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星期心血來潮有個諗法:「不如請大家分享嘅自己想睇但又無時間睇嘅書。」
點解咁做?一來,係因為我想更深入咁認識呢度嘅朋友。二來,我亦想借呢個機會,擴闊下自己嘅眼界。
最終,我執咗十七本書;其中十三本係 Patreon 會員提名,另外有四本係我自己嘅推介。希望 2021 嘅上半年,可以寫起晒以下呢十七本書嘅精讀掫要同評論,同 Patreon 嘅會員分享。
加入 Room 101 by 利世民
https://www.patreon.com/join/LeeSimon/checkout?rid=6507958
=== 我 是 分 隔 線 = = =
【#1|Benoit Mandelbrot, The (MIs)Behavior of Markets 】 點解市場咁唔穩定,不可測?當一個系統裡面有好多互為因果嘅關係,其實好自然就係唔穩定同不可測。知道咗喇,咁又點呢?相信大家最想知嘅答案係:「假如明知市場嘅特點,又可以點樣征服市場?最低限度,點樣先至唔會轟烈陣亡?」最後,雖然多數人見到呢個題目都會諗到財經金融,但其實一理通,百理明,任何社會現象背後嘅演變軌跡,亦大同小異。
【#2 |Timothy Brook, Great State: China and the World 】 呢本書嘅重點係:「目前我哋見到嘅中國,其實延伸自被蒙古征服之後所建立嘅大國家結構(Great State)。」書裡面十三個單元,可以單獨去睇,但串埋一齊,又有個更大嘅故事。最重要係,歷史書,睇落好似講過去,但作者好多時都係講緊目前;當然,更值得大家推敲嘅,係究竟從作者所鋪陳嘅歷史,究竟 Great State 嘅未來又會點。
【#3 |Steven Pinker, The Better Angels of Our Nature: Why Violence Has Declined 】 雖然我哋成日都覺得,兩次世界大戰好暴力,死好多人;有啲社會,好似美國,槍械泛濫,日日都有人死。但實際上,今時今日嘅世界,人與人之間嘅暴力,少過以前好多。人類文明嘅定義,就係唔再講打打殺殺,係咪?但點解會有呢個現象呢?如果話人性本來就係殘酷惡毒,又係乜嘢原因令人嘅獸性受到壓抑呢?又或者,過去幾十年來相對嘅非暴力,其實只係異數?
【#4 | Neil Postman, Amusing Ourselves to Death: Public Discourse in the Age of Show Business 】 呢本書最初出版係 1985年,當時最主流嘅娛樂係睇電視。但到今時今日仍然有人話,呢本書嘅講法一樣可以用來分析 social media 。當一個觀念可以貫穿唔同嘅時空,佢就符合經典呢個定義。究竟 The medium is the metaphor 呢句說話,係乜嘢意思?假如話電視係「公仔箱」,咁手機又應該係乜嘢呢?
【#5 | Ray Dalio, Principles, Life and Work 】 Ray Dalio 搵好多錢,好叻,我最初留意佢,亦都係因為 Bridgewater Associates 旗下基金曾經跑贏大市。不過,如果因為佢搵好多錢就睇佢寫嘅嘢,就好容易失望,因為我唔相信成功可以複製。好多年前,Principles 仍然係一份可以免費 download 嘅 pdf,我都已經搞過讀書會討論分享。Ray Dalio 係個有諗法嘅人,佢亦都好落力去宣揚佢相信嘅價值觀。Principles 裡面所描繪嘅做人態度,我形容係「極端理性主義」;究竟咁理性嘅人,係咪好不近人情呢?當然,我咁講得,就梗係覺得唔係喇!我甚至乎覺得,極端理性主義,先係真正嘅大情大性。
【#6 | Simon Sebag Montefiore, Jerusalem: The Biography 】 話說有種心理病叫「耶路撒冷症候群」(Jerusalem Syndrome),去到耶路撒冷嘅人,會忽然感覺到聖靈嘅感召,做出一啲好怪異嘅行為。但生活響耶路撒冷嘅人,又會點呢?呢本書嘅作者野心好大,用一個地方嘅人同事,去刻劃三大宗教三千年嘅歷史。其實,過去我一直有個疑惑:明明地球咁大,大把地方嘅條件好過耶路撒冷,點解幾千年來,呢班人究竟係爭緊啲乜嘢?
