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奧即時報【男桌團體賽世代聯手對決德國,林昀儒獨拿2點,但台灣仍以2比3落敗名列第5,莊智淵年底續戰世錦賽;台灣欄神陳奎儒闖進110公尺跨欄準決賽】
2020東奧賽事進入後半段,桌球男子團體賽是台灣唯一還有競爭獎牌機會的球類運動。今(3)日遭遇宿敵德國隊,德國頭號男單奧恰洛夫(Dimitrij Ovtcharov)連續在2012倫敦奧運和2020東奧的銅牌戰中打敗我國莊智淵和「小林同學」林昀儒,這次在團體賽交手,格外引發關注。林昀儒在第2點成功拿下奧恰洛夫,報了3天前單打落敗的一箭之仇,之後第4點單打再下一城,個人贏下2點;但第一點莊智淵/陳建安的雙打及莊、陳在3、5點的單打輸掉,男桌團體止步8強。
■小林同學甜蜜復仇,莊智淵是否退休仍看狀況
台灣代表隊桌球男子團體今天對戰第二種子德國隊,兩隊不僅是宿敵,也有許多共通點。40歲的德國波爾(Timo Boll)和莊智淵同齡、兩人同時成名,早年與中國前選手王皓並稱「三隻小老虎」;波爾2018年曾以37歲之齡登上世界第一、創下最高齡球王紀錄,這次更是第6度參加奧運、為德國之最。而奧恰洛夫和林昀儒的竄起,分別超越波爾和莊智淵,讓兩隊都是跨世代組合。
第一點雙打由「桌球教父」莊智淵與陳建安的搭配,第一局似乎還沒進入狀況,遭到伏蘭季斯卡 (Patrick Franziska)/波爾(Timo Boll)賞了一個大鴨蛋,第二局即時回穩搶下一局,第三局再以6比11落敗;第四局成為關鍵點,台灣組合一開局表現不錯取得領先,可是就在10比8拿到兩個局點後,竟然被德國組合連搶4分逆轉,直接輸掉第一點雙打。
第二點則由「小林同學」林昀儒面對在男子單打銅牌戰擊敗他的奧恰洛夫,雙方實力接近,奧恰洛夫展現更多元的發球方式,試圖擾亂林昀儒的接發球,但林昀儒記取銅牌戰的教訓表現更加沈穩。雙方你來我往,奧恰洛夫先取得第一局,林昀儒第二局則是在deuce後才辛苦以14比12拿下第二點,雙方一路鏖戰到第五局,小林同學靠著比較少的失誤,穩健拿分下驚險以11比7拿下,並以3比2拿下第二點復仇成功。
只是第三點陳建安的狀況依舊不佳,面對波爾被直落三秋風掃落葉擊敗;所幸,第四點林昀儒再上,對手伏蘭季斯卡沒有奧恰洛夫的纏鬥能力,掌握多數優勢下,直落三勝出拿下第四點,團隊與德國追成2比2平手。最後一點由莊智淵面對奧恰洛夫,雖然莊智淵一直保持競爭力,第一局更是一度把比分追平,但奧恰洛夫依舊保持穩定,總是能拿下關鍵分,最終莊智淵以直落三輸球,團隊也以2比3止步8強,桌球隊這屆奧運賽事全數結束。
賽後林昀儒受訪時說:「險勝奧恰洛夫,算是復仇了吧!對自己的表現也蠻肯定。今年第一次參加奧運就拿下混雙銅牌,單打也打到四強,收穫非常多。」不過這些競爭僅限於場上,賽後奧恰洛夫在IG限動上貼出與林昀儒的合照,寫著:「Great rivals on court, Great friends off court.」(場上最好的對手,場下最好的朋友),林昀儒也隨即傳發了這張合照。
莊智淵則對自己今天單打失誤多、沒能給對方壓力而輸球感到自責;不過奧運並不是他的最終戰,年底他仍要拼戰世錦賽,後續的計畫則要再和家人討論,「還沒辦法想那麼多,能不能繼續打,還要看自己能力和狀況。」但莊智淵對林昀儒的好表現十分激賞,認為讓大家看到台灣的桌球,「我一直認為,桌球是台灣可以跟世界抗衡的運動。」
此次,台灣桌球成績仍有很大突破,林昀儒/鄭怡靜混雙摘銅,拿下台灣首面奧運獎牌;林昀儒在男單排名第4,男團和女團賽事則均為並列第5名。
■陳奎儒110公尺跨欄拼出本季最佳成績,為台灣37年來進入準決賽第1人
「台灣欄神」陳奎儒今天晚上在男子110公尺跨欄預賽中,該組中有中國好手謝文駿、地主日本的泉谷駿介同組出賽,尤其是謝文駿就在陳奎儒的旁邊跑道。一開始陳奎儒的起步不錯,些微領先謝文駿,直到最後一個跨欄才被謝文駿追上,最終泉谷駿介以13秒28名列分組第二、謝文駿13秒51名列第四,陳奎儒則以刷新個人本季最佳的13秒53名列分組第五;雖然沒有擠進前四直接晉級,但最終仍靠著成績擇優闖進準決賽。這也是繼1984年洛杉磯奧運吳清錦以來,第二位能闖進奧運110公尺跨欄準決賽的台灣選手。
賽後受訪時,陳奎儒說到激動落淚:「經歷去年受傷,我以為前進奧運已經沒有機會,沒想到竟然可以在預賽出賽,還跑進準決賽;但我目標不只如此,趕快調整找缺點,我還想要闖進決賽。」
■挪威欄王400公尺跨欄大幅推進世界紀錄,美國體操天后回歸摘下平衡木銅牌
