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末有抽獎
兒戲 ◎ #洪逸辰
1蠶寶寶
我要給你一個家
好多桑葉
讓你飛翔
2扮英雄
在你面前
作一個英雄
3仙女棒
喳喳喳地炸著光
一起在空中作畫
畫得要夠快
不然光會溜走
4躲避球
瞄準我
可是別太大力
我怕我逃跑
5木頭人
「一⋯⋯二⋯⋯三,木頭人!」
重心不穩
跌倒
你又離我更遠了
6躲貓貓
貓貓躲起來
是為了讓你找到
7鬼抓人
被鬼抓到的都變成鬼了
對不起
我只能抓住你
8捉蝴蝶
拔掉你的翅膀
珍藏
9夏盒子
鎖在盒子裏
甜甜澀澀的聲音
可你真的知道了嗎?
我夏天的盒子
10堆沙丘
「明天我們一起堆大城堡!」
翌日
傾盆大雨
11家家酒
扮演角色
卻都當真了
12捏黏土
重捏太多次
揉成了黑色
13打勾勾
不小心把玩具弄壞了
我們忍著淚打勾勾
下一次
不要這樣了
◎作者簡介:洪逸辰
INFP,Ω,火雷噬嗑,與松鼠為伍的人。
東吳大學中文系、日文系,北海道教育大學日本文化學程。
曾獲詩人流浪計畫、北海道函館市民文藝獎。
著有詩集《山海詩》。
◎繪者簡介:陳馥蕓
澤風大過,間諜牡羊,性向是毛茸茸,胃裡住著一隻海月水母。
畢業於清華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設計組,主修立體造型藝術。
繪有《山海詩》。
《信仰書店》
秀威:https://store.showwe.tw/books.aspx?b=132186
博客來: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97398
---
▎ 抽獎辦法:
1.幫這篇文章按讚
2.把這篇文章分享出去(要設公開哦)
3.在文章下留言:組詩〈兒戲〉中喜歡的詩句節錄,或者用自己的童年兒戲經驗寫
一首短詩。
抽獎活動至9/30晚上23:59截止,我們將從中抽出二位幸運讀者,贈送洪逸辰詩集《信仰書店》(限台灣)。
#信仰書店 #洪逸辰 #陳馥蕓
日文 短詩 在 J'STUDY留日情報雜誌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8月19日,是日本的「俳句の日」。
因爲日期的數字819可以讀成「は(8)い(1)く(9)」(俳句)。
俳句,是由17字音組成的日本短詩,從俳諧(誹諧)的首句演變而來。日本最早的俳諧出現於《古今和歌集》,至江戶時代則有從「俳諧連歌」產生的俳句、連句、俳文等。正岡子規把俳諧的首句從俳諧中獨立出來,單獨成體,稱為俳句。
俳句是一種有特定格式的詩歌。俳句的創作必須遵循兩個基本規則:
#俳句的兩個基本規則
俳句由五、七、五,三行共十七個日文音組成。
俳句中必定要有一個季語。所謂季語是指用以表示春、夏、秋、冬及新年的季節用語。在季語中除「雨」、「雪」等表現氣候的用語外,還有像「櫻」、「蟬」等動物、植物名稱。另外,如「肉絲」、「菜湯」這樣的日常生活品也很常見。
來看「俳聖」松尾芭蕉的俳句吧~~
古池や 蛙飛び込む 水の音
讀音:ふるいけや かわずとびこむ みずのおと
翻譯:古池塘,青蛙跳入,撲通一聲響。
日文 短詩 在 李怡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村上春樹關於棄貓和父親的書寫
剛過去的農曆年,是親人團聚的日子。據說一個人年紀越大,越珍惜親情,更關心自己年邁的父母,更想多與他們相聚。對已逝的父母,也更有懷想之情。作家的散文作品,特別多的是懷念父親之作。因為父親通常忙於工作,與孩子相處時間較少,對父親的印象較母親模糊,父愛也不像母愛那麼明顯。到年紀大了,回想過去父親的一點一滴,父親的形象反更清晰,和引起更多念想。
讀者遍全球的日本暢銷作家村上春樹,今年已經72歲了。他的最新作品是關於父親的懷想錄,書名叫《棄貓:關於父親我想說的事》。
據書中所紀,他與父親曾經因一件小事發生齟齬。那時村上已經成名,父親接受一家雜誌專訪,未徵求兒子同意,擅自提供他的少年舊照,村上一怒之下斷絕親子關係,長達20年避不見面,也不開口說話。直至90歲的父親糖尿病併發癌末臨終前夕,才面對面和解。這也造成村上的悔恨與遺憾。寫這本書可能是帶一點贖罪感吧。
村上春樹向來反戰,也反對日本當年發動的侵華戰爭,但他父親,卻在20歲時被徵入伍,前往中國作戰,相傳是攻陷南京的血腥部隊。父親至死都沒有向村上春樹交代細節,也因此增加了村上春樹跟父親的疏離。兩代人對戰爭的體驗和認知,使村上對戰爭的歷史感變得立體了。
村上春樹與貓
在《棄貓》一書中,村上春樹回憶在昭和三○年代(即1955-1964)初期,住家鄰近,仍殘留二戰被美軍轟炸成廢墟的銀行建築。