【#7 | Eric Hobsbawm, Fractured Times: Culture and Society in the 20th Century 】 因為想從一個馬克斯主義者嘅角度睇現代資本主義社會嘅歷史,所以其實我一直都想開始讀 Hobsbawm 嘅著作。既然有朋友提名呢本書,就不如由呢本開始喇。
【#8 | Michael Sandel, The Tyranny of Merit: What’s Become of the Common Good 】 好多人鍾意 Michael Sandel ;佢嘅 Justice 同 What Money Can’t Buy 我都有認真去讀。坦白講,我認為 Sandel 叻在將知識普及,但就唔算得有咩個人又或者創新嘅構想。不過,就算係唱「別人的歌」,只要唱得好都值得欣賞嘅。Meritocracy,粗粗地咁可以解做「有能者居之」究竟 Sandel 會點樣去反對?
【#9 | Robert Greene, The 48 Laws of Power 】 Greene 嘅書,我淨係睇過佢寫嘅 Mastery。如果無記錯,當時應該係睇完 Malcolm Galdwell 嘅 Outliers 之後,順手睇埋。我對 Greene 嘅評價係:「一個好識得將唔同嘅故事炒埋一碟上枱嘅作者。」
【#10 | David Benatar, Better Never to Have Been: The Harm of Coming into Existence 】 呢個提名好特別;雖然我只係好簡略咁睇過些少背景資料,但直覺已經話我知,呢本書個種離經叛道嘅程度,係 handle with care 嘅級數。
【#11 | Niall Ferguson, The Square and the Tower: Networks and Power from the Freemasons to Facebook】 呢本書其實都係我自己嘅書單上面好耐;我想睇呢本書係因為佢嘅主題係 Network (The Square) vs Hierarchy (The Tower) 。但令我有少少猶豫嘅係呢本書有少少標題黨;我都幾肯定,有人以為本書係講 Freemasons 同 Facebook 嘅秘聞就衝咗去買。
【#12 | Matthew Walker, Why We Sleep: Unlocking the Power of Sleep and Dream 】 提名呢本書嘅朋友,問我有冇話一定要咩範圍。其實我近年嘅興趣都好雜;好似之前 James Nestor 嘅 Breath ,我唔單止有睇,做埋實驗㗎。
【#13 | Jane Mayers, The Dark Side: The Inside Story of How the War on Terror Turned Into a War on American Ideals】
【#14 | Jane Mayers, Dark Money: The Hidden History of the Billionaires Behind the Rise of the Radical Right 】 呢兩本書,The Dark Side 係講 911 後嘅美國,Dark Money 係講 Obama 年代共和黨嘅分裂同變異。一睇就知,作者好唔鍾意共和黨;但我又睇吓,究竟呢個本書可以有幾咁深入,有幾多大家未聽過嘅秘聞。
【#15 | Kate Fox, Watching the English: The Hidden Rules of English Behavior 】 似乎係本輕鬆小品;既然呢期咁多香港朋友都諗住去英國,又或者已經身在英倫,寫呢本書嘅推介,應該有市場啩。
【#16 |Kevin Kelly, What Technology Wants 】Kevin Kelly 我嘅形容係「奇男子」「先知」;先知,其實都係早過你知,但佢就早過我哋知一啲好重要嘅嘢。例如早在 2008 年佢就提出,話有 1000 個真正 fans 就可以做一個專業嘅 creator;呢個講法,比起依家大行其道嘅 passion economy,早咗十年。但我認為 Kevin Kelly 嘅真正代表作,係呢本 What Technology Wants。Kevin Kelly 對科技嘅發展,好樂觀;就算終有一日,機器嘅智能,將會做到甚至超越人類,但咁又點?汽車快過人類,咁你係咪打跛雙腳吖?工具嘅存在,被動咁睇係解決問題,但主動咁睇係去增加我哋嘅可能性。Kevin Kelly 用嘅例子係:如果莫扎特出生早一百年,當時冇鋼琴,咁佢仲係唔係咁偉大?雖然呢本書係十年前嘅作品,但先知嘅預言,就梗係要攤一陣先至可以公道咁評論,係咪?