「挪威欄王」沃爾霍姆(Karsten Warholm)一個月前才剛剛在世界田徑鑽石聯賽奧斯陸站400公尺跨欄項目,跑出46秒70的成績,打破高懸29年之久的世界紀錄,成為新的世界紀錄保持人。沒想他到今天中午在決賽中,面對強勁的美國選手班傑明(Rai Benjamin)一路威脅,兩人進入最後一個彎道後,還並駕齊驅,但沃爾霍姆狂拉尾盤加速超前,最終成績竟然跑進46秒內,成績是45秒94,足足比自己的世界紀錄大幅推進0.76秒之多,也是改採電動計時以來,男子400公尺跨欄世界紀錄最大進幅。
沃爾霍姆通過終點還在減速時,就知道自己已經打破世界紀錄,興奮到用雙手扯破自己的上衣,一路狂吼。不只沃爾霍姆創下超狂紀錄,銀牌得主班傑明也以46秒17打破打破原本的世界紀錄,只是仍不敵沃爾霍姆屈居第二。
美國體操女王拜爾絲(Simone Biles)之前在競技體操女子團體決賽中,因表現不佳造成心理問題困擾而中途退賽,今天在平衡木決賽中,克服心傷重返競技場的平衡木項目,在中國選手表現傑出之下,依舊穩定表現,以技術分6.1與完成分7.9,總分14.00分摘下銅牌。
【今日(8/3)台灣選手成績戰報】
桌球男子團體莊智淵、林昀儒、陳建安(2:3 止步8強、並列第5)
田徑男子110公尺跨欄陳奎儒(晉級準決賽)
馬術個人障礙超越資格賽陳少曼(未晉級)
【明天(8/4)奧運賽程預告──幫台灣隊加油!】
高爾夫女子徐薇淩、李旻(6:30 第一輪)
田徑男子標槍黃士峰(8:05 A組資格賽)
田徑男子標槍鄭兆村(9:35 B組資格賽)
田徑男子110公尺跨欄陳奎儒(10:08 準決賽)
舉重男子109公斤以上級謝昀庭(12:50 B組賽事)
拳擊女子蠅量級黃筱雯(13:00 四強戰)
比賽時間為台灣時間,實際比賽時間日程依東京奧運官網公布為準,體育署東奧專區於每日賽程結束後公布隔日賽程(https://olympic-ct.sa.gov.tw/schedule.html)
(文/嚴文廷;攝影/中央社、AFP)
#延伸閱讀
【江湖,在哪裡?莊智淵,永遠挑最難的那條路】 https://reurl.cc/Q9g4QO
【石明謹/歧視、抵制、恐攻和病毒──不完美的奧運,更激發人類追求美好】https://bit.ly/3eY4eWl
【東京奧運專題】https://bit.ly/3eWqFer
#報導者 #2020東奧特輯 #Olympics #Tokyo2020 #TeamTaiwan #東京奧運 #東奧 #奧運 #中華隊 #台灣選手 #桌球 #莊智淵 #林昀儒 #陳建安 #跨欄 #陳奎儒 #世界紀錄 #沃爾霍姆 #KarstenWarholm #拜爾絲 #SimoneBiles
日本賽馬日程 在 許榮哲 × 小說課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燒倉房的怪癖】
前陣子看了之前的一部韓國電影《燃燒烈愛》,後來在找相關討論時,才發現是由村上春樹的短篇小說〈燒倉房〉改編。
以村上的風格來說,這部短篇小說的隱喻算是比較明顯的。雖然最後還是留下懸念,但讀者大都能猜到,故事的最後可能是發生了什麼事。
所以發生了什麼呢?來看看這部〈燒倉房〉吧。
-
燒倉房 / 村上春樹
三年前,我和她在一個熟人的婚禮上相遇,要好起來。年紀我和她幾乎相差一輪,她20,我31。但這不算什麼大問題。當時我傷腦筋的事除此之外多的是。老實說,也沒工夫一一考慮什麼年齡之類。她一開始就壓根兒沒把年齡放在心上。我已結婚,這也不在話下。什麼年齡、家庭、收入,在她看來,都和腳的尺寸聲音的高低指甲的形狀一樣,純屬先天產物。總之,不是考慮便能有對策那種性質的東西。
她一邊跟一位有名的某某老師學默劇,一邊為了生計當廣告模特。不過,因她嫌麻煩,時常把代理人交待的工作一推了之,所以收入實在微乎其微。不足部分似乎主要靠幾個男人好意接濟。當然具體情況我不清楚,只是根據她的語氣猜想大概如此。
話雖這麼說,可我並非暗示她為錢而同男人睡覺什麼的。偶爾或許有類似情況。即使真有,也不是本質性問題。本質上恐怕單純得多。也正是這種無遮無掩不拘一格的單純吸引了某一類型的人。在她的單純面前,他們不由想把自己心中盤根錯節的感情投放到她身上去。解釋固然解釋不好,總之我想是這麼回事。依她的說法,她是在這種單純的支撐下生活的。
當然,如此效用不可能永遠持續下去。這同「剝橘皮」是同一道理。
就講一下「剝橘皮」好了。
最初認識她時,她告訴我她在學默劇。
我「哦」了一聲,沒怎麼吃驚。最近的女孩都在搞什麼名堂。而且看上去她也不像是一心一意磨練自己才能的那種類型。
