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電影前買爆米花,或許是多數觀眾的習慣,但是看完電影後,日本人除了會等字幕全部跑完之後才離場,還會到販售部買一本 #電影場刊(パンフレット),是全亞洲乃至於全世界,唯有日本才有的電影「紙本」文化。
常看舞台劇的觀眾一定知道,入場前會拿到一大疊宣傳紙,內容物皆為下次將於此劇場演出的作品,而日本電影場刊的前身則類似此概念。不同於現今由電影片商統一製作,當時的電影場刊,則為電影院自行製作而成,散裝成冊免費發送,B6大小的薄手冊,封面為即將上映的電影宣傳,近似於電影院的週報、故事解說的內容物。當時稱為「電影院節目冊」(映画館プログラム),與DM的概念相似。
文章全文:https://everylittled.com/article/125987
戰前,原本以電影院宣傳為主的電影場刊,在1945年日本終戰後,因紙原料不足物價上漲,電影院沒有錢買紙,才轉而改為「收費」的方式,推測當時首座推行「購買」電影場刊方式的電影院,為東京「有楽町のスバル座」。1947年於スバル座上映的《藍色狂想曲》(Rhapsody in Blue),不僅是日本首部採用「ロードショー」(Roadshow)獨家首映的電影,該片所製作、販售的場刊,更可以說是現今電影場刊的原型,詳細記載著電影相關資料,以及知名影評人的解說與評論。
電影場刊的普及,一方面是為了讓日本人,能跨越語言與文化的隔閡,更加了解西洋電影,並且營造出從海的另一端遠道而來的高級電影的形象,另一個最實際的問題則是,本土日本電影的低預算,根本無心力與成本額外製作一本電影場刊。因此,早期的電影場刊多以西洋電影居多。
90年代,知名電影場刊編輯、Pop文化中毒者川勝正幸的活躍,得以讓場刊的設計與內容開始走向精緻化。此時,特殊形狀的場刊開始出現, 1999年設計成報紙形狀的《風雲時代》、只有手掌大小且束以繃帶的《女生向前走》,與電影內容有所呼應。再加上國外電影的照片版權不好取得,能夠刊載的素材相較於國片少,部分的洋片會以創意的內容與設計取勝。
2000年後,電影院、網路通販逐漸普及,場刊已不再難以入手,銷量也自然下降。但也是會遇到像《新聞記者》、《正宗哥吉拉》電影大賣後一本難求而緊急加印。2016年大賣百億日圓的《你的名字》更是少數在電影上映後,重新發行全新內容的「第二彈」場刊。
除了少數限定公開、小型自製獨立電影,在日本幾乎所有的電影皆會製作場刊,成為獨特的日本電影文化。
文章全文:https://everylittled.com/article/125987
Search