【#17 |Garry Kasparov, Deep Thinking: Where Machine Intelligence Ends and Human Creativity Begins 】今季壓軸係 Kasparov 講返佢象棋事業高山低谷嘅自傳。雖然呢本書唔少篇幅講佢對 Deep Blue 嘅對弈。但就算你唔識,又或者唔鍾意捉棋,都不得不配佩 Kasparov 嘅 insight:「既然人類遲早都會輸比電腦;我寧願做歷史上第一個輸畀電腦嘅世界冠軍。」當然,輸咗棋之後,佢一定好多反省,但佢嘅結論係唔應該抗拒電腦,反而係要諗點樣用電腦令人腦嘅功能更強大。Kasparov 都有講到 Singularity,但佢比 Kevin Kelly 更樂觀;唔好忘意,Kasparov 曾經當住全世界面,畀電腦活生生咁蹂躪,連佢都話人工智能是個好東西,或者我哋都應該趁早了解其實呢個係一個咩心態。
「旗揚獸道評價」的推薦目錄:
- 關於旗揚獸道評價 在 利世民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旗揚獸道評價 在 名為變態的神父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旗揚獸道評價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旗揚獸道評價 在 旗揚獸道漫畫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銀行資訊懶人包 的評價
- 關於旗揚獸道評價 在 旗揚獸道漫畫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銀行資訊懶人包 的評價
- 關於旗揚獸道評價 在 [19秋] 旗揚!獸道1 - 看板C | 獸道PTT 的評價
- 關於旗揚獸道評價 在 2022旗揚獸道評價-寵物社群,精選在PTT/MOBILE01/Dcard上 ... 的評價
- 關於旗揚獸道評價 在 2022旗揚獸道評價-寵物社群,精選在PTT/MOBILE01/Dcard上 ... 的評價
- 關於旗揚獸道評價 在 2022旗揚獸道評價-寵物社群,精選在PTT/MOBILE01/Dcard上 ... 的評價
- 關於旗揚獸道評價 在 [問題] 為什麼沒人嘴萌獸寵物店這個翻譯? 的評價
- 關於旗揚獸道評價 在 這個男主無禮至極!不斷對公主使用背摔來羞辱她!!AhLan帶你 ... 的評價
- 關於旗揚獸道評價 在 《為美好的世界獻上祝福》作者作品《獸道》(けものみち ... 的評價
- 關於旗揚獸道評價 在 [閒聊] 萌獸寵物店(旗揚獸道) 33 魅魔村- 看板C_Chat | PTT動漫區 的評價
- 關於旗揚獸道評價 在 獸道ptt 的評價
- 關於旗揚獸道評價 在 【萌獸寵物店】動畫裡沒告訴你的事一~四集- YouTube 的評價
旗揚獸道評價 在 名為變態的神父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沒有要幫鄧說話的意思.
不過這人的觀點也未免太不分是非.
鄧惠文受記者詢問育嬰假,全文應是,
「如果您還認為女性在工作上需要受到那些壓抑,請走出來看看,我,我周邊的女性,大家都好好的用到育嬰假,大家都會去爭取在工作和育兒雙邊的權利,我有很多同事朋友,是太太繼續在工作,先生請育嬰假,而且請蠻長的.」
而她接著有相關回答:
「她連珠炮教導我如何爭取女性應有的權益:『如果你也嚮往這樣的世界,就從自己試試看,好好地跟伴侶溝通.如果你的公司有違法做法,不讓你享受已經制定的法律,你可以挺身而出去檢舉他,我們都會支援你的.』」
鄧的觀點當然受限於她的周遭,不過這不代表她選擇漠視,或構成幻滅的理由,相反,她教導對方方法,鼓勵對方有所行動,並表達支援,當然,她可能用了類似激將法的玩意兒.
至於,她分析韓國瑜用膝蓋走路,這就有趣了,沒記錯的話,那是應主持人要求,而她的分析是中性的,韓國瑜之所以會採取這樣的行為,是因為想把主持人帶到地下,展現自己的優勢,因為他面臨博恩的質問,想反擊對方,帶入自己的邏輯,用膝蓋走路,他可以走得很順遂,博恩則一下子就不支倒地.
至於韓國瑜的心理素質不適合當總統,我想這是一般人都會下的判斷,這樣子就叫「假藉醫師身份行使政治目的」實在荒唐可笑,如我是一個老師,評論韓國瑜此舉不能教小孩,那就是假借老師身分行使政治目的;如我是一個廣告人,批判韓國瑜負面行銷的方式是失敗的,那我也是假借廣告人行使政治目的,這樣子的邏輯,只是禁止其他人批評韓國瑜罷了,又或者,拿他人身分做文章,我可以批評,你鄧惠文不行,因為你是心理醫師.
墨子,「親士」有云,
「吾聞之曰:『非無安居也,我無安心也。非無足財也,我無足心也.』是故君子自難而易彼,眾人自易而難彼,君子進不敗其志,內究其情,雖雜庸民,終無怨心,彼有自信者也.」
君子對自己嚴苛,對他人寬鬆,一般人對自己寬鬆,對他人嚴苛,為何會有這樣的心態?不是沒有安定的居所,是沒有安定的心,不是沒有豐富的資產,是心裡怎樣都不滿足,所以框架他人以莫須有的標準,對自己的標準卻低落的異常,就是要控制他人以滿足自己,缺乏自信的關係而已.