而後她開始「剝橘皮」。如字面所示,「剝橘皮」就是剝橘子的皮。她左邊有個小山般滿滿裝著橘子的玻璃盆,右邊應該裝橘皮的盆—這是假設,其實什麼也沒有。她拿起一個想像中的橘子,慢慢剝皮,一瓣一瓣放入口中把渣吐出。吃罷一個,把渣歸攏一起用橘皮包好放入右邊的盆。如此反復不止。用語言說來,自然算不了什麼事。然而實際在眼前看十分、二十分鐘—我和她在酒吧高臺前閒聊時間裡她一直邊說邊幾乎下意識地如此「剝橘皮」—我漸漸覺得現實感被從自己周圍吮吸掉。這實在是一種莫名其妙的心情。過去艾科曼在被送上以色列法庭時,有人建議最合適的刑法是將其關進密封室後一點點將空氣抽去。究竟遭遇怎樣的死法,詳情我不清楚,只是驀然記起這麼回事。
「你好像滿有才能嘛。」我說。
「哎喲,這還不簡單,哪裡談得上才能!總之不是以為這裡有橘子,而只要忘掉這裡沒橘子就行了嘛,非常簡單。」
「簡直是說禪。」
我因此中意了她。
我和她也不是常常見面。一般每月一回,頂多兩回。我打電話給她,約她出去玩。我們一起吃飯,或去酒吧喝酒,很起勁地說話。我聽她說,她聽我說。儘管兩人之間幾乎不存在共同話題,但這無所謂。可以說,我們已經算是朋友了。吃喝錢當然全由我付。有時她也打電話給我,基本是她沒錢餓肚子的時候。那時候她的確吃很多,多得叫人難以置信。
和她一起,我得以徹底放鬆下來。什麼不情願幹的工作啦,什麼弄不出頭緒的雞毛蒜皮小事啦,什麼莫名其妙之人的莫名其妙的思想啦,得以統統忘卻腦後。她像是有這麼一種本事。她所說的話沒有什麼正正經經的含義,有時我甚至只是哼哈作答而幾乎沒聽。而每當側耳傾聽,便仿佛在望遠方的流雲,有一股悠悠然的溫馨。
我有跟她說了不少。從私人事情到泛泛之論,都可以暢所欲言。或者她也可能同我一樣半聽不聽而僅僅隨口符合。果真如此我也不在乎。我希求的是某種心緒,至少不是理解和同情。
兩年前的春天她父親心臟病死了,一筆稍微湊整的現金歸她所有。至少據她說來是這樣。她說想用這筆錢去北非一段時間。何苦去北非我不清楚,正好我認識一個在阿爾及利亞駐京使館工作的女孩,遂介紹給她。於是她去了阿爾及利亞。也是因勢之所趨,我到機場送她。她只拎一個塞有替換衣服的寒傖的波士頓旅行包。外表看去,覺得她與其說去北非,不如說是回北非。
「真的返回日本?」我開玩笑問道。
「當然返回呀!」她說。
三個月後她返回日本。比走時還瘦了三公斤,曬得黑漆漆的,並領回一個新戀人,說兩人是在阿爾及利亞一家餐館相識的。阿爾及利亞日本人不多,兩人很快親密起來,不久成了戀人。據我所知,此人對她是第一個較為正規的戀人。
他二十七八歲,高個子,衣著得體,說話斯斯文文。表情雖不夠豐富,但長相基本算是漂亮那類,給人的感覺也不壞。手大,指很長。
所以瞭解這麼詳細,是因為我去機場接兩人來著。突然有電報從貝魯特打來,上面只有日期和飛機航班。意思像是要我接機。飛機一落地—其實由於天氣不好飛機誤點四小時之久,我在咖啡屋看了四本週刊—兩人便從艙門挽手走出,儼然一對和和美美的小夫妻。她將男方介紹給我。我們幾乎條件反射地握手。一如在外國長期生活之人,他握得很有力。之後我們走進餐館。她說她橫豎得吃蓋澆飯,我和他喝啤酒。
他說他在搞貿易。什麼貿易卻沒說。至於是不大喜歡談自己的工作,還是怕談七來只能使我無聊故而客氣不談,情由我不得而知。不過老實說,對於貿易我也不是很想聽,就沒特意打聽。由於沒什麼好談的,他講起貝魯特治安情況和突尼斯的上水道。看來他對北非到中東的局勢相當熟悉。
吃罷蓋澆飯,她大大打個哈欠,說困了,樣子簡直像當場就能睡著似的。忘說了,她的毛病就是不管什麼場所都困。她提出用計程車送我回家,我說電車快自己坐電車回去。搞不清自己是為什麼特意來的機場。
「能見到你真高興。」他懷有歉意似的對我說。
「幸會幸會。」我也回道。
其後同他見了幾次。每當我在哪裡同她邂逅,旁邊肯定有他。我和她約會,他甚至開車把她送到約會地點。他開一輛通體閃光的銀色德國賽車。對車我幾乎一無所知,具體無法介紹,只覺得很像費裡尼黑白電影中的車,不是普通工薪人員所能擁有的。
「肯定錢多得不得了。」一次我試探她。
「是的。」她不大感興趣似的說,「肯定是的,或許。」
「搞貿易能賺那麼多?」
「搞貿易?」
「他那麼說的,說是搞貿易工作。」
「那麼就是那樣的吧。不過……我可不太清楚的。因為看上去他也不像怎麼做事的樣子,總是見人,打電話。」
這簡直成了菲茨傑拉德的《了不起的蓋茨比》,我想。做什麼不知意,反正就是有錢,謎一樣的小夥子。
十月間一個周日下午,她打來電話。妻一清早就去親戚家了,只我自己在家。那是個天氣晴好的愜意的周日,我邊望院子裡樟樹邊吃蘋果。僅那一天我就吃了七個蘋果。我不時有這種情況,想吃蘋果想得發瘋。也許是一種什麼預兆。
「就在離你家不遠的地方,兩個人馬上去你那裡玩好麼?」她說。
「兩個人?」我反問。
「我和他呀。」
「可以,當然可以。」我回答。
「那好,30分鐘後到。」言畢,她掛斷電話。
