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4超級美食家(晚):最有氣質的茶道老師又來上課囉,今天老師要來跟大家品飲三款2020年武夷岩茶,包括了慧苑坑野生奇種、倒水坑梅占、水簾洞老欉水仙,到底新茶的表現如何?想看看秀秀老師又帶來甚麼珍藏的茶器、茶具、茶盤嗎?想看完整影片的話可點選影片連結
https://www.facebook.com/eatfans/videos/3475786049207316
另外老師在12月22號起在旅讀中國有開設「好茶賞心課程」,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看看喔
*趙崑秀 老師FB
https://www.facebook.com/chaoksh
#吃美食也要長知識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哪裡,是我的流浪 The Wanderlust」介紹 訪問作者:陳浪 內容簡介: 新銳旅遊作家、外景節目主持人、知名講師、 文字流浪者陳浪,第三本背包客生涯著作 即使隻身出發,你也不是一個人走在路上。 對過去的緬懷,對未來的眺望,途中相遇的故事,轉身...
旅讀中國fb 在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
作者粉絲頁: 陳浪JerryChen
出版社:拓客
李基銘主持人
本集主題:「哪裡,是我的流浪 The Wanderlust」介紹
訪問作者:陳浪
內容簡介:
新銳旅遊作家、外景節目主持人、知名講師、 文字流浪者陳浪,第三本背包客生涯著作
即使隻身出發,你也不是一個人走在路上。
對過去的緬懷,對未來的眺望,途中相遇的故事,轉身離別的遺憾,都收入行囊,都揹往遠方。
肩起的重量,是初心,更是信仰。不怕迷惘,無懼徬徨,先把心走近,再把路走長。
漫漫長途,偶爾停下來問問自己,哪裡,是我的流浪?
從《陸途》到《遠行》,再到新作《哪裡,是我的流浪》
回顧這些年的寫作歷程,於2015年推出《沒有終點的陸途》時,雖然只是新人作者初試啼聲,但在心中已經構築起遠大的藍圖,希冀完成所謂的「陸途三部曲」,分別探討旅行的原因、過程與結果。
《沒有終點的陸途 The Continent》,以Continent(陸地)為軸,旨在描寫我於中國大陸交換半年所走過的城市風景,把重點放在「走過的旅行地(過程)」。
隔年出版的《我不懂青春,只懂遠行 The Backpacker》,則以Backpacker(背包客)為敘事出發,並向讀者闡述這些年的旅行經驗是如何形塑今日的我,讓我有所成長,把重心放在「旅人的轉變(結果)」。
一片土地,一個人,單靠這兩個要素還無法構成一趟旅行,還差「一條路」,把土地與人串連起來,因此誕生了系列最終回《哪裡,是我的流浪 The Wanderlust》,旨在回答「人為什麼踏上旅行?(原因)」。
作者介紹:陳浪
‧既是作家,也是旅人,更是夢想走遍世界的平凡大男孩。畢業於國立政治大學斯拉夫語文學系,於在學期間開始旅行,六年來揹著背包隻身走過歐美亞近兩百五十座城市,也曾赴北京外國語大學、北京大學、復旦大學、南京大學交流學習。對於隻身旅行有著無比熱忱,鍾情於漫漫長路上的美麗與哀愁,執著於向遠方不斷地前進與探索。
‧畢業後投入校園演講,迄今已將自己的故事帶入百餘所台灣大專院校。
‧曾任《OR旅讀中國》雜誌專欄主筆。
‧擔綱中視《神州探秘1、2》及《兩岸新視界》行腳節目主持。
‧個人出版著作
《沒有終點的陸途 The Continent 》(2015)
《我不懂青春,只懂遠行 The Backpacker 》(2016)
旅讀中國fb 在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
作者粉絲頁: 陳浪JerryChen
出版社:拓客
李基銘主持人
本集主題:「哪裡,是我的流浪 The Wanderlust」介紹
訪問作者:陳浪
內容簡介:
新銳旅遊作家、外景節目主持人、知名講師、 文字流浪者陳浪,第三本背包客生涯著作
即使隻身出發,你也不是一個人走在路上。
對過去的緬懷,對未來的眺望,途中相遇的故事,轉身離別的遺憾,都收入行囊,都揹往遠方。
肩起的重量,是初心,更是信仰。不怕迷惘,無懼徬徨,先把心走近,再把路走長。
漫漫長途,偶爾停下來問問自己,哪裡,是我的流浪?