鄧惠文是綠黨不分區參選人,身為一個政治參選人,就理當評論政治,如果她不評論政治,不評價極有可能擔任總統的候選人,那她才是失格的,韓國瑜以一個總統候選人之姿,在正常訪談之中,毫無預警的用膝蓋走路,引起了眾人的驚愕,台灣歷來的總統,或者說,全世界的總統,都不會有這種沒有邏輯的異常行為,鄧惠文以自己的專業解除眾人的疑惑,並以候選人的身分發出評價,讓其他人心裡明白她的政治意見,這不但是誠實的,而且有助於公眾利益.
有問題的是製造疑慮的韓國瑜,而非解除疑惑的鄧惠文.
至於鄧惠文砲轟吳宗憲對憂鬱症的誤解,以及新店無差別殺人犯患有思覺失調症,被民眾大喊唯一死刑,質疑「鄧惠文在哪裏」-神父必須說,這是典型的不分是非,流氓似的邏輯.
如同羅智強每逢軍中案件,就質問洪慈庸在哪裡一樣.
如果解除一個人製造的疑慮,就必須解除另一個,不然就是「風向對了開罵,風向不對靜悄悄,果然政客」,那如此這般,依樣畫葫蘆,當她試圖解除新店殺人犯的唯一死刑,你還是可以找另一個,比如「翁仁賢執行死刑的時候,你在哪裏?」質疑她不公正,一個接著一個,當你不能解除所有人的疑慮,你就不能解除任何一個,否則就是不公正,這就是要眾人陷入在吳宗憲和唯一死刑的吶喊之中,而沒有一個誤解能被解除,只要有人試著解除誤解,她就會被抵制,她就會被質疑是政客,而不是那些散播疑慮的人.
「你不能拯救全部的人,所以不准拯救任何一個」這就只是在反對拯救而已,而你不能解除所有人的疑慮,所以不能解除任何一個,這就是在反對解除疑慮.
握有話語權的精神科醫師,並沒有教育群眾的責任和義務,這是被框架以奇異的道德標準,好用來責難他們,他們並不是聖人,只是提供意見給他人參考而已.他們的意見並非全然的正確,但依著他們專業有較高的參考價值,當他們發出錯誤的意見,應該被批評,而不是冠以莫須有的罪,純粹是因為他們無法滿足個人的期待,責任是你冠給他們的,義務也是由你添上去的,自己擅自期待,又擅自失望,趁她說錯了一件事的時候,再把自己幻想與期待加諸在她身上,要她為它們破滅的事情負責,好似什麼侵害公眾的事情一樣,不是她的錯誤,也歸屬於她,再藉機公布她十年前的過往,其實,只是在報私仇而已.
更何況,十年前,鄧亦是受害者,她遭遇到了色情報復,如我們都認同,沒有任何女性應該遭此對待,無論任何感情糾葛,都不應該允許蕩婦羞辱,這就像我們在評判是非之前,必然先否定暴力,何況,還是超越質與量的性暴力、精神的折磨.
若滿口女性權益,卻連最基本的,不要利用女性受暴的過往,進行重複的羞辱,訐人陰私,以為樂趣,都做不到的話,我看不出,這樣的人哪裏在意女權了,哪裏在意女性了,有什麼資格去批評鄧惠文漠視女性-你不能要求其他人代替你去找女性的曙光,等到發現她也是需要曙光的那個人,她也需要自己拯救自己,就憤怒的責備她,「曙光在哪裏?」、「我們女性的曙光呢?」、「妳為什麼沒有帶來給我?」然後就落井下石,像個男性一樣去羞辱她.
我想,這不是爭取女性權益,而是要其他人滿足自己的利益罷了,談不上是「我們女性」,而是「我」,我需要一個免費的勞工,我需要一個任我擺布的玩偶,我需要一個完美的心理醫師,她是貌端莊大方的,口齒清晰的,傳遞我各式各樣的知識,任由我憧憬,任由我慾望,替我去討伐我的敵人,為我爭取權益,說出由我希望她說出的話.
只能前進,不能後退,不容許出錯,或有自己的想法.
我想,這只是需要一個沒有感情的機器人罷了.
鄧惠文說的沒錯.
「『我也來寫一篇,讓大家都知道他(她)的真面目?』」
「這種輿論公審的武器,可用於公義,也可用於私仇.」
「懇請師長家長撥冗輔導孩子,我們不希望孩子以為用網路人身攻擊是討回感情公道的好方法.請與孩子討論,協助他們辨認,哪些是需要揭發的惡行,哪些是私人情愛的糾葛.」
不過她也錯的離譜,錯在於,套用錯對象,把自己曾經面對,或者想像他人可能對她做的事情,套用在羅志祥身上.
