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越來越多人見面就叫我老師,
如果是年輕人還好,但當年長者也對我用這個尊稱,我還是不太習慣。
因為自己教的是生活化的心理學,
對於人生歷練比我豐富的長者,我總覺得從他們的生活中,一定能學到更多。
所以聽人叫我「老師」,我還習慣回應「不敢當」,
三人同行,必有我師,我們都可以互相學習。
我自己很痛恨聽到的一句話就是:
“Those who cannot do, teach.” (自己不會做,就只好教。)
意思就是:「如果你那麼厲害,早就賺大錢了,幹嘛在這裡教書?」
其實,在那不可一世的青少年時期,我竟然還曾經相信過這句混帳話!
現在回想,實在慚愧!
自己開始教學生後發現,要成為一個好老師,實在不容易,
也不是每個人都適合當老師。
有些人的個性適合打拼、有些埋頭苦幹、有些愛做研究,
有些則喜歡推廣、傳達、帶領、激勵、點燃...
而一個德志才相配的老師,是社會絕對要好好珍惜的資源!
在這個教師節,我向所有曾經點燃、激勵、帶領、
把我拉一把、扶起來,影響我成為現在的老師們深深一鞠躬,
也向所有日復一日,把教育當職業和志業的老師們致敬。
各位太重要了~您們就是這個社會的槓桿!
2021.9.28 教師節
(圖為兒子川川以前在幼兒園當一節「客座老師」😄)
同時也有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筋肉媽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2020年底,當兒子七歲、老公中風甫滿一年多的時候,我拿到了夢想多年的IFBB Elite(國際健美總會)的健美賽事職業卡。意思是說,從那天起我不再是業餘選手,我可以更囂張地說:我是一個運動員。 我曾以為對一個成為母親的人來說,追求夢想是奢侈; 我也以為當家庭工作兩頭燒之餘,超越自己是不可能; ...
日復一日的意思 在 Taster 美食加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美食加選物 / #台東旗遇海味魚鬆系列 /
#LizSays
邂逅「旗遇海味」,是去年五月的事情,當時讀到《本地》台東特刊的報導,特地從長濱開車到成功,去吃一餐海產,結果非常喜歡,也因此認識了老闆林昱濱,與他用心製作的產品。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旗遇海味的旗魚鬆、旗魚脯、鬼頭刀魚鬆,都是採用台東成功當地 #單一魚種 製作,意思是,旗魚就是旗魚,鬼頭刀魚就是鬼頭刀魚,不會出現坊間魚鬆混合不同魚種的狀況。細緻的堅持,值得大家一起來品嚐!
📸 #點圖看旗遇海味魚鬆介紹
🔹旗遇海味品牌簡介 — 旗遇海味的再出發
2018年末,承襲上一代50多年漁業經驗的林昱濱,在父親過世後決心從零開始,#打造一間深度傳遞成功漁業文化的「#旗遇海味」餐廳。「小時候,父親總在成功漁市場日夜不停地工作,那年代拍賣時間不定,只要有船回來卸貨就即刻叫賣,一天工時幾乎至少20個小時,相當辛苦。但對小朋友來說,漁港簡直就是我們的遊樂場,跳水、游泳、釣魚,好玩極了。」漁港對昱濱而言,有著深厚的情感,記憶中父親林寶山堅持了50多年的漁商精神,就是他想傳承的目標。
因此,他選在離漁港最近的地方,用十多年來累積的銳利選魚眼光,每日挑選最新鮮、最頂級的各種魚鮮,還有滿滿一桌連成功人都感到驕傲的頂級海味,一點一滴落實父親經營永續優質漁業的理念。
「或許多年來都是看著爸爸辛苦的背影長大,我知道他 #最在乎漁獲品質的新鮮及美味度,當然還有漁民夥伴們的生計,只有成功漁港好,我們才能一起好。」
端上桌的,都是順應自然的漁港故事。
忙碌的身影,每日在漁市、店裡來回穿梭,只為了買到最頂級的漁鮮。每天,漁市裡能買到怎樣的漁貨,端看船長們帶回了那些好料;不輕易出手的昱濱,總在漁貨一下船、秤完重量後,先全部瀏覽一輪,精準地挑出當季最肥美的魚鮮,日復一日絕不偷懶。
