電自行進行統籌施工與整合,分拆給美國、日本等跨國公司負責不同部份的施工,最後。因為分包關係造成元件與元件間的介面複雜程度提高,系統不一致且難以整合,而這不穩定的系統整合,最後卻交由過去沒有相關整合經驗的台電處理,讓許多電力專家擔憂核四的安全性。
於 1999 年正式動工的核四電廠,由於建設時間超過二十年,許多系統零件已經老舊不堪使用,原製造商也沒有生產對應零件,如果重啟,需要再進行系統全面的修復跟維護,保守估計須要投入 800 億新台幣以上資金, 10 年以上的時間才能發電,若正式發電後還有營運、核廢料處置的成本。重啟核四不僅曠日費時更所費不貲,也無法回應近期經濟成長的電力需求。將大量資源與金錢投入一座最快 10年後才能發電,而且存在核安疑慮的核電廠,真的是最佳的決定?
積極發展綠能為導向的能源轉型
臺灣政府目前以太陽光電及離岸風電為再生能源主要發展項目,並預計在 2025 年達到總體發電量的 20%。隨著全球各地政府相繼承諾淨零碳排目標,許多大型企業如 Apple、微軟等紛紛提出潔淨產業鏈的要求,以綠能為導向的能源轉型已是全球共識,也是臺灣在能源政策上應該積極發展的方向,現正站在能源轉型路口的臺灣政府,若能集中資源,加速發展再生能源,儲電及節能,不僅可以比核四更快彌補短期用電缺口,更可減少碳排放與空氣污染。
台電獨立董事許志義教授也於研究報告指出,未來新的能源系統將是綠能為主,電力供需則應以分散式供電,取代以往穩定供電的觀念。除了多元開發再生能源,在電力需求端必須思考更多節能、儲能或調配負載的方案。另外在綠電市場開放的狀況下,企業及公眾能夠成為電力「產銷者」,除了用電外,可以透過公民電廠、自建再生能源發電設備,甚至是儲能系統,成為電力供應者的角色,這些行動都能夠協助減輕臺灣電力系統的負擔,並在電業當中成為貢獻系統的部分力量。
綠色和平因反核運動而誕生,五十年來,始終秉持反對核能、核武的立場。邀請您一起加入呼籲政府落實能源轉型的行列,淘汰高碳排的化石燃料及高風險的核能,轉用更加永續、潔淨、安全的再生能源,使您我及下一代無須再擔憂可能發生的駭人核災,或為艱難的核廢料處理問題苦惱。
綠色和平小教室:
統包(Turnkey):由一個得標的統包商負責整個工程興建的統籌,根據電力公司所需的規格,包辦設計、施工到測試,在建廠過程中從頭到尾把關,再交由電力公司進行運轉與管理。目前全球絕大多數的核電廠(包含臺灣核一、二、三電廠)都是以統包方式建設而成。
完整圖文以及更多參考資料請見:
https://www.greenpeace.org/taiwan/update/25521/
♡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110的網紅1 IMAGE ART 一影像,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生長於彰化的柯金源,體驗到工業化、產業發展對生態的可怖破壞力。他的原生家庭,父親家族務農,由於工廠的廢水汙染,使得農田生產的糧食有著品質的疑慮,母親家族是沿海養殖漁業,1980年代因工業發展需求,要填海造陸,養殖地乃被徵收,遂失去生活空間。於是,環境的受害,也連帶造成弱勢族群更大的痛苦。 堪稱臺灣...
斷層海岸產業 在 時代力量 New Power Party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1年3月11日,日本福島發生史上規模最大的地震,進而引發海嘯,福島第一核電廠因而遭受襲擊,數十萬居民被迫遷徙搬離家園。據估計,這場核災的經濟損失高達數十兆日圓。
十年很快過去了,但當年的三一一福島核災畫面,仍然令人怵目驚心。今天正是日本核災十週年,遙想過去的核災悲劇,台灣社會又該如何反思?
時代力量中央黨部昨(10)日舉辦【311核災10週年 記取福島經驗,堅持非核家園】座談會,邀請台灣大學地質系教授陳文山、北海岸反核行動聯盟執行長郭慶霖以及日本產經新聞社台北支局長矢板明夫,共同討論核能之風險,以及台灣能源轉型之方向,現場亦邀請台灣環境保護聯盟會長劉志堅、地球公民基金會副執行長蔡中岳及時代力量各地方黨部同仁與會。
在座談會上陳文山教授指出,使用核電對台灣而言具有高度風險,台灣社會應該堅定非核路線;台灣核電廠當年興建時,認為鄰近區域沒有活動斷層,然而核電廠興建完成後卻發現鄰近區域有活動斷層,意謂台灣可能無法承受規模六以上的大地震。陳教授諄諄建言,我們如何能不謹記在心?