羅志祥的行為,不屬於私人情愛,反而比較像需要揭發的惡行-這是學習心理學的人,普遍會遇到的盲點,心理學讀取的是行為背後的意識,而可能忽略了,行為本身所在的情境,甚至置於眾人的意識之中,所代表的意義為何,好比「恐怖情人」好了,這不是一個正式的心理學詞彙,屬於在親密關係之中,「得不到就把你毀掉」,這樣的意識,進而產生報復的行為.
然而,報復,也有分正當的與不正當的,「得不到」也有可以理解的,不能理解的,如果只讀取意識,就會讀成各種不相干的玩意兒,連結在一起,只因為他們看起來很像,滿足了「得不到-報復」的意識公式,羅志祥是個被報復的對象,周揚青與他又是情人關係,她失去情感,遭到背叛,他們曾經歡好過,於是這看起來就像私人感情糾紛.
然而,周揚青說,
「我如果想要毀掉他絕不是只到今天這一步.他如果只是單純的劈腿分手我都絕不會寫這篇文章,我說最後一遍,我會以這樣的方式是因為他行為品質敗壞、道德淪喪,並且無改過的可能,所以不願再讓其他女生受害!」
又說,
「分手後曾問過我媽媽,如果他追我的時候,我去網上查他的事情,能看到他這些行為,我絕不會和他在一起,但可惜那時候沒有一個被傷害過的女生站過出來……所以我現在要做那個人!」
這可以看見,羅志祥的行為,顯然不是花心或是劈腿而已,屬於兩人之間,主觀的感受,承諾與公平性的問題,而是一般人不會做的事情,牽涉到廣泛的傷害,周揚青也「不只是」為了自己而已,也關乎她個人感知到的,對於他人的公正.
如果有人在你眼前犯下惡行,如果你知道這些事,知道有其他受害者,妳要採取行動或視而不見,的問題而已.
如果你只是「好聚好散」,只是「寬容大量」,流於這種私人感情間的處世原則,放在眾人的情境之中,恐怕只是一種鄉愿,一種「姑息養奸」罷了.
我們觀看她所記述的,
「你都會約女生來家裡 關鍵還都是不同的 你去到每一個城市 都有可以約到酒店的女生 你和曾經介紹給我見過的你旗下的女藝人 甚至你的化妝師 都有長期不正當男女關係 還有你和你兄弟們對於那些被你們叫出來玩的女生是如此的不尊重 更過分的是 你們還會經常舉行正常人都無法想像的“多人運動”…… 這些顛覆我三觀的事情 全部,都發生在我最深愛的,愛了九年的你身上…」
「如果我們是因為性格不合或者你愛上別人分了手 我一定會做一個大家口中優秀的“前女友” 分手了甚甚麼都不說 灑脫地講一句 我們還是好朋友~ 但抱歉 這次的情況太特殊了 因為我知道 現在 包括以後 還會有很多很多的女生在同時被你騙著 她們可能還天真的以為她們是(除我之外的)唯一 姑娘們 千萬別自信到認為自己是那個可以改變他的人 因為有的人 他渣 是天生的 (你真的太太太太太 X100 渣了!!!)」
如果如她所說,每到一個城市,就開始獵豔,並且和他的兄弟們,一起雜交,而他對於每個對象都有欺騙的成分,甚至於,他和他的兄弟們,對於被叫出來玩的女生非常的不尊重,我想,這樣的行為,就不是什麼私人感情間的問題,而是傾向南韓的男星勝利,或是N號房事件,那樣子以支配、操控、獎賞、懲罰,使其無法自主,以制式化的方式,將人當作工具,滿足自己的慾望,甚或免除一切的風險,道德譴責和法律制裁,類似於PUA的心理變態行為.