我在沙發上發了一會呆,去浴室沖淋浴刮鬍子。等身體風乾時間摳了摳耳朵。也思忖是不是該理一下房間,終於還是作罷。因為統統理好妥當時間不夠用,而若不能統統理好妥當就莫如乾脆不動為好。房間裡,書籍雜誌信件唱片鉛筆毛衣到處扔得亂七八糟,但並不覺得怎麼不乾淨。剛結束一件工作,沒心思做什麼。我坐在沙發上,又看著樟樹吃個蘋果。
兩點多時兩人來了。房間傳來賽車刹車聲。出門一看,見那輛有印象的銀色賽車停在路上。她從車窗探出臉招手。我把車領到後院停車位那裡。
「來了。」她笑吟吟地說。她穿一件薄得足已窺清楚乳峰形狀的短衫,下面一條橄欖綠超短裙。
他穿一件藏青色輕便西服,覺得與以前見面時印象多少有所不同—至少是因為他長出兩天左右的鬍鬚。雖說沒刮鬍鬚,但在他全然沒有邋遢感,不過陰翳約略變濃一點罷了。下了車,他馬上摘下太陽鏡,塞進胸袋。
「您正休息突然打擾,實在抱歉。」他說。「哪裡,無所謂。每天都算休息,再說正一個人閑得無聊呢。」我應道。
「飯食帶來了。」說著,他從車座後面拿出一個大白紙袋。
「飯食?」
「也沒什麼東西。只是覺得星期天突然來訪,還是帶點吃的合適。」他說。
「那太謝謝了。從早上起就光吃蘋果了。」
進了門,我們把食物攤在桌子上。東西相當可觀:烤牛肉三明治、沙拉、熏鮭魚、藍漿果冰淇淋,而且量也足夠。她把東西移往盤子時間裡,我從冰箱取出白葡萄酒拔出軟塞。儼然小型宴會。
「好了,好吧,肚子餓壞了。」以久饑腸轆轆的她說。
我們嚼三明治,吃沙拉,抓熏鮭魚。葡萄酒喝光後,又從冰箱拿啤酒來喝。我家冰箱惟獨啤酒總是塞得滿滿的。一個朋友開一家小公司,應酬用的啤酒券剩下來就低價格分給我。
他怎麼喝臉都毫不改色。我也算是相當能喝啤酒的。她也陪著喝了幾瓶。結果不到一個小時空啤酒罐就成排成行擺滿桌面。喝得相當可以。她從唱片架上挑出幾張,放在自動轉換唱片的唱機上。邁爾斯·迪巴思的《空氣精靈》傳到耳畔。
「自動轉換唱片的唱機—你還真有近來少見的東西。」他說。
我解釋說自己是自動轉換唱機迷。告訴他物色好的這類唱機相當不易。他彬彬有禮儀地聽著,邊聽邊附和。
談了一會唱機後,他沉默片刻。然後說:「有煙草葉,不吸點兒?」
我有點猶豫。因為一個月前我剛戒煙,正是微妙時期,我不清楚這時吸大麻葉對戒煙有怎樣的作用。但終歸還是決定吸了。他從紙袋底部掏出包在錫紙裡的黑煙葉,放在捲煙紙上迅速卷起,邊角那兒用舌頭舔了舔。隨即用打火機點燃,深深吸幾口確認火著好後轉給我。大麻葉品質實在是好。好半天我們一聲不響,一人一口輪流吸著。邁爾斯·迪巴思終了,換上約翰·施特勞斯的圓舞曲集。搭配莫名其妙,不過不壞。
吸罷一支,她說困了。原本睡眠不足,又喝了三瓶啤酒吸了大麻的緣故,她確實說困就困。我把她領上二樓,讓她在床上躺下。她說想借T恤。我把T恤遞給她。她三兩下脫去衣服只剩內衣,從頭頂一下子套進T恤躺下。我問冷不冷時,她已經噝噝睡了過去。我搖頭下樓。
客廳裡她的戀人已卷好第二支大麻。小子真是厲害。說起來我也很想鑽到她旁邊猛猛睡上一覺。卻又不能。我們吸第二支大麻。約翰·施特勞斯的圓舞曲仍在繼續。不知為何,我竟想起小學文藝匯演上演的劇來。我演得是手套店裡的老伯,小狐狸來店找老伯買手套。但小狐狸帶來的錢不夠。
「那可不夠買手套噢。」我說。角色有店不地道。
「可我媽媽冷得不得了,都紅紅的凍裂了。求求您了。」小狐狸說。
「不成,不行啊。攢夠錢再來。那樣……」
「……時常燒倉房。」他說。
「失禮?」我正有點心不在焉,恍惚自己聽錯了。
「時常燒倉房。」他重複道。
我看著他。他用指尖摩挲打火機花紋,爾後將大麻狠狠吸入肺裡憋10秒鐘,再徐徐吐出。煙圈宛如actoplasm(心靈科學上假設由靈媒釋放出的一種物質)從他口這飄散出來。他把大麻轉遞給我。
「東西很不錯吧?」他問。
我點頭。
「從印度帶來的,只選特別好的。吸這玩藝兒,會莫名其妙想起好些事來。而且都是光和氣味方面的。記憶的質……」說到這裡,他悠悠停了一會,尋找確切字眼似的輕打幾個響指。「好像整個變了。你不這麼認為?」
「那麼認為。」我說。我也恰好想起文藝匯演時舞臺的嘈雜和做背景用的厚紙板上塗的顏料味兒。
「想聽你講講倉房。」我說。
他看我一眼。臉上依然是沒有堪稱表情的表情。
「講可以麼?」他問。
「當然。」
「其實很簡單。澆上汽油,扔上擦燃的火柴,看它忽地起火—這就完事了。燒完15分鐘都花不上。」
「那麼,」我銜住煙在口,竟找不出下一個詞來。「幹嗎燒倉房呢?」
「反常?」
「不明白。你燒倉房,我不燒倉房。可以說這裡有顯而易見的差別。作為我,較之是否反常,更想弄清這差別是怎麼個東西。再說,倉房是你先說出口的。」
「是啊,」他說,「的確如你所說。對了,可有拉比·沙卡爾的唱片?」
沒有,我說。
他愣怔了一會。其意識仿佛拉不斷扯不開的橡膠泥。抑或拉不斷扯不開是我的意識也未可知。
「大約兩個月燒一處倉房。」他說,繼而打個響指,「我覺得這個進度最合適不過。當然我指的是對我來說。」
我不置可否地點下頭。進度?
