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偉明教授與《和魂漢神》新書講座記錄文】
「和魂洋才」、「和魂漢才」等等聽得多,「和魂漢神」是何方神聖?在日本與古代中國千百年間交流中,東渡蓬萊的「中國人」不計其數,當中部分去到日本還被「封聖」。
在一拳書館舉辦的《和魂漢神》新書發佈講座中,吳偉明教授妙語連珠,介紹了其中三位耳熟能詳、家傳戶曉的中國歷史人物,並解說祂們如何跟日本本地神靈結合、同化、融合、共生。
吳偉明教授研究的是江戶時代,首先展示江戶著名的漢學家林羅山身穿漢服的圖片。接着介紹京都三大祭祇園祭中「白樂天山」山車巡遊。白樂天就是唐朝詩人白居易,「長恨歌」「琵琶行」在古代日本膾炙人口,白居易自然人氣高企。
雖然現時日本還在閉關,每天五位數字的武漢肺炎感染增長(我都放棄看新聞了),但當教授展示日本各地圖片時,又勾起我去探險的慾望:原來去日本找尋楊貴妃,除了要去山口縣,還要再跑一次名古屋的熱田,因為熱田大明神30番神竟然是楊貴妃!還有京都的楊貴妃觀音堂,我都還未去呢。
教授還展示了徐福東渡蓬萊先到的圖畫。童男童女衣着打扮貌似聖德太子,甚為有趣。要是大家記得日本的七福神,可能也會留意跟中國的八仙有關聯,原來當中有三位來自漢神!教授笑言,佛道還同搭一寶船矣。
講完楊貴妃以及徐福,主菜是三位神祇,祂們分別是:神農氏、關羽、媽祖。
話說江戶時代天花和麻疹流行,民間相傳只要掛上神農氏的圖畫,就可以保佑健康。在大阪的少彦名神社中,驚見少彦名命和神農氏同被繪於繪馬之上!祂們被共同祭祀,保佑日本國民健康。
在京都的二條地區,有三位保佑健康的神明,分別是神農氏、少彦名命、還有大國主。由於少彦名命發現酒和溫泉的醫療功效,所以溝來溝去⋯神農氏好像又跟酒和溫泉扯上關係。至於大國主的畫像更不得了,有神農氏的風格呢!這還不止,本居宣長更言神農氏其實是少彦名命化身,專程去中國拯救當地人民云云(Well…)
第二位被神化的是關羽。關羽成為足利幕府大將軍足利尊氏崇拜的對象,千里迢迢從元朝把神像送到日本,現在還保留在京都大興寺。要數其他名人,還有林羅山讚揚其忠肝義膽、近藤勇少讀三國尊崇雲長為人處事、加藤清正畫中模仿關羽造型,連黑船的Perry都有關羽Look,原來是代表「武力行動」!
如果未來還有機會去日本看祭典,日本三大祭典中東京神田祭、大阪天神祭都有關羽出現。至於地方祭典,埼玉縣和長野縣都能看到關羽,可說是無處不在了。
對於台灣人來說絕不陌生的媽祖保佑出海的漁民風調雨順,安全歸家。明朝遺老東渡日本,媽祖信仰因而傳入。媽祖在日本化名「天妃」,現在還有天妃山神社。只不過後來媽祖跟日本神道教的橘姫結合,後來又演變成弟橘媛神社。四面環海的日本,江戶時期保佑漁民出海的三大船靈本有住吉、諏訪還有弟橘媛,後來各種畫像雕刻普遍也看見女性的形象,就是弟橘媛與媽祖的化身了!有關媽祖的東渡日本,坊間還有幾個說法,例如埋葬屍體說、東渡日本說、飛天說⋯⋯
問答時間,台下有個有趣的問題:「那麼多的中國人,最後誰在日本得到最大的尊崇?」意外吳偉明教授的答案並不是以上三位,是孔子。
我想起了東京的湯島聖堂,這裏有德川幕府第五代將軍興建的孔子廟。裏面安放了全世界最高的孔子長,旁邊還有四賢像:顏回、曾子、子思、孟子。
當年考日本語能力試之前,我也去過祈求孔子助我一臂之力合格⋯⋯⋯⋯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50的網紅偽學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宜蘭散步] 海的聖地:找尋宜蘭蘇澳的日治神社–南澳神社、蘇澳金刀比羅神社、蘇澳神社、台泥構內社 | 李長潔 . 因為無法出國旅行,反而形成我開始找尋日治時代神道教、佛教遺跡的契機,剛好也因為金子展也研究的中文譯本《遠渡來台的日本諸神:日治時期的台灣神社田野踏查》(台湾に渡った日本の神々),讓我們有...