「就算知道心理變態者們在尋找伴侶的路上順風順水,你還是會驚訝地發現,很多人女人會在監獄外面苦等某個殺人犯出獄.心理變態者們都是情場高手,畢竟愛人們總願意被謊話哄騙.很多人都在尋找無條件的愛和奉獻.這種愛,心理變態者們可以裝得出來-相比之下,一個正常人則可能會對伴侶說:『聽著,寶貝,我可不會繼續忍受你做這些傻事.』但對女人來說,這種愛就像毒品,她們忍受一定程度的痛苦,去換取想要的歡愉.」
「家庭成員,特別是母親和妻子,大都會忍受心理變態者,因為他們會在心理變態者身上尋找閃現的同理心,並且認為自己可以改變對方.當然,心理變態者是不會改變的.這就像是一個男人娶了一個她在酒後縱情中認識的女孩,兩年後,驚訝地發現妻子和別人上床.即便是聰明人也會在這些情境下自欺欺人.每個人都傾向於自認有能力控制別人的行動和命運:『我和他的關係非同尋常,我可以看見他身上的優點,我知道他是個好孩子.』」
「心理變態者知道怎樣讓別人感覺自己是特別的.他們知道如何吸引別人,抓住別人的心,接著在某些情況下,開始實施暴力和羞辱,之後再用『我愛你』彌補.所以心理變態者的家人們會說:『他只是不能控制自己.我知道他內心存在一頭猛獸,但我可以控制他.』所以母親和妻子會護著心理變態者.對兄弟或者其他家庭成員來說,又有家庭歸屬感和家族帶來的同理心.所以即使一個變態人格者四處樹敵,家人們還是會和他同仇敵愾.」
「所以在一個徹頭徹尾的心理變態者身邊要怎麼表現才對呢?正確的做法是不要露出任何利用價值.如果你們似乎相見恨晚,不要相信,只要笑笑然後離開就好.每一個百人以上的派對裡,都可能有一個心理變態者,尋找有弱點的人伺機下手.如果有人來與你互動,記得仔細觀察這個人,看看他是否表現出任何古怪的行為.」
這是詹姆斯.法隆,在「天生變態」一書中,所做的描寫.
鄧惠文受限於自身的經驗,產生了相當嚴重的誤判,這是必須被糾正的,周揚青並不是什麼恐怖情人,相反的,羅志祥才可能是那一個「恐怖的情人」.
然而,這不代表,她必須因著這個錯誤,把她的過往,包含她所犯過的錯誤以及受害的經歷,甚至不屬於她的,都歸咎在她身上,對於她進行徹底的否定.
大錯有大錯的代價,小錯有小錯的責罰,若將十年前的過往,覆蓋在現在說錯的話上,這無疑是藉由一個小錯,要人們用十惡不赦的眼光去審判他.
這不但不相干,也不公正.
一個女人因為一個男人而懷孕大鬧醫院,會因為那個男人有了家庭,身心的痛苦就消失了嗎?或者是將罪都移轉在她身上,她犯了破壞別人家庭的罪,這大於一切,別人對她犯的罪卻都煙消雲散了,她成了唯一的恐怖情人.
是與非,罪與罰,並不能用簡單的思考,去簡化一切.
如此,變會成為瘋狂的法官,朝著無辜的人們揮下女巫之槌,再來說,
「你跟他們都一樣.」
這,就是是非不分.
「如果被告過著不道德的生活,那麼這當然證明她同魔鬼有來往;而如果她虔誠而舉止端莊,那麼她顯然是在偽裝,以便用自己的虔誠來轉移人們對她魔鬼來往和晚上參加巫魔會的懷疑.如果她在審問時顯得害怕,那麼她顯然是有罪的,良心使她露出馬腳.如果她相信自己無罪,保持鎮靜,那麼她無疑是有罪的:因為女巫們慣於恬不知恥地撒謊.如果她對向她提出的控告辯白,這證明她有罪;如果她由於對她提出的誣告極端可怕而恐懼絕望、垂頭喪氣,緘默不語,這已經是她有罪的直接證據.如果一個不幸的婦女在受刑時因痛苦不堪而骨碌碌地轉眼睛,這意味著她正用眼睛來尋找她的魔鬼;而如果她眼神呆滯、木然不動,這意味著她看見了自己的魔鬼,並正看著他.如果她發現有力量挺得住酷刑,這意味著魔鬼使她支撐得住,因此必須更嚴厲地折磨她;如果她忍受不住,在刑罰下斷了氣,則意味著魔鬼讓她死去,以示使她不招認,不泄露秘密.」
所謂獵女巫,即是不論原因為何,不論是非對錯,不管時空背景,一律加上道德的罪,造一個完美的影子,凡不符合期待,就追責她使她消失-各種罪名是拷問的延續,怎樣的女人,從她生活中種種,都能找出瑕疵來,層層堆疊,用自己被欺騙,當作問罪的證據,去決定罪的大小.
是以,女巫與魔鬼的交配,女巫能否支配男人的愛恨,女巫殺死胎兒(墮胎)等,都能成為罪名.
一個女人被懲罰,另一個女人沒有,不公平,所以一起被拷問,或施予更重的罪.
恕神父直言,這樣子公布鄧惠文的陰私,說她施壓媒體,說她是恐怖情人,再把她不合己意的行為,都打成錯誤,這樣的行為,跟獵女巫沒兩樣.
