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範父親持續表揚,別忘了對爸爸說句『#父親節快樂』!」
迎接溫馨八月,雖然疫情降級,但為了守護爸爸們健康考量,新北市府取消模範父親集中慶祝活動,但孟楷與區長、議員、里長們仍然分別拜訪地方模範父親,除了感謝外、並祝福所有淡水區的模範父親「爸爸節快樂!」,也傳達天下父親們「爸爸您辛苦了!」
獲選淡水區市級模範父親的林爸爸,出生日據時代的佃農家庭,歷經日據時代的二次世界大戰,認真工作養家糊口,耕田、種茶葉、砍柴燒木炭、當挑夫賣雜貨、上山採竹筍來安家,只為守護著弟妹們。日後更辛勤種植綠竹筍,支持家庭成長。
還有另一位獲選市級模範父親的蔡爸爸,他也是地方服務最熱心的 #蔡錦賢 議員的父親。早期在鐵路局服務並育有11名子女,即便俸祿微薄,仍藉工作之外休息日幫忙各項農務,在清苦生活下拉拔多名子女,目前子孫、曾孫後輩已有百餘位,皆各個認真守本分,並在所屬的位置上服務國家社會。
八月初的氣象,多有綿綿降雨,恰如父親對我們的恩情綿綿不絕。我自己也擔任父親的角色兩年多,看到這幾位父界楷模,學習深刻的養分,那就是勤奮、愛人,努力付出!讓我們感謝父親!祝福父親節快樂!
天下最強壯的靠山,就是父親!感謝您!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日據 時代 佃農 在 獨立評論在天下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05年的《#無米樂》,讓 #台南後壁 成為熱門景點,也讓 #崑濱伯 成了見證台灣農業轉變的代言人。
公視 時光台灣 Reel Taiwan 紀錄片《#未完成的任務:現代台灣締造者》導演 #許雅婷 去拜訪他時,近90歲崑濱伯就像是一部台灣百年農業的活字典,3個多小時的訪談,崑濱伯知無不言。從日據時代的「#大地主小佃農」、二二八時的農村記憶、國民政府遷台推動的「#土地改革」與「#肥料換穀」,一直說到最近許多政策為了發展經濟而犧牲農業,,農地價格高漲,農民卻越活越苦⋯⋯
課本上的名詞,在崑濱伯口中,變成一個又一個鮮活又切身的故事。
崑濱嬤在一旁,一面做生意,一面聽崑濱伯說話,有時還會生氣地制止:「好了,不要再說了,一直講一直講!」
崑濱伯笑笑地回應:「時代不同了啦!可以說。」
經歷過 #戒嚴時代,老人們還遺留著對國家權力的畏懼,而崑濱伯卻與時俱進地用他的理解,持續關懷台灣這片土地⋯⋯
繼續閱讀:https://bit.ly/3bA2xNC (#連結內有影片喔)
日據 時代 佃農 在 元毓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這兩日據稱發生「瀋陽海關攔截青島口罩物資,於是青島海關攔截瀋陽口罩物資回敬;然後雲南大理也攔截重慶的口罩物資,剛剛才在輿論攻擊下放行了,不過也不是原數退回;另外雲南蒙自也扣押河南信陽口罩。」等事件。
意外嗎?並不意外,
如果看過我多次推薦的R. Coase那本"How China Became Capitalist"一書,就知道中國在毛澤東時代刻意的保持地方政府的高度自主(源自於毛澤東自己的延安戰爭經驗),也會知道中國中央政府的實質統治能力是被誇大,許多聲稱「中國政府獨裁」的人根本就不了解中國中央政府的權限某方面並不比美國聯邦政府對州政府來得大。
換言之,雖然張五常在「中國經濟制度」一書揭示了「中國縣政府之間在增值稅架構下的競爭關係」。
而R. Coase更進一步從大量歷史事件中整理並指出中國各級地方政府之間本就在多方面、多層次存在各種競爭關係,尤其在1993、1994年朱鎔基完成全國稅制改革之前,此競爭關係主要存在於政治鬥爭上所以容易產生全面性租值消散,致使全國民不聊生。
舉一例而知秋:在93'全面稅改完成之前,中國各省上繳中央的稅率不但不同,而且幾乎每隔幾年就要透過彼此的政治實力重新談判決定。連國企的可保留盈餘額度都可以依據自身政治實力消長與中央政府談判。
甚至某項商品適用的各種課稅規則可歸納出近幾百種稅率可能!這就是改革開放前期的中國,混亂不堪且無所適從。
朱鎔基稅制改革之後大幅精簡稅率、課稅原則與稅金分配架構,同時以縣政府為基礎單位的產權劃分清晰而明確,官員與私人之間的權利義務亦然。整個中國進入類似張五常「佃農理論」所解釋的「層層外包與縣政府競爭」的分成合約架構。從此迎來爆炸式經濟成長,其實只是印證R. Coase獲得諾貝爾獎的鴻文「聯邦傳播委員會」中那著名的Coase Theorem : "The delineation of property rights is the precondition for market transaction."
那為何稅制改革可以轉變競爭態樣?為何分成契約的基礎單位是在「縣」?又為何類似佃農制度的分成契約安排可以發揮如此驚人的經濟效率?這是高深的產權經濟學、制度經濟學問題,真要說起來得花幾萬字。不是這樣兩三句隨筆可以說清楚。
總而言之,當緊急狀況出現時,地方政府之間重新出現「類國內貿易戰」其實對真正研究中國制度的人而言,並不會太出乎意料。
事實上研究美國憲法或聯邦制度者也知道,美國建國至19世紀末也存在各州之間大大小小的「非關稅壁壘」。事實上各州之間的課稅現象,也使得美國1783年正式從英國獨立,但1789年才通過生效的美國憲法第一條特別規定「..各州之間不得對他州出口之商品課稅(No Tax or Duty shall be laid on Articles exported from any State.)」或「不得給予某州港口優惠待遇,亦或對他州往來船隻課稅(No Preference shall be given by any Regulation of Commerce or Revenue to the Ports of one State over those of another: nor shall Vessels bound to, or from, one State, be obliged to enter, clear, or pay Duties in another.)」
這種大國存在的問題,小鼻子小眼睛的某西太平洋井蛙島民大概是難以理解。
老話一句:你說你討厭中國制度,你懂中國制度嗎?
全文連結:
https://tinyurl.com/whwd22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