時代力量長期一貫的立場為 #非核家園及 #反對重啟核四,原因很簡單,除了上述台灣位於地震活動斷層帶的潛在風險外,尚有人口超過六百萬的雙北首都圈正位於核電廠周圍三十公里內,而核四當年因為錯誤的分包方式,迄今成為全球蓋最久且造價最高的核電廠,安全性甚為堪慮。
事實是,台灣社會必須以最嚴肅的態度面對地震帶來的核災風險,六百萬人的雙北首都圈更不可能承受哪怕只有百萬分之一不到的悲劇機率。
時代力量也要請執政黨以負責任的態度回應下述兩個問題:
第一,核四電廠的轉型方案,何時才有定論?是要走向綠能或是火力發電?
第二,從2015年到2021年,政府共編列超過新台幣五十億元的核四封存費。請問政府是否將續編2022年之後的核四封存經費?
非核家園是台灣不能回頭也不該回頭的道路,我們只能堅定繼續向前。
捨棄核能,擁抱綠能,這不但是全世界的趨勢,更是台灣經濟產業轉型的關鍵。全世界已有許多產業響應全球再生能源倡議,台積電也已加入RE 100計畫,未來台灣企業如果要加入全球產業供應鏈,使用綠電已經成為必要條件,台灣綠電是否充足甚至成為跨國企業來台設廠的優先考慮因素。
在311核災十週年的今天,時代力量衷心期盼,台灣社會能審慎思考,我們要的是一個什麼樣的能源未來?我們是不是應該留給下一代一個幸福的台灣,一座幸福的島嶼。
|延伸閱讀|
台大經濟系教授鄭秀玲專文:
https://talk.ltn.com.tw/article/paper/1436255
斷層海岸產業 在 民意論壇:聯合報。世界日報。udn tv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降雨不均 水庫只是手段之一
張炎銘/水利退休人員(台中市)
八日「水源不足,加建水庫加高壩體非解方」一文,水源不足根本就不該建壩,水利專業者不會蠢到不顧水文條件,但台灣不是水源不足。
年平均雨量二千五百毫米,今年雨少年雨量尚待調查計算,但即使以民國九十一年,有紀錄最枯旱年,年雨量也有一五七二毫米,乘上台灣面積,也有約五百六十六億噸水;而台灣用水一年不過一百六、七十億噸,若能好好管理利用,水源不會不足。
水資源問題,主要在豐枯極端不均,除時間不均,還有空間不均。豐水期是每年五至十月,這期間又特別依賴梅雨與颱風。只是颱風帶來豪雨,很難蓄存,除了瞬時流量高,主要是泥沙含量大,台灣地形陡峻,水庫容量小,造成水庫營運困難。
至於空間不均,西海岸地區年雨量約一千六百毫米,離島雨量更少,但蘭陽溪流域年平均雨量超過三千二百五十毫米,大家沒聽過宜蘭缺水吧?
水庫確實有上淤下淘缺點。為了水沙平衡,除集水區經營、庫區疏濬外,台灣還廣泛實施繞庫排砂。曾文、南化水庫防淤隧道完工啟用;石門水庫阿姆坪防淤隧道施工中,未來還有大灣坪隧道。至於潰壩,確實有潰壩案例,但隨著科技進步,水庫建設愈來愈安全。
國際大壩委員會「大壩事故統計分析」,建於一九五〇年前大壩,發生事故比例約二點二%;而五一至八六年建一萬二千多座壩,發生事故約零點五%,後來比率更低。台灣因九二一大震,斷層直接通過石岡壩壩體,否則要潰壩並不容易。
水庫會剝削下游農用水、基流量?剛好相反。水庫蓄豐濟枯,才能確保農用水與基流量。否則以台灣的極端水文條件,農用水與基流量在枯水期可能涓滴全無;有水庫,才能確保農業用水,基流量也才能分杯羹。
部分人士對水庫深惡痛絕,但台灣有歷史記載最早是虎頭埤水庫,已一百八十年;中正湖水庫(美濃湖)也超過百年;石門、曾文水庫也有五十六、四十七年。雖台灣惡劣地形、地質條件,但經過管理單位努力,水庫都還持續發揮功能。艾利颱風造成石門水庫原水濁度飆高,桃園停水十八天,若無水庫,當地居民用水何來?若無寶山、寶二,帶動新竹地區電子產業,經濟能夠茁壯?九二一地震,雖毀石岡壩,還好靠著鯉魚潭水庫,讓大台中地區撐過困難期。去年全國水庫供水,超過七十億噸,若無水庫,水從何處來?