「燒自家倉房不成?」我問。
他以費解的眼神看我的臉。「我何苦非燒自家倉房不可呢?你為什麼以為我會有幾處倉房?」
「那麼就是說,」我說,「是燒別人的倉房嘍?」
「是的,」他應道,「當然是的,別人的倉房。所以一句話,這是犯罪行為。如你我在這裡吸大門,同屬犯罪行為。」
我臂肘拄在椅子扶手上不做聲。
「就是說,我是擅自放火燒所以的別人的倉房。當然選擇不至於發展成嚴重火災 來燒。畢竟我並非存心捅出一場火災。作為我,僅僅是想燒倉房。」
我點下頭,碾死吸短的大麻。「可一旦給逮住就是問題喲。到底是放火,弄不好可能吃刑罰的。」
「哪裡逮得住!」他很自若地說,「潑上汽油,擦燃火柴,轉身就跑,從遠處用望遠鏡慢慢欣賞。根本逮不住。何況燒的不過是小得不成樣子的倉房,員警沒那麼輕易出動。」
其言或許不差,我想。再說,任何人都不至於想道如此衣冠楚楚的開外國車的小夥子會到處燒人家倉房。
「這事她可知道?」我指著二樓問。
「一無所知。說實話,這事除你,沒對任何人講過。畢竟不是可以對誰都講的那類事。」
「為什麼講給我聽呢?」
他筆直伸出左手指,蹭了蹭自己的臉頰,發出長鬍鬚沙沙作響那種乾澀的聲音,如小蟲子爬在繃得緊緊的薄紙上。「你是寫小說的,可能對人的行動模式之類懷有興趣,我想。並且猜想小說家那種人在對某一事物做出判斷之前能夠先原封不動地加以賞玩。如果賞玩措辭不合適,說全盤接受也未嘗不可。所以講給了你。也很想講的,作為我。」
我點頭。但坦率地說,我還真不曉得如何算是全盤接受。
「這麼說也許奇怪,」他在我面前攤開雙手,又慢慢合在一起,「我覺得世上好像有很多很多倉房,都在等我點火去燒。海邊孤零零的倉房,田地中間的倉房……反正各種各樣的倉房。只消15分鐘就燒得一乾二淨,簡直像壓根兒不存在那玩藝兒。誰都不傷心。只是—消失而已,忽地。」
「但倉房是不是已沒用,該由你判斷吧?」
「我不做什麼判斷。那東西等人去燒,我只是接受下來罷了。明白?僅僅是接受那裡存在的東西。和下雨一樣。下雨,河水上漲,有什麼被沖跑—雨難道做什麼判斷?跟你說,我並非專門想幹有違道德的事。我也還是擁護道德規範的。那對人的存在乃是誒廠重要的力量。沒有道德規範,人就無法存在。而我覺得所謂道德規範,恐怕指的是同時存在的一種均衡。」
「同時存在?」
「就是說,我在這裡,又在這裡。我在東京,同時又在突尼斯。予以譴責的是我,加以寬恕的是我。打比方就是這樣,就是有這麼一種均衡。如果沒有這種均衡,我想我們就會散架,徹底七零八落。正因為有它,我們的同時存在才成為可能。」
「那就是說,你燒倉房屬於符合道德規範的行為。不過,道德規範最好還是忘掉。在這裡它不是本質性的。我想說的是:世界上有許許多多那樣的倉房。我有我的倉房,你有你的倉房,不騙你。世界上大致所以地方我都去了,所以事都經歷了。好幾次差點兒沒命。非我自吹自擂。不過算了,不說了。平時我不怎麼開口,可一喝酒就喋喋不休。」
我們像要要驅暑降溫似的,就那樣一動不動沉默良久。我不知說什麼好。感覺上就好像坐在列車上觀望窗外連連出現又連連消失的奇妙風景。身體鬆弛,把握不准細部動作。但可以作為觀念真切感覺出我身體的存在。的確未嘗不可以稱之為同時存在。一個我在思考,一個我在凝視思考的我。時間極為精確地燒錄著多重節奏。
「喝啤酒?」稍頃,我問。
「謝謝,那就不客氣了?」
我從廚房拿來四罐啤酒,卡門貝乾酪也一起拿來。我們各喝兩罐啤酒,吃著乾酪。
「上次燒倉房是什麼時候?」我試著問。
「是啊,」他輕輕握著空啤酒罐略一沉吟,「夏天,八月末。」
「下次什麼時候燒呢?」
「不知道,又不是排了日程表往日曆上做記號等著。心血來潮就去燒。」
「可並不是想燒的時候就正好有合適的倉房吧?」
「那當然。」他沉靜地說,「所以,要事先選好適合燒的才行。」
「做庫存記錄嘍?」
「是那麼回事。」
「再問一點好麼?」
「請。」
「下次燒的倉房已經定了?」
他眉間聚起皺紋,然後「噝」一聲從鼻孔深吸口氣。「是啊,已經定了。」
我再沒說什麼,一小口一小口啜著剩下的啤酒。
「那倉房好得很,好久沒碰上這麼值得燒的倉房了。其實今天也是來做事先調查的。」
「那就是說離這兒不遠嘍?」
「就在附近。」他說。
於是倉房談道此為止。
五點,他叫起戀人,就突然來訪表示歉意。雖然啤酒喝得相當夠量,臉色卻絲毫沒變。他從後院開出賽車。
「倉房的事當心點!」分手時我說。
「是啊。」他說,「反正就這附近。」
「倉房?什麼倉房?」她問。
「男人間的話。」他說。
「得得。」她道。
隨即兩人消失。
我返回客廳,倒在沙發上。茶几上所以東西都零亂不堪。我拾起掉第的雙排扣風衣,蒙在頭上沉沉睡了過去。
醒來時房間一片漆黑。七點。
藍幽幽的夜色和大麻嗆人的煙味壅蔽著房間。夜色黑得很不均勻,不均勻得出奇。我倒在沙發上不動,試圖接著回想文藝匯演時那場戲,卻已記不真切。小狐狸莫非把手套弄到手了?