某夏日午後,父親踩著單車,載小學低年級的村上春樹,前往2公里外的海濱,把一隻老貓遺棄在防風林。
道了再見,父子原路折返家門。拉開玄關門,赫然發現剛才拋棄的老貓,正喵喵撒著嬌,不計前嫌迎來。傷腦筋。只好飼養下去了。
貓是村上春樹的好伙伴。他經常在日式簷廊下陪貓一起曬太陽。他的文學書寫也常見貓的踪影。《發條鳥年代記》的開端便起源於尋貓。《海邊的卡夫卡》裡也有通曉貓語的男子。《聽風的歌》裡,讀生物系的主人翁為了做實驗,殺死三十六隻貓。在《海邊的卡夫卡》,貓殺手「JOHNNIE WALKER」虐殺二十三隻貓,手段變態殘忍。這是村上的黑暗之心的顯現。
村上春樹曾說自己是悲觀的人,常被黑暗之心所誘惑,同時也很樂觀、重道德,在心中兼容著相反的要素──生與死,善與惡,虛與實,地上和地下,光明和黑暗。
父親童年被雙親棄養,送去奈良某寺院當小和尚。跟「棄貓」似的,父親事後返回原生家庭,卻在心底留下疤痕。
村上小時候,父親常帶他去看電影,看棒球賽。年歲漸增,二人個性太好強,不輕易退讓,也不敞開心胸溝通。
到村上30歲以小說家出道時,父親似乎為他高興,但二人的親子關係已經相當冷淡了。更因父親向雜誌提供他的舊照而生嫌隙,兩父子20年不見面,直至父親臨終才和解。就像棄貓又走回家和他們在一起。從這時開始,村上追尋著父親的往事。
「棄貓」,跟對父親的懷想有關係嗎?村上春樹以他小時候跟著父親要去拋棄一隻貓,結果貓又自己跑回家的故事,展開他對於父親的多重聯想,有關敘事也被賦予多層次意義。
事情因時間而被喚起
村上春樹的祖父是京都安養寺的住持,父親童年被雙親送到寺院禪修成僧侶。二十歲時,爆發戰爭,被徵召送往中國戰線。村上春樹幾經調查,慶幸父親未參與血洗南京的戰事。而當年與父親同在一個師團的同袍幾乎全都戰死。
父親逃過戰爭的劫難,戰後考上京都帝國大學,結了婚,生下村上春樹這個獨子。
某回,父親黯然吐露,戰場上一個被俘虜的中國士兵,明知快被殺死了,竟不掙扎也不害怕,只靜靜閉上眼睛,等待被砍下頭顱。是兵亦是僧的父親,目睹人類巨大殘酷的殺戮,無語問蒼天,留下無解的心理創傷。而創傷又在某程度上傳遞給聆聽此事的兒子。
經歷過二戰的父親,每日早起,面對小玻璃罩裡的觀世音菩薩唸經,超度戰場上陣亡的同袍和敵軍。父親平日幽默,熱愛俳句——一種日文短詩,但喝了酒會鬱悶,「本質上很認真,也算是責任感很強的人」,對兒子既不喜歡也不討厭,昭和時期的日本大男人就是這樣。
村上真正理解父親的歷史,是從父逝之後才串連起來的,由此而勾勒起父親的故事。當他試圖關注父親的由來與經歷,才明白一個人是如此地複雜且多面向。出生於1949年二戰後,村上春樹一直堅持反戰和承認日本的戰爭罪行,但直到他60歲同父親和解後,去了解去想像參戰時的父親,思考父親在殘酷殺戮的戰場上看見了什麼, 體驗了什麼,又如何改變了父親的後半生,他對二戰的想像變得更為立體。他說: 有些事情會隨著時間淡忘,有些事情會因為時間喚起。戰爭,就是會淡忘又會被喚起的事情。
寫棄貓,也寫人的流離
村上寫棄貓,也寫人的流離。他父親村上千秋從小被迫成為養子,年輕時又因二戰,從僧侶被迫成了軍人,完全不由自主。日本當時處於集體無意識的軍國狂熱狀態,他感受到父親如「異鄉人」一般地反省著殺人行為。父親的身影在村上筆下益發濃烈。人生有著無盡的荒謬,但也有超越悲喜的一瞬。
《棄貓》始於傷逝,終於羞於啟齒的懺悔之情。日常隨處可見的光景,是村上腦中浮現的對父親最鮮明的記憶。歷史並未過去。思索了很長時間後,村上決定寫他的父親,和二人的關係。
從棄貓切入,村上寫下了父親的點點滴滴。從父子關係,亦牽涉村上到文學根源。他說:「歷史並不是過去的事情。那會在意識的內側,或無意識的內側,化為有溫度有生命的血液,不容分說地流向下一個世代。」
個人與體制,戰爭與和平,父與子,罪與罰,是村上春樹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難題,也是他作品中「卡夫卡式」或「杜斯妥也夫斯基式」的無窮迴旋。
「棄貓」原刊載於《文藝春秋》月刊2019年6月號。19年底準備出版單行本的時候,村上春樹特別指名委託台灣插畫家高妍為全書繪製插畫。高妍,1996年出生,是年輕一代的插畫家。畢業於台灣藝術大學,曾在沖繩習油畫。目前主要在台灣和日本從事插畫和漫畫創作。村上表示:「插畫家高妍的畫風令我感動,於是決定全部交給她處理。她的畫作有一種令我懷念的不可思議的感覺。」
24歲、深受村上影響的高妍,說接到這個工作訊息與其說興奮,不如說是驚嚇,這是她做夢也沒想過的事情。
https://podcast.rthk.hk/podcast/item.php?pid=23村上春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