日本神道教 神明 在 偽學術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宜蘭秘境】 #海的聖地:找尋蘇澳的日治神社–#南澳神社、#蘇澳金刀比羅神社、#蘇澳神社、#台泥構內社 | 李長潔 🏞
.
因為無法出國旅行,反而形成我開始找尋日治時代神道教、佛教遺跡的契機,剛好也因為金子展也研究的中文譯本《#遠渡來台的日本諸神:日治時期的台灣神社田野踏查》(台湾に渡った日本の神々),讓我們有更多的背景資料,得以去理解與詮釋台灣諸神社的誕生、留殘與變容。今天,就去宜蘭的蘇澳一帶,用影像記錄「南澳祠」、「蘇澳金刀比羅神社」、「蘇澳神社」、「台泥構內社」。
.
▓ #國家神道社格制
.
日本神道教是受到國家治理的宗教體系,因此,從古至今由國家神道教社格制架構之,粗略分成「國家管理」(大小官幣神社)與「民間營運」(縣社、鄉社、村社、無格社、社)兩種。今天去的幾個靠近礁溪的神社,全屬於民間營運的神社,主要由地方人士、企業機構因應宗教需求而建制。
.
▓ #山林間裡的南澳神社
.
從南澳火車站出發到南澳神社,沿路可見相當鮮明的當地部落文化。南澳有一個非常知名的「日治殖民神話」,即「莎韻之鐘」,是一種言論戰略的殖民技術,暫且不談。只消十餘分鐘,便可以抵達南澳神社。當地的車站名為「神社」,但其實是「祠」。祠的地位最低,通常規模不大,許多設施也省略,也無特定神職人員經營。
.
南澳祠於昭和11年設置,祭神為天照大神、開拓三神、北白川宮能久親王,神社現址為南澳鄉保護區公園,就是一個看起來長滿雜草的長樓梯。觀察階梯的規模與形式,可以想見當年的神社樣貌,階梯底端就是本殿基座,尚可見石砌(影片裡稱之「玉垣」是失手錯誤,應為本殿基座)。公園久未整掃,荒煙漫草。往澳灣望去,可以見到美麗的南澳景色。
.
▓ #宜蘭也有金刀比羅宮哦
.
相信大家聽到「金刀比羅宮」就會想到日本四國金刀比羅宮爬到嚇死的參道階梯,而礁溪的金刀比羅神社一樣也有長長的階梯,由港口通往神社。所謂「金刀比羅」指的是「金毘羅」,是為日本大物主命、崇德天皇的合體,為守護海路的神明。日治時期的臺灣重要港口,如淡水、基隆、高雄等地,皆設有金刀比羅神社。蘇澳砲台山上的金刀比羅神社,地勢完美,充滿神聖性的地理位置,可以俯視蘇澳市街和蘇澳港區。
.
蘇澳金刀比羅宮的位置,今天改為「天君廟」,我在傍晚時上山,山上廟內毫無人煙,氣氛荒涼。天君廟前還留著神社的石燈籠與石階基座。從廟旁的小徑步上,可以登上砲台山的高處,一片美景展開:由港口延伸至山頂正殿的石階,一盞盞路燈矗立,站在神社跡處,海洋、港口、小鎮構成一個豐富的視覺經驗。
.
▓ #台灣水泥廠裡的小小神社
.
來到台灣水泥公司內神社之前,從沒注意到有「構內社」這個指稱。構內社,顧名思義,是指「機構內」的神社,通常為民間團體建設,例如台灣肥料、台灣糖廠等企業都有設置小型簡約的神社。而台灣水泥廠區內的神社也屬「構內社」。對我來說,台泥構內社是一個特別的存在。
.
我的爺爺就是台泥蘇澳廠的員工,這一輩子都在台泥工作。據說,我非常年幼之時,就已經來過台泥廠內的宿舍,還在泳池裡玩過水,只是當初可能沒有注意到有這個神社,或是尚是廢墟。昭和17年,台灣化成工業株式會社蘇澳工場建該社,為鋼筋水泥的「校倉造」形式。小神社有點像沖繩當地水泥材質的遙拜所,帶著濃烈的神秘氛圍。
.