2016年,還有人在網路上討論她的事,索要她的照片,評論她的身體,你不譴責這個,反說她施壓媒體,是小三小王,這不才是真正的不公正嗎?
為公義者,有其價值規準,比例原則,為私仇者,沒有下限,不分是非,一律糾結在一起,直到對方消失,直到自己滿意.
公與私的差別,就在於此,brother.
旗揚獸道評價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AI革命是泡沫很危險?孫正義這樣說
日經中文 文 日經中文 2019-08-11
孫正義率領的軟銀集團7月26日宣佈成立專注於人工智慧(AI)投資的10兆日元規模的「軟銀願景基金」2號。軟銀的願景基金席捲著世界的創新企業,但既有讚揚,又有批評。這種席捲世界的鉅額投資描繪的是怎樣的未來?如何控制經營的風險?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就此採訪了軟銀集團會長兼社長孫正義。
記者:全世界都在談論「AI革命」。
孫正義:AI已經結束學術研究的時期,進入了在社會上加以應用的時期,今後將徹底得到利用。如果列舉10年後AI最明顯改變的3個領域,或許是企業的商業模式、醫療以及交通。「獨角獸」企業(企業估值超過10億美元的未上市企業)也將不斷誕生。與互聯網創始期相比,AI更早的開始創造利潤,強烈感受到了成效。
記者:有觀點認為這是「科技泡沫」。「革命」變為空喊口號的風險是否存在?
孫正義:在二十多年前,互聯網革命啟動之時也出現同樣的質疑,但結果是什麼樣呢?互聯網廣泛且深入地在生活的所有方面普及。AI也如出一轍。「AI疲勞」不會發生。
只是那些不理解科技的人在喊「那是泡沫」、「很危險」。在理解科技的我們來看,如今是革命的入口,充滿機會。在互聯網革命之時,也有人説「互聯網是玻璃洞穴」,如今或許正在感到羞愧。
現在,主要IT企業的PER(市盈率)平均值約為30倍。另一方面,具有每年約30%的利潤增長率,經過2年,PER將變為10倍左右。這個數值將是與日本國內製造業相同的水平,所以不能説IT企業的股價過高。如果考慮到5年後,增長性低的製造業或許反而屬於高估。關鍵是以多長的時間跨度加以評價。
記者:有估算認為,在全球的基金向投資者籌集的資金中,仍未被用於投資的「待投資金」創出了歷史新高。
孫正義:或許是缺乏發現投資對象的能力,雖然這個世界充滿機會。實際上,我們的「軟銀願景基金」1號原打算在5年裏完成投資,但在2年後基本就用完了資金。同時實現了較高的收益率。2號基金仍能發現很多好的投資機會,因為「獨角獸」企業將不斷增加。
記者:軟銀集團的總市值僅為12萬億日元,但持有股票的價值合計達到27萬億日元,存在巨大差距。作為「投資企業」的戰略是否在市場上並未充分獲得積極評價?
孫正義:市場的期待值趕上、超過公司實力值的時期終將到來,並不焦急。或許有外部人士認為,軟銀集團旗下的移動通信業務已經成熟。不過,只要基金業務取得成功、實現較高收益率,市場的安心感也將隨之提高。從明年前後開始,或許基本上每個月都會出現投資對象的首次公開募股(IPO)的情況。
記者:您將日本評價為「AI落後國」。
孫正義:必須認識到這很危險。日本在世界上不斷喪失競爭力,就是因為對進步並不貪婪。由於決策遲緩,跟不上世界的進步。
很多大企業都缺乏追求一本萬利的勇敢的經營者,逐漸淪為工薪族。每天打理店舖的蔬菜店老闆具有對事業的執著,由於是自己的家業,具有努力拼搏就有回報、不拼搏就會倒閉這種危機感。
記者:在數字全盛時代生存下來的經營者都具有哪些條件?
孫正義:關鍵是能否明確自主的願景和戰略。在企業經營中,首先是最上層有顯示存在意義的理念,還要具備使之具體化的願景以及達成願景的中長期戰略。從軟銀來説,理念是「通過信息革命讓人們獲得幸福」,願景是「通過AI重新定義全部産業」,而戰略則是「願景基金」。之下還有戰術和計劃。
日本企業的經營者很多都僅僅制定計劃,而願景和戰略則是前輩制定的內容的修改版。通俗地説,或許從沒有非常認真地思考過。在戰前戰後之時,經歷過辛勞的創始人很多,他們具有宏偉的夢想,具有無論如何都要實現的執著。但是,在企業被職業經理人接管後不斷改變。
記者:您是説日本很多大型企業陷入停滯的原因在於經營者?