建設水庫只不過是彌補老天不公平降雨的偏失,我相信決不是水利機關優先選項。
斷層海岸產業 在 1 IMAGE ART 一影像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生長於彰化的柯金源,體驗到工業化、產業發展對生態的可怖破壞力。他的原生家庭,父親家族務農,由於工廠的廢水汙染,使得農田生產的糧食有著品質的疑慮,母親家族是沿海養殖漁業,1980年代因工業發展需求,要填海造陸,養殖地乃被徵收,遂失去生活空間。於是,環境的受害,也連帶造成弱勢族群更大的痛苦。
堪稱臺灣自然生態環境紀錄片代表人物的柯金源,30年來,始終如一地在同一個領域奮戰,他自言沒有倦怠的時間,即使仍舊悲傷、憤怒和無力,包含非但沒有因為報導或紀錄片的探討,改善環境污染,反倒讓受訪者遭受黑道的攻擊等,他仍舊鏗鏘有勁地表示,自己沒有悲傷的權利,必須將那些情緒轉換成保持前進的力量,直到改變的發生、到來。
柯金源認為,這是他長期性的志業,唯有持續不懈,才能創造臺灣將來的可能性。
多年下來,即便有各種挫折與痛苦,但柯金源的絕不停歇,終究累積不少成果,召喚起更多人對環境的關注,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也使得對於自然的愛護之心萌芽在社會各個層面。
當發財成為長久以來臺灣某種奇怪的慣性思維時,柯金源直指核心地說明,一旦環境被破壞,譬如空氣、水遭受污染,將來我們反而需要花更多的錢去買健康的水與空氣,這是異常荒謬的決定。唯有此刻設下環境的停損點,讓島國的生態慢慢修復,才不會導致慘烈局面在日後發生。對柯金源來說,這是價值觀的選擇,攸關於臺灣優質環境的想像與其未來。
小檔案
柯金源,人稱柯導、柯師傅,現任公共電視新聞部製作人。1962年出生於彰化伸港,1980年代以打工方式購買第一部相機,開始記錄台灣自然景貌,而後任職媒體,主跑政經與社運。1990年,因目睹嘉義東石網寮村因颱風淹水39天卻缺乏媒體關注之慘況,決心專注耕耘環境新聞,並開始參與電子媒體。1993年起在平面媒體撰寫環境議題專欄,前後長達12年,共累積超過30萬字的臺灣環境田野調查資料。1998年他進入公視新聞部服務至今,已累積20多萬張環境紀錄圖像、27部環境紀錄片作品。
紀錄片作品有《來自斷層的消息》(2000)、《烏坵》(2002)、《阿瑪斯》(2003)、《彌猴列傳》(2004)、《記憶珊瑚》(2004)、《天大地大》(2005)、《產房》(2006)、《天堂路》(2007)、《前進南極》(2008)、《夢想巔峰》(2009)、《登峰造極》(2009)、《福爾摩沙對福爾摩沙》(2010)、《海岸群像》(2011)、《黑》(2013)、《空襲警報》(2013)、《餘生共游》(2014)、《命水》(2015)、《水戰》(2015)、《海》(2016),《前進》(2017)等。亦曾發表攝影個展如《意念的表象》(1990)、《再見海洋》(1998)、《海洋臺灣》(2000)等,並著有《山美-達娜伊谷的傳奇》(2002)、《臺灣水資源脈絡》(2003)、《我們的島》(2006)、《我們的島:臺灣三十年環境變遷全紀錄》(2018)等書。
1997年起,柯金源入圍與獲得國內外超過一百個重要獎項,其中包括個人入圍七次電視金鐘獎、獲頒攝影與非戲劇導演三座金鐘獎,以「動物救援」獲得NPO媒體報導獎【電視報導首獎】,《獼猴的戰爭與和平》更同時獲得美國【CINE金鷹獎】、美國廣播電視博物館【永久典藏】以及美國蒙大拿國際野生動物影展IWFF兩項大獎與九項優異獎,近年代表作為紀錄片《海》,記錄臺灣近二十幾年來的海洋環境變遷,全片沒有旁白與配樂,以質樸的影像敘事深入海洋。多部作品入圍加拿大、瑞典、印度、新加坡、泰國、中國、西班牙等各國相關影展。
創辦人:馬立群 總編輯:王姿佩
採訪:沈眠 攝影師:吳姿瑩、林艾德 剪接:徐珮珊
作品提供:柯金源 場地提供: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