▓ #蘇澳神社的殘跡
.
趁著最後一點時間,來到蘇澳車站附近的晉安宮,找尋蘇澳神社的遺跡。蘇澳神社原址應該是位於蘇澳國中內。而其中部分的基座、柏犬,移至晉安宮安置。雖然宮廟門口的石獅子看起來還蠻新的,但在門口附近發現了棄置的石燈籠基座。探訪著一天,也累了,就在宮廟旁的海鮮小吃休憩吃飯。
.
沿著蘇澳的海岸進行了小型踏查,這些地方的遺跡規模與形式算是完整鮮明,尤其是神社設置時的地理因素,可以明顯地感受到,神社建起的理由,與環境空間所帶來的神聖要素。如果你有機會探訪蘇澳,非常推薦來這些「海的聖地」冒險一下。
.
📂#參考文獻
1. 金子展也(2020)。《遠渡來台的日本諸神:日治時期的台灣神社田野踏查》。野人文化。
2. 蔡錦堂. (2017). 02 植民地期台湾に建てられた社, 祠について.
▶#4K的Youtube版看這裡:https://youtu.be/VpxES7RUc6Y
|
文字 | 李長潔
影像 | 李長潔
日本神道教 神明 在 TOKYO U (悠遊東京)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東京資訊~「七五三節」
每年的11月,在東京除了有祭典~「酉之市」之外,日本還有一個傳統活動~「七五三節」。「七五三」是日本神道教的一個傳統習俗,自江戶時代開始,日本的小孩到了3、5、7歲的時候,父母都在農曆11月15日帶他們到神社參拜,希望子女能健康成長。
3歲(髪置きの儀):由於在江戶時代的小孩子在3歲前是不能留髮,所以這裏是記念結束剃髮的一年。女孩子則會穿着有肩摺的振袖和服,不會綁腰帶,上面加一件背心式的披風「被布」。男孩則會穿著和服和袴。
5歲(袴着の儀):男孩子會穿和服和袴,現代也會也穿著西裝,是一個代表重要成長的年齡,之後男孩子就要等到20歲的成人禮了。
7歲(紐解の儀):女孩子可以和成年人一樣開始穿著正式和服的年齡,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階段。
在日本有一句諺語「7歲前的小孩子都是神明的小孩」,在過去醫學不發達的年代,很多幼小的生命因為生病而過世,也因此當時人們認為,7歲之前的孩子是受神庇護的「神之子」,到了7歲才正式作為世俗社會的一員而迎來「再獲新生」之年。所以在7歲之前,大人們都會舉辦不同的儀式去祈求平安長大。
明治維新之後,就由農曆11月15日改成國曆的11月15日,甚至現在的「七五三節」也不會硬性規定在11月15日舉行,只要是在11月的大吉日子都可以舉行。加上和服不便宜,不少地方都有出租「七五三節」和服的服務,以及拍照服務,以求能讓小孩子有意義的一次記錄下來。
除了上述的這些儀式之外,「七五三節」中最重要的就是「千歲糖」,這種外觀細長的糖果~「千歳飴(ちとせあめ)」,也有著希望孩子能夠像這個糖果一樣長得又高又健康。
現在生意人的腦筋也動得很快,在網路、報紙上都可以看到以「讓孩子的健康成長有證可鑑!」為名,提供豐富多樣化的服務,一些知名的照相館也很早就被預約一空。他們向3、5、7歲孩子的兄弟姐妹和父母提供和服出租的服務,然後將拍攝好的照片製作成相冊,送給孩子們的祖父、祖母~等等,各種服務可謂無微不至,完善周到。甚至還有旅行社推出「全家享受七五三」的旅遊計劃,參加的家庭在外住宿一晚,花一整天時間做各種準備、去神社參拜、拍全家福照片並製成紀念相冊。還有些飯店舉辦的「七五三」慶祝典禮,其豪華程度還不亞於婚宴。這或許也是因為少子化的影響,小朋友在父母親的眼中都是寶!
「七五三節」是古老的傳統儀式,到了今天已經產生很多變化,但無論過去或現在,父母親祝願孩子平安長大的慈愛之心始終都沒有改變。
11月前往東京旅遊之時,除了欣賞銀杏黃、楓葉紅的美景之外,若是在神社有看到小孩穿著和服,可以微笑致意,或許他們會接受拍照。但切記~~尊重肖像權,沒有得到同意之前,切勿隨意拍照,以免惹來不愉快的互動。
PS.部分照片取材自網路
日本神道教 神明 在 偽學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宜蘭散步] 海的聖地:找尋宜蘭蘇澳的日治神社–南澳神社、蘇澳金刀比羅神社、蘇澳神社、台泥構內社 | 李長潔
.
