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語認證激勵&獎勵 給你滿滿的鼓勵👏🏽
為了鼓勵大家來考 #原住民族語言能力認證,除了報考族語認證 #免費 外,原住民族委員會及各地方政府都有提出各種獎勵措施喔!考過族語認證後,取得不同認證級數,對於就業、升學都有不同的鼓勵,各地方政府也有訂定通過認證的獎勵金~詳細內容就跟著Ingay一起來看看吧👀
✨原住民族委員會✨
【應聘專職族語老師】高、優級
⓵保障教學工作機會。
⓶起薪約30,000元,最高可達51,660元。
⓷優級 月薪加3,000元。
【應聘語推人員】高、優級
⓵保障族語復振工作機會。
⓶起薪36,000元,最高可達4,8000元。
⓷優級 專業加給3,000元。
【應聘族語教保員】
⓵保障族語教學工作機會。
⓶起薪31,120元,最高可達52,240元。
⓷優級 月薪加3,000元/高級 月薪加2,000元/中高級 月薪加1,500元。
【瀕危語言師徒制】高級以上
⓵投入族語傳承工作,使幼童沉浸於族語環境。
⓶族語傳習師 36,000元/月。
⓷族語學習元 30,000元/月。
【族語保母】無限定級數
⓵鼓勵以族語托育,使嬰幼兒沉浸於族語環境。
⓶獎勵金3,000元起,最高可提高至4,000元。
【文健站照服員】中級 加薪1,000元/月,中高級以上 加薪2,000元/月。
【報考原住民特考】取得初級以上認證者可報考原住民特考。
【公務員陞遷】初級加2分、中級加3分、中高級加4分、高級及優級加6分
【升學保障】
⓵升學加分|取得認證者,加分35%(應考高中職 初級/應考大專 中級)。
⓶公費留學、師資公費|取得中級以上認證者,得報考。
💰地方政府獎勵金💰
【臺北市政府】中高級 10,000元/高級 20,000元/優級 30,000元。
【新北市政府】中高級 5,000元/高級 10,000元/優級 15,000元。
【桃園市政府】初級 3,000元/中級 4,000元/中高級 5,000元/高級 10,000元/優級 15,000元。
【花蓮縣政府】中高級 2,000元/高級 5,000元/優級 10,000元。
【宜蘭縣政府】初級 500元/中級 1,000元/中高級 1,500元/高級 2,000元/優級 3,000元。
【新竹市政府】通過各級認證,獎勵500元。
〖苗栗縣泰安鄉公所〗通過各級認證,獎勵2,000元。
〖屏東縣春日鄉公所〗初級 500元/中級 1,000元/中高級 1,500元/高級 2,000元/優級 3,000元。
〖屏東縣獅子鄉公所〗中高級 1,000元/高級 2,000元/優級 3,000元。
〖臺東縣達仁鄉公所〗初級 500元/中級 1,000元/中高級 1,500元/高級 2,000元/優級 3,000元。
〖臺東縣金峰鄉公所〗初級 500元/中級 1,500元/中高級 3,500元/高級 5,000元。
〖臺東縣池上鄉公所〗初級 500元/中級 1,000元/中高級 1,500元/高級 2,000元/優級 2,500元。
〖花蓮縣新城鄉公所〗初級 600元/中級 800元/中高級 1,200元/高級 2,000元/優級 2,500元。
〖苗栗縣南庄鄉公所〗初級 500元/中級 1,000元/中高級 1,500元/高級 2,000元。
〖桃園市復興區公所〗初級 3,000元/中級 4,000元/中高級 5,000元/高級 10,000元/優級 15,000元。
#族語認證 #獎勵措施
#Ingay資訊分享 #資訊 篇
ℹ️臉書搜尋「資訊」,可以更快找到Ingay與團隊整理的在地相關訊息ℹ️
—————————————————————
加入Ingay的Line好友‼️
Line連結|https://lin.ee/fykSmOb
Line ID|@ingaytali
族語認證中級加分 在 Ingay Tali 穎艾達利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越來越多元、還是越來越單元?】
(真心請家長與準家長們關心這個議題,或者叫「將來性」的議題)
今日(3/18)市府召開「友善免試入學超額比序制度」的記者會,終於回應了『因為愛真放心』連線上週的記者會(詳見 https://goo.gl/ZcZJK9 )。
在記者會中,市府把焦點鎖定在「同分比序11項簡化為6項」以及「體適能基本分提高為6分」兩個政策方向。強調所謂「優勢發展、適時適性;科科等值、減輕壓力」的核心理念。相關政策改變從明年度起適用(目前的國二生)。
因為上午在白河區,趕到市府已經是合照時間,看著市府準備的新聞稿貌似亮點之處,但Ingay檢視新聞稿的內容,除了「基本分提高為6分」一項,有回應對「重大傷病或身心障礙學生逕以4分計算」的(疑似)整罰性條款之外,心中還是一堆狐疑。所以會後到教育局拜訪聯絡人與承辦科再次確認。
我們就從「語言認證」說起吧!