孫正義:日本的産業界和經濟界的最大問題是,在增長領域的世界市場之中沒有找到位置,始終抱著衰退産業不放,因此在進化過程中落後了。在如今仍愜意地泡在溫水之中的人看來,我們猶如危險而瘋狂的集團。
記者:您提出「打造生存300年的企業」這一目標。
孫正義:願景基金就是實現的方法。將向可能持續300年、走在信息革命前端的企業群出資,成為最大股東。在這樣的家庭之中相互刺激,形成協同效應。但是,對於增長放緩的企業,將讓其「畢業」,而將保持增長的企業納入家庭。由於做法嚴格,所以能長期存續。
記者:對於自己的接班人有哪些想法?
孫正義:如果形成增長集團的生態系統,即使我不在,企業也能繼續增長。針對接班人始終在思考,也可能從本公司之中成長起來,在基金投資對象的創業者之中,也有很多優秀人才。
記者:如何控制鉅額投資的風險?
孫正義:進入未知的領域,就是一種進攻。而不進攻才是最大的風險。不進攻的日式經營很多是危險的。我們為了積極進攻,比普通的企業更加注意防守。蜥蜴的尾巴切掉3成左右也能再生,但切掉更多就會死亡。在我看來,3成是風險的容許範圍,只要剩下7成是安全的。
具體做法是堅持將(凈負債除以所持股票價值的)貸款與價值比率(Loan-to-Value Ratio,LTV)控制在25%以下這一標準。如果做到這一點,即使所持股票的價值降至4分之1,只要出售所持股票,也不會發生債務違約。即使發生異常事態,LTV也要控制在30~35%,但這是黃色信號。如果降至這一水平,為了減少貸款,將出售部分資産或減少再投資。現在軟銀這個指標位在15%這一「舒適區」,完全不用擔心。
在財務方面,軟銀集團持有3萬億日元的現金和存款。始終在手頭保持償還今後2年到期的公司債所需的現金。只要這樣具備充裕的資金,即使遇到風沙俱下等惡劣天氣,也無需出售資産,用手頭現金進行週轉。
記者:如果將此前變為子公司的美國Sprint與T-Mobile US公司合併的計劃無法獲得當局的批准,會不會對軟銀集團經營造成巨大打擊?
孫正義:不會遭受打擊。Sprint的負債是軟銀集團沒有代償義務的「無追索權(非遡及)型」。如果我們提供連帶擔保,利率會很低,但沒有這樣做,而是選擇支付較高利率,就是為了避免風險,沒有進行代償的打算。如果本著「道義責任」等給予償還,軟銀集團的海外股東或將發起集體訴訟。軟銀集團主體絕對能長期存續,並走向繁榮。
記者:目前是否能控制經營整體的風險?
孫正義:能夠控制。多次經歷痛苦的競爭和考驗,知道自由地控制攻和守非常重要。在成立「Yahoo! BB」時和收購英國沃達豐日本法人之後相當困難,是危機的連續。如今相當穩定。幾乎沒有失眠的夜晚。
記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 堀田隆文
孫正義 簡歷:
1957年生於日本佐賀縣。畢業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柏克萊分校。1981年成立涉足計算機軟體批發的日本軟銀。倡導信息革命,成立雅虎日本法人,收購了沃達豐日本法人。現在正推進從通信企業到「投資企業」的轉型。
附圖:軟銀集團會長兼社長孫正義接受日本經濟新聞專訪。圖片來源:日經中文網
資料來源:https://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
旗揚獸道評價 在 旗揚獸道漫畫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銀行資訊懶人包 的推薦與評價
旗揚獸道 漫畫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提供旗揚獸道小鴨、旗揚獸道漫畫、旗扬兽道漫画就來銀行資訊懶人包,有最完整旗揚獸道漫畫體驗分享訊息. ... <看更多>
旗揚獸道評價 在 [19秋] 旗揚!獸道1 - 看板C | 獸道PTT 的推薦與評價
獸道PTT,大家都在找解答。雷第一集可以明顯看出主角獸愛好的性癖XD 沒看過原作看網路上說這部是美好世界獻上... 看板C_Chat. 標題[19秋] 旗揚!獸道1. ... <看更多>
旗揚獸道評價 在 旗揚獸道漫畫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銀行資訊懶人包 的推薦與評價
旗揚獸道 漫畫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提供旗揚獸道小鴨、旗揚獸道漫畫、旗扬兽道漫画就來銀行資訊懶人包,有最完整旗揚獸道漫畫體驗分享訊息.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