「魚的好壞,從上鉤入網的那一刻就開始考驗漁人們的技術。如何不傷害魚身的打撈上岸,又如何快速處理保鮮保質都是經驗;#因為好魚難得,#所以就算價格比均價高一些,#也很值得。」跟在濱哥後頭,細細聆聽他口中的漁港故事,從產季、從捕撈技術、也從魚市所衍生出的獨特文化裡,真正感受台東漁業的驕傲。
現在就加入 #美食加的口袋名單,把旗遇海味的單一魚種魚鬆買回家配飯搭粥。
👉https://lihi1.cc/G3aTV
日復一日的意思 在 一頁華爾滋 Let Me Sing You A Waltz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俗女養成記》第二季的倒數第三集,名為〈愛的斷捨離〉,為和解在鋪陳。斷捨離背後的原因,是生活再度碰壁了,是情感產生變化了,日復一日的麻痺感讓人遍尋不著自我,為他人的期待而活,為飄忽不定的未來而奮鬥,「自我」漸漸隱藏在種種謊言與困厄底下,以為堅固無隙的一切始終還是如此脆弱。
⠀⠀⠀⠀⠀
▍平台連結當防雷線:https://bit.ly/2UyTwhT
⠀⠀⠀⠀⠀
⠀⠀⠀⠀⠀
忽然想起,很多人不喜歡《愛在午夜希臘時》,因為太真實,太無解,伊森霍克當時分享了一段頗有意思的解讀,他表示,大家總會認為,人們為了某事吵架就宣告著關係觸礁,或導向不好的發展,但往往負面情緒才是真實的。如果我們靜下心來回顧過往的人生,可能會發現,至痛至深的部分才是真正令人成長的,夫妻、伴侶、親子關係亦如是。
⠀⠀⠀⠀⠀
回望蔡永森與陳嘉玲的爭執內容,成長背景不同、家庭環境不同,造成一段關係的裂痕,乍看之下或許合理,但真是如此?又有哪兩個人的成長背景、家庭環境、經濟能力、觀念認知可能徹底一致?再者,假使達到一個程度的相似,豈非就只是換了說法的「門當戶對」?這些矛頭在在指向著「深層溝通失調」,卸下偽裝後,仍會發覺每個人都以自己的方式愛著對方,守護一段感情,維繫一個家庭。
⠀⠀⠀⠀⠀
越是親近之人,會有越多事情難以啟齒。
⠀⠀⠀⠀⠀
蔡永森努力成為一個好男人,藏起過去的自我,盡量體貼、關心、容忍,並擁有穩定的收入;陳嘉玲將責任一肩攬在身上,買房、生子、力爭上游,不願示弱、不輕言求助,認知中有你,有我,卻沒有我們,因此為親密關係帶來傷害,傷害的是對方的自尊;那欠栽培的媽媽為了一個家,長年省吃儉用、相夫教子、委曲求全,直至兒女離巢、丈夫疑似不忠之時,才察覺自己已毫無價值可言;而選擇留下繼承家業的長子,實至名歸的模範爸爸,實則滿是缺點,亦非聖人,為了人生路上的遺憾,不惜承受妻兒的指責與難以諒解。還有,一直沒有選擇權的陳嘉明,每個人以愛之名幫他鋪好一條康莊大道,他的生命走向,自我意識,在群體中縮得極度渺小,所作所為盡是應該做的,而不是真心想做的。
⠀⠀⠀⠀⠀
若設法梳理這些「自我」,牽扯的權力關係或是非對錯,會顯得過於冰冷、尖銳,而這一直《俗女養成記》最動人之處,以不曾完美,但溫暖真實的人性情感,細細填補家人間一格一格的空隙。小杜坐在地上含情脈脈的目光,湧動著認同與憐愛;以及,小嘉玲記憶裡那不知所措又滿是自責的情緒反應,早已證明自己擁有全世界最好的爸爸。價值既存在於自我身上,也存在於朝夕相處的所愛之人眼裡。
⠀⠀⠀⠀⠀
有時候生活的無解,並非沒有答案,答案俯拾即是,但得要自己去尋回、去攫取,而斷捨離的過程,莫屬將人生的難捨處、易捨處看得更加清楚。
⠀⠀⠀⠀⠀
⠀⠀⠀⠀⠀
⠀⠀⠀⠀⠀
#陳竹昇真的是天下最完美的模範父親
日復一日的意思 在 筋肉媽媽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0年底,當兒子七歲、老公中風甫滿一年多的時候,我拿到了夢想多年的IFBB Elite(國際健美總會)的健美賽事職業卡。意思是說,從那天起我不再是業餘選手,我可以更囂張地說:我是一個運動員。
我曾以為對一個成為母親的人來說,追求夢想是奢侈;
我也以為當家庭工作兩頭燒之餘,超越自己是不可能;
這一切的故事,就只是單純的,我成為一個母親開始。
在那之前,新聞系畢業,做電視節目,當到了製作人,以為一輩子都會在媒體圈工作。
2013年孩子生下來後,驚覺家裡入不敷出,加上嚴重的產後憂鬱持續了一年,那是我人生感到第二悲苦的日子。看到陽光卻不是陽光,內心早已忘卻了太陽溫暖明亮的感覺,日日夜夜焦慮的都是小孩子的健康與日常,還有厭惡著自己沈重痠痛難看的軀體。