從《陸途》到《遠行》,再到新作《哪裡,是我的流浪》
回顧這些年的寫作歷程,於2015年推出《沒有終點的陸途》時,雖然只是新人作者初試啼聲,但在心中已經構築起遠大的藍圖,希冀完成所謂的「陸途三部曲」,分別探討旅行的原因、過程與結果。
《沒有終點的陸途 The Continent》,以Continent(陸地)為軸,旨在描寫我於中國大陸交換半年所走過的城市風景,把重點放在「走過的旅行地(過程)」。
隔年出版的《我不懂青春,只懂遠行 The Backpacker》,則以Backpacker(背包客)為敘事出發,並向讀者闡述這些年的旅行經驗是如何形塑今日的我,讓我有所成長,把重心放在「旅人的轉變(結果)」。
一片土地,一個人,單靠這兩個要素還無法構成一趟旅行,還差「一條路」,把土地與人串連起來,因此誕生了系列最終回《哪裡,是我的流浪 The Wanderlust》,旨在回答「人為什麼踏上旅行?(原因)」。
作者介紹:陳浪
‧既是作家,也是旅人,更是夢想走遍世界的平凡大男孩。畢業於國立政治大學斯拉夫語文學系,於在學期間開始旅行,六年來揹著背包隻身走過歐美亞近兩百五十座城市,也曾赴北京外國語大學、北京大學、復旦大學、南京大學交流學習。對於隻身旅行有著無比熱忱,鍾情於漫漫長路上的美麗與哀愁,執著於向遠方不斷地前進與探索。
‧畢業後投入校園演講,迄今已將自己的故事帶入百餘所台灣大專院校。
‧曾任《OR旅讀中國》雜誌專欄主筆。
‧擔綱中視《神州探秘1、2》及《兩岸新視界》行腳節目主持。
‧個人出版著作
《沒有終點的陸途 The Continent 》(2015)
《我不懂青春,只懂遠行 The Backpacker 》(2016)
旅讀中國fb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哪裡,是我的流浪 The Wanderlust」介紹
訪問作者:陳浪
內容簡介:
新銳旅遊作家、外景節目主持人、知名講師、 文字流浪者陳浪,第三本背包客生涯著作
即使隻身出發,你也不是一個人走在路上。
對過去的緬懷,對未來的眺望,途中相遇的故事,轉身離別的遺憾,都收入行囊,都揹往遠方。
肩起的重量,是初心,更是信仰。不怕迷惘,無懼徬徨,先把心走近,再把路走長。
漫漫長途,偶爾停下來問問自己,哪裡,是我的流浪?