我從沙發起身,開窗調換房間空氣。之後去廚房煮咖啡喝了。
翌日我去書店買一本我所在街區的地圖回來。兩萬分之一的白色地圖,連小胡同都標在上面。我手拿地圖在我家周圍一帶繞來轉去,用鉛筆往有倉庫的位置打X。三天走了方圓四公里,無一遺漏。我家位於郊區,四周還有很多農舍,所以倉房也不在少數:一共16處。
他要燒的倉房必是其中一處。根據他說「就在附近」時的語氣,我堅信不至於離我家遠出多少。
我對16處倉房的現狀一一仔細查看一遍。首先把離住宅太近或緊挨塑膠棚的除外。其次把裡邊堆放農具以至農藥等物尚可充分利用的也去掉。因我想他決不想燒什麼農具農藥。
結果只剩五處,五處該燒的倉房,或者是說五處燒也無妨的倉房—15分鐘即可燒垮也無人為之遺憾的倉房。至於他要燒其中哪一處我則難以確定。因為再往下只是喜好問題。但作為我仍想知道五處之中他選何處。
我攤開地圖,留下五處倉房,其餘把X號擦掉。準備好直角規、曲線規和分線規,出門圍五處倉房轉一圈,設定折身回家的最短路線。道路爬坡沿河,曲曲彎彎,因此這項作業頗費工夫。最後測定路線距離為7.2公里。反復測量了幾次,可以說幾乎沒有誤差。
翌晨六時,我穿上運動服,登上輕便鞋,沿此路線跑去。反正每天早晨都跑6公里,增加1公里也沒什麼痛苦。風景不壞。雖說途中有兩個鐵路道口,但很少停下等車。
出門首先繞著附近的大學運動場兜了一圈,接著沿河邊沒人走動的土路跑3公里。中途遇第一處倉房。然後穿過樹林,爬徐緩的坡路。又遇一處倉房。稍往前有一座賽馬用的馬廄。馬看見火也許多少會嘶鬧。但如此而已,別無實際損害。
第三處倉房和第四處倉房酷似又老又醜的雙胞胎,相距也不過200米。哪個都那麼陳舊那麼髒汙,甚至叫人覺得要燒索性一起燒掉算了。
最後一處倉房在鐵道口旁邊,位於6公里處。已完全被棄置不管。朝鐵路那邊釘已塊百事可樂鐵皮招牌。建築物—我不知能否稱其為建築物—幾乎已開始解體。的確如他所說,看上去果真像在靜等誰來點上一把火。
我在最後一處倉房前稍站一會,做幾次深呼吸,之後穿過鐵道口回家。跑步所需時間為31分30秒。跑完沖淋浴吃早餐。吃完歪在沙發聽一張唱片,聽完開始工作。
一個月時間裡每天早上我都跑這同一路線。然後倉房沒燒。
我不時掠過一念:他會不會叫我燒倉房呢?就是說,他往我腦袋裡輸入燒倉房這一圖像,之後像往自行車打氣一樣使之迅速膨脹。不錯,有時我的確心想,與其靜等他燒,莫如自己擦火柴燒乾淨來得痛快。畢竟只是個破破爛爛的小倉房。
但這恐怕還是我想過頭了。作為實際問題,我並沒有燒什麼倉房。無論我腦袋裡火燒倉房圖像如何擴張,我都不是實際給倉房放火那一類型的人。燒倉房的不是我,是他。也可能他換了該燒的倉房。或者過於繁忙而找不出燒倉房時間亦未可知。她那邊也杳無音信。
十二月來臨,秋天完結,早晨的空氣開始砭人肌膚了。倉房依然故我。白色的霜落在倉房頂上。冬季的鳥們在冰冷的樹林裡啪啦啪啦傳出很大的振翅聲。世界照舊運轉不休。
再次見到他,已是去年的十二月中旬了,耶誕節前夕。到處都在放聖誕讚歌。我上街給各種各樣的人買各種各樣的聖誕禮物。在乃木阪一帶走時,發現了他的車。無疑是他那輛銀色賽車。品川編號,左車頭燈旁邊有道輕傷。車停在一家咖啡館停車場內。當然車沒以前見過那麼神氣活現閃閃發光。也許我神經過敏,銀色看上去多少有些黯然。不過很可能是我的錯覺。我有一種把自己記憶篡改得于子有利的傾向。我果斷走入咖啡館。
咖啡館裡黑麻麻的,一股濃郁的咖啡味兒。幾乎停不到人語,巴羅克音樂靜靜流淌。我很快找到了他。他一個人靠窗邊坐著喝牛奶咖啡。儘管房間熱得足以使眼鏡完全變白,但他仍穿開司米斜紋呢大衣,圍巾也沒解下。
我略一遲疑,決定還是打招呼。但沒有說在外面發現他的車—無論如何我是偶然進入這家咖啡館,偶然見到他的。
「坐坐可以?」我問。
「當然。請。」他說。