因為無法出國旅行,反而形成我開始找尋日治時代神道教、佛教遺跡的契機,剛好也因為金子展也研究的中文譯本《遠渡來台的日本諸神:日治時期的台灣神社田野踏查》(台湾に渡った日本の神々),讓我們有更多的背景資料,得以去理解與詮釋台灣諸神社的誕生、留殘與變容。今天,就去宜蘭的蘇澳一帶,用影像記錄「南澳祠」、「蘇澳金刀比羅神社」、「蘇澳神社」、「台泥構內社」。
.
▓ #國家神道社格制
.
日本神道教是受到國家治理的宗教體系,因此,從古至今由國家神道教社格制架構之,粗略分成「國家管理」(大小官幣神社)與「民間營運」(縣社、鄉社、村社、無格社、社)兩種。今天去的幾個靠近礁溪的神社,全屬於民間營運的神社,主要由地方人士、企業機構因應宗教需求而建制。
.
▓ #南澳山裡的南澳神社
.
從南澳火車站出發到南澳神社,沿路可見相當鮮明的當地部落文化。南澳有一個非常知名的「日治殖民神話」,即「莎韻之鐘」,是一種言論戰略的殖民技術,暫且不談。只消十餘分鐘,便可以抵達南澳神社。當地的車站名為「神社」,但其實是「祠」。祠的地位最低,通常規模不大,許多設施也省略,也無特定神職人員經營。
.
南澳祠於昭和11年設置,祭神為天照大神、開拓三神、北白川宮能久親王,神社現址為南澳鄉保護區公園,就是一個看起來長滿雜草的長樓梯。觀察階梯的規模與形式,可以想見當年的神社樣貌,階梯底端就是本殿基座,尚可見石砌(影片裡稱之「玉垣」是失手錯誤,應為本殿基座)。公園久未整掃,荒煙漫草。往澳灣望去,可以見到美麗的南澳景色。
.
▓ #宜蘭也有金刀比羅宮
.
相信大家聽到「金刀比羅宮」就會想到日本四國金刀比羅宮爬到嚇死的參道階梯,而礁溪的金刀比羅神社一樣也有長長的階梯,由港口通往神社。所謂「金刀比羅」指的是「金毘羅」,是為日本大物主命、崇德天皇的合體,為守護海路的神明。日治時期的臺灣重要港口,如淡水、基隆、高雄等地,皆設有金刀比羅神社。蘇澳砲台山上的金刀比羅神社,地勢完美,充滿神聖性的地理位置,可以俯視蘇澳市街和蘇澳港區。
.
蘇澳金刀比羅宮的位置,今天改為「天君廟」,我在傍晚時上山,山上廟內毫無人煙,氣氛荒涼。天君廟前還留著神社的石燈籠與石階基座。從廟旁的小徑步上,可以登上砲台山的高處,一片美景展開:由港口延伸至山頂正殿的石階,一盞盞路燈矗立,站在神社跡處,海洋、港口、小鎮構成一個豐富的視覺經驗。
.
▓ #台灣水泥廠構內社
.
來到台灣水泥公司內神社之前,從沒注意到有「構內社」這個指稱。構內社,顧名思義,是指「機構內」的神社,通常為民間團體建設,例如台灣肥料、台灣糖廠等企業都有設置小型簡約的神社。而台灣水泥廠區內的神社也屬「構內社」。對我來說,台泥構內社是一個特別的存在。
.
我的爺爺就是台泥蘇澳廠的員工,這一輩子都在台泥工作。據說,我非常年幼之時,就已經來過台泥廠內的宿舍,還在泳池裡玩過水,只是當初可能沒有注意到有這個神社,或是尚是廢墟。昭和17年,台灣化成工業株式會社蘇澳工場建該社,為鋼筋水泥的「校倉造」形式。小神社有點像沖繩當地水泥材質的遙拜所,在廠房一角的小丘下,帶著濃烈的神秘氛圍。
.
▓ #學校中的蘇澳神社
.