從《陸途》到《遠行》,再到新作《哪裡,是我的流浪》
回顧這些年的寫作歷程,於2015年推出《沒有終點的陸途》時,雖然只是新人作者初試啼聲,但在心中已經構築起遠大的藍圖,希冀完成所謂的「陸途三部曲」,分別探討旅行的原因、過程與結果。
《沒有終點的陸途 The Continent》,以Continent(陸地)為軸,旨在描寫我於中國大陸交換半年所走過的城市風景,把重點放在「走過的旅行地(過程)」。
隔年出版的《我不懂青春,只懂遠行 The Backpacker》,則以Backpacker(背包客)為敘事出發,並向讀者闡述這些年的旅行經驗是如何形塑今日的我,讓我有所成長,把重心放在「旅人的轉變(結果)」。
一片土地,一個人,單靠這兩個要素還無法構成一趟旅行,還差「一條路」,把土地與人串連起來,因此誕生了系列最終回《哪裡,是我的流浪 The Wanderlust》,旨在回答「人為什麼踏上旅行?(原因)」。
作者介紹:陳浪
‧既是作家,也是旅人,更是夢想走遍世界的平凡大男孩。畢業於國立政治大學斯拉夫語文學系,於在學期間開始旅行,六年來揹著背包隻身走過歐美亞近兩百五十座城市,也曾赴北京外國語大學、北京大學、復旦大學、南京大學交流學習。對於隻身旅行有著無比熱忱,鍾情於漫漫長路上的美麗與哀愁,執著於向遠方不斷地前進與探索。
‧畢業後投入校園演講,迄今已將自己的故事帶入百餘所台灣大專院校。
‧曾任《OR旅讀中國》雜誌專欄主筆。
‧擔綱中視《神州探秘1、2》及《兩岸新視界》行腳節目主持。
‧個人出版著作
《沒有終點的陸途 The Continent 》(2015)
《我不懂青春,只懂遠行 The Backpacker 》(2016)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IC4afh3Cs_M/hqdefault.jpg)
旅讀中國fb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拆哪,中國的大片時代」新書介紹
專訪作者: 李政亮
本書特色:
解讀大片時代的電影類型與市場現況
揭開中國電影軟實力的時代軌跡與特質
中國|拆哪|拆解影像讀中國
大片:一個中國土生土長的語彙。
人們把高成本、大卡司、驚人票房的好萊塢電影稱為「大片」。現在,中國版大片已崛起﹗
美國大片多年來在中國總是能夠攻城掠地,不過,從二○○二年年底的《英雄》開始,中國電影谷底翻身,自二○○三年到二○一七年十五年的時間,中國電影不但在本國市場的票房多次力壓好萊塢電影,也已成為瞄準好萊塢的世界第二大電影市場。
近十五年來,中國大片時代已然成型。
彭博商業週刊專文〈中國電影業 追趕好萊塢〉,直指二○一二年中國已成全球第二大電影市場,可謂中國崛起的眾多現象之一!此外,甚至有媒體指出,二○一七年中國電影市場將超越好萊塢!
「電影」是政治經濟脈絡交錯下的產物,中美角力將對中國電影市場產生什麼樣的衝擊?當中國大片時代已成事實,我們如何拆解它的內在,在華語電影中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
本書以「看電影,讀中國」揭開序幕,從主旋律到商業元素、政策規範到製作發行,涵蓋歷史回顧、最新脈動,介紹了百部重要華語電影與電影人,是認識「中國電影發展」及「好萊塢電影在中國」的第一堂課。
作者簡介:李政亮
輔大法學士、台灣大學法學碩士、 北京大學哲學博士。2000年,帶著觀察者的好奇進入中國現場,在北京生活十二年,中國觀察作品包括《拆哪,我在這樣的中國》(2011年,獲第三十六屆金鼎獎)、《中國課》(2012年,獲選《亞洲週刊》該年度十大好書)。相關專欄包括《蘋果日報》「拆哪,這樣的中國」(2015年~2016年)、《or旅讀中國》「瞅中國」(2013年迄今)。
曾任天津南開大學傳播系副教授、台灣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兼任助理教授,現為文化評論者、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兼任助理教授。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ZfGjIvYHbEI/hqdefault.jpg)
旅讀中國fb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 #旅讀中國12月號(隱遊神州:中國秘境村落10+) #主編甘炤文先生專訪
本集邀請Or旅讀中國 的企劃主編 #甘炤文先生,來電台接受專訪,介紹旅讀中國的12月號的最新精彩內容,封面故事是介紹隱遊神州:中國秘境村落10+,專訪內容有詳細的介紹其中的西藏吉隆溝、陜西黨家村、新疆麻扎村和河南郭亮村…,還有聊到中國近代小說家 #郁達夫 一生的悲苦與起落,還有晚清翻譯小說第一人 #林紓 的故事,他不懂外文卻能大量翻譯外文小說的傳奇人生,精彩節目內容,歡迎鎖定收聽。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ODY7qMA-fn4/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