Ingay的質疑是:語言認證的分級制要如何對應到比序的「5」分制?
以族語來說,目前16族42種方言別的認證測驗區別為初級、中級、中高級、高級、優級五級;扣除特別環境資源的學生,以實際的學校教育內的「本土語文教學」進度,多數完成的認證等級是初級或中級。那究竟是說完成任一級數的認證測驗就可以拿到比序「5」分、還是對應初到優級來拿1到5分?若是後者,那根本是無視於教學進度與資源。
同樣的問題也可以在閩語與客語認證上發現:
#閩語認證 目前分ABC三卷測驗:分別對應A卷(A1基礎級/A2初級)、B卷(B1中級/B2中高級)、C卷(C1高級/C2專業級);
#客語認證測驗 則分四縣、海陸、大埔、饒平與詔安五腔,初級與中級暨中高級兩卷,分別對應初級、中級與中高級三級。
這 #語言認證的5分比序分究竟如何對應?詢問承辦科表示還沒有定案,要等開會來討論決定。Ingay則提醒經辦一定要注意上述的實務問題。
而且的而且,根據這份新聞稿,這個「語言認證」還包含「英文」。那為了「日後」的使用可能以及現實的補教環境,會不會反而限縮了「本土語言(母語)」的投入程度?
此外,把目前的超額比序順位刪除各單項,也就是把比序從11項改成6項(請參考附圖 https://goo.gl/o2Nsng),而六個項目裡的「分數」比例愈形加高,是不是有背離「多元發展」的初衷嫌疑,而又回到比學習成績的老路線?把學習總分換包裝成總積點制(參考附圖 https://goo.gl/FBjHK7 ),而後重複評價(甚至包含「會考加註標示」一項),這樣是鼓勵適才適性,還是又回到一元競試的過去?
再來,整個比序制的總分仍是固定,各項目的佔比是否會有互相排擠、甚至脫離學生(與家庭)的環境影響分數?(例如:需大量協助家事或經濟狀況的學生,所謂「服務學習」與「社團參與」的投入極可能受到壓縮,是否會影響分數取得?)
當然,衷心期待孩子們不再像過去的我們那樣飽受填鴨式的折磨,而有更多發展不同潛能的空間,這真的很需要教育專家投入政策的研議,這條路真的沒這麼平坦,而是險阻重重。希望關心教育的朋友們一起共襄盛舉,我們跟教育政策單位一起努力看看能怎麼突破吧!
#集思廣益
#加分比序真的不是那麼單純的事情
#還是希望多元多適性而不要只會死讀書
族語認證中級加分 在 民意論壇:聯合報。世界日報。udn tv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族語 不是認證就能傳承
伊當/阿美族、台灣原聲文化藝術團團長(新北市)
如果問原住民朋友,郭英男、李泰祥參加原住民族語言能力認證測驗,結果是如何?相信答案是一致的「摃龜」!那原住民族語言能力認證的目的是什麼?
日前和參加族語認證的鄉親閒聊,大部分都說不出為何要參加檢定,也對測驗方式搖頭。原住民,除中學生通過族語認證考大學加分外(達到目的也大多不再學習),「族語認證」對原住民有什麼用途?原住民各族一定要參加這樣認證考試才算是原住民嗎?原住民語言認證,由非原住民學者來擬定測考方式,這樣適合嗎?
部落一些耆老們,述說族語的能力自然毋庸質疑,且文化意涵豐富深遠,在部落裡受尊重與推崇;讓他們來參加族語認證考試,似乎強人所難,亦失去保存原住民語言文化的意義。
有些耆老們,頭腦裡有很多族裡的深層文化內容,但是需要透過較長對談,才會挖掘出來;利用電腦考聽力,考閱讀隨即測驗問答等方式來認證耆老們的族語能力,實在有點糟蹋部落的文化瑰寶。
自古以來,原住民就以口傳歷史、文化著稱,舉凡唱歌、跳舞,傳承種族、部落歷史、文化,無一不是表達得淋漓盡致,且帶著深厚感情。即使環境變遷,推展原住民文化,總不能捨棄文化最深沉的元素吧?族語認證不應交由非專研原住民的學者來研擬測驗方式吧?
原住民族語認證初級及中級測驗考聽力及口說測驗;中高級、高級及優級測驗考聽力、口說、閱讀及寫作測驗。政府機關的原住民,從官員、民代到公務員們,很少參與族語認證考試,請尊重原住民的語言主體意識。如同當初九族文化村構想,濃縮匯集原住民各族群的文化,由學者專家規劃指導,讓原住民表演;最後,觀光客看到的是似是而非的歌舞表演,而不是真正原住民的文化內涵。
原住民族語言能力認證測驗,應該調整測考方式;在此呼籲,原住民的文化強化與傳承教育的重擔,原住民要自己擔!期望台灣原住民或其他對族語專精人士,共同努力保存原住民語言文化,掌管原住民事務的官員深思,期待大家都能背起原住民的十字架,一齊努力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