我有一個想要飛躍的靈魂,想要展翅飛翔、想要自由自在,卻被現實禁錮著,成為一個照顧奶兒吃喝拉撒的母親,每天面對的就是餵奶、洗奶瓶、擠奶、換尿布、洗幼兒....的沈悶生活,我甚至懷疑一輩子就是這樣子了。
2014年我們家太需要收入了,於是不顧著孩子小小的抵抗力差,就送到托嬰中心,開始了白天上班族、晚上奶娘的生活。下班後搭著壅擠的捷運灰頭土臉趕回家後,立刻著手弄孩子的副食品、陪伴照顧,最慘的是兒子當時周周生病,常常心驚膽戰的跑急診、監測體溫、洗他又嘔吐的床單......日復一日,我覺得自己很廢,當不了一個好母親,也無法在工作上衝刺展現。
2015年,這當中我還是抽空去考了幾張教練證照,也因為開始運動累積了一點點粉絲,毅然決然不顧大家反對,我放棄了媒體產業的資歷與穩定薪資,成為創業族,成為教練,成為一個可以自由掌控時間多點時間陪伴孩子的母親。這是這輩子第一次堅定地為自己做了勇敢的決定,只聽內心的聲音,不顧旁人的耳語......從此以後我開始更加相信自己,我知道,只有自己能為自己做出最美好的安排。
2016年,我才開始接觸大重量訓練與健美賽事,開始了跟老公筋肉爸爸一起的比賽。這時候我的兒子三歲了,生活稍微有了一點固定的形狀,歷經改變後逐漸穩定,我開始享受成為媽媽的生活,也開始學習多愛自己一點。
2019年,這中間幾年和老公到處征戰著、持續創業著、兒子上了小學.....我們的生活看起來幸福而穩定的時候,天外發來一筆的,筋肉爸爸中風了,於是,我的生活又像是被颱風掃過,亂成了一團。
我得成為一家之主扛家計;我得照顧孩子與老公的身心;我得更加顧好自己的健康避免倒下來;我所有的悠閒與懶惰都瞬間被剝奪了.....成為跟時間賽跑的女人。
我以為家庭巨變會剝奪了自己的夢想;
我以為時間不足會讓我內心變得狹隘;
我以為那些擔憂與害怕會真的實現;
結果,
原來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沒有人與現實可以去剝奪你的夢想除了你自己
#即使是一個焦頭爛額的母親也能開啟驚人潛能
#原來擔憂與害怕都是多餘的恐懼與自我情緒勒索
#努力去做強過空想1000萬次
2019後還有個最大的收穫,就是在家庭之餘,找到了契合的女生夥伴們一起健身比賽。彼此鼓勵彼此大吃彼此教學,讓人生的顏色更加繽紛了起來。
於是我知道了......
#即使你是母親也必須保有只屬於自己的生活模式
#自我一點不代表會虧欠家庭
#妳快樂了家庭才會更幸福
謝謝我的夥伴們,我的家庭們,我的好友們,與這次拍攝辛苦的攝影師了~~
日復一日的意思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 陳哲偉 - 童年 / 劉鳳鴒- 滲 雙個展
#劉鳳鴒專訪 #滲作品介紹
目前在真善美畫廊正推出陳哲偉 - 童年 / 劉鳳鴒 - 滲 雙個展,今天的節目要為大家專訪劉鳳鴒他的人生創作之路與他這次的滲系列作品。
創作自述:
那是一個獨自而黯黑的空間,日復一日潮濕的空氣、沾黏著氣味的斑駁牆面,還有每到下午懸浮著灰塵的光線。
《異鄉人》裡的主角莫梭在監獄裡與四壁獨處,他的一生在這個空間裡重新迴盪、重響,然後殆盡,只因背離常規思維去衝撞現世的邏輯道德觀。他錯手殺死了人,然而到案後,莫梭遭指控的,卻是他在母親喪禮上的冷漠態度,他拒絕矯飾辯辭以獲赦免,於是以疏離作為積極意志抵抗荒謬的存在,最終被判了死刑。
我試圖去關注這些在社會中無法言說或難以言說的狀態,並且對此闇啞的存在提出疑問,延續一直以來的創作主軸,以編織的概念閱讀文本,把每個畫面當作素描,去勾勒出字義深沉的底韻。
作品:
一、異語-(餐巾紙、線材Paper Napkin, Cotton Knit)
二、其後-(衣料、線材Cloth, Cotton Knit)
三、頁 266-(餐巾紙、線材Paper Napkin, Cotton Knit)
四、頁 127-(餐巾紙、線材Paper Napkin, Cotton Knit)
五、記-(石頭Stone)
六、復字-(無酸樹脂、線材Acid-free Resin, Cotton Knit)