趁著最後一點時間,來到蘇澳車站附近的晉安宮,找尋蘇澳神社的遺跡。蘇澳神社原址應該是位於蘇澳國中內。而其中部分的基座、柏犬,移至晉安宮安置。雖然宮廟門口的石獅子看起來還蠻新的,但在門口附近發現了棄置的石燈籠基座。探訪著一天,也累了,就在宮廟旁的海鮮小吃休憩吃飯。
.
#參考文獻
1. 金子展也(2020)。《遠渡來台的日本諸神:日治時期的台灣神社田野踏查》。野人文化。
2. 蔡錦堂. (2017). 02 植民地期台湾に建てられた社, 祠について.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VpxES7RUc6Y/hqdefault.jpg)
日本神道教 神明 在 環遊世界的小羊兒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故事大綱:
以日本人初次來到台灣,不知該往哪裡去為構思,
因為在機場與台灣人打招呼,發現彼此都是
一個人來旅行,結果就一同上路,
透過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感受到台灣人的
「友善」與「熱情」帶入台灣在地小吃、
文化、秘境,最後以還想再來台灣為結尾,
向外國人傳遞台灣之美!
拍攝地點:
桃園機場、仙洞巖最勝寺、猴桐車站、
十三層遺址、九份、基隆夜市。
影片內容:
#仙洞巖最勝寺
相傳有仙人在此修行後得道昇天,因此稱為仙洞。
日治時期這裡曾經是日本神道教的仙洞「弁天宮」
洞內步道僅可一人側身而入,是有名的「一線天」,
曲折蜿蜒寬窄不一,越往內走會越窄。
千萬年前海蝕而成的洞穴,佛教、道教、日本
信仰的神明共同受到供奉與朝拜,是台灣很重要的文化遺產。
#猴桐車站
台湾の猴桐駅はネコが、駅の人と仲良く暮らしている。
ネコと一緒に戯れる瞬間は幸せそのもの。
日本に「猫の島」と呼ばれ、台湾は猴桐で!
台灣的猴桐車站,貓跟車站周邊的人一起生活,
來到這裡貓與人遊戲的瞬間,會讓人幸福感猶生。
日本有貓島,台灣有猴桐。
#十三層遺址
「台金選煉廠十三層遺跡」があり、
金瓜石と九份と同じぐらいに
国際的観光スポットとなっており。
黄金色を照り映し、
大地の美と歴史の思い出が共存している。
「秋のイルミネーション」といえば、
台湾の「天空の城ラピュタ」に似ている。
十三層遺址是與金瓜石和九份一樣有名的國際觀光景點,
照耀下山和海的變化,中秋限定點燈活動,將其黃金風華再現,
讓人看見大地之美與遙遠的歷史記憶共存。
為台版的「天空之城」。
中秋節點燈活動:19:00-19:30
#九份
九份といえば、ジブリ映画
「千と千尋の神隠し」に似ている、
ノスタルジックな街並み、狭い通りに並ぶ飲食店、夜になると赤く灯るランタン、台湾で最も有名な観光地のひとつだよ!
說到九份,就會讓人想到宮崎駿的「神隱少女」,
看到風景,懷舊的街景,與狹窄的道路並列的餐飲店,
一到晚上就點亮的紅燈籠,這也是台灣有名的觀光景點之一。
#基隆夜市
對台灣人而言,吃是一種藝術,也是一種文化表現,
匯集來自全球各地的速食小吃,在這裡都可以吃得到,
想要像外國友人介紹台灣,一定要來的地方。
片尾:
能來到這裡,真是太棒啦!
下次還要再來台灣~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XTcdSvkIaes/hqdefault.jpg)
日本神道教 神明 在 真電玩宅速配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大家還記得《大神》這個遊戲嗎?日本神話中的太陽神「天照大神」在故事中化身為狼。
不只在《大神》之中擔任主角,這位神明也在《龍族拼圖》、《怪物彈珠》等作品裡登場,想必大家都聽過這位神明的大名,身為日本神道教主神的衪,日系作品常有他的大名,
連《火影忍者》中也有名為天照的「瞳術」,祂在遊戲中的形象是什麼?在神話之中又是什麼樣子的呢?
(C)電玩宅速配
「電玩宅速配」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tvgamexpress
「美女愛玩Game」節目:http://bit.ly/1Qwt7S3
休閒平台:http://myfun.gamedb.com.tw
遊戲庫粉絲團:http://www.facebook.com/Gamedbfans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07OOwZ29Q14/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Bm3kVb7aPtGQOAIV6hjfg658v23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