隨後我們不鹹不淡聊起閒話。聊不起來。原本就沒什麼共同話題,加之他好像在考慮別但是們。雖說如此,又不像對我和他同坐覺得不便。他提起突尼斯的港口,講在那裡如何捉蝦。不是出於應酬地講,講得滿認真。然而話如此細涓滲入沙地倏然中止,再無下文。
他揚手叫來男侍,要了第二杯奶油咖啡。
「對了,倉房的事怎麼樣了?」我一咬牙問道。
他唇角泌出一絲笑意,「啊,你倒還記得,」說著,他從衣袋掏出手帕,擦下嘴角又裝回去,「當然燒了,燒得一乾二淨,一如講定的那樣。」
「就在我家附近?」
「是的,真就在附近。」
「什麼時候?」
「上次去你家大約10天後。」
我告訴他自己把倉房位置標進地圖,每天都在那前面轉圈跑步。「所以不可能看漏。」我說。
「真夠周密的。」他一副開心的樣子,「周密,合乎邏輯,但肯定看漏了。那種情況是一定。由於過於切近而疏忽看漏。」
「不大明白。」
他重新打好領帶,覷了眼表。「太近了。」他說,「可我這就得走了。這個下次再慢慢談好麼?對不起,叫人等著呢。」
我沒理由勸阻他。他站起身,把煙和打火機放進衣袋。
「對了,那以後可見她了?」他問。
「沒有,沒見。你呢?」
「也沒見。聯繫不上。宿舍房間沒有,電話打不通,默劇班她也一直沒去。」
「說不定一忽兒去了哪裡,以前有過幾次的。」
他雙手插衣袋站著,定定注視桌面。「身無分文,又一個半月之久!在維持生存這方面她腦袋可是不太夠用的喲!」他在衣袋裡打幾個響指。「我十分清楚,她的的確確身無分文。像樣的朋友也沒有。通訊錄上倒是排得滿滿的,那只不過是人名罷了。那孩子沒有靠得住的朋友。不過她信賴你來著。這不是什麼社交辭令。我想你對她屬於特殊存在。我都有點嫉妒,真的。以前我這人幾乎沒嫉妒過誰。」他輕嘆口氣,再次覷了眼表,「我得走了,在哪裡再見面吧!」
我點下頭,話竟未順利出口。總是這樣。在這小子面前語句難以道出。
其後我給她打了好多次電話。電話因未付電話費已被切斷。我不由擔心起來,去宿舍找她。她房間的門關得嚴嚴的,直達郵件成捆插在信箱裡。哪裡也不見到管理人,連她是否仍住在這裡都無從確認。我從手冊撕下一頁,寫個留言條:「請跟我聯繫」,寫下名字投進信箱。但沒有聯繫。
第二次去那宿舍時,門已掛上別的入居者名牌。敲門也沒人出來。管理人依然不見影。
於是我放棄努力。事情差不多過去一年了。
她消失了。
每天早上我仍在五處倉房前跑步。我家周圍的倉房依然一個也沒被燒掉。也沒聽說哪裡倉房給燒了。又一個十二月轉來,冬鳥從頭頂掠過。我的年齡繼續遞增。
夜色昏黑中,我不時考慮將被燒毀的倉房。
日本賽馬日程 在 健吾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香港一堆人,但求無錯,不求有功。就算破產,都可以賣地賣樓畀大陸人賺錢,做咩要益你香港人有 pokemon go 玩(如果呢d 野係真啦下)?
任天堂要搞,都唔使搞香港。好明顯係睇中香港係中國一部份,做既人就覺得「係中國發展」左,再返去升職jei,你估真係有心令香港有發展有景點?
香港回歸呢20幾年,最重要就係冇發展。咩中藥港,紅酒港,鮮花港,全部冇出現。點解?因為中國要發展,你香港發展晒,其他城市做咩?
一堆香港人,唔認清事實,就搞這搞那,以為自己在付出,其實只是在空轉。
香港,由回歸一刻開始,就註定係做從屬附庸,香港人唔明,仲以為自己活得好好,都幾有趣。
都係 #飲飲食食最開心 啦。之後又有人走黎問有咩高見,講完又話你冷氣軍師,唔講就話你剩識抽水。講完教埋點做佢做唔到就話你唔夠現實唔認自己能力不足。呢兩日d人成日話有人消滅歷史,消滅講真話既人,講到好似第一日睇到咁。你地冇睇呢個page,有幾多人幾想消滅講真話既人架咩?
明明生活舒舒服服,做咩無啦啦係平時既日程入面,寫多17萬字出黎,仲要畀團隊話我辛苦自己?
含住一口氣,頂住成背脊箭,都要寫一本書印一本書,就係唔想呢一年發生既事,最後只係剩返建制派同反對派兩個角度。
我講多次:如果呢一年既歷史,最後係由建制同反對派是旦一邊既陣營寫,我好肯定,都有一堆流過血、汗、淚既香港人,會不服氣,死不瞑目。
~~~~~~~~~~~~
《未敢忘記 2019/20》可以去第二輪預售:https://gogetfunding.com/intheyearof201920part02
�
寄書資料form:https://bit.ly/2019202ndround
謝謝你們。感謝,感恩。�
健吾 《未敢忘記2019/20》團隊
#2414
[海狗]
(海洋公園高層無能,葬送一個起死回生嘅方案下)
聽落相當吸引誘人,任天堂唔單止提供大綱,仲草擬咗一份細節詳盡嘅樂園設計,好多細節都位都落足心思。例如唔似pokemon go隨機出現精靈,所有精靈都在特定指定地方生態出現,或是大型節日活動,務求要遊客走遍整個樂園,唔會錯過任何一部分。而即使未能在一天內完全收集所有精靈,有關記錄即會儲存留待下次光臨樂園時再取出,充滿耐久性。任天堂更咗度條好橋,將原有海洋劇場改造成遊戲裡面嘅華藍道場,遊客欣賞完表演出場時可以獲得水系精靈,更結合AR技術,真實動物與虛擬精靈共演。其他亞洲動物園區都有近似做法,等遊客可一邊捕捉精靈,一邊參觀動物園區,呢種做法同海洋公園生態,動物保育同教育嘅價值觀吻合,更昇華到新嘅層次,意義具大。
至於機動遊戲方面,實際改動不大,只需要加裝寵物小精靈圖案同裝置,例如鯉魚龍過山車,比卡超鞦韆,小火馬旋轉木馬,鬼斯通鬼屋,巴他蝶情侶摩天輪等,配合相關主題,已經好有創意,耳目一新,大人細路都鍾意,玩味十足。所有staff都會成為穿著遊戲動漫裡面嘅制服,當成npc人物協助遊客。
樂園仲有太多太多心思細節,唔係到一一列舉,只舉幾個個人認為幾有意思嘅設計,例如連纜車圖案都會變成精靈球,所有椅子都是卡比獸,電燈都會電有磁怪圖案,歌唱表演會有可丁出現。園區保安拖住穿著護神犬服裝嘅狗仔示人。
香港海洋公園本身就有好大優勢,首先係被山海環繞,容易營造遊戲世界嘅實境,加上原先就計劃分成威威天地,亞洲動物園區,夢幻水都,冰極天地,熱帶雨林天地等八大園區,只要悉心重新佈局,重現世界複雜性比起其他國家嘅主題樂園低,再加上港人員工英文水平好,又熱愛日本動漫同電玩文化,,海洋公園更前幾年更同任天堂合作過,具備相關經驗,前任盛智文更疾呼op要推出AR同VR技術,相信任天堂對香港合作營運有好大信心。
但係計劃最後都被一班官僚作風,不思進取,與時代脫節,缺乏膽識嘅幾位董事ban咗。還我哋部門一個公道,我哋部門認真開多次會議商討可行性,並同日方多次溝通接觸,分析各種方案,完全冇怠慢同輕視日方,對方誠意十足,提供op一個起死回生,雙方互贏嘅方案,但最後都被一班JB,GBS垃圾董事ban哂,我哋部門唔清楚董事開會嗰陣,背後政府有冇份否決,如果有真係罪大惡極,呢個政府同班董事一樣廢到無倫,係op沉淪嘅原。
同事聽返嚟上面董事否決嘅原因有幾個:
1:全球首創,冇相關寵物小精靈主題樂園先例參考,太過冒險
(唉,可唔可以有啲膽識同遠見,成日思維都跟人哋先叫安全,希望唔使預鑊,永遠落後人哋)
2: 驚改造後缺乏香港本土特色
(呢個仲好笑,你而家呢個樂園香港人都玩厭,仲講咩香港特色,都更何況海洋公園本身唔似迪士尼或者環影城,故事架設十足,世界觀完善嘅主題樂園,op個主題籠統求其,遊客玩完都唔會記得你嗰幾隻威威與好友吉祥物,而家呢個寵物小精靈面向世界,全球知名度極高,海洋公園難得可以浴火重生,徹底改造,重新佈置整個樂園,走向世界成為一個國際級主題樂園,相比起死守本土特色,香港擁有一個引以為傲嘅國際首創主題樂園更為重要)
3.擔心造價過高
(你可以分階段完成啫,冇人叫你一次過建成
仲有你可以同賽馬會合作都得㗎啫,又唔係第大次)
4.擔心同任天堂合作,失去控制權
(你班高層驚自己後路啫,呢點我哋同事仲睇唔過眼,班董事本身都經營到一舊屎,而家死到臨頭仲顧自己多過樂園本身,唔為大局著想只考慮自己個官職,愧對香港人,犧牲香港利益)
5.擔心鄰近地區抄襲
(呢樣野我承認係一大問題,特別係中國,但相信香港官員,日方同中方可以互相配合,儘量避免重疊,寵物小精靈故事咁多代,可以各有各玩都不成問題,更加可以發揮協同效應,造大個餅都得)
6.驚AR,VR虛擬技術跟唔上
(咁咪虛心同迪士尼,環球影城取經囉,人哋都做到有聲有色,技術發展成熟,未理由香港唔得,大把人才,除非香港個創科局係擺設)
而家疫情就快完結,日本usj嘅瑪利奧園區就快開幕,相信佢哋會取得空前成功,接著就會幾年內緊接推出寵物小精靈園區。我哋同事見近日海洋公園嘅議題成為城中熱話,所以先決定將呢個秘密公諸於世,仲有大量有關細節基於機密原因唔可以公佈,只可以講op同事同任天堂一班員工相當洩氣,我哋同日方宣佈結果嗰陣真心為香港感到羞愧,睇住。幾個月嘅努力付諸流水,完全敗於高層嘅愚昧,眼白白睇住香港將呢個機會葬送畀其他國家,萬一最後係國,中國或者新加坡,台灣等國家創辦嘅話,班高層真係死不足惜。
大家可以睇到香港班董事完全缺乏創意,遠見,行動力同實力。呢啲軟實力積弱不振,先係op瀕臨破產係死因。希望高層可以痛定思痛,扳回一城,利用環球影城保守嘅心態,加上疫情影響未敢放開手腳,借機會主動同任天堂重新合作,給予op一個起死回生嘅機會,重拾東方次珠嘅美譽,拯救香港旅遊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