七、暖循環-(無酸樹脂、手縫線Acid-free Resin, Cotton Knit)
八、勞作-(無酸樹脂、手縫線Acid-free Resin, Cotton Knit)
九、日常-(無酸樹脂、手縫線Acid-free Resin, Cotton Knit)
******************************************************
「不是每個不真實的事物就是虛構的物件,也不是所有與現實不符的就是虛構的敘述。」Peter Lamarque, Fiction, The Oxford Handbook of Aesthetics「我首先必須用一種表面上不規則的方式來理解這套系統 … 並將文本與某種東西–情感、身體感知能力、直覺、知識、靈魂浸染在一起。」Alberto Manguel著名的加拿大籍作家、文學評論家在《閱讀地圖》一書中,對於閱讀、書寫與文本之間的關係有著深刻而細膩的分析,他指出書寫的文本是一種紙上對話,讓不在場者得以傳遞訊息,他援引古羅馬詩人馬提亞爾所言:「這首詩歌是我的;但是朋友,當你朗誦它時,它似乎變成屬於你一般…」,而正是這一句話標記著位於文本的二端同時有著書寫者與閱讀者,以及那一個存在於他們之間,由他們所共同擁有的世界。
而真善美畫廊於 7 月中旬所推出的陳哲偉與劉鳳鴒雙個展,即是一個關於書寫與閱讀的展覽,透過那些或者虛構或者真實的敘述,二位年輕世代的創作者藉著揭露並且隱藏部分的自己,試圖開啟一個能夠喚起共鳴的空間。位於文本的這一端,陳哲偉彷彿是一個說故事的人,在交織著影像、攝影、聲音與文字的敘事中,他想像著一段或許真實存在過的童年,描繪出在歷史洪流中,個人幽微的存在處境;而在文本的另一端,劉鳳鴒則透過重複的閱讀、摹寫與改寫那些固有文本中的句子,提取文字的線性結構尋找更多素描的可能。由父親的家書到所閱讀的書籍,她透過手縫線將文字與語言的未竟之處銘刻在身體與心靈的勞動中。
然而,即如同引文所述,文本總是和某種東西浸染在一起;在陳哲偉與劉鳳鴒的創作中,語意早已泛溢出符號的邊界,而牽繫著個人內在與外在之整體總和,那些影像、文字與物件之種種體現如詩;7/18至8/15誠摯地邀請您前來。
(以上文字來自:真善美畫廊)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日復一日的意思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益起趣玩:中台灣公益輕旅行」介紹
訪問:傅彥儒 主編
內容簡介:
原來在旅行之中,一邊吃、一邊玩,就能做公益!
「期待這群人,會因為我們的到來,對服務人群或是自己的工作更加有自信。」
「當義工又可出去玩,覺得這樣很棒。」
我們把公益、有趣、好玩三個元素,作為一體同時加入旅行中。
我們喜歡旅行,在日復一日的工作以外,尋找放鬆時光:在漂亮景點打卡,拍網美照;參加導覽團,實地踏訪地方;報名工作坊,動手做自己的專屬紀念品;或是單純找間店,輕鬆地坐一下午;甚至到大自然裡,進行山訓和攀樹體驗。
以上這些,都是這本旅遊書即將介紹的內容。比較特別的是,這些景點的經營單位多半不是企業公司行號,而是類型各異的公益團體或社會企業。其實,在我們日常生活的旅遊、飲食、消費同時,就可以同時實踐公益了!許多景點還結合了志工體驗、社區文化等特色,脫掉弱勢的外殼,在工作上充分發揮他們的潛質,同時適合民眾休憩消費、志願服務和旅行體驗。
如果你也願意相信這會是一本由一群愛旅行又熱情的傻瓜發起,但其實一點都不傻的公益旅遊導覽書,那麼你現在不妨翻開書頁,著手計畫你的第一場、不一樣的公益輕旅行,然後就出發吧!
作者簡介:好溫度。台灣青年基金會
自2012年起在台中紮根,以文化紀錄、公益行動與參與政治角度三種面向發起行動,鼓勵青年認識土地、參與公共事務,期待以青年的力量捲動社會。
發行《溫度》刊物,由編輯志工參與書寫紀錄台中的文化記憶,出刊超過五十期,是許多人認識台中的私房途徑。
作者粉絲頁: 好溫度。